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94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液晶显示器技术领域本公开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减小边缘图 像保留同时防止开口率减小的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CD)是平板显示器。LCD包括两个面板和置于这两个 面板之间的液晶层,场发生电极和偏振器设置在所述面板上。在LCD中, 向场发生电极施加电压,以在液晶层中产生电场。然后,通过电场确定液 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取向,以控制入射光的偏振,从而显示图像。在摩擦垂直排列(RVA)模式LCD中,当摩擦取向层时,液晶垂直地 排列。在RVA模式LCD中,对比度高且参考视角宽。然而,不同于典型的VA模式LCD, RVA模式LCD由于摩擦操作而具 有出现在LCD的侧边处的图像保留。当电场施加到LCD时,排列在摩擦方向上的液晶重新排列,然后在电 场消失之后液晶再次排列在摩擦方向上。由于柱形分隔件(column spacer),所以在摩擦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的区域中的液晶在电场消失时不 能迅速地再次排列到摩擦方向上。这会导致图像保留。在主视角方向即摩 擦方向上可以观察到图像保留,而在其它方向上观察不到。可以通过加宽光阻挡构件来消除出现在侧边处的图像保留。然而,整 个开口率会随着光阻挡构件的变宽而减小。发明内容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一种液晶显示器(LCD),包括基底,形成在基底上的光阻挡构件,形成在基底上的取向层,和形成在光阻挡构 件上的柱形分隔件,其中,柱形分隔件的横截面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 所述第一边缘面对取向层的摩擦方向并具有至少一个直线部分,所述第二边缘形成所述横截面的除第一边缘之外的其余部分,并且第一边缘的直线 部分与取向层的摩擦方向形成锐角。所述锐角可以小于或等于大约15度。柱形分隔件的第一边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两边和三角形的这两边交 接的顶点,柱形分隔件的第二边缘包括弧。 柱形分隔件的横截面可以为三角形。 柱形分隔件的横截面可以为菱形。柱形分隔件的第一边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两边和与这两边交接的曲 线部分,柱形分隔件的第二边缘包括弧。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一种液晶显示器(LCD),包括第一 基底,形成在第一基底上的栅极线和数据线,与栅极线和数据线连接的薄 膜晶体管,与薄膜晶体管连接的像素电极,面对第一基底的第二基底,形 成在第二基底上的共用电极,置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液晶层,液 晶层包括液晶分子,置于液晶层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中的至少一个之间 的取向层,取向层排列液晶分子,和置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柱形 分隔件,其中,柱形分隔件的横截面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 边缘面对取向层的摩擦方向并具有至少一个直线部分,所述第二边缘包括 所述横截面的除第一边缘之外的其余部分,并且第一边缘的直线部分与取 向层的摩擦方向形成锐角。所述锐角可以小于或等于大约15度。光阻挡构件可以形成在第二基底和共用电极之间。柱形分隔件的第一边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两边和三角形的这两边交 接的顶点,柱形分隔件的第二边缘包括弧。可以在第二基底上以三角形结构形成红滤色器、绿滤色器和蓝滤色 器,其中,柱形分隔件形成在与红滤色器、绿滤色器和蓝滤色器中的每个 都接触的位置。柱形分隔件的第一边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两边和与这两边交接的曲 线部分,柱形分隔件的第二边缘包括弧。可以在第二基底上以三角形结构形成红滤色器、绿滤色器和蓝滤色 器,其中,柱形分隔件形成在与红滤色器、绿滤色器和蓝滤色器中的每个都接触的位置。


从下面结合附图的描述中,将能够更详细地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 例,其中图l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LCD)的布局图; 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柱形分隔件和滤色器阵列面板 中取向层的摩擦方向的取向状态的视图;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柱形分隔件; 图5至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柱形分隔件;以及图8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LCD的布局图。 