字迹可存储的大面积无尘黑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9105发布日期:2019-03-15 19:29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字迹可存储的大面积无尘黑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字迹可存储的大面积无尘黑板。



背景技术:

黑板是教育行业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目前普遍使用的黑板是用铝合金作为框架,木质材料或是其他硬性金属材料做面板,然后喷涂黑板漆来达到书写和擦除的目的。这种传统黑板存在诸多不足:书写面积有限,书写满后只有手动擦除才能继续书写,很费力,而且不易擦干净,影响书写效果,并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使得教室里的电器设备寿命大大减短,并对师生的身体健康不利,特别是教师等使用频率高的人群,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电动黑板,但这些黑板只是简单的将笔记擦除工作替换为自动完成。现有电动黑板往往设置两面,一面使用的同时,自动擦除另一面上的字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节课往往会写多面黑板,这就会出现课堂上电动黑白自动擦除字迹的情况,即便设备做了密封处理,但仍然有粉尘外露的情况,影响师生健康;且当需要使用之前黑板上的内容时,无法恢复。现有电动黑白的书写面积有限,需要边擦边用,不能持续使用,限制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字迹可存储的大面积无尘黑板,该无尘黑板可提供大量的书写面积,可满足多堂课程的持续使用,字迹的擦除工作可留置放学后进行,减小了对教学工作的影响,且能够保存书写内容,为教学提供了方便,提高了教学水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字迹可存储的大面积无尘黑板,包括书写带、上卷筒、下卷筒、擦除辊、转折辊a、下压辊、暂存槽、淋水管、控制器,下卷筒设置在上卷筒的下方,转折辊a设置在下卷筒的下方,下压辊的高度低于转折辊a,书写带的一端连接下卷筒、另一端绕过依次转折辊a、下压辊后连接上卷筒,下卷筒与转折辊a之间的区域为书写区域,转折辊a与上卷筒之间的区域为擦除区域,擦除辊设置在擦除区域,上卷筒、下卷筒、擦除辊分别连接一电机,电机的控制端口连接控制器,暂存槽设置在下压辊的下方,淋水管位于书写带、暂存槽的上方,淋水管的控制开关连接控制器。使用过程中,书写带一段使用完成后,通过控制上卷筒、下卷筒转动,可转出新的干净的书写带,写有字迹的书写带暂存在上卷筒或下卷筒上,在清理前都可以调用。

作为优化,所述擦除辊的转轴偏心,擦除辊转动时,擦除辊的表面与书写带的正面间歇接触,擦除辊的表面设置有毛刷。擦除字迹时,擦除辊书写带与运动方向相反。

作为优化,所述书写带为橡胶带,书写带的正面设置有耐磨涂层。书写带外露于书写区域的一面为书写带的正面。

作为优化,所述无尘黑板还包括侧板,侧板在书写带的两侧分别设置左右两块,上卷筒、下卷筒、擦除辊的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安装在轴承中,转折辊a、下压辊的两端安装在轴承中,轴承、电机安装在侧板上。

作为优化,所述无尘黑板还包括外罩,外罩设置在左右两侧板之间,外罩连接左右两侧板,外罩与左右两侧板密封,外罩位于书写区域的位置设置开口,外罩开口的边沿与书写带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作为优化,所述擦除辊设置至少两根。

作为优化,所述无尘黑板还包括垫板,垫板位于书写区域书写带的背面,垫板与书写带贴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实用新型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书写带、上卷筒、下卷筒,书写带缠绕在上卷筒、下卷筒上,可将书写带设置为任意长度,故该无尘黑板可提供大量的书写面积,可满足多堂课程的持续使用。

2.通过设置淋水管,可对书写带进行水洗,提高了清除效果。

3.通过设置擦除辊的转轴偏心,擦除辊转动时,擦除辊的表面与书写带的正面间歇性接触,当不需要擦除字迹时,控制擦除辊的表面与书写带不接触,当需要擦除字迹时,书写带与擦除辊同时运动,可将字迹的擦除工作留到放学后进行,减小了对教学工作的影响,且能够保存书写内容,为教学提供了方便,提高了教学水平。

