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741042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液晶显示模块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要求在2007年5月3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2007-0053060的 优先权,其在这里全部结合作为参考。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包括用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支 撑部件的液晶显示模块以及制造该液晶显示模块的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LCD)器件利用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光学各向异性和偏振特性 来产生图像。液晶分子具有细长的形状,由于其光学各向异性特性,光的偏振 随着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而变化。可通过改变施加给液晶层的电场的强度控制 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因此,LCD器件包括彼此间隔并面对的两个基板以及 夹在该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两个基板中的每个基板在面对两个基板中另一 个基板的表面上都包括电极。给每个电极施加电压,从而在电极之间产生电场, 通过改变电场的强度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以及通过液晶层的光的透射率。因为LCD器件不包括发光元件,所以需要额外的光源来在液晶显示面板 上观看图像。因此,在液晶显示面板下面设置有具有光源的背光单元。根据光 源相对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位置,LCD器件的背光单元分为侧光型或直下型。 在侧光型背光单元中,从液晶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侧部发射的光由导光板(LGP)变向,从而进入液晶显示面板。在直下型背光单元中,在液晶显示面 板的后表面设置有多个光源,从而来自多个光源的光直接进入液晶显示面板。侧光型背光单元在制造工序中比直下型背光单元具有优点。己经使用冷阴 极荧光灯(CCFL)、外部电极荧光灯(EEFL)和发光二极管(LED)作为 LCD器件的背光单元的光源。使用防止外部撞击并阻止光泄漏的各种机械元 件将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单元集成为液晶显示模块。图1是显示依照现有技术的包括侧光型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模块的横截面图。在图1中,液晶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背光单元20、主框架 30、顶框架40和底框架50。液晶显示面板10包括彼此面对的第一和第二基 板6和4以及夹在第一和第二基板6和4之间的液晶层(没有示出)。尽管图 l中没有示出,但在第一基板6上形成有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在第二 基板4上形成有滤色片层。液晶显示面板根据薄膜晶体管的ON/OFF操作显示 图像。此外,作为载带封装(TCP)型,在液晶显示面板10的侧边形成有栅 驱动单元和数据驱动单元。栅驱动单元和数据驱动单元分别给液晶显示面板供 给栅信号和数据信号。为了获得焊接栅驱动单元和数据驱动单元的空间,第一 基板6具有比第二基板4大的尺寸,从而暴露出第一基板6的第一侧部"a", 相对的第二侧部"b"用第二基板4覆盖。给液晶面板10供给光的背光单元20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下面。背光 单元20包括作为光源的荧光灯(没有示出)、导光板24、反射片26和多个 光学片22。导光板24设置成面对荧光灯。此外,反射片26设置在荧光灯和 导光板24下面,多个光学片22顺序设置在荧光灯和导光板24之上。主框架30具有矩形环的形状,通过金属冲压形成。多个第一面板导引部 32和多个第二面板导引部34向上突起,从而支撑液晶显示面板10。结果,阻 止了液晶显示面板10的移动。顶框架40覆盖液晶显示面板10的上边缘部和主框架30的外部侧表面, 从而保护和支撑液晶显示面板10和主框架30的侧面。底框架50覆盖反射片26的后表面和主框架30的内部侧表面。底框架50 使用连接部件(没有示出)与主框架30和顶框架40组合,从而形成液晶显示 模块。上述结构适用于中尺寸模式的LCD器件。为了支撑具有相对较重重量的 液晶显示面板10,主框架30、多个第一面板导引部32和多个第二面板导引部 34由金属材料形成。LCD器件具有扭曲向列(TN)模式和共平面开关(IPS)模式之一。当 LCD器件具有IPS模式时,在第一和第二基板6和4之间形成有具有氧化铟 锡(ITO)的透明导电层5。因为透明导电层5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板6和4 的边缘部,所以透明导电层5暴露到液晶显示面板10的外部。暴露的透明导 电层5与第二面板导引部34连接,从而导致电短路。因此,第二侧部"b"处的第二面板导引部34在第一基板6下面弯曲,从而阻止第二面板导引部34 与暴露的透明导电层5之间的电短路,而具有栅驱动单元和数据驱动单元的第 一侧部"a"处的第一面板导引部32向上突起到第二基板4的顶表面。结果, 第二面板导引部34支撑第一基板6。