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593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塑产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产品。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款式千变万化,既要外型美观、设计精巧,也要迅速配 合市场需求。电子 产品设计者一般因消费产品不同的用途,在产品的不同部位上,采用不同的物料,以应付特 定环境的需要,达到延长产品寿命、增加美观及实用性的目的。这种实用性的设计要求无疑 导致生产技术也随之复杂化,双色(双物料)注塑工艺就是应这一潮流而生的。双色注塑 成型是一种由两种不同颜色的塑料熔体,或者同种塑料、但不同颜色的两种熔体注塑成型 形成一种注塑制品,使该注塑制品的内外两个注塑层由“不同”塑胶组成。主要用于满足产 品性能、外观、手感等要求,是一种市场潜力很大、新型技术成型方法。一般地,通过双色注塑成型不容易得到三维形状复杂的注塑产品,而且产品的立 体感不强,也不容易调整工艺。因此,双色注塑成型的注塑产品的表面通常需要进一步进行 装饰处理,例如通过喷涂、电镀等方法得到更好的装饰效果。但喷涂、电镀等方法工艺复杂, 最终装饰效果不理想。而且喷涂、电镀的装饰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不好,容易因摩擦而损坏或 刮掉。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常规双色注塑成型产品装饰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 饰效果好且外观装饰耐磨损的注塑产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注塑产品,其中,所述注塑产品包括第一注塑层、第二注塑 层和薄膜,该薄膜包括具有由油墨印刷形成的图案的图案层,所述薄膜与所述第一注塑层 或第二注塑层通过注塑接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产品具有由所述图案层带来的装饰效果,而且,当所述薄 膜位于所述第一注塑层和第二注塑层之间时,该图案层因为牢固地固定在所述第一注塑层 和第二注塑层之间,因此不存在磨损、脱落等问题;而当所述薄膜与所述第一注塑层或第二 注塑层注塑接合即位于所述注塑产品的外表面时,可以通过使用表面具有硬化层的薄膜来 解决图案层的磨损问题,因而同样能够保证图案层的长期装饰效果。从由具有较好的透光 性的注塑材料注塑形成的注塑产品的外侧观察所述注塑产品的装饰图案(即图案层的图 案),可以产生良好的深度感和立体感。此外,第一注塑层和第二注塑层可以使用不同的注 塑材料,注塑材料可以根据对所述注塑产品的其它设计例如在注塑产品的一个注塑层上开 设窗口等,从而满足所述注塑产品的最终应用。并且,通过选用力学性能较好注塑材料能够 使注塑产品兼具良好的外观装饰性和力学性能。

图1是显示IMD箔的结构的示意图;[0008]图2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的注塑设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显示注塑得到本实用新型的注塑产品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剖视示意图;图4是显示注塑得到本实用新型的注塑产品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侧视剖视示意 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产品60包括第一注塑层30、第二注塑 层40和薄膜21。该薄膜21包括具有由油墨印刷形成的图案的图案层21b,所述薄膜与第
