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斩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5005阅读:9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斩光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机电一体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斩光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激光、可见光、紫外光的强度、速度或脉冲特性的测量,主要应用在光电计量、光电传感、遥感系统、测量系统及卫星跟踪等有关领域。
技术背景传统的斩光器在光测量应用中,把连续光源发出的光,调制成等时断续的光信号,便于光电变换后进行选频放大和相干检测。目前国内的斩光器一般采用电机拖动孔盘转动,当一束连续光通过孔盘时即被斩成一段一段的脉冲光了。由于采用电机机械调制,仪器功耗大,且稳定性差,仪器造价也很高。它的体积、重量、振动,都对光的漂移有很大的影响。它的精度受电机速度的影响,提高精度很困难,结构复杂,耗电量大,有机械麼损,体积也不容易很小。
传统斩光器如附图2,底盘(4),发射光源(5),孔盘(6),孔盘上的圆孔(9),接收器(7),电机(8)。电机(8)带动孔盘(6)转动,光信号由发射光源(5)发出,光穿过孔盘(6)上的圆孔(9),由接收器(7)接收,光从孔盘(6)上的圆孔(9)穿过时,就被孔盘间断调制,将连续光调制成脉冲光了。参考南京大学微弱信号检测中心生产的HB-401型斩光器;清华大学学报,39(S1),1999.4台面结构光电集成微马达的设计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斩光器,该斩光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斩光器,包括底座(4)、遮光板(1)、音叉(3)、驱动线圈(2);驱动线圈(2)和音叉(3)分别固定在底座(4)上,遮光板(1)固定在音叉(3)的两端,驱动线圈(2)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通电后,驱动线圈(2)调制音叉(3)的抖动,音叉(3)的左右抖动带动遮光板(1)左右运动,不停遮断连续光源发出的光,完成对光信号的调制,调制频率由音叉(3)及驱动线圈(2)频率决定。
驱动线圈(2)通电后靠磁性调制音叉(3)的左右抖动。
音叉(3)的两端分别装有遮光板(1)。
驱动线圈(2)为二个。
遮光板(1)为二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斩光器主要部件采用特种合金制作的小型音叉,它的固有谐振频率温度系数达10-6/℃,故频率稳定度很高。由于没有机械磨损,故寿命很长,耗电省,效率高,外形尺寸可以做到36mm×20mm×10mm,是光调制领域中理想的换代产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传统斩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测试操作过程如下参见图1,测试时,首先给驱动线圈(2)通电,驱动线圈(2)通电后,振荡电流通过驱动线圈(2)靠磁性驱动音叉(3),当音叉(3)振动时就带动遮光板(1)左右抖动,不停遮断连续光源发出的光,这样就完成了光信号的调制,调制频率由音叉(3)决定。
权利要求1.一种斩光器,包括底座(4)、遮光板(1)、音叉(3)、驱动线圈(2);其特征是驱动线圈(2)和音叉(3)分别固定在底座(4)上,遮光板(1)固定在音叉(3)的两端,驱动线圈(2)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通电后,驱动线圈(2)调制音叉(3)的抖动,音叉(3)的左右抖动带动遮光板(1)左右运动,不停遮断连续光源发出的光,完成对光信号的调制,调制频率由音叉(3)及驱动线圈(2)频率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斩光器,其特征是驱动线圈(2)通电后靠磁性调制音叉(3)的左右抖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斩光器,其特征是音叉(3)的两端分别装有遮光板(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斩光器,其特征是驱动线圈(2)为二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斩光器,其特征是遮光板(1)为二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斩光的装置。它包括底座(4)、遮光板(1)、音叉(3)、驱动线圈(2)。驱动线圈(2)和音叉(3)分别固定在底座(4)上;驱动线圈(2)通电后,驱动线圈(2)靠磁性驱动音叉(3),当音叉(3)振动时就带动遮光板左右抖动,不停遮断连续光源发出的光,这样就完成了对光信号的调制,调制频率由音叉及驱动频率决定。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主要部件采用特种合金制作的小型音叉,它的固有谐振频率温度系数达10-6/℃,故频率稳定度很高。由于没有机械磨损,故寿命很长,耗电省,效率高,是光调制领域中理想的换代产品。
文档编号G02B26/02GK2901367SQ20062007897
公开日2007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2日
发明者候金锁 申请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