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4724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电子照相方式的成像装置,特别涉及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成像装置。
在上述彩色成像装置中,大致分具有单一感光鼓的单鼓型和具有多个感光鼓的多鼓型(以下称串连型)。单鼓型对每一页的图像,必须经过反复4次的成像工序,但是串连型则用一次工序就可顺次重叠4色显影剂而形成,所以,近年来在旨在实现高速化的彩色成像装置中串连型成像装置正在成为主流。
但是,由于上述现有的串连型彩色成像装置是将多个感光鼓并列配置的关系,令人担心的是维护成本增大和装置的大型化。
作为处理盒的构成,分为将收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也一体化的所谓整体型盒和将显影剂容器分离的所谓补给型盒。整体型盒由于所有消耗部件可以将各色更换一次完成,可以提高维护作业性。但是,即使在成像部件未达寿命期限的情况下,也必须适应于显影剂余量而更换盒,这样就有可能增大维护成本。或是需要根据成像部件的寿命增大显影剂容量,而这样做的结果又可能招致盒以及装置的大型化。
因此,在目标是降低维护成本和装置小型化的串连型彩色成像装置中,人们希望采用这样的结构,即,能够根据显影剂余量对显影剂容器、根据部件寿命对处理盒进行适宜更换,并且把需要足够容积的显影剂容器自由地配置在离开处理盒的位置的补给型盒的结构。但是,即使在补给型盒中,虽然显影剂容器的配置自由度增大,鼓间距缩小,但另一方面,必须重新设置从显影剂容器到处理盒的显影剂补给路径,所以,由此可能造成装置大型化、成本上升。或者,在显影剂容器和处理盒邻接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拆装时的干涉,需要将显影剂容器和处理盒从不同方向拆装,有可能影响维护操作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可以提高使用性能,并且有效利用成像装置内部空间的成像装置。
本发明更深层的目的,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就会明白。
图2是展示第1实施方式的感光鼓以及显影剂容器的斜视图。
图3是展示第2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的截面图。


图1和图2,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成像装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作为成像装置,以彩色打印机为例说明。图1是作为成像装置的彩色打印机的截面图。对在图1的打印机中的成像过程作以下说明。
打印机主体1,备置有感光鼓(2a黄色、2b深蓝、2c品红、2d黑色)、成像机构和转印输送带3(记录媒体载体),其中,所述感光鼓为上下平行配置的4个像载体(电子照相感光体);所述成像机构在这些感光鼓周围形成图像;所述转印输送带3为在这些感光鼓2a~2d的侧部以纵断形式配置的带状体。
通过未图示的马达驱动的感光鼓2a~2d,被作为充电机构的起电器4a~4d均匀地充电后,由曝光装置5a~5d根据对各色成分分解后的像素数据照射指定的激光,形成潜像。各潜像被作为显影机构的显影器6a~6d显影,在感光鼓2a~2d上顺次形成黄色、深蓝、品红、黑色的显影剂像。
作为记录媒体的薄膜S,为打印机1内部的盒7收纳,通过输送辊8选择性地回转驱动而被一张张顺次输送,通过对准辊9适时会合后,载于印刷输送带3上输送。
感光鼓2a~2d上的各色显影剂像,在作为配置于各转印部的、被施加了与显影剂的极性相反的电压的转印机构的转印辊10a~10d的作用下,顺次重合到薄膜S上被转印,转印结束后的感光鼓2a~2d通过作为清洁机构的清洁器11a~11d清扫残留的显影剂,由清洁器11a~11d回收的显影剂,被输送到未图示的废显影剂瓶内。
多重转印有4色显影剂像的薄膜S,在转印输送带3的薄膜输送方向下游侧的屈曲部,从输送方向头端分离,被输送到作为定影机构的定影器12。
在定影器12中,受热和受压的各色显影剂像,熔融混色后被定影在薄膜S上,全色的打印图像作为永久图像被定影。
定影有显影剂图像的薄膜S,通过排出辊13排出到打印机1的外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包括将作为消耗品的感光鼓2a~2d、充电器4a~4d、显影器6a~6d、清洁器11a~11d等的成像部件(处理机构),形成为一体的成像单元(以下称处理盒)14a~14d,对打印机主体1可自由拆装。这个处理盒14a~14d被小型化,其感光鼓2a~2d的直径为20~30mm,相邻装置间距为50~75mm。因此,即使在把感光鼓2a~2d上下方向配列状态下,装置的高度为250~400mm左右,所以相对于现有的使用单一感光鼓形成彩色图像的打印机,其装置也不存在大型化问题。
