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655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了弹性(flexibility)基板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对于譬如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场致发光(EL)装置等的显示装 置的研究非常盛行。在所述显示装置为了保持显示媒体层等通常使用玻璃 基板,不过为了使显示装置本身具有弹性(flexibility)、或是维持基板强 度同时谋求薄型化,采用具弹性的塑胶基板也正被研究检讨中。
这里,参照斜视图的图38来说明有关具备了弹性基板的一般的液晶显 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100具有第一基板101、与第一基板101相对配 置的第二基板102、以及设置在这些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同 时为密封部件103所密封的作为显示媒体层的液晶层。
第一基板101具有塑胶基板111,在塑胶基板111的位于液晶层的一 侧形成有未示图的多个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比密封 部件103靠内侧的、设置有液晶层的区域成为用来显示的显示区域120。 并且,在第一基板101的显示区域120的外側设置有組装了驱动集成电路 芯片(Driver IC Chip)104及柔性印刷线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105的被組装部106。
另一方面,第二基板102具有塑胶基板112、以及在塑胶基板112的 外侧(与液晶层相反的一侧)层叠的偏振光板113。通常,把第二基板102 形成为与显示区域120大体上相同的大小,所述第一基板101的被組装部 106用平面来看比第二基板102的端部还要向外侧突出。
由于所述塑胶基板lll、 112具有弹性,譬如在该显示装置的制造主序 和使用时等,即使是施加少许外力的情况也比较容易变形。为了防止这个 变形造成柔性印刷线路板(FPC)的剝离,通过粘着剂设置与其他部件个別独 立的加强板来和柔性印刷线路板(FPC)的粕着部重叠,这一方面的技术是一向为人所知(譬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换句话说,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
柔性印刷线路板(FPC)的粘着部的底面是通过各向异性导电连接器来与塑 胶基板粘着,另一方面,柔性印刷线路板(FPC)的粘着部的上面通过粘着剂 粘着到与其他的部件独立的所述加强板。由此来弥补柔性印刷线路板(FPC) 对塑胶基板的粘着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1-652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解决课题
由于所述被組装部106是用 一 张塑胶基板111构成,因此与具有用两 张塑胶基板111、112互相粘合的结构的显示区域120相比,基板强度变低, 比较容易变形。该结果,如断面图的图39所示, 一旦对被組装部106施加 外力,弯曲应力将变得容易集中在设置有密封部件103的区域等,。
然而,密封部件通常比弹性基板即塑胶基板硬并且难以变形,因此无 法跟着弹性基板的变形来变形。换句话说,在向来的显示装置,密封部件 可能会从弹性基板的粘着部分剥离而导致显示不良等的故障。
对于这一点,所述专利文献l的加强板,由子是和其他部件(譬如第二 基板等)个别地加以独立设置,因此对于集中在设置有密封部件的区域的弯 曲应力并没有发挥任何加强的功能。换句话说,使用所述加强板是难以防 止密封部件的剥离。
本发明是有鉴于上述问题所思考出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密封 部件从具有弹性的基板剥离来防止显示品质的下降。
解决方法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中,对第一基板的被組装部和第二基板的 延长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粘着延长部和被組装部的粘着部件。
具体来说,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具备形成有多个开关元件并具 弹性的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配置的第二基板、将显示媒体层封 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封部件、以及被組装部,该被組
板上并且在该被組装部的至少一部分組装有与所述开关元件电连接的电路
5部;并且,所述第二基板具有延长部,该延长部以与所述第一基板的被組 装部相对的方式来延伸;在所述延长部和所迷被組装部之间的至少 一部分 设置有粘着所述延长部和所述被組装部的粘着部件。
最好是,所述被組装部及所述延长部的其中至少一个的与所述粘着部 件接触的表面形成为粗糙面。
也可以是,在所述被组装部及所述延长部的其中至少一个的与所述粘 着部件接触的区域形成有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填充有所述粘着部件。
最好是,所述第二基板具有偏振光板,所述延长部是由所述偏振光板 的一部分构成。
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基板具有偏振光板、以及在所述偏振光板的与所 述显示媒体层的相反一侧层叠的透明基板,所述延长部是由所述透明基板 的一部分构成。