一注塑层30或第二注塑层40通过注塑接合。图案层21b的图案可以通过在透明薄膜(例如PET材料)上进行油墨印刷并经过 干燥等工序来形成。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注塑产品60的薄膜21位于第一注塑层30和第二注 塑层40之间。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注塑产品60的薄膜21位于该注塑产品60 的一侧,即位于第一注塑层30和第二注塑层40的同一侧,也就是第一注塑层30与第二注 塑层40注塑接合,而薄膜21与第一注塑层30和第二注塑层40中的一个,例如第二注塑层 40通过注塑接合,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注塑层40位于薄膜21与第一注塑层30之间。当然 也可以使薄膜21与第一注塑层30接合,使得第一注塑层30位于薄膜21与第二注塑层40 之间。优选地,在本发明的注塑产品60中,第一注塑层30的厚度为lmm-1. 5mm,第二注塑层 40的厚度为1. 5mm-2mm,薄膜21的厚度为0. 5mm-lmm。如上所述,所述薄膜21可以仅包括具有图案的图案层21b。优选地,薄膜21还可 以包括硬化层21a,该硬化层21a与图案层21b通过表面接合。硬化层的材料一般是UV油 墨(紫外光固化油墨,例如聚酯丙烯酸酯类UV油墨)。在注塑产品60中,图案层21b位于 硬化层21a与第一注塑层30或第二注塑层40之间。也就是说,当薄膜21位于第一注塑层 30与第二注塑层40之间时,图案层21b与第一注塑层30和第二注塑层40中的一个注塑接 合,硬化层21a与第一注塑层30和第二注塑层40中的另一个注塑接合。当薄膜21位于注 塑产品60的一侧时,薄膜21通过图案层21b与第一注塑层30或第二注塑层40接合,使得 硬化层21a位于注塑产品60的最外侧,即作为注塑产品60的表面。优选地,所述薄膜21可以包括粘合层21c,该粘合层21c位于图案层21b与第一注 塑层30和/或第二注塑层40之间。粘合层21c可以是由例如水性聚氨酯粘合剂形成,并 通过粘合方式与图案层21b接合。当薄膜21位于第一注塑层30与第二注塑层40之间时, 粘合层21c与第一注塑层30和第二注塑层40中的一个注塑接合,图案层21b与另一个注 塑层注塑接合。当薄膜21位于注塑产品60的一侧时,薄膜21通过粘合层21c与第一注塑 层30或第二注塑层40注塑接合。更优选地,如图1所示,薄膜21包括依次通过表面接合的硬化层21a、图案层21b 和粘合层21c。当薄膜21位于第一注塑层30与第二注塑层40之间时,薄膜21通过硬化层 21a与第一注塑层30和第二注塑层40中的一个注塑层接合并通过粘合层21c与另一个注 塑层注塑接合。当薄膜21位于注塑产品60的一侧时,薄膜21通过粘合层21c与第一注塑 层30或第二注塑层40注塑接合。薄膜21可以由模内装饰工艺即IMD注塑中使用的模内装饰箔(Foil)提供,例如日写公司提供的IMD箔。如图1所示,IMD使用的模内装饰箔(以下简称IMD箔)包括可分 离的模内装饰薄膜(以下简称薄膜)21和薄膜载体22,其中,薄膜21包括硬化层21a、印刷 有图案的图案层21b和粘合层21c,硬化层21a和粘合层21c各自与薄膜21的图案层21b 的两个表面接合。薄膜21的厚度可以是0. 5-lmm,其中,图案层21b的厚度约为薄膜21的 厚度的10-30%,硬化层21a和粘合层21c的厚度根据需要可以改变。例如,当薄膜21位 于第一注塑层和第二注塑层之间时,粘合层21c的厚度至少为薄膜21的厚度的30% ;当薄 膜21位于注塑产品60的一侧时,硬化层21a的厚度至少为薄膜21的厚度的40%。例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薄膜21的厚度为0. 65mm,硬化层21a的厚度为0. 3mm,图案层 21b的厚度为0. 15mm,粘合层21c的厚度为0. 3mm。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注塑产品的所述薄膜可以是IMD注塑所使用的薄膜21,可以 包括硬化层21a和粘合层21c。此外,可以结合双色注塑方法注塑得到所述注塑产品,从而 使所述注塑产品兼具了双色注塑产品和IMD注塑产品的特性,也就是既具有IMD的良好的 表面装饰性又具有双色注塑产品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特殊的外观结构。具体地,所述双色注塑的第一次注射或第二次注射为IMD注塑。因此,在本实用新 型的注塑产品60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薄膜21位于第一注塑层30和第二注塑层40之间,且 薄膜21通过硬化层21a和粘合层21c各自与两个注塑层注塑接合;在本实用新型的注塑产 品6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薄膜21位于注塑产品60的一侧,即薄膜21通过粘合层21c与 第一注塑层30或第二注塑层40注塑接合,第一注塑层30与第二注塑层40通过注塑接合。