还有,如图1虚线或图2斜视图所示,分别收纳为上述各盒供给显影剂的显影剂供给单元(以下称显影剂容器)15a~15d,与处理盒14a~14d是分体构成的,可以以各自适宜的更换周期独立更换。所以,运营成本不会增大。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显影剂供给单元的显影剂容器15a~15d,如图1虚线或图2斜视图所示,相对作为成像单元的处理盒14a~14d的长度方向,显影剂容器15a~15d的长度方向与之大体垂直地上下交互配列。
进一步,以上述各显影剂容器15a~15d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位于对应的上述各盒14a~14d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上部的方式,上述各盒14a~14d以及上述各显影剂容器15a~15d被交互配置。
由此构成,即使是缩小了相邻感光鼓间距的处理盒14a~14d的结构,也如图2(b)所示,可以把显影剂容器15a~15d的显影剂排出口17和处理盒14a~14d的显影剂接受口18上下邻接配置,所以没有必要重新设置显影剂容器15a~15d和处理盒14a~14d之间的显影剂补给路径,不会招致装置的大型化和成本上升。
进一步,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主体1,由于把处理盒14a~14d在上下方向(垂直方向)并列配置,薄膜S的输送路径19仅被配置在打印机1的一侧面部(前侧部),如图1所示,只要打开设置在装置前侧的可以开闭的一扇门16,就可以通过在这里形成的空间容易地进行整个输送路径中的卡纸等处理。另外,本实施例中,如图1的点线所示,传送带19和门16一起成为退避结构,从卡纸处理性、盒的易更换性观点看,可以提高使用性能。
另外,卡纸处理门16一开放,处理盒14a~14d以及显影剂容器15a~15d就回露出,因此通过使处理盒14a~14d以及显影剂容器15a~15d的拆装方向为同一方向(图1、2、3的箭头方向),只要开闭单一的门16,就可以从装置前面进行卡纸处理以及维护部件的更换,除上述效果以外,还可以不使装置大型化而提高作业性,作为必要的开闭机构的开闭门也仅用一扇就可完成,装置构成简易化,可以降低成本。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以处理盒14a~14d在垂直方向并列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3所示,也可以把处理盒14a~14d斜倾并列构成成像装置。
即使这个构成,使处理盒14a~14d在上下方向相互位置不同地并列的情况也不变,可以把显影剂容器15a~15d的长度方向与处理盒14a~14d的长度方向在大体垂直方向配列,把设置于显影剂容器15a~15d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显影剂排出口和设置于处理盒14a~14d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的显影剂接受口上下邻接配置也是可能的。因此,可以有效地形成由显影剂容器15a~15d和处理盒14a~14d包围的空间(图2A),在本实施例中在此处可以配置曝光装置5a~5d。从而可以有效利用成像装置内部的空间,使各种部件合理配置,提高成像装置整体的平衡性。
另外,没有必要重新设置显影剂容器15a~15d和处理盒14a~14d之间的显影剂补给路径及输送部件等,也不会招致装置的大型化和成本上升。进一步,比起第一实施方式说明的构成,可以降低成像装置的高度尺寸。
另外,卡纸处理和维护部件的更换均可同第一实施方式一样从装置前面进行,能提高作业性,使装置构成简易化,并降低成本。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举了把多个的成像单元上下方向位置不同(如垂直方向)地并列的装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把多个的成像单元沿水平方向(横向)并列的装置也适用本发明,具有同样效果。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可以自由拆装把像载体(感光鼓)、作为在其上形成图像的成像机构(与图像形成有关的机构)的显影机构、清理机构、起电机构等一体化的成像单元(盒)的成像装置,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本发明对像载体和成像机构可分别自由拆装的成像装置也有效。
另外,作为对成像装置主体自由拆装的成像单元(盒),并不受限于像载体和作为在其上形成图像的成像机构(与图像形成有关的机构)的显影机构、清理机构、起电机构等一体化的处理盒,例如,至少具有成像机构的盒即可。
