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语音控制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3078发布日期:2021-01-01 13:2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人工智能语音控制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语音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人工智能语音控制笔。



背景技术:

能语音,即智能语音技术,是实现人机语言的通信,包括语音识别技术和语音合成技术,智能语音技术的研究是以语音识别技术为开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语音技术已经成为人们信息获取和沟通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多功能的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智能语音控制笔则是基于智能语音技术下的一款产品。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智能语音控制笔的长度固定无法改变,当需要放置与口袋中携带时非常不方便,且现有的语音控制笔没有很好的缓冲装置,笔掉落在地面上时,很容易将内部的智能语音控制器摔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人工智能语音控制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人工智能语音控制笔,包括截面为凹字形且开设有安装腔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滑动套接有笔筒,所述保护套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保护套的安装腔内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有若干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过盈配合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保护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螺纹配合有滑块,所述滑块与保护套侧壁贯穿滑动连接,所述滑块位于保护套外部的一侧共同粘接有笔筒,所述笔筒内部设置有智能语音控制器,所述笔筒内设置有智能语音控制器缓冲装置,所述转动轴位于保护套外部的一端粘接有转轮。

优选地,所述笔筒内侧壁焊接有若干滑套,所述滑套内滑动套接有滑柱,所述滑柱与滑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滑柱远离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智能语音控制器粘接,所述滑套与笔筒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套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笔筒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动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动座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共同与智能语音控制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保护套内侧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块通过对应的所述滑动槽与所述保护套贯穿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的螺纹升角应小于所述螺纹杆与滑块组成螺纹副的当量摩擦角。

优选地,所述滑套、滑柱、第一弹簧位于所述语音控制器与笔筒内侧壁之间对称设置有两组,所述滑杆、滑动座、第二弹簧、连接杆、固定座位于所述滑套与笔筒内侧壁之间对称设置有两组。

优选地,所述转轮、保护套、笔筒侧壁均雕刻有防滑纹路,所述保护套侧壁粘接有卡扣。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其优点在于:

1、当需要将笔放置于口袋中携带时,转动转轮,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转动使得滑块运动,将笔筒收到保护套内,缩短了整个笔身的长度,使得智能语音控制笔更加方便放置于口袋中携带;

2、当笔掉落在地面上时,笔筒内部的智能语音控制器受到冲击,通过设置滑套、滑柱、第一弹簧、滑杆、第二弹簧、固定座、连接杆、滑动座缓冲智能语音控制器所受到的冲击力,保护智能语音控制器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人工智能语音控制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人工智能语音控制笔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人工智能语音控制笔的侧视图。

图中:1保护套、2转动轴、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5螺纹杆、6滑块、7笔筒、8智能语音控制器、71滑套、72滑柱、73第一弹簧、74滑杆、75滑动座、76第二弹簧、77固定座、78连接杆、101滑动槽、102卡扣、21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人工智能语音控制笔,包括截面为凹字形且开设有安装腔的保护套1,保护套1滑动套接有笔筒7,保护套1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转动轴2位于保护套1的安装腔内的一端过盈配合有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啮合有若干第二齿轮4,第二齿轮4过盈配合有螺纹杆5,螺纹杆5与保护套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螺纹杆5螺纹配合有滑块6,滑块6与保护套1侧壁贯穿滑动连接,滑块6位于保护套1外部的一侧共同粘接有笔筒7,笔筒7内部设置有智能语音控制器,笔筒7内设置有智能语音控制器缓冲装置,转动轴2位于保护套1外部的一端粘接有转轮21,第二齿轮4、螺纹杆5在保护套1的侧壁内堆成设置有两组,螺纹杆5与保护套1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螺纹杆5位于保护套1安装腔内的一段为光滑结构,其余部分为螺纹结构,设置两组螺纹杆5防止螺纹杆5转动过程中滑块6随螺纹杆一起转动而非上下运动。

笔筒7内侧壁焊接有若干滑套71,滑套71内滑动套接有滑柱72,滑柱72与滑套7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3,滑柱72远离第一弹簧73的一端与智能语音控制器8粘接,滑套71与笔筒7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杆74,滑杆74上滑动套接有滑动座75,滑动座75与笔筒7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76,滑动座75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杆78,连接杆78远离滑动座75的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固定座77,固定座77共同与智能语音控制器8固定连接。

保护套1内侧壁开设有滑动槽101,滑块6通过对应的滑动槽101与保护套1贯穿滑动连接。螺纹杆5的螺纹升角应小于螺纹杆5与滑块6组成螺纹副的当量摩擦角,使得螺纹杆5与滑块6具有自锁效应,将滑块6的位置固定。

滑套71、滑柱72、第一弹簧73位于智能语音控制器8与笔筒7内侧壁之间对称设置有两组,滑杆74、滑动座75、第二弹簧76、连接杆78、固定座77位于滑套71与笔筒7内侧壁之间对称设置有两组。

转轮21、保护套1、笔筒7侧壁均雕刻有防滑纹路,保护套1侧壁粘接有卡扣102,转轮21、保护套1、笔筒7外壁的防滑纹路防止在使用智能语音控制笔时出现打滑的现象,保护套1侧壁的卡扣102可以更加方便的将笔固定于书籍上。

本实用新型的人工智能语音笔在使用时,使用时通过转动转轮21带动转动轴2转动,转动轴2带动与其过盈配合的第一齿轮3转动,从而使得与第一齿轮3啮合的第二齿轮4转动,第二齿轮4转动使得与其过盈配合的螺纹杆5转动,通过螺纹杆5与滑块6的螺纹连接使得滑块6上下运动,带动笔筒7滑出保护套1,使用完毕后,反向转动转轮21,使得笔筒7滑入保护套3内,缩短笔身长度,方便携带;当笔掉落于地面时,笔筒7内部的智能语音控制8受到冲击,此时,智能语音控制8带动滑柱72压缩第一弹簧73,智能语音控制器8带动固定座77,通过连接杆78带动滑动座75同时运动压缩第二弹簧76,通过第一弹簧73与第二弹簧76的弹力缓冲智能语音控制器8所受到的冲击力,保护智能语音控制器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