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基板具有偏振光板、以及在所述偏振光板的所述 显示媒体层的一侧层叠的弹性基板,所述延长部由所述弹性基板的一部分 构成。
最好是,所述延长部形成为比所述被組装部还要向外侧突出。 也可以是,在所迷第二基板形成有开口,该开口插入有至少一部分的 所述电路部。
最好是,把所述粘着部件填充在所述延长部和所述被組装部重叠的整 个区域。
也可以是,所述粘着部件形成在所述延长部和所述被組装部重叠的区 域中的、与所述显示区域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
也可以是,所述电路部具有組装在所述被组装部的中央区域的集成电 路(IC)芯片、和組装在所述被組装部端部区城的柔性印刷线路板(FPC),所 述粘着部件设置成至少覆盖所述集成电路(IC)芯片和所述柔性印刷线路板 (FPC)之间的区域。
也可以是,所述粘着部件设置在所述延长部和所述被組装部重叠的区 域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显示媒体层可以是液晶层或是有机场致发光(EL)层。
-作用-接着说明本发明的作用。
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通过显示媒体层相对。 另一方面,在显示装置的被組装部,是在显示区域的外侧,第一基板及延 长部通过粘着部件相对。第一基板是显示区域及被組装部双方共通的部件 同时延长部和第二基板一体形成,因此将能够使得被組装部的弯曲强度与 显示区域的弯曲要强度为同等以上。
换句话说,向被组装部施加外力的情况时,该被組装部与第二基板都 是与显示区域一起连续性地弯曲,因此,将不会发生如同向来技术中弯曲 应力集中到设置有密封部件的第一基板上的区域。因此,将能够抑制密封 部件的剥离并且防止显示品质的下降。
若是对于被組装部及延长部的其中至少一个、使其与粘着部件接触的 表面为粗糙面,将提高设置有该粗糙面的被組装部或是延长部的与粘着部 件之间的粘着力。并且,即使是通过对于被組装部及延长部的其中至少一 个的在与粘着部件接触的区域形成贯通孔同时向该贯通孔填充粘着部件, 也将可以提高粘着力。
延长部可以是由偏振光板的一部分、由在与偏振光板的显示媒体层相 反一侧层叠的透明基板的一部分、或是由在偏振光板的位于显示媒体层的 一侧层叠的弹性基板的 一部分加以形成。若是根据偏振光板及弹性基板形 成延长部,由于能够利用在显示装置的既存的构成部件的一部分形成延长 部,因此是理想的。并且,在电路部的厚度比较大的情况时,根据透明基 板来形成延长部是理想的。
通过把粘着部件填充在延长部和被組装部重叠的整个区域,在与该延 长部和被組装部重叠的区域的强度将变得最大。并且,通过把軲着部件形 成在延长部和被組装部重叠的区域的、与显示区域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
或是把粘着部件设置成至少覆盖集成电路(IC)芯片和柔性印刷线路板(FPC) 之间的区域,将能够有效率地提高在该延长部和被組装部重叠的区域的强 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对第一基板的被組装部和第二基板的延长部之间的 至少一部分设置粘着延长部和被組装部的粘着部件,将能够防止弯曲应力集中到设置有密封部件的第 一基板上的区域,而能够抑制密封部件的剥离 并且防止显示品质的下降。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断面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8是示出假想性地除去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基板的状 态的平面图。
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
图IO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
图11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视图。
图12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13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14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15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16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17是示出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18是示出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19是示出第四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20是示出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
图21是显示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视图。
图2 2是示出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
图23是示出第五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视图。
图24是示出第六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
