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组件及其再生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678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组件及其再生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该图像形成组件由至少一个交换体形成一体,能够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这种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便于维修保养,将例如感光体鼓,显影装置,充电装置,清洁装置等交换体形成一体构成处理卡盒(process cartridge)。若使用的处理卡盒接近其使用极限,则会影响图像质量,因此,对交换时期进行管理,以便在产生影响之前的适当时期进行交换。例如根据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累积图像页数,预测处理卡盒的使用寿命,进行交换。然而,这种方法虽然能够预测初始安装的处理卡盒的使用寿命,但不知道交换后新装入的处理卡盒的累积图像页数。为此,需要记录在交换时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累积图像形成页数。
于是,例如在特开2002-182532号公报(以下简记“专利文献1”)中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将累积图像页数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卡盒的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同时将极限图像形成页数存储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的存储手段中。若所述累积图像页数超过所述极限图像形成页数,则该图像形成装置判断处理卡盒到达其使用寿命,并禁止图像的形成动作。按照该装置,能够将累积图像页数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卡盒的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因此不需要记录。但是,处理卡盒是由若干交换体构成场合,该装置不能判断应该交换哪个交换体。
针对这个问题,又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将换算成感光体鼓回转次数的处理卡盒使用寿命与感光体鼓的实际回转次数存储在处理卡盒的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由装置本体的控制部对两者进行比较,判断处理卡盒的使用寿命。而且,作为处理卡盒的再生处理方法,例如在特开2000-347550号公报(以下简记“专利文献2”)中提供了一种方法,用感光体鼓的交换次数规定再利用上限次数,当各交换体达到该上限次数,即更换该交换体。按照该再生方法,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判断应该交换的交换体。
但是,在专利文献1及2记载的处理卡盒中,当处理卡盒再生时,收纳在处理卡盒中的交换体的信息没有被存储,因此,不能判断再生处理卡盒中的新收纳的交换体的使用寿命,从而不能保证再生处理卡盒的质量及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保证再生的图像形成组件的质量、可靠性的图像形成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准确地判断图像形成组件及/或交换体已达到使用寿命,从而正确地使用图像形成组件的图像形成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这些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方案(1)一种图像形成组件,至少一个交换体形成一体,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其特征在于,设有非易失性存储手段,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具有存储部,在图像形成组件再生时,存储包含新装入交换体信息的再生信息。
(2)一种图像形成组件,至少一个交换体形成一体,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其特征在于,包括非易失性存储手段,能够读出·写入;寿命检测手段,检测图像形成组件及/或至少一个交换体的寿命;禁止使用代码写入手段,根据所述寿命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写入禁止使用代码。
(3)在上述(2)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寿命检测手段,检测至少一个交换体的寿命;交换体代码写入手段,将所述寿命检测手段检测出的到达寿命的交换体代码写入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
(4)在上述(2)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使用时间计算手段计算的时间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中的图像形成组件的保证使用时间进行比较,检测图像形成组件的寿命,所述使用时间计算手段用于计算图像形成组件的使用时间。
(5)在上述(2)或(3)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使用时间计算手段计算的时间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交换体的保证使用时间进行比较,检测交换体的寿命,所述使用时间计算手段用于计算交换体的使用时间。
(6)在上述(2)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时钟信息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图像形成组件的使用可能年月日进行比较,检测图像形成组件的使用寿命。
(7)在上述(2)或(3)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时钟信息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交换体的使用可能年月日进行比较,检测交换体的使用寿命。
(8)在上述(7)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通信手段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控制部进行通信,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通过所述通信手段存储时钟信息。
