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251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激光打印机、复印机和传真机的电摄影成像设备,具体涉及其中装有可安装和拆卸的显影单元、光导单元等装置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摄影成像设备中,图像的形成基本按下述次序进行。首先,用充电器件对光导体表面进行均匀充电,之后将激光束施加到光导体表面而在其上形成静电潜像。而后,将已充有与潜像部分电位相反电位的调色剂粘附到携带静电潜像的光导体表面上而使该静电潜像成为可见图像。然后,将沉积在光导体表面的调色剂转印到诸如纸页的记录介质上。
在成像中使用最多的部件例如光导体、充电器件、和调色剂均是消耗品。为使检修和维护更加简便,根据这些部件在设备中的结构、功能和不同的寿命而对这些部件分类和整体化,以形成例如光导单元和显影单元。某些单元可在设备主体上安装和拆卸。另外,诸如显影单元的调色剂和用于保持调色剂的部件等的易消耗和频繁更换的部分被制成盒结构,例如,能在单元主体上安装和拆卸的调色剂盒。
此外,在能够满足用户节省空间要求的小型成像设备中,每个单元和非该单元的其它功能部件均以高密度和高精确度排列和安装在成像设备主体内。
通常在这种小型成像设备中,由于功能或结构的限制、例如在多单元中的定位精度的限制,更换其构成单元和功能部件必须按照预定的安装/拆卸次序进行。操作者或用户应根据操作手册按照安装/拆卸次序进行更换。
当多个不同类型的单元在成像设备主体上安装和拆卸时,必须在使单元之间保持高精度定位关系的前提下安装这些单元以避免与设备主体的各部分相干涉。所以,应当借助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导轨、沿着预定的安装通道以预定次序安装和拆卸每个单元。
作为一个示例性实例,日本未审专利公开JP-A 62-272283(1987)中公开了一种成像设备。这个成像设备包括成像单元和显影器件。成像单元由光导鼓、充电器件、清洁装置等构成。在将成像单元和显影器件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上时,首先安装成像单元,而后安装显影器件。在将成像单元和显影器件从成像设备主体上拆卸时,首先拆卸显影器件,而后拆卸成像单元。
具体地,首先将成像单元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在借助与成像单元一起形成的安装导轨而引导显影器件之后,安装导轨与形成在显影器件中的定位凸台合作而使定位凸台装配到形成在成像单元中的定位孔内。于是,显影器件相对成像单元的光导体表面而准确定位。而且,定位凸台和定位孔构成保持装置。通过将定位凸台装配到成像单元的定位孔内,显影器件被保持在成像设备主体中而压靠成像单元。在这种方式中,显影器件不能被安装,除非成像单元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中。这种结构可避免发生单元安装次序的错误。
作为另一个示例性实例,日本未审专利公开JP-A 5-6037(1993)中公开了一种电摄影设备。在这一结构中的安装次序是在将光导单元安装到设备主体之后再安装显影单元。如果先将显影单元安装到设备主体,则将设置在设备主体中的调节件移动到调节位置以便调节光导单元的安装。另一方面,与该安装次序相反的拆卸次序是在将显影单元从设备主体拆卸后、再拆卸光导单元。在显影单元的安装中,调节件保持在调节位置以便调节光导单元的安装。在这个方式中,借助设置在电摄影设备主体中的调节件、可避免发生单元安装/拆卸次序的错误。
作为另一个示例性实例,日本未审专利公开JP-A 10-268734(1998)中公开了一种成像设备。在这个结构中的安装次序是在将光导体盒安装到成像设备主体后再安装显影器件盒。应当注意,JP-A10-268734中所述的“盒”与本说明书所述的“单元”相对应。设置在光导体盒中的导轨部分与形成在设备主体中的导槽相互合作,而使显影器件盒被导入安装位置。在这个结构中,在应被首先安装的光导体盒仍处于未安装的状态下,当安装工人试图接着安装显影器件盒时,由于显影器件盒不能被首先安装的光导体盒引导,所以显影器件盒的安装变得非常困难。据此,安装工人能够立即发现安装次序错误。
但是,在使用上述传统成像设备时,实际上,用户在安装功能单元时并不能总是保持预定的次序。所以,如果以错误的次序强行安装功能单元,则单元之间的干扰或单元与设备主体中所设置的其它部件之间的干扰会损坏成像设备。
JP-A 62-272283所公开的成像设备注意到显影器件和成像单元从设备主体上拆卸时的安全性和避免次序错误。即,尽管首先操作保持显影器件的装置以释放对设备主体的保持、并以正确的次序进行设备主体内的拆卸操作,但是显影单元(先从设备主体上拆卸)与成像单元(随后从设备主体上拆卸)之间的分离仍不能得到理想的结果。于是,显影和成像单元可能以相互连接的状态被拉出。这是因为形成在显影器件中的定位凸台和形成在成像单元中的定位孔彼此紧紧地啮合、以便保证显影单元与成像单元之间的定位精度。如果显影和成像单元以相互连接状态被拉出,则在它们从设备主体拆卸的瞬间存在分离和下落的危险。另一个问题是,首先拆卸的显影单元不能从设备主体平顺地拆下。
而且,在上述所设计的用于避免安装次序错误的功能单元的情况中,将单元直接引导到安装位置的安装通道必然变得很复杂。例如,在JP-A 5-6037和JP-A 10-268734中公开的结构中,快门操作机构设置在单元和安装通道中。快门操作机构只有在单元以正确次序安装和拆卸时才能通过单元与其它单元或设备主体内的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打开和关闭快门。快门被设置在显影单元中用作打开和关闭调色剂供给口的机构,当单元以正确次序安装时,调色剂供给口被打开,调色剂被提供到预定显影部分,当单元以错误次序安装或当单元沿安装通道局部地停止时,调色剂供给口保持关闭以停止调色剂的供给。于是,当以错误次序安装时,单元不再能正确地操作,从而使用户意识到次序错误。因此,可避免发生安装次序错误。但是,在这种结构中,不但安装通道复杂,而且单元也需要具有复杂的结构。此外,在JP-A 5-6037公开的结构中,因为调节件由包括转动传输齿轮和驱动弹簧等多个部件构成,所以增加了安装通道的复杂性。
如上所述,在传统成像设备中,虽然能够避免多个单元在安装和拆卸时的次序错误,但是用于每个单元安装的通道必然变得复杂。这将使某些用户难以正确地把单元放置到设备主体的预定位置。