图25是示出第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图26是示出第七实施例的第二基板的平面图。 图27是示出第七实施例的第一基板的平面图。 图28是示出第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29是示出第七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图30是示出假想性地除去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基板的 状态的平面图。
图31是示出假想性地除去第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基板的 状态的平面图。
图32是示出假想性地除去笫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基板的 状态的平面图。
图33是示出假想性地除去第八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第二基板的 状态的平面图。
图34是示出第九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 图35是示出第十实施例的有机场致发光(EL)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 断面图。
图36是示出第十实施例的有机场致发光(EL)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 断面图。
图37是示出第十实施例的有机场致发光(EL)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 断面图。
图38是示出向来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斜枧图。 图39是示出向来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 符号说明
l-液晶显示装置,2-有机场致发光(EL)显示装置,10、 51-密封部件, 11、 41-第一基板,12、 42-第二基板,13、 43-液晶层、有机场致发光(EL) 层(显示媒体层),14、 15、 44、 58-塑胶基板(弹性基板),16-偏振光板,17-透明基板,20、 52-显示区域,21、 53-集成电路(IC)芯片(电路部),22、 54-柔性印刷线路板(FPC)(电路部),23、 55-被組装部,25、 56-延长部, 26、 57-树脂(粘着部件),31-贯通孔,33-第一开口,34-第二开口,36-端部 区域,45-透明电极,46-保护基板,47-金属电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本发明并不受限于 以下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 图7是示出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液晶 显示装置。图1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图2是示出 液晶显示装置1的斜视图。图3 图7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的制造工序 的断面图。
如同图1和图2所示,液晶显示装置l具备了形成有多个开关元件 的薄膜晶体管(TFT)等(未示图)并具弹性的第一基板11、与第一基板11相 对地配置的笫二基板12、以及设于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之间的显示 媒体层即液晶层13。并且,虽然未示图,在笫一基板11的与液晶层13相 反的一侧,譬如配置有作为光源的背照光单元(backlight unit)。并且, 液晶显示装置1是由根据从背照光单元所射出的光进行透射显示的透射式 液晶显示装置构成。并且,液晶显示装置1的结构并不受限予这样的结构, 也可以是反射周围的光来进行显示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液晶层13是由设置成矩形环状的密封部件10封入到第一基板11和第 二基板12之间。对于密封部件10,譬如适用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的XN-21S, 并且最好是把该密封部件10的幅度为大约1 2mm同时使该密封部件10 的厚度形成为大约5wm。并且,在密封部件10能够适用譬如光硬化树脂 和热硬化树脂。并且,用这个密封部件IO封入有液晶层13的区域将成为 用来显示的显示区域20。
在第一基板ll中包含有具弹性的矩形的透明塑胶基板14。第一基板 11具有被配置成矩阵形的多个象素区域(未示图),在每个象素区域设置有 所述薄膜晶体管(TFT)。并且,在各个象素区域配设置有用来连接薄膜晶体 管(TFT)并驱动液晶层的象素电极。在塑胶基板14设置有用来限制液晶层 13的液晶分子的方向状态的取向膜(alignment layer)(未示图),来覆盖 所述象素电极和薄膜晶体管(TFT)等。并且,在塑胶基板14的与液晶层13 相反一侧层叠有偏振光板(未示图)。
这里,塑胶基板14譬如是用聚醚砜膜(Polyethersulfone、筒称PES)形成,厚度形成为大约250;C/m左右。除此之外,塑胶基板14的材质也能 够适用譬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印hthalate、简称 PET)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ethylene resin、筒称PEN)等的树脂、或是 适用在这些树脂合成了由碳精棒或玻璃所构成的纤维和纤维布的复合型基 板。并且,塑胶基板14的理想厚度譬如是在50xzm以上在300〃m以下。
并且,第一基板11具有被組装部23,该被组装部23形成于显示区域 20的外侧并且在该被組装部23的至少一部分組装有与所述薄膜晶体管 (TFT)电连接的连接零部件即电路部21、 22。换句话说,被組装部23是从 密封部件10的侧面向侧方突出的第一基板11的一部分,从平面来看是形 成为矩形。
