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偏光片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14580发布日期:2019-08-24 09:22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偏光片和电子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屏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偏光片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增加显示屏的屏占比,通常直接在显示屏的显示区增设开孔,并将摄像头模组安装在开孔内,但经过显示屏内的光线容易在开孔的内侧壁处泄露,影响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模组的制作方法,所述显示屏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显示面板和背光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有镂空孔,以及形成于所述镂空孔周缘的碳化部,所述镂空孔用于部分收容摄像头模组,以供摄像头模组采集外部光线,所述碳化部用于遮蔽光线,所述背光件设有通孔;

将所述背光件贴合所述偏光片,所述通孔在所述偏光片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孔所在的区域内;

形成覆盖所述背光件对应所述镂空孔的部分的遮光胶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有镂空孔,以及形成于所述镂空孔周缘的碳化部,所述镂空孔用于部分收容摄像头模组,以供摄像头模组采集外部光线,所述碳化部用于遮蔽光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模组,所述显示屏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与所述显示面板层叠设置的背光层,所述显示面板具有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如上所述的偏光片,所述偏光片固定连接并贴合所述背光层,所述碳化部和所述镂空孔均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屏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偏光片和电子设备,通过显示面板设有偏光片,偏光片设有镂空孔,以及形成于镂空孔周缘的碳化部,其中碳化部可以阻挡光线从镂空孔的内侧壁泄露,又通过将背光件贴合偏光片,通孔在偏光片上的正投影位于镂空孔所在的区域内,使得背光件邻近通孔的部分与偏光片形成段差,有利于偏光件除镂空孔之外的部分接收背光件的光线,通过形成覆盖背光件对应镂空孔的部分的遮光胶层,遮光胶层可遮蔽背光件对应镂空孔的部分发出光线,从而碳化部和遮光胶层可以共同阻挡来自偏光片和背光件的光线进入到镂空孔内,上述制作方法只需要一次点胶工艺,避免在偏光片和背光件上多次点胶形成遮光层(多次点胶误差累计容易导致遮光层形状不规则和尺寸精度差),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良品率,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提供的背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6是图4中提供的待加工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待加工偏光片的加工过程示意图一;

图8是待加工偏光片的加工过程示意图二;

图9是图1中提供的显示面板和背光件的组装示意图一;

图10是图1中提供的显示面板和背光件的组装示意图二;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的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4是图11中的偏光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7是图16中a的放大示意图一;

图18是图16中a的放大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模组20的制作方法,所述显示屏模组20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3:

101:请参阅图2和图3,提供显示面板21和背光件24,所述显示面板21包括偏光片212,所述偏光片212设有镂空孔31,以及形成于所述镂空孔31周缘的碳化部32,所述镂空孔31用于部分收容摄像头模组41,以供摄像头模组41采集外部光线,所述碳化部32用于遮蔽光线,所述背光件24设有通孔221。

所述偏光片212在后续步骤中可与背光件24相对,所述偏光片212可透过背光件24发出的光线,并将背光件24的光线转化为偏振光。所述镂空孔31可为摄像头模组41提供部分收容空间。所述显示面板21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213、彩色滤光片214、液晶层215和薄膜晶体管层216。所述偏光片212层叠于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16背离所述液晶层215一侧。所述碳化部32为所述偏光片212上的非透光部分。所述碳化部32呈环状,所述镂空孔31位于所述碳化部32的内侧,则所述碳化部32可以阻挡经过所述偏光片212的光线从所述镂空孔31的内侧壁处泄露,从而无需通过点胶工艺形成覆盖所述镂空孔31内侧壁的遮光胶层23,可以简化工艺流程,降低工艺难度,有利于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4,提供显示面板21的步骤包括步骤1011至步骤1012:

1011:请参阅图6,提供待加工偏光片50,所述待加工偏光片50具有待加工部51。

在步骤1011中,所述待加工偏光片50呈片状。所述待加工部51用于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加工形成所述碳化部32和所述镂空孔31。