优选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发 明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理解为限于这里阐述的示例性实施当元件例如层、膜、区域或基底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应该理解为 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 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的滤色器阵列面板和 具有滤色器阵列面板的LCD。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LCD的布局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 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柱形分隔件和滤色器阵列面板中取向层的摩擦方向的取向状态的视图。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LCD包括彼此面对的薄膜晶体管(TFT)阵列面板100和滤色器阵列面板200,置于TFT阵列面板100和滤色器阵列面板200之间的液晶层3,形成在面板100的外表面上的下偏振器12和形成在面板200的外表面上的上偏振器22。多条栅极线121和多条存储电极线131形成在绝缘基底110上。例如,绝缘基底110可以包括透明的玻璃或塑料。每条栅极线121基本上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并传输栅极信号。每条栅极线121包括多个向下突出的栅电极124和用于连接例如不同层或外部驱 动电路的宽端部129。预定电压被施加到存储电极线131。每条存储电极线131包括基本上平 行于栅极线121延伸的干线(trunk line)以及从干线分支的多个第一存储 电极133a和第二存储电极133b。存储电极133a和133b分别包括连接到干线 的固定端以及与固定端相对设置的自由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修改存 储电极线131的形状和布置。在栅极线121和存储电极线131上,形成包括例如硅氮化物(SiNx)或 硅氧化物(SiOx)的栅极绝缘层140。在栅极绝缘层140上,形成包括例如氢化非晶硅(氢化a-Si)或多晶 硅的多个半导体条151。半导体条151基本上在垂直方向上延伸并具有朝栅 电极124突出的突出部分154。在半导体条151上形成多个欧姆接触条或岛 (欧姆接触件)161和165。欧姆接触件161和165可以包括材料例如n+氢化 非晶硅或硅化物,所述n+氢化非晶硅用n型杂质例如磷重掺杂。每个欧姆 接触条161具有多个突出部分163,并且在半导体条151的每个突出部分154 上设置一对突出部分163和欧姆接触岛165。在欧姆接触件161、 163和165以及栅极绝缘层140上,形成多条数据线 171和多个漏电极175。数据线171传送数据信号,并基本上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从而与栅极线 121交叉。每条数据线171具有朝栅电极124延伸的多个源电极173以及用于 连接例如其它层或外部驱动电路的宽端部179。漏电极175形成为与数据线171分离,并面对源电极173,栅电极124 位于漏电极174和源电极173之间。一个栅电极124、一个源电极173和一个漏电极175与半导体条151的一 个突出部分154—起形成单个TFT。 TFT的沟道形成在源电极173和漏电极 175之间的突出部分154上。在半导体条151和154与数据线171和漏电极175之间形成欧姆接触件 161、 163和165以减小其间的接触电阻,其中,半导体条151和154位于欧 姆接触件161、 163和165的下面,数据线171和漏电极175位于欧姆接触件161、 163和165的上面。在数据线171、漏电极175以及半导体条151的暴露 部分上形成钝化层180。钝化层180可以由无机绝缘体或有机绝缘体形成,并可具有平坦的表面。在钝化层180中形成分别暴露漏电极175和数据线171的端部179的多 个接触孔185和182。在钝化层180和栅极绝缘层140中形成暴露栅极线121 的端部129的多个接触孔181、局部暴露靠近第一存储电极133a的固定端的 存储电极线131的多个接触孔183a、以及局部暴露第一存储电极133a的自 由端的端部的多个接触孔183b。在钝化层180上形成多个像素电极19K多个跨桥(overpass) 84、以 及多个接触辅助件81和82。像素电极191通过接触孔185物理连接且电连接 到漏电极175,数据电压从漏电极175施加到像素电极191。接收数据电压 的像素电极191与接收共电压的滤色器阵列面板200的共用电极270—起形 成电场,从而确定位于两个电极191和270之间的液晶层3的液晶分子的取 向。接触辅助件81和82通过相应的接触孔181和182分别与栅极线121的端 部129和数据线171的端部179连接。跨桥83与栅极线121交叉,并通过接触孔183a和183b连接到存储电极 131的暴露部分以及存储电极133a的自由端的端部。接触孔183a和183b相 对于栅极线121彼此相对地形成。参照图2和图3描述滤色器阵列面板200。光阻挡构件200形成在包括例如透明玻璃或塑料的绝缘基底210上。光 阻挡构件200可以为例如黑矩阵。光阻挡构件220面对像素电极191,并具有多个开口225,开口225的形 状基本上与像素电极191的形状相同。光阻挡构件220防止像素电极190之 间的光泄漏。光阻挡构件220可以具有与栅极线121和数据线171相对应的 部分以及与TFT相对应的部分。在基底210上形成多个滤色器230。在滤色器230和光阻挡构件220上形成上覆层250。上覆层250可以包括 有机绝缘构件。