电路部21、 22中包含有驱动电路即集成电路(IC)芯片21、和弹性基 板即柔性印刷线路板(FPC)22。柔性印刷线路板(FPC)22被組装在被組装部 23的端部区域并向侧面延伸。并且,柔性印刷线路板(FPC)22和集成电路 (IC)芯片21电连接,其构成为向集成电路(IC)芯片21供给电信号。另一 方面,集成电路(IC)芯片21被組装在被組装部23的中央区域,将按照从 柔性印刷线路板(FPC)22所供给的电信号生成的控制信号供给到所迷薄膜 晶体管(TFT)。如同图l所示,把集成电路(IC)芯片21及柔性印刷线路板 (FPC)22配置成亙相接近。
集成电路(IC)芯片21譬如是用由厚度大约150〃m 200〃m、幅度大 约2腿的硅片形成的集成电路(IC)芯片加以构成。另一方面,柔性印刷线 路板(FPC)22譬如由厚度大约100〃m的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 film)形 成的柔性印刷线路板(FPC)构成,通过异向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 ACF)连接到在被組装部23形成的基板端子部(未示图)。 并且,电路部21并不限于形成在集成电路(IC)芯片,也可以是在塑胶基板 14上直接形成的电路。
在第二基板12包含有透明的弹性基板即塑胶基板15、以及在塑胶基 板.15的与液晶层13相反的一侧按顺序层叠的偏振光板16和透明基板17。 在塑胶基板15的位于液晶层13的一侧,设置有譬如铟锡氧化物(ITO)等的 透明的共通电极(未示图)、或滤色片(color filter)(未示图)等。这个塑 胶基板15是用与所迷第一基板11的塑胶基板14相同的材料并且形成为相同的厚度。
偏振光板16形成为和塑胶基板15大体上相同的形状,与塑胶基板15 从平面来看外形一致地重叠。并且,偏振光板16的吸收轴与所述第一基板 11的偏振光板的吸收轴大体上垂直。偏振光板16具有用作为保护膜的三 醋酸纤维膜(TAC)夹着用碘染色延伸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筒称 PVA)的结构。偏振光4反16的理想厚度譬如在100〃m以上、200//m以下。
透明基板17譬如用与第二基板12的塑胶基板15相同的材料形成为相 同的厚度。并且,透明基板17只要是透明就可以,并不特別限定其材料及 厚度。
并且,所述第二基板12具有与第一基板11的被組装部23相对地延伸 的延长部25,在延长部25和被組装部23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了作为粘 着延长部25和被組装部23的粘着部件的树脂26。
延长部25由透明基板17的一部分构成。延长部25形成为与被組装部 23大体上相同的形状,与被組装部23从平面来看外形一致地重叠。换句 话说,透明基板17是和第一基板11的塑胶基板14大体上相同的形状并且 从平面来看是外形一致地重叠。在延长部25的位于第一基板11 一侧的表 面,最好是形成为表面粗糙度比较大的凹凸状的粗糙面。
并且,也可以是将被組装部23及延长部25的其中至少一个的与树脂 26接触的表面形成为粗糙面。并且,也可以是在只有在与树脂26接触的 区域来形成粗糙面,也可以是在与被組装部23相对的延长部25的整个表 面来形成粗糙面,也可以是在与延长部25相对的被組装部23的整个表面 来形成粗糙面。
树脂26能够适用以紫外线等的光加以硬化的光硬化树脂、热硬化树脂 及热可塑树脂等。树脂26譬如适用光硬化树脂的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 的TF-3348-15F3C。并且,如同示出假想性地除去液晶显示装置1的第二 基板12状态的平面图的图30所示,把树脂26填充在延长部25和被组装 部23重叠的整个区域。由此,密封部件10的外侧面、集成电路(IC)芯片 21和柔性印刷线路板(FPC)22的连接部分为树脂26所覆盖。
-制造方法-
接着,参照图3 图7说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的制造方法。首先,如同图3所示,将形成有薄膜晶体管(TFT)等电路和取向膜等的 塑胶基板14、与形成有共通电极等的塑胶基板15通过密封部件10加以粘 合,在这些塑胶基板14、 15之间封入液晶层13。并且,在塑胶基板15的、 稍后成为延长部25的区域的与被組装部23相对的表面,譬如根据激光照 射或蚀刻法等预先形成粗糙面。
接着,如同图4所示,向塑胶基板14粘贴偏振光板(未示图)同时向塑 胶基板15粘贴偏振光板16来加以重叠。偏振光板16是与塑胶基板15大 体上相同的形状。并且,把集成电路(IC)芯片21及柔性印刷线路板(FPC)22 組装到所述塑胶基板14的被組装部23。
其后,如同图.5所示,将与塑胶基板14大体上相同形状的透明基板 17,从平面来看与塑胶基板14外形一致地加以重叠粘贴到所述偏振光板 16。
接着,在从偏振光板16端部向侧面突出的透明基4反17的延长部25 和与该延长部25相对的被組装部23之间供给树脂26。树脂26适用所述 的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TF-3348-15F3C。这样一来,由于树脂26是 液状,因此容易渗入到被組装部23及延长部25之间。接着,如同图7所 示,对树脂26,用2J/cm2强度照射紫外线使其硬化。并且,如果在树脂 26适用热硬化树脂时,向被組装部23及延长部25之间供给树脂26之后 予以加热来使得树脂26硬化就可以。根据以上的各个工序来制造液晶显示 装置1。
-第一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本第一实施例,由于在第一基板ll的被組装部23和第二基板12 的延长部25之间设置有粘着延长部25和被組装部23的树脂26,因此能 够防止弯曲应力集中到设置有密封部件10的第一基板11上的区域,而能 够抑制密封部件10的剥离并且防止显示品质的下降。
