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41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其包含反射像素电极,和通过使用诸如反射液晶投影仪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来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近些年,投射式显示器的清晰度,小型化和对比度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从而增加了对用于投射式显示器的显示装置的需求。然而,目前主要使用的透射液晶显示装置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注意力已经转向作为能满足这一需求的显示装置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使用硅(Si)作为驱动器件的液晶显示装置LCOS(硅上液晶)具有最大的希望。
在透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使用例如薄膜晶体管(TFT)的驱动电路的透明像素电极基板和具有透明电极的相对透明基板彼此面对,液晶夹设其中。在透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由相对电极间的电场驱动。从而,通过液晶的光经调制显示图像。然而,驱动电路受到光照时,在电路中发生光电转化,从而出现异常状态,因此光直接照射在电路的上部分被防止。因而,光通过像素区域的面积减小,光的利用率下降。特别是,在改善小型化和清晰度获得进展的情况下,当像素大小减小时,驱动器件的尺寸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光能通过的面积进一步减小,从而透射液晶显示装置在光利用率方面具有局限性。
使用例如硅驱动器件基板作为像素电极基板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在图1和2中表示。图2主要表示像素电极基板的平面图。图1对应沿图2的线A-A剖开的剖视图。
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一对彼此相对的透明电极基板130和像素电极基板140,以及注入基板130和140之间的液晶150。透明电极基板130包括玻璃基板131和层压在玻璃基板131表面上的透明电极132。像素电极基板140包括硅基板141。在硅基板141的表面上,在像素区域101内,将驱动电路142和反射像素电极143顺序层压,其间设有层间绝缘膜146。而且,在外围区域102内,顺序层压驱动电路(驱动器电路)144和用于防止光进入驱动电路144的光遮蔽电极145,其间设有层间绝缘膜146。反射像素电极143具有驱动液晶151和反射光的作用。此外,电极层的数目不局限于一个。透明电极基板130和像素电极基板140通过在外围区域102内涂布的密封材料150粘合在一起。在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150由彼此相对的透明电极132和反射像素电极143之间的电场驱动。从而,通过液晶层的光L11经调制显示图像。
如图所示,在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可将驱动电路142设置在每个像素电极143的背面,像素电极143为驱动电路142遮蔽光,因此不必在像素区域101内提供光遮蔽区域,从而不像透射液晶显示装置那样,光利用率下降的问题不会发生。而且,由于将硅驱动器件作为驱动器件,晶体管特性(例如,驱动能力和装置间的变化)能够比TFT高,并能形成改善清晰度所需的高速驱动电路,因此与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相比,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特别地具有清晰度和小型化的优点。
关于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的公知文献是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No.2001-281677。在该文献中,描述了透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相对基板间的密封结构。如该文献所述,在透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密封材料涂布在基板的外围区域把基板粘合在一起。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密封结构与透射液晶显示装置的密封结构基本上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在涂布了密封材料的部分不进行诸如除去电极的特殊处理,并且例如从图1所示结构中可看到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密封材料151在厚度方向上的横截面内设置在反射像素电极143上。

发明内容