还有,作为成像机构,只要具有起电机构、清理机构中的一项的盒也是可以的。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作为成像装置例举了打印机,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复印机、传真机等其它成像装置和从上述像载体(感光体)向中间转印体顺次重叠转印各色显影剂像、然后把中间转印体上的各色显影剂像一并向记录媒体转印的成像装置也可以,本发明也适用于这样的成像装置,可以获得同样效果。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显影剂供给单元是以将上述显影剂供给单元的长度方向与成像单元的长度方向大体垂直方向配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如果上述显影剂供给单元以上述成像单元的长度方向与显影剂供给单元的长度方向以交叉方向配置地构成,本发明也适用,也可以获得同样效果。还有,上述显影剂供给单元和上述成像单元大体相互垂直地配置,可以有效利用成像装置内部容积(因可以尽可能减少在拆装时成为无用空间的空间),更加理想。
正如以上说明的,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不需重新设置显影剂供给路径、不导致维护作业性能差、降低维护成本、装置的小型化,以及优化卡纸处理性能和维护作业性能的成像装置。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把2种不同的单元的拆装方向归为同一方向,可以不使装置大型化而把其不同的2种类单元从同一方向拆装。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装置,具有多个成像单元,用于形成图像,其中,上述多个成像单元可以对上述成像装置自由拆装地设置;显影剂供给单元,对应于各成像单元配置多个,用于向上述成像单元供给显影剂,其中,上述多个显影剂供给单元相可以对上述成像装置自由拆装地设置;其中,以上述各成像单元的长度方向一端侧与上述各显影剂供给单元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相互交叉的方式,交替配置上述各成像单元以及上述各显影剂供给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为具有设置于上述各成像单元长度方向一端侧的显影剂接受口和设置于上述多个显影剂供给单元长度方向一端侧的显影剂排出口,其中,以使各排出口位于各自对应的接受口上部的方式,配置上述各成像单元和上述各显影剂供给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为以使上述各成像单元长度方向和上述各显影剂供给单元长度方向大体垂直的方式,配置上述各成像单元及上述各显影剂供给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为上述各成像单元及上述各显影剂供给单元可以相互独立地拆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为上述各成像单元的拆装方向和上述各显影剂供给单元的拆装方向大致为同一方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为上述成像装置具有可以开关地设置的开闭机构,上述各成像单元及上述各显影剂供给单元可以通过由此开闭机构开放的开口进行拆装。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为上述各成像单元以上下方向相互位置不同的方式配置,同时上述各显影剂供给单元以上下方向相互位置不同的方式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为上述各成像单元具有将在像载体上形成的静电像显影的显影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具有多个成像单元,用于形成图像,其中,上述多个成像单元可以对上述成像装置自由拆装地设置;显影剂供给单元,对应于各成像单元配置多个,用于向上述成像单元供给显影剂,其中,上述多个显影剂供给单元相可以对上述成像装置自由拆装地设置;其中,以上述各成像单元的长度方向一端侧与上述各显影剂供给单元的长度方向一端侧相互交叉的方式,交替配置上述各成像单元以及上述各显影剂供给单元。
文档编号G03G15/01GK1450417SQ0312158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日
发明者藤田启子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