具体地,如果由于沿安装通道移动的单元与部件之间的干扰而使设备在单元处于不正确安装位置的状态下意外地被驱动,则不可能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并因单元的不对准而导致每个部件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当用户安装和拆卸多个功能单元时,该成像设备能够成功地防止成像设备主体的功能单元或组成部件被损坏。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成像设备主体;和多个功能单元,其中,每个功能单元由多个部件组成并具有特定的成像能力,多个功能单元能以预定次序在成像设备上安装和拆卸,每个功能单元具有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用于避免其它功能单元以与预定次序不同的次序安装和拆卸。
根据本发明,多个功能单元中的每个功能单元由多个部件组成并具有特定的成像能力,每个功能单元均以预定次序在成像设备主体上安装和拆卸。
当用户或工人试图以与预定次序不同的次序在成像设备主体上安装和拆卸功能单元时,设置在功能单元中的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将避免其它功能单元的安装和拆卸。
为了以高密度和高精度在成像设备主体中设置功能单元,安装和拆卸操作必需以预定次序进行。当安装或拆卸操作以与预定次序不同的次序进行时,则可能损坏功能单元和成像设备主体。
根据本发明,利用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能以预定次序正确进行功能单元的安装和拆卸。所以,当用户安装和拆卸多个功能单元时,功能单元或构成成像设备主体的部件不会因安装/拆卸次序的错误而被损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设备主体;处理框架体,它至少具有光导体,成像装置、用于在光导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框架主体、用于保持光导体和成像装置;和显影器件,它至少具有显影装置、用调色剂显影该静电潜像,调色剂供给装置、将调色剂输送到显影装置,显影器件主体、用于保持显影装置和调色剂供给装置,
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能以预定次序在成像设备主体上安装和拆卸,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均具有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以避免用与预定次序不同的次序安装和拆卸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
根据本发明,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均能以预定次序在成像设备主体上安装和拆卸。处理框架体至少具有光导体,成像装置、用于在光导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框架主体、用于保持光导体和成像装置。显影器件至少具有显影装置、用调色剂显影该静电潜像,调色剂供给装置、将调色剂输送到显影装置,显影器件主体、用于保持显影装置和调色剂供给装置,当用户或工人试图以与预定次序不同的次序在成像设备主体上安装和拆卸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时,设置在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中的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将避免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安装和拆卸。
为了以高密度和高精度在成像设备主体中设置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安装和拆卸操作必需以预定次序进行。当安装或拆卸操作以与预定次序不同的次序进行时,则可能损坏处理框架体、显影器件和成像设备主体。
根据本发明,利用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能以预定次序正确进行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安装和拆卸。所以,当用户安装和拆卸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时,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或构成成像设备主体的部件不会因安装/拆卸次序的错误而被损坏。
在本发明中,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最好通过将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每个的一部分均形成为特定的形状而制成。
根据本发明,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通过将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每个的一部分均形成为特定的形状而制成。
于是,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可与每个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整体地构成。这可不必安装附加部件以构成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从而简化制造工艺、并降低制造成本。
在本发明中,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最好设置成一个啮合部分,在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安装中、该啮合部分在与被随后安装的部件的安装操作相关时可形成啮合状态,在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拆卸中、该啮合部分在与首先折卸的部件的拆卸操作相关时可形成分离状态。
根据本发明,在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安装中,用作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的啮合部分与通过用户的操作而随后安装的部件的安装操作相关时则相互啮合。另一方面,在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拆卸中,该啮合部分与通过用户的操作所首先拆卸的部件的拆卸操作相关时则相互分离。
