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290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在受冲击的情况下较不易分离。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高画面质量、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Display,TFT-LCD)已逐渐成为市场上显示器的主流。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主要由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及背光模块(back light module)所构成。此外,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通常通过框架来组装在一起。
图1为公知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公知液晶显示器100包括了背光模块110、液晶面板120以及第二框架130。其中,背光模块110具有第一框架112。液晶面板120设置于背光模块110上方,而第二框架130与第一框架112相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120。此外,背光模块110还包括了导光板114、反射罩116、光源118和胶框119。其中,导光板114设置于第一框架112内,而反射罩116设置于导光板114的侧边处。光源118设置于反射罩116内,而胶框119设置于第一框架112与液晶面板120之间,且其中的光源118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Fluorescent 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阵列(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更详细而言,光源118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射罩116的反射后,再通过导光板114导引而入射至液晶面板120。
第一框架112和第二框架130上分别具有扣爪部112a与扣爪部130a。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120和背光模块110的组装的完成是利用将第一框架112上的扣爪部112a扣入第二框架130上的扣爪部130a而成。简单说,传统的组装方式是利用扣爪部112a与130a的扣合,而固定液晶面板120和背光模块110。为了简化图标,以下仅表示第一框架112与第二框架130。
图2A为图1中公知液晶显示器未受冲击时框架扣合的示意图。图2B和图2C则分别表示了图1中公知液晶显示器受到冲击时扣爪部分离以及框架分离的示意图。请先参照图2A。如图2A所示,第一框架112的扣爪部112a与第二框架130的扣爪部130a为相互扣合。接着,当第一框架112受到某一方向的冲击力(如图标2B所示的方向朝上的冲击F),由于此冲击F会施力于第一框架112,第一框架112的扣爪部112a就会被向上拉扯,使得扣爪部130a外翻而与第一框架112的扣爪部112a分离。因此,第一框架112和第二框架130互相分离,如图2C所示。
由此可知,公知液晶显示器100的结构强度是取决于扣爪部112a与130a之间的扣合强度。虽然增加扣爪部112a与130a扣合面积能够提高公知液晶显示器100抗冲击的能力,但是在窄边框设计逐渐成为液晶显示器的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扣爪部112a与130a的尺寸变更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在受冲击的情况下较不易分离。
基于上述目的或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此液晶显示器包括了背光模块、液晶面板与第二框架。背光模块具有第一框架。此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本体、多个第一扣爪部与多个挡部,其中这些第一扣爪部与这些挡部位于第一本体侧壁上。液晶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上方。第二框架适于与第一框架相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此第二框架包括第二本体与多个第二扣爪部,且这些第二扣爪部位于第二本体侧壁上。其中,这些第一扣爪部与对应的这些第二扣爪部扣合,以限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于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移,且这些挡部用以限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于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移。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垂直。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这些第二扣爪部可以分别贯穿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这些挡部分别贯穿第二本体,且这些挡部与这些第一本体分别位于第二本体侧壁的两侧。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背光模块可以再包括导光板、反射罩、光源与胶框。导光板设置于第一框架内,而反射罩设置于导光板的侧边处。光源设置于反射罩内,而胶框设置于第一框架与液晶面板之间。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光源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阵列。
基于上述目的或其它目的,本发明再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此液晶显示器包括了背光模块、液晶面板与第二框架。背光模块具有第一框架。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本体与多个第一扣爪部,且这些第一扣爪部位于第一本体侧壁上。液晶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上方。此外,第二框架适于与第一框架相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第二框架包括第二本体与位于第二本体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扣爪部,其中的这些第二扣爪部具有多个开口,且对应的部分这些第一扣爪部嵌入这些开口内。其中,这些第一扣爪部与对应的这些第二扣爪部扣合,以限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于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移,且这些挡部用以限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于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移。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垂直。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这些第二扣爪部可以分别贯穿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背光模块可以再包括导光板、反射罩、光源与胶框。导光板设置于第一框架内,而反射罩设置于导光板的侧边处。光源设置于反射罩内,而胶框设置于第一框架与液晶面板之间。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上述光源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阵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组装借着扣爪部与挡部的扣合,而提高框架间扣合的强度,并进而提高液晶显示器的组装的结构强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公知液晶显示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图1中公知液晶显示器未受冲击时框架扣合的示意图。
