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及其升降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52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器及其升降基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整高度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中液晶显示器已成为主流的显示设备,液晶显示器的主要优点是比传统的阴极射线真空管显示器具有体积小且质量轻的特质。而目前许多人将液晶显示器装设在升降基座上,以使液晶显示器能够依照使用者的喜好及视角的差异以调整高度。
请参照图1,图1绘示传统升降基座立体图。显示器即架设于顶板105处,座体101为空心以使升降杆103收纳于座体101。座体101设置一定力弹簧107。定力弹簧107一端固定于座体101,一端固定于升降杆103。定力弹簧107用以提供一抵抗力以抵抗显示器的重力。假设显示器的重量为W,而定力弹簧107的弹力为F。当W大于F时,升降杆103会下降直至平衡的状态。而当F大于W时,升降杆103会上升至另一平衡状态。因此,一使用者若已依照自己喜好及视角以调整升降基座的高度,当显示器架设于其顶板105上,很有可能因为显示器的重量大于或小于定力弹簧的弹力,而使升降杆103的高度无法达到使用者当初希望达到的高度,造成增加使用者使用上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及其升降基座,使使用者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提整高度,而显示器也能精确的调整至使用者所要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提出一种显示器,包括一显示器本体及一升降基座。升降基座固定连接于显示器本体,升降基座包括一底座、一升降机构、一外套筒、一内套筒及一摩擦环。升降机构连接底座。外套筒连接底座并套设于升降机构外。内套筒嵌入于外套筒。摩擦环设置于外套筒及内套筒间。其中当调整升降机构的高度后,摩擦环提供外套筒及内套筒间一摩擦力,以固定升降机构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再提出一种显示器的升降基座包括一底座、一升降机构、一外套筒、一内套筒及一摩擦环。升降机构连接底座。外套筒连接底座并套设于升降机构外,内套筒嵌入于外套筒。摩擦环设置于外套筒及内套筒间。其中当调整升降机构的高度后,摩擦环提供外套筒及内套筒间一摩擦力,以固定升降机构的高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传统升降基座立体图;图2A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立体图;图2B为本发明升降基座分解图;图3A为本发明摩擦环立体图;图3B为本发明外套筒立体图;图3C为本发明外套筒及摩擦环分开时的立体图;图4为本发明外套筒及摩擦环结合时的立体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1座体103升降杆105顶板107定力弹簧200显示器201显示器本体203升降基座205底座207升降机构209外套筒211内套筒
213摩擦环217固定部220座体222a第一升降杆222b第二升降杆224弹性元件226a第一容置口226b第二容置口231a第一内凸点231b第二内凸点233a第一导块233b第二导块235a第一开口235b第二开口241a第一外凸点241b第二外凸点243导轨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照图2A及图2B,图2A为绘示显示器立体图,图2B为绘示升降基座分解图。显示器200包括一显示器本体201及一升降基座203。升降基座203固定连接于显示器本体201。升降基座203包括一底座205、一升降机构207(绘示于图2B中)、一外套筒209、一内套筒211、一摩擦环213及一固定部217。底座205用以承载显示器本体201及升降基座203的重量。而通过固定部217,升降基座203遂可固定连接于内套筒211及显示器本体201。如图2B所示,升降机构207包括座体220、升降杆及一弹性元件224,升降杆例如为第一升降杆222a及第二升降杆222b。座体220具有至少一容置口,容置口例如为第一容置口226a及第二容置口226b。第一升降杆222a及第二升降杆222b,可移动式地对应设置于第一容置口226a及第二容置口226b中。弹性元件224较佳地为定力弹簧,一端固定于座体220而另一端固定于升降杆上以提供回复力抵抗显示器本体201的重量。当然升降杆并不限定于两杆件,仅要可以支撑调整高度即可。