于是,该啮合部分可形成与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操作相关的啮合或分离状态。这样可去除驱动机构或电控器件,从而使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结构简化、并使安装和拆卸操作较容易。
在本发明中,分别设置在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中的该啮合部分最好一个形成为凸形、另一个形成为结构与该凸形结构对应的凹形。
根据本发明,该啮合部分具有简单的凸/凹结构。于是,分别设置在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中的该啮合部分、一个形成为凸形而另一个形成为结构与该凸形结构对应的凹形。
于是,安装通道及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结构可简化,因而使安装和拆卸操作更容易。
在本发明中,在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安装次序是先安装处理框架体而后安装显影器件的情况下,处理框架体的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最好由用于引导显影器件安装的导向部分形成,而显影器件的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由导向部分所引导的被导向部分构成。
根据本发明,按照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安装次序,首先安装处理框架体、再安装显影器件。在这种情况下,处理框架体的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由引导显影器件安装的导向部分构成,而显影器件的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由导向部分所引导的被导向部分构成。
这样,即使用户试图在不首先安装处理框架体的情况下安装显影器件,但由于引导显影器件的被导向部分的导向部分不在该点上,所以显影器件不能安装。因此,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安装次序错误肯定可以避免。
在本发明中,处理框架体最好还包括框架紧固装置,它在安装操作中被装配在设备主体的特定部分用于固定处理框架体,而在拆卸操作中它通过用户的操作解除对上述特定部分的装配;在拆卸次序是先拆卸显影器件而后拆卸处理框架体的情况下,当安装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时,显影器件的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具有阻止用户操作框架紧固装置的阻止部分。
根据本发明,处理框架体在安装时、在其框架紧固装置处被固定地装配到设备主体的特定部分,而在拆卸时、通过用户操作框架紧固装置而将在该特定部分的装配释放。
如果拆卸次序是先拆卸显影器件而后拆卸处理框架体,则当安装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时,阻止部分、即显影器件的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的一部分阻止用户对框架紧固装置的操作。
这样,即使用户试图在不先拆卸显影器件的情况下拆卸处理框架体,由于框架紧固装置在该点不被操作,因而可避免处理框架体被释放和拆卸。所以,肯定可以避免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拆卸次序上的错误。
在本发明中,在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安装中、阻止部分与随后被安装的部件的安装操作相关时最好覆盖框架紧固装置,同时在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拆卸中、阻止部分与显影器件的拆卸操作相关时最好释放框架紧固装置。
根据本发明,当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被安装时,阻止部分与随后通过用户操作所安装的部件的安装操作相关时覆盖框架紧固装置,同时在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被拆卸时,阻止部分与通过用户操作的显影器件的拆卸操作相关时释放框架紧固装置。
这样,阻止部分与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的操作相关时覆盖和释放框架紧固装置。所以,可在不设置驱动机构或电控器件的情况下方便的设置该阻止部分。
在本发明中,显影器件最好还包括压力接触装置,用于在安装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时,通过用户的操作在压力下接触或分离光导体和显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在安装处理框架体和显影器件时,显影器件的压力接触装置通过用户的操作在压力下接触或分离光导体和显影装置。
这样,在显影器件的安装中,首先操作压力接触装置而分离光导体和显影装置,在安装完成后,操作压力接触装置而使光导体和显影装置在压力下接触。这可避免在显影器件安装期间因光导体与显影装置之间的抵靠所导致的损坏。另外,在显影器件的拆卸中,首先操作压力接触装置以使光导体和显影装置分离。这可避免在显影器件拆卸期间因光导体与显影装置之间的抵靠所导致的损坏。
在本发明中,调色剂供给装置最好可在显影器件主体上安装和拆卸,压力接触装置最好随着调色剂供给装置在显影器件上的安装和拆卸、在压力下接触或分离光导体和显影装置。
根据本发明,调色剂供给装置可在显影器件主体上安装和拆卸。当调色剂供给装置安装到显影器件时,压力接触装置在压力下接触光导体和显影装置。另一方面,当调色剂供给装置从显影器件上拆卸时,压力接触装置分离光导体和显影装置。
这样,在显影器件的安装中,在不安装调色剂供给装置的情况下将显影器件主体安装到设备主体上,因此,可在光导体与显影装置保持分离的状态下安装显影器件。这可避免在显影器件安装期间因光导体与显影装置之间的抵靠所引起的损坏。另外,在显影器件的拆卸中,在显影器件主体从设备主体拆卸之前将调色剂供给装置从显影器件主体上拆卸,则可在光导体与显影装置保持分离的状态下拆卸显影器件。这可避免在显影器件拆卸期间因光导体与显影装置之间的抵靠所引起的损坏。


