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导平板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199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导平板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屏,特别是一种光导平板显示屏。
目前常用的平板显示屏,其结构是用透明导电膜分别在两块玻璃上等距,平行地刻出一组电极,然后将两组电极相对且垂直放置,用聚酯薄膜或四氟乙烯薄膜材料作为间隔垫,并在其间充满液晶,这样在两组电极的交叉点就形成了按矩阵排列的显示单元,从而构成了一个简单矩阵寻址的液晶显示屏。这种结构的显示屏最大的缺点在于许多显示单元都与同一根(行或列)电极相联,当被寻址的单元加信号时,未被寻址的单元通过网格中其他单元也被联向信号端,被加上部分信号电压,特别是在增加显示的行数时,即提高分辨率,未被寻址的单元通过网格分担的电压也将增加,导致未被寻址的单元也被点亮,使图象对比度下降,图象质量变差,这就是所谓的″交叉效应″,现在尽管采用了电压平均化驱动法,双频驱动法,变形矩阵屏以及有源矩阵寻址等方法以期解决交叉效应,但效果都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交叉效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的光导平板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辨率的大平面的光导平板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导平板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纤芯,光源,遮蔽物,包裹层,金属电极,透明电极,黑色衬底层,其中纤芯上等距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显示单元,纤芯的两端设有光源;各纤芯纵向、平行、等距地排列成的纤芯平面外设包裹层;在包裹层的靠近显示单元侧外设金属电极,金属电极呈横向、平行地且对应于各显示单元排列,在包裹层的另一侧面外设透明电极,透明电极与金属电极对应设置;在纤芯端头的光源处填充有遮蔽物;在金属电极一面外涂覆有黑色衬底层;在透明电极一面外涂覆有保护层。
上述纤芯可选用石英玻璃制成,也可选用透明树脂制成;上述显示单元为在无电压时,其折射率与纤芯折射率相等的电控双折射物,如硝基苯或压电晶体;上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晶片;上述包裹层为折射率小于纤芯的石英玻璃层或透明树脂层;上述透明电极是指透明导电膜,如氧化锡膜;所述保护层为玻璃层或树脂层。
这种显示屏,显示时,用两对应的电极对显示单元施加电压使显示单元被寻址,而用光源对应各显示单元时时传送亮度信号,从而完成显示,由于用纤芯(光线)代替了简单矩阵中的信号电极,因此在结构上,电极不会形成网格,有效地消除了交叉效应。
为了进一步提高分辨率,以适合于制作大平面显示屏,光导平板显示屏可采用以下结构实现它包括纤芯,光源,遮蔽物,包裹层,金属电极,黑色衬底层,其中纤芯上等距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显示单元,纤芯的两端设有光源;各纤芯纵向、平行、等距地排列成的纤芯平面外设包裹层;在包裹层的靠近显示单元侧外设金属电极,金属电极呈横向、平行地且对应于各显示单元排列,且每两组金属电极对应于一行显示单元;在纤芯端头的光源处填充有遮蔽物;在金属电极一面外涂覆有黑色衬底层。
它将金属膜在显示背面对应于每行显示单元,两两配对地刻出平行电极,形成表面放电结构,每对电极通过表面放电对所对应的显示单元作用,从而达到寻址的目的,这种结构的显示屏,电极设在显示背面,所以可以用金属电极,就不会产生驱动电压衰减,也不会影响观看,同时由于采取表面放电后,就没有了边缘效应,各行间就不会相互影响了,所以它可以满足高要求的显示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它用简单的方法解决了矩阵寻址中的交叉效应,使制造大面积,高分辨率的显示屏更为简便;2.响应速度快,因为构成显示单元的电控双折射物如硝基苯等的电场响应速度在10-9秒数量级,完全能满足电视显示需要;3.能很方便地实现彩色显示,只要在相邻的三根纤芯两端制作发不同基色光的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就可实现彩色显示而不用特殊的结构和专门的材料;4.成本低廉,构成显示屏的材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同时制造时可使用一些成熟的加工工艺如光纤生产技术,光刻工艺,薄漠印制技术等,驱动系统也与现有其它平板显示器类似,在生产时就不用专门的技术,专用的设备,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纤芯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参见附