换句话说,第一基板11是显示区域20及被組装部23双方的共通部件 同时延长部25是和第二基板12 —体形成,因此能够使得被組装部23的弯 曲强度是和显示区域2 0的弯曲强度为同等以上。
因此,如果在向被組装部23施加外力的情况时,由于该被组装部23 是与第二基板12以及显示区域20 —起连续性地弯曲,因此不会和向来技术一样地,将不会发生弯曲应力集中在设置有密封部件10的第一基板11
上的区域,因此能够抑制密封部件10的剥离。
进一步地,由于使得延长部25的与树脂26接触的表面形成为粗糙面,
因此能够增加树脂26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延长部25和树脂26之间的粘着
力。并且,在第二基板12的外侧(也就是与液晶层13相反的一侧)来层叠
透明基板17,因此即使是电路部21、 22的厚度比较大的情况,也不会在
勉强的状况下来形成延长部25。加上使得树脂26填充在延长部25和被組
装部23重叠的整个区域来,因此,将能够有效地提高该延长部25和被組
装部23重叠的区域的基板强度。 《第二实施例》
图8 图9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8是示出假想性地除去液晶 显示装置1的第二基板12的状态的平面图,图9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 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并且,以下的各实施例中,有关与图1 图7相同 的部分标记相同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同图8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对延长部25及 :坡組装部23形成贯通孔31来取代在延长部25形成粗糙面。贯通孔31是 在延长部25及被組装部23的、与树脂26接触的区域加以形成。本实施例 中形成两个断面圆形的贯通孔31、同时是隔着电路部21、 22以规定间隔 来加以配置。如同图9所示,不只是在延长部25和被組装部23之间填充 树脂26、也连续地填充到贯通孔31的内部。并且,也可以是在被組装部 23和延长部25的至少一个的与树脂26接触的区域来形成填充有树脂26 的贯通孔31。并且,也可以是在被組装部23及延长部25的至少一个来形 成贯通孔31和粗^t面双方。
在制造这个液晶显示装置1时,能够在塑胶基板14、 15形成贯通孔 31之后来祐合这些塑胶基板14、 15。其后,能够从延长部25和从被組装 部23之间的区域的侧面来供给树脂26,或是进一步地也可以从贯通孔31 的外侧来导入树脂26。其后,使树脂26硬化。
像这样地,能够通过设置贯通孔31来提高树脂26的与延长部25和被 組装部23的粘着力。从提高所述粕着力的观点,最好是设置有多个贯通孔 31。并且,延长部25的贯通孔31和被组装部23的贯通孔31,可以是配置成在从平面来看时互相重叠的位置,也可以是配置在亙相不重叠的位置。 《第三实施例》
图10 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图IO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 1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图11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的外表的斜视图。图 12 图16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所述第一实施例中用透明基板17的一部分来构成延长部25,相对地, 在本实施例则用偏振光板16的一部分来构成延长部25,在这一点是不同 的。换句话说,偏振光板通常形成与第二基板12的塑胶基板15大体上相 同的形状,但是,如同图ll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偏振光板16是形成为与 第一基板11的塑胶基板14大体上相同的形状、并且在第二基板12的塑胶 基板15上层叠而成。并且,将偏振光板16配置成从平面来看与塑胶基板 14 一致地重叠。这样一来,如同图10所示,在偏振光板16的延长部25 和#1組装部23之间填充有树脂26。
在制造所述液晶显示装置1时,如同图12所示,首先,通过密封部件 10来粘合形成有薄膜晶体管(TFT)等电路和取向膜等的塑胶基板14、以及 形成有共通电极等的塑胶基板15,在这些塑胶基板14、 15之间封入液晶 层13。
接着,如同图13所示,将集成电路(IC)芯片21和柔性印刷线路板 (FPC)22组装到所述塑胶基板14的被組装部23。其后,如同图14所示, 在塑胶基板15粘贴偏振光板16加以重叠。偏振光板16是与塑胶基板14 大体上相同的形状。
接着,如同图15所示,在从塑胶基板15的端部向侧面突出的偏振光 板16的延长部25、和与该延长部25相对的被組装部23之间供給树脂26。 树脂26适用所述的日立化成工业林式会社制的TF-3348-15F3C。接着,如 同图16所示,对树脂26用2J/cii^的强度照射紫外线使其硬化。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获得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除此之外, 加上由于能够利用液晶显示装置1的偏振光板16来形成延长部25而不需 要另外设置其他部件,在这一点上是理想的。 《第四实施例》
图17 图19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图17 图19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本实施例中,更换在所述第三实施例中以将构成延长部25的偏振光板 16粘贴到塑胶基板15的工序、和向延长部25及被組装部23之间供给树 脂26的工序来加以进行。