下面结合附图所作的具体说明将使本发明的其它和更多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成像部分的透视图;图3A-3D表示显影器件和处理框架体的安装次序;图4A-4C表示显影器件和处理框架体的拆卸次序;
图5是带有折叠的显影器件安装杠杆的显影器件的透视图;图6是显影器件的透视图,它只示出了用于操作驱动力产生部分的部件;图7是显影器件的透视图,它只示出了用于操作驱动力产生部分的部件;图8是说明操作杆和锁定件基于显影器件安装杠杆的操作而动作的示意图;图9A和9B是说明锁定件操作的示意图;图10A和10B表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11是表示包括驱动力产生部分的调色剂盒的剖视图;和图12A和12B表示调色剂盒的安装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结构的剖视图。类似激光打印机的成像设备100被设计成响应外部设备传送的图像数据而将多色或单色图像形成到特定的纸页(记录纸)上。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100包括曝光器件1;显影器件2;光导鼓3;充电器件5;清洁单元4;转印传送带单元8;定影单元12;纸页传送通道S;供纸盒10;和出纸盒15,33。应注意,成像设备100根据几种颜色黑(K)、青(C)、品红(M)、和黄(Y)所表示的彩色图像处理图像数据。因而,为形成四色潜像,曝光器件1(1a,1b,1c,和1d);显影器件2(2a,2b,2c,和2d);光导鼓3(3a,3b,3c,和3d);清洁单元4(4a,4b,4c,和4d);和充电器件5(5a,5b,5c,和5d)均必需是四个。应当注意,附加到标号1-5的字母a、b、c、d分别表示黑、青、品红和黄。在成像设备100中,曝光器件1;显影器件2;光导鼓3(3a,3b,3c,和3d);清洁单元4;充电器件5;及其它附近的部件构成成像区A。
光导鼓3由有机感光材料构成。充电器件5均匀地在光导鼓3的表面上施加预定电位的电荷。充电器件5的种类包括辊型或刷型充电器件和图1所示的充电器型器件。前者通过与光导鼓接触进行充电,而后者通过放电进行充电。在曝光器件1中,利用LED(发光二极管)写入头或激光扫描单元(LSU)根据图像数据对已经被充电器件5充电的光导鼓3的表面曝光,于是,形成与图像数据对应的静电潜像;其中,LED写入头由排列成阵列的发光元件构成,激光扫描单元具有激光发射部分和反射镜。曝光器件1和充电器件5构成成像装置。清洁单元4除去并收集在显影和图像转印操作之后留在光导鼓3表面的剩余调色剂。
曝光器件1、光导鼓3、清洁单元4、和充电器件5被整体安装在构成框架主体的壳体内,以构成用作功能单元的处理框架体11。
显影辊21由一个或多个可相对基本平行于光导鼓3的转动轴而设置的转动轴旋转的辊子组成。在将储存在调色剂盒29中的几种颜色(K,C,M,Y)调色剂提供到显影辊21时,显影辊21被转动以便将调色剂提供到与显影辊21接触的光导鼓3。于是,形成在光导鼓3上的静电潜像被显影为调色剂图像。在调色剂盒29内,其中的调色剂通过例如搅拌被充有与由曝光器件1形成的静电潜像的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
用作显影装置的显影辊21和用作调色剂供给装置的调色剂盒29被整体安装在构成显影器件主体的壳体中,以构成用作功能单元的显影器件2。
如图1所示,设置在光导鼓3下面的转印传送带单元8包括转印带7;转印带驱动辊71;转印带拉紧辊73;转印带从动辊72、74;转印辊6(6a,6b,6c,和6d);和转印带清洁单元9。
转印带驱动辊71;转印带拉紧辊73;转印辊6;转印带从动辊72、74中的每个均使转印带7处于悬挂状态以便沿箭头B所示方向驱动转印带7转动。
转印带7传送记录纸而使形成在光导鼓3表面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上。如图1所示,转印带7的结构使其与所有的光导鼓部分3a-3d接触。这可使几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连续和重叠地转印到单张记录纸上。转印带7利用100-150μm厚的薄膜构成为环形带。
利用与光导鼓3面对面设置的转印辊6将形成在光导鼓3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转印带7位于光导鼓3和转印辊6之间。为了实现调色剂图像的转印,高转印偏压(高压极性(+)与被充电调色剂极性(-)相反)施加到转印辊6。转印辊6基本由直径8-10mm的金属轴(例如,不锈钢)构成、并且其表面涂覆导电弹性材料(例如,EPDM(乙烯丙二烯三元共聚物)或发泡聚氨酯)。使用这种导电弹性材料,则可将高电压均匀施加到记录纸上。在这个实施例中,虽然转印辊6被用作转印电极,但也可用刷或类似物代替转印辊6用作转印电极。
此外,当不负责传送记录纸的转印带7的部分与光导鼓3直接接触时,沉积在光导鼓3上的调色剂可能粘结到该转印带7上。这样,在记录纸传送期间,粘结到转印带7上的调色剂将弄脏与转印调色剂图像表面相对的记录纸的另一表面。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粘结到转印带7的调色剂被转印带清洁单元9除去并收集。转印带清洁单元9设置有与转印带7接触的清洁件、例如清洁刮片91。与清洁刮片91接触的转印带7的部分在转印带从动辊74的作用下与清洁刮片91压接触,转印带从动辊74面对清洁刮片91;因此,粘结到转印带7的调色剂被清洁刮片91刮除。
叠放用于成像的记录纸的供纸盒10设置在成像区A下面。另外,设置在成像设备100上方的出纸盒15用于叠放以面向下的方式进行打印的记录纸。设置在成像设备100侧面的出纸盒33用于叠放以面向上的方式进行打印的记录纸。
而且,成像设备100设置纸页传送通道S,用于将供纸盒10中的记录纸经转印传送带单元8和定影单元12传送到出纸盒15、33。在纸页传送通道S附近设置搓纸辊16;阻挡辊14;定影区12;传送方向切换导板34;传送记录纸的传送辊25等。
设置在供纸盒10的端部的搓纸辊16是一个收取辊,它将记录纸从供纸盒10一页接一页地提供到纸页传送通道S。传送辊25是一个小辊,用于促进和帮助记录纸页传送。沿纸页传送通道S设置多个传送辊25。传送方向切换导板34设置在成像设备100的侧盖35内以便切换角度。当传送方向切换导板34保持在实线所示状态时,记录纸页穿过传送部分S′(纸页传送通道S的部分)而排放到上出纸盒15。传送部分S′形成在定影单元12与携带传送方向切换导板34的侧盖35之间。另一方面,当传送方向切换导板34保持在虚线所示状态时,穿过定影单元12的记录纸页被排放到出纸盒33。于是,通过角度变换而改变传送方向切换导板34的状态,则可选择排放记录纸页的出纸盒。