(9)在上述(2)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图像形成组件的总图像形成页数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图像形成极限页数进行比较,检测图像形成组件的寿命。
(10)在上述(2)或(3)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图像形成组件或交换体的图像形成总页数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交换体的图像形成极限页数进行比较,检测交换体的寿命。
(11)在上述(2)或(3)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作为交换体的任一回转体的总回转数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该回转体的极限回转数进行比较,检测该回转体的寿命。
(12)在上述(11)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体是感光体鼓、显影辊、转印辊、充电辊、定影辊中的至少一个。
(13)在上述(1)-(12)的任一个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组件是处理卡盒、显影卡盒、调色剂卡盒中的至少一个。
(14)在上述(13)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卡盒由像载置体、充电手段、显影手段、转印手段、清洁手段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一体。
(15)在上述(14)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体是像载置体及/或用于清洁像载置体的清洁手段。
(16)在上述(2)或(3)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根据调色剂用尽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检测调色剂卡盒的寿命;在该调色剂用尽检测手段检测出调色剂用尽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将调色剂残量设定为“0”存储。
(17)在上述(1)-(16)的任一个的图像形成组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是EEPROM。
(1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至少由一个交换体构成的图像形成组件,该图像形成组件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组件是上述(1)-(17)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组件。
(19)一种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所述图像形成组件至少由一个交换体构成为一体,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其设有能读出/写入的非易失性存储手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应交换的交换体的信息交换该交换体;将包含新装入交换体信息的再生信息写入该非易失性存储手段。
(20)在上述(19)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信息是检测再生后的图像形成组件及/或交换体的寿命的检测信息。
(21)在上述(20)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信息是图像形成组件及/或新装入交换体的保证使用期间、图像形成极限页数、作为交换体的回转体的极限回转数中的至少一项。
(22)在上述(19)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清除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的再生前的图像形成组件信息及/或应交换的交换体的信息。
(23)在上述(22)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清除的信息是再生前的图像形成组件及/或应交换的交换体的使用期间、图像形成总页数、回转体的总回转数中的至少一项。
(24)一种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所述图像形成组件由至少一个交换体构成为一体,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其设有能读出/写入的非易失性存储手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用于检测图像形成组件及/或交换体寿命的寿命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清除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禁止使用代码。
(25)在上述(24)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用于检测交换体寿命的寿命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清除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交换体代码。
(26)在上述(19)-(25)中任一项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再生图像形成组件写入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能够保证被再生图像形成组件的质量及可靠性。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能够准确地判断图像形成组件及/或交换体已经到达使用寿命,正确地使用图像形成组件。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概略构成的构成图;图2是表示上述打印机的感光体组件的内部构成图;图3是说明将上述感光体组件从装置本体抽出状态的侧视图;图4是表示搭载在IC标识(tag)中的非接触型IC芯片与装置本体之间关系的方框图;图5是搭载在上述IC标识中的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on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以下简记为“EEPROM”)的存储内容图;图6A,6B是根据使用时间及使用年月日检测组件及部件寿命的使用寿命检测流程图;图7A,7B是根据总复印页数及辊的总回转次数检测组件及部件寿命的使用寿命检测流程图;图8是说明检测感光体回转次数的反射型光学传感器的斜视图;图9是根据反射型光学传感器检测鼓回转标记的检测电路图;图10是根据来自调色剂用尽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检测组件寿命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显影装置及调色剂卡盒构成的局部放大斜视图;图12是对IC标识进行读取·写入装置的构成图;图13A,13B是进行组件再生处理的流程图;图14是进行组件再生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适用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彩色打印机(以下简记“打印机”)场合的实施例。
