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一体的背带保持装置的照相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9500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一体的背带保持装置的照相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摄影领域,具体说涉及一次性使用照相机之类的照相机。更具体说,本发明涉及带有一体的背带保持装置的照相机壳体。
通常称为一次性使用照相机的合为一体的胶片和照相机是周知的。一次性照相机是一种简单的取景-拍摄型照相机,包括一个不透明的塑料主体,该主体在胶片容纳室中支承一传统胶片暗盒,一从该胶片暗盒预先卷绕在胶片供给室中的一胶片卷取轴上的未曝光胶片卷,一定焦镜头,一胶片计量机构,带有一可转动地支承的与胶片条啮合的计量链轮,一可用手转动的胶片卷绕手轮,可转动地与胶片暗盒内的胶片轴啮合,一单片快门,一可用手按压的快门释放键,一可转动的格计数器,用于指示胶片条上曝光的数目,一具有前、后取景镜头的直视取景器,以及某些型号中的闪光灯。一对不透明塑料前、后盖将主体夹在它们之间以构成这个照相机。后盖连接于主体和/或前盖,使得主体是不透光的。一装饰性硬纸板外壳或者标签至少部分地覆盖该照相机且具有用于摄影镜头的相应的孔。
在用一次性使用的相机拍摄了各照片后,摄影者沿胶片卷绕方向手动地转动手轮,以同样地转动胶片暗盒内的胶片卷轴。这样就将胶片条的一个已曝光的格卷入暗盒。略大于一格之宽度的胶片条的重绕运动转动了与胶片条啮合的计量链轮,以将格计数器减小到下一个低数设定并摆动一计量杆而与手轮啮合,以防手轮进一步手动转动。手动地按压快门释放键以摄取另一画面就使计量杆摆动而脱离手轮,从而允许重新转动手轮。当胶片上最大数目的格曝光完毕,胶片就被完全卷入暗盒,一次性相机就被交给照片冲印商,后者将外壳撕离相机单元,使后盖与主体分离,并从暗盒容纳室取出带有已曝光胶片的暗盒。然后他从暗盒中取出已曝光胶片以显影负片并为顾客制备相片。至少一部分已用过的相机部分可再循环,即重新利用,以重新制造相机。
一次性相机一般不包括任何背带,如腰带。
由于一次性相机较小,将一背带如腰带连接于相机是有利的,以便保持相机。但是,将各种背带固定在相机上的已知保持装置一般都从相机的一端凸出。这样通过在相机一端处的凸起就有效增加了相机的尺寸。
根据本发明,一照相机壳体的外盖,其特征在于它具有
一端部,该端部被均匀地弯曲以便在轮廓上与单独一条非变化曲线相符;一背带;和在该端部上的用于所述背带的一贯通开口,它在所述开口上方留下了所述端部的一细长部分,其轮廓与所述非变化曲线相符,用作一个不从所述端部凸出的所述背带用保持部分。
更具体说,一照相机壳体包括一前盖和一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具有相应的类似端部,所述端部被均匀地弯曲以便在轮廓上与类似的非变化曲线相符,并具有相应的凹入,所述凹入在所述端部向内延伸,以限定所述端部共用的一凹入表面;和至少其中一个前盖和后盖的所述端部在该端部的凹入上方是连续,在轮廓上与所述非变化曲线相符,以形成一个背带保持部分,后者与所述单独一个凹入表面一起限定了一细长背带用的贯通开口。


图1是一分解透视图,示出了属于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一次性相机;图2是一次性相机的前分解透视图;图3是已组装相机的前透视图;图4是已组装相机的后透视图;图5是已组装相机的端视图;图6是一立视图,示出了一次性相机的前盖的一端;图7是一立视图,示出了一次性相机的后盖的一端。
所公开的发明最好实施在一次性使用的照相机上。由于一次性使用的照相机的特征通常是已知的,所以下面的描述仅具体地涉及构成所公开实施例之部分或者与所公开实施例直接配合的部件。但应理解,其他部件可以取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各种形式。
现在参照附图,图1-7示出了一个一次性使用的照相机,包括一塑料不透明主体12和一对适于将该主体容纳在其间的塑料不透明前、后盖14和16。当相互连接时,前、后盖14和16为主体12形成了一紧凑的照相机壳体。
正如所知,主体12有一朝后敞开的用于传统胶片暗盒20的暗盒容纳室18和一朝后敞开的胶片供给室,用于一可转动地支承的胶片供给卷轴24。在制造期间,将一胶片条26预先卷入一个位于胶片供给卷轴24上的未曝光胶片卷28。见图1,一向后敞开的后框架开口30位于暗盒容纳室18和胶片供给室22之间,用以曝光胶片条26的顺序的成象部分(格)。
一可转动地支承在主体12上的胶片卷绕手轮32从后盖16上的一个槽口34向外凸出,并具有一个与胶片暗盒20内一胶片卷轴的外露顶端同轴地啮合的下垂同轴杆部,见图1。沿图1中逆时针方向手动地转动胶片卷绕手轮32同样地转动了胶片暗盒20内的胶片卷轴,以将胶片条26的各曝光的成象部分卷入胶片暗盒并将胶片条的一未曝光的成象部分从未曝光的胶片卷28进给到后框架开口30。
