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621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方面涉及一种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成像设备利用多个辊将放置在纸张供应盒上的纸张运送到转印位置(感光鼓和转印辊之间的辊隙位置),由此在纸张上形成所需的图像。如JP-A-2005-114754所披露的那样,纸张供应盒、对准辊、转印辊、加热辊、加压辊和纸张排出辊沿着成像设备中的纸张运送路径顺序布置。当通过纸张供应辊的驱动作用开始运送纸张时,运送的纸张首先递送至对准辊。对准辊校正所运送的纸张的姿态。对准辊通常在旋转。但是,当纸张接近对准辊时,对准辊暂停。当纸张的前端与静止的对准辊相接触时,校正纸张的姿态。
然后,通过对准辊的驱动作用,将纸张递送至转印辊。与纸张经过转印辊相关地,在纸张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与纸张经过加热/加压辊相关地,调色剂图像被热定影,并随后被排出。
各个辊通过中继齿轮(一种动力传送机构)连接至作为驱动源的电机,并从电机接收动力。纸张供应辊和对准辊分别设有(具有螺线管开关的电磁类型的)离合器机构,它间歇地向纸张供应辊或者对准辊传送动力。纸张供应辊设有离合器机构的原因在于,纸张必须被每次一张地间歇供应。当向螺线管开关的线圈供应激发电流时,动力传送机构连接至螺线管开关,由此旋转纸张供应辊。
同时,如前所述,对准辊设有离合器机构的原因在于为了与纸张的接近相关地暂停该辊的旋转。当向对准辊的螺线管开关的线圈提供激发电流时,动力传送机构断开,由此停止这些辊的旋转。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当螺线管开关分别用于对准辊和纸张供应辊时,在向两个螺线管开关的线圈提供电流的时序之间产生重合的潜在危险。具体地说,在成像设备中,提前确定纸张之间的运送间隔,并且与运送间隔同步地向纸张供应辊的螺线管提供电流。但是,所运送的纸张接近对准辊时的时序可能与运送下一张纸张时的时序相重合(如图10A中虚线圈出的区域)。
通常需要相对较大的电流来激励螺线管开关的线圈。因此,当向两个螺线管开关的线圈供应电流的时序彼此重合时,可能会出现负荷超过电源性能的情况,由此妨碍电力的稳定供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错开向两个螺线管开关的线圈供应电流的时序,较好的是控制已经开始运送的那些纸张接近对准辊时的时序。为了实现接近时序的控制,可以设想提供一种暂时停止在纸张供应辊和对准辊之间传送纸张的机构。但是,这导致部件数量增加,从而增加成本。
另外,为了错开对两个螺线管开关的线圈的电流供应的时序,可以设想为各对准辊设置定制的布局。具体地说,预先确定对准辊的布局,从而所运送的纸张接近对准辊的时序不与运送下一张纸张的时序重合。
近年来,一些成像设备根据用户的要求使用分层布置的纸张供应盒C1、C2(参见图11)。在这种情况下,当与从上层盒C1运送纸张的情况相比时,从下层盒C2运送纸张导致从运送开始位置至对准辊的运送长度增加。如图10B所示,当从下层盒C2供应纸张时,与从上层盒供应纸张的情况相比,纸张接近对准辊的时序被延迟(图10B中虚线圈出的区域)。
例如,在从盒C1供应纸张的情况下,即使当向螺线管开关的线圈供应电流的时序彼此错开时,如果从盒C2供应纸张,会有向两个螺线管开关的线圈供应电流的时序彼此重合的情况出现。
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它能够避免同时向两个螺线管开关供应电流,而不会增加部件的数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纸张运送机构,该纸张运送机构包括纸张供应单元,该纸张供应单元从纸张供应盒供应纸张;姿态校正单元,该姿态校正单元对从纸张供应单元供应的纸张的姿态进行校正;以及驱动源,该驱动源驱动纸张供应单元和姿态校正单元;第一促动器,在发出纸张供应指令时,该第一促动器在接收到来自电源的电力供应时操作,并将驱动源的动力传送给纸张供应单元以开始驱动纸张供应单元;第二促动器,在运送的纸张已经接近姿态校正单元时,该第二促动器在接收到来自电源的电力时操作,并控制姿态校正单元进入姿态可校正状态;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确定第一促动器的操作开始时序,第一促动器的在运送一张纸张之后运送下一张纸张的操作在第二促动器的用于所述一张纸张的操作已经完成之后开始。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防止同时促动第一和第二促动器;也就是,防止从电源向这些促动器同时供应驱动电流。结果避免超过电源性能的负荷。因此,从电源稳定地提供电力,由此使成像设备的操作稳定。
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这些促动器的操作时序。因此使专用于控制单元的装置最少。因此没有明显增加部件数量的危险。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成像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第二促动器的操作状态,其中控制单元根据第二促动器的操作状态确定第二促动器的操作是否已经完成。