其中,第一注塑层30和第二注塑层40可以是由各种塑料素材注塑而成。优选 地,为了提高注塑产品60的力学性能并进一步体现图案层21b的装饰效果,第一注塑层30 和第二注塑层40由力学性能和透视效果较好的材料注塑而成,例如聚碳酸脂(PC)与丙烯 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共混物(PC/ABS工程塑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等。优选地,第一注塑层30与第二注塑层40的颜色不同,从而进一步提高观察图案层21b 时产生的深度感和立体感。下面参照附图说明通过结合双色注塑和IMD注塑制备本实用新型的注塑产品60 的注塑过程。图2是制备本实用新型的注塑产品所使用的注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 示,该注塑设备包括双色注塑机和送箔机(未示出),所述双色注塑机可以是各种型号,例 如Sumitomo (住友)公司的SE200D-CI双色注塑机。所述注塑机包括固定侧11、转动侧12 和注射装置50,固定侧11和转动侧12配合形成两套模具,该两套模具具有相同的模腔,固 定侧包括两套模具的固定部分11a和11b,转动侧12包括所述两套模具的转动部分12a和 12b,注射装置50包括两个注射喷嘴50a和50b,两套模具设置有各自的注射浇道和对应各 自的注射喷嘴50a和50b的浇口。例如,所述注射浇道和与所述浇口设置在模具的固定部分 11a和lib内,注射装置50设置在固定侧11的一侧(图2中的右侧),注射喷嘴50a和50b 各自对应固定部分11a和lib。其中,所述送箔机可以是各种型号的送箔机,例如DSF-V200 送箔机,所述送箔机向固定部分11a或lib中的一个的模腔提供IMD箔20,即送箔。例如, 所述送箔机向固定部分11a的模腔送箔。转动侧12能够转动,以使转动部分12a和12b的位置互换。通过转动侧12的转 动,固定部分11a和lib各自可以与转动部分12a和12b形成两套模具,也就是说,所述两套模具可以包括由固定部分11a与转动部分12a构成的第一模具和由固定部分lib与转动 部分12b构成的第二模具,也可以包括由固定部分11a与转动部分12b构成的第三模具和 由固定部分lib与转动部分12a构成的第四模具。本文中的“两套”模具是指注塑时实际 使用的两套模具,即指由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组成的两套模具,或者由第三模具和第四模 具组成的另外两套模具。下文中,进行开模(打开模具)和闭模(闭合模具)时,两套模具 同时进行。开模状态表示模具完全打开的状态,开模到位表示模具打开至开模状态;闭模状 态表示模具完全闭合的状态,闭模到位表示模具闭合至闭模状态。另外,固定侧11和/或转动侧12还包括使所述模具打开或闭合的压板,所述注塑 机还包括抽芯机构,所述压板与所述抽芯机构通过抽芯程序控制的控制而联动操作。所述 压板可以由设置在所述模具内的汽缸控制,从而前进以打开模具或后退以闭合模具。优选地,开模到位后所述送箔机向固定部分11a的模腔送箔;并在开始闭合模具 之前停止送箔。此外,所述注塑设备还包括顶针和用于使所述模内装饰箔吸附在所述模具的内表 面上的吸附装置。优选地,所述吸附装置可以是注塑机的真空抽吸装置。所述顶针设置在 转动侧12上,用于在注塑完成后将所述注塑产品从模具中顶出,以便取出所述注塑产品。为了便于说明,下文中,将固定部分11a和喷嘴50a所在的侧定义为注塑设备的F 侧,固定部分lib和喷嘴50b所在的侧定义为注塑设备的R侧。优选地,所述送箔机安装在 F侧,注塑产品60从R侧顶出并取出。也就是在开模到位时,送箔机开始向此时位于F侧的 固定部分11a的模腔部分送箔,同时从此时位于R侧的转动部分顶出注塑产品60。优选地,双色注塑的第一次注射和第二次注射的注射方向平行。因此,优选地,转 动侧12能够转动180度从而使两个转动部分12a和12b互换位置,即所述两套模具平行地 设置。相应地,两个喷嘴50a和50b也平行设置。下面参照图3说明制备本实用新型的注塑产品6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注塑过程。具 体地,所述第一次注射为IMD注塑,所述第一次注射和第二次注射各自通过位于F侧和R侧 的模具和喷嘴实施。其中,第一次注射使用的物料为PC/ABS,PC与ABS的含量分别为75% 和25%注射温度290 310°C,第一注塑层30的厚度为1. 16mm第二次注射使用的物料为 PMMA,注射温度240 260°C,第二注塑层40的厚度为1. 85mm。