阻挡辊14暂时停止沿纸页传送通道S输送的记录纸页,而后在适当的时间将记录纸页与光导鼓3的转动同步地输送到转印传送带单元8。于是,形成在光导鼓3上的调色剂图像被令人满意地多次转印到记录纸页上。即,响应从未示出的阻挡预检测开关输出的检测信号,阻挡辊14以使形成在光导鼓3上的每个调色剂图像的前端与记录纸页上的成像区前端对准的方式传送记录纸页。
定影单元12包括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在转动时其间夹有被转印传送带单元8传送的携带有被转印调色剂图像的纸页。加热辊31被调节以便响应来自未示出的温度检测器件的信号而获得预定的定影温度。借助加热辊31和加压辊32共同作用,热量和压力被施加到记录纸页,于是转印到记录纸页上的多色调色剂图像被熔化、混合、加压、并最终热定影到记录纸页上。
如上所述,成像设备100设有多个功能单元,包括显影器件2,转印传送带单元8,处理框架体11,和定影单元12。下面将详细说明这些功能单元中的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
图2是表示成像区A的透视图。在该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中,显影器件2可构成能在成像设备主体(以下简称为“设备主体”)上安装和拆卸的显影盒,显影盒至少由显影辊21和保存调色剂的调色剂盒29组成。处理框架体11也是可在设备主体上安装和拆卸的结构,该结构至少由曝光器件1、光导鼓3、清洁单元4、和充电器件5构成。另外,处理框架体11包括处理框架内单元和处理框架前盖。应当注意,如前所述,这个实施例根据由四色(C,M,Y,K)表示的彩色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成像。所以,处理框架体11也必需是四个(11a,11b,11c,11d)以便与每种颜色对应。
在图2中,处理框架体部分11a,11b,11c,11d已经安装。为了便于理解处理框架内单元110c的安装状态,所示的安装到显影器件部分2c的处理框架体部分的处理框架前盖被除去。处理框架内单元和处理框架前盖在安装显影器件2之前被整体安装。这是正确的安装操作。另外,在图2中,显影器件部分2a已经安装,而显影器件部分2b和2c正在被安装。
为使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以高密度和高精度安装到设备主体中,必需执行预定的安装/拆卸次序。在本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中,根据安装次序,应先安装处理框架体11、后安装显影器件2。拆卸次序与安装次序相反,即、先拆卸显影器件2、后拆卸处理框架体11。处理框架体11具有在安装显影器件2时对显影器件2的被导向轴22进行导向的导向部分112。另外,在处理框架体11安装到设备主体之后,处理框架体11的一部分从设备主体(处理框架前盖)露出。在这部分的下面设置框架拆卸杠杆113。设置在处理框架体11中的框架拆卸杠杆113在处理框架体11的安装中被用作装配到设备主体特定部分以便固定处理框架体11的框架紧固装置,并在处理框架体11拆卸时、框架拆卸杠杆113被用户操作释放与特定部分的装配。
图3A-3D表示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的安装次序。应当注意,在表示安装次序的图3A-3D中,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被示意地表示,安装方向垂直于绘制图3A-3D的纸平面,即、安装是从前向后进行。另外,沿基本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观看的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的表面被限定为前表面,与前表面相反的表面被限定为后表面。
首先,在步骤1,处理框架体11被放置在设备主体成像区A的预定位置(参看图3A)。在面对显影器件2的处理框架体11的侧部形成作为槽形装配部分的导向部分112。导向部分112在显影器件2的安装期间沿安装方向引导显影器件2,而使显影器件2相对光导鼓3准确定位。当显影器件2受压而与处理框架体11接触或分离时(压力接触/分离操作),导向部分112被装配到用作显影器件2的转动枢轴的被导向轴22。于是,导向部分112具有C或U形截面轮廓、并沿安装方向形成在处理框架体11的显影器件2一侧。被导向轴22可沿安装方向上的显影器件2的整个长度连续地构成、或只在接近显影器件两端的位置不连续地构成。
以上述方式构成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后,在步骤2中,显影器件2通过装配到处理框架体11的导向部分112的被导向轴22而被支承、同时被导向轴22沿导向部分112的内表面被引导;于是,显影器件2被插入设备主体(参看图3B)。图3D是完成步骤2后的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的平面图。与显影器件2的安装操作相关的凸啮合部分24从安装方向的前侧、即在图3D所示纸页中从下向上的方向与已经安装的处理框架体11的凹啮合部分114啮合,从而盖住框架拆卸框杆113。另外,与显影器件2的拆卸操作相关,凸啮合部分24从凹啮合部分114分离。导向部分112、被导向轴22、凸啮合部分24、和凹啮合部分114是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
框架拆卸杠杆113设置在凹啮合部分114中。如图3D所示,与显影器件2的安装操作相关,框架拆卸杠杆113被用作阻止部分的凸啮合部分24覆盖。另外,与显影器件2的拆卸操作相关,框架拆卸杠杆113从凸啮合部分24释放。
于是,一旦显影器件2被安装,则框架拆卸杠杆113被凸啮合部分24覆盖。所以,在安装显影器件2时,用户不能操作框架拆卸杠杆113。只要框架拆卸杠杆113保持在非操作状态,处理框架体11就不能从设备主体拆卸。因此,可避免拆卸次序错误的发生。
在这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00中,当处理框架体11不安装在设备主体上时,显影器件2不能被安装。即,在这种状态下,在设备主体中不存在用于引导显影器件2的导向部分。于是,显影器件2不能安装和正确定位,除非处理框架体11先安装到设备主体。这个结构有助于防止每个组成部件因安装/拆卸次序错误所导致的损坏和故障。另外,凸啮合部分24与显影器件2整体地构成,以便伸入处理框架体11的安装通道。在这个结构中,如果无意中先将显影器件2安装到设备主体,则不能再安装处理框架体11。具体地,将显影器件2主体的一部分形成为块件而构成凸啮合部分24。即使用户因安装次序错误而将显影器件2首先安装到设备主体、并随后试图安装处理框架体11,由于凸啮合部分24阻挡与处理框架体11后表面上的凹啮合部分114对应的部分C,所以处理框架体11被禁止安装。另外,因为凸啮合部分24是块状的,所以可得到足够高的强度。于是,当先安装显影器件2时,处理框架体11不能再安装到设备主体。因此,其结果是能够避免因安装/拆卸次序错误所导致的各组成部件的损坏和故障。