4.通过在书写带的正面设置耐磨涂层,提高了书写带的使用寿命。

5.通过设置侧板、外罩,且外罩与左右两侧板密封,外罩开口的边沿与书写带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实现了设备内部的密封,避免擦除工作进行时,粉尘的外泄。

6.通过设置多根擦除辊,提高了擦除效果。

7.通过设置垫板,为书写区域的书写带提供支撑,方便了书写时粉笔的着力,保障了书写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总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隐藏一侧侧板与外罩后的总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隐藏两侧侧板与外罩后的总体结构图。

图6为图5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字迹可存储的大面积无尘黑板,包括书写带1、上卷筒2、下卷筒3、擦除辊4、转折辊a5、下压辊6、暂存槽7、淋水管8、控制器,下卷筒3设置在上卷筒2的下方,转折辊a5设置在下卷筒3的下方,下压辊6的高度低于转折辊a5,书写带1的一端连接下卷筒3、另一端绕过依次转折辊a5、下压辊6后连接上卷筒2,下卷筒3 与转折辊a5之间的区域为书写区域,转折辊a5与上卷筒2之间的区域为擦除区域,擦除辊4设置在擦除区域,上卷筒2、下卷筒3、擦除辊4分别连接一电机,电机的控制端口连接控制器,暂存槽7设置在下压辊6的下方,淋水管8 位于书写带1、暂存槽7的上方,淋水管8的控制开关连接控制器。

通过设置书写带1、上卷筒2、下卷筒3,书写带1缠绕在上卷筒2、下卷筒3上,可将书写带1设置为任意长度,故该无尘黑板可提供大量的书写面积,可满足多堂课程的持续使用。通过设置淋水管8,可对书写带1进行水洗,提高了清除效果。使用过程中,书写带1一段使用完成后,通过控制上卷筒2、下卷筒3转动,可转出新的干净的书写带1,写有字迹的书写带1暂存在上卷筒2或下卷筒3上,在清理前都可以调用。

所述擦除辊4的转轴偏心,擦除辊4转动时,擦除辊4的表面与书写带1 的正面间歇接触,擦除辊4的表面设置有毛刷。通过设置擦除辊4的转轴偏心,擦除辊4转动时,擦除辊4的表面与书写带1的正面间歇性接触,当不需要擦除字迹时,控制擦除辊4的表面与书写带1不接触,当需要擦除字迹时,书写带1与擦除辊4同时运动,可将字迹的擦除工作留到放学后进行,减小了对教学工作的影响,且能够保存书写内容,为教学提供了方便,提高了教学水平。擦除字迹时,擦除辊4书写带1与运动方向相反。

所述书写带1为橡胶带,书写带1的正面设置有耐磨涂层。书写带1外露于书写区域的一面为书写带1的正面。通过在书写带1的正面设置耐磨涂层,提高了书写带1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无尘黑板还包括侧板10,侧板10在书写带1的两侧分别设置左右两块,上卷筒2、下卷筒3、擦除辊4的一端连接电机、另一端安装在轴承中,转折辊a5、下压辊6的两端安装在轴承中,轴承、电机安装在侧板10上。

所述无尘黑板还包括外罩11,外罩11设置在左右两侧板10之间,外罩11 连接左右两侧板10,外罩11与左右两侧板10密封,外罩11位于书写区域的位置设置开口,外罩11开口的边沿与书写带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通过设置侧板 10、外罩11,且外罩11与左右两侧板10密封,外罩11开口的边沿与书写带1 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实现了设备内部的密封,避免擦除工作进行时,粉尘的外泄。

所述擦除辊4设置两根。通过设置多根擦除辊4,提高了擦除效果。

所述无尘黑板还包括垫板9,垫板9位于书写区域书写带1的背面,垫板9 与书写带1贴合。通过设置垫板9,为书写区域的书写带1提供支撑,方便了书写时粉笔的着力,保障了书写效果。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