图1是表示打印机概略构成的构成图。如图1所示,在箱状的装置本体1内设置包括感光体2Y、2M、2C、2K的感光体组件3Y、3M、3C、3K,该感光体2Y、2M、2C、2K用于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调色剂图像。各符号后的添加字母Y、M、C、K分别表示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部件。
在各感光体组件3的上方设置写入组件4,作为曝光手段的写入组件4能够对感光体2Y、2M、2C、2K照射激光。写入组件4通过多面镜对激光L进行导向,照射在感光体2Y、2M、2C、2K上,顺次进行扫描,作为光源的激光L从激光二极管射出。
在各感光体组件3的下方,设置具有转印带5的转印组件6,转印带5转印由各感光体组件3形成的调色剂像,其被驱动辊7,从动辊8,以及若干张紧辊张架,上部移动面的外侧与感光体2Y、2M、2C、2K接触。在转印带5上部移动面的内侧,与感光体2Y、2M、2C、2K对向的位置上分别设置转印刷9Y、9M、9C、9K,作为转印手段,对转印刷9Y、9M、9C、9K施加与调色剂极性相反的转印偏压。在从动辊8的上部,设置夹持转印带5的纸张吸附辊10。
在图中的转印组件6的左上方设置定影组件11,定影组件11将转印在转印带5的调色剂像定影在转印材P上。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转印组件6倾斜地延伸在装置本体1的对角线方向,因此,与水平方向设置的转印组件相比,能够缩小占用空间。
在感光体组件3Y、3M、3C、3K的下方,设置能收纳不同尺寸转印材P的供纸组件12、13。此外,还设有双面组件14,反转组件15,当进行双面图像形成场合,作为运送路径。在定影组件11与反转组件15之间,分叉地形成反转运送路径16,通过配置在运送路径内的排纸辊17,将转印材P导向至设置在装置上部的排纸台18上。
所述感光体组件3Y、3M、3C、3K是用于在感光体2Y、2M、2C、2K上形成各色调色剂像的组件,除了在装置本体1中的配置位置不同之外,构造都相同。这里,省略其它感光体组件,仅对感光体组件3M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感光体组件3M内部构成的构成图。如图2所示,感光体3M包括设置在朝箭头A方向回转的鼓状感光体2M周围,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辊21M,作为显影手段的显影装置22M,以及清洁装置23M。充电辊21M与感光体2M反方向回转,能向感光体2M表面供给均匀电荷。在充电辊21M的上侧常设有对其进行清洁的充电清洁辊21a。另外,清洁装置23M包括清洁板23a与清洁刷23b,清洁板23a相对感光体2M的回转方向从反方向与感光体2M相接,清洁刷23b一边以与感光体2M反方向回转一边与其接触,以这样的状态清洁感光体2M的表面。
所述显影装置22M使用包含磁性载体及调色剂的二组分显影剂。在该显影装置22M设置显影辊22a,使其从显影盒22b的靠感光体侧的开口露出一部分,此外,还设置有运送螺旋22c、22d、显影刮板22e、调色剂浓度传感器22f、调色剂卡盒30M等。调色剂浓度传感器22f由检测显影剂导磁率的导磁率传感器(T传感器)构成。在上述构造的显影装置22M中,通过没有图示的气泵,将调色剂从调色剂卡盒30M收纳到显影盒22b内,通过运送螺旋22c、22d搅拌显影剂与调色剂,使得调色剂与磁性载体以逆极性摩擦带电,并被送往显影套22a。载置于显影套22a表面的显影剂被显影刮板22e限定层厚后,运送至与感光体2M对向的显影位置。在显影位置,施加在显影辊22a上的显影偏压形成显影电场,通过该显影电场使得显影辊22a上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朝着感光体2M上的静电潜影移动,对感光体2M上的静电潜影进行显影。
在上述构成的打印机中,若由没有图示的操作部指示图像形成,则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源驱动感光体2Y、2M、2C、2K朝箭头A方向回转。感光体组件3Y、3M、3C、3K的各充电辊21Y、21M、21C、21K,由没有图示的电源施加充电偏压,使得感光体2Y、2M、2C、2K分别均匀带电。写入装置4用激光对通过充电辊21Y、21M、21C、21K均匀带电的感光体2Y、2M、2C、2K进行曝光,使得各表面形成静电潜影,该激光是通过Y、M、C、K各色图像数据调制的。这些形成在感光体2Y、2M、2C、2K上的静电潜影通过显影装置22Y、22M、22C、22K显影成Y、M、C、K各色调色剂像。通过供纸辊24、25从供纸盒12、13的任意一个中分离出一页转印材P,送往一对定位辊26,该定位辊配置在感光体组件3Y的供纸侧。一对定位辊26控制送出时间,将转印材送到以箭头B方向移动的转印带5上,以使转印材P的前端与感光体2Y、2M、2C、2K上的调色剂像的前端一致。从所述从动辊8与吸附辊10之间送出至转印带5上,通过施加在吸附辊10上的偏压电压,将转印材P静电地吸附在转印带5上运送至各转印部。
转印材P在顺次通过各转印部时,通过转印刷9Y、9M、9C、9K使感光体2Y、2M、2C、2K上的Y、M、C、K各色调色剂像顺次重叠转印在其上,由此,在该转印材P上形成4色重叠的彩色色调剂像,再通过定影装置11定影。定影后的转印材P通过根据指定模式的运送路径翻转排出到排纸台18,或是从定影装置11直线前进,通过反转组件15及双面组件14以预定的时间再次送至各转印部。转印调色剂像后的感光体2Y、2M、2C、2K上的剩余调色剂被清洁装置23Y、23M、23C、23K的清洁装置23回收,送往废调色剂运送螺旋侧,通过废调色剂运送螺旋运送至废调色剂排出口,由废调色剂瓶(没有图示)回收。
打印黑白图像场合,只在黑色感光体组件3K的感光体鼓2K上通过黑色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像,接着,使得转印带5与该调色剂像的转印时间同步运送转印材P,只转印黑色调色剂像。
作为图像形成组件的感光体组件3Y、3M、3C、3K构成处理卡盒,能够分别相对装置本体1装卸。如图2所示,感光体组件3M是由感光体2M,充电辊21M,显影装置22M以及清洁装置23M构成一体,能够相对装置本体1装卸。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个别交换感光体2等,并能提高感光体组件的维修保养性能。