此外,如图3A-3D所示,啮合部分24和114分别与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整体地形成。这可不必安装附加部件,从而简化制造工艺、降低制造成本。另外,啮合部分24和114基于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的操作而相互啮合。这可省去驱动机构和电控制器件,从而简化安装通道的结构、并使安装和拆卸操作更加容易。
与图2所示的显影器件部分2b、2c相似的显影器件2与其竖起的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一起被安装到设备主体。所设计的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可从平行于安装方向并垂直于显影器件2前表面的位置(直立状态)转动到垂直于安装方向并平行于显影器件2前表面的位置(折叠状态)。在显影器件2的安装和拆卸中,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被用作手柄。图3B所示的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位于直立状态,而图3C所示的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位于折叠状态。
在步骤2的状态中,显影器件2在被导向轴22上方的部分向处理框架体11轻微倾斜,而在被导向轴22下方的部分离开处理框架体11。
在步骤3,通过转动而使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从直立状态变为折叠状态时(压接触操作),用作压接触装置的驱动力产生部分25从形成在显影器件2的顶面上的开口伸出。这个驱动力产生部分25抵靠设备主体的内壁以及底板的下表面、并悬停在成像设备的前侧框架与后侧框架之间以使这些框架彼此固定。在生成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向下的力施加到显影器件2,因而使显影器件2相对已经插入导向部分112的被导向轴22而顺时针转动。光导鼓3和显影辊21分别设置在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的下部位置,以便在显影器件2相对被导向轴22转动时相互压靠接触。于是,当驱动力产生时,光导鼓3和显影辊21沿着它们的整个长度相互均匀地压接触。
应当注意,被导向轴22的位置设置使得当驱动力产生部分25保持不伸出且不产生驱动力时、显影器件2的自重沿着使显影器件2的显影辊21与处理框架体11的光导鼓3分离的方向起作用。所以,除非在用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进行压接触操作下、驱动力产生部分25与例如设备主体内壁抵靠外,光导鼓3与显影辊21将不能相互接触。因此,在显影器件2的安装过程中,将可避免因光导鼓3与显影辊21之间的抵靠所导致的光导鼓3表面的损坏。
图4A-4C是表示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拆卸次序的视图。首先,在步骤1,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通过转动从折叠状态改变到直立状态(分离操作)。于是,驱动力产生部分25被容放在显影器件2中(参看图4A)。
在步骤2,由于不存在驱动力,与压接触操作相反,显影器件2在自重作用下相对被导向轴22逆时针转动。结果,显影器件2的显影辊21从处理框架体11的光导鼓3分离(参看图4B)。
在步骤3,显影器件2沿着与安装方向相反的拆卸方向被拉出而从设备主体拆卸(参看图4C)。应当注意,此时,由于处理框架体11的框架拆卸杠杆113保持在非操作状态,所以处理框架体11仍与设备主体连接。因此,在显影器件2的拆卸操作中,处理框架体11决不会与显影器件2的某些部分一起被无意中拉出。
完成步骤3后,处理框架体11的框架拆卸杠杆113变得可以操作。之后,框架拆卸杠杆113被操作以释放处理框架体11与设备主体的连接;于是,处理框架体11被拆卸。
如上所述,显影器件2的显影辊21与处理框架体11的光导鼓3在步骤2相互分离。所以,在步骤3中,光导鼓3的表面可避免在显影器件2折卸过程中因光导鼓3与显影辊21之间的抵靠所导致的损坏。另外,在相互接触状态中,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被阻止同时拆卸。
应当注意,在这个实施例中,啮合部分被设置在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的最下部,如图3和4所示。但这不表示对啮合部分设置方式的任何限制。啮合部分可设置在任何给定位置,只要在错误地首先安装显影器件2时、它们一定能够阻止处理框架体11即可。
下面将具体说明设置在显影器件2中的驱动力产生部分25。图5是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折叠时显影器件2的透视图。由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的操作所导致的驱动力产生部分25的作用略述如下。在压接触操作过程中,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被折叠,操作杆27沿显影器件2的长度方向滑向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驱动力产生部分25处在显影器件主体的顶表面上,以便在特定位置上下运动。
当折叠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而滑动操作杆27时,倾斜部分26与操作杆27同时移动。倾斜部分26向上推动驱动力产生部分25,因而,驱动力产生部分25向上伸出。随着操作杆27的运动,锁定件28的钩形端向上伸出。锁定件28的端部被装配到设备主体的特定内壁部分或处理框架体11的特定部分,所以可防止显影器件2从设备主体上拆卸。
图6是显影器件2的透视图,它只示出了显影器件2用于操作驱动力产生部分25的部件。图7是从图6的相对侧所看到的显影器件2的透视图。在图6和7中,为了便于理解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杠杆安装件231、和锁定件28的结构,它们均从设备上拆下。图8是说明操作杆27和锁定件28基于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的操作而动作的示意图。
