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筒、具有该镜筒的光学模组及该光学模组的组装方法

文档序号:2715321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镜筒、具有该镜筒的光学模组及该光学模组的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筒、具有该镜筒的 光学模组及该光学模组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讯产业的蓬勃发展,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 个人数字助理等消费性电子产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 由于电子市场竟争日渐剧烈,为了能在市场上贏得一席之位,各大 厂商对自己的产品不断的推陈出新,目前,各类电子产品大多朝着 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而整合有摄像功能的电子产 品则更是倍受青睐。
现有的光学镜头模组结构通常包括收容于镜筒内的多个透镜、 光圏片、滤光片等光学元件,以及用于控制各光学元件之间距离的 间隔环等。现有的光学镜头模组结构中,由于镜筒通常为圓筒状结 构,各光学元件通常依次沿镜筒轴线方向装设于镜筒中,无法在组 装各光学元件的同时,对各光学元件的光学偏心度进行测量,只能 在组装完成后进行测量,然而, 一旦检测出组装完成的镜头模组存 在光学偏心问题,那么由于其已经完成组装而无法采取调整、更换 光学元件等补救措施,这样由于整个光学模组的失效使得其中的所 有光学元件将会全部丟弃,从而造成组装制程的极大浪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实现在组装时能够利用检测装置即时 地对光学元件的光学性能进行检测的光学模组。

发明内容
以下,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镜筒、具有该镜筒的光学模组以及 组装上述光学模组的方法。
一种镜筒,其包括镜筒主体和一封口装置。所述镜筒主体包括 一第一底面,一第二底面以及连结第一底面与第二底面的侧壁。所 述侧壁具有一 内表面及一外表面,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一贯通内表面 和外表面的一个开口,用于将光学元件装入镜筒主体内。侧壁上具 有定义该开口的两个安装侧面,从所述内表面与 一个安装侧面相交 的一端向内表面与另一个安装侧面相交的另一端围绕4竟筒主体的轴 线在所述侧壁开设有至少 一 第 一 凹槽,且该第 一 凹槽与镜筒主体侧 壁的内表面具有相同的曲率。所述封口装置与镜筒主体的开口相配 合。
一种光学模组,其包括一镜筒和至少一透镜。所述镜筒包括一 镜筒主体和一封口装置。所述镜筒主体具有一第一底面, 一第二底 面以及连结第一底面与第二底面的侧壁。所述侧壁具有一内表面及 一外表面,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一贯通内表面和外表面的一个开口, 用于将光学元件装入镜筒主体内。侧壁上具有定义该开口的两个安 装侧面,从所述内表面与 一个安装侧面相交的 一端向内表面与另一 个安装侧面相交的另 一 端围绕镜筒主体的轴线在所述侧壁开设有至 少 一第 一 凹槽,且该第 一 凹槽与镜筒主体侧壁的内表面具有相同的 曲率。所述封口装置与镜筒主体的开口相配合。所述光学元件具有 一第 一边缘部、第二边缘部及位于第 一边缘部与第二边缘部的主体 部,所述第一边缘部与第二边缘部用于与镜筒主体的第一凹槽相配 合。
一种组装上述光学模组的方法,其包括步骤提供一夹具,其 包括一主体,至少一夹持部及连结所述夹持部与主体的至少一悬臂, 所述悬臂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和主体相连,第二端设置有 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结构与光学元件的第二边缘部相配合;将至 少 一个光学元件的第二边缘部夹设在所述夹具的夹持部;移动夹具 的主体使得光学元件的第 一边缘部从镜筒主体的开口进入镜筒主体 中,并使得光学元件的第一边缘部装设到镜筒主体的第一凹槽中; 利用 一 光学检测装置对上述初步安装有光学元件的光学模组进行检 测,配合所述检测过程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将装设到第一凹槽中 的光学元件进行固定;将封口装置装设到所述镜筒主体的开口中, 并将封口装置和镜筒主体进行固定。
