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碧重彩的瓷画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8090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瓷画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碧重彩的瓷画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瓷画,又称陶瓷绘画,由瓷画艺人把纸绢上的画移植到瓷器上,经纯手工绘制后高温烧制而成。传统的瓷画的制备工艺均是在平素陶瓷上绘画(包括人工绘制与印刷)或贴花,调整画面后进行烧制得成品,但这种传统的工艺所制得的瓷画保真度低,画面线条轮廓粗糙,画质感差,无法完成绘画到瓷画之间的完美转换,这就大的降低了瓷画的艺术美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金碧重彩的瓷画的制备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的工艺步骤如下:

一、陶瓷成品用黑色或着珠明料做墨稿进行第一次烧制;第一次烧制的具体过程为:1、将电流调至30-50伏,烧制1个小时左右将烧温由0度提升至100度;2、通过两个小时左右慢升温,烧温提升至150-170度;3、将电流调至80伏,烧制30-60分钟左右,烧温提升至250-280度;4、将电流调至100-120伏,烧制30分钟左右,烧温提升至360-380度;5、将电流调至150伏,烧制30分钟左右,烧温提升至450-460度;6、将电流调至240伏,直接烧温至730-810度;7、保温8-10小时左右后冷却,当炉内温度降至260度时,微开炉门5公分左右,当炉内温度降至100度,进一步打开窑门降温;

二、取出第一次烧制好后的陶瓷作品,在需要打底的部分用毛笔沾相应颜色的色料进行画稿打底,在打底的色料未完全干时,用毛笔沾相对和谐的陶瓷颜色(加入调墨油、乳香油、樟脑油调配)进行加深效果后进行第二次烧制;第二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与第一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一致;

三、取出第二次烧制好后的陶瓷作品,据花面需要,再进一步渲染,并把画面不平整的地方用色彩补平,进行第三次烧制;第三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与第一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一致;

四、取出第三次烧制好后的陶瓷作品,根据画面的公正度添彩,并把画面完整分别烧制,此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与第一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一致;

五、取出第四次烧制好后的陶瓷作品,将画面线条或最后需要呈现的色彩效果添色,然后进行第五次烧制;第五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与第一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一致。

优选地,步骤二中的调墨油、乳香油、樟脑油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5:2:1;

优选地,步骤三中渲染是用毛笔根据色彩的艳丽度进行手工渲染。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金碧重彩的瓷画的制备工艺,最大程度上保证烧制过程中颜料的原色,所制得的瓷画保真度极高,画面十分逼真,能够达到和原画几乎等同的效果,具有极高的艺术、商业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的工艺步骤如下:

一、陶瓷成品用黑色或着珠明料做墨稿进行第一次烧制;第一次烧制的具体过程为:1、将电流调至50伏,烧制1个小时左右将烧温由0度提升至100度;2、通过两个小时左右慢升温,烧温提升至160度;3、将电流调至80伏,烧制50分钟左右,烧温提升至250度;4、将电流调至120伏,烧制30分钟左右,烧温提升至370度;5、将电流调至150伏,烧制30分钟左右,烧温提升至460度;6、将电流调至240伏,直接烧温至760度;7、保温8-10小时左右后冷却,当炉内温度降至260度时,微开炉门5公分左右,当炉内温度降至100度,进一步打开窑门降温;

二、取出第一次烧制好后的陶瓷作品,在需要打底的部分用毛笔沾相应颜色的色料进行画稿打底,在打底的色料未完全干时,用毛笔沾相对和谐的陶瓷颜色(加入调墨油、乳香油、樟脑油调配,调墨油、乳香油、樟脑油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5:2:1)进行加深效果后进行第二次烧制;第二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与第一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一致;

三、取出第二次烧制好后的陶瓷作品,据花面需要,用毛笔根据色彩的艳丽度进行手工进一步渲染,并把画面不平整的地方用色彩补平,进行第三次烧制;第三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与第一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一致;

四、取出第三次烧制好后的陶瓷作品,根据画面的公正度添彩,并把画面完整分别烧制,此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与第一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一致;

五、取出第四次烧制好后的陶瓷作品,将画面线条或最后需要呈现的色彩效果添色,然后进行第五次烧制;第五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与第一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一致。

步骤二中,采用调墨油、乳香油加樟脑油调配,能起到稀释作用,并且加入调墨油和乳香油,能避免烧制时,色料加热后流下来;加入乳香油能使颜色更艳丽。

步骤二中,按照正常的程序,必须是打底的色料完全干了后,烧制一次,再上其他颜色的色料,本步骤在打底的色料未完全干的情况下,直接再加深加厚其它相应和谐的颜色,可节省一次烧制成本并降低一次风险。

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金碧重彩的瓷画的制备工艺,最多可烧制六次,最大程度上保证烧制过程中颜料的原色和色彩的厚重感,所制得的瓷画保真度极高,画面十分逼真,能够达到和原画几乎等同的效果,具有极高的艺术、商业价值。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金碧重彩的瓷画的制备工艺,它的工艺步骤如下:一、陶瓷成品用黑色或着珠明料做墨稿进行第一次烧制;二、在需要打底的部分用毛笔沾黄色、蓝色或绿色等色料进行画稿打底,在打底的色料未完全干时,用毛笔沾相对和谐的陶瓷颜色(加入调墨油 、乳香油、樟脑油调配)进行加深效果后进行第二次烧制;三、据花面需要,再进一步渲染,并把画面不平整的地方用色彩补平,进行第三次烧制;四、据画面的公正度添彩,并把画面完整分别烧制;五、画面线条或最后需要呈现的色彩效果添色,然后进行第五次烧制;每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与第一次烧制的温度曲线一致;本工艺能最大程度上保证烧制过程中颜料的原色,所制得的瓷画保真度极高,画面十分逼真。

技术研发人员:江乐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乐山
技术研发日:2017.05.21
技术公布日:2017.08.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