上覆层250防止滤色器230暴露于外面,并提供平坦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省略上覆层250。共用电极270形成在上覆层250上。在共用电极270上形成用于保持两个面板100和200之间的恒定间隙的 柱形分隔件320。柱形分隔件320形成在因为其上形成了不透明的薄膜而没 有用来显示图像的部分上。柱形分隔件320的横截面面积从滤色器阵列面 板200向TFT阵列面板100逐渐减小。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柱形分隔件320的横截面面积可以是恒定的。柱形分隔件320可以形成在 TFT阵列面板100的像素电极191上。柱形分隔件320的横截面可以被构造成防止出现图像保留。下取向层11和上取向层21涂敷在显示面板100和200的内表面上,并被 摩擦。在图1至图3中,箭头RD1表示上取向层21的摩擦方向,箭头RD2表 示下取向层ll的摩擦方向。例如,如图2所示,上取向层21的摩擦方向RD1 和下取向层11的摩擦方向RD2彼此相反。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形成于滤 色器阵列面板200上的上取向层21的摩擦方向RD1上观察图像保留。这个 方向(RD1)称为主视角方向。当没有电场产生时,液晶层3的液晶分子310相对于两个面板100和200 垂直地排列。在液晶分子310接触上取向层21和下取向层11的部分,液晶 分子310在摩擦方向RD1和RD2上以预倾斜角倾斜,在液晶层3的中心部分 的液晶分子310相对于两个面板100和200垂直地排列。当施加电场时,液 晶分子310倾斜成摩擦方向RD1和RD2。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由 于党施加电场时控制液晶分子310的倾斜方向,所以液晶分子310的运动速 度快,且视角宽。然而,靠近柱形分隔件320的液晶分子310在摩擦方向RD1 和RD2上的倾斜受到阻碍。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以三角形和椭圆形的组合形状来形 成柱形分隔件320的横截面,以减小如图1至图3所示的液晶分子310不能在 摩擦方向RD1上倾斜的区域A。也就是说,柱形分隔件320的面对摩擦方向 RD的横截面包括三角形的两条边和这两条边的顶点,且没有面对摩擦方 向RD的横截面包括椭圆弧。下文中,面对摩擦方向RD的横截面的边缘称 为"相对边缘",没有面对摩擦方向RD的横截面的边缘称为"非相对边缘"。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柱形分隔件320的相对边缘的三角形的两边与摩擦方向RD分别形成锐角ei和e2,其中,两个角度ei和92都小于大约15°。这是为了防止面对液晶分子310的柱形分隔件320阻碍液晶分子310在摩擦方向RD上倾斜,因为当由相对边缘和摩擦方向形成的锐角ei和e2大于大约15。时液晶分子310的方位凌乱。柱形分隔件320的非相对边缘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在示例性实施例 中,柱形分隔件320的非相对边缘包括椭圆形,以减小背着摩擦方向RD的 部分,并防止柱形分隔件320的横截面面积减小。例如,柱形分隔件320的形状可以被形成为如图5和图6中所示的三角 形或菱形。减小了柱形分隔件320的背着摩擦方向RD的面积,并且可以保 持柱形分隔件320的横截面面积。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相对边 缘的顶点可以为圆形,即,相对边缘可以通过三角形的两边和与这两边相 接的曲线形成。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防止柱形分隔件320的顶点 部分由于压力而受损。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柱形分隔件320形成在这样的位置中时,所述 这样的位置指形成相对边缘的三角形的两边相对于摩擦方向RD1倾斜小 于大约15度,液晶能够在摩擦方向RD1上倾斜,从而减小了发生图像保留 的区域A。偏振器12和22形成在面板100和200的外表面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 两个偏振器12和22的偏振轴线彼此正交交叉,并且两条偏振轴线之一平行 于栅极线12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两个偏振器12和22的偏振轴线与两 个取向层11和21的摩擦方向RD1和RD2形成的锐角为大约45。。当LCD设置 为反射式LCD时,可以省略两个偏振器12和22中的一个。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LCD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补偿液晶层3的 延迟的相位延迟膜(未示出)。LCD可以包括用于向偏振器12和22提供光 的背光单元(未示出)、相位延迟膜、显示面板100和200、以及液晶层3。图8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LCD的布局图。如图8所示,在相邻像素列中的像素可以交替地设置在根据示例性实 施例的LCD中。g卩,第二像素列的绿色像素G设置在第一像素列的蓝色像 素B和红色像素R之间,第一像素列的蓝色像素B设置在第二像素列的红色 像素R和绿色像素G之间。在这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两个相邻像素阵列 中排列形成三角形形状的红色像素R、绿色像素G和蓝色像素B用作一个点单元。