下文中,“注塑工件”指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注塑产品60为最终产品。如图3所示,(a)-(e)显示的是一个注塑工件的注塑周期,也就是所述一个注塑工 件所在的模具或模腔,而实际上另一套模具或模腔内同时进行其它注塑工件的注塑。例如, 当所述一个注塑工件在第一模具(固定部分11a和转动部分12a构成的模具)中进行所述 第一次注射时,另一个注塑工件在第二模具(固定部分lib和转动部分12b构成的模具) 中进行第二次注射;而当所述一个注塑工件随转动部分12a转动后在第四模具(固定部分 lib和转动部分12a构成的模具)中进行第二次注射时,还另一个注塑工件在第三模具(固 定部分11a和转动部分12b构成的模具)中进行第一次注射。如图3(a)所示,从所述模具处于开模状态开始说明本实施方式。图3(a)中显示 了位于所述注塑设备的F侧的模具,该模具包括固定部分11a和转动部分12a。此时所述送 箔机已经将包括薄膜21和薄膜载体22的IMD箔20送至固定部分11a的模腔内。如图3(b)所示,模具处于闭模状态。此时,箔20变形为适应模腔的形状,薄膜载体21贴附在固定部分11a的模腔表面(即固定部分11a形成的模具的内表面)上。然后 通过喷嘴50对模腔注射物料。对图3中所示的注塑工件来说,即通过F侧喷嘴50a进行第 一次注射,物料为PC/ABS,从而第一注塑层30形成在薄膜21的一侧(图3(b)中的左侧) 并与薄膜21的粘合层21c接合。在F侧完成第一次注射且注塑工件冷却后,打开模具。由于薄膜载体22贴合在固 定部分11a的模腔表面上,而薄膜21与第一注塑层30通过注塑接合并粘附在转动部分12a 的模腔表面上。因此随着模具打开,薄膜载体22与薄膜21分离。此时,薄膜21通过粘合 层21c与第一注塑层30注塑接合,而硬化层21a位于注塑工件的表面。如图3(c)所示,模具完全打开。然后转动侧12绕其中心转动180度,使得薄膜21 与第一注塑层30随转动部分12a转动到能够与固定部分lib配合的位置,即转动部分12a 以及其中的薄膜21和第一注塑层30从F侧转动到R侧。此时,转动部分12b转动到能够 与固定部分11a配合的位置,即从R侧转动到F侧。如图3(d)所示,模具完全闭合。然后通过喷嘴50对模腔注射物料,对图3中所示 的位于R侧的由固定部分lib与转动部分12a形成的模具内的注塑工件来说,即通过R侧 喷嘴50b进行第二次注射,物料为PMMA。所述第二次注射形成的第二注塑层40位于薄膜 21的另一侧(图3(d)中的右侧),从而薄膜21位于第一注塑层30与第二注塑层40之间, 薄膜21的硬化层21a和粘合层21c各自与第二注塑层40和第一注塑层30通过注塑接合。如图3 (e)所示,在R侧完成所述第二次注射后,所述注塑工件完成注塑成型,形成 注塑产品60。注塑产品60冷却后,打开模具,在开模到位的状态下,从R侧的转动部分即图 3(e)所示的转动部分12a中,通过顶针顶出注塑产品60,取出注塑产品60后,注塑产品60 的注塑周期结束。另外,由于箔20是连续的带状物,送箔操作不仅使新的箔20送至固体部分11a的 模腔内,还使在先送到固定部分11a的箔20的薄膜载体22脱离固定部分11a的模腔表面。通过图3所示的注塑方法可以得到本实用新型的注塑产品60,其中,薄膜21位于 第一注塑层30与第二注塑层40之间。从而,所述注塑产品因第一注塑层30和第二注塑层 40而具有深度感,同时因薄膜21而具有良好的外观装饰性。另外,薄膜21位于两个注塑层 之间,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图4所示为制备本实用新型的注塑产品6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注塑过程。具体 地,所述第二次注射为模内装饰注塑,所述第一次注射和第二次注射各自通过位于R侧和F 侧的模具和喷嘴实施。其中,第一次注射使用的物料为PC/ABS,注射温度290 320°C,第 一注塑层30的厚度为1. 34mm ;第二次注射使用的物料为PMMA,注塑温度为240 260°C, 第二注塑层40的厚度为1. 6mm。图4(a)_(e)显示的是一个注塑工件的注塑周期,也就是所述一个注塑工件所在 的模具或模腔,而实际上另一套模具或模腔内同时进行其它注塑工件的注塑。如图4(a)所示,模具开始闭合。模具完全闭合后通过喷嘴50对模腔注射物料,对 图4(a)中所示的位于R侧的由固定部分lib与转动部分12a形成的模具内的注塑工件来 说,即通过R侧喷嘴50b进行第一次注射,物料为PC/ABS,从而形成第一注塑层30。在R侧完成第一次注射后,当注塑工件冷却后,打开模具。