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装置和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03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镜装置和摄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搭载在胶卷(silver halide)照相机或数码相机、还有视频摄象机等摄影装置上的透镜镜筒。
背景技术
图6所示是现有的照相机的透镜镜筒(参照日本专利公报特开H07-043584号)。在该图中,101是直行(进)筒,该直行筒101配置在未图示的差动筒的内侧。若该差动筒一边绕光轴旋转一边沿光轴方向移动的话,则直行筒101与差动筒的动作联动,不绕光轴旋转地沿光轴方向移动。
在直行筒101上,大致等间隔地设有3个沿光轴方向延伸的导向槽部101d。设置在组装于直行筒101的内侧的透镜保持部件上的凸轮销(未图示)卡合在导向槽部101d中。
在直行筒101的后端部设有沿直行筒101的周向延伸的凸缘部101a。在凸缘部101a中的与导向槽部101d相同相位的位置上设有用于使凸轮销通过的开口部101c。在将透镜保持部件组装在直行筒101上时,最好是由导向槽部101d引导着,使凸轮销从直行筒101的后侧穿过开口部101c。
另外,在凸缘部101a上,在与开口部101c相同相位的位置上设有凸部101b。该凸部101b与在固定筒上形成的直行槽部(都未图示)相卡合,由此阻止直行筒101绕光轴旋转。
发明目的如以上所述,现有的透镜镜筒,将开口部101c和凸部101b配置在相同相位的位置上。这是由于凸缘部101a中的形成有开口部101c的部位,其凸缘部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小,所以,强度小的缘故。即,将凸部101b配置在与开口部101c相同相位的位置上,使其不损害凸缘部101a的强度。
但是,若必须将凸部101b配置在与开口部101c相同相位的位置上的话,则损害了设计的自由度。也就是说,必须配置凸部101b,使其与在固定筒上形成的直行槽部相卡合。因此,由于开口部101c、导向槽部101d、凸部101b和固定筒的直行槽部必须配置在相同相位的位置上,所以,损害了设计的自由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装容易同时能确保凸缘部具有足够的强度,且具有很高的设计自由度的透镜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透镜装置具有第1、第2和第3镜筒部件。第1镜筒部件具有沿光轴方向导引的导向部和设置在该导向部上的凸轮随动部。第2镜筒部件在其周壁上形成有沿光轴方向导引上述导向部的第1槽部,在该周壁的光轴方向一端形成有凸缘部。在第3镜筒部件上形成有与上述凸轮随动部卡合、沿光轴方向驱动上述第1镜筒部件的凸轮部。再有,透镜装置具有驱动上述第3镜筒部件绕光轴旋转的驱动机构。
而且,在上述凸缘部的外周形成有避让上述驱动机构的凹状部,在上述凸缘部的内周形成有在使上述导向部与上述第1槽部卡合时使上述凸轮随动部通过的开口部。再有,在上述第2镜筒部件上,在周向的不同的位置形成有上述第1槽部和上述开口部,且在上述周壁上形成有用于将上述导向部从上述开口部的位置组装到上述第1槽部中的第2槽部。
本发明的透镜装置和摄影装置的特征,根据参照附图、对以下具体的实施例所做的说明就会很清楚。


图1是构成本实施例的透镜镜筒的直行筒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透镜镜筒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直行筒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第1透镜单元镜筒移动的状态的图。
图5是搭载有本实施例的透镜镜筒的照相机的外观图。
图6是现有例的直行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图5是具备本实施例的透镜镜筒的照相机的外观图。在图5中,60是照相机本体,在该照相机本体60的前面中央设有能变焦距的透镜镜筒61。
以下,用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图1是构成本实施例的透镜镜筒的直行筒的立体图,图2是透镜镜筒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3是组装有第1透镜单元镜筒和第2透镜单元镜筒的直行筒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第1透镜单元镜筒移动的状态的图。
在面向照相机本体60的前面的右侧设有构成将照明光线照射在被摄物体上的闪光灯装置的发光窗部62,在发光窗部62的左侧分别设有取景窗口64和测光窗口63。
再有,在照相机本体60的上面设有用于开始做摄影准备动作(测距动作和测光动作)以及摄影动作(向胶卷或CCD、CMOS传感器等摄像元件暴光)的释放按钮65。