图2B为图1中公知液晶显示器受到冲击时扣爪部分离的示意图。
图2C为图1中公知液晶显示器受到冲击时框架分离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4A与图4B分别为图3中框架受到冲击时第一扣爪部以及挡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5A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档部的剖面立体图。
图5C为第二实施例的挡部抵抗冲击的截面示意图。
图6A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框架组装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6B为图6A的第一扣爪部的剖面立体图。
图6C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扣爪部抵抗冲击的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记说明100公知液晶显示器110、210背光模块112、212第一框架112a、130a扣爪部
114、214导光板116、216反射罩118、218光源119、219胶框120、220液晶面板130、230第二框架200、300液晶显示器212a第一本体212b、312b第一扣爪部212c、312c挡部230a第二本体230b第二扣爪部312d开口D1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F冲击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图3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3,液晶显示器200包括背光模块210、液晶面板220和第二框架230。其中,背光模块210具有第一框架212,而液晶面板220设置于背光模块210上方,且第二框架230与第一框架212相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220。此外,背光模块210还包括了导光板214、反射罩216、光源218与胶框219。其中,导光板214设置于第一框架212内,而反射罩216设置于导光板214的侧边处。光源218设置于反射罩216内,而胶框219设置于第一框架212与液晶面板220之间,且其中的光源218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阵列(LightEmitting Diode Array)。更详细而言,光源218所发出的光线通过反射罩216的反射后,再通过导光板214导引而入射至液晶面板220。请继续参照图3,第一框架212包括第一本体212a、多个第一扣爪部212b与多个挡部212c,且这些第一扣爪部212b与这些挡部212c皆位于第一本体212a侧壁上。第二框架230包括第二本体230a与位于第二本体230a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扣爪部230b。再者,如图3所示,第一扣爪部212b与对应的第二扣爪部230b相互扣合,以限制第一本体212a与第二本体230a在第一方向D1上的相对位移,而这些挡部212c则用以限制第一本体212a与第二本体230a于第二方向D2上的相对位移。此外,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为互相垂直。
图4A与图4B分别为图3中框架受到冲击时第一扣爪部以及挡部的截面示意图。请继续参照图4A与4B。从图4A可以看出,图4A左侧中第一扣爪部212b与第二扣爪部230b相互扣合着,并分别贯穿第二本体230a与第一本体212a。当相组装的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受到冲击时,由于第一扣爪部212b与第二扣爪部230b相扣合(如图4A左侧所示),此而可抵抗冲击并限制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于第一方向D1的相对移动,如图4A右侧所示。接着,如图4B左侧所示,第一框架212的挡部212c与第二框架230的第二本体232a相扣合。因此,当相组装的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受到冲击时,第一框架212的挡部212c能够限制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于第二方向D2的相对移动,如图4B右侧所示。因此,与公知技术相比,在承受冲击的情况下,依据本发明的组装后的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具有较佳结构强度。
第二实施例图5A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立体剖面示意图,而图5B为图5A的档部的剖面立体图。请同时参照图5A与图5B,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300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200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挡部312c贯穿至第二本体230a中,且挡部312c与第一本体212a是分别位于第二本体230a侧壁的两侧。
再请参照图5C,其为第二实施例的挡部抵抗冲击的截面示意图,与图3的挡部212c相比,本实施例的挡部312c还延伸而贯穿到第二框架230的第一本体230a内侧。更详细而言,挡部312c和第一本体212a分别位于第二本体230a侧壁的两侧,且挡部312c部分地贯穿第二本体230a。此种形态的挡部312c不仅能够抵抗朝上的第一方向D1的冲击外,还能抵抗第二方向D2的冲击。
第三实施例图6A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框架组装的部分立体示意图,而图6B为图6A的第一扣爪部的剖面立体图。请同时参照图6A与图6B,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亦与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200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框架212的第一扣爪部312b是具有一个开口312d(即图6B左侧下方的挖空处),用以提供对应的第二扣爪部230b中的一部分嵌入到此开口312d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扣爪部312b还延伸贯穿至第二本体230a内侧(相似于第二实施例中的挡部312c)。