开模到位后,送箔机向 F侧的固定部分11a送箔并使薄膜载体22朝向固定部分11a的模腔表面。然后,转动侧12转动180度,从而第一注塑层30随转动部分12a从R侧转动到能够与固定部分11a配合的 F侧。如图4 (b)所示,开始闭合模具,此时薄膜21朝向第一注塑层30,薄膜载体22与固 定部分11a的模腔表面接触。如图4(c)所示,模具完全闭合。此时,薄膜21的粘合层21c与第一注塑层30接 触,薄膜载体22贴附在固定部分11a的模腔表面上。然后,注塑机发出注射信号,喷嘴50 对模腔注射物料,对图4(c)中所示的位于F侧的由固定部分11a与转动部分12a形成的模 具内的注塑工件来说,即通过F侧喷嘴50a进行第二次注射,物料为PMMA,从而在第一注塑 层30与薄膜21之间形成第二注塑层40并完成注塑,形成注塑产品60。如图4(d)所示,在F侧完成第二次注射且注塑层冷却后,打开模具。在开模过程 中,薄膜21随注塑产品60粘附在转动部分12a的模腔表面上,而薄膜载体22因粘附在固 定部分11a的模腔表面上,从而薄膜载体22与薄膜21分离。为了连续性操作,需要从R侧取出注塑产品60,因此,如图4(e)所示,完成注塑后 还要反转一次转动侧12。从而转动部分12a从F侧转动到R侧,然后通过顶针注塑产品60 顶出转动部分12a的模腔,取出注塑产品60后,该注塑产品60的注塑周期结束。通过图4的注塑过程得到的注塑产品60中,薄膜21位于注塑产品60的一侧,第 二注塑层40位于薄膜21与第一注塑层30之间,即薄膜21的粘合层21c与第二注塑层40 通过注塑接合,而薄膜21的硬化层21a作为注塑产品60的外观表面。由于硬化层21a本 身是PET等基材制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刮擦性能,因此,这种注塑产品60同样兼具 双色注塑产品的优点和IMD注塑良好的装饰性。
权利要求一种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产品包括第一注塑层(30)、第二注塑层(40)和薄膜(21),该薄膜(21)包括具有由油墨印刷形成的图案的图案层(21b),所述薄膜(21)与所述第一注塑层(30)和/或第二注塑层(40)通过注塑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21)位于所述第一注塑层 (30)与第二注塑层(4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塑层(30)位于所述薄膜 (21)与第二注塑层(40)之间,或者所述第二注塑层(40)位于所述薄膜(21)与所述第一注 塑层(3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21)还包括硬化层(21a), 所述薄膜(21)通过所述图案层(21b)与所述第一注塑层(30)或第二注塑层(40)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21)还包括 粘合层(21c),所述粘合层(21c)位于图案层(21b)与所述第一注塑层(30)和/或第二注 塑层(4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塑层(30)的厚度 为lmm-1. 5mm,所述第二注塑层(40)的厚度为1. 5mm-2mm,所述薄膜(21)的厚度为 0. 5mm-lmm0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塑层(30)和第二注塑层 (40)分别为两种颜色。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产品,其中,所述注塑产品包括第一注塑层(30)、第二注塑层(40)和薄膜(21),该薄膜(21)包括具有由油墨印刷形成的图案的图案层(21b),所述薄膜(21)与所述第一注塑层(30)和/或第二注塑层(40)通过注塑接合。本实用新型的注塑产品兼具了双色注塑和IMD的特性,也就是既具有IMD的良好的表面装饰性又具有双色注塑产品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特殊的外观结构。
文档编号B44C5/04GK201559465SQ20092016172
公开日2010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1日
发明者陈简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