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算术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4172发布日期:2020-05-12 14:4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算术教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教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算术教具。



背景技术:

幼儿算术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幼儿算术教学中,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智力,但是现有的算术教具通多电子设备来进行演示,由于通过虚拟的图片来进行算术的演示,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导致学生学习算术的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学习算术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算术教具,包括:板体,所述板体顶端面上设置有两排第一放置槽,相邻的所述第一放置槽之间设置有第一运算符滚珠,所述第一放置槽的旁边设置有数字滚珠,相邻的所述数字滚珠之间设置有第二运算符滚珠。

优选的,所述板体顶端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放置槽。

优选的,所述数字滚珠包括:第一数字滚珠和第二数字滚珠。

优选的,所述板体上设置有滚珠储存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放置槽下端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第一放置槽底端连通,所述板体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一端与所述导向槽一端连通,所述导向槽内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能在所述导向槽内左右移动,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若干漏孔,各所述漏孔与各所述第一放置槽一一对应,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移动板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板体之外,并连接有按钮,所述移动板另一端与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导向槽的下方设置有空腔,竖直方向的通道一端与所述导向槽底端连通,所述通道另一端与所述空腔上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板体侧壁上设置有出口,所述出口与所述空腔底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出口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一端与所述板体侧壁铰链连接,所述盖板另一端与所述板体侧壁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板体内设置有奖品发放装置,所述奖品发放装置包括:

滑板,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滑板倾斜放置,所述通道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一侧延伸出所述凹槽之外,所述转盘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叶片,所述滑板一端与所述通道内壁靠近所述导向槽处固定连接,所述滑板另一端朝向所述叶片延伸;

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与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下方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转轴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上设置有不完全齿轮;

齿条,设置在所述不完全齿轮的下方,所述齿条水平方向放置,所述齿条与所述不完全齿轮相啮合,所述齿条一端与第一滑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杆另一端穿过滑套,滑套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滑杆能沿着所述滑套左右往复运动;

奖品投放口,设置在所述板体顶端,所述板体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排物管,所述第一排物管一端与所述奖品投放口连通,所述第一排物管另一端与第二排物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排物管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板体侧壁,所述第一排物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开口槽;

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端与所述齿条远离所述第一滑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杆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套,并与挡板一端连接,所述挡板另一端插入到所述开口槽内,所述第二滑套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二滑杆能沿着所述第二滑套左右往复运动;