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具有在其操作期间用于导向的L形导槽232;设置在操作杆27端部的销钉部分271。当转动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时,销钉部分271被引导,而后销钉部分271的动作使操作杆27被驱动而滑动。在使用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的压接触操作期间,操作杆27沿显影器件2的长度方向被驱动而滑向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同时,倾斜部分26沿同一方向被驱动滑动。此时,驱动力产生部分25被倾斜部分26向上推动而向上伸出。另一方面,在使用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的分离操作期间,操作杆27沿显影器件2的长度方向被驱动滑向显影器件安装杠杆23的相对侧,同时,倾斜部分26沿同一方向被驱动滑动。此时,驱动力产生部分25随着倾斜部分26的运动而向下缩回。
另外,当操作杆27滑动时,锁定件28的钩形端281上下运动。钩形端281借助支承弹簧282 摇动地与显影器件2主体的顶表面连接。锁定件28在其与钩形端281相对的端部具有调节片283,操作杆27在其滑动时与调节片283接触。锁定件28还具有枢轴284,枢轴284位于调节片283中心。枢轴284被形成在显影器件2顶表面上的支承部分285支承。
图9A和9B是说明锁定件28的操作的示意图,图9A表示在压接触操作时所看到的锁定件28的动作,图9B表示在分离操作时所看到的锁定件28的动作。在压接触操作期间,操作杆27沿图9A中箭头所示方向被驱动滑动,操作杆27的端部与调节片283接触。调节片283处在与操作杆27端部的下表面接触的位置。当滑动操作杆27时,其端部与调节片283接触而向下推动调节片283,于是,钩形端281抵抗支承弹簧282产生的弹力在用作支点的枢轴284上被向上推动。向上推动的钩形端281被装配到设备主体的内壁或处理框架体的特定位置,从而避免显影器件2从设备主体上拆卸。
在分离操作期间,操作杆27被驱动而沿图9B中箭头所示方向滑动,操作杆27的端部从调节片283离开。在调节片283其上不产生力的瞬间,钩形端281在支承弹簧282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向下运动的钩形端281从预定装配部分分离,于是将显影器件2从设备主体拆卸。
图10A和10B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10A是沿垂直于安装方向的方向剖开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时所看到剖面图,图10B是平面图。在这个实施例中,调色剂盒29可与显影器件2的主体分离。驱动力产生部分25位于调色剂盒29的顶表面。处理框架体11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基本相同,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的安装次序也相同。
显影器件2具有连接导向框架291,用于将调色剂盒29安装在其中。诸如显影辊21、被导向轴22等的其它部件也基本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根据安装次序,首先将处理框架体11安装到设备主体,而后通过将被导向轴22安装进处理框架体11的导向部分112而将显影器件2插入处理框架体11。此时,再将调色剂盒29安装到显影器件2中。图10A表示未安装调色剂盒29时安装显影器件2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在显影器件2内,连接导向框架291在被导向轴22上方的部分略向处理框架体11倾斜,而被导向轴22下方的部分与处理框架体11保持分离。
接着,将调色剂盒29安装到连接导向框架291。图11是包括驱动力产生部分25的调色剂盒29的剖视图。形成在调色剂盒29的顶表面上的驱动力产生部分25中插入弹簧251。除当调色剂盒29安装到连接导向框架291时之外,驱动力产生部分25始终从顶表面伸出。在连接导向框架291中安装调色剂盒29时,驱动力产生部分25压靠设备主体的内表面或其它部分,于是,被插入的弹簧251的弹力产生驱动力。
图12A和12B表示调色剂盒29的安装状态,图12A是当沿垂直于安装方向剖切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时所看到的剖面图,图12B是平面图。当在连接导向框架291中安装调色剂盒29时,驱动力产生部分25被压而与诸如设备主体内壁的预定保持表面接触。通过施加压力,插入的弹簧压缩而产生弹性力。所产生的驱动力将显影器件2向下推。之后,被向下推的显影器件2相对被导向轴22顺时针转动,于是分别设置在显影器件2和处理框架体11下部位置的显影辊21和光导鼓3被推压而相互接触。适当调整驱动力产生部分25的位置和数量,则光导鼓3和显影辊21可沿它们的全部长度被推压并均匀接触。
应当注意,在显影器件2中,驱动力产生部分25(围绕被导向轴22所产生的顺时针转矩)所产生的弹簧力的强度被调整为始终大于作用在显影器件从处理框架体11分离的方向上的显影盒的自重(围绕被导向轴22所产生的逆时针转矩)。因此,当驱动力产生时,显影器件2相对被导向轴22顺时针转动。
调色剂盒29具有较强的耐磨外壳结构(通常所谓的封闭截面结构)并且其本身提供很高的强度和刚度。于是,当调色剂盒29插入具有所谓断开截面结构的连接导向框架291时,调色剂盒29不仅用作显影器件2的结构体一部分、而且用作显影器件2的加强件。此时,尽管抵靠支承表面,调色剂盒29的变形也很小。所以,从整体上看,驱动力产生部分25所产生的力能够有效传送到显影器件2,于是,显影辊21被推压而在其整个长度上与光导鼓3均匀接触。