以下,用图2对整个透镜镜筒的结构进行说明。1是固定筒(第4镜筒部件),在该固定筒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凸轮槽部1a和沿光轴方向延伸的直行(进)槽部1b。
凸轮槽部1a与设置在凸轮筒2(第3镜筒部件)的外周面上的凸轮销2a相卡合,直行槽部1b与在设置于后述的直行筒上的凸缘部3e上形成的凸部3a相卡合。
在凸轮筒2的外周面后端设有沿凸轮筒2的周向延伸的齿轮2b,该齿轮2b通过在固定筒1上形成的齿轮开口部1c与驱动齿轮4啮合。
从6到10是减速齿轮,对马达5的输出进行减速。马达5的驱动力以小齿轮(蜗杆)6→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8→第四齿轮9→第五齿轮10→驱动齿轮4的顺序进行传递。
3是直行筒(第2镜筒部件),在该直行筒3的外周面前端设有防脱落突起3b(参照图1),以能与凸轮筒2相对旋转的状态组装成一体。在直行筒3的外周面后端,形成有沿直行筒3的周向延伸的凸缘部3e。
11是第1透镜单元镜筒(第1镜筒部件),12是第2透镜单元镜筒,如图3所示,这些镜筒11、12收容在直行筒3的内侧。在第1透镜单元镜筒11和第2透镜单元镜筒的内部搭载有未图示的摄影透镜等。
在第1透镜单元镜筒11上形成有凸轮销支承部件11b(导向部),在该凸轮销支承部件11b上形成有凸轮销11a(凸轮随动部)。凸轮销支承部件11b与在直行筒3上形成的第1透镜单元槽部3d相卡合。虽然第1透镜单元槽部3d的结构在图1中进行了表示,但其详细情况在以后进行描述。在第2透镜单元镜筒12上形成有凸轮销12a。
上述的在直行筒3的外周面后端形成的凸缘部3e的高度尺寸(图1的所示的B的尺寸),设定得比图6所示的现有例的凸缘部101a大。因此,配置在直行筒3的外周面附近的上述齿轮(第3齿轮8、驱动齿轮4)和凸缘部3的重叠(干涉)成为问题。
在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凸缘部3e上设有用于避免与第3齿轮8重叠的第1外径凹部3j和用于避免与驱动齿轮4重叠的第2外径凹部3k,由此解决这一问题。
在凸缘部3e的内周一侧,设有用于使设置在第1透镜单元镜筒11上的凸轮销11a通过的开口部3l。形成该开口部3l,使其相位位于第1外径凹部3j和第2外径凹部3k之间。
在此,也可以考虑将开口部3l配置在与第1外径凹部3j或第2外径凹部3k相同相位的位置上的结构。
但是,若配置在相同相位上,则凸缘部3e上的形成有开口部3l的部位的高度尺寸变小了,该部分的凸缘部3e的强度变弱。
因此,在本实施例,使开口部3l的周向位置位于第1外径凹部3j和第2外径凹部3k之间。
未形成有第1外径凹部3j和第2外径凹部3k的部位,由于凸缘部3e的高度尺寸B并未变小,所以,即使设置开口部3l也不会影响凸缘部3e的强度。
在凸缘部3e上,如以上所述,在周向的3个部位设有与固定筒1的直行槽部1b卡合的凸部3a。
在此,如以上所述,凸缘部3e上的高度尺寸B的长度比现有例的长。因此,从确保凸缘部3e的强度的观点来考虑,不必将凸部3a配置在与开口部3f、3l(以后对3f进行描述)相同相位的位置上。
其结果是,与现有例相比,凸部3a的在凸缘部3e上的位置的自由度提高了。
第2透镜单元镜筒12的凸轮销12a与图1所示直行筒3的第2直行槽部3c键联接,与在凸轮筒2的内周面上形成的第2凸轮槽部2c凸轮联接。若凸轮筒2绕光轴旋转,则第2透镜单元镜筒12沿第2凸轮槽部2c的轨迹移动。
在第2直行槽部3c的后端部上设有切下凸缘部3e的内周侧的一部分形成的内侧开口部(inner opening portion)3f。
在将第2透镜单元镜筒12组装在直行筒3上时,最好是由第2直行槽部3c引导2组凸轮销12a从直行筒3的后方穿过开口部3f(参照图3)。
在直行筒3上形成的第1透镜单元槽部3d由与开口部3l连接的第1组装槽部3i、与第1组装槽部3i连接的第2组装槽部3h(组装槽部)和与第2组装槽部3h连接的第1直行槽部3g构成。
第1组装槽部3i制成从与直行筒3的开口部3l相同相位的部分沿光轴方向延伸,第2组装槽部3h制成沿直行筒3的周向延伸,其一端与第1组装槽部3i连接。另外,直行槽部3g沿光轴方向延伸,其后端与第2组装槽部3h的另一端连接。
再有,在凸缘部3e上的延长第1直行槽部3g的位置上形成有第1外径凹部3j。
在第1透镜单元镜筒11沿在凸轮筒2上形成的第1透镜单元凸轮槽部2d的凸轮轨迹移动时,第1直行槽部3g与凸轮销支承部件11b相卡合,阻止第1透镜单元镜筒11绕光轴旋转。
第1透镜单元镜筒11从直行筒3的后方组装到直行筒3的内侧。具体地说,以开口部3l→第1组装槽部3i→第2组装槽部3h→第1直行槽部3g的顺序移动凸轮销支承部件11b,通过移动和旋转第1透镜单元镜筒11完成组装(参照图3)。
图4所示是组装后的第1透镜单元镜筒11沿第1直行槽部3g移动的状态。在此,图4a所示是缩回状态,图4b所示是广角状态,图4c所示是远角状态。
如该图所示,第2透镜单元镜筒12的凸轮销12a几乎能在直行筒3的第2直行槽部2c的整个区域上移动。
与此相对应,第1透镜单元镜筒11的凸轮销支承部件11b仅使用第1透镜单元槽部3d中的第1直行槽部3g,不使用第1组装槽部3i和第2组装槽部3h。
这是由于第1组装槽部3i和第2组装槽部3h设置成仅由第1直行槽部3g引导凸轮销支承部件11b的缘故。
因此,如果第1组装槽部3i和第2组装槽部3h能连接开口部3l和第1直行槽部3g,则也可以制成朝向任何方向。
