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17862发布日期:2019-11-01 20:09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条。



背景技术:

随着平板电视行业的发展,背光模组作为电视机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适应不同的市场要求,在光学指标、光学品味、成本构成上不断优化。

传统的背光模组中的灯条的制作,是先刻蚀rf4或铝基板,再通过smt工艺固定对应led光源和lens透镜。led和lens固定后则不能调整,若需要改变led光源、lens透镜的数量或调整led光源之间的距离,就需要重新制作灯条。

在验证背光模组的光学指标时,需要调整灯条上的led光源、lens透镜的数量或调整led光源之间的距离,以及相邻灯条之间的间距。传统的灯条不满足随时调整的功能,只能根据验证指标重新制作灯条,如此,增加的验证费用且延长了验证周期。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灯条,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灯条,能够任意改变led光源、lens透镜的数量,能够调整各个相邻的led光源之间的距离。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灯条,包括至少一条载条和多组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能够沿所述载条的长度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

载体,所述载体与所述载条滑动连接并能够与所述载条电性导通;

光源,所述光源与所述载体可拆卸连接并能够与所述载体电性导通;

光学透镜,所述光学透镜与所述载体可拆卸连接并围罩所述光源。

通过将载体与载条滑动连接,移动载体即可调整该载条上的光源之间的间距;通过将光源及光学透镜与载体可拆卸连接,可调整光源与光学透镜的数量,实现了灯条的多样性结构,节省了背光模组的光学验证成本。

作为上述的灯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条的个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各所述载条相平行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载条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通过将载条设置为移动式的结构,使得载条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使得不同载条上的光源的间距可调,更进一步节省了背光模组的光学验证成本。

作为上述的灯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光源与所述载体磁性连接。利用磁性连接的方式实现光源与载体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易制造。

作为上述的灯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体由可磁化金属制成,且所述载体设有定位所述光源的定位槽。利用定位槽可以限定光源的安装位置。

作为上述的灯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体设有与所述光学透镜卡接的固定孔,且所述光学透镜通过失效胶固化于所述载体。利用固定孔可对光学透镜进行定位安装,利用失效胶可实现光学透镜与载体的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的灯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体连接有导电滑轨,所述载条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导电滑轨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导电滑轨不仅实现了载体与载条的移动式连接方式,还实现了载体与载条的电性导通关系。

作为上述的灯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电滑轨通过弹性触头与所述滑槽的底部接触。利用弹性触头一方面实现了导电滑轨滑到所需位置后的制动,另一方面实现了载体与载条的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的灯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槽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弹性触头匹配的导向槽。利用导向槽限定了弹性触头的移动方向,避免弹性触头扭曲变形。

作为上述的灯条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载条设有刻度线。刻度线的设置便于精确掌握发光组件调节的间距。

作为上述的灯条的一种优选方案,各所述载条安装于一固定框架中,且所述载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框架的相对的两内壁滑动连接。该结构可实现相邻载条的间距的调节,从而能够调整不同载条上的光源之间的间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载体与载条滑动连接,移动载体即可调整该载条上的光源之间的间距;通过将光源及光学透镜与载体可拆卸连接,可调整光源与光学透镜的数量,实现了灯条的多样性结构,节省了背光模组的光学验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灯条中的单个载条与多组发光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单个载条的局部示意图;

图5是图4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发光组件中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载条,11-滑槽,12-导向槽,20-发光组件,21-载体,211-定位槽,212-固定孔,22-光源,23-光学透镜,24-导电滑轨,25-弹性触头,30-固定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灯条包括至少一条载条10和多组发光组件20,发光组件20能够沿载条10的长度方向移动。其中,发光组件20包括载体21、光源22和光学透镜23,载体21与载条10滑动连接并能够与载条10电性导通;光源22与载体21可拆卸连接并能够与载体21电性导通;光学透镜23与载体21可拆卸连接并围罩光源22。通过将载体21与载条10滑动连接,移动载体21即可调整该载条10上的光源22之间的间距;通过将光源22及光学透镜23与载体21可拆卸连接,可调整光源22与光学透镜23的数量,实现了灯条的多样性结构,在验证背光模组的光学性能时,无需制作多个不同的灯条,节省了背光模组的光学验证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灯条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载条10,各载条10相平行设置且相邻的两个载条10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可将各载条10安装于一固定框架30中,且载条1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框架30的相对的两内壁滑动连接。该结构可实现相邻载条10的间距的调节,从而能够调整不同载条10上的光源22之间的间距。通过将载条10设置为移动式的结构,使得载条10之间的间距可调,从而使得不同载条10上的光源22的间距可调,更进一步节省了背光模组的光学验证成本。实际使用中,固定框架30可为封闭式结构,只需将各光学透镜23露出固定框架30即可。

具体地,如图3至图6所示,本发明中,光源22与载体21磁性连接,载体21由可磁化金属制成,且载体21设有定位光源22的定位槽211。利用磁性连接的方式实现光源22与载体21的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易制造;利用定位槽211可以限定光源22的安装位置,方便安装光源22。

另外,载体21设有与光学透镜23卡接的固定孔212,且光学透镜23通过失效胶固化于载体21。利用固定孔212可对光学透镜23进行定位安装,利用失效胶可实现光学透镜23与载体21的可拆卸连接。失效胶可为uv失效胶,uv失效胶具有在使用前高黏着、附着性好,通过uv照射后,附着力明显下降,易剥离的特性,从而支持光学透镜23快速拆装的目的。

对于载体21与载条10的移动式连接结构,本发明中,载体21连接有导电滑轨24,载条10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11,导电滑轨24与滑槽11滑动配合。导电滑轨24不仅实现了载体21与载条10的移动式连接方式,还实现了载体21与载条10的电性导通关系。

至于载体21与载条10电性连接,本发明中,导电滑轨24通过弹性触头25与滑槽11的底部接触。利用弹性触头25一方面实现了导电滑轨24滑到所需位置后的制动,另一方面实现了载体21与载条10的电性连接。优选地,滑槽11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与弹性触头25匹配的导向槽12。利用导向槽12限定了弹性触头25的移动方向,避免弹性触头25扭曲变形。

当然,为了直观地掌控发光组件20移动的距离,本发明在载条10上设有刻度线。刻度线的设置便于精确掌握发光组件调节的间距。

综上,本发明的灯条实现了同一载条10上的各光源22之间的间距的任意调整,也实现了不同载条10上的各光源22之间的间距的任意调整,即,该灯条的各光源22可沿正交的两个方向任意移动,实现了灯条结构的多样性,从而大大缩短了背光模组的光学验证周期,降低了光学验证成本;通过快装快拆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实现了光源22及光学透镜23数量的任意调整,以及不同型号的光源22及光学透镜23快速切换,可以实现背光模组的快速切换验证,同时也易于实现标准化生产。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