前盖14和后盖16具有类似(相应)的端部36和38,即图1中前、后盖的右端,和图2中前、后盖的左端,使它们均匀地弯曲,以便使之轮廓与非变化曲线40和42相符。图6中画出了单独一个非变化曲线40,前盖12的端部36的轮廓与之相符。图7中示出了单独一个非变化曲线42,后盖16的端部38的轮廓与之相符。
前盖14和后盖16具有相邻的凹入44和46,它们在两端部36和38处向内弯曲,以便限定一个两端部共用即属于两端部或两端部共享的凹入表面48。两个凹入46和48最好是共面的。端部38上的凹入表面的一半是第一凹入部分50,端部36上的凹入表面的另一半是第二凹入表面52。见图3-7。
前盖14的端部36在该端部的凹入44上方是连续的,如图4-6所示,与非变化曲线42(该端部轮廓与之相符)相符,以形成该端部的一体的背带保持部分54。由于该背带保持部分54在轮廓上与非变化曲线42相符(平齐),即其轮廓与端部36的曲线相符,所以它不从端部凸出。背带保持部分54与凹入表面48的凹入部分52一起,限定了一个用于细长背带58的贯通开口56。
前盖14的端部36的一延伸部分60(它与凹入表面48的第二凹入部分52相邻)有两个一体的凸起或钩62和64。延伸部分60是柔性的,当前盖和后盖14和16如图2-5所示组装在一起时,允许该延伸部分60在凹入表面48的第一凹入部分50下面配合。第一凹入部分50上相应的孔66和68容纳凸起62和64,以便相互固定前、后盖14和16。
以上参照一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作出多种改动和改进而不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照相机壳体的外盖,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端部,该端部被均匀地弯曲以便在轮廓上与单独一条非变化曲线相符;一背带;和在该端部上的用于所述背带的一贯通开口,它在所述开口上方留下了所述端部的一细长部分,其轮廓与所述非变化曲线相符,用作一个不从所述端部凸出的所述背带用保持部分。
2.一照相机壳体的外盖,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端部,该端部被均匀地弯曲以便在轮廓上与单独一条非变化曲线相符;一凹入,在所述端部向内延伸,以限定所述端部的一凹入表面部分;和一背带保持部分,它与所述端部成一体并且其轮廓至少在所述凹入上方与所述非变化曲线相符以在所述凹入的上方使所述端部连续,并且它与所述凹入表面部分一起在所述端部限定了一细长背带用的贯通开口。
3.一照相机壳体,包括一前盖和一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各自具有相邻的凹入,后者在前盖和后盖的同一端部向内延伸,以限定一个所述端部共用的凹入表面;和至少其中一个前盖和后盖的所述端部在该端部的凹入上方是连续的,以形成一个与所述凹入表面隔开的背带保持装置,而允许一细长背带穿在所述背带保持装置和所述凹入表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相机壳体,其中在其中一个前、后盖的所述端部处的所述凹入表面的一第一凹入部分和与另一前、后盖的所述端部处的所述凹入表面的一第二凹入表面相邻的且在所述第一凹入表面下面配合的延伸部分,具有相配的孔和凸起,以便在将所述延伸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凹入部分下面时将所述前盖和后盖固定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机壳体,其中所述延伸部分是柔性的,以便于将其置于所述第一凹入部分下面。
6.一照相机壳体包括一前盖和一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具有相应的类似端部,所述端部被均匀地弯曲以便在轮廓上与类似的非变化曲线相符,并具有相应的凹入,所述凹入在所述端部向内延伸,以限定所述端部共用的一凹入表面;和至少其中一个前盖和后盖的所述端部在该端部的凹入上方是连续,在轮廓上与所述非变化曲线相符,以形成一个背带保持部分,后者与所述单独一个凹入表面一起限定了一细长背带用的贯通开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相机壳体,其中所述凹入是共面的。
全文摘要
一照相机壳体包括一前盖和一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和所述后盖具有相应的类似端部,所述端部被均匀地弯曲以便在轮廓上与类似的非变化曲线相符,并具有相应的凹入,所述凹入在同一端部向内延伸,以限定所述端部共用的一凹入表面,至少一个前盖和后盖的端部在该端部的凹入上方是连续,与所述非变化曲线相符,以形成一个背带保持部分,后者与所述单独一个凹入表面一起限定了一细长背带用的贯通开口。
文档编号G03B17/02GK1267840SQ00104330
公开日2000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19日
发明者J·A·所罗门 申请人:伊斯曼柯达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