上述实施例的述镜筒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所述镜筒主体所具 有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侧向开口,可以使得镜筒轴向开口的外部 区域可以放置光学检测仪器,从而实现在安装透镜等光学元件的同 时可对各光学元件的装配情况进行即时量测,得以实现即时评估光 学模组的品质;其次,镜筒还具有一封口装置,当镜筒主体内的光 学元件组装完成后,可将封口装置和镜筒主体的开口相配合, 一方 面可确保镜筒主体内光学元件不被污染,另一方面镜筒主体与其他 元件的配合时其内的光学元件也不会被损伤。
所述具有上述镜筒的光学模组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由于其镜 筒结构上的特点,可以使得光学模组中的光学元件利于安装的同时 进行检测;其次,由于其光学元件如透镜在结构上和镜筒的结构相 对应,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光学元件便于安装与检测,另一方面可 以使得光学元件与镜筒的良好配合。
所述对光学模组的组装方法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提供可方便 安装光学元件的夹具,其结构设计与待安装的光学元件相适应,可 实现对光学元件的良好夹固;其次,由于该夹具可同时夹持多个光 学元件,可实现镜筒中所需的多个光学元件的一次安装;最后,在 安装光学元件的过程中,利用光学检测装置对初步安装(未进行固定) 的光学模组进行光学检测,可以即时的评估初步安装的光学模组的
性能是否满足要求,以实现对透镜或其他光学元件的调整或修正, 避免如现有技术所述的待整个光学模组的组装结束后进行检测后发 现问题时无法补救的隐患。


图1为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镜头模组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的夹持光学镜头模组中透镜的夹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结合若干附图及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的镜筒、具有 该镜筒的光学模组以及组装该光学模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l所示,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模组,如光 学镜头才莫组100。所述光学4竟头才莫组100包4舌一《竟筒140与至少一 个透镜120。当然,光学镜头模组100通常还可包括光圈片、滤光 片以及间隔环等元件,为了简单、清楚的描述光学镜头模组100的 结构,本实施例仅以镜筒中装设多个透镜120为例进行说明光学镜 头模组100的结构。所述镜筒140包括一个镜筒主体110与封口装 置130。
如图2所示,镜筒主体110具有一第一底面111, 一第二底面 112以及连接第一底面111及第二底面112的侧壁113。第二底面 112与一底座(图未标示)相结合。镜筒主体110的侧壁113具有一内 表面 114,与内表面 114相对的一外表面 115以及两个安装侧面 116a,且所述每个安装侧面U6a上分别开设有竖槽116b。所述侧 壁113的内表面114和外表面115同时和镜筒主体110的第一底面 Ul、第二底面112垂直,所述每个安装侧面116a同时与内表面114、 外表面115、第一底面111、第二底面112相邻。所述侧壁113上开 设有一贯通内表面114和外表面115的开口 116,该开口 116由侧 壁113的两个安装侧面116a定义出,该开口 116作为将透镜120送 入镜筒主体110空腔中的通道。从内表面114与安装侧面116a相交 的一端向内表面114与另一安装侧面116a相交的另一端围绕镜筒主 体110的轴线在侧壁113内开i殳有至少 一 个第 一 凹槽117,所述第 一凹槽117为一弧形凹槽,且其曲率和内表面114的曲率相同。所 述第一凹槽117用于装设透镜120。
透镜120具有一第一边缘部121, 一第二边缘部122以及位于 第 一边缘部121与第二边缘部122之间的主体部123。第 一边缘部 121与第二边缘部122为相对于透镜120的主体部123呈对称结构, 也就是说,第一边缘部121与第二边缘部122结构、尺寸均相同。 所述第一边缘部121与第二边缘部122用于和镜筒主体110的凹槽 112配合,将透镜120水平安装于镜筒主体110中,且使得透镜120的主体部123恰好处于镜筒主体110的空腔中,这样进入镜筒主体 110的光线可穿过透镜120的主体部123。
