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18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或者MFP (多功能外围 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经有这样的成像设备,在打开电源后的预热操作中,在 加热辊和加压辊达到预定温度之前,该成像设备不会发出单色或彩色打 印的许可(参见JP2005-189773A )。
然而,尽管成像设备传统上具有两种模式单色模式和彩色模式, 但是使用者主要在单色模式下使用该设备。
一直以来,定影操作预热的完成都是基于彩色模式条件而确定的, 该彩色模式条件在定影操作中比单色模式条件更为严格,由此,在单色 模式下使用设备的使用者被迫要等待比必要时间更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其能够减少单色模式下的预热 时间,并且能够由此减少使用单色模式的使用者的等待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定影侧旋转单元;加热定影侧旋转单元的定影侧加热部;加压侧旋转单 元,所述加压侧旋转单元接触定影侧旋转单元以形成夹持部;设定部, 所述设定部设定形成单色图像的单色模式或者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模 式;以及预热操作控制部,所述预热操作控制部用于在所述设定部设定 单色模式时、在从启动开始的第一时间段内执行对定影侧旋转单元以及 加压侧旋转单元的预热操作,以及用于在所述设定部设定彩色模式时、 在从启动开始的第二时间段内执行对定影侧旋转单元以及加压侧旋转 单元的预热操作,所述第二时间段比所述第一时间段长。单色图像在这里指的是在记录材料上形成一层色粉的图像。彩色图
像指的是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多个颜色的色粉层(例如2到3层)的图像。
根据所述成像设备,当设定部设定单色模式时,预热操作控制部在 从启动开始的第一时间段内执行对定影侧旋转单元以及加压侧旋转单 元的预热操作,而当设定部设定彩色模式时,预热操作控制部在从启动 开始的第二时间段内执行对定影侧旋转单元以及加压侧旋转单元的预 热操作,该第二时间段比所述第一时间段长。由此,在形成单色图像的 情况下的等待时间要比在形成彩色图像情况下的等待时间短。
由此,使用单色模式的预热时间能够减少,由此使用单色模式的使 用者的等待时间能够减少。


从下面给出的详细文字说明以及附图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 所给出的附图仅用于说明,因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2A示出了定影装置在压力接触状态下的示意图2B示出了定影装置在小压力接触状态下的示意图3A示出了控制装置的框图3B示出了控制面板的前视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在单色及彩色模式下用 于定影操作的预热完成条件的曲线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控制流程图;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各实施方式详细介绍本发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成像设备为多功能外围设备(MFT),在其上 侧具有扫描部10以捕捉图像,如图1所示。成像设备还具有成像单元1, 成像单元分别形成黑色(BK)、黄色(Y)、品红色(M)以及青色(C) 的彩色色粉图像。用于BK、 Y、 M以及C的成像单元1分别从中间转 印带11的上游侧沿着在箭头"A"方向上转动的带ll设置。
成像单元1具有感光鼓2、用于使感光鼓2均匀带电的带电部3、 用于对带电感光鼓2进行图像曝光的曝光部9、以及通过使用各种颜色 的色粉将通过曝光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部4。显影的色粉图像通 过初次转印部12^皮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在初次转印之后,感光 鼓2上残留的色粉由位于下游的清洁部5去除。随后,从清洁部5的下 侧回收色粉。