由于光在显示装置中聚集,投影显示中使用的显示装置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因此与直观型(direct-view-type)显示相比,在这种显示装置中,需要高防老化能力。特别的,在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在LSI(大规模集成电路)中使用的铝基金属材料被用作反射像素电极143,因此在如此高温下大气的湿气将侵蚀电极143,并且装置的长期可靠性下降。根据加工过程,光遮蔽电极145通常由与反射像素电极143相同的材料形成,因此出现电极侵蚀。此外,透明电极132通常由ITO(铟锡氧化物)制成,因此电极侵蚀是像素电极基板140中的大问题。而且,在透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将ITO使用在像素电极基板中,因此特别是对于使用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反射像素电极143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侵蚀是一个大问题。
因此,在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已经获得了改善防潮性的技术。图3表示具有相关技术的改善的防潮性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一结构示例。在该结构示例中,防潮性通过用无机防护膜147涂覆反射像素电极143和光遮蔽电极145的整个表面得以改善。该无机防护膜147例如由氮化硅制成。LSI也用同样的无机防护膜147涂覆,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所有电极的表面都用无机防护膜147涂覆,并且为了获得充分的防潮性,无机防护膜147需要具有大约0.5μm或更大的厚度。
然而,在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当无机防护膜147在像素区域101内使用时,无机防护膜147成为透明电极132和反射像素电极143之间的电容组件,从而减小了施加给液晶150的电场。特别的,在液晶层薄的情况下,例如,大约3μm或更小,将增大该效果。当像素区域101不涂覆无机防护膜147时,为了防止该影响无机防护膜147仅在外围区域102内形成,在反射像素电极143上没有防护膜,因此当在形成反射像素电极143之后的制造过程中,反射像素电极143暴露于空气时,反射像素电极143的表面被氧化,从而反射像素电极143的反射率下降。此外,用防护膜涂覆电极143的表面是不够的,因为湿气可以从基板周围的末端部分201进入。
此外,在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提供了向透明电极132供给能量的端子(公共电极),在公共电极形成于像素电极基板140之上的情况下,必须除去形成公共电极的部分内的无机防护膜,因此不能确保防潮性。
图4和5A表示具有相关技术的改善防潮性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其中公共电极161设置在像素电极基板140上。图5A主要表示像素电极基板140的平面图。图4对应沿图5A的线A-A剖开的剖面图。图5B表示公共电极161的放大图。
如图4所示,当公共电极161通过公共材料162与透明电极132电连接时,公共电极161形成在这样的区域内,该区域去除像素电极基板140的顶层以使之不与像素电极基板140上的其他电极电连接。此外,公共电极161具有不同于反射像素电极143的外形,从而向公共电极161施加不同的电场,因此影响了液晶150的取向特性。因此,如图5A所示,公共电极161设置在远离像素区域101的位置。因此,公共电极161在密封材料151外面形成。图5A中,公共电极161设置在四个角的每一个角上;然而,公共电极161的数目可以少于4个。
为了形成上述的公共电极161,必须除去无机防护膜147。在这种情况下,当公共电极161的整个表面用公共材料162涂覆时,可以确保公共电极161的防潮性。然而,考虑到通过公共材料162与外围电极接触,很难用公共材料162充分涂覆公共电极161的整个表面。换句话说,如图5B所示,尽管公共电极161的中央部分161A用公共材料162充分的涂覆,但外围部分161B没有涂覆公共材料162。在相关技术的结构中,公共电极161形成在密封材料151的外侧,因此公共电极161没有涂覆公共材料162的部分可能被侵蚀。
与无机防护膜147的防潮结构相比,具有相关技术的进一步改善的防潮性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结构示例在图6和7中表示。在此结构中,装置的整个外围端面用具有高防潮性的涂层材料152涂覆以使防潮性得到改善。在图3的第一结构示例中,在末端部分201有湿气进入口。在第二结构示例中,看起来好像防止了湿气进入口。然而,事实上,由于显示装置与涂层材料152接触的端面的薄外形和端面上的污点,与涂层材料152的粘合是不充分的,因此很难在长期运行期间确保防潮性。
如上所述,在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像素电极基板140的更高的防潮性是必需的,因此在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比以前具有更高防潮性的技术。然而,相关技术的防潮结构是不充分的,因此期望防潮性的进一步改善。