图3是说明将感光体组件从装置本体拉出的侧视图。将感光体组件3从装置本体1拉出场合,如图所示,将杆31拉到跟前(与箭头C反方向)往下方推,使得感光体组件3容易向箭头D的方向拉出。在呈安装于装置本体1状态的感光体组件3中,杆31是朝箭头C方向,即向上方弯曲。
图中该感光体组件3的右侧板上安装IC标识40。在该IC标识40中,搭载IC芯片41,其是在印刷电路板上设置作为非易失性存储手段的EEPROM42。在该EEPROM42中存储例如曝光量、带电量、显影偏压等成像条件,作为控制感光体组件3及其构成部件的必要信息。另外,还存储感光体组件(处理卡盒)的卡盒批量号、生产年月日、种类、保存期限、使用可能年月日、使用时间、保证使用时间、识别号码、开始使用年月日、复印页数、极限复印页数、再利用次数、再利用次数上限。再有,还可以存储作为感光体组件交换体的构成部件的交换时期、再生时应该交换的部件信息、再生时新装入部件的信息、检测出使用寿命的部件代码、用于检测使用寿命的回转体回转数、回转体的使用极限的回转数。此外,还可存储调色剂卡盒的调色剂批量号、生产年月日、调色剂的剩余量/充填量、充填日期、种类、保存期、再利用次数、再利用次数上限等。另外,为了再利用时确认,或用于研究部件交换,还可存储T传感器异常、带电异常等的组件异常信息。
图4是表示搭载在IC标识中的非接触型IC芯片与装置本体之间关系的方框图。如图4所示,IC芯片41包括电源电路43、CPU44、非接触通信电路45、控制电路46、以及与装置本体1进行非接触通信的收发两用天线47。电源电路43对收发两用天线47的电磁波进行整流,向所述电路供给电源。该IC芯片41还包括ROM48、RAM49、EEPROM42、E-EEPROM50,其中,ROM48是程序存储器,RAM49是用于实行程序的工作存储器,EEPROM42是非易失性存储手段,存储控制感光体组件3所需要的信息,E-EEPROM50存储向EEPROM42写入的专用命令。CPU44上具有I/O通信口,与调色剂用尽传感器的输出相连接。此外,装置本体1侧设有收发两用天线51、非接触通信电路52、CPU53,收发两用天线51与感光体组件3侧的IC芯片41进行非接触通信,非接触通信电路52和CPU53是通过串行通信接口进行信号的接收或发送。上面对感光体组件3的IC标识40进行了说明,在四个感光组件3Y、3M、3C、3K中都装有IC标识40,装置本体1侧的非接触通信电路52也与其对应,设有四电路。
上述结构的感光体组件3的IC芯片41是通过以下方式与装置本体1进行非接触通信的首先,通过装置本体1侧的非接触通信电路52,将从装置本体1侧CPU53输出的信号调制成传送用的所定信号,发送到收发两用天线51。从收发两用天线51发送出的信号由IC芯片41侧的收发两用天线47接收。接着,通过IC芯片41侧的非接触通信电路45,对该传送用的所定信号进行解调后,变换为并行信号送到CPU44。然后,CPU44根据由装置本体1发送的信号,从EEPROM42读出信息,根据存储在ROM48中的所定程序进行运算处理,将得到的运算处理结果写入EEPROM42。从IC芯片41侧的CPU44通过非接触通信电路45将运算处理结果向装置本体1侧发送。
上面对非接触型的IC标识40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使用接触型IC标识。该场合,只需将接收天线与发送天线变更为连接端子,其它构成都相同。
图5是本实施例涉及的EEPROM的存储内容表。在本实施例涉及的感光体组件3中,作为寿命检测手段的CPU44读出存储在EEPROM42中的信息,检测感光体组件3以及作为感光体组件3的交换体的各构成部件(以下简记为“部件”)的使用寿命。例如,通过比较使用时间与保证使用时间、比较使用年月日与使用可能年月日(保证使用期间)、比较总复印页数与复印极限页数、比较回转体总回转数与极限回转数、调色剂的剩余量等,检测感光体组件3以及/或者部件的使用寿命。根据该检测结果,当不能保证动作(包括打印图像质量)场合,作为禁止使用代码写入手段的CPU44将禁止继续使用感光体组件3的禁止使用代码写入EEPROM42。另外,作为交换体代码写入手段的CPU44将应该交换部件的部件代码写入EEPROM42。
当感光体组件3再生时,清除禁止使用代码,根据该应该交换部件的信息交换部件,存储新装入部件的信息,保证再生后感光体组件3的质量及可靠性。这里,感光体组件3的使用寿命是根据感光体组件内不能交换部件的使用寿命估计的。在感光体3和各部件分别换算使用时间,使用年月日,总复印页数,是由于设想实行部件交换。
下面说明根据使用时间及使用年月日检测感光体组件(在图中称为“组件”)及感光体组件3内部件的使用寿命。图6是根据使用时间及使用年月日检测组件及部件使用寿命的寿命检测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步骤S1。判断IC芯片41内的CPU44的内部计时器是否计数为一小时,若是计数为一小时(步骤S1的“是”),则进入步骤S2,在感光体组件3内的RAM49的计数计时器的计数上加上一小时。由于RAM49中的信息会随着电源的关闭而消失,因此,该时间为实际运转时间。接着,在步骤S3,确认RAM49的计数计时器是否计数二十四小时(任意时间),若已计数二十四小时(步骤S3的“是”),则进入步骤S4,在EEPROM42的组件使用时间存储部加上二十四小时。在步骤S5,在设置于EEPROM42的各部件的部件使用时间存储部加上二十四小时。由于存储在EEPROM42的使用时间存储部中的信息即使电源断开也不会消失,因此,该使用时间为累计使用时间。在上述步骤S3中,若RAM49的计数计时器没有计数二十四小时(步骤S3的“否”),则结束本流程(步骤S6)。
在步骤S7,将存储在EEPROM42的感光体组件3的累计使用时间与预先写入EEPROM42的感光体组件3的保证使用时间读出,在CPU44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若感光体组件3的累计使用时间超过感光体组件3的保证使用时间(步骤S7的“是”),则判断为到达感光体组件3的使用寿命,进入步骤S11,将禁止使用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12,结束本流程。比较结果,若感光体组件3的累计使用时间没有超过感光体组件3的保证使用时间(步骤S7的“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12,结束本流程。
在步骤S8,将存储在EEPROM42的感光体组件3的累计使用时间与预先写入EEPROM42的各部件的保证使用时间读出,在CPU44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若感光体组件3的累计使用时间超过各部件的保证使用时间(步骤S8的“是”),则进入步骤S10,将检测到使用寿命的部件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11,将禁止使用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12,结束本流程。比较结果,若感光体组件3的累计使用时间没有超过各部件的保证使用时间(步骤S8的“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12,结束本流程。
