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31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背光模组的便携式电
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便 携式电子装置因其方便携带而得到广泛应用。该种便携式电子装置通常包括 主体、盖体、枢轴、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所述主体与盖体经由所述枢轴枢 结在一起。所述主体上设置有主机板及散热器;所述主机板上设置有CPU 等电子元件,所述散热器用以对主机板进行散热。所述液晶面板设置在所述 盖体上。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盖体内,用以向所述液晶面板提供背光; 所述背光模组通常包括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
如导光板。
随着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不断发展,设置在盖体上的冷阴极荧光灯光源逐 渐被具有高亮度、低功耗、长寿命等特点的发光二极管所取代。但是,高亮 度的发光二极管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较多,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 装置的盖体通常较薄,安装在盖体上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因散热空间较小 其产生的热量不能有效地排出盖体,其将导致该种便携式电子装置不能长时 间的保持在最佳操作温度下工作以发挥其最大效能。

发明内容
下面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光源产生的热量能被有效 地排出。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本体、盖体、枢结单元、液晶面板及背光 :模組;所述本体与所述盖体经由所述枢结单元柩结在一起;所述液晶面板固 持在所述盖体上;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光纤组件、及导光板,所 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盖体内,所述光纤组件用
以将光源产生的光线传输至所述导光板以照明所述液晶面板。
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经由将背光模组的光源设置在本 体内,经由光纤组件将光源产生的光线传输至设置在盖体内的导光板以向液
晶面板提供背光;由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本体相对于其盖体可向光源提供较 大的散热空间,因此将光源设置在本体内可使得光源产生的热量能有效地排 出,进而有利于该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始终保持在最佳操作温度下工作以发挥 其最大效能。


图i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固持机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在固持机构一側设置有会聚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如笔记本电 脑、个人数字助理等,其包括本体ll、盖体13、枢结单元15、液晶面板 17及背光模组19。
所述本体11内设置有主机板112与散热装置114。该主机板112上设置 有电子元件113,如CPU等。该散热装置114与该电子元件113热性连接, 用以将电子元件113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排出至本体11外。该散热装 置114通常设置有多个散热鳍片1142,用以提升其散热效率。
所述盖体13与本体11经由枢结单元15,如枢轴、铰链等枢结在一起。 所述液晶面板17设置在该盖体13上并由该盖体13固持住,其可为常 用的14寸或17寸液晶面^1。
所述背光模组19包括光源192、光纤组件194、及导光板196。该光源 192设置在本体11内;该光纤组件194用以将光源192产生的光线传输至该 导光板196;该导光板196设置在盖体13内且位于液晶面板17的背面,用 以将光纤组件194传输来的光线转换成面光源以向该液晶面板17提供背光
照明。
所述光源192包括与主机板112分离设置的印刷电路板1922,及设置在 该印刷电路板1922上的多个点光源,如发光二极管1924。优选的,该印刷 电路板1922与该主积4反112热性连接,其有利于该多个发光二极管1924在 工作中产生的热量能经由该散热装置114快速排出。如图l所示,该印刷电 路板1922设置在主机板112的相对两侧;该多个发光二极管1924分设在该 印刷电路板1922上且形成两个发光二极管阵列。可以理解的是,该多个发 光二极管1924也可直接设置在该主机板112上。由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的 本体11具有相对较大的散热空间且其内通常设置有散热装置114,因此,将 发光二极管1924设置在本体11内有利于热量的排放,进而可使得该便携式 电子装置IO始终能保持在最佳操作温度下工作以发挥其最大效能。
所述光纤组件194包括多个光纤1942,及设置在盖体13内的固持机构 1944。该多个光纤1942均包括一光入射端1942a及一光出射端1942b,其可 选用可传输可见光的塑胶光纤或玻璃光纤。
所述多个光纤1942的光入射端1942a设置在本体11内且与所述发光二 极管1924形成光学耦合。具体的,该光入射端1942a的端面与发光二极管 1924相对设置,用以使发光二极管1924发出的光线可直接耦合至该光纤 1942的光入射端1942a;该光纤1942的数量可与发光二极管1924的数目相 同,也即光纤1942与发光二极管1924——对应。当然,为增大发光二极管 1924与光纤1942之间的光耦合效率,可在本体11内设置多个环绕于该发光 二极管1924的反射罩(图未示),该发射罩的数目可设置为与发光二极管1924 的数目相同。另外,所述光纤组件194还可包括多个会聚透镜(图未示),其 设置在发光二极管1924与光纤1942的光入射端1942a的端面之间,以增大 两者之间的光耦合效率。