所述第一凹槽117具有一底面118和两相对的侧面119,且第 一凹槽11 7的结构由所述底面11 8和两相对的侧面119所定义出。 第一凹槽117的深度(即第一凹槽117的底面118到镜筒主体110内 表面114的距离)和高度(即第一凹槽117的两相对侧面119之间的 距离)与透镜120的第 一边缘部121及第二边缘部122的相应尺寸相 同,以实现第 一 凹槽117与第 一 边缘部121及第二边缘部122的配 合。为方便描述透镜120的第一边缘部121及第二边缘部122的结 构以及和第一凹槽117的具体配合情况,第一边缘端部121定义有 一第一外端面124,第二边缘部122定义有一第二外端面125。具体 来说,第一凹槽117的深度等于第一边缘部121的第一外端面124 到主体部123与第 一边缘部121的临界面的距离,同样,第一凹槽 1]7的深度也等于第二边缘部122的第二外端面125到主体部123 与第二边缘部122的临界面的距离。第一凹槽117的高度等于第一 边缘部121及第二边缘部122的厚度。这样,当透镜120装设于镜 筒主体110中时,透镜120的第一边缘部121与第二边缘部122恰 好容置于镜筒主体IIO的第一凹槽117中,同时透镜120的主体部 123会定位于镜筒主体110的空腔内。
所述第一凹槽117的个数等于要装设的透镜120的数量,相邻 第 一 凹槽117之间的距离同样根据要装设的相邻透镜120之间的距 离确定。本实施例中,要装设的透镜120为三个,相应地,那么镜 筒主体110中开设三个第一凹槽117。
镜筒主体110的开口 116的尺寸也要根据要装设的透镜120的 尺寸及数量确定。由于镜筒主体110中至少要装设一个透镜120, 因此,开口 116沿镜筒主体110轴向的开口高度要大于或等于一个 透镜120的厚度,当透镜120的厚度不一致时,开口116沿镜筒主 体110轴向的开口高度要大于或等于透镜120的最大厚度;同时, 开口 116沿镜筒主体110轴向的开口高度要小于或等于镜筒主体 110的高度。所述开口 116沿与镜筒主体110轴线垂直的横向开口
尺寸(即,4竟筒主体110侧壁113的两个安装侧面116a之间的ii巨离) 要大于或等于透镜120最大直径,当透镜120为不规则形状其厚度 不一致时,开口 116沿与镜筒主体110轴线垂直的横向开口尺寸要 大于或等于透镜120的最大直径,这样可以确保透镜120水平地穿 过开口 116而安装到镜筒主体110中。
所述封口装置130用于和镜筒主体110的开口 116相配合,从 而使得透镜120容置在连续的或者封闭的镜筒主体110中。所述封 口装置130为一弧面板体结构,其结构、尺寸恰好和镜筒主体110 的开口 116相对应,即,将该封口装置130安装到开口 116处与镜 筒主体IIO配合后可形成一连续的筒体结构。
所述封口装置130具有一内表面131、 一与内表面131相对的 外表面132、 一顶面133、 一与顶面133相对的底面134、两个側面 135。当该封口装置130与镜筒主体110配合后形成一连续的筒体结 构时,封口装置130的顶面133会与镜筒主体IIO的第一底面111 相结合形成一连续的、封闭的环面,封口装置130的底面134与镜 筒主体110的第二底面112相结合形成另 一连续的、封闭的环面, 封口装置130的内表面131与镜筒主体IIO的内表面114相结合形 成一连续的圓筒面。
所述封口装置130的两个侧面135上分别形成有两个凸缘136, 其分别与定义镜筒主体110开口 116的两个安装侧面116a上的两个 竖槽116b相对应,用于将封口装置130和镜筒主体110相结合并固 定。本实施例中,该两个凸缘136为相同的长方体结构,两个竖槽 116b为恰好容置上述两个凸缘136的长方体凹槽。当透镜120在镜 筒主体110内安装完成后,封口装置130的两个凸缘136分别从镜 筒主体IIO的两个竖槽116b所在第一底面111端插入到竖槽116b 中,将封口装置130嵌入到开口 116中,这样便使得透镜120可封 闭的装设在被封闭的镜筒主体110中。
为了使得封口装置130与镜筒主体IIO结合后能够更好的容置、 调整以及固定透镜120,优选地,封口装置130包括与第一凹槽117 向配合的第二凹槽137,所述第二凹槽137与第一凹槽117可形成—个连续的环槽。本实施例中,从封口装置130的内表面13 1向封 口装置130内部开设与镜筒主体110内第一凹槽117相配合、贯通 的第二凹槽137。第二凹槽137的结构、尺寸和第一凹槽117相同, 这样,当封口装置130插入开口 116与镜筒主体IIO配合后,封口 装置130会与镜筒主体110形成一个连续的圆筒体结构,同时,第 二凹槽137也将会和第一凹槽117相贯通且在所述连续的圆筒体结 构内壁形成 一 个连续的环槽。
封口装置130的两个凸缘136和镜筒主体110的两个竖槽116b 之间的接触面可通过胶水粘结固定、超声波焊接固定等方式。此外, 封口装置130的外表面132和镜筒主体110的侧壁113的外表面115 可以形成有螺紋结构,用于将所述的光学头镜模组100整体与其它 的结构配合。
本技术方案第二实施例提供在组装上述光学透镜模组100过程 中夹持透镜120的夹具40 。如图3所示,所述夹具40包括 一 主体 410,至少一夹持部420以及连接所述夹持部420与主体410的至少 一个悬臂430。所述悬臂430 —端和主体410相连,另一端设置有 夹持部420。所述悬臂430可以和主体410 —体成型,也可以可移 动的设置在410上。所述夹持部420用于夹持透镜120的第二边缘 部122。
本实施例中,悬臂430可移动的连结在主体410上。具体来说, 主体410上开设一个沟槽411,用收容悬臂430的一端并实现悬臂 430在沟槽411中移动,从而可以调整悬臂430的位置,当调整悬 臂430的位置到预定位置后,可以利用一锁固元件440将悬臂430 的一端固定在沟槽411内。