具体地,在成像单元l中,显影在感光鼓2上的色粉图像在转印部 12与中间转印带11相接触的位置由初次转印部12转印到中间转印带 11上。中间转印带11每次经过各个成像单元1,色粉图像都形成在中 间转印带11上,致使在中间转印带11上形成全色色粉图像。
此后,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的全色色粉图像通过二次转印部13 被共同转印到位于下游侧的记录材料S (例如纸张)上。随后,记录材 料S经过定影设备30从而将色粉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S上。最后,记 录材料S被传送到纸张输出盘16上。定影装置30具有定影侧旋转单元 31和加压侧旋转单元32。
记录材料S存放在位于最下面位置的记录纸张盒17中。记录材料S 被逐张地运送到转印部13。 二次转印之后中间转印带11上的残留色粉 通过清洁刮片15从中间转印带11的表面上去除。随后,残余色粉通过 未示出的运送螺旋运送以及被收集到未示出的回收色粉瓶中。
控制装置18完全地控制成傳^史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MFT)。控制 装置18将与图像对应的信号发送到曝光控制器19。曝光控制器19根据 相应的颜色来驱动各个膝光部9。
如图2A和2B所示,定影装置30具有定影侧旋转单元31以及加压 侧旋转单元32。加压侧旋转单元32与定影侧旋转单元31接触,由此形成了夹持部。色粉t在夹持部中被定影到记录材料s上。定影侧旋转单
元31置于要定影到记录材料S上的色粉t所在侧。加压侧旋转单元32 被置于色粉t的相对侧。
图2A示出了旋转时的压力接触状态,而图2B示出了停止时的小压 力接触状态。停止时的小压力接触状态的目的是防止具有海绵层的定影 辊52的蠕变变形。小压力接触状态还被用作用于厚纸张的信封纸张进 给模式。如果在压力接触状态下进给,那么厚的纸张会出现纸张褶皱。
定影侧旋转单元31具有加热辊51、定影辊52和定影带53。例如, 加热辊51的外径为30mm,轴向长度为330mm。加热辊51具有铝制的 中空芯棒(厚度为0.6mm)以及PTFE (聚四氟乙烯)涂层(厚度为15 微米)。例如,定影辊52的外径为30mm,并且具有铁制的实心棒(直 径为22mm)、橡胶(厚度为4mm )以及海绵(厚度为2mm )。例如, 定影带53的外径为60mm,并且具有镍基材料(厚度为35微米)、橡 胶(厚度为200微米)以及PFA (厚度为30微米)。
加压侧旋转单元32具有加压辊54。例如,加压辊54的外径为35mm, 并且具有铁制的中空芯棒(厚度为2.5mm)、橡胶(厚度为2.5mm )以 及PFA (过氟烷氧基,厚度为30微米)。
定影侧加热部被设置用于加热定影侧旋转单元31。定影侧加热部由 结合在加热辊51中的加热侧长加热器55和加热侧短加热器56所组成。 加热侧长加热器55以卣素灯加热器(1150w,发射长度290mm)作为 示例,加热侧短加热器56以离素灯加热器(7卯w,发射长度180mm) 作为示例。
加压侧加热部械 没置用于加热加压侧旋转单元32。加压侧加热部由 结合在加热辊54中的加压侧加热器57所组成。加压侧加热器57以卤 素灯加热器(230w,发射长度2卯mm)作为示例。定影侧加热部和加 压侧加热部不同时打开。具体地,它们被构造成仅仅在定影侧加热部 处于开启/关闭控制的状态下定影侧加热部被关闭时,加压侧加热部的 开启/关闭控制才得以操作。这意味着电流优先通到定影侧加热部,由 此当定影侧加热部处于开启状态的时候,加压侧加热部不会被打开。第一温度传感器被设置用于检测定影侧旋转单元31的温度。第一 温度传感器由加热侧热敏电阻58构成,该热敏电阻58设置成与加热辊 51相接触。第二温度传感器被设置用于检测加压侧旋转单元32的温度。第二 温度传感器由加压侧热敏电阻59构成,该热敏电阻59设置成与加压辊 54不接触。加热侧温度调节装置60被设置用于控制定影侧旋转单元31的温 度。加热侧温度调节装置60被置于定影带53的轴向中心附近,与定影 带53相距lmm。加压侧温度调节装置61被设置用于控制加压侧旋转单元32的温 度。加压侧温度调节装置61被置于加压辊54的轴向中心附近,与加压 辊54相距lmm。下面描述定影装置30的操作。在设备开动之后,用于将定影带53 和加压辊54的表面加热到可打印温度的操作被称为预热操作。该操作 所花费的时间被称为预热时间。在电源关闭之后再次开启时,以及在从 取出卡纸操作返回、机盖关闭、以及从睡眠模式等返回时,会执行预热操作。