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滚动式白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6681发布日期:2021-02-27 01:5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升降滚动式白板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育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升降滚动式白板。


背景技术:

[0002]
白板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在进行教学和培训中均需要使用白板,对此白板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
现有公告号为cn20264114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白板,包括板体和支架,板体两边与支架采用销连接,板体两面均为铝蜂窝板,表面附着钢板或搪瓷,板体下方的支架上设有托盘和调节块,调节块为一长条形槽体,调节块中央设有一连接螺杆,连接螺杆将调节块固定在支架上,调节块两边均匀排布缺口支架底部设有脚轮,脚轮具有锁定装置。
[0004]
上述白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工的对白板上的板书进行擦拭,比较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滚动式白板,具有能够方便的对白板上的板书进行擦拭的效果。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
一种可升降滚动式白板,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与架体垂直的两侧均设置有滚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上绕设有包覆板体的板布,所述架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滚动组件的控制开关,所述架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擦拭板布的擦拭机构,所述擦拭机构位于板布背离板梯的一侧。
[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动组件包括滚轴、控制电机和插轴,所述滚轴分设板体的两侧,所述滚轴两端穿设在上架中,一侧所述滚轴的端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控制电机与架体的侧壁固定,所述插轴一端穿设在架体中并与控制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插轴远离控制电机的一端插设进插槽内并与插槽适配,所述控制开关与控制电机电连接。
[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板布朝向板体的一侧设置有两条摩擦条,两条所述摩擦条分设在板布沿垂直于架体方向的两侧,所述摩擦条背离板布的一侧与滚轴接触。
[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擦拭机构还包括外壳、擦拭块、擦拭体和多个压紧弹簧,所述外壳两端与架体连接,所述外壳朝向板布的一侧呈开口状,所述擦拭块滑移设置在外壳内,所述擦拭块朝向板布的一侧连接擦拭体,所述擦拭体背离擦拭块的一侧与板布接触,多个所述压紧弹簧设置在外壳内并沿外壳长度方向等距分布,所述压紧弹簧远离外壳的一端与擦拭块背离擦拭体一侧外壁连接。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架体包括上架和架座,所述上架和架座之间置有连接上架和架座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丝杠、导向杆、底座电机和脚控开关,所述升降丝杠和导向杆分别穿设在上架的两侧,所述升降丝杠与上架螺纹连接,所述升
降丝杠和导向杆远离上架的一端均穿设在架座中,所述底座电机设置在架座中,所述底座电机的输出轴与升降丝杠同轴连接,所述脚控开关与架座一侧连接并与底座电机电连接。
[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架的两侧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外壳沿长度方向的两端设置有与安装槽连接的插接机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插块和控位弹簧,所述外壳两端开设有供插块滑移连接的滑槽,所述控位弹簧位于滑槽内并与外壳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控位弹簧一端与滑槽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插块连接,所述插块背离控位弹簧的一侧与安装槽插接。
[00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架座背离上架的一侧还设置有移动轮。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升降机构将上架和架座进行连接,使得能够通过升降机构对板体的位置进行调节,板体外包覆板布,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方便进行书写,在滚动组件的作用下能够方便控制板布进行滚动,在上架一侧设置的擦拭机构能够对板布上的板书进行擦拭,使得在板布滚动的同时实现对板布上需要擦拭的板书进行擦拭。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整体白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体现滚动组件的局部爆炸图;
[0017]