根据该方面,因为成像设备包括存储第二促动器的操作状态的存储单元,所以控制单元在需要时访问存储单元,从而读取存储单元中的数据,由此能够确定第二促动器的操作的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成像设备还包括检测传感器,该检测传感器检测纸张对姿态校正单元的接近,其中控制第二促动器的操作,从而在从操作开始经过预定时间段之后停止;存储单元存储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纸张接近时的时间;并且控制单元使用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纸张接近时的时间作为当第二促动器要开始操作时的时间,并根据从存储在存储单元内的第二促动器的操作开始时间起经过预定时间段来确定第二促动器的操作是否已经完成。
根据该方面,控制单元通过从存储在存储单元内的第二促动器的操作开始时间起经过预定时间来检测到第二促动器的操作的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与第二促动器的关于一张纸张的操作状态有关的数据在第一促动器开始操作以运送下一张纸张之前被清除;并且当与下一张纸张的运送相关地再次开始第二促动器的操作时,将第二促动器的操作状态存储在存储单元内。
根据该方面,每次运送纸张时都删除旧数据。因此,能够防止出现操作失败;例如,尽管实际上还没有进行第二促动器的操作,但是根据旧数据确定第二促动器的操作已经完成,从而开始第一促动器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成像设备还包括中继辊,该中继辊始终都旋转,其中中继辊介于纸张供应单元和姿态校正单元之间;并且当一旦已经开始从纸张供应单元运送纸张时,纸张被向上运送至姿态校正单元,而不会在纸张运送路径中停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纸张供应单元是纸张供应辊;姿态校正单元是对准辊;并且驱动源是主电机。
根据该方面,当已经开始运送时,纸张始终不停止地到达对准辊。因此,当与纸张沿着它到对准辊的路线停止的情况相比时,纸张运送的控制变得更简单,并且需要更少数量的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成像设备还包括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传送动力,其中纸张供应单元和姿态校正单元通过传动齿轮连接至驱动源;并且纸张供应单元和姿态校正单元在接收到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供应时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纸张供应辊和对准辊的辊轴通过传动齿轮连接至主电机;并且纸张供应辊和对准辊在接收到来自主电机的驱动力供应时旋转。
根据该方面,当与各个辊由它们各自定制设计的驱动源驱动的情况相比时,所需部件的数量变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成像设备还包括操作间隔确定单元,该操作间隔确定单元确定第一促动器的操作间隔时间,从而第一促动器的每单位时间内的操作次数不超过预设次数,其中控制单元确定第一促动器的操作开始时序,以在第二促动器的用于所述一张纸张的操作已经完成并且从第一促动器的用于所述一张纸张的操作开始起已经经过操作间隔时间之后开始第一促动器的关于所述下一张纸张的操作。
根据该方面,每单位时间内向第一促动器提供驱动电流的电流供应时间保持在适当值。因此,能够避免由于超过适当电流量的电流流入到第一促动器中会导致第一促动器的加热,由此成像设备的操作变稳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纸张运送机构,该纸张运送机构包括纸张供应单元,该纸张供应单元从纸张供应盒供应纸张;姿态校正单元,该姿态校正单元对从纸张供应单元供应的纸张的姿态进行校正;以及驱动源,该驱动源驱动纸张供应单元和姿态校正单元;第一促动器,在每次发出纸张供应指令时,该第一促动器在接收到来自电源的电力供应时操作,并将驱动源的动力传送给纸张供应单元以开始驱动纸张供应单元;第二促动器,在运送的纸张已经接近姿态校正单元时,该第二促动器在接收到来自电源的电力时操作,以控制姿态校正单元进入姿态可校正状态;和操作间隔确定单元,该操作间隔确定单元确定第一促动器的操作间隔时间,从而第一促动器的每单位时间内的操作次数不超过预设次数;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确定第一促动器的操作开始时序,在从第一促动器的用于一张纸张的操作开始起已经经过操作间隔时间之后开始第一促动器的用于下一张纸张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在每单位时间内向第一促动器供应驱动电流的电流供应时间被保持在适当的值。因此,能够防止当超过适当电流量的电流流入到第一促动器中时会导致第一促动器的加热,由此成像设备的操作变稳定。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和优点将从以下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显得更充分清楚,其中
图1是激光打印机的侧视剖面图;图2是显示MP盘打开的剖面图;图3是显示动力传送机构的视图;图4是纸张运送路径的部分放大视图;图5是显示激光打印机的电结构的方框图;图6是显示ASIC确定纸张转印时序的过程的流程图;图7是显示已经从纸张供应盒C1运送纸张的情况的时序图;图8是显示存储器结构的视图;图9是当已经从纸张供应盒C2运送纸张时获得的时序图;图10A和10B是显示相关技术实例的电流供应时序的视图;并且图11是显示相关技术成像设备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参考图1至9描述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图1是根据该方面的激光打印机的侧视剖面图。