请再参照图6C,其为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扣爪部抵抗冲击的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第一扣爪部312b具有开口312d,而对应的第二扣爪部230b的一部分可以嵌入到这个开口312d中。此种形态的第一扣爪部312b与第二扣爪部230b的搭配使用可以更强化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于组装后的结构强度。更详细而言,从图6C可以清楚看出,此种形态的第一扣爪部312b与第二扣爪部230b的搭配不仅能够抵抗朝上的第一方向D1的冲击外,还能抵抗第二方向D2的冲击。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的挡部212c也可以采用第二实施例中文件部的形态(即挡部312c)。
此外,值的一提的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扣爪部212b与第二扣爪部312b、第二实施例中的档部312c(或第一实施例中的档部212c)与第三实施例中具有开口312d的第一扣爪部312b,都可以独立地应用于单一实施例的第一框架212或第二框架23;当然,也可以将所有方式(包括扣爪部、档部与开口)组合并应用于单一实施例的第一框架212与第二框架230。
综上所述,本发明使用两组扣合结构,以限制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相对位移。换言之,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较不易分离。此外,挡部或扣爪部也具有不同的设计,以提高组装后的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结构强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改进,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包括背光模块,具有第一框架,而该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本体、多个第一扣爪部与多个挡部,其中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上述这些挡部位于该第一本体侧壁上;液晶面板,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方;以及第二框架,与该第一框架组装,以夹持该液晶面板,而该第二框架包括第二本体与位于该第二本体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扣爪部,其中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对应的上述这些第二扣爪部扣合,以限制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于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移,且上述这些挡部用以限制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于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上述这些第二扣爪部分别贯穿该第二本体与该第一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上述这些挡部分别贯穿该第二本体,且上述这些挡部与上述这些第一本体分别位于该第二本体侧壁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该背光模块还包括导光板,设置于该第一框架内;反射罩,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侧边处;光源,设置于该反射罩内;以及胶框,设置于该第一框架与该液晶面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光源包括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阵列。
7.一种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包括背光模块,具有第一框架,而该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本体与多个第一扣爪部,其中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位于该第一本体侧壁上;液晶面板,设置于该背光模块上方;以及第二框架,与该第一框架组装,以夹持该液晶面板,而该第二框架包括第二本体与位于该第二本体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扣爪部,而上述这些第二扣爪部具有多个开口,且对应的部分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嵌入上述这些开口内,其中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对应的上述这些第二扣爪部扣合,以限制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于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移,且上述这些挡部用以限制该第一本体与该第二本体于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上述这些第一扣爪部与上述这些第二扣爪部分别贯穿该第二本体与该第一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该背光模块还包括导光板,设置于该第一框架内;反射罩,设置于该导光板的侧边处;光源,设置于该反射罩内;以及胶框,设置于该第一框架与该液晶面板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是该光源包括冷阴极荧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阵列。
全文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了背光模块、液晶面板与第二框架。背光模块具有第一框架,而第一框架包括第一本体、多个第一扣爪部与多个挡部,其中这些第一扣爪部与这些挡部位于第一本体侧壁上。液晶面板是设置于背光模块上方。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相组装,以夹持液晶面板。第二框架包括第二本体与多个第二扣爪部,而这些第二扣爪部位于第二本体侧壁上。其中,这些第一扣爪部与对应的这些第二扣爪部扣合,以限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于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移,且这些挡部用以限制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于第二方向的相对位移。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959484SQ20051011556
公开日2007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4日
发明者何忠兴, 王耀东 申请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