鉴于前面所述,期望提供一种能够通过防止像素电极基板表面部分的电极侵蚀而获得更高防潮性,特别是确保长期可靠性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和反射液晶单元。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像素电极基板,包括以矩阵形式设置的反射像素电极和形成在设置像素电极的像素区域外侧的金属膜;透明电极基板,包括透明电极并与像素电极基板相对,两基板之间具有预定间距;密封部分,将像素电极基板和透明电极基板粘合在一起,相对的基板表面之间具有预定间距;和液晶,密封在像素电极基板和透明电极基板之间,其中像素电极和金属膜形成在像素电极基板上的密封部分外表面之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金属膜可以用密封部分的端面部分地涂覆。一种或多种金属膜可以形成在像素电极基板上。金属膜包括,例如,向光遮蔽电极或透明电极提供电压的公共电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设备通过使用由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调制的光来显示图像。
在根据本发明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设备中,在像素电极基板上,像素电极和金属膜形成在密封部分外表面之内。从而,像素电极和金属膜不暴露于空气,能够确保防潮性并能够防止电极侵蚀。此外,由于密封部分的粘合表面是基板表面,与涂覆整个装置外围端面的情况相比,能够长期确保充分的粘合。因此,在需要防侵蚀的投影显示的情况下,能够长期确保高防潮性,并能够防止像素电极基板表面部分的电极侵蚀,从而能够确保长期可靠性。
在根据本发明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用例如无机防护膜涂覆像素电极和金属膜。在用无机防护膜涂覆像素电极的情况中,无机防护膜成为透明电极和反射像素电极之间的电容组件,从而可能减小施加给液晶的电场。特别的,在液晶层薄的情况下,例如,大约3μm或更小,将增大无机防护膜的影响。然而,在根据本发明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密封后,通过密封部分能够充分确保防潮性,因此该防护膜可以具有制造工艺所需的最小厚度(例如,0.5μm或更小)。因此,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像素电极基板和透明电极基板之间的间距为3μm或更小的情况下,当将电容组件最小化时,能够将像素电极的表面用有机防护膜涂覆。
在根据本发明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设备中,在像素电极基板上,像素电极和金属膜形成在密封部分外表面之内,因此像素电极和金属膜不暴露于空气,能够确保充分的防潮性。此外,由于密封部分的粘合表面是基板表面,因此与涂覆整个装置外围端面的情况相比,能够长期确保充分的粘合。因此,在需要防侵蚀的投影显示的情况下,能够长期确保高防潮性,特别的,能够防止像素电极基板表面部分的电极侵蚀,并能够确保长期可靠性。
特别的,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设备通过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来显示图像,因此能够在良好的条件下长期显示图像。
将通过以下的说明更加充分表现本发明的其他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是相关技术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相关技术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结构的平面图;图3是相关技术的具有改善的防潮性(moisture resistance)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第一结构示例的剖视图;图4是相关技术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的剖视图,其中公共电极设置在像素电极基板上;图5A和5B是相关技术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的平面图,其中公共电极设置在像素电极基板上;图6是相关技术的具有改善的防潮性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第二结构示例的剖视图;图7是相关技术的具有改善的防潮性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第二结构示例的平面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平面图;图10是将公共电极设置在透明电极基板上的情况下的结构示例的说明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另一结构示例的剖视图;图12是使用图8中所示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设备示例的说明图;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14A和14B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结构的平面图;图1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改进型式的平面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改进型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更为详尽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描述>