在预热操作中,加热侧长加热器55被开启以将温度升高到可打印 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加热侧长加热器55被保持在开启状态,由此加 压侧加热器57被置于关闭状态,如上面所述。在停止时,加压辊54和定影辊52处于小压力接触状态,从而防止 定影辊52的任何蠕变变形。在旋转期间,加压辊54和定影辊52被置 于完全压力接触状态。在完全压力接触状态下,驱动力被传送到未示出 的驱动齿轮用于旋转加压辊54,从而使得定影带53、定影辊52以及加 热辊51随着加压辊54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由此,来自加热辊51和加 压辊54的内部的热量被传递到定影带53以及加压辊54的表面。设备一开动,加热器就被开启,并且辊开始旋转。加热器的开启以 及辊的旋转允许定影带53以及加压辊54的表面被加热到可打印温度。 当加热侧热敏电阻58检测到的温度达到预定可打印温度、并且校正温度也达到预定可打印温度时,指示允许打印的"准备就绪"标记被设定,
所述校正温度是通过将压力侧热敏电阻59检测到的温度加上非接触部 分而获得的。例如,当加热侧热敏电阻58检测到的温度达到1卯。C、 并且通过将加压侧热敏电阻59检测到的温度加上上述的校正值而得到 的校正温度达到150°C时,准备就绪标记被i殳定。
如果在此时没有给出打印信号,那么定影辊52以及加压辊54被置 于小压力接触状态,并且设备处于打印等待状态。如果给出打印信号, 那么定影辊52以及加压辊54被置于完全压力接触状态,打印操作开始。
在等待状态下,定影辊52和加压辊54的旋转在小压力接触状态下 停止,加热器55、 56、 57被控制以保持一定的预设温度。例如,加热 侧的预设温度为1卯。C。通过使用加热侧热敏电阻58检测到的温度作 为加热器55的输入,进行加热侧长加热器55的开启/关闭控制。例如, 加压侧的预设温度为150°C。通过使用校正温度作为加热器57的输入 来进行加压侧加热器57的开启/关闭控制,其中校正温度通过将加压侧 热敏电阻59检测到的温度加上校正值获得。在这种情况下,如上所述, 只要加热侧长加热器55处于开启状态,加压侧加热器57就不被开启。
在打印操作启动时,在记录材料S进入到定影设备30之前,定影 辊52和加压辊54在完全压力接触状态下旋转。由此,加热辊51和加 压辊54的热量被传递到定影带53和加压辊54的表面,导致温度升高。 在加热侧的预i殳温度为例如190。C的情况下,通过4吏用加热侧热敏电阻 58检测到的温度作为输入来进行对加热侧长加热器55或者加热侧短加 热器56的开启/关闭控制。通过未示出的加热部选择控制部来确定加热 部的选择。具体地,在图像被打印在宽度小于216mm的记录纸张上的 情况下,加热部选择控制部选择加热侧短加热器56,而在图像被打印在 宽度等于或大于216mm的记录纸张上的情况下,加热部选择控制部选 择加热长加热器57。在加压侧温度150。C的情况下,通过使用校正温 度作为加压侧加热器57的输入来进行加压侧加热器57的开启/关闭控 制,其中通过校正由加压侧热敏电阻59检测到的温度来获得校正温度。
例如,如果加热侧热敏电阻58由于某种故障而没有检测到正确的 温度,那么电流就可能会持续地通到加热侧长加热器55。结果,加热辊 51可能被加热到预设温度之上。这可能导致产生烟雾或者着火。设置加热侧温度调节装置60作为防止这种过度驱动的保护部。加热侧温度调节装置60顺次分别电连接到加热侧长加热器55和加 热侧短加热器56。由此,当加热侧温度调节装置60进行操作以关闭时, 对长加热器55和短加热器56的电力供应就被阻断。热量从加热辊51 传递到定影带53,随后从定影带53传递到加热侧温度调节装置60。当 加热侧温度调节装置60的预设温度为例如210。C,温度调节装置60在 达到210。C温度时操作以关闭。由此,到长加热器55和短加热器56的 电力供应被阻断,以防止温度的进一步增加。在预热操作、等待操作以及正常尺寸纸张进给操作期间,长加热器 55被选择性地开启。另一方面,在小尺寸纸张进给操作的情况下,短加 热器56被选择性地开启,从而防止加热辊51轴向端部的温度升高。如 果加热辊51的端部被保持在很高温度,那么定影装置的寿命将会缩短。 此外,加热辊51轴向温度的不均分布可能会导致轴向定影图像质量的 不均分布、纸张褶皱或其它问题。因此,优选地设置多个具有不同加热 区域的加热部。为了测量定影带53表面上的温度,由于接触型温度感测装置与定 影带53的表面直接接触容易对定影带53产生破坏从而导致图像噪声, 所以有时也使用非接触型温度感测装置。