在激光打印机(成像设备)10中,在主体壳11的底部部分处设置盒收容部分12。分层容纳有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的纸张供应盒C1加载到盒收容部分12中。这种激光打印机10还可以设有其他的纸张供应盒。在本方面中,激光打印机10还设有另一张纸张供应盒;也就是,在纸张供应盒C1下面设置纸张供应盒C2。在以下描述中,图1的右侧作为设备的前侧。
在主体壳11内形成纸张运送路径。在从各纸张供应盒C1、C2供应的纸张正在纸张运送路径上被运送的过程中,在纸张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如此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由定影单元36进行热定影,由此形成所需的图像(稍后将提供其详细描述)。
纸张运送路径的路线如图1中虚线所示。在纸张供应盒C1的纸张运送路径L1的情况中,纸张运送路径在纸张供应盒C1的前上部处朝向激光打印机10的后侧反转大约180°。然后,纸张朝向激光打印机10的后侧水平运送。然后纸张在激光打印机10的后侧处朝向激光打印机10的前方反转大约180°,并且纸张到达设置在主体壳11的上壁表面上的纸张排出部分14。
在纸张供应盒C2的纸张运送路径L2的情况中,纸张沿着倾斜向上的方向从纸张供应盒C2的前边缘供应,并且纸张在该路径上向上行进。在纸张已经上升了基本与纸张供应盒C2的高度相对应的量之后,纸张运送路径L2与纸张供应盒C1的纸张运送路径L1汇合。具体地说,从纸张供应盒C2运送的纸张的纸张运送路径L2比纸张供应盒C1的纸张运送路径L1长出与从运送起点至汇合处的距离相对应的量。
如图2所示,在本方面的激光打印机10中,前壁15的一部分围绕铰链16旋转,并保持在水平位置,如图所示。这种枢转部分对应于MP盘17,利用该MP盘17能够手动插入纸张。如图所示,MP盘17上的纸张从MP盘17向激光打印机10的后方递送,随后与纸张供应盒C1的纸张运送路径L1汇合。MP盘17的纸张运送路径L3比纸张供应盒C 1的纸张运送路径L1短。在所有的纸张运送路径L1至L3中,纸张运送路径L3最短。这样,激光打印机10设有这三个在运送长度方面彼此不同的纸张运送路径L1至L3。
现在将简要描述用于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机构。
沿着纸张运送路径(以下在以纸张供应盒C1的纸张运送路径L1为例的同时给出描述)布置各个辊(纸张运送机构),以便如图1所示运送纸张。具体地说,顺序布置纸张供应辊(纸张供应单元)21、中继辊23、对准辊(姿态校正单元)25、转印辊27、加热辊38和纸张排出辊39。各辊的旋转轴通过传动齿轮G连接至主电机(驱动源)M的旋转轴M1,并且各辊在接收主电机M的驱动力时旋转。
图3显示激光打印机10的驱动系统的一部分。图中附图标记M表示主电机;M1表示主电机的旋转轴;21A表示纸张供应盒C1的纸张供应辊21的旋转轴;23A表示中继辊23的旋转轴;25A表示对准辊25的旋转轴;并且G1至G8表示传动齿轮。例如,在纸张供应辊的旋转轴21A的情况中,主电机M的驱动力通过传动齿轮G1→传动齿轮G2→传动齿轮G3→传动齿轮G4→传动齿轮G5的方式来传送。在以下的描述中将该组传动齿轮称为动力传送机构。
纸张供应辊21用于将纸张供应盒C1上放置的纸张供应到中继辊23。必须每次运送一张纸张。当顺序运送多张纸张时,在纸张的运送过程中必须暂时停止辊的旋转。纸张供应辊21的动力传送机构设有电磁离合器机构(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一促动器)60A(参见图3)。
离合器机构60A主要由沿着其外周具有锁接收部分71的传动齿轮(也就是本方面中的传动齿轮G5);用于调整传动齿轮G5旋转的锁臂61;以及螺线管开关65A形成。锁臂61设置成能够围绕铰链62枢转。闭锁爪63设置在锁臂61的末端,并且闭锁爪63与传动齿轮G5的锁接收部分71相接合。
在设置于传动齿轮G5上的大直径齿部73和小直径齿部74中的每个齿部中形成部分缺口(图3仅显示大直径齿部73的缺口,并且该缺口在以下被称为缺口部分75)。当闭锁爪63保持与锁接收部分71相接合时,设置成使大直径齿部73的缺口部分75和小直径齿部74的缺口部分75正好来到使这些缺口部分75与其他相邻的传动齿轮(设置在旋转轴21A和传动齿轮G4上的齿轮)相接合的位置。
通过这些设置,传动齿轮G5的大直径齿部73和相邻的传动齿轮G4保持为不彼此啮合,并且小直径齿部74和旋转轴21A的齿轮部分保持为不彼此啮合。由此,轴M1和轴21A之间的动力传送断开(以下描述为中断);也就是停止纸张供应辊21的驱动(旋转)。
较好的是在纸张供应辊21从这种状态旋转时启动螺线管开关65A。螺线管开关65A具有进退轴66A。通过向线圈供应激发电流,能够使该进退轴66A沿着图中向上方向缩回。因此整个锁臂61围绕铰链62沿着解锁方向枢转,由此闭锁爪63与锁接收部分71脱离,从而传动齿轮G5变得可枢转。
此时,由于传动齿轮G5接收来自推进单元的推进力,传动齿轮G5沿着图中箭头A方向旋转预定角度,由此缺口部分75从这些缺口部分与其它相邻的传动齿轮啮合的位置中出来。因此,各齿轮的齿彼此啮合,从而实现动力可传送状态(以下称为“连接状态”)。
纸张供应盒C2设有定制设计的纸张供应辊41,并且MP盘17设有纸张供应辊45。另外,纸张供应辊41设有定制设计的电磁离合器机构和螺线管开关65C,并且纸张供应辊45设有定制设计的电磁离合器机构和螺线管开关65D(见图5)。
中继辊23用于中继由纸张供应辊21供应从而到达对准辊25的纸张,并且中继辊23始终旋转。此处,“始终旋转”表示,当主电机M在旋转时,中继辊始终处于旋转状态。从机械方面来说,离合器机构不设置在动力从主电机M的旋转轴M1传送至中继辊23的旋转轴23A的路径中,并且各相邻传动齿轮的齿部始终保持在啮合状态。在本方面中采用的中继辊的情况中,纸张供应盒C2设有定制设计的中继辊42,并且MP盘17也设有定制设计的中继辊46。