为了实现一次夹持多个透镜120进行安装,夹持部420和悬臂 430可设置为多个,且夹持部420和悬臂430的数量相等。由于通 常情况下,多个透镜120在镜筒主体110内会相互平行排布,因此, 多个悬臂430相应地设置为互相平行,这样可以实现多个夹持部420 所夹持的多个透镜120处于相互平行的平面内,以利于安装。
例如,待安装的透镜120为三个,那么相应地,夹持部420和悬臂430可分别设置三个。此外,由于三个透镜120在镜筒主体110 中间隔一定距离且平行排布的,例如三个透镜120间距相同,为了 完成这三个透镜120的一次安装,可以将三个悬臂430之间的间距 调整为与上述三个透4竟120之间的间距相等,且三个悬臂430相互 平行,这样,安装透镜120时,每个透镜120可分别同时对准镜筒 主体110内各自待配合的第一凹槽117,以利于安装。此外,所述 三个悬臂430的长度应相同,且三个悬臂430分别支撑同样的夹持 部420,并且每个夹持部420同等程度地夹持透镜120的第二边缘 部122,这样可以确保三个透4竟120的第一边纟彖部121均处于同一 竖直平面内,当移动夹具40的主体部410将三个透镜120送入镜筒 主体110进4亍安装时,三个透镜120的第一边纟彖部121的外端面124 可同时抵靠镜筒的110第一凹槽117的底面118,这样利于三个透 镜120整体上同时且稳定地安装。
所述夹持部420具有一个第一夹片421, —个和第一夹片421 相对且平行放置的第二夹片422以及将第一夹片421和第二夹片 422的相同端连结起来的连接部423,因此,夹持部420整体上呈U 字形。所述第一夹片421和第二夹片422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待夹 持的物件的尺寸进行调整,例如第 一 夹片421和第二夹片422可以 在连结部423上进行移动,通常在使用时,先将第一夹片421和第 二夹片422之间距离调整足够大以将待夹持物件如透镜120的第二 边缘部122放到第一夹片421和第二夹片422之间,然后调整第一 夹片421和第二夹片422相对移动,直至第二边缘部122被夹紧。
为了实现所述夹持部420与透镜120的第二边缘部122更好的 配合,第一夹片421和第二夹片422用于和第二边缘部122的表面 相接触的表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以使第一夹片421、第二夹片422 与第二边缘部122紧密结合,从而利于夹具40稳固的将透镜120 装入镜筒主体110中。
本技术方案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第二实施例中的夹具40 对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透镜模组IOO进行组装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 光学透镜;漠组100包括三个透镜120,那么相应地,第二实施例的
夹具40设置有三个悬臂430和三个夹持部420。组装光学透镜模组 100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三个镜片120的第二边缘部122 分别夹固于夹具40的三个夹持部420。三个夹持部420同等程度地 夹持三个透镜120的第二边缘部122,使得三个透镜120的笫一边 缘部121均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
其次,移动夹具40的主体410到镜筒主体110的开口 116处, 将三个透镜120的第一边缘部121分别对准各自对应的第一凹槽 117,继续移动主体410直至三个透4竟120的第 一边纟彖部121全部插 入到镜筒主体110的第一凹槽117中,同时透镜120基本全部处于 镜筒主体110的空腔中。此时,透镜120的主体部123基本上处于 镜筒主体110的中心区域,例如,当主体部123为^L则的圆柱形体 时,主体部123处于镜筒主体110中心区域是指主体部123的轴线 和镜筒主体110的轴线共线。并且,第二边缘部122的外端面125 基本上处于开口 116处且位于第一凹槽117底面118所在环面的延 长面上。
在此安装步骤中,可沿镜筒主体110的轴线在镜筒主体110的 轴线延长线区域设置 一 光学检测装置,对评估镜头质量的参数如中 i"扁心、MTF^f直等进4亍测量。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调 制传递函数)值是综合反映光学镜头模组品质好坏的参数。当通过检 测发现初步安装好(未进行固定)的光学镜头模组100的品质达不到 预定要求,可以直接对光学镜头模组100中的各元件进行调整、修 正或更换,以使整个光学镜头模组100的品质达到要求。当调整、 修正或更换各元件后整个光学镜头模组IOO还不能达到要求时,需 要进行重新组装,此时由于只是完成初步装配,光学镜头模组100
中的部分元件还可以通过拆卸进行再利用。