然而,由于非接触型温度感测 装置的温度间隙大于接触型装置的温度间隙,因此使用非接触型温度感 测装置不是优选的。由此,优选的是使用接触型温度感测装置,特别是 将接触型热敏电阻58设置在加热辊51上。与检测定影带53的表面温 度相比,检测加热辊51的表面温度可以使得位于夹持部前面的定影带 53的温度更加稳定。如图3A所示,成像设备中的控制装置18具有预热操作控制部21 以及i史定部22。设定部22设定用于形成单色图像的单色模式或者用于形成彩色图 像的彩色模式。在设定部22设定单色模式的情况下,预热操作控制部21在从启动 开始的第一时间段内执行对定影侧旋转单元31以及加压侧旋转单元32的预热操作。在设定部22设定彩色模式的情况下,预热操作控制部21 在从启动开始的第二时间段内执行对定影侧旋转单元31以及加压侧旋 转单元32的预热操作,该第二时间段比所述第一时间段长。单色图像在这里指的是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一种颜色的一层色粉t 的图像。彩色图像指的是在记录材料S上形成不同颜色的多层(例如2 到3层)色粉t的图像。对单色图像所要求的定影质量是由单层色粉制成的表面图像即便 经受纸张之间的摩擦或者类似情况也不应该被去除。因此,用于定影单 色图像的预热条件基于处在图像表面侧的加热辊51 (定影带53)的温 度来确定。另一方面,对彩色图像所要求的定影质量是多层色粉t的 下侧应当融化从而粘结到纸张上。因此,用于定影彩色图像的预热条件 基于位于无图像表面侧的加压辊54的温度确定。如图3B所示,设定部22具有设置在扫描部10中控制面板25上的 彩色开关部26。通过用手指接触而在单色模式的"黑色"与彩色模式的 "全色,,之间切换彩色开关部26。开启开关部27也设置在控制面板25 上。在预热操作期间,开启开关部27显示为红色,而在预热操作完成 而变成"准备就绪"状态时显示为绿色。因此,控制面板25作为示出 预热操作完成的显示部。第一时间段是指从启动开始直到预热操作控制部21基于加热侧热 敏电阻58的输出确定定影侧旋转单元31的温度超过指定值的时间。第 二时间段是指从启动开始直到预热操作控制部21基于加压侧热敏电阻 59的输出确定加压侧旋转单元32的温度超过另一指定值的时间。定影侧旋转单元31的指定值大于加压侧旋转单元32的另一指定值。下面描述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允许成像层定影的条件。图4示出了加 热辊温度和加压辊温度之间的关系,并且示出了在单色及彩色模式下用 于定影操作的预热完成条件。位于图像表面侧的定影带53的温度上升速率非常高。由此,加热 辊51首先达到单色图像可定影温度(图4中的"加热辊准备就绪温度"),从而发出单色打印许可(图4中的"单色准备就绪")。当没有打印命令 时,加热辊51在高于单色图像可定影温度的温度下连续地旋转,从而 尽可能快地升高加压辊54的温度。此后,加压辊54的温度达到规定温 度(图4中的"加压辊准备就绪温度"),随后发出彩色打印许可(图4 中的"彩色准备就绪")。也就是说,第一时间段是从启动开始直到发出 单色图像打印许可(单色准备就绪)的时间。第二时间段是从启动开始 直到发出彩色图像打印许可(彩色准备就绪)的时间。
在单色图像情况下,纸张表面需要具有足够高的温度。由此,通过 将加热辊的温度设定到加热辊准备就绪温度,来进行其条件设定。在彩 色图像情况下,纸张背面需要具有足够高的温度。由此,通过将加压辊 的温度设定到加压辊准备就绪温度,来进行其条件设定。
参照图5,描述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控制流程图。
首先,打开电源(步骤S1)。随后,加压辊以完全压力接触定影辊 (步骤S2 )。加压辊旋转以使定影带共同旋转(步骤S3 )。
随后,确定彩色模式是否被选择(步骤S4)。如果确定彩色模式已 被选择,那么加压辊被加热直到加压辊温度Tp超过指定值Tpl (步骤 S5),以使得发出彩色打印许可(步骤S6)。如果确定彩色模式没有被 选择,那么加热辊被加热直到加热辊温度Th超过指定值Thl(步骤S7 ), 以使得发出单色打印许可(步骤S8)。在步骤S7和步骤S6中,图3B 中所示的开启开关部27分别显示不同的颜色。
此后,加热辊的温度被调整到指定温度Th2 ( Th2>Thl)(步骤S8 )。 加压辊被加热直到加压辊的温度Tp超过指定值Tp2 ( Tp2>Tpl)(步骤 S9),然后加压辊被停止(步骤S10 )。加压辊以小压力接触定影辊(步 骤Sll),随后,设备被置于等待状态(步骤S12 )。