在向转印辊27运送已经由纸张供应辊21和中继辊23运送的纸张之前,对准辊25用于将纸张的姿态校正为适当的姿态,并且随后将纸张运送至转印辊27。尽管对准辊25通常保持在旋转状态,但是,当纸张已经接近对准辊25(通过稍后将描述的第二检测传感器S2来检测这种接近)时,对准辊25暂时中止。由于纸张的边缘与中止的对准辊25相碰撞,纸张的姿态被校正。随后,对准辊25被再次驱动。因此将纸张递送给转印辊27。如上所述,对准辊25也需要在必要时停止,如在纸张供应辊21的情况中一样。因此,专门设置用于与对准辊25一起使用的电磁离合器机构60B(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促动器)(参见图3)。
用于和对准辊一起使用的离合器机构60B基本与用于和纸张供应辊一起使用的离合器机构60A相同。离合器机构60B主要由沿着其外周具有锁接收部分的传动齿轮G6、锁臂(未显示)和螺线管开关65B形成。离合器机构60B与用于与纸张供应辊一起使用的离合器机构60A的不同之处在于离合器机构60B被设定为通过供应激发电流而使动力的传送断开(中断);并且传动齿轮G6由差动齿轮形成并且未设有缺口部分。
已经完成向离合器机构60B的螺线管开关65B供应激发电流的状态对应于本发明中“完成第二促动器的操作”的状态。
如图1所示,感光鼓28设置成与转印辊27相对。能够辐射激光束以便在感光鼓28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扫描仪部分31设置在感光鼓28上方的位置处。另外,显影辊33和调色剂存储部分35并排布置在感光鼓28的前方(图1中的右侧位置处)。感光鼓28、扫描仪部分31、显影辊33和调色剂收容部分35构成成像部分,并表现出在纸张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功能。
压辊37设置成与加热辊38相对。加热辊38具有作为圆柱状构件的元素态金属管,并且在加热辊中沿着其轴向包括有卤素灯。通过卤素灯将加热辊38的表面加热至定影温度。压辊37是通过在金属辊轴表面涂布橡胶材料而形成的,并且压辊37旋转,从而在弹性地压在加热辊38上的同时跟随加热辊38的旋转。由压辊37和加热辊38形成用于对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进行热定影的定影单元36。转印辊27和加热辊38是始终旋转的辊。
纸张排出辊39位于作为主体壳11的内部和纸张排出部分14之间的分隔的边界处,并且纸张排出辊39用于将已经由定影单元36运送且已经形成有图像的纸张排出至纸张排出部分14。
在从纸张供应辊21至纸张排出辊39的路径中设置三个检测传感器S1至S3。这三个检测传感器S1至S3检测纸张的运送状态,并且所有三个检测传感器利用相同的检测原理进行检测操作。具体地说,这些检测传感器中的每个检测传感器由光电传感器和枢转构件形成,该光电传感器由彼此相对地彼此成对设置的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构成,该枢转构件是光电传感器的配对物。
图4中的附图标记81表示用作第一检测传感器S1的光电传感器,82表示用作第二检测传感器S2的光电传感器,并且83表示用作第三检测传感器S3的光电传感器。附图标记85表示用于与第一检测传感器S1一起使用的枢转构件,86表示用于与第二检测传感器S2一起使用的枢转构件,并且87表示用于与第三检测传感器S3一起使用的枢转构件。
枢转构件85至87中的每个枢转构件能够围绕铰链枢转。枢转构件85具有用于光电传感器81的光阻挡部分和伸入到纸张运送路径中的伸出部分。枢转构件86具有用于光电传感器82的光阻挡部分和伸入到纸张运送路径中的伸出部分。枢转构件87具有用于光电传感器83的光阻挡部分和伸入到纸张运送路径中的伸出部分。当运送的纸张行进越过伸出部分时,枢转构件85至87枢转移动从而改变它们的姿态。由此,光阻挡部分进入光电传感器的检测区域从而阻挡投射的光,或者从检测区域后退从而开放光路。因此引起光接收元件所接收到的检测光的水平的改变,所以能够根据光的接收水平的变化检测纸张的通过。
以下按序描述各检测传感器的检测功能。首先,第一检测传感器S1位于纸张供应辊21和中继辊23之间。第一检测传感器S1检测纸张供应辊21所进行的纸张供应的完成。具体地说,当纸张的前边缘与第一检测传感器S1的枢转构件85相碰撞时,检测信号的输出开始。当纸张的后边缘经过枢转构件85时,检测信号的输出停止。因此,能够在检测信号降低时的时间点ts1处检测出纸张供应辊21完成供应纸张的时间(参见图7)。
以下将描述第二检测传感器(对应于本发明的用于检测纸张的接近的检测传感器)S2。该第二检测传感器设置在中继辊23和对准辊25之间靠近对准辊25的位置处。第二检测传感器S2检测纸张对对准辊25的接近。具体地说,当纸张的前端到达第二检测传感器S2从而枢转移动枢转构件86时,检测信号的输出开始。因此,能够在信号升高的时间点ts2处检测出纸张的接近(参见图7)。
第三检测传感器S3设置在对准辊25和转印辊27之间。另外,第三检测传感器S3设置在靠近对准辊25的位置处。该第三检测传感器S3用于检测纸张对转印辊27的接近。
图4的附图标记S4表示第四检测传感器,它以与第一检测传感器S1相同的方式动作。具体地说,第四检测传感器检测纸张供应辊41完成对来自纸张供应盒C2的纸张的供应。
现在将描述激光打印机的电结构。
如图5所示,激光打印机10包括各种电路板,例如主板100、前中继板150、后中继板160以及附加盘板170。主CPU120、RAM121、ROM122和分别由计数电路形成的三种计时器123A至123C安装在主板100上。另外,主电机M1、多面镜电机M2、激光源、第一检测传感器S1、第二检测传感器S2、以及第三检测传感器S3电连接到主板100上。
