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教学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5808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教学仪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教学仪器。



背景技术:

初中物理教材中,《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只有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学生才学得有趣有味,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因此,实验仪器的精确度、实用性和使用的方便性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仪器有三个弊端直接影响实验效果:一是采用皮带传动,由于皮带容易老化,致使操作不准确不灵活;二是探头放入水中的深度无法读出,不能将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与压强计的液面差进行比较探究;三是实验前,必须亲手在探头盒口扎上簿膜,而扎簿膜这件事,不仅费时费神,而且很难系紧系牢,令人烦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液体内部压强的测量仪器有三个弊端而提供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教学仪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教学仪器,包括支撑管、调节旋纽、连杆、高度值、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曲轴、探头、薄膜、弹力线、有一圈凹槽的空盒、凹槽、软管、U形管、刻度尺。

所述支撑管内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连接有调节旋纽,所述连杆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一侧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齿轮相互咬合,所述曲轴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连接,所述曲轴另一端与探头相连接,所述软管一端连接有探头,所述软管另一端连接有U形管。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由有一圈凹槽的空盒蒙上薄膜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边缘埋有弹力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上设有高度值。

进一步地,所述U形管上设有刻度尺。

当所述调节旋纽旋动,通过连杆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第一传动齿轮带 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第二传动齿轮通过曲轴带动探头转动,从而测量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从所述支撑管外刻有的高度值,可以直接读出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

由于所述薄膜边缘上埋有弹力线,将薄膜蒙在空盒口上后,弹力线缩嵌在空盒的凹槽里,使薄膜紧紧蒙在盒口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连杆、齿轮和曲轴带动探头在水中转动,探头转动准确灵活,能有效地减小实验误差。

2、支撑管外刻有高度值,可以直接读出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与压强计的液面差进行比较,立刻明白U形管的液面差与探头浸入水中的深度是相等的,U形管的液面差产生的压强与探头处液体的压强是相等的。

3、薄膜边缘埋有弹力线,将薄膜蒙在探头的有一圈凹槽的空盒口上后,弹力线缩嵌在空盒的凹槽里,则薄膜又紧又牢的蒙在盒口上,密封效果极佳,实验效果准确。省去了亲手在探头盒口扎簿膜很难系紧系牢的烦恼。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教学仪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管;2、调节旋纽;3、连杆;11、高度值;4、第一传动齿轮;5、第二传动齿轮;6、曲轴;7、探头;71、薄膜;711、弹力线;72、有一圈凹槽的空盒;721、凹槽;8、软管;9、U形管;91、刻度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教学仪器,包括支撑管1、调节旋纽2、连杆3、高度值11、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曲轴6、探头7、薄膜71、弹力线711、有一圈凹槽的空盒72、凹槽721、软管8、U形管9、刻度尺91。

所述支撑管1内设有连杆3,所述连杆3一端连接有调节旋纽2,所述连杆3另一端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4,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一侧设有第二传动齿轮5,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的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的齿轮相互咬合,所述曲轴6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连接,所述曲轴6另一端与探头7相连接,所述软 管8一端连接有探头7,所述软管8另一端连接有U形管9。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7由有一圈凹槽的空盒72蒙上薄膜71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71边缘埋有弹力线711。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1上设有高度值11。

进一步地,所述U形管9上设有刻度尺91。

当所述调节旋纽2旋动,通过连杆3带动第一传动齿轮4转动,第一传动齿轮4带动第二传动齿轮5转动,第二传动齿轮5通过曲轴6带动探头7转动,从而测量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

从所述支撑管1外刻有的高度值11,可以直接读出探头7浸入水中的深度。

由于所述薄膜71边缘上埋有弹力线711,将薄膜71蒙在空盒72口上后,弹力线711缩嵌在空盒72的凹槽721里,使薄膜71紧紧蒙在盒口72上。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