1012:请参阅图7,利用激光束在所述待加工部51上加工出镂空孔31,所述待加工部51除镂空孔31之外的部分在激光的作用下碳化形成所述碳化部32。

在步骤1012中,提供激光加工设备,所述激光加工设备可提供激光束。将所述激光束投射在所述待加工偏光片50的待加工部51上,高能量的激光束可穿透所述待加工部51,实现对所述待加工部51进行激光切割。并且,所述待加工部51除镂空孔31之外的部分吸收激光的能量后,碳化形成所述碳化部32。可以看出,通过激光束对所述待加工部51进行加工,可以同时获得所述镂空孔31和所述碳化部32,加工效率高,可以降低加工时间和成本。

在步骤1012中,所述激光束按照预设环形走刀轨迹加工所述待加工部51,以获得所述镂空孔31。所述环形走刀轨迹的形状与所述镂空孔31的形状相同,例如,所述镂空孔31为圆孔,则所述环形走刀轨迹的形状为圆形,当然,所述环形走刀轨迹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请参阅图5,步骤1012包括步骤1013至步骤1014:

1013:提供激光束,所述激光束具有预设直径;

在步骤1013中,所述激光束的预设直径可以小于所述镂空孔31的直径值,所述激光束的预设直径可以为镂空孔31的直径值的n分之一,其中n>1,n的数值可以自行设置。采用较大的n值可以减少所述激光束的预设直径值,从而减少所述激光束对所述待加工片除所述待加工部51之外部分的影响,并降低激光束的功率,节约能量。

1014:请参阅图7,所述激光束按照预设环形走刀轨迹加工所述待加工部51,以获得所述镂空孔31。

在常规技术中,通过点胶工艺在偏光片212的开孔35内侧壁上形成遮光胶层23,但遮光胶层23的形状和尺寸难以控制,可能导致偏光片212上最终形成异型孔,导致产品良品率低。而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碳化部32的形状和尺寸与激光束的走刀轨迹和功率有关,通过所述激光束按照预设环形走刀轨迹加工所述待加工部51,并调整激光束的功率,使得最终形成的碳化部32具有确定的规则形状,从而有效提高产品良率。

在步骤1014中,所述激光束可以沿所述预设环形走刀轨迹循环移动,以对所述待加工部51进行循环切割。其中,所述碳化部32的形状与所述激光束的走刀轨迹相同,均为环状,所述待加工部51除所述镂空孔31之外的部分受到所述激光束的反复灼烧,随着激光束的循环走刀次数增加,最终形成的碳化部32的碳化程度越高,有利于提高所述碳化部32的遮光效果。可以提高所述激光束的走刀速度,从而可以缩短相应的加工时长。

进一步地,在步骤1014中,所述激光束可以在第一功率下沿所述预设环形走刀轨迹对所述待加工部51进行第一次切割,所述第一功率可以采用较大值,以保证所述激光束穿透所述待加工部51,以在所述待加工部51上切割形成所述镂空孔31;进而在后续加工过程中,所述激光束可以在第二功率下沿所述预设环形走刀轨迹循环移动,以对所述待加工部51除所述镂空孔31之外部分进行循环灼烧,最终获得碳化部32。所述第二功率小于所述第一功率,则可以节省激光束的能量,降低加工成本,并且采用低功率的激光束可以缩小对所述偏光片212的灼烧范围,以减少所述碳化部32的尺寸,有利于保证所述偏光片212的强度。

请参阅图8,进一步地,在步骤1014中,所述激光束与所述待加工偏光片50的法向方向呈夹角设置,从而所述激光束切割所述待加工部51后,形成的碳化部32具有倾斜侧壁323,所述倾斜侧壁323位于所述碳化部32靠近所述镂空孔31处,所述倾斜侧壁323与所述偏光片212的法向方向呈夹角设置,使得所述镂空孔31呈漏斗状,且所述镂空孔31的大端相对所述镂空孔31的小端靠近上偏光片213。所述倾斜侧壁323可以阻挡背光朝与所述偏光片212法线方向相倾斜的方向泄露至上偏光片213的开孔35处,从而避免用户在特定视角观察背光在显示面板21的开孔35区域泄露。