主板100设有接口129,并且主板100能够通过接口129与更高级的装置(例如未显示的个人计算机等)通信。在通过接口129接收到打印数据和打印指令时,主板100控制整个激光打印机10,并且主板100使激光打印机10在纸张上形成所需的图像。
前中继板150设置在激光打印机10的前部中,并且后中继板160设置在激光打印机10的后部中。螺线管开关65A用于与纸张供应盒C1一起使用,螺线管开关65B用于与对准辊25一起使用,螺线管开关65C用于与MP盘17一起使用,这些螺线管开关电连接至前中继板150。定影热敏电阻、DX单元传感器、以及纸张排出传感器电连接至后中继板160。用于与纸张供应盒C2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D和第四检测传感器S4电连接至附加盘板170。
中继板150、160和附加盘板170分别通过信号线以可通信的方式与主板100连接。中继板150、160和附加盘板170根据来自主板100的指令控制各自所连接的装置。
ASIC(专用集成电路)130设置在主板100上。ASIC130具有CPU(对应于本发明的控制单元)131和存储器(例如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者EEPROM,并对应于本发明的存储单元)132。ASIC130以可通信的方式与主CPU120连接,并且ASIC130主要控制纸张运送时序。也就是,当操作各螺线管开关65A至65D时的操作开始时序。程序存储区域和纸张运送数据存储区域设置在存储器132中。用于执行以下描述的控制流的处理程序被写入到程序存储区域中。
然后,现在将参考图6至8描述ASIC130所进行的纸张运送时序控制。图6是ASIC所进行的处理程序的流程图。
当开始处理时,ASIC130如步骤10所示等待打印指令,并且ASIC130进入空闲状态。当PC也就是更高级的装置已经发出打印指令时,该打印指令通过接口129和主板100的主CPU120传送给ASIC130。由此,处理进行至步骤20。在空闲状态,存储器132中的纸张运送数据存储区域保持在初始化状态。在以下的描述中,纸张供应盒C1中的纸张被该更高级的装置选作打印目标。
在步骤20,控制信号(对应于本发明的纸张供应指令)沿着由ASIC130和前中继板150形成的路径发送至用于与纸张供应盒C1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A。由此,仅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t1中从电源向用于与纸张供应盒C1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A供应激发电流(参见图7)。螺线管开关65A由此被启动,并且动力传送机构进入连接状态。结果,从主电机M向纸张供应辊21传送动力,由此纸张供应辊21开始旋转,并开始运送纸张。
然后,ASIC130中的处理进入到步骤30,在此确定所运送的纸张是否已经接近对准辊25。一旦已经开始运送纸张,就通过主CPU120进行以下给出的时间处理(用于检测纸张的运送状态的处理)。另外,通过利用与时间处理有关的数据来进行与步骤30和步骤60至80有关的确定处理。因此,在描述与步骤30有关的处理之前,将描述时间处理。
当开始运送纸张时,主CPU120利用计时器123A至123C由预定的参考时间开始对三个预设时间ta、tb和tc进行计数(参见图7)。各参考时间和计数完成时间存储在存储器132中的纸张运送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指定地址R中。
更具体地说,纸张供应辊21的旋转开始时间ts0作为第一参考时间。计时器123A在以第一参考时间作为参考时间的同时仅对预设时间ta的时间进行计数。在获取第一参考时间ts0和已经完成预设时间ta的计数时的时间的同时,将这些时间写入到各自的指定地址R1、R2。
通过主CPU(对应于本发明的操作间隔确定单元)预先设定预设时间(以下也称为“操作间隔时间”)ta,从而在纸张运送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变短;也就是,螺线管开关65A的每单位时间的操作次数(与纸张运送有关的操作)不超过预设次数。该预设时间用于稍后将描述的与步骤70有关的确定处理。
来自第一检测传感器S1的检测信号输出下降的时间ts1作为第二参考时间。计时器123B在以第二参考时间作为参考时间的同时仅对预设时间tb的时间进行计数。在获取第二参考时间ts1和已经完成预设时间tb的计数时的时间的同时,将这些时间写入到各自的指定地址R3、R4中。对预设时间tb进行计数的原因是该预设时间用于稍后将描述的与步骤60有关的确定处理。
当从第二检测传感器S2输出的检测信号上升时的时间ts2、也就是当纸张接近对准辊25时的时间作为第三参考时间。计时器123C在以第三参考时间作为参考时间的同时仅对预设时间tc的时间进行计数。在获取第三参考时间ts2和已经完成预设时间tc的计数时的时间的同时,将这些时间存储到各自的指定地址R5、R6中。对预设时间tc进行计数的原因是该预设时间用于稍后将描述的与步骤80有关的确定处理。
当处理进入到与步骤30有关的处理时,ASIC130访问纸张运送数据存储区域中的指定地址R5,以便确定所运送的纸张是否已经接近对准辊25。如果已存储第三参考时间(已经检测到纸张接近的时间)ts2,则确定纸张已经接近对准辊,并且处理进入到步骤40。
在步骤40,通过ASIC130和前中继板150,将控制信号送至用于与对准辊25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B。由此,从电源向螺线管开关65B提供激发电流,由此启动螺线管开关65B。已经保持在动力可传送的连接状态的动力传送机构断开,由此暂时停止对准辊25。此时,所运送的纸张的前端碰撞对准辊25。结果,即使当纸张已经从纸张供应辊21以倾斜的位置运送时,纸张的姿态也被对准辊适当校正。