下面描述在本发明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允许成像层定影的条件。 如上述一个实施方式的情况,第一时间段是指从启动开始直到预热操作 控制部21基于加热侧热敏电阻58的输出确定定影侧旋转单元31的温 度超过指定值的时间。第二时间段是指从启动开始直到预热操作控制部 21基于加热侧热敏电阻58的输出确定定影侧旋转单元31的温度超过指定值、并且基于加压侧热敏电阻59的输出确定加压侧旋转单元32的温 度超过另一指定值的时间。参照图6,描述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成像设备的控制流程图。图6 所示的流程图与图5所示的流程图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步骤S5和步骤 S6之间增加了步骤S51。其中的其它步骤是相同的,从而其解释也被省 略。在步骤S51中,加热辊被加热,直到加热辊温度Th超过指定值Thl。 简言之,当确定彩色模式被选择时,加压辊被加热,直到加压辊温度 Tp超过指定值Tpl (步骤S5)。同时,加热辊被加热,直到加热辊温度 Th超过指定值Thl (步骤S51 )。在超过指定值Tpl以及Thl之后,彩 色打印许可被发出(步骤S6)。根据上述构成的成像装置,加压侧旋转单元32被从定影旋转单元 31传递来的热量加热。因此,加压侧旋转单元32的温度上升速率低于 定影侧旋转单元31的温度上升速率。在设定部22设定单色模式的情况 下,预热操作控制部21在从启动开始的第一时间段内执行对定影侧旋 转单元31和加压侧旋转单元32的预热操作。在设定部22设定彩色模 式的情况下,预热操作控制部21在从启动开始的第二时间段内执行对 定影侧旋转单元31和加压侧旋转单元32的预热操作,该第二时间段长 于第一时间段。由此,用于形成单色图像的等待时间短于用于形成彩色 图像的等待时间。这样,使用单色模式的预热时间会减少,由此使用单色模式的使用 者的等待时间会减少。此外,根据上述构成的成像设备,如上所述,第一时间段是从启动旋转单元31的温度超过指定值的时间。第二时间段是从启动开始直到 预热操作控制部21基于加压侧热敏电阻59的输出确定加压侧旋转单元 32的温度超过另一指定值的时间。这样,基于定影侧旋转单元31的图 像侧表面的温度来确定用于定影单色图像的预热条件。基于加压侧旋转 单元32的无图像侧表面的温度来确定用于定影彩色图像的预热条件。 这些使得能够筒化确定条件。此外,根据上述构成的成像设备,如上所述,第一时间段是从启动
旋转单元31的温度超过指定值的时间。第二时间段是从启动开始直到 预热操作控制部21基于加热侧热敏电阻58的输出确定定影侧旋转单元 31的温度超过指定值、并且基于加压侧热敏电阻59的输出确定加压侧 旋转单元32的温度超过另一指定值的时间。这样,基于定影侧旋转单 元31的图像侧表面的温度来确定用于定影单色图像的预热条件。基于 定影侧旋转单元31的图像侧表面的温度以及加压侧旋转单元32的无图 像侧表面的温度来确定用于定影彩色图像的预热条件。这些使得可能简 化确定条件。
此外,根据上述构成的成像设备,定影侧旋转单元31的指定值高 于加压侧旋转单元32的另一指定值,从而保证彩色图像的良好形成。
本发明不应限于上面公开的实施方式。例如,加压侧旋转单元32 可以在没有加压侧加热部(加压侧加热器57 )的情况下通过定影侧旋转 单元31由定影侧加热部(加热侧加热器55、 56)加热。定影侧旋转单 元31可形成为单个辊。加压侧旋转单元32可形成具有带的一对辊。定 影侧加热部以及加压侧加热部可具有电磁感应加热结构来f^替通常寸吏 用的加热器。此外,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可由热电偶而不 是热敏电阻所组成。成像设备可以是任意设备,包括单色/彩色复印机、 打印机、传真机以及具有这些功能的多功能机。
此外,设备可具有在加压侧旋转单元上没有设置加热部的结构,以 使得加压侧旋转单元的温度由来自设置在定影侧旋转单元上的加热部 的热量升高。因此,基于定影侧旋转单元的温度来检测预热操作的完成。 在单色模式情况下,预热操作的完成可在定影侧旋转单元的温度超过第 一基准温度时实现,而在彩色模式情况下,预热操作的完成是在定影侧 旋转单元的温度超过第二基准温度时实现,该第二基准温度高于第一基 准温度。第一和第二基准温度是能够通过试验而适当设定的值。