挡片,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杆上,所述挡片处于所述第二滑套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第二滑杆上套设有管型弹簧,所述管型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排物管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管型弹簧另一端与所述挡片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奖品投放口上方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一端与所述板体顶端铰链连接,所述密封板另一端与所述板体顶端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所述板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挂钩。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算术教具,包括:板体,所述板体顶端面上设置有两排第一放置槽,相邻的所述第一放置槽之间设置有第一运算符滚珠,所述第一放置槽的旁边设置有数字滚珠,相邻的所述数字滚珠之间设置有第二运算符滚珠。由于通过数字符号、运算符结合实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加深对数字符号、运算符号的理解,快速学会算术,由于教具的操作简单,无需电子器件,因此,不会伤害到小孩的眼睛,也不会影响到小孩的身体健康。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定位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奖品发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奖品发放装置的传动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凹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1-板体,2-第一放置槽,3-第一运算符滚珠,4-数字滚珠,5-第二运算符滚珠,6-第二放置槽,7-滚珠储存槽,8-导向槽,9-通孔,10-移动板,11-漏孔,12-连接杆,13-按钮,14-弹簧,15-空腔,16-通道,17-出口,18-盖板,19-滑板,20-凹槽,21-支撑板,22-转盘,23-叶片,24-第一转轴,25-第一齿轮,26-第二转轴,27-第二齿轮,28-不完全齿轮,29-齿条,30-第一滑杆,31-滑套,32-奖品投放口,33-第一排物管,34-第二排物管,35-开口槽,36-第二滑杆,37-第二滑套,38-挡板,39-挡片,40-管型弹簧,41-密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算术教具,如图1所示,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顶端面上设置有两排第一放置槽2,相邻的所述第一放置槽2之间设置有第一运算符滚珠3,所述第一放置槽2的旁边设置有数字滚珠4,相邻的所述数字滚珠4之间设置有第二运算符滚珠5。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在给学生教算术时,例如,1+2=3,将板体1放置在桌子上,分别转动三个数字滚珠4至相应的数字(1、2、3),转动两个第二运算符滚珠5至相应的运算符(+、=),然后分别一一对应的在相应的第一放置槽2内放入玻璃珠(1个,2个,3个),转动两个第一运算符滚珠3至相应的运算符(+、=),通过数字符号、运算符结合实物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加深对数字符号、运算符号的理解,快速学学会算术,提高了学生学习算术的效率;由于教具的操作简单,无需电子器件,因此,不会伤害到小孩的眼睛,也不会影响到小孩的身体健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顶端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放置槽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第二放置槽6内可以放入一定数量的玻璃珠,例如,左侧的第二放置槽6内放入10个玻璃珠,然后分别在上下两排第一放置槽2内对应放入(1个玻璃珠,9个玻璃珠)、(2个玻璃珠,8个玻璃珠)、(3个玻璃珠、7个玻璃珠)、(4个玻璃珠、6个玻璃珠)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更具体化、更加深刻,也提高了学习算术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字滚珠4包括:第一数字滚珠401和第二数字滚珠402。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第一数字滚珠401代表十位数,第二数字滚珠402代表个位数字,可用于两位数的算术教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上设置有滚珠储存槽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在使用完教具后,将所有的玻璃珠放入到滚珠储存槽7内进行存放。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置槽2下端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导向槽8,所述导向槽8与所述第一放置槽2底端连通,所述板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9,所述通孔9一端与所述导向槽8一端连通,所述导向槽8内设置有移动板10,所述移动板10能在所述导向槽8内左右移动,所述移动板10上设置有若干漏孔11,各所述漏孔11与各所述第一放置槽2一一对应,连接杆12一端与所述移动板10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12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9延伸至所述板体1之外,并连接有按钮13,所述移动板10另一端与弹簧14一端连接,所述弹簧14另一端与所述导向槽8的内壁连接,所述导向槽8的下方设置有空腔15,竖直方向的通道16一端与所述导向槽8底端连通,所述通道16另一端与所述空腔15上端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当给学生演示完算术后,用手按一下按钮13,推动连接杆12沿着通孔9向右移动,连接杆12带动移动板10沿着导向槽8向右移动,漏孔11移动至第一放置槽2的下方,漏孔11与第一放置槽2相连通,第一放置槽2内的玻璃珠就经漏孔11和通道16落入到空腔15内存放,松开按钮13,然后就能进行下一次的算术教学演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侧壁上设置有出口17,所述出口17与所述空腔15底部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出口17用于将空腔15内的玻璃珠取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口17上设置有盖板18,所述盖板18一端与所述板体1侧壁铰链连接,所述盖板18另一端与所述板体1侧壁通过螺钉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盖板18用于将出口17封起来,防止灰尘或异物进入,通过螺钉连接,方便盖板18的安装和拆卸。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所述板体1内设置有奖品发放装置,所述奖品发放装置包括:

滑板19,设置在所述通道16内,所述滑板19倾斜放置,所述通道16侧壁上设置有凹槽20,所述凹槽20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一侧设置有转盘22,所述转盘22一侧延伸出所述凹槽20之外,所述转盘22沿周向设置有若干叶片23,所述滑板19一端与所述通道16内壁靠近所述导向槽8处固定连接,所述滑板19另一端朝向所述叶片23延伸;

第一转轴24,所述第一转轴24一端与所述转盘22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4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撑板21与第一齿轮25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5下方设置有第二转轴26,所述第二转轴26上设置有第二齿轮27,所述第一齿轮25与所述第二齿轮27相啮合,所述第一齿轮25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齿轮27的直径,所述第二转轴26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支撑板21上,所述第二转轴26另一端上设置有不完全齿轮28;第一转轴24上设置棘轮,使得转盘22只能逆时针转动,防止反转;