在步骤S9,将存储在EEPROM42的各部件的累计使用时间与预先写入的各部件的保证使用时间读出,在CPU44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若各部件的累计使用时间超过各部件的保证使用时间(步骤S9的“是”),则进入步骤S10,将检测到使用寿命的部件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11,将禁止使用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12,结束本流程。比较结果,若各部件的累计使用时间没有超过各部件的保证使用时间(步骤S9的“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13,结束本流程。
另一方面,在步骤S1,若判断IC芯片41内的CPU44的内部计时器没有计数一小时(步骤S1的“否”),则进入步骤S14,确认是否从装置本体1发送出时钟信息信号(年月日信号)。若从装置本体1发送出时钟信息信号(步骤14的“是”),则进入步骤S15,将从装置本体1发送的此时的年月日存储在EEPROM42。若装置本体1没有发送出时钟信息信号(步骤14的“否”),则进入步骤S16,结束本流程。
在步骤S17,在CPU44,对存储在EEPROM42的现在的年月日与感光体组件3的使用可能年月日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若现在的年月日超过感光体组件3的使用可能年月日(步骤17的“是”),则进入步骤S20,判断为到达感光体组件3的使用寿命,将禁止使用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21,结束本流程。比较结果,若现在的年月日没有超过感光体组件3的使用可能年月日(步骤17的“否”),则进入步骤S12,结束本流程。
在步骤S18,在CPU44对存储在EEPROM42的现在的年月日与部件的使用可能年月日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若现在的年月日超过了部件的使用可能年月日(步骤18的“是”),则进入步骤S19,判断到达部件的使用寿命,将被检测出到达使用寿命的部件代码写入EEPROM42。接着,进入步骤S20,将禁止使用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21,结束本流程。比较结果,若现在的年月日没有超过部件的使用可能年月日(步骤18的“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21,结束本流程。
下面对根据总复印页数及回转体(以下简记为“辊”)的回转数检测感光体组件3及部件的使用寿命进行说明。一般,作为回转体的显影辊、转印辊、充电辊等部件的使用寿命与总回转数具有相对关系。因此,检测各辊的使用寿命时,可以检测各辊的回转数,或是从感光体的总回转数计算各辊的总回转数,将其与预先存储的极限回转数进行比较,检测各辊的使用寿命。当然,也可根据总复印页数检测寿命。清洁刮板等部件的使用寿命一般与复印页数相关。因此,可以将总复印页数与预先存入的极限复印页数进行比较,检测清洁刮板的使用寿命。
图7是根据总复印页数及辊的总回转数检测感光体组件3及部件使用寿命的寿命检测流程图。如图7所示,在步骤S22,判断是否从装置本体1发送复印页数信号,若发送复印页数信号(步骤S22的“是”),则进入步骤S23,将发送的复印页数加入到EEPROM42的组件总复印页数存储部中。接着,在步骤S24,将从装置本体1发送的复印页数加入到EEPROM42的各部件的总复印页数存储部中。
在步骤S25,将存储在EEPROM42的组件总复印页数与预先写入EEPROM42的感光体组件3的极限复印页数读出,在CPU44进行比较。比较结果,若总复印页数超过感光体组件3的极限复印页数(步骤S25的“是”),则进入步骤S29,判断为到达感光体组件3的使用寿命,将禁止使用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30,结束本流程。若总复印页数没有超过感光体组件3的极限复印页数(步骤S25的“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30,结束本流程。
在步骤S27,在CPU44,对存储在EEPROM42的各部件的总复印页数与预先存储在EEPROM42的各部件的极限复印页数进行比较。若各部件的总复印页数超过该部件的极限复印页数(步骤S27的“是”),则进入步骤S28,判断到达部件的使用寿命,将被检测出部件的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29,将禁止使用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30,结束本流程。若各部件的总复印页数没有超过该部件的极限复印页数(步骤S27的“否”),则进入步骤S31,结束本流程。
另一方面,在上述步骤S22中,若从装置本体1发送的信号不是复印页数信号(步骤S22的“否”),则进入步骤S32,判断是否感光体2的回转数信号。若是回转数信号(步骤S32的“是”),则进入步骤S33,将感光体2的回转数加入到EEPROM42的感光体总回转数存储部中。然后,在步骤S34,将从装置本体1发送的感光体回转数加入到EEPROM42的各辊的辊总回转数存储部中。在上述步骤S32中,若从装置本体1发送的信号不是回转数信号(步骤S32的“否”),则进入步骤S35,结束本流程。
在步骤S36,在CPU44,对存储在EEPROM42的感光体2的总回转数与预先存入的感光体2的极限回转数进行比较,若感光体2的总回转数超过感光体2的极限回转数(步骤S36的“是”),则进入步骤S38,判断感光体2到达使用寿命,将被检测出到达使用寿命的感光体2的部件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39,将禁止使用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40,结束本流程。
在步骤S37,在CPU44,对存储在EEPROM42的各辊的总回转数与预先存储在EEPROM42的各辊的极限回转数进行比较。若各辊的总回转数超过该辊的极限回转数(步骤S37的“是”),则进入步骤S38,判断该辊到达使用寿命,将被检测出到达使用寿命的辊的部件代码写入非易失性存储手段,在步骤S39,将禁止使用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40,结束本流程。
为了检测感光体2的回转数,可以使用例如反射型光学传感器。图8是说明检测感光体回转数的反射型光学传感器的斜视图。如图8所示,在鼓状感光体2的图像形成区域外,设置鼓回转检测标记60,在感光体2的周围设置反射型光学传感器61,感光体2每回转一周,该反射型传感器61检测鼓回转检测标记60。图9是通过反射型光学传感器检测鼓回转检测标记的检测电路。如图9所示,从反射型光学传感器61发出的鼓回转信号通过I/O通信口发送至装置本体1侧的CPU53。CPU53对该鼓回转信号进行计数,检测感光体2的回转数,向感光体组件3侧的IC芯片41送信。也可将该鼓回转信号发送到感光体组件3侧的CPU44。另外,在图7所示流程图中,是根据感光体2的回转数检测其它辊的使用寿命,但也可在各辊分别设置上述回转数检测手段,通过该回转数检测手段检测各辊回转数,直接检测各辊的使用寿命。