如图7所示,仅在时间段t2(对应于本发明的从操作开始起的预定时间)保持向用于与对准辊25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B提供激发电流。因此,在经过该预定时间段之后,动力传送机构恢复至动力可传送的连接状态。因此,对准辊25重新开始旋转。因此,已经重新开始旋转的对准辊25重新开始暂时中止的纸张运送。
在螺线管开关65B的操作之后,通过与ASIC130有关的处理,处理进入到步骤50。在该步骤中,确定是否存在下一个打印作业。当不存在下一个打印作业时,通过确定选择否。由此在ASIC130的控制下完成与螺线管开关65A至65D的控制有关的处理。稍后将描述存在下一个作业的情况。
同时,纸张在该时间点处保持在沿着纸张运送路径L1的任何位置处,并且主CPU120在该时间点之后进行打印处理。具体地说,当第三检测传感器S3检测到纸张的前边缘时,主CPU120使成像部分开始打印处理。由此,感光鼓28暴露于扫描仪部分31发出的激光束的高速扫描。当显影辊33的调色剂附着到感光鼓28的表面上时,通过负性显影在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随后,在感光鼓28和转印辊27之间运送纸张,由此将感光鼓28的表面上承载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上。在已经进行定影过程之后,纸张排出至纸张排出部分14。
现在将描述通过步骤50中的确定选择是的情况,也就是存在下一个打印作业。
在步骤60,确定是否已经完成预设时间tb的计数。当处理进行到步骤60时,ASIC130访问存储器132的指定地址R4,由此从地址R4读取已存储的数据。此时,当计时器123B还没有完成对时间的计数时,不会在地址R4中写入数据。为了防止这一点,确定计时器123B仍然在进行计数操作(通过确定选择否)。当计时器123B已经完成对时间的计数、并且将已经完成计数操作时的时间写入到地址R4中时,确定已经经过预设时间tb(通过确定选择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70。
确定经过预设时间tb的原因是要在已经送出的纸张的后边缘和现在将送出的纸张的前边缘之间设定适当的间隔(第一条件)。
在步骤70,确定是否已经经过预设时间ta。为此,当处理已经进入到步骤70时,ASIC130访问存储器132的指定地址R2,由此读取已存储的数据。当计时器123A还没有完成对时间的计数时,将已经完成计数操作时的时间写入到指定地址R2中,由此确定已经经过预设时间ta(通过确定选择是),并且处理进入到步骤80。
确定经过预设时间ta也就是操作间隔时间的原因是要防止螺线管开关65A被加热;并要寻求离合器机构的稳定操作、以及由此延伸的纸张运送系统的稳定操作。也就是,预设时间(操作间隔时间)ta是必须确保的激发电流的供应间隔,以防止螺线管开关65A(包括螺线管开关65C、65D)被加热。如果不采用这种操作间隔时间来提供纸张,则运送纸张的间隔变得过短,这又使得向螺线管开关提供激发电流的间隔较短(也就是平均电流值变大),从而加热螺线管开关。在本方面中,将操作间隔时间ta设定为大约2秒(第二条件)。
通过与步骤70有关的处理,来执行本方面中所述的“确定第一促动器的操作开始时序,从而在从第一促动器的用于一张纸张的操作开始起经过操作间隔时间后开始第一促动器的用于下一张纸张的操作”的操作。
在步骤80,确定是否已经经过预设时间tc。当处理进入到步骤80时,ASIC130访问存储器132的指定地址R6,由此读取已存储的数据。当计时器123C还没有完成对时间的计数时,确定计时器正在进行计数操作(通过确定选择否)。但是,当计时器123C已经完成对时间的计数、并且将已经完成计数操作时的时间写入到指定地址R6中时,确定已经经过预设时间tc(通过确定选择是),并且处理进入步骤90。
确定经过预设时间tc的原因在于,要断定用于与对准辊25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B的关于纸张已经被送出(也就是前一作业)的操作、也就是向螺线管开关65B提供激发电流的操作已经完成(第三条件)。
通过对预设时间tc进行计数,能够断定激发电流的供应的完成。其原因是在开始螺线管开关65B的激发电流(第三参考时间ts2)的同时进行预设时间tc的计数,并且预设时间tc的持续时间被设定为比保持激发电流供应的时间t2长(参见图7)。如上所述,第三参考时间ts2对应于离合器机构60B的已经开始向螺线管开关65B供应激发电流的操作开始时间。已经完成预设时间tc的计数的时间对应于离合器机构60B的断开向螺线管开关65B的电力供应的操作已经完成的状态。因此,访问存储器132中的纸张运送数据存储区域的指定地址R5、R6,由此断定离合器机构60B的向螺线管开关65B供应电流的状态(对应于本发明的“第二促动器的操作状态”)。通过与步骤80有关的处理,实现本发明中的“确定第一促动器的操作开始时序,从而在第二促动器的用于一张纸张的操作完成之后,开始第一促动器的要在运送所述一张纸张之后开始运送下一张纸张的操作”。
在步骤90,存储器132中与纸张的运送状态有关的各组数据,也就是存储在指定地址R1至R6中的所有数据被清除(初始化)。然后,处理进入到步骤20。控制信号(对应于本发明的“纸张供应指令”)通过ASIC130和前中继板150送至用于与纸张供应盒C1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A。因此,仅在给定的时间段t1,激发电流从电源供应给用于与纸张供应盒C1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A。在随后的处理中,主CPU120和ASIC130根据前述过程进行处理。因此开始下一纸张的运送,并形成所需的图像。
通过与步骤90有关的处理,“在第一促动器开始操作之前,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与第二促动器的关于一张纸张的操作状态有关的数据被删去,以便运送下一张纸张”。