应当注意,在上述说明中,虽然在优选实施例中形成彩色图像的成像设备使用四色调色剂,但成像设备的类型不限于该实施例。例如,可制成只使用黑调色剂形成单色图像的成像设备,只要这种成像设备中的多个功能单元按照预定次序安装和拆卸即可,其中,每个功能单元由多个部件组成并具有确定的成像任务。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构思和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可采用其它特定形式。因此,上述实施例是对各方面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一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而非上述说明所确定,在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和等同物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将包含在本发明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设备主体;和多个功能单元,其中,每个功能单元由多个部件组成并具有特定的成像能力,多个功能单元能以预定次序在成像设备主体上安装和拆卸,每个功能单元具有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用于避免其它功能单元以与预定次序不同的次序安装和拆卸。
2.一种成像设备,包括成像设备主体;处理框架体(11),它至少具有光导体(3),成像装置(1,5)、用于在光导体(3)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和框架主体、用于保持光导体(3)和成像装置(1,5);和显影器件(2),它至少具有显影装置(21)、用调色剂显影该静电潜像,调色剂供给装置(29)、将调色剂输送到显影装置(21),显影器件主体、用于保持显影装置(21)和调色剂供给装置(29),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能以预定次序在成像设备主体上安装和拆卸,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均具有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以避免用与预定次序不同的次序安装和拆卸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
3.如权利要求2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是通过将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每个的一部分均形成为特定的形状而制成的。
4.如权利要求2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被设置成一个啮合部分,在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的安装中、该啮合部分在与被随后安装的部件的安装操作相关时形成啮合状态,在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的拆卸中、该啮合部分在与首先拆卸的部件的拆卸操作相关时形成分离状态。
5.如权利要求4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分别设置在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内的该啮合部分(24,114)中,一个啮合部分(24)形成为凸形、另一个啮合部分(114)形成为结构与该凸形结构对应的凹形。
6.如权利要求2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的安装次序是先安装处理框架体(11)而后安装显影器件(2)的情况下,处理框架体(11)的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由用于引导显影器件(2)安装的导向部分(112)形成,而显影器件(2)的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由导向部分(112)所引导的被导向部分(22)形成。
7.如权利要求2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处理框架体(11)还包括框架紧固装置(113),在安装操作中它被装配在设备主体的特定部分上用于固定处理框架体(11);在拆卸操作中它通过用户的操作而解除对上述特定部分的装配;其中,在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的拆卸次序是先拆卸显影器件(2)而后拆卸处理框架体(11)的情况下,当安装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时,显影器件(2)的安装/拆卸次序控制装置具有阻止用户操作框架紧固装置(113)的阻止部分(24)。
8.如权利要求7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的安装中、阻止部分(24)在与随后被安装的部件的安装操作相关时覆盖框架紧固装置(113),同时在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的拆卸中、阻止部分(24)在与显影器件(2)的拆卸操作相关时释放框架紧固装置(113)。
9.如权利要求2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显影器件(2)还包括压力接触装置(25),用于在安装处理框架体(11)和显影器件(2)时,通过用户的操作在压力下接触或分离光导体(3)和显影装置(21)。
10.如权利要求9的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调色剂供给装置(29)可在显影器件主体上安装和拆卸,其中,压力接触装置(25)随着调色剂供给装置(29)在显影器件(2)上的安装和拆卸、在压力下接触或分离光导体(3)和显影装置(21)。
全文摘要
一种成像设备,其中处理框架体(11)具有导向部分(112),显影器件(2)具有被导向轴(22)。当处理框架体(11)未安装到设备主体上时,显影器件(2)的导向部分(112)不存在,从而防止显影器件(2)正确的安装和定位。凸起啮合部分(24)与显影器件(2)整体地构成,以便伸入处理框架体(11)的安装通道。这可避免在首先安装显影器件(2)时安装处理框架体(11)。如果用户试图在安装显影器件(2)之后安装处理框架体(11),则凸起啮合部分(24)与处理框架体(11)相冲突,于是,可避免处理框架体(11)的安装。
文档编号G03G21/18GK1501190SQ0316011
公开日2004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7日
发明者加藤圭二, 夫, 西野俊夫, 之, 石黑康之, 三十, 沟口二三十, 吉田涉, 志, 井上淳志, 秀, 大越俊秀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