102:请参阅图9,将所述背光件24贴合所述偏光片212,所述通孔221在所述偏光片212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孔31所在的区域内。

在步骤102中,所述背光件24呈片状。所述背光件24与所述偏光片212层叠设置。所述通孔221和所述镂空孔31构成安装空间,所述安装空间用于部分收容摄像头模组41。所述通孔22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镂空孔31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通孔221的尺寸小于所述镂空孔31的尺寸,使得所述通孔221在所述偏光片212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孔31所在的区域内,则所述背光件24邻近所述通孔221的部分与所述碳化部32之间形成段差,以保证所述偏光片212除所述镂空孔31之外的部分接收到所述背光件24发出的光线。

103:请参阅图10,形成覆盖所述背光件24对应所述镂空孔31的部分的遮光胶层23。

在步骤102中,所述碳化部32和所述背光件24之间形成凹槽34。所述通孔221具有透光侧面222。所述凹槽34具有连接所述透光侧面222的透光底面341。所述透光底面341和所述透光侧面222均位于所述背光件24上。

步骤103包括步骤1031至步骤1032:

1031:提供点胶设备和遮光胶。

1032:利用点胶设备将所述遮光胶填入所述凹槽34内,所述遮光胶形成填充于所述凹槽34内并包覆所述碳化部32的遮光胶层23。

在步骤1032中,部分所述遮光胶附着于所述透光底面341,部分所述遮光胶附着于所述透光侧面222,从而所述遮光胶可以阻挡所述背光件24的光线经所述透光底面341和所述透光侧面222出射。所述碳化部32和所述遮光胶层23可以共同阻挡背光件24的光线进入所述通孔221和所述镂空孔31,从而消除背光件24对所述摄像头模组41造成的串光干扰。所述遮光胶填充于所述凹槽34内并包覆所述碳化部32,从而对所述碳化部32进行补强,并将所述碳化部32与外界隔离开,避免所述碳化部32的颗粒脱离本体而落入背光件24或其他结构中。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显示屏模组20的制作方法,通过显示面板21设有偏光片212,偏光片212设有镂空孔31,以及形成于镂空孔31周缘的碳化部32,其中碳化部32可以阻挡光线从镂空孔31的内侧壁泄露,又通过将背光件24贴合偏光片212,通孔221在偏光片212上的正投影位于镂空孔31所在的区域内,使得背光件24邻近通孔221的部分与偏光片212形成段差,有利于偏光件除镂空孔31之外的部分接收背光件24的光线,通过形成覆盖背光件24对应镂空孔31的部分的遮光胶层23,遮光胶层23可遮蔽背光件24对应镂空孔31的部分发出光线,从而碳化部32和遮光胶层23可以共同阻挡来自偏光片212和背光件24的光线进入到镂空孔31内,上述制作方法只需要一次点胶工艺,避免在偏光片212和背光件24上多次点胶形成遮光层(多次点胶误差累计容易导致遮光层形状不规则和尺寸精度差),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良品率,有效降低成本。

请参阅图11和图12,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0,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和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0的显示屏模组20。所述壳体10包括边框11和背板12。所述边框11固定于所述显示屏模组20的周侧。所述背板12固定于所述边框11远离所述显示屏模组20一侧,所述背板12与所述显示屏模组20相对设置。所述背板12可与所述边框11一体设置,或者所述背板12与所述边框1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电子设备100包括固定于所述边框11内侧的功能组件40。所述功能组件40包括摄像头模组、听筒、扬声器模组、电路板、天线或其他功能器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子设备100可以是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可穿戴智能设备等。