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图9表示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8对应于沿图9的线A-A剖开的剖视图。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对彼此相对的透明电极基板30和像素电极基板40,以及注入到基板30和40之间的液晶50。在图9中没有表示出透明电极基板30。透明电极基板30和像素电极基板40由密封部分51以其间的预定间隔粘合在一起。例如,垂直配向的液晶可以用作液晶50。
透明电极基板30包括玻璃基板31和透明电极32,透明电极32层压在玻璃基板31的与液晶50接触的表面(面对像素电极基板40的表面)上。此外,尽管没有示出,但可以将配向膜全部层压在透明电极基板30与液晶50接触的部分上。把具有传输光作用的电极材料用作透明电极32,通常是氧化锡(SnO2)和氧化铟(In2O3)的固溶体材料ITO(铟锡氧化物)。通过公共电极在整个像素区域向透明电极32施加公共电压(例如,地电压)。
图10表示向透明电极32提供电压的方法的示例。如图10所示,例如,当透明电极基板30和像素电极基板40粘合在一起时,透明电极30的一端暴露在密封部分51的外面,公共电极47形成在密封部分51的外面部分上。通过公共电极47向透明电极32施加电压。
像素电极基板40包括,例如单晶硅基板41。在像素区域101内硅基板41的表面上,驱动电路42和反射像素电极43顺序层压,其间设有层间绝缘膜46。而且,在外围区域102内,驱动电路(驱动器电路)44和用于防止光进入驱动电路44的光遮蔽电极45顺序层压,其间设有层间绝缘膜46。此外,尽管没有示出,但可以在与液晶50接触的像素电极基板40的部分上全部层压配向膜。例如由聚酰亚胺或氧化硅制成的蒸镀薄膜可以用作配向膜;然而,该实施例不特别局限于此。在该实施例中,“光遮蔽电极45”对应于本发明中“金属膜”的特定示例。
多个像素电极43以矩阵形式形成在像素区域101上。像素电极43由例如用于LSI的铝基金属材料制成。像素电极43具有光反射膜和向液晶50施加电压的电极的作用。电极层的数目不局限在一个。
将驱动电路42对应于每个像素电极43设置在每个像素电极43的背面,多个驱动电路42以矩阵形式形成在像素区域101内。驱动电路42是使用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半导体电路的有源驱动电路。将驱动电路42设置在每个像素电极43的背面以防止光的进入。设置在外围区域102上的驱动电路44是用于控制诸如数据驱动器或扫描驱动器的驱动电路42的外围电路的。
在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透明电极基板30和像素电极基板40由提供到外围区域102的密封材料粘合在一起。在本例中,透明电极基板30和像素电极基板40粘合在一起,使像素电极基板40上的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设置在密封部分51之内。在层压光遮蔽电极45的步骤中,当预先除去光遮蔽电极45涂布有密封材料的部分时或当不在涂布有密封材料的部分形成光遮蔽电极45时,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可以设置在密封部分51之内。此外,当在外围区域102内除去光遮蔽电极45时,除去了光遮蔽电极45的部分没有被遮蔽,因此优选的是,驱动电路44也和光遮蔽电极45一起形成在密封部分51之内。此外,设置在光遮蔽电极45和驱动电路44之间的另一层可以具有遮蔽光的作用,或者透明电极基板30或照明光学系统(未示出)可以具有遮蔽光的作用从而防止光进入驱动电路44。
在图8的结构示例中,所有的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都形成在密封部分51内表面51B之内;然而,如图11所示,光遮蔽电极45可以用密封部分51的端面103部分地涂覆。在这种情况下,除去了光遮蔽电极45的区域可以最小化,因此与图8中示出的结构示例相比,光遮蔽特性可以得到改善。在用密封部分51涂覆光遮蔽电极45一部分的情况下,优选高绝缘密封材料用作密封部分51。
换句话说,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密封结构中,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优选至少在密封部分51外表面51A之内形成。
下面,将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能和运行进行描述。
在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从透明电极30进入并通过液晶50的入射光L1由于像素电极43的反射作用发生反射。由像素电极43反射的光L1以与光进入方向相反的方向通过液晶50和透明电极30向外发射。此时,液晶50的光学特性根据相对电极间的电压差发生改变,从而调制通过液晶50的光L1。因此,通过光调制,能够产生灰度水平,调制光L1用于显示图像。
在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形成在像素电极基板40上的密封部分51外表面51A之内,因此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不会暴露在空气中,可以确保防潮性并防止电极侵蚀。此外,由于密封部分51的粘合表面是基板表面,因此与涂覆整个装置的外端表面的情况相比,(参考图6和7),能够长期确保充分的粘合。因此,在需要防侵蚀的投影显示的情况下,能够长期确保高防潮性,并能够防止在像素电极基板40的表面部分的电极侵蚀,从而确保长期的可靠性。