也可以在设有调色剂卡盒30的感光体组件3中,通过调色剂用尽检测手段检测调色剂卡盒30的调色剂是否用尽,检测寿命。图10是根据调色剂用尽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检测组件使用寿命的流程图。在步骤S41,IC芯片41侧的CPU44通过与调色剂用尽检测传感器连接的I/O通信口,读取由调色剂用尽检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接着,在步骤S42,根据所读取的信号判断是否是调色剂用尽信号。若判断为调色剂用尽场合(步骤S42的“是”),则进入步骤S43,将调色剂剩余量以“0”存储在EEPROM42,在步骤S44,将禁止使用代码写入EEPROM42,在步骤S45),结束本流程。在上述步骤S42中,若不是调色剂用尽信号(步骤S42的“否”),则结束本流程(步骤S45)。另外,也可通过装置本体1内的CPU53读取由调色剂用尽检测传感器发出的调色剂用尽信号。
为了检测调色剂是否用尽,可以使用例如透射型光学传感器。图11表示显影装置及调色剂卡盒构成的局部放大斜视图。如图11所示,调色剂卡盒30Y、30M、30C、30K内的调色剂是通过莫诺泵62Y、62M、62C、62K及运送喷嘴63Y、63M、63C、63K供给至显影装置22Y、22M、22C、22K。在该运送喷嘴63Y、63M、63C、63K的靠调色剂卡盒30侧端部,设置透射型光学传感器64Y、64M、64C、64K,作为调色剂用尽检测传感器。该透射型光学传感器64通过检测透射率,检测调色剂是否用尽。另外,也可以不使用透射型光学传感器64,在显影盒22b内设置天线式调色剂用尽传感器。天线式调色剂用尽传感器通过检测根据调色剂量变化的显影辊22a与天线之间的静电容量,检测显影盒22b内的调色剂是否用尽。
下面说明到达使用寿命的感光体组件3的再生处理。用户或维修服务人员将到达使用寿命的感光体组件3从装置本体1取下,运送到再生工厂。在再生工厂,从IC标识40的EEPROM42读出到达使用寿命的部件的寿命信息,或将新装入部件的再生信息写入EEPROM42,进行感光体组件3的再生。图12是进行IC标识读取/写入装置的构成图。如图12所示,在进行感光体组件3的再生处理时,使用以下装置个人计算机70,手提式阅读记录器71,IC标识读出/写入用板73,IC标识读出/写入装置74等。所述手提式阅读记录器71与非接触型IC标识40实行信息交换通信,所述IC标识读出/写入用板73与接触型IC标识72实行信息交换通信。所述手提式阅读记录器71通过USB75与个人计算机70连接,在读出非接触型IC标识40的信息或将信息写入IC标识40时使用。IC标识读出/写入用板73上装有IC标识用插座76,能在IC标识用插座76中装入接触型IC标识72,或取出该IC标识72,用于从感光体组件3取下IC标识72,向该IC标识72写入再生信息。IC标识读出/写入装置74通过USB77与个人计算机70连接,并通过I2C总线79及连接器78与IC标识读出/写入用板73连接。
非接触型IC标识40场合,通过阅读记录器71与安装在感光体组件3的IC标识40进行通信,从EEPROM42读出用于再生感光体组件3的信息(应该交换的部件信息、异常履历、故障履历等)。通过阅读记录器71将该读出的信息发送到个人计算机70。根据该信息使得感光体组件3再生。然后,由个人计算机70通过阅读记录器71将再生信息(交换后的部件信息、再生年月日、再利用次数、再充填调色剂场合的调色剂充填量、充填日、有效期限、彩色调色剂场合的彩色ID等)写入IC标识40的EEPROM42中。
接触型IC标识72场合,将IC标识72从感光体组件3取下,安装在读出/写入用板73的IC标识用插座76中。接着,使其与IC标识读出/写入装置74进行通信,读出存储在EEPROM的用于再生感光体组件的信息(应该交换的部件、异常履历、故障履历等)。通过IC标识读出/写入装置74将该读出信息发送到个人计算机70。然后,根据该信息使得感光体组件3再生。若组件的再生结束,则由个人计算机70通过IC标识读出/写入装置74,将再生信息(交换后的部件信息、再生年月日、再利用次数、调色剂再充填场合的调色剂充填量、调色剂充填日、有效期限、彩色调色剂场合的彩色ID等)写入IC标识72的EEPROM。将写入再生信息的IC标识72从IC标识读出/写入用板73的IC标识用插座76上取下,再次安装到被再生的感光体组件3。
图13、14是感光体组件再生处理的流程图。如图13所示,在步骤S50中,在IC芯片41侧的CPU44判断是否从个人计算机70(手提式阅读记录器71或IC标识读出/写入装置74)接收到再生组件代码信号,若不是再生组件代码信号(步骤S50的“否”),则进入步骤S51,结束本流程。若是再生组件代码信号(步骤S50的“是”),则进入步骤S52,将再生组件代码写入IC芯片41的EEPROM42中。该再生组件代码是将感光组件3安装在装置本体1中时,用于判断是否是被再生的组件的信号。接着,在步骤S53,确认是否是清除禁止使用代码信号,若是清除禁止使用代码信号(步骤S53的“是”),则进入步骤S54,清除写入EEPROM42的禁止使用代码。接着,在步骤S55,确认是否是清除被检测出到达使用寿命部件的部件代码的信号。若是部件代码的清除信号(步骤S55的“是”),则进入步骤S56,清除存储在EEPROM42的部件代码。在步骤S57,确认是否是再生时新装入部件的部件信息信号,若是新装入的部件信息信号(步骤S57的“是”),则进入步骤S58,将该新装入的部件信息信号写入EEPROM42中。在步骤S59,确认是否是调色剂充填信号,若是调色剂充填信号(步骤S59的“是”),则进入步骤S60,在EEPROM42的调色剂剩余量存储部写入100%。
新装入部件有时能延长感光体组件3的使用寿命,这时若保证使用期间等仍处于初始状态,则尽管还能充分使用,有时也会被判断为感光体组件3已经到达使用寿命。于是,需要对感光体组件3以及新装入的部件设定新的保证使用时间、保证使用期限(使用可能年月日)、复印极限页数、极限回转数(交换部件为感光体或各个辊场合),进行再写入。
在步骤S61,确认是否是保证使用时间信号。若是保证使用时间信号(步骤S61的“是”),则进入步骤S62,将新的组件保证使用时间盖写在以前存储在EEPROM里的保证使用时间上。在步骤S63,将新装入部件的新的保证使用时间盖写在以前存储在EEPROM42里的保证使用时间上。
在步骤S64,确认是否是保证使用期间信号,若是保证使用期间信号(步骤S64的“是”),则进入步骤S65,将新的组件的保证使用期间盖写在以前存储在EEPROM42里的保证使用期间上。在步骤S66,将新装入部件的新的保证使用期间盖写在以前存储在EEPROM42里的保证使用期间上。
在步骤S67,确认是否是复印极限页数的信号,若是复印极限页数信号(步骤S67的“是”),则进入步骤S68,将新组件的复印极限页数盖写在以前存储在EEPROM42里的复印极限页数上。在步骤S69,将新装入部件的新复印极限页数盖写在以前存储在EEPROM42里的复印极限页数上。
在步骤S70,确认是否是极限回转数信号,若是极限回转数(步骤S70的“是”),则进入步骤S71,将新装入辊的新极限回转数盖写在以前存储在EEPROM42里的极限回转数上。
另外,若将被再生的组件安装在装置本体1,则重新检测组件及各部件的使用时间、总复印页数、辊的总回转数。于是,清除以前存储在EEPROM42里的组件及交换部件的使用时间、总复印页数、辊的总回转数。