此外,预热操作的完成可通过使用定时器来检测。定时器的预热时 段可预先通过试验获得。定时器的预热时段可储存在存储装置中,该时 段根据加热辊的温度(或者设备的内部温度)、单色或彩色模式等而变 化。本发明由此进行了介绍,很明显本发明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变形。 这种变形不被看做是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并且所有这种对于本领 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形都将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定影侧旋转单元;定影侧加热部,所述定影侧加热部加热所述定影侧旋转单元;加压侧旋转单元,所述加压侧旋转单元接触所述定影侧旋转单元以形成夹持部;设定部,所述设定部设定形成单色图像的单色模式或者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模式;以及预热操作控制部,所述预热操作控制部用于在所述设定部设定所述单色模式时、在从启动开始的第一时间段内执行对所述定影侧旋转单元以及所述加压侧旋转单元的预热操作,并且在所述设定部设定所述彩色模式时、在从启动开始的第二时间段内执行对所述定影侧旋转单元以及所述加压侧旋转单元的预热操作,所述第二时间段比所述第一时间段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定影侧旋转单元的 温度;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加压侧旋转单元的 温度,其中所述第一时间段是从启动开始直到所述预热操作控制部基于第一 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确定所述定影侧旋转单元的温度超过第一指定值的 时间,而所述第二时间段是从启动开始直到所述预热操作控制部基于第二 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确定所述加压侧旋转单元的温度超过第二指定值的 时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定影侧旋转单元的 温度;以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加压侧旋转单元的 温度,其中第一时间段是从启动开始直到所述预热操作控制部基于第一温度 传感器的输出确定所述定影侧旋转单元的温度超过第一指定值的时间, 而第二时间段是从启动开始直到所述预热操作控制部基于第 一温度 传感器的输出确定所述定影侧旋转单元的温度超过第一指定值、并且基 于第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确定所述加压侧旋转单元的温度超过第二指 定值的时间。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定影侧旋转单元的第一指定值大于所述加压侧旋转单元的第 二指定值。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加压侧旋转单元通过所述定影侧旋转单元由所述定影侧加热部加热。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包括加压侧加热部,所述加压侧加热部加热所述加压侧旋转单元,其中 所述定影侧加热部以及所述加压侧加热部不同时打开。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包括显示部,所述显示部在预热操作完成时显示预热操作完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在设定部设定单色模式的情况下,预热操作控制部在从启动开始的第一时间段内执行对定影侧旋转单元以及加压侧旋转单元的预热操作。在彩色模式的情况下,预热操作控制部在从启动开始的第二时间段内执行对定影侧旋转单元以及加压侧旋转单元的预热操作,该第二时间段比所述第一时间段长。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408746SQ200810135530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1日
发明者冈林英二 申请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