如上所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能够获得高防潮性,特别地,能够防止像素电极基板表面部分上的电极侵蚀,从而能够确保长期的可靠性。
<液晶显示设备的描述>
下面,将对使用根据该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设备的示例进行描述。如图12所示,以下将对使用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作为光阀的反射液晶投影仪的示例进行描述。
图12所示的反射液晶投影仪是使用红、绿和蓝三个液晶光阀21R,21G和21B显示彩色图像的所谓的三面板系统。反射液晶投影仪包括沿光轴10的光源11、分色镜12和13、以及全反射镜14。反射液晶投影仪还包括起偏光束分光器15、16和17、合成棱镜18、投影透镜19和屏幕20。
光源11发射包括显示彩色图像必需的红光(R),蓝光(B)和绿光(G)的白光,光源11使用例如卤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或类似物。
分色镜12具有将来自光源11的光分成蓝光和其他颜色的光的作用。分色镜13具有将通过分色镜12的光分成红光和绿光的作用。全反射镜14将由分色镜12分出的蓝光向起偏光束分光器17反射。
起偏光束分光器15,16和17分别沿红光、绿光和蓝光的光路设置。起偏光束分光器15、16和17分别具有偏振分光面15A、16A和17A,并具有将每束入射彩色光分成偏振分光面15A、16A和17A上的彼此正交的两个偏振成分的作用。偏振分光面15A、16A和17A使一个偏振成分(例如,S-偏振成分)反射并使另一个偏振成分(例如,P-偏振成分)从中通过。
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用作液晶光阀21R、21G和21B。由每个起偏光束分光器15、16和17的偏振分光面15A、16A和17A分开的每束彩色光的预定偏振成分(例如,S-偏振成分)进入每个液晶光阀21R、21G和21B。当液晶光阀21R、21G和21B由根据图像信号给出的驱动电压驱动时,液晶光阀21R、21G和21B具有调制入射光和分别向起偏光束分光器15、16和17反射调制光的作用。
合成棱镜18具有合成每束彩色光的预定偏振成分(例如,P-偏振成分)的作用,该预定偏振成分由每个液晶光阀21R、21G和21B发射并通过每个起偏光束分光器15、16和17。投影透镜19作为投影部件具有将合成棱镜18发射出的合成光向屏幕20投射的作用。
在具有以上结构的反射液晶投影仪中,由光源11发射的白光由于分色镜12的作用分成蓝光和其他颜色的光(红光和绿光)。蓝光由于全反射镜14的作用向起偏光束分光器17反射。其他颜色的光由于分色镜13的作用分成红光和绿光。红光和绿光分别进入起偏光束分光器15和16。
起偏光束分光器15、16和17分别将每束入射光分成偏振分光面15A、16A和17A上的彼此正交的两个偏振成分。与此同时,偏振分光面15A、16A和17A分别将一个偏振成分(例如,S-偏振成分)向液晶光阀21R、21G和21B反射。
液晶光阀21R、21G和21B由根据图像信号给出的驱动电压驱动,逐个像素地调制进入液晶光阀21R、21G和21B的每束彩色光的预定偏振成分。此时,根据该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用作液晶光阀21R、21G和21B,因此防外界侵蚀性能良好,并能够长期的保持充分的显示性能。
液晶光阀21R,21G和21B分别向起偏光束分光器15、16和17反射每束调制彩色光。起偏光束分光器15,16和17仅仅分别使来自液晶光阀21R、21G和21B的反射(调制)光中的预定偏振成分(例如,P-偏振成分)通过,并使该预定偏振成分向合成棱镜18发射。合成棱镜18合成通过了起偏光束分光器15、16和17的每束彩色光的预定偏振成分并向投影透镜19发射该合成光。投影透镜19将由合成棱镜18发射的合成光向屏幕20投射。从而,根据由液晶光阀21R、21G和21B调制的光的图像投射在屏幕20上从而显示期望的图像。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投影仪使用根据该实施例的具有良好防潮性和良好防侵蚀性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作为液晶光阀21R、21G和21B,因此能够在良好的状态下长期显示图像。
第二实施例涉及向透明电极32提供能量的端子(公共电极)设置在像素电极基板一侧的情况的防潮结构。在下面的描述中,同样的组件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数字表示,对其将不再进行描述。
图13表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4A表示该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13对应沿图14A的线A-A剖开的剖视图。在图14A中,未示出透明电极基板30。该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包含像素电极基板40A,该像素电极基板40A包括公共电极61。图14B表示公共电极61的放大图。在该实施例中,“光遮蔽电极45”和“公共电极61”对应本发明中“金属膜”的特定示例。