图3为体现擦拭机构的局部爆炸剖视图。
[0018]
附图标记:1、架体;11、上架;12、架座;13、控制开关;14、安装座; 15、安装槽;2、板体;3、板布;31、摩擦条;4、升降机构;41、升降丝杠; 42、导向杆;43、底座电机;44、脚控开关;5、滚动组件;51、滚轴;52、控制电机;53、插轴;54、插槽;6、擦拭机构;61、外壳;62、擦拭块;63、擦拭体;64、压紧弹簧;65、导向条;66、导向槽;7、移动轮;8、插接机构; 81、插块;82、控位弹簧;8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0]
参考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升降滚动式白板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架体 1和设置在架体1上的板体2,架体1包括上架11和架座12,上架11和架座12之间通过升降机构4进行连接,架座12背离上架11的一侧设置有移动轮7,使得能够方便移动整体架体1。
[0021]
参考图1,升降机构4包括升降丝杠41、导向杆42、底座电机43和脚控开关44,上架11的两侧分别穿设升降丝杠41和导向杆42,升降丝杠41与上架11螺纹连接,升降丝杠41和导向杆42远离上架11的一端穿设在架座12中,底座电机43 设置在架座12设置移动轮7的一侧,并且底座电机43的输出轴穿设进架座12中并且与升降丝杠41同轴固定连接,脚控开关44与架座12背离移动轮7的一侧连接,并且脚控开关44与底座电机43电连接,使得在脚控开关44的作用下能够控制底座电机43的正反转,从而实现控制上架11的升降。
[0022]
参考图1和图2,板体2位于上架11中,板体2与上架11垂直的两侧设置有滚动组件5,滚动组件5上饶设有包覆板体2的板布3,滚动组件5包括滚轴51、控制电机52和插轴53,上
架11相向的两侧开设有卡设板体2的卡槽(图中未示出),使得板体2能够卡合在上架11中,板体2的两侧均设置滚轴51,滚轴51的两端分别插设进上架11中,并且插设的方式为过盈配合,使得滚轴51能够进行转动,位于板体2一侧滚轴51的端部开设有插槽54,控制电机52与上架11的侧壁连接,插轴53的一端穿设在上架11中并与控制电机52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插轴53远离控制电机52的一端插设进插槽54内并与插槽54适配,控制开关13位于架体1的一侧并与控制电机电52连接,板布3朝向板体2的一侧设置有两条摩擦条31,摩擦条31沿板布3垂直上架11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摩擦条31背离板布3的一侧与滚轴51接触,使得在控制开关13的作用下控制控制电机52的转动,从而带动板布3 进行滚动。
[0023]
参考图1和图3,上架11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擦拭板布3的擦拭机构6,擦拭机构6位于板布3背离板体2的一侧并位于上架11靠近架座12的一端,擦拭机构6包括外壳61、擦拭块62、擦拭体63和多个压紧弹簧64,外壳61两端与上架11连接,外壳61朝向板布3的一侧呈开口状,擦拭块62滑移设置在外壳61内,擦拭块6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导向条65,外壳61对应导向条65的内壁开设有供导向条65滑移的导向槽66,擦拭块62朝向板布3的一侧连接擦拭体63,擦拭体63背离擦拭块62的一侧与板布3接触,多个压紧弹簧64沿外壳61内壁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压紧弹簧64远离外壳61的一端与擦拭块62背离擦拭体63的一侧外壁连接,压紧弹簧64与外壳61和擦拭块62均采用热熔胶胶合固定,使得在压紧弹簧64的作用下,擦拭体63与板布3接触,在板布3滚动时,擦拭体63对板布3上的板书进行擦拭。
[0024]
参考图1和图3,上架11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外壳61的安装座14,安装座14 相向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15,外壳6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安装槽15 连接的插接机构8,插接机构8包括插块81和控位弹簧82,外壳61的两端均开设有供插块81滑移连接的滑槽83,控位弹簧82位于滑槽83并沿外壳61长度方向设置,控位弹簧82一端与滑槽83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插块81连接,滑槽83内还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与滑槽83连接控位弹簧82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供插块81滑移的行程槽,插块81背离控位弹簧82的一侧与安装槽15插接从而将外壳61与安装座14连接固定。
[0025]
工作原理:通过将滚轴51和板体2均插设在上架11中,并且滚轴51能够进行转动,板布3饶设在滚轴51上并且包覆板体2,板布3朝向滚轴51的一侧设置摩擦条31,使得板布3与滚轴51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达到在滚轴51转动时能够带动板布3滚动,由于上架11中设置有滚动组件5,使得在操作人员按压控制开关13时启动控制电机52,从而控制滚轴51的转动来控制板布3的滚动,由于在上架11的一侧设置擦拭机构6,擦拭机构6中的擦拭体63在压紧弹簧64的作用下保持与板布3的接触,从而实现在板布3进行滚动时,能够实现对板布3上的板书进行擦拭;
[0026]
通过脚控开关44能够方便启动底座电机43的启动,使得在底座电机43的作用下带动升降丝杠41的转动,从而带动上架11的移动,并且在导向杆42的作用下实现对上架11移动的导向,使得上架11能够实现稳定的升降,从而实现方便控制整体的升降和板布3的滚动。
[002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