图1~3可知一种光导平板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纤芯1,光源2,遮蔽物3,包裹层4,金属电极5,透明电极6,黑色衬底层7,其中纤芯1上等距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显示单元8,纤芯1的两端设有光源2;各纤芯1纵向、平行、等距地排列成的纤芯平面外设包裹层4;在包裹层4的靠近显示单元8侧外设金属电极5,金属电极5呈横向、平行地且对应于各显示单元8排列,在包裹层4的另一面设有透明电极6,透明电极6与金属电极5对应设置;在纤芯1端头的光源2处填充有遮蔽物3;在金属电极5一面外涂覆有黑色衬底层7;在透明电极一面外涂覆有保护层9。
所述纤芯1可选用石英玻璃制成,也可选用透明树脂制成;所述显示单元8为在无电压时,其折射率与纤芯折射率相等的电控双折射物,如硝基苯或压电晶体;所述光源2为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晶片;所述包裹层4为折射率小于纤芯的石英玻璃层或透明树脂层;所述透明电极6是指透明导电膜,如氧化锡膜;所述保护层9为玻璃层或树脂层。
参见附
图1、4、5可知一种光导平板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纤芯1,光源2,遮蔽物3,包裹层4,金属电极5,黑色衬底层7,其中纤芯1上等距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显示单元8,纤芯1的两端设有光源2;各纤芯1纵向、平行、等距地排列成的纤芯平面外设包裹层4;在包裹层4的靠近显示单元8侧外设金属电极5,金属电极5呈横向、平行地且对应于各显示单元8排列,且每两组金属电极5对应于一行显示单元8;在纤芯1端头的光源2处填充有遮蔽物3;在金属电极5一面外涂覆有黑色衬底层7。
权利要求1.一种光导平板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纤芯(1),光源(2),遮蔽物(3),包裹层(4),金属电极(5),透明电极(6),黑色衬底层(7),其中纤芯(1)上等距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显示单元(8),纤芯(1)的两端设有光源(2);各纤芯(1)纵向、平行、等距地排列成的纤芯平面外设包裹层(4);在包裹层(4)的靠近显示单元(8)侧外设金属电极(5),金属电极(5)呈横向、平行地且对应于各显示单元(8)排列,在包裹层(4)的另一面设有透明电极(6),透明电极(6)与金属电极(5)对应设置;在纤芯(1)端头的光源(2)处填充有遮蔽物(3);在金属电极(5)一面外涂覆有黑色衬底层(7);在透明电极一面外涂覆有保护层(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导平板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纤芯(1)可选用石英玻璃制成,也可选用透明树脂制成;所述显示单元(8)为在无电压时,其折射率与纤芯折射率相等的电控双折射物,如硝基苯或压电晶体;所述光源(2)为发光二极管或半导体激光器晶片;所述包裹层(4)为折射率小于纤芯的石英玻璃层或透明树脂层;所述透明电极(6)是指透明导电膜,如氧化锡膜;所述保护层(9)为玻璃层或树脂层。
3.一种光导平板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纤芯(1),光源(2),遮蔽物(3),包裹层(4),金属电极(5),黑色衬底层(7),其中纤芯(1)上等距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显示单元(8),纤芯(1)的两端设有光源(2);各纤芯(1)纵向、平行、等距地排列成的纤芯平面外设包裹层(4);在包裹层(4)的靠近显示单元(8)侧外设金属电极(5),金属电极(5)呈横向、平行地且对应于各显示单元(8)排列,且每两组金属电极(5)对应于一行显示单元(8);在纤芯(1)端头的光源(2)处填充有遮蔽物(3);在金属电极(5)一面外涂覆有黑色衬底层(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屏,特别是一种光导平板显示屏。它包括纤芯,光源,遮蔽物,包裹层,金属电极,透明电极,黑色衬底层,其中纤芯上等距设有凹槽,凹槽内填充有显示单元,纤芯的两端设有光源;各纤芯排列成的纤芯平面外设包裹层;在包裹层的靠近显示单元侧外设金属电极,金属电极呈横向、平行地且对应于各显示单元排列,在包裹层的另一面设有透明电极,透明电极与金属电极对应设置;在纤芯端头的光源处填充遮蔽物;在金属电极一面外涂覆有黑色衬底层;在透明电极一面外涂覆有保护层。它是一种无交叉效应,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的光导平板显示屏。
文档编号G09G3/04GK2374946SQ9923188
公开日2000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14日
发明者邹承志 申请人:邹承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