所述显示屏模组20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光盖板23、显示面板21和背光层22。所述显示面板21具有非显示区211。所述显示面板21包括偏光片212,所述偏光片212固定连接并贴合所述背光层22。所述偏光片212设有镂空孔31,以及形成于所述镂空孔31周缘的碳化部32,所述镂空孔31可部分收容所述摄像头模组41,以供所述摄像头模组41采集外部光线,所述碳化部32用于遮蔽光线。所述碳化部32和所述镂空孔31设置于所述非显示区211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21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213、彩色滤光片214、液晶层215、薄膜晶体管层216。所述上偏光片213、所述彩色滤光片214、所述液晶层215和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16均位于所述偏光片212背离所述背光层22一侧。所述背光层22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21提供背光。所述偏光片212可透过背光件发出的光线,并将背光件的光线转化为偏振光。通过对所述液晶层215施加电场可改变所述液晶层215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进而控制所述液晶层215对偏振光的扭转作用,进而所述上偏光片213与所述液晶层215配合,可对经所述液晶层215调制的偏振光进行检偏,从而使得所述显示面板21产生明暗变化的画面。

所述上偏光片213对应所述镂空孔31处设有开孔35,所述开孔35贯穿所述上偏光片213。外部光线可以经所述开孔35穿过所述上偏光片213,进而穿过所述彩色滤光片214和所述液晶层215后进入到所述镂空孔31中,从而实现所述摄像头模组41经所述镂空孔31和所述开孔35采集外部光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彩色滤光片214和所述液晶层215对应所述镂空孔31处也开设有开孔35,从而可以提高光线的透过率。

请参阅图13,所述碳化部32为所述偏光片212的非透光部分,所述碳化部32由所述偏光片212靠近所述镂空孔31的部分碳化形成。所述镂空孔31为圆孔,所述碳化部32呈环状,所述碳化部32形成于所述镂空孔31的周侧,则所述背光层22朝所述偏光片212发射光线时,所述碳化部32可以阻挡经过所述偏光片212的光线从所述镂空孔31的内侧壁处泄露,从而无需通过点胶工艺形成覆盖所述镂空孔31内侧壁的遮光胶层23,有利于简化结构并降低工艺难度,从而降低成本。

所述碳化部32具有第一边缘321和相对所述第一边缘321设置的第二边缘322。所述第一边缘321和所述第二边缘322均围合于所述镂空孔31的周侧。所述第一边缘321构成所述镂空孔31的周缘。所述第二边缘322包围所述第一边缘321,且与所述第一边缘321同心设置,使得所述碳化部32呈规则的圆环。

请参阅图1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镂空孔31贯穿所述偏光片的边缘,则所述镂空孔31为异型孔,所述碳化部32呈弯曲条状。

请参阅图11和图13,进一步地,所述偏光片212设有与所述碳化部32一体设置的主体部33,所述主体部33可透过光线,所述主体部33用于将背光层22的光线转化为偏振光。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主体部33为所述偏光片212的主体部33分。通过所述主体部33与所述碳化部32一体设置,则所述主体部33和所述碳化部32共同构成所述偏光片212的实体部分。其中,所述主体部33为所述偏光片212的透光部223分,而所述碳化部32为所述偏光片212的非透光部分。所述碳化部32将所述主体部33与所述镂空孔31分隔开,从而阻挡所述主体部33的光线出射至所述镂空孔31内,从而避免影响所述摄像头模组41的拍照质量。所述碳化部32为与所述主体部33一体设置的非透光结构,则所述偏光片212可以通过所述主体部33透过背光,并通过所述碳化部32遮蔽所述主体部33的光线,从而所述碳化部32将经过所述主体部33的背光和经过所述镂空孔31的拍摄光线隔离开,避免出现串光问题。

请参阅图15,进一步地,所述碳化部32设有围合于所述镂空孔31周侧的倾斜侧壁323,所述倾斜侧壁323与所述偏光片212的法线方向呈夹角设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倾斜侧壁323位于所述碳化部32靠近所述镂空孔31处,所述倾斜侧壁323与所述偏光片212的法向方向呈夹角设置,使得所述镂空孔31呈漏斗状。所述倾斜侧壁323可以阻挡背光朝与所述偏光片212法线方向相倾斜的方向泄露至上偏光片213的开孔35处,从而避免用户在特定视角观察背光在显示面板21的开孔35区域泄露。