图2是显示依照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模块的主框架的透视图。在图2中, 第一和第二面板导引部32和34从与底框架50 (图1的)组合的主框架30向 上突起。第二面板导引部34具有至少一个隆起部分。因为第一面板导引部32 直线地延伸,第二面板导引部34弯曲,所以第一面板导引部32比第二面板导 引部34高。因此,尽管第一面板导引部32支撑液晶显示面板10 (图1的) 的侧表面,但第二面板导引部34并不支撑液晶显示面板10 (图1的)的侧表 面。结果,液晶显示面板IO (图1的)被运送或传输过程中的撞击或移动分 离,从而被打碎。再次参照图1,液晶显示面板10使用双面粘接带38粘附到主框架30,从 而組止上述的分离。然而,因为液晶显示模块的制造工序增加了使用双面粘接 带的粘附步骤和液晶显示面板10与主框架30之间的对准步骤,所以液晶显示 模块的制造工序比较复杂。此外,由于双面粘接带导致制造成本增加。发明内容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下面的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具有面对液晶显示面板侧表面的至少一个导引端;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单元的主框架;与主框架组合以包围背光单元的底框架;和与主框架组合以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边缘部分的顶框架。在另一个方面中, 一种制造液晶显示模块的方法包括在底框架上设置具 有至少一个导引端的背光单元;在背光单元上设置主框架;在主框架上设置液晶显示面板,使得该至少一个导引端面对液晶显示面板的侧表面;在液晶显示 面板上设置顶框架;和组合底框架、主框架和顶框架,从而支撑液晶显示面板 和背光单元。


给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理解并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解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显示依照现有技术的包括侧光型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模块的横截 面图;图2是显示依照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模块的主框架的透视图;图3是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模块的分解透视图;以及图4是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液晶模块的沿图3的线IV-IV'提取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任何时候,都使用相 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3是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在图3中,液晶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0、背光单元120、主框架. 130、顶框架140和底框架150。尽管图3中没有示出,但液晶显示面板IOO 包括第一基板、与第一基板面对并隔开的第二基板以及在第一和第二基板之间 的液晶层。在第一基板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在第二 基板的内表面上形成有滤色片基板。在液晶显示面板100中根据薄膜晶体管的 ON/OFF操作显示图像。包括栅驱动单元和数据驱动单元的驱动单元110与液 晶显示面板100连接,从而栅驱动单元和数据驱动单元分别给液晶显示面板 100供给栅信号和数据信号。侧光型的背光单元120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0下面并给液晶显示面板 100供给光。背光单元120包括荧光灯128、导光板124、反射片126和多个 光学片122。荧光灯128作为光源设置在底框架150的一个侧部,反射片126 设置在底框架150之上,从而向着液晶显示面板100改变从荧光灯128扩散的 光的光路。反射片126包括与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侧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导引端 123。该至少一个导引端123从反射片126的边缘部向上弯曲。至少一个导引 端123的数量可根据所需的稳定度而变化。例如,反射片126的每个边都具有 两个导引端,从而反射片126具有八个导引端。反射片126和至少一个导引端 123包括绝缘材料。例如,反射片126和至少一个导引端123包括合成树脂膜(或塑料膜)和涂敷在合成树脂膜上的具有相对较高反射率的反射层(没有示 出)。导光板124设置在反射片126之上,使得荧光灯128面对导光板124的一 个侧表面。多个光学片122设置在导光板124之上。来自荧光灯128的光通过该面对的侧表面进入导光板124,并通过导光板 124和反射片126将光路变向液晶显示面板100。当光通过多个光学片122时,提高了光的均匀性。结果,均匀的光进入液晶显示面板ioo。金属材料的具有矩形形状的主框架130包括水平部分130a和从水平部分 130a垂直弯曲的垂直部分130b,从而包裹液晶显示面板100和背光单元120。 主框架130支撑液晶显示面板IOO和背光单元120,从而阻止液晶显示面板100 和背光单元120的移动。此外,主框架130包括从主框架130的水平部分130a 的上表面向上突起并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IOO的面板导引部132。