如图13所示,尽管公共电极61通过公共材料62电连接至透明电极32,但公共电极61形成在去除像素电极基板顶层以使之不与像素电极基板上的其他电极电连接的区域内。然而,在公共电极61和光遮蔽电极45具有相同电压的情况下,光遮蔽电极45可以具有公共电极61的作用。此外,公共电极61与像素电极43的外形不同,并且由于上述不同,不同的电场施加到公共电极61,从而影响了液晶50的取向特性。因此,如图14A所示,将公共电极61设置在远离像素区域101的位置上。在图7A中,将公共电极61设置在四角中的每个角上;然而,公共电极61的数目可以少于4。此外,设置公共电极61的位置不局限于四个角,只要是设置在密封部分51之内,它们可以形成在任何其他位置上。
在相关技术的结构中(参考图4),公共电极61形成在密封部分51之外;然而,在根据该实施例的结构中,所有的公共电极61、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都形成在密封部分51外侧面51A之内。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电极可以形成在密封部分51内侧面51B之内;然而,如图14B所示,可应用其中公共电极61由密封部分51的端面部分(或全部)涂覆的结构。如此,公共电极61的中央部分61A用公共材料62涂覆,中央部分61A外侧的外围部分61B用密封部分51涂覆。这样,在公共电极61由密封部分51部分(或全部)涂覆的结构中,优选高绝缘密封材料用作密封部分。没有电极设置在密封部分51之外,也就是说,例如,不涂覆层间绝缘膜46。然而,也可以应用如图8所示的结构示例中的整个外围部分用密封部分51涂覆的结构。
如上所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包括像素电极基板上的公共电极61的所有电极形成在密封部分51的外侧面51A之内,因此相关技术结构中不能用公共材料62涂覆的公共电极61的外围部分61B能够确保高防潮性。从而,在公共电极61设置在像素电极基板一侧的情况下,能够获得高防潮性,并能够确保长期的可靠性。
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变形涉及包括液晶入口(inlet)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防潮结构。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组件用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相同的数字表示,对其将不再进行描述。
图15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在该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液晶入口52设置在密封部分51的一部分内,液晶50通过液晶入口52注入。之后,液晶入口52用密封化合物53密封。设置液晶入口52的位置不局限于图15中示出的位置。此外,可以设置多个液晶入口52。在该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将液晶入口52密封以便将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设置在密封化合物53之内。如此,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可以形成在密封成分53内表面之内,或者可以用密封化合物53的端面部分地涂覆。换句话说,在该变形中,像素电极基板上的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形成在密封部分51外表面51A和密封化合物53外表面之内。
图16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变形。在该变形中,在如图15所示的变形的情况中,设置液晶入口52,并在注入液晶后用密封化合物53密封该液晶入口52。在该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密封液晶入口52使得所有的公共电极61、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设置在密封化合物53之内。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电极可以形成在密封化合物53内表面之内,或者可以用密封化合物53端面部分的涂覆。换句话说,在该变形中,像素电极基板上所有的公共电极61、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形成在密封部分51外表面51A和密封化合物53外表面之内。
这样,在根据这些变形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像素电极基板上的所有电极形成在密封部分51外表面51A和密封化合物53外表面之内,因此在包括液晶入口52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能够获得高防潮性,并能够确保长期的可靠性。
本发明不局限于以上的实施例和以上的变形,能够作各种不同的修改。例如,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对三面板系统投影仪作为投影仪的示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能够广泛的应用于诸如单面板系统的任何其他系统投影仪。
此外,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对光遮蔽电极45和公共电极61形成在外围区域102内的情况进行了描述;然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防潮结构不仅应用于光遮蔽电极45和公共电极61,而且应用于形成在像素电极基板上并需要具有防潮性的可侵蚀金属膜。更特别地,在暴露于空气的可侵蚀金属膜设置在像素电极基板上的情况下,金属膜形成在密封部分外表面之内以确保防潮性。
