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8867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显示面板的生产制程中,由于某些外在因素,例如连续的工艺操作以及搬运或者环境变化等,通常会在面板中产生静电荷的积累。由于玻璃本身是绝缘物质,因此除非有适当的放电通道,否则静电荷会一直停留在基板表面。当静电荷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将会产生放电(ESD,Electrostatic Discharge)。
[0003]静电放电发生时的时间很短,大量的电荷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转移将产生极高的电流,击穿半导体器件,或者产生足够的热量融化半导体器件,这种危害通常在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引起部分元器件的降级或者报废,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静电放电会给电子产品带来致命的危害,它不仅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还增加了维修成本。每年静电放电会给电子制造工业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0004]为了避免出现静电放电现象,通常可通过设置静电保护装置释放静电电荷,保护显示面板。由于静电防护器件广泛存在于显示面板中,一般会专门设置有布置静电防护器区域,但随着窄边框的产品理念越来越成为当前主流技术,对于显示屏中电子器件的布置密集度要求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有效节省布局空间。
[0006]本发明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发明的实践而习得。
[0007]根据本发明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非显示区的栅极驱动器;至少一静电保护单元;
[0008]所述栅极驱动器包括:
[0009]多个相互级联的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
[0010]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相互级联的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
[0011 ]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和/或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对应电连接的信号线;
[0012]其中,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在所述非显示区具有的第二布置面积小于所述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在所述非显示区具有的第一布置面积;
[0013]所述静电保护单元与所述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相邻设置。
[0014]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001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中,作为只提供开启扫描信号的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不必与提供栅极扫描信号的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可以将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做的更小,占用更小的空间,从而增大了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与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之间,以及两个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之间的间隙。另外,静电保护单元放置于这些被做大的间隙中,有效的减少了布局空间,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化。
【附图说明】
[0016]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0017]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显示面板的布局示意图。
[0018]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栅极驱动器和静电保护单元的布局示意图。
[0019]图1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栅极驱动器和静电保护单元的布局示意图。
[0020]图2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栅极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B是图2A中栅极驱动器的工作时序图。
[0022]图3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和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中晶体管的不意图。
[0023]图3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和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中另一晶体管的不意图。
[0024]图4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静电防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静电保护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栅极驱动器100
[0028]非显示区200
[0029]显示区300
[0030]静电保护单元101
[0031]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02
[0032]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103
[0033]信号线104
[0034]第一布置面积SI
[0035]第二布置面积S2
[0036]第一间隙105
[0037]第二间隙106
[0038]第一晶体管310
[0039]第一晶体管的源极311
[0040]第一晶体管的漏极312[0041 ]第二晶体管320
[0042]第二晶体管的源极321
[0043]第二晶体管的漏极322
[0044]栅极层410
[0045]源/漏极层420
[0046]过孔430
[0047]第一场效应管510
[0048]第二场效应管520
[0049]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511
[0050]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512[0051 ]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513
[0052]第二场效应管520
[0053]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521
[0054]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523
[0055]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522
【具体实施方式】
[0056]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57]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
[0058]图1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显示面板的布局示意图。图1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栅极驱动器和静电保护单元的布局示意图。图1C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另一栅极驱动器和静电保护单元的布局示意图。
[0059]如图1A所示,显示面板可包括显示区300和至少一个非显示区200。例如,非显示区200可设置于显示区300四周。
[0060]显示面板可包括栅极驱动器100。为了避免出现静电放电现象,通常可通过设置静电保护装置释放例如栅极驱动器100中产生的静电电荷。
[0061 ] 如图1B和IC所示,栅极驱动器100可设置在位于显示区300—侧或两侧的非显示区200 中。
[0062]如图1B和IC所示,栅极驱动器100可包括:多个相互级联的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02;至少一个与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02相互级联的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103;与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02和/或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103对应电连接的信号线104。
[0063]如图1B和IC所示,静电保护单元101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103相邻设置。根据一示例实施例,栅极驱动器100中的每个信号线104可连接至少一个静电保护单元101。静电保护单元101可用于栅极驱动器100中产生的电荷的释放,举例来说,由于信号线104上经常会产生静电积累,如果不及时释放,则会产生静电击穿等现象,从而导致信号线104的损毁,影响整个驱动电路的工作性能。
[0064]根据示例实施例,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103在非显示区200具有的第二布置面积S2可小于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02在非显示区具有的第一布置面积SI。在相关技术中,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103与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02的布置面积是相同的,静电保护单元放置于面板的上边框或下边框,影响面板的窄边框化。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于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103的第二布置面积S2可小于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02的第一布置面积SI,静电保护单元101可与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103相邻设置而不必占用额外的边框面积,从而有利于显示面板的窄边化。
[0065]根据一示例实施例,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103与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02之间可形成有第一间隙105,静电保护单元101可以设置在第一间隙105中。
[0066]根据另一示例实施例,在两个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103之间可形成有第二间隙106,静电保护单元101可以设置在第二间隙106中。
[0067]图2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中栅极驱动器的工作时序图。
[0068]如图2A所示,栅极驱动器100可包括例如五级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SRl (即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02)至SR5(即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02)、两个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DSR1(SP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103)、DSR2(即第二移位寄存器单元103),分别设置在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SRl (即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02)至SR5(即第一移位寄存器单元102)两端。各移位寄存器单元还接收第一时钟信号CKl以及第二时钟信号CKBl。每一移位寄存器单元根据接收的信号在其输出端VOUT提供一输出信号。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