因此,当组 合液晶显示面板100和主框架130时,面板导引部132包围液晶显示面板100 的侧表面。此外,主框架130的水平部分130a包括与反射片126的至少一个导引端 123对应的至少一个通孔136。当组合液晶显示面板IOO和主框架130时,该 至少一个通孔136设置在面板导引部132与液晶显示面板100之间。结果,当 组合液晶显示面板100和主框架130时,该至少一个导引端123通过该至少一 个通孔136面对并接触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侧表面。顶框架140具有矩形环的形状,其包括水平部分140a和从水平部分140a 垂直弯曲的垂直部分140b。水平部分140a覆盖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上表面的 边缘部分,垂直部分140b覆盖主框架130的垂直部分130b的外部侧表面。因 此,顶框架140与液晶显示面板100和主框架130组合,从而保护液晶显示面 板IOO和主框架130。此外,顶框架140阻止液晶显示面板IOO和背光单元120 的移动并阻止从液晶显示模块泄漏光。底框架150包括水平部分150a和从水平部分150a垂直弯曲的垂直部分 150b。背光单元120设置在底框架150的水平部分150a之上,使得底框架150 的水平部分150a覆盖反射片126的后表面。垂直部分150b覆盖反射片126的 该至少一个导引端123和背光单元120的侧表面。结果,当主框架130、顶框架140和底框架150使用连接部件与液晶显示面板100和背光单元120组合时,主框架130的垂直部分130b设置在顶框架 140的垂直部分140b与底框架150的垂直部分150b之间,液晶显示面板100 和背光单元120设置在组合的主框架、顶框架和底框架130, 140和150中, 从而形成液晶显示模块。在图3的液晶显示模块中,反射片126的该至少一个导引端123通过该至 少一个通孔136向上突起,从而接触并包围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侧表面。因此, 该至少一个导引端123用组合的主框架、顶框架和底框架130, 140和150对 准液晶显示面板100和背光单元120,且不必使用双面粘接带就可将液晶显示 面板100和背光单元120固定到组合的主框架、顶框架和底框架130, 140和 150。因此,由于较容易的对准步骤,所以简化了液晶显示模块的制造工序, 且由于省略了双面粘接带,所以减少了制造成本。此外,因为绝缘材料的该至少一个导引端123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0 的侧表面与金属材料的主框架130的面板导引部132之间,所以由于该至少一 个导引端123,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侧表面与主框架130的面板导引部132绝 缘并分离。结果,即使当透明导电层105 (图4的)暴露到共平面开关(IPS) 模式的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外部时,也可阻止主框架130的面板导引部132 与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暴露的透明导电层105之间的电短路。图4是显示依照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液晶模块的沿图3的线IV-IV'提取的横 截面图。在图4中,液晶显示面板100设置在主框架130的水平部分130a的上表 面上和主框架130的面板导引部132内部。背光单元120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 100下面和主框架130的垂直部分130b内部。因此,主框架130和底框架150 包围包括荧光灯128 (图3的)、反射片126、导光板124和多个光学片122 的背光单元120。面板导引部132从主框架130的水平部分130a的上表面向上突起,从而 包围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侧表面和该至少一个通孔136。此外,该至少一个通 孔136形成在主框架130的水平部分130a中,从而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100 的侧表面。当组合主框架130、液晶显示面板IOO和背光单元120时,从反射 片126向上突起的该至少一个导引端123通过该至少一个通孔136插入并接触 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侧表面,从而支撑液晶显示面板100。因为该至少一个导引端123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侧表面与主框架130的面板导引部132 之间,所以液晶显示面板100的侧表面与面板导引部132分离并绝缘。结果, 即使当在IPS模式的液晶显示器件中暴露出透明导电层105时,也可阻止面板 导引部132与暴露的透明导电层105之间的电短路。集成为一体的该至少一个导引端123和反射片126包括绝缘材料,如合成 树脂或塑料。因为该至少一个导引端123向上突起,从而覆盖液晶显示面板 100的整个侧表面,所以可通过该至少一个面板导引部123稳定地支撑液晶显 示面板100。例如,该至少一个导引端123的端部比液晶显示面板100的顶表 面高。结果,省略了液晶显示面板100与主框架130之间的用于固定的双面粘 接带38 (图1的)。通过垂直弯曲反射片126的端部形成该至少一个导引端123。此外,该至 少一个导引端123的数量和宽度可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变化。例如,如图3中所 示,反射片126的每边都具有两个导引端,或者反射片126的每边都具有一个 导引端,该导引端具有与反射片126的每边长度对应的宽度。该至少一个通孔 136具有与该至少一个导引端123对应的数量和形状。