此外,也可以使用根据实施例的防潮结构和相关技术的防潮结构的组合。例如,在图8的结构示例中,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的表面可以用由例如氮化硅制成的无机防护膜涂覆。在像素电极43用该无机防护膜涂覆的情况下,该无机防护膜成为透明电极32和像素电极43之间的电容组件,可能减小施加给液晶50的电场。特别地,在液晶层薄,例如,大约3μm或更薄的情况下,有机防护膜的影响将增大。然而,在根据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密封后,通过密封部分51能够充分确保防潮性,因此该防护膜可以具有制造工艺所需的最小的厚度(例如,0.5μm或更小)。因此,在根据实施例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像素电极基板40和透明电极基板30之间的间距为3μm或更小的情况下,由于最小化了电容组件,像素电极43和光遮蔽电极45的表面能够用无机防护膜涂覆。
此外,可将如图6和7所示的具有高防潮性的涂层材料152涂覆整个装置外围端面的结构组合使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设计需要以及其他因素,在附加的权利要求或等同物的范围内,可以出现各种不同的变形、组合、子组合和改变。
本申请包括涉及2004年3月23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4-081297的主题,其全部内容在此引用作为参考。
权利要求
1.一种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像素电极基板,包括以矩阵形式设置的反射像素电极和形成在设置所述像素电极的像素区域外侧的金属膜;透明电极基板,包括透明电极并与所述像素电极基板相对,两基板之间具有预定间距;密封部分,将所述像素电极基板和所述透明电极基板粘合在一起,相对的基板表面之间具有预定间距;和液晶,密封在所述像素电极基板和所述透明电极基板之间,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金属膜形成在所述像素电极基板上的密封部分外表面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膜被所述密封部分的端面部分地涂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膜至少包括光遮蔽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金属膜包括向所述透明电极提供电压的公共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液晶入口,设置在密封部分的一部分中;以及密封化合物,用于密封所述液晶入口,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金属膜形成在所述密封部分和所述密封化合物外表面之内。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基板和所述透明电极基板之间的间距为3μm或更小。
7.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该液晶显示设备通过使用由该反射液晶显示装置调制的光来显示图像,所述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像素电极基板,包括以矩阵形式设置的反射像素电极和形成在设置所述像素电极的像素区域外侧的金属膜;透明电极基板,包括透明电极并与所述像素电极基板相对,两基板之间具有预定间距;密封部分,将所述像素电极基板和所述透明电极基板粘合在一起,在相对的基板表面之间具有预定间距;以及液晶,密封在所述像素电极基板和所述透明电极基板之间,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金属膜形成在所述像素电极基板上的密封部分外表面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液晶显示设备,还包括光源;和投射部分,将由所述光源发射并由所述反射液晶显示装置调制的光投射到屏幕,其中所述液晶显示设备用作反射液晶投影仪。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反射液晶显示装置和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其能够通过特定的防止像素电极基板表面部分的电极侵蚀来获得高防潮性并确保长期可靠性。密封部分将其间具有预定间距的像素电极基板和透明电极基板粘合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像素电极和金属膜形成在像素电极基板上的密封部分外表面之内。从而,使像素电极和金属膜不暴露在空气中,能够确保防潮性并能够防止电极侵蚀。此外,密封部分的粘合表面是基板表面,与涂覆整个装置外围端面的情况相比,能够长期确保充分的粘合。
文档编号G02F1/1341GK1737646SQ20051007176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3日
发明者秋元修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