请参阅图16,进一步地,所述背光层22对应所述镂空孔31处设有通孔221,所述通孔221在所述偏光片212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孔31所在的区域内,所述显示屏模组20还包括覆盖所述背光层22对应所述镂空孔31的部分的遮光胶层23。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22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镂空孔31的中心轴线重合,且所述通孔221的尺寸小于所述镂空孔31的尺寸,使得所述通孔221在所述偏光片212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孔31所在的区域内,使得所述背光层22完全覆盖所述偏光片212除镂空孔31之外的部分。所述背光层22具有形成于所述通孔221周缘的透光部223。所述透光部223在所述偏光片212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镂空孔31所在的区域内。所述遮光胶层23覆盖所述背光层22对应所述镂空孔31的部分,即覆盖所述透光部223,从而阻挡背光经所述透光部223串入所述通孔221和所述镂空孔31内。

请参阅图17和图18,所述碳化部32和所述背光层22之间形成凹槽34,所述遮光胶层23至少部分填充于所述凹槽34内并包覆所述碳化部32。所述凹槽34形成于所述碳化部32和所述透光部223之间,所述凹槽34构成所述镂空孔31的一部分。由于所述碳化部32和所述透光部223均呈环状,使得所述凹槽34为环形凹槽,则所述遮光胶层23形成环形胶层。通过所述遮光胶层23填充于所述凹槽34内,所述遮光胶层23可以包覆所述碳化部32,所述遮光胶层23可以将所述碳化部32与外界隔离开,并对所述碳化部32进行补强,从而避免所述碳化部32的颗粒脱离本体而落入背光层22或其他结构中。

所述通孔221具有透光侧面222,所述凹槽34具有连接所述透光侧面222的透光底面341,所述遮光胶层23覆盖所述透光底面341和所述透光侧面222,一方面,所述遮光胶层23可以遮蔽所述透光底面341和所述透光侧面222,避免所述背光层22在所述透光底面341和所述透光侧面222漏光;另一方面,所述遮光胶层23包覆所述透光底面341、所述透光侧面222和所述碳化部32靠近所述镂空孔31的侧壁,从而加强所述遮光胶层23和所述碳化部32及所述主体部33的连接强度,从而加强对所述碳化部32补强效果。

请参阅图16和图18,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模组20还包括层叠于所述偏光片212远离所述背光层22一侧的显示结构层217,所述显示结构层217可透过光线,所述遮光胶层23粘结所述显示结构层217、所述碳化部32和所述背光层22。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结构层217包括所述上偏光片213、所述彩色滤光片214、所述液晶层215和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16。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层216贴合所述偏光片212远离所述背光层22一侧。所述显示结构层217对应所述镂空孔31的部分与所述背光层22对应所述镂空孔31的部分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遮光胶层23可填充所述间隙,以粘结所述显示结构层217、所述碳化部32和所述背光层22,从而保证所述显示结构层217贴合所述偏光片212的碳化部32,以避免所述显示结构层217与所述碳化部32之间形成间隙而导致漏光。所述镂空孔31和所述通孔221构成安装空间,所述摄像头模组41可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正对所述上偏光片213的开孔35,以经所述开孔35采集外部光线。所述碳化部32和所述遮光胶围合于所述摄像头模组41的周侧,共同遮蔽背光层22的光线,从而保证所述摄像头模组41的拍摄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偏光片和电子设备,通过显示面板设有偏光片,偏光片设有镂空孔,以及形成于镂空孔周缘的碳化部,其中碳化部可以阻挡光线从镂空孔的内侧壁泄露,又通过将背光件贴合偏光片,通孔在偏光片上的正投影位于镂空孔所在的区域内,使得背光件邻近通孔的部分与偏光片形成段差,有利于偏光件除镂空孔之外的部分接收背光件的光线,通过形成覆盖背光件对应镂空孔的部分的遮光胶层,遮光胶层可遮蔽背光件对应镂空孔的部分发出光线,从而碳化部和遮光胶层可以共同阻挡来自偏光片和背光件的光线进入到镂空孔内,上述制作方法只需要一次点胶工艺,避免在偏光片和背光件上多次点胶形成遮光层(多次点胶误差累计容易导致遮光层形状不规则和尺寸精度差),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良品率,有效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防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