当经上述光学检测后光学镜头模组100满足要求时,可以将镜 筒主体110中的各光学元件如透镜120进行固定。各光学元件与镜 筒主体110之间的固定方式通常采用光固化胶进行胶合,所述光固 化胶通常为紫外固化胶。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透镜120安装入镜 筒主体110内部之前先在第一凹槽117中涂紫外固化胶水(紫外光
照射后才会固化),然后依照上述方法装入透镜120,再配合调整三
个透镜120的位置对装有三个透镜120光学镜头模组100进行光学 检测,当光学镜头模组100的光学参数满足要求时,最后利用紫外 光照射第一凹槽117中的紫外固化胶水直至紫外固化胶水固化,从 而将三个透镜120和4竟筒主体110固定。
经上述检测、固定后,光学镜头模组100基本完成了预组装, 为了防止镜筒主体110中的光学元件如透镜120被污染,或者为了 使得此预组装的光学镜头模组100方便与其他光学元件进行配合, 或者为了确保配合时不会损伤镜筒主体110中的光学元件如透镜 120,需要进一步对镜筒主体110的开口 116进行封合。
因此,光学透镜模组100的组装过程还包括最后一步,即,将 封口装置130与镜筒主体110的开口 116进行配合。具体来说,将 封口装置130的两个凸缘136分别从镜筒主体110的两个竖槽116b 所在第一底面111端插入到竖槽116b中,直至封口装置130的底面 1 34和4竟筒主体110的第二底面112处于同 一 平面并形成封闭的环 面,同时封口装置130的顶面133和镜筒主体110的第一底面111 也处于同一平面并形成封闭的环面,此时,封口装置130嵌入到开 口 116中并与镜筒主体110结合形成封闭的筒体。这样,便完成了 光学镜头模组100的组装过程。
本技术方案的光学镜头模组100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 点首先,由于其镜筒主体110所具有的结构特点,即,具有侧向 开口 116,可以使得镜筒主体110轴向开口上方区域可以放置光学 检测仪器,从而实现在安装透镜120等光学元件的同时可对各光学 元件的装配情况进行即时量测,得以实现即时评估光学镜头模组 100的品质;其次,光学镜头模组100还具有一封口装置130,在镜 筒主体IIO内的光学元件组装完成后与镜筒主体IIO相配合, 一方 面可确保镜筒主体IIO内光学元件不被污染,另一方面镜筒主体110 与其他元件的配合时其内的光学元件也不会被损伤。
另外,本技术方案的光学镜头模组100的组装方法具有以下特 点首先,提供可方便安装透镜120的夹具40,其结构设计与待安 装的透镜120相适应,可实现对透镜120的良好夹固;其次,由于
该夹具40可同时夹持多个透镜120,可实现镜筒主体IIO中所需的
多个透镜120的一次安装;最后,在安装透镜120的过程中,利用 光学检测装置对初步安装(未进行固定)的光学镜头模组ioo进行光
学检测,可以即时的评估初步安装的光学镜头模组100的性能是否 满足要求,以实现对透镜120或其他光学元件的调整或修正,避免 如现有技术所述的待整个光学镜头模组100的组装结束后进行检测 后发现问题时无法补救的隐患。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 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模组,其包括一镜筒,其包括一镜筒主体和一封口装置,所述镜筒主体具有一第一底面,一第二底面以及连结第一底面与第二底面的侧壁,所述侧壁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一贯通内表面和外表面的一个开口,用于将光学元件装入镜筒主体内,侧壁上具有定义该开口的两个安装侧面,从所述内表面与一个安装侧面相交的一端向内表面与另一个安装侧面相交的另一端围绕镜筒主体的轴线在所述侧壁开设有至少一第一凹槽,且该第一凹槽与镜筒主体侧壁的内表面具有相同的曲率,所述封口装置与镜筒主体的开口相配合;以及至少一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具有一第一边缘部、第二边缘部及位于第一边缘部与第二边缘部的主体部,所述第一边缘部与第二边缘部用于与镜筒主体的第一凹槽相配合。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与所 述镜筒主体配合形成一连续的筒体。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具有 至少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连续的环形槽。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的第 二凹槽与镜筒主体的第一凹槽数量相等、结构相配合,且第二凹槽 的深度及高度与第 一凹槽的深度及高度相同。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主体側壁形成开口的每个安装侧面上形成有一个竖槽,所述封口装置包括用于和镜筒主体侧壁的开口配合的两个侧面,所述每个侧面上形成有 一个与竖槽相配合的凸缘。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元件的第 一边缘部具有一第一外端面,所述光学元件的第二边缘部具有一第 二外端面,所述镜筒主体側壁的第一凹槽的深度等于光学元件第一 边缘部的第一外端面到光学元件主体部与第一边缘部的临界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等于第二边缘部的第二外端面到光学元件 主体部与第二边缘部的临界面的距离,所述第一凹槽的高度等于第 一边缘部及笫二边缘部的厚度。