换句话说,如同图17所示,通过液晶层13将塑胶基板14、 15互相粘 合之后,向被組装部23供给由譬如粘性较高的光硬化树脂构成的树脂26。 接着,如同图18所示,向塑胶基板15粘合偏振光板16加以重叠。偏振光 板16是与塑胶基板14大体上相同的形状。由此,使得树脂26为偏振光板 16所推平摊开,与上述相同地把树脂26填充到延长部25和被組装部23 之间。其后,向树脂26照射紫外线使之硬化。根据这样的工序,也能够获 得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并且,对于本实施例的树脂26也是能够适用热可塑树脂。换句话说, 将供给到被組装部23的热可塑树脂26加热使之软化,同时向塑胶基板15 粘贴偏振光板16来加以重叠。由此,使得树脂26为偏振光板16所推平摊 开,并且与上述相同地把树脂26填充到延长部25和被組装部23之间以后, 冷却树脂26使其硬化。
并且,所述第一实施例中,是在向偏振光板16粘贴构成延长部25的 透明基板17后把树脂26供给到延长部25和被組装部23之间,但是,与本 实施例同样地,也可以在供给树脂26后軲来贴透明基板17。 《第五实施例》
图20 图23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图20及图22是示出液晶显 示装置1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图21及图23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的外 表的斜视图。
在本实施例的延长部25被形成为比被組装部23还要向外侧突出(也就 是在柔性印刷线路板(FPC)22所延长的方向)。换句话说,在图20及图21 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l,延长部25由透明基板17构成,并且在该透明基 板17的延长部25的、位于被組装部23 —侧的表面设置有树脂26。另一 方面,在图22及图23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延长部25由偏振光板16 构成,在该偏振光板16的延长部25的、位于被組装部23 —側的表面设置 有树脂26。像这样地,如杲是延长部25比起被組装部23向侧方大为突出的情况 时,将能够通过树脂26来更加大面积地支撑柔性印刷线路板(FPC)22。因 此,能够更加地补强柔性印刷线路板(FPC)22对被組装部23的连接部,而 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被組装部23的剥离。 《第六实施例》
图24示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图24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的概略 结构的断面图。
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延长部25是由弹性基板即塑胶基板 15的一部分所构成,该弹性基板即使塑胶基板15是在层叠偏振光板16的 位于液晶层13的一侧。如同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基板12的塑胶基 板15是形成为与第一基板11的塑胶基板14大体上相同的形状,从平面来 看互相一致重叠地粘合。并且,在根据这个塑胶基板15的一部分构成的延 长部25和被組装部23之间填充有树脂26。在本实施例中,电路部21、 22 的厚度成为小于各塑胶基板14、 15之间的间隔。譬如,电路部21最好是 直接在塑胶基板14上制造組装的电路。
根据本实施例,除了能够获得与所述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效果,同时能 够利用液晶显示装置1的塑胶基板15来形成延长部25,因此不需要另外 设置其他部件,在这一点上是理想的。 《第七实施例》
图25 图29示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图25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 的概略结枸的断面图。图26是示出第二基板12的平面图,图27是示出第 一基板ll的平面图。并且,图28及图29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的制造工 序的断面图。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基板12形成有开口 33、 34,该开口 33、 34是插 入有至少一部分的电路部21、 22并且是在第二基板12的厚度方向来贯通 形成的。换句话说,构成第二基板12的塑胶基板15及偏振光板16,从平 面来看各自形成为与第一基板11大体上相同的形状并且互相一致重叠地 配置。并且,在第一基板11的被组装部23设置有各两个作为电路部21、 22的集成电路(IC)芯片21及柔性印刷线路板(FPC)22。
如同图26及图27所示,在塑胶基板15及偏振光板16形成有第一开口 33,该第一开口 33是包含与各集成电路(IC)芯片21相对的区域。进一 步地,形成有第二开口 34,该第二开口 34是包含与各柔性印刷线路板(FPC) 相只f的区域。
并且,如同图25所示,在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2互相粘合的状态, 集成电路(IC)芯片21的一部分插入到第一开口 33的内部,同时,柔性印 刷线路板(FPC)22的一部分插入到第二开口 34的内部。并且,在第一开口 33内部填充有树脂26。换句话说,是在第一开口 33及被組装部23双方被 连续性地设置树脂26。并且,不只在第一开口 33导入树脂26,也可以在 第二开口 34内部来导入树脂26。