即,在本实施例,虽然沿直行筒3的周向形成第2组装槽部3h,但如果能连接开口部3l和第1直行槽部3g,则也可以制成朝向任何方向。
另外,在本实施例,虽然沿光轴方向形成第1组装槽部3i,但如果能连接开口部3l和第2组装槽部3h则也可以制成朝向任何方向。
再有,也可以用1个槽部构成第1组装槽部3i和第2组装槽部3h,使其由该槽部连接开口部3l和第1直行槽部3g。
这样一来,在本实施例,通过弯曲组装槽部3i、3h使开口部3l的相位和第1直行槽部3g的相位不同。因此,通过将组装槽部3i、3h制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能改变开口部3l和第1直行槽部3g的相对位置(在直行筒3的周向上的相对位置),因此,能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而且,由于在凸缘部3e的B的长度与现有例同样短的场合(该场合,不必设置第1外径凹部3j、3k),由于必须确保透镜镜筒61的强度,所以,必须将凸部3a和开口部3l配置在相同相位的位置上。
但是,即使在这种场合,由于通过将组装槽部3i、3h制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能改变开口部3l(凸部3a)和第1直行槽部3g的相对位置(在直行筒3的周向上的相对位置),因此,与现有例比较,也能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第2镜筒部件上,在周向不同的位置上形成有第1槽部和开口部,且在周壁上形成有用于将第1镜筒部件的导向部从开口部的位置组装到第1槽部中的第2槽部,所以,通过改变第2槽部的形状,能简便地使开口部的相位和第1槽部的相位不同,能提高设计透镜装置的自由度。
另外,由于在凸缘部的外周上、在周向与开口部不同的位置上形成有与第4镜筒结构部件卡合的突起部,由于不必像现有例那样配置在与开口部相同相位的位置上,所以,能提高设计透镜装置的自由度。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专利)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说明的范围内进行改良和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具有沿光轴方向导引的导向部和设置在该导向部上的凸轮随动部的第1镜筒部件;在周壁上形成有沿光轴方向导引上述导向部的第1槽部,在该周壁的光轴方向一端形成有凸缘部的第2镜筒部件;形成有与上述凸轮随动部卡合、沿光轴方向驱动上述第1镜筒部件的凸轮部的第3镜筒部件;配置在上述凸缘部的外侧、驱动上述第3镜筒部件绕光轴旋转的驱动机构,在上述凸缘部的外周形成有避让上述驱动机构的凹状部,在上述凸缘部的内周形成有在使上述导向部与上述第1槽部卡合时使上述凸轮随动部通过的开口部,在上述第2镜筒部件上,在周向的不同的位置形成有上述第1槽部和上述开口部,且在上述周壁上形成有用于将上述导向部从上述开口部的位置组装到上述第1槽部中的第2槽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透镜装置,其特征是上述第2槽部至少具有沿上述周壁的周向延伸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透镜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第4镜筒部件,在上述凸缘部的外周形成有与上述第4镜筒部件卡合的突起部,在周向与上述开口部相异的位置上形成上述突起部。
4.一种摄影装置,其特征是具有依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的透镜装置;对由该透镜装置形成的被摄物体图像进行光电变换的光电变换元件。
5.一种透镜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具有沿光轴方向导引的导向部的第1镜筒部件;在周壁上形成有沿光轴方向导引上述导向部的第1槽部,在该周壁的光轴方向一端形成有凸缘部的第2镜筒部件,在上述凸缘部上形成有开口部,在上述第2镜筒部件上,在周向的相异的位置形成有上述第1槽部和上述开口部,且用第2槽部连接上述第1槽部和上述开口部。
全文摘要
一种组装容易,凸缘部的强度高,设计自由度也高的透镜装置。在第2镜筒部件的周壁上具有引导设置在第1镜筒部件上的导向部的第1槽部,在该周壁的光轴方向一端形成有凸缘部。在第3镜筒部件上形成有与设置在上述导向部上的凸轮随动部卡合的凸轮部。在凸缘部的外周形成有避让驱动机构的凹状部,在上述凸缘部的内周形成有在组装时使上述凸轮随动部通过的开口部。在上述第2镜筒部件上,在周向不同的位置上形成上述第1槽部和上述开口部。在上述周壁上形成有用于将上述导向部从上述开口部的位置组装到上述第1槽部的第2槽部。
文档编号G02B15/14GK1542485SQ20041000673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6日
发明者市野一滋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