齿条29,设置在所述不完全齿轮28的下方,所述齿条29水平方向放置,所述齿条29与所述不完全齿轮28相啮合,所述齿条29一端与第一滑杆30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滑杆30另一端穿过滑套31,滑套3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21上,所述第一滑杆30能沿着所述滑套31左右往复运动;

奖品投放口32,设置在所述板体1顶端,所述板体1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排物管33,所述第一排物管33一端与所述奖品投放口32连通,所述第一排物管33另一端与第二排物管34一端连通,所述第二排物管34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板体1侧壁,所述第一排物管33的外壁上设置有水平方向的开口槽35;

第二滑杆36,所述第二滑杆36一端与所述齿条29远离所述第一滑杆30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滑杆36另一端穿过第二滑套37,并与挡板38一端连接,所述挡板38另一端插入到所述开口槽35内,所述第二滑套37固定在所述支撑板21上,所述第二滑杆36能沿着所述第二滑套37左右往复运动;

挡片39,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杆36上,所述挡片39处于所述第二滑套37与所述挡板38之间,所述第二滑杆36上套设有管型弹簧40,所述管型弹簧40一端与所述第一排物管33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管型弹簧40另一端与所述挡片39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当完成一次算术演示后,按一下按钮13后,第一放置槽2内的玻璃珠就会落入到通道16内,经过滑板19滑落到叶片23上,在重力的作用下带动叶片23逆时针旋转,叶片23带动转盘22旋转,转盘22再带动第一转轴24和第一齿轮25逆时针转动,通过第一齿轮25和第二齿轮27的啮合,第一齿轮25带动第二齿轮27顺时针转动,第二齿轮27带动第二转轴26、不完全齿轮28顺时针转动,通过不完全齿轮28和齿条29的啮合,带动齿条29、第一滑杆30、第二滑杆36、挡板38及挡片39一起向左移动,并同时拉伸管型弹簧40,当挡板38移出开口槽35之外,第一排物管33就处于导通状态,第一排物管33内的礼品依次经第一排物管33、第二排物管34排出板体1外用于奖励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算术的兴趣。当不完全齿轮28继续转动,不完全齿轮28就会与齿条29的啮合失效,此时,在管型弹簧40的弹力作用下,拉动挡片39、齿条29、第一滑杆30、第二滑杆36及挡板38相右移动,插入到开口槽35内,使得第一排物管33处于封堵状态,第一排物管33内的礼品就不会停止发放。可见,礼品的发放需要学生不断的进行算术的练习,练习完下落的滚珠不断的推动叶片23和转盘22旋转,只有积累到一定的数量,才会打开第一排物管33内的挡板38,使得礼品发放,发放完礼品,在管型弹簧40的弹力作用下,挡板38就会立即将第一排物管33封堵,停止礼品的发放,只有学生继续练习,积累足够的练习量,礼品才会再次发放。玻璃珠下落驱动叶片23旋转,使得第一转轴24转动的输出扭矩较小,由于第一齿轮25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27的直径,第一齿轮25和第二齿轮27之间为减速传动,第一转轴24上的扭矩传递到第二转轴26上扭矩就会增加,从而使得不完全齿轮28有更大的动力驱动齿条29移动,并拉伸管型弹簧40。通过第一齿轮25和第二齿轮27的减速传动,不完全齿轮28和齿条29的逐级减速传动,学生需要多次练习,达到一定的练习量,才能触发奖品发放装置,对学生具有挑战性,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算术的热情。另外,第一转轴24上设置棘轮,使得转盘22只能逆时针转动,防止在管型弹簧40或者其它外力的作用下,导致传动装置反向传动,影响传动装置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奖品投放口32上方设置有密封板41,所述密封板41一端与所述板体1顶端铰链连接,所述密封板41另一端与所述板体1顶端通过螺钉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当礼品发放完后,打开密封板41,从奖品投放口32投放新的礼品后,再将密封板41通过螺钉固定在板体1顶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板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挂钩。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技术效果:当算术教具不使用时,通过挂钩能将板体1挂起来存放。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