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132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强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中学物理教学演示用的教学仪器——压强演示器。
现在的中学物理教学中,还没有正规产品的压强演示用的教学仪器。很多学校的物理教师经常采用四根大铁钉和一块木板制成钉腿凳与沙箱配合起来进行压强演示,这种方法只能做简单的定性演示。另外,市场上还有一种专供科研和生产使用的压力计,它是采用电子传感元件与电子电路制成的,这种高级仪器不能使中学初学物理的学生理解它的测量原理,所以不适合作为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具。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中学物理教学中进行压强教学的专用教学仪器。它能定性和定量的测量规则形状固体的压强大小(单位为帕斯卡),并能进行演示在压力不变时,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成反比。通过演示能加强学生对压强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而且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可使教室内的学生都能看得清楚。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将一物体放在本演示器的传感面上时,传感面与传导杆的上端面在同一平面内,由于受到压力的作用,使传感面发生形变,而使传导杆向下移动,同时弹簧也发生形变(此弹簧为一个测力装置),这样在弹簧形变时,上导柱带动齿条向下移动,使齿轮转动,则带动指针转动,这时指针指出的数值即为此物体的压强大小(单位为帕斯卡)。如果待测物体为一长方形物体分别用平放、侧放和竖放在演示器的传感面上时,分别记录三次的测量数据,即可分析出,在压力不变时,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成反比。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的示意图。
参照
如下一个具有良好机械强度的外壳〔11〕,在外壳〔11〕的上面放着具有弹性的传感材料制成的传感面〔1〕,在传感面〔1〕的几何中心部分为传导杆〔2〕,使其传导杆〔2〕的上端面与传感面〔1〕在同一平面内,传导杆〔2〕的下面有内螺纹与上导柱〔3〕连接,可调节传导杆〔2〕的升降,在上导柱〔3〕上端 1/3 处固定一弹簧〔4〕,弹簧〔4〕下端直接压在上导套〔5〕上,此弹簧〔4〕为测力装置,上导柱〔3〕的下端与齿条〔6〕连着,齿条〔6〕的另一端与下导柱〔10〕的上端连接,上导柱〔3〕与上导套〔5〕为滑动配合,下导柱〔10〕与下导套〔9〕也为滑动配合,其中齿条〔6〕与齿轮〔8〕啮合,齿轮〔8〕的中心轴固定一个指针〔7〕来作指示用,在外壳〔11〕的指针〔7〕的一侧固定一个刻度盘,其刻度的单位为帕斯卡或kg/cm2。外壳〔11〕的底部安装四个橡胶垫〔12〕。
操作时,只要将待测物体的支承面与传感面〔1〕和传导杆〔2〕的端面接触放稳后,即可直读出待测物体的压强是多少帕斯卡。如果待测物体是一个长方体,以砖为例,将砖分别平放、侧放和竖放在演示器上,即可根据每次的读数分析出,在压力不变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的规律。
权利要求
1.一个由外壳[11]、传感面[1]、传导杆[2]、弹簧[4]和指示部分构成的压强演示装置,其特征是,传感面[1]与传导杆[2]、弹簧[4]与上导柱[3]和上导套[5]连成一个测力装置,由齿条[6]、齿轮[8]和指针[7]组成的指示部分。
2.按权利要求
1规定的压强演示装置其特征是传感面〔1〕为具有弹性的材料。
3.按权利要求
1或2规定的压强演示装置其特征是传感面〔1〕为传导杆〔2〕顶端面是在同一平面内。
4.按权利要求
1规定的压强演示装置其特征是传导杆〔2〕的下端有内螺纹与上导柱〔3〕上端的外螺纹组成的传导杆〔2〕升降的调节螺纹。
5.按权利要求
1规定的压强演示装置其特征是由传感面〔1〕、传导杆〔2〕和弹簧〔4〕组成的测力装置。
6.按权利要求
1规定的压强演示装置其特征是由齿条〔6〕、齿轮〔8〕和指针组成的压强演示器的指示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为中学物理教学中讲解压强的内容时,供演示压强的教学仪器,它是由传感面、传导杆、弹簧及指示部分构成的。它能测量出压强的大小(单位为帕斯卡),和在压力不变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它能基本定性的进行压强演示用的教学仪器——压强演示器。
文档编号G09B23/00GK85203039SQ85203039
公开日1986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1985年7月26日
发明者胡丙书 申请人:胡丙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