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彩色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21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型彩色液晶显示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彩色液晶显示屏,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具有反射膜的彩色液晶显示屏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半透型彩色液晶显示屏都是具有反射膜和彩色滤色膜,其制作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半透金属膜型和反射膜开口型,半透金属膜型由于成本比较高而很少被采用,反射膜开口型由于成本比较低而大量被采用,但是目前半透型彩色液晶显示器的结构比较单一,大多采用反射膜和彩色滤色膜在同一块玻璃基板的方式,这种制作方式形成的结构具有如下的缺点1)在实际制作中,显示色彩和反射率经常需要修改,如果显示色彩和反射率需要更改的话,则必须重新设计和制作彩色滤色膜玻璃,即只要滤色膜和反射膜中有一个需要更改,则整块滤色膜基板都要重新制作,制作工序包括反射膜制作、彩色滤色膜制作、绝缘层制作和透明导电膜制作,工序长、成本高,非常费事费时;2)由于反射膜通常用铝材料制成,电阻比较低,而透明导电膜的电阻比较高,如果反射膜能够和透明导电膜连通以降低走线电阻是最好的,但设计上通常将彩色滤色膜制作在反射膜和透明导电膜之间,使反射膜和透明导电膜之间绝缘,使反射膜不能做为透明导电膜的辅助电极;3)由于有了彩色滤色膜的遮盖,反射膜的反射率一般比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重新制作工序长、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良型彩色液晶显示屏,重新制作成本低、工艺简单,同时也提高了反射膜的反射率。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射膜不能做为透明导电膜的辅助电极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良型彩色液晶显示屏,使反射膜可作为透明导电膜的辅助电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良型彩色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反射膜和彩色滤色膜,所述彩色滤色膜涂布在第二透明基板的靠近液晶的表面上,所述反射膜位于在第一透明基板的靠近液晶的表面上。将反射膜层涂布在第一透明基板上,再将反射膜层进行蚀刻开口,经蚀刻开口后所余留在第一透明基板上的部分即是反射膜。以下的反射膜也都是指将反射膜层进行蚀刻后余留在第一透明基板上的部分。
还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膜,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覆盖在反射膜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每条透明走线的宽度大于该走线所覆盖的反射膜的宽度。优选方案是所述每个反射膜的宽度为相对应的透明走线宽度的40%-70%。
所述反射膜跟随第一透明导电膜的透明走线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反射膜和彩色滤色膜分别位于两块基板上,所以如果需要,如果彩色滤色膜需要重新制作只需要经过彩色滤色膜制作、绝缘层制作和透明导电膜制作,如果反射膜需要重新制作只需要经过反射膜制作和透明导电膜制作,与现有的工艺方法相比,节省了若干工序,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重新制作的成本。2)提高了反射率,由于不再被彩色滤色膜覆盖,所以反射率提高。3)通过更换反射膜基板玻璃或者是普通导电膜基板玻璃的方式,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全透型彩色液晶显示屏和半透型彩色液晶显示屏的转换。4)反射膜具有辅助电极的作用。作为辅助电极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在显示区域,由于将透明导电膜制作在反射膜之上,透明导电膜和反射膜之间形成并联关系,降低了走线电阻,从而降低了走线的电压损耗,减小了显示屏的整体功耗。但由于反射膜的材料铝和基板的材料玻璃的结合性不好,而透明导电膜的材料ITO(铟锡氧化物)与玻璃的结合性良好,所以透明导电膜的透明走线宽度大于所覆盖的反射膜的宽度,从而可使透明走线包覆反射膜一起结合在玻璃上。第二是由于反射膜跟随透明走线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内部,所以在非显示区域,可通过调整反射膜的宽度来改变走线电阻,从而使每条走线的走线电阻基本相同,压降也基本相同,显示对比度也基本相同,提高了显示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表示目前通用的半透型彩色液晶显示屏的结构剖面图;图2表示本发明半透型彩色液晶显示屏的结构剖面图;图3表示图2中所述具有反射膜的透明基板的俯视图(显示区域);图4表示图2中所述具有反射膜的透明基板的俯视图(非显示区域);图5表示图3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6表示图2中所述涂有彩色滤色膜的透明基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目前通用的半透型彩色液晶显示屏的结构从自然光向背光源方向依次为上偏光片10、第二透明基板20、第二透明导电薄膜50、液晶60、第一透明导电薄膜70、绝缘层40、彩色滤色膜30、反射膜80、第一透明基板90和下偏光片100。所述液晶60四周用封装胶110密封,所述彩色滤色膜30四周有BM(黑色矩阵)130,所述反射膜开口120的位置与彩色滤色膜30的子像素的位置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如图2所示,还包括透明绝缘层40和第二透明导电膜50,从第二透明基板20向液晶60方向结构依次为第二透明基板20、彩色滤色膜30、透明绝缘层40和第二透明导电膜50。从背光源向液晶方向结构依次为第一透明基板90、反射膜80和第一透明导电膜70;从自然光向液晶方向结构依次为第二透明基板20、彩色滤色膜30、透明绝缘层40和第二透明导电膜50。半透型彩色液晶显示屏的结构从自然光向背光源方向依次为上偏光片10、第二透明基板20、彩色滤色膜30、绝缘层40、第二透明导电膜50、液晶60、第一透明导电膜70、反射膜80、第一透明基板90和下偏光片100。所述液晶60四周用封装胶110密封,所述彩色滤色膜30四周有BM(黑色矩阵)130。