然而仅配置弹性元件224以抵抗显示器本体201的重量,仍会因为弹性元件的公差影响而无法精确的控制升降基座203的高度。因此本实施例通过配置摩擦环213,以使使用者能较为精准的控制升降基座203的高度。请参照图3A,图3A绘示摩擦环立体图。摩擦环213具有内凸点及导块,内凸点例如为第一内凸点231a及第二内凸点231b。导块例如为第一导块233a及第二导块233b(绘示于图4)。而在第一内凸点231a及第二内凸点231b两侧开设一第一开口235a及第二开口235b。第一开口235a及第二开口235b用以提供第一内凸点231a及第二内凸点231b变形空间,例如由A1及A2方向压缩第一内凸点231a及第二内凸点231b,通过第一开口235a及第二开口235b,第一内凸点231a及第二内凸点231b方可分别往A1’及A2’方向移动。
请参照图3B,图3B绘示外套筒立体图。外套筒209包括导轨243及外凸点。外凸点例如为第一外凸点241a及第二外凸点241b。导轨243环绕于外套筒209的内径形成。请参照图3C及图4,图3C绘示外套筒及摩擦环分开时的立体图,而图4绘示外套筒及摩擦环结合时的立体图。当卡合摩擦环213在外套筒209内时,第一导块233a及第二导块223b在导轨243中可滑动。因此,当转摩擦环213,第一导块233a及第二导块233b遂沿导轨243移动,而当第一内凸点231a接近第一外凸点241a时,第一外凸点241a便会压缩第一内凸点231a,使第一内凸点231a向内移动。同理,第二外凸点241b会压缩第二内凸点231b向内移动。被压向内的第一内凸点231a及第二内凸点231b,便会抵住内套筒211(绘于图2B)以提供摩擦力给内套筒211,而阻止升降基座203的高度改变。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显示器及其基座,可适用承载于不同的显示器例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及真空管显示器等不同的显示器中。通过摩擦环的提供摩擦力,使用者便可针对其需求及视角精确的调整显示器的高度,进而增加产品的核心价值。
综上所述,虽然结合以上一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器的升降基座,包括;一底座;一升降机构,连接该底座;一外套筒,连接该底座并套设于该升降机构外;一内套筒,嵌入于该外套筒;以及一摩擦环,设置于该外套筒及该内套筒间;其中当调整该升降机构的高度后,该摩擦环提供该外套筒及该内套筒间一摩擦力,以固定该升降机构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基座,其中该升降机构包括一座体,设置于该外套筒内,该座体具有一容置口;至少一升降杆,可移动式地设置于该座体的该容置口,该显示器固定于该升降杆的顶部,以随该升降杆移动;及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座体,该弹性元件用以提供一回复力以抵抗该显示器的重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基座,其中该外套筒还具有至少一外凸点,该摩擦环具有至少一内凸点,当转动该摩擦环使该外凸点对应至该内凸点,该内凸点遂卡合该内套筒以提供该摩擦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基座,其中该内凸点的两侧具有至少一开口,该开口用以提供该内凸点一变形空间,通过该变形空间该内凸点遂可被压缩以挤压该内套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基座,其中该摩擦环的顶部呈齿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基座,其中该外套筒还包括一导轨,而该摩擦环还包括一导块,当旋转该摩擦环,该导块遂沿该导轨滑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基座,其中该升降基座还包括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连接于该内套筒及该显示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基座,其使用于一显示器,该显示器包括,一显示器本体,其中该内套筒的一端连接于该显示器本体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器,包括一显示器本体及一升降基座。升降基座固定连接于显示器本体,升降基座包括一底座、一升降机构、一外套筒、一内套筒及一摩擦环。升降机构连接底座。外套筒连接底座并套设于升降机构外。内套筒嵌入于外套筒。摩擦环设置于外套筒及内套筒间。其中当调整升降机构的高度后,摩擦环提供外套筒及内套筒间一摩擦力,以固定升降机构的高度。使用者便可依视角及喜好精确的调整显示器的高度。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047041SQ20061007382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1日
发明者陈亮夷, 金忠贤 申请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