如图14所示,在步骤S72,确认是否是使用时间的清除信号,若是使用时间的清除信号(步骤S72的“是”),则进入步骤S73,将组件的使用时间从EEPROM清除,在步骤S74,将交换部件的使用时间从EEPROM42中清除。
在步骤S75,确认是否是总复印页数的清除信号,若是总复印页数的清除信号(步骤S75的“是”),则进入步骤S76,将组件的总复印页数从EEPROM42中清除,在步骤S77,将交换部件的总复印页数从EEPROM42中清除。
在步骤S78,确认是否是总回转数的清除信号,若是总回转数的清除信号(步骤78的“是”),则进入步骤S79,将交换辊的总回转数从EEPROM42中清除,然后,结束本流程(步骤S80)。
按照本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再生作为图像形成组件的感光体组件3时,作为非易失性存储手段的EEPROM42中存储包含新装入部件信息的再生信息。因此,能够重新设定新装入部件的使用寿命等,能够保证被再生的感光体组件3的质量及可靠性。
按照本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检测感光体组件3及/或至少一个部件的使用寿命,将禁止使用代码写入EEPROM42中。因此,能够避免尽管感光体组件3内的部件已达到寿命却仍在继续使用,或尽管感光体组件3内不能交换的部件已达到寿命却仍在继续使用等现象,从而能正确使用组件。
按照本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在EEPROM42中写入被检测出到达使用寿命部件的代码,因此,容易掌握到达使用寿命的部件,容易实现感光体组件再生。
按照本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将使用时间与保证使用时间进行比较,将使用年月日与使用期限年月日进行比较,将总复印页数与复印极限页数进行此较,从而能够准确检测感光体组件3及/或部件的使用寿命。例如能够准确检测作为部件的感光体,用于清洁感光体表面的清洁板的使用寿命。
按照本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将作为回转体的辊的总回转数与极限回转数进行比较,由此能够准确地检测辊的使用寿命,例如感光体鼓、显影辊、转印辊、充电辊、定影辊等的寿命。
按照本实施例涉及的打印机,使用作为非易失性存储手段的EEPROM42。由于使用电信号向EEPROM42写入或清除数据,因此,数据的写入或清除都很容易。
按照本实施例涉及的感光体组件3的再生方法,由于根据存储在EEPROM42中的应该交换的部件信息进行交换,因此,容易掌握到达使用寿命的部件,容易实行再生。另外,由于EEPROM42中存储了包含新装入的部件信息,因此,能够保证组件3的质量及可靠性。
按照本实施例涉及的感光体组件3的再生方法,在EEPROM42中写入再生后的感光体组件3及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能够准确地检测再生感光体组件3的使用寿命,防止还未到达使用寿命便已进行交换,或是虽已到使用寿命却仍在继续使用等现象。
按照本实施例涉及的感光体组件3的再生方法,从保证使用时间、保证使用期间(可能使用年月日)、复印极限页数、辊的极限回转数设定感光体组件及新装入部件的新使用寿命。由此,能够准确检测再生后感光体组件及部件的使用寿命,并能够保证感光体组件3的质量及可靠性。
按照本实施例涉及的感光体组件3的再生方法,通过清除再生前的感光体组件3及应该交换的部件的信息,能够重新写入再生后的感光体组件3及新装入部件的信息。例如感光体组件及部件的使用期限、总复印页数、辊的总回转数等。因此,根据该信息能够准确地检测再生后的感光体组件3及部件的使用寿命。
按照本实施例涉及的感光体组件3的再生方法,通过清除存储在EEPROM42的禁止使用代码,能够交换已经到达使用寿命的部件。另外,在使用再生的感光体组件3时,根据该禁止使用代码的有或无,能够确认应该交换的部件是否已经交换。
按照本实施例涉及的感光体组件3的再生方法,将再生感光体组件写入EEPROM42,因此,使得装置本体1的控制部能够在安装该感光体组件3时识别其是再生感光体组件。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能够装卸于装置本体的图像形成组件,列举感光体组件3或调色剂卡盒30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分成例如由感光体、充电辊、清洁装置构成的感光体组件、以及由显影装置构成的显影组件,分别能相对装置本体装卸。该场合,也可在显影组件安装非易失性存储手段。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使用EEPROM42,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例如强电介体存储元件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组件,至少一个交换体形成一体,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其特征在于,设有非易失性存储手段,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具有存储部,在图像形成组件再生时,存储包含新装入交换体信息的再生信息。
2.一种图像形成组件,至少一个交换体形成一体,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其特征在于,包括非易失性存储手段,能够读出·写入;寿命检测手段,检测图像形成组件及/或至少一个交换体的寿命;禁止使用代码写入手段,根据所述寿命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写入禁止使用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寿命检测手段,检测至少一个交换体的寿命;交换体代码写入手段,将所述寿命检测手段检测出的到达寿命的交换体代码写入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
4.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使用时间计算手段计算的时间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中的图像形成组件的保证使用时间进行比较,检测图像形成组件的寿命,所述使用时间计算手段用于计算图像形成组件的使用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使用时间计算手段计算的时间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交换体的保证使用时间进行比较,检测交换体的寿命,所述使用时间计算手段用于计算交换体的使用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时钟信息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图像形成组件的使用可能年月日进行比较,检测图像形成组件的使用寿命。