第一透明导电膜70可以是信号电极,也可以是扫描电极,根据具体设计而定。如图3、4所示,第一透明导电膜70是信号电极SEG线,反射膜80(图中阴影部分,空白处为反射膜开口81)位于第一透明基板上,并被第一透明导电膜70覆盖,第一透明导电膜70为图中反射膜80两边的两线之间的部分。为了增加与玻璃基板的结合强度,第一透明导电膜70的每条走线的宽度L1大于其所覆盖的每个反射膜80的宽度L2,如图5所示,优选方案是所述每个反射膜的宽度为相对应的透明走线宽度的40%-70%。因为反射膜有一定的偏移量,为防止反射膜偏移出透明走线的覆盖,所以设计反射膜的宽度不超过透明走线宽度的70%。但如果反射膜的宽度低于透明走线宽度的40%,反射率降低,并且反射膜作为辅助电极的效果不明显。如图4所示,反射膜跟随透明走线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内部,可以是连续的反射膜,也可以是间断的反射膜,调整反射膜的宽度可以达到改变走线电阻的目的。如图6所示为图2中所述涂有彩色滤色膜的透明基板的俯视图,彩色滤色膜的图案与现有技术相同,彩色滤色膜由红色子像素1、绿色子像素2和蓝色子像素3组成。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目前通常采用玻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明基板也称做反射膜基板玻璃,第二透明基板也称做彩色滤色膜基板玻璃。
当然在反射膜80和第一透明导电膜70之间也可以涂一层绝缘层,使反射膜80不具有辅助电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显示屏的制作分为彩色滤色膜基板玻璃和反射膜基板玻璃的制作,制作步骤如下一、反射膜基板玻璃①.根据设计要求,在基板玻璃上镀上合适的反射膜材料;②.根据设计要求,采用一定的工艺对反射膜进行图案设计,对反射膜图案设计有一定要求,反射膜要完全被透明导电膜覆盖,特别是在辅助电极部分,反射膜的长度和宽度只占透明导电膜长度和宽度的40%~70%;
③.在反射膜上镀上透明导电膜。
二、彩色滤色膜基板玻璃①.根据设计要求,在基板玻璃上涂布彩色滤色膜材料;②.根据一定的工艺要求,对彩色滤色膜进行显影,制得滤色膜;③.在彩色滤色膜上涂布透明绝缘层;④.在绝缘层上镀上透明导电膜。
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工艺难度的情况下,既提高了反射率和显示质量又减少了重新制作的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型彩色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反射膜和彩色滤色膜,所述彩色滤色膜涂布在第二透明基板的靠近液晶的表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位于第一透明基板的靠近液晶的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膜,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覆盖在反射膜上,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的每条透明走线的宽度大于该走线所覆盖的反射膜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反射膜的宽度为相对应的透明走线宽度的40%-70%。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膜跟随透明走线延伸到非显示区域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为信号电极。
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绝缘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膜,从第二透明基板向液晶方向结构依次为第二透明基板、彩色滤色膜、透明绝缘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彩色液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从背光源向液晶方向结构依次为第一透明基板、反射膜和第一透明导电膜;从自然光向液晶方向结构依次为第二透明基板、彩色滤色膜、透明绝缘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彩色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反射膜和彩色滤色膜,所述彩色滤色膜涂布在第二透明基板的靠近液晶的表面上,所述反射膜位于在第一透明基板的靠近液晶的表面上。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工艺难度的情况下,既提高了反射率和显示质量又减少了因显示色彩和反射率更改需要重新制作的成本。
文档编号G02F1/133GK2757168SQ200420060458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2日
发明者何志奇, 李铁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