在制造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时,首先,如同图28所示,在第一 基板11环状地形成密封部件10,同时将集成电路(IC)芯片21及柔性印刷 线路板(FPC)22組装到被組装部23上。另一方面,如同图26所示,对互 相粘合塑胶基板15和偏振光板16所形成的第二基板12,形成第一开口 33 及第二开口34。并且,塑胶基板14和塑胶基板15的间隙大约是5//m左 右。
接着,如同图29所示,在第一基板11和笫二基板12之间设置液晶层 13同时使这些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互相粘合。其后,如同图25所 示,在被組装部23及第一开口 33的内部,譬如供给光硬化性的树脂26, 照射紫外线树脂26使之硬化。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即使是在集成电路(IC)芯片21及柔性印刷线路 板(FPC)22的厚度大于液晶层13的厚度的情况时,由于这些集成电路(IC) 芯片21及柔性印刷线路板(FPC)22是各自插入到第一开口 33及第二开口 34,因此能够根据第二基板12的塑胶基板15来形成与被組装部23相对的 延长部。除此之外,在第一开口 33的内部填充有树脂26,因此能够提高 树脂26带来的延长部25和被組装部23的粘着力。 《第八实施例》
图31 图3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图31 图33是示出假想性 地除去液晶显示装置1中的第二基板12的状态的平面图。
在本实施例示出了在被組装部23和延长部25之间能够导入树脂26 的区域的变形例。换句话说,并没有必要非得是在被組装部23和延长部25之间的整个区域来加以填充树脂26。
譬如,如同图31所示,能够在延长部25和被組装部23重叠的区域中 的、与显示区域20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36来形成树脂26。端部区域36 是沿着第一基板11的边缘的带状区域。
并且,如同图32所示,也可以使树脂26设置成至少覆盖集成电路(IC) 芯片21和柔性印刷线路板(FPC)22之间的区域。进一步地,如同图33所 示,也可以是在延长部25和被組装部23重叠区域的端部区域36的至少一 部分来设置树脂26。
根据上述的各结构,能够防止弯曲应力集中在设置有密封部件10的第 一基板ll上的区域,同时能够省略填充在端部区域36的树脂26与密封部 件10之间的树脂26。 《第九实施例》
图34示出本发明涉及的第九实施例。图34是示出液晶显示装置1的 -慨略结构的断面图。
本实施例中,如同图34所示,由于集成电路(IC)芯片21是比较厚的, 因此比起第二基板12的塑胶基板15还要向与液晶层13相反一侧突出。另 一方面,延长部25是由偏振光板16的一部分形成的。偏振光板16的层叠 在塑胶基板15的部分和延长部25形成为阶梯状。由此,在延长部25的位 于被組装部23 —側的表面接触有集成电路(IC)芯片21。像这样地,在延 长部25和被組装部23之间来填充树脂26。
因此,即使集成电路(IC)芯片21从塑胶基板15的与液晶层13相反一 侧的表面突出,通过将偏振光板16形成为阶梯状,能够不用另外设置透明 基板来形成延长部25。同时,也不需要对偏振光板16实施开孔加工。
《第十实施例》
图35 图37是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第十实施例。图35是示出有机场 致发光(EL)显示装置2的概略结构的断面图。图36及图37是示出有机EL 显示装置的制造工序的断面图。
有机场致发光(EL)显示装置2具有形成有多个开关元件(未示图)并 具弹性的第一基板41、与第一基板41相对配置的第二基板42、以及在第 一基板41及第二基板42之间所设的显示媒体层即有机场致发光(EL)层43。并且,有机场致发光(EL)显示装置2是根据从第一基板41的一侧发射 在有机场致发光(EL)层43发光的光来进行显示。
第一基板41具备弹性的矩形透明塑胶基板44、以及在塑胶基板44的 位于有机场致发光(EL)层43的一侧所层叠的透明电极45。另一方面,第 二基板42具有弹性的保护基板46、以及在保护基板46的位于有机场致发 光(EL)层43—侧所层叠的金属电极47。并且,第二基板42具有在与保护 基板46的与有机场致发光(EL)层43相反一侧所层叠的弹性基板即塑胶基 板58。
有机场致发光(EL)层43是由在透明电极45的表面层叠的空穴运输层 48、在金属电极47的表面层叠的电子运输层49、以及在空穴运输层48和 电子运输层49之间所设的发光层50构成。有机场致发光(EL)层43,通过 环状的密封部件51与所述透明电极45及金属电极47同时地被封入到塑胶 基板44和保护基板46之间。密封部件51能够以光硬化树脂和热硬化树脂 等来加以枸成。并且,根据这个密封部件51封入有机场致发光(EL)层43 的区域将成为用来显示的显示区域52。
第一基板41是在显示区域52的外侧形成并且具有被组装部55,该被 組装部55組装有与所述开关元件电连接的电路部53、 54的至少一部分。 换句话说,被組装部55,是从密封部件51的侧面向侧方突出的第一基板 41的一部分,用平面来看形成为矩形。
并且,第二基板42具有延长部56,该延长部56是与第一基板41的 被組装部55相对地来延伸,在延长部56和被組装部55之间的至少一部分 设置有作为粘着延长部56和被組装部55的粘着部件的树脂57。所述延长 部56是由塑胶基板58的一部分构成。
与所述第 一 实施例同样地,树脂57适用譬如作为光硬化树脂的日立化 成工业株式会社制的TF-3348-15F3C。并且,树脂57,除了光硬化树脂以 外,也能够譬如适用热硬化树脂和热可塑树脂。
在制造有机场致发光(EL)显示装置2时,譬如对塑胶基板44,通过喷 墨(inkjet)法来形成透明电极45及空穴运输层48的薄膜等形成发光层 50。另一方面,对保护基板46,形成金属电极47及电子运输层49的薄膜。 像这样地,如同图36所示,将这些与塑胶基板44及保护基板46粘合,同时根据密封部件51来将所述金属电极47、透明电极45及有机场致发光(EL) 层43封入到保护基板46和塑胶基板44之间。 .