已经采用从纸张供应盒C1提供纸张的情况作为例子描述了以上方面。即使在从纸张供应盒C2供应纸张的情况以及从MP盘17供应纸张的情况下,也如纸张供应盒C1的情况中一样进行处理。因此,确定纸张的运送时序,并且也根据该时序进行打印。
如上所述,根据本方面,在运送一张纸张之后对下一张纸张的开始施加三个条件。第一条件是前面送出的纸张(一张纸张)的传送已经完成(步骤60)。第二条件是从前面的纸张的运送开始起已经经过操作间隔时间ta(步骤70)。第三条件是用于与对准辊25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B已经完成与前面送出的纸张有关的操作(步骤80)。仅在所有这些条件都已经满足时才允许运送纸张。
因此,只要确定纸张的运送时序,就避免递送重叠的纸张(第一条件的优点)。另外,操作间隔时间ta不会变得过短。因此,提供给螺线管开关65A、65B的激发电流的平均值保持在适当值,因此螺线管开关不被加热(第二条件的优点)。
由于在离合器机构60已经完成与前面送出的纸张有关的操作之后开始运送下一张纸张,因此避免从电源向螺线管65A、65B同时提供激发电流。也就是,能够避免超过电源性能的负载,因此实现来自电源的稳定的电力供应,从而激光打印机10的操作变稳定(第三条件的优点)。
将进一步描述第三条件的优点。本方面的成像设备设有纸张供应盒C1、C2和MP盘17。另外,纸张运送路径L1至L3就从纸张供应开始位置至对准辊25的运送路径长度而言彼此不同。当以纸张供应开始时间ts0作为参考时,从检测到纸张接近对准辊25时直到开始向用于与对准辊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B供应激发电流时为止经过的时间根据纸张运送路径L1至L3而变化。图9显示在从纸张供应盒C2运送纸张的情况下得到的时序图。在这种情况下,当与从纸张供应盒C1运送纸张的情况相比时,检测到纸张接近对准辊25时的时间ts2看起来被延迟。
考虑到这一点,用于与对准辊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B的操作完成被作为运送纸张的条件。不管是纸张运送路径L1至L3,在完成向用于与对准辊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B供应激发电流之后,都一直执行对用于与纸张供应辊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A供应激发电流。
本方面的成像设备通过利用主板100的定制设计的ASIC130而不是主CPU120来控制这些螺线管开关65A至65D(控制纸张运送时序)。如上所述,只要通过定制设计的ASIC130控制操作,能够将操作控制(纸张运送时序的控制)引入到现有的不控制操作的激光打印机中,而不涉及打印机的明显改进。
根据本方面,在纸张运送路径L1和L2中的每张纸张运送路径中,中继辊23都介于纸张供应辊21和对准辊25之间。当纸张供应辊21已经开始运送操作时,纸张到达对准辊25而不会因为中继辊23的作用被停止。通过这种结构,从开始运送纸张时起直到纸张经受成像操作时为止经过的时间变短,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图像的形成。当与在运送过程中停止纸张的情况中所进行的控制相比时,控制变得更简单。
另外,根据本方面,通过单一的驱动源也就是主电机M向辊21、23、25、27、28、37、38和39供应动力。因此,需要的部件数量较少。
已经参考这些描述和附图描述了本发明。但是,例如,以下方面被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另外,除了以下的改进以外,本发明能够在本发明范围内以各种方式改进的同时来实现。
在本方面中,ASIC130控制的目标设定为用于与对准辊25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B和用于与纸张供应辊21一起使用的螺线管开关65A(包括65C、65D)。控制操作时序,从而辊21、25的螺线管开关65A、65B不同时操作。但是,控制目标不限于这些,并且能够应用各种控制目标。
在纸张从单一的纸张供应盒顺序送出的前提下描述了本方面。但是,例如,可以沿着不同的纸张运送路径运送多张纸张,从而在已经从纸张供应盒C1运送纸张之后,从纸张供应盒C2或者MP盘17运送下一张纸张。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本方面的过程(步骤60至80)确定纸张运送时序。然后,当在步骤20再次启动螺线管开关时,较好的是选择性地切换螺线管开关。
如上所述,当从不同的纸张供应盒C1、C2和MP17顺序传送纸张时,在各盒中设置不同尺寸的纸张,并且这些不同尺寸的纸张可以顺序传送。
在上述方面中,纸张供应盒C1、C2被构成在两层中。但是,纸张供应盒不限于这种结构。纸张供应盒可以形成为三层或者更多层。
在本方面中,各计时器123A、123B、和123C已经完成计数操作时的时间被存储在存储器132的纸张运送数据存储区域中。但是,可以采用位标志(对于完成操作设定为1,并且对于其他情况设定为0),只要能够断定操作完成即可。
在本方面中,通过对预设时间tc进行计数的计时器123C来确定已经完成对螺线管开关65C的激发电流供应。但是,可以直接检测激发电流供应的完成。例如,可以在向螺线管开关65C提供激发电流的供应电路中引入定制设计的电路,由此检测激发电流供应的完成。