顶框架140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0之上,从而覆盖液晶显示面板100 的上边缘部分。结果,顶框架140、主框架130和底框架150组合在一起,从 而包围并固定液晶显示面板100和背光单元120,获得液晶显示模块。因而,在依照本发明的液晶显示模块中,因为主框架和液晶显示面板通过 反射片的至少一个导引端分离并绝缘,所以可阻止主框架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的电短路。此外,因为通过该至少一个导引端和主框架固定液晶显示面板,所 以省略了额外的粘接带。结果,简化了液晶显示模块的制造工序,减少了液晶 显示模块的制造成本。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模块及制 造该液晶显示模块的方法中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 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范围内的 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下面的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具有面对液晶显示面板侧表面的至少一个导引端;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单元的主框架;与主框架组合以包围背光单元的底框架;和与主框架组合以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边缘部分的顶框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 设置成高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顶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 板的侧表面对应的至少一个通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通孔插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 围液晶显示面板和该至少一个通孔的面板导引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 一个导引端与面板导引部分离。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底框架一个侧部处的荧光灯; 在底框架上的反射片; 在反射片上的导光板,导光板的侧表面面对荧光灯;和 在导光板上的多个光学片,其中该至少一个导引端从反射片的边缘部向上弯曲。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主框架包括金属材料,反 射片和该至少一个导引端包括绝缘材料。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反射片和该至少一个导引 端包括合成树脂膜和在合成树脂膜上的反射层。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共平面,该至少一个导引端的端部 ,主框架包括与液晶显示面 ,该至少一个导引端通过该 ,主框架包括向上突起并包 ,液晶显示面板通过该至少 ,背光单元包括开关模式。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主框架、顶框架和底框架 每一个都包括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
12.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面板导引部从主框架的 水平部分向上突起,主框架的水平部分包括在面板导引部与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的该至少一个通孔。
13. 根据权利要求ll所述的模块,其特征在于,主框架的垂直部分设置 在顶框架的垂直部分与底框架的垂直部分之间。
14. 一种制造液晶显示模块的方法,包括 在底框架上设置具有至少一个导引端的背光单元; 在背光单元上设置主框架;在主框架上设置液晶显示面板,使得该至少一个导引端面对液晶显示面板 的侧表面;在液晶显示面板上设置顶框架;和组合底框架、主框架和顶框架,从而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单元。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框架包括至少一个通 孔,该至少一个导引端通过该至少一个通孔插入。
全文摘要
一种液晶显示模块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面板下面的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具有面对液晶显示面板侧表面的至少一个导引端;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单元的主框架;与主框架组合以包围背光单元的底框架;和与主框架组合以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上边缘部分的顶框架。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1329461SQ20081009834
公开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31日
发明者朴在星 申请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