接着,如同图37所示,向保护基板46的外侧表面粘贴塑胶基板58。 塑胶基板58具有与第一基板41的塑胶基板44大体上相同的形状。其后, 如同图35所示,在延长部56和被組装部55之间供给光硬化树脂57加以 填充之后,照射紫外线使之硬化。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即使是在有机场致发光(EL)显示装置2,也和 所述笫一实施例同样地,由于能够防止弯曲应力集中到设置有密封部件51 的第一基板41上的区域,因此能够抑制密封部件51的剥离来防止显示品 质的下降。
《其他实施例》
对于所述笫十实施例的有机场致发光(EL)显示装置2,也可以是对第 二基板42的塑胶基板44的延长部56形成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粗糙 面、或是类似所述第二实施例的贯通孔。并且,在树脂57的粘性较高的情 况时,也可以与所述第四实施例 一样地,在向祐:組装部55供給树脂57之 后把被組装部55粘合到第二基板42。并且,也可以如同所述第五实施例 一样地,使延长部56向^皮组装部55—侧大为突出。同时,也可以如同所 述第六实施例一样地,根据保护基板46的一部分来形成延长部56取代设 置塑胶基板58,进一步地,也可以如同所述第七实施例一样地,在保护基 板46形成插入集成电路(IC)芯片53等的开口。并且,也可以如同所述笫 九实施例一样地,将保护基板46形成为阶梯状。
并且,本发明并不限于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场致发光(EL)显示装置, 也同样地适用于具备了具弹性的第一基板以及与第一基板相对配置的第二 基板的其他显示装置。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如同上述说明,本发明对于具备了弹性基板的显示装置是有用的,特 别是适用以下情况,即抑制密封部件从弹性基板剥离并且防止显示品质 的下降。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具备形成有多个开关元件并具弹性的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来配置的第二基板、将显示媒体层封入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密封部件、以及被组装部,该被组装部是形成在封入有所述显示媒体层的区域即显示区域的外侧的所述第一基板上并且在该被组装部的至少一部分组装有与所述开关元件电连接的电路部,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具有延长部,该延长部以和所述第一基板的被组装部相对的方式来延伸;在所述延长部和所述被组装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粘着所述延长部和所述被组装部的粘着部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组装部及所述延长部的其中至少一个的与所述^着部件接触的 表面形成为粗糙面。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被組装部及所述延长部的其中至少一个的与所述粘着部件接触的区域形成有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填充有所述粘着部件。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板具有偏振光板, 所述延长部是由所述偏振光板的一部分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板具有偏振光板、和层叠在所述偏振光板的与所述显示媒体层相反 一 侧的透明基才反;所述延长部是由所迷透明基板的 一部分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基板具有偏振光板、和层叠在所述偏振光板的位于所述显示媒体层一侧的弹性基板;所述延长部是由所述弹性基板的一部分构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部形成为比所述被组装部还要向外侧突出。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基板形成有开口 ,该开口插入有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电路部。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粕着部件填充在所述延长部和所述被組装部重叠的整个区域。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粕着部件形成在所述延长部和所述被組装部重叠的区域中的、与 所述显示区域相反一侧的端部区域。
11.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部具有組装在所述被組装部的中央区域的集成电路芯片、和組装在所述被組装部的端部区域的柔性印刷线路板,所述祐着部件设置为至少覆盖所述集成电路芯片和所述柔性印刷线路 板之间的区域。
12. 根椐权利要求ll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祐着部件是设置在所述延长部和所述被組装部重叠区域的端部区域的至少一部分。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媒体层是液晶层。
1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媒体层是有机场致发光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有密封部件和被组装部,密封部件将液晶层封入到具弹性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被组装部是形成在封入有液晶层的区域即显示区域的外侧的第一基板、并且在被组装部的至少一部分组装有电路部;第二基板具有与被组装部相对地延伸的延长部,在延长部和被组装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用来粘着这些延长部和被组装部的树脂。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1297340SQ20068004029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5日
发明者渡边典子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