在本方面中,设置定制设计的计时器123A、123B和123C来对预设时间ta、tb和tc进行计数。但是可以应用任何计时器,只要它们能够对时间进行计数即可。例如,计时器可以是通过软件实现的循环计时器。当采用循环计时器时,希望使除了ASIC130的CPU131之外的CPU来进行计数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纸张运送机构,该纸张运送机构包括纸张供应单元,该纸张供应单元从纸张供应盒供应纸张;姿态校正单元,该姿态校正单元对从纸张供应单元供应的纸张的姿态进行校正;以及驱动源,该驱动源驱动纸张供应单元和姿态校正单元;第一促动器,在发出纸张供应指令时,该第一促动器在接收到来自电源的电力供应时操作,并将驱动源的动力传送给纸张供应单元以开始驱动纸张供应单元;第二促动器,在运送的纸张已经接近姿态校正单元时,该第二促动器在接收到来自电源的电力时操作,并控制姿态校正单元进入姿态可校正状态;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确定第一促动器的操作开始时序,第一促动器的在运送一张纸张之后运送下一张纸张的操作在第二促动器的用于所述一张纸张的操作已经完成之后开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存储第二促动器的操作状态,其中控制单元根据第二促动器的操作状态确定第二促动器的操作是否已经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检测传感器,该检测传感器检测纸张对姿态校正单元的接近,其中控制第二促动器的操作,从而在从操作开始经过预定时间段之后停止;存储单元存储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纸张接近时的时间;并且控制单元使用当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纸张接近时的时间作为当第二促动器要开始操作时的时间,并根据从存储在存储单元内的第二促动器的操作开始时间起经过预定时间段来确定第二促动器的操作是否已经完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与第二促动器的关于一张纸张的操作状态有关的数据在第一促动器开始操作以运送下一张纸张之前被清除;并且当与下一张纸张的运送相关地再次开始第二促动器的操作时,将第二促动器的操作状态存储在存储单元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中继辊,该中继辊始终都旋转,其中中继辊介于纸张供应单元和姿态校正单元之间;并且当一旦已经开始从纸张供应单元运送纸张时,纸张被向上运送至姿态校正单元,而不会在纸张运送路径中停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传送动力,其中纸张供应单元和姿态校正单元通过传动齿轮连接至驱动源;并且纸张供应单元和姿态校正单元在接收到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供应时旋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还包括操作间隔确定单元,该操作间隔确定单元确定第一促动器的操作间隔时间,从而第一促动器的每单位时间内的操作次数不超过预设次数,其中控制单元确定第一促动器的操作开始时序,以在第二促动器的用于所述一张纸张的操作已经完成并且从第一促动器的用于所述一张纸张的操作开始起已经经过操作间隔时间之后开始第一促动器的关于所述下一张纸张的操作。
8.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纸张运送机构,该纸张运送机构包括纸张供应单元,该纸张供应单元从纸张供应盒供应纸张;姿态校正单元,该姿态校正单元对从纸张供应单元供应的纸张的姿态进行校正;以及驱动源,该驱动源驱动纸张供应单元和姿态校正单元;第一促动器,在每次发出纸张供应指令时,该第一促动器在接收到来自电源的电力供应时操作,并将驱动源的动力传送给纸张供应单元以开始驱动纸张供应单元;第二促动器,在运送的纸张已经接近姿态校正单元时,该第二促动器在接收到来自电源的电力时操作,以控制姿态校正单元进入姿态可校正状态;和操作间隔确定单元,该操作间隔确定单元确定第一促动器的操作间隔时间,从而第一促动器的每单位时间内的操作次数不超过预设次数;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确定第一促动器的操作开始时序,在从第一促动器的用于一张纸张的操作开始起已经经过操作间隔时间之后开始第一促动器的用于下一张纸张的操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纸张供应单元是纸张供应辊;姿态校正单元是对准辊;并且驱动源是主电机。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纸张供应辊和对准辊的辊轴通过传动齿轮连接至主电机;并且纸张供应辊和对准辊在接收到来自主电机的驱动力供应时旋转。
全文摘要
一种成像设备包括纸张运送机构,该纸张运送机构包括纸张供应单元、对纸张的姿态进行校正的姿态校正单元、和驱动源;第一促动器,在发出纸张供应指令时,该第一促动器在接收到来自电源的电力供应时操作,并将驱动源的动力传送给纸张供应单元以开始驱动纸张供应单元;第二促动器,在运送的纸张已经接近姿态校正单元时,该第二促动器在接收到来自电源的电力时操作,并控制姿态校正单元进入姿态可校正状态;以及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确定第一促动器的操作开始时序,第一促动器的在运送一张纸张之后运送下一张纸张的操作在第二促动器的用于所述一张纸张的操作已经完成之后开始。
文档编号G03G15/00GK1885187SQ200610094088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2日
发明者小川大介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