所述多个光纤1942的光出射端1942b设置在盖体13内且由固持机构 1944固持住。具体的,所述固持机构1944包括相叠合的第一固持部1944a 与第二固持部1944b。该第一固持部1944a与第二固持部1944b的相对的两 表面分别设置有多个凹槽1943,如V形凹槽,且该凹槽1943分别连通该第 一固持部1944a或该第二固持部1944b的两相邻侧面。该第一固持部1944a 与第二固持部1944b相叠合时其凹槽1943相配合共同形成多个贯通固持机构1944两相邻侧面的通孔,而所述光纤1942的光出射端1942b收容并固持 在该多个通孔内。该光纤1942的光出射端1942b的端面在该光纤1942被固 持机构1944固持后通常会被执行一研磨或熔烧(Fusing)动作以形成研磨表面 或熔烧表面,用以提升光纤1942与导光才反196的光耦合效率。
所述导光板196可为楔形导光板或平板形导光板,其具有一邻近于液晶 面板17的光出射面1962及与该光出射面1962相邻的至少一个光入射面 1964。该至少一个光入射面1964与多个光纤1942的光出射端1942b的端面 形成光学耦合。图1中示出一种平板形导光板,其包括两个相对的光入射面 1964。所述固持机构1944位于该导光板196的相对两侧,该光纤1942的光 出射面1942b的端面与光入射面1964相对设置形成光学耦合。
参见图3,为增大光纤1942的光出射端1942b的端面与光入射面1964 之间的光耦合效率,该光纤组件194还可包括有多个会聚透镜1945,其设置 在固持机构1944的一侧且位于光出射端1942b的端面与光入射面1964之间; 该会聚透镜1945的数目可与光纤1942的数目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其经由将具有高亮度的光源 192设置在其主体11,利用其主体11具有相对较大散热空间之特点,使得 该便携式电子装置10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且在工作过程中因其光源192 产生的热量能被有效的排出而能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下工作以发挥其 最大效能。并且,由于主体11内通常设置有散热装置114,该散热装置114 的设置更有利于高亮度的光源192产生的热量的有效排出。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如根据液晶面 板17对背光照明强度的需求,适当变更发光二极管1924及/或光纤1942的 数量等以用于本发明等设计,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 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本体、盖体、枢结单元、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所述本体与所述盖体经由所述枢结单元枢结在一起,所述液晶面板固持在所述盖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其设置在所述本体内;导光板,其设置在所述盖体内;以及光纤组件,其用以将所述光源产生的光线传输至所述导光板以照明所述液晶面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组件包括多 个光纤,该多个光纤均包括一光入射端及一光出射端,该光入射端设置在该 本体内且其端面与所述光源光学耦合,该光出射端设置在所述盖体内且其端 面与所述导光板光学耦合。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与所 迷液晶面板相对的光出射面、及与该光出射面相邻的光入射面,该光入射面 与所述多个光纤的光出射端的端面相对设置用以将所述多个光纤传输来的 光线耦合至该导光板。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組件还包括 用以固持所述多个光纤的光出射端的固持机构,该固持机构设置在所述盖体 内,其具有一第一侧面、与该第一侧面相邻的第二侧面、及贯穿于该第一侧 面与第二侧面的通孔,该第二侧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相对,所述多个 光纤的光出射端顺次穿过该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并固持在该通孔内。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机构包括相 叠合的第一固持部及第二固持部,该第一固持部与第二固持部分别具有贯穿 于其相邻侧面的凹槽,所述固持机构的通孔由第一固持部与第二固持部的凹 槽相叠合而成。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V形凹槽。
7. 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 源包括发光二极管。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散 热装置,所述发光二极管与该散热装置热性连接。
9. 如权利要求3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 纤组件还包括多个会聚透镜,该多个会聚透镜设置在所述多个光纤的光出射 端的端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光入射面之间。
10. 如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 个光纤的光出射端的端面为研磨表面或熔烧表面。
全文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本体、盖体、枢结单元、液晶面板及背光模组;所述本体与所述盖体经由所述枢结单元枢结在一起;所述液晶面板固持在所述盖体上;其中,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光纤组件、及导光板,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盖体内,所述光纤组件用以将光源产生的光线传输至所述导光板以照明所述液晶面板。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经由将背光模组的光源设置在本体内,经由光纤组件将光源产生的光线传输至设置在盖体内的导光板以向液晶面板提供背光;由于本体具有相对较大的散热空间,其有利于光源产生的热量的有效排出,进而有利于该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始终保持在最佳操作温度下工作以发挥最大效能。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1196641SQ200610157358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8日
发明者张仁淙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