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投影放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4610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投影放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投影机的一种投影放大装置,也可广泛用于教学投影仪、幻灯机的一种投影放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供,投影机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广泛应用。传统投影机的投影放大原理是这样的,由发光强度高的灯泡作为光源,从光源出射散射光线后,经过反光碗、聚光透镜聚光,再经后菲涅尔透镜将光线进一步约束为平行光,照亮显示图像的液晶屏,透过液晶屏后带有图像的信息平行光再经前菲涅尔透镜约束到透镜组,经透镜组放大后在显示屏上显示图像。传统投影机存在以下不足工作电压需要数百甚至上千伏特,需要专门设计高压电路,光源内部温度上千度,大量电能转变为热能流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能耗高,一般的家用投影机在250瓦左右,光源灯泡受高温影响,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寿命短,需要严密的散热设计,即使散热良好,灯泡的寿命通常也只有几百到几千小时,而投影机的专用灯泡价格昂贵,使用成本高,光线中含有较高红外线,红外线会造成液晶屏温度升高,液晶屏也需要散热设计,导致投影机结构复杂,高温也影响液晶屏寿命,同时,因散热需求,无法将机器密封,流动的空气带来大量灰尘依附,需要定期进行光路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冷光源提供照明,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多只白色发光二极管在一个平面基板上排列成一个矩形阵列,由直流电源供电,组成一个发光平面作为光源,在发光平面前面依次安装后菲涅尔透镜、液晶屏、前菲涅尔透镜,在前菲涅尔透镜前面适当距离安装透镜组。使用时,接通直流电源,发光二极管同时工作,光线经后菲涅尔透镜约束成为平行光照亮液晶屏,反映液晶屏图像信息的光线穿过液晶屏,经前菲涅尔透镜约束的透镜组,经透镜组放大后投影到显示屏。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发光二极管组成矩形阵列的发光平面作为光源,几乎不含红外线,大大降低了光源的工作温度,无需对光源及液晶屏安装散热装置,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本身具有较好的指向性、聚光性,无需再安装反光碗、聚光透镜,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发光二极管为节能原件,与用灯泡照明相比节能效果明显,原件成本降低,发光二极管工作寿命大于5万小时,延长了投影机的工作寿命及使用成本,由于取消了传统投影机的风冷散热设计,投影机壳体可相对密闭,无需光路清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是发光平面,2是后菲涅尔透镜,3是液晶屏,4是前菲涅尔透镜,5是透镜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用3.7V,20mA的白色发光二极管150只在一个平面基板上排列成8英寸的矩形阵列形成发光平面1,并联连接4V直流电源,在发光平面1前面依次安装后菲涅尔透镜2、液晶屏3、前菲涅尔透镜4,在前菲涅尔透镜4前面适当距离安装透镜组5。使用时,接通4V直流电源,发光二极管同时工作,光线经后菲涅尔透镜2约束成为平行光照亮液晶屏3,反映液晶屏3图像信息的光线穿过液晶屏3,经前菲涅尔透镜4约束的透镜组5,经透镜组5放大后投影到显示屏。
权利要求1.一种投影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用多只白色发光二极管在平面基板上排列成一个矩形阵列,由直流电源供电,组成一个发光平面(1)作为光源,在发光平面(1)前面依次安装后菲涅尔透镜(2)、液晶屏(3)、前菲涅尔透镜(4),在前菲涅尔透镜(4)前面适当距离安装透镜组(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投影放大装置采用发光二极管组成矩形阵列的发光平面作为光源,几乎不含红外线,大大降低了光源的工作温度,无需对光源及液晶屏安装散热装置,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本身具有较好的指向性、聚光性,无需再安装反光碗、聚光透镜,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发光二极管为节能原件,与用灯泡照明相比节能效果明显,原件成本降低,发光二极管工作寿命大于5万小时,延长了投影机的工作寿命及使用成本,由于取消了传统投影机的风冷散热设计,投影机壳体可相对密闭,无需光路清洁。
文档编号G03B21/14GK2881720SQ20052003615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8日
发明者田超 申请人:田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