在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像素排列中,柱形分隔件320设置在与排列成 三角形形状的并用作一个点的单元的红色像素R、绿色像素G和蓝色像素B 都接触的位置。形成柱形分隔件320的位置是没有用于显示图像并允许高 自由度地设置柱形分隔件320的区域。为了减小柱形分隔件320面对液晶分子的部分,形成柱形分隔件320 的相对边缘的三角形的两边被设置成相对于摩擦方向RD成小于大约15度 的角度。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减小LCD的柱形分隔件面对摩擦方 向的部分可以减小出现在LCD的侧边处的图像保留的发生。虽然这里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该明 白,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精确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 况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作出各种其它改变和修改。所有这些改变和 修改都包括在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基底;形成在基底上的光阻挡构件;形成在基底上的取向层;和形成在光阻挡构件上的柱形分隔件,其中,柱形分隔件的横截面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面对取向层的摩擦方向并具有至少一个直线部分,所述第二边缘形成所述横截面的除第一边缘之外的其余部分,并且第一边缘的直线部分与取向层的摩擦方向形成锐角。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锐角小于或等于大 约15度。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柱形分隔件的第一边缘 包括三角形的两边和三角形的这两边交接的顶点,柱形分隔件的第二边缘 包括弧。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柱形分隔件的横截面为 三角形。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柱形分隔件的横截面为 菱形。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柱形分隔件的第一边缘 包括三角形的两边和与这两边交接的曲线部分,柱形分隔件的第二边缘包 括弧。
7. —种液晶显示器,包括 第一基底;形成在第一基底上的栅极线和数据线;与栅极线和数据线连接的薄膜晶体管;与薄膜晶体管连接的像素电极;面对第一基底的第二基底;形成在第二基底上的共用电极;置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液晶层,液晶层包括液晶分子; 置于液晶层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中的至少一个之间的取向层,取向 层排列液晶分子;和置于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的柱形分隔件,其中,柱形分隔件的横截面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 面对取向层的摩擦方向并具有至少一个直线部分,所述第二边缘包括所述 横截面的除第一边缘之外的其余部分,并且第一边缘的直线部分与取向层 的摩擦方向形成锐角。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所述锐角小于或等于大 约15度。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进一步包括形成在第二基底和 共用电极之间的光阻挡构件。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柱形分隔件的第一边 缘包括三角形的两边和三角形的这两边交接的顶点,柱形分隔件的第二边 缘包括弧。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进一步包括在第二基底上以 三角形结构形成的红滤色器、绿滤色器和蓝滤色器,其中,柱形分隔件形成在与红滤色器、绿滤色器和蓝滤色器中的每个 都接触的位置。
12.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柱形分隔件的第一边 缘包括三角形的两边和与这两边交接的曲线部分,柱形分隔件的第二边缘 包括弧。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进一步包括在第二基底上以 三角形结构形成的红滤色器、绿滤色器和蓝滤色器,其中,柱形分隔件形 成在与红滤色器、绿滤色器和蓝滤色器中的每个都接触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LCD),该LCD包括基底,形成在基底上的光阻挡构件,形成在基底上的取向层;和形成在光阻挡构件上的柱形分隔件,其中,柱形分隔件的横截面包括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面对取向层的摩擦方向并具有至少一个直线部分,所述第二边缘形成所述横截面的除第一边缘之外的其余部分,并且第一边缘的直线部分与取向层的摩擦方向形成锐角。
文档编号G02F1/1339GK101231430SQ20071018656
公开日2008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5日
发明者沈周奂, 洪性哲 申请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