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时钟信息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交换体的使用可能年月日进行比较,检测交换体的使用寿命。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通信手段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控制部进行通信,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通过所述通信手段存储时钟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图像形成组件的总图像形成页数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图像形成极限页数进行比较,检测图像形成组件的寿命。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图像形成组件或交换体的图像形成总页数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交换体的图像形成极限页数进行比较,检测交换体的寿命。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对作为交换体的任一回转体的总回转数与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该回转体的极限回转数进行比较,检测该回转体的寿命。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体是感光体鼓、显影辊、转印辊、充电辊、定影辊中的至少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组件是处理卡盒、显影卡盒、调色剂卡盒中的至少一个。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卡盒由像载置体、充电手段、显影手段、转印手段、清洁手段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一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体是像载置体及/或用于清洁像载置体的清洁手段。
16.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寿命检测手段根据调色剂用尽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检测调色剂卡盒的寿命;在该调色剂用尽检测手段检测出调色剂用尽时,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将调色剂残量设定为“0”存储。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是EEPROM。
1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至少由一个交换体构成的图像形成组件,该图像形成组件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形成组件是上述(1)-(17)中任一个的图像形成组件。
19.一种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所述图像形成组件至少由一个交换体构成为一体,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其设有能读出/写入的非易失性存储手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应交换的交换体的信息交换该交换体;将包含新装入交换体信息的再生信息写入该非易失性存储手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信息是检测再生后的图像形成组件及/或交换体的寿命的检测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信息是图像形成组件及/或新装入交换体的保证使用期间、图像形成极限页数、作为交换体的回转体的极限回转数中的至少一项。
22.根据权利要求19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清除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的再生前的图像形成组件信息及/或应交换的交换体的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清除的信息是再生前的图像形成组件及/或应交换的交换体的使用期间、图像形成总页数、回转体的总回转数中的至少一项。
24.一种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所述图像形成组件由至少一个交换体构成为一体,能相对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装卸,其设有能读出/写入的非易失性存储手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用于检测图像形成组件及/或交换体寿命的寿命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清除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禁止使用代码。
25.根据权利要求24中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用于检测交换体寿命的寿命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清除存储在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的交换体代码。
26.根据权利要求19-2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再生图像形成组件写入所述非易失性存储手段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组件的再生方法。该图像形成组件由感光体2,充电辊21,显影装置22,清洁装置23等部件形成一体构成能相对装置本体1装卸的感光体组件3,设有包括存储部的EEPROM42,存储部存储感光体组件3再生时,应交换部件的信息,存储感光体组件3再生时,包含新装入部件信息的再生信息。能保证再生的图像形成组件的质量及可靠性,能准确地判断图像形成组件及/或交换体是否已到达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G03G21/00GK1749885SQ200510109630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7日
发明者菊地英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