7. —种光学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种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学模组;提供一夹具,其包括一主体,至少一夹持部及连结所述夹持部与 主体的至少一悬臂,所述悬臂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和主体 相连,第二端设置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的结构与光学元件的第二 边缘部相配合;将至少一光学元件的第二边缘部夹设在所述夹具的夹持部; 移动夹具的主体使得光学元件的第一边缘部从镜筒主体的开口进入镜筒主体中,并使得光学元件的第一边缘部装设到镜筒主体的第一凹槽中;利用 一 光学检测装置对上述初步安.装有光学元件的光学模组进行 检测,配合所述检测过程调整光学元件的位置; 将装设到第一凹槽中的光学元件进行固定;将封口装置装设到所述镜筒主体的开口中,并将封口装置和镜筒 主体进行固定。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光学 元件的第一边缘部装入镜筒主体之前,在镜筒主体的第一凹槽内部涂覆光固化胶。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 装置和镜筒主体通过胶水粘结或者超声波焊接实现固定。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光 学元件的第二边缘部夹设在所述夹具的夹持部的过程中,将多个光 学元件平行的夹设在所述夹具的多个夹持部,移动夹具的主体部使 多个光学元件同时分别安装到镜筒主体的多个第一凹槽中。
11. 一种镜筒,其包括镜筒主体和一封口装置,所述镜筒主体包括一第一底面, 一第二底面以及连结第一底面与第二底面的侧壁,所 述侧壁具有一 内表面及一外表面,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一贯通内表面 和外表面的一个开口,用于将光学元件装入镜筒主体内,侧壁上具 有定义该开口的两个安装側面,从所述内表面与 一个安装侧面相交 的一端向内表面与另一个安装侧面相交的另一端围绕镜筒主体的轴 线在所述侧壁开设有至少 一 第 一 凹槽,且该第 一 凹槽与镜筒主体侧壁的内表面具有相同的曲率;所述封口装置与镜筒主体的开口相配合。
12.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具有至 少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形成连续的环形槽。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装置的第二 凹槽与镜筒主体的第一凹槽数量相等、结构相配合,且第二凹槽的 深度及高度与第 一凹槽的深度及高度相同。
14. 如权利要求ll所述的镜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主体侧壁形 成开口的每个安装側面上形成有一个竖槽,所述封口装置包括用于和镜筒主体侧壁的开口配合的两个侧面,所述每个侧面上形成有一 个与竖槽相配合的凸缘。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筒,其包括镜筒主体和一封口装置,所述镜筒主体包括一第一底面,一第二底面以及连结第一底面与第二底面的侧壁。所述侧壁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所述侧壁上开设有一贯通内表面和外表面的一个开口,用于将光学元件装入镜筒主体内。侧壁上具有定义该开口的两个安装侧面,从所述内表面与一个安装侧面相交的一端向内表面与另一个安装侧面相交的另一端围绕镜筒主体的轴线在所述侧壁开设有至少一第一凹槽,且该第一凹槽与镜筒主体侧壁的内表面具有相同的曲率。所述封口装置与镜筒主体的开口相配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该镜筒的光学模组以及组装上述光学模组的方法。
文档编号G02B7/02GK101196603SQ20061015737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8日
发明者颜士杰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