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984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摄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可安装如照明灯和麦克风等附件单元
的P付件插座(accessory shoe )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如摄影机等摄像装置通常具有可安装如照明被摄体的灯和 记录声音的麦克风等附件单元的附件插座。参见日本特开 2005隱315989号7>才艮、2006誦79053号乂>才艮禾口2005-236532号乂>报。
图13示出了传统的、 一般的附件插座。该附件插座具有与 附件单元接合并保持该附件单元的接合板1300。接合板1300 包括安装基座面1301以及位于安装基座面1301的两侧的一对 接合构件(下文中被称为"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302。电源 供给和通信用的触点组(下文中被称为"摄影机侧触点组") 1305位于附件插座的前端或接合板1300的前方。由触点保持件 1306保持摄影机侧触点组1305。
另 一方面,附件单元包括可与附件插座接合的接合构件(下 文中被称为"附件侧接合构件")。附件侧触点组(未示出)被 设置在附件侧接合构件13 0 4的前侧下表面上,并且被电连接到 摄影机侧触点组1305。
在将附件单元安装到附件插座时,附件单元相对于接合板 13 0 0向前方滑动,并且附件侧接合构件13 0 4被插入到各摄影机 侧接合构件1302和安装基座面1301之间。从而,附件侧接合构 件13 0 4与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3 0 2接合。
另外,通过使附件单元滑动到整个附件侧接合构件1304与整个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3 0 2接合的接合位置而将附件侧触,泉 组电连接到摄影机侧触点组13 0 5 。
该附件插座要求沿附件单元的滑动方向长的接合构件,从 而使安装到附件插座的附件单元稳定并且确保与附件单元的连 接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因此,附件插座变得较大,这阻止了摄 像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为了将附件单元安装到附件插座,在附件插座后方 需要与接合构件一样长的大空间(在图13中用附图标记1303 表示,在下文中被称为"预接合空间")。摄像装置中的该大的 预接合空间进一 步阻止了摄像装置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具有附件插座并且能够减少安装附件单元所需 的预接合空间的小型摄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 一 方面的摄像装置包括附件插座,该附件插 座包括接合构件,其被构造成与附件单元接合并保持附件单 元,该附件单元相对于附件插座沿安装方向滑动;以及摄像装 置侧连接器,其被电连接到附件单元的附件侧连接器。接合构 件包括第一和第二接合构件,其被设置成隔着附件单元滑动 的空间彼此间隔开;以及第三接合构件,其被设置在第一和第 二接合构件的沿安装方向的前侧,沿与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突 出,并且覆盖摄像装置侧连接器。第三接合构件与插入到形成 在第三接合构件和摄像装置侧连接器之间的接合空间中的附件 侧连接器接合。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 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图l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附件插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前方上侧看的根据该实施例的附件插座的立体图。
图3是从后方上侧看的根据该实施例的附件插座的立体图。
图4是从前方下侧看的根据该实施例的附件插座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该实施例的附件插座的剖视图。 图6是附件侧插座安装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从前方上侧看的根据该实施例的插座安装构件的立体图。
图8是从后方上侧看的根据该实施例的插座安装构件的立 体图。
图9是从前方下侧看的根据该实施例的插座安装构件的立 体图。
图IO是根据该实施例的插座安装构件的剖视图。 图ll是示出将根据该实施例的插座安装构件安装到附件 插座的剖4见图。
图12是具有根据该实施例的附件插座的摄影机的外观图。 图13是传统摄影机的附件插座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2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摄像装置的摄影 机的外观图。在图12中,120表示摄影机主体,121表示作为摄影机120 的电源的电池组(battery pack )。 IOI表示稍后将说明的接合 板,102表示触点保持件。
图l是附件插座的分解图。图2、图3和图4示出从不同方位 看的组装后的附件插座。图5示出附件插座的剖面。
在下面的"i兌明中,与图5所示的剖面中的左侧对应的方向 被指定为"前",与图5中的右侧对应的方向被指定为"后"。"前" 是摄影机的被摄体方向,并且是使附件单元滑动安装的安装方 向。
在图1至图5中,IOI表示作为接合构件的接合板,该接合 板由如SPCC和SUS等钢板一体制成。102表示由如PBT和LCP 等热塑性树脂材料一体制成的触点保持件。103表示由如磷青 铜和铜钛合金等具有良好的弹簧特性和导电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的触点。由触点保持件102保持触点103。
下面的说明将"摄影机侧"添加到摄影机的各部件的名称 前,将"附件侧"添加到附件单元的各部件的名称前。
摄影机侧接合板101包括平面状滑动部(安装基座面)101d 以及被布置在作为滑动部101d的上部空间的滑动空间101s的 两侧的一对摄影机侧接合构件(第一接合构件和第二接合构件) 101a和101b 。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a和101b相对于滑动部 101d向上弯曲,然后在其顶部朝向滑动空间101s的内侧(使得 这些顶部彼此相对)弯曲成与滑动部101d平行。下文中,摄影 机侧接合构件101 a和101 b的隔着滑动空间101 s的配置方向将 被称为"插座宽度方向"。
在摄影机侧接合板101的安装方向前侧在摄影机侧接合构 件101a和101b的前方设置摄影机侧接合构件(第三接合构件) lOlc。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c相对于滑动部101d向上弯曲,然后在其顶部向回、或沿与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或朝向接合构
件101a和101b弯曲成与滑动部101d平行。
开口 101e形成在摄影机侧接合板101中的摄影机侧接合构 件101c的下方。
摄影机侧触点保持件102的前部(下文中被称为"触点保 持部")102x被从摄影机侧接合板101的底部插入到开口 101e 中。从而,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c的被弯曲成滑动部101d平行 的顶部(下文中被称为"弯曲顶部")在上下方向上面对摄影机 侧触点保持件102的触点保持部102x。与摄影机侧滑动空间 101s连接的接合空间101t形成在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c和摄 影机侧触点保持件102的触点保持部102x之间。摄影机侧触点 保持件10 2的触点保持部10 2 x和由触点保持部10 2 x保持的摄影 机侧触点103的顶面(接触部103a) /人接合空间101t的外侧通 过开口 101e向接合空间101t的内侧露出。
摄影机侧触点保持件10 2的触点保持部10 2 x和在此保持的 摄影机侧触点10 3构成将被电连接到稍后说明的附件侧连接器 的摄影机侧连接器(摄像装置侧连接器)。
此外,摄影机侧接合板101的滑动部101d具有定位孔101f 和101g以及固定孔101h、 101i和101j。通过将形成在才聂影机侧 触点保持件102的顶面上的突起102a和102b插入到定位孔 101f和101g中而使摄影机侧接合板101相对于摄影机侧触点保 持件102定位。另外,螺钉llla、 lllb和lllc被从上方插入到 固定孔101h、 101i和101j中,从而将摄影机侧接合板101固定 到摄影机主体上。
摄影机侧触点保持件102在插座宽度方向上以预定节距 (pitch)并排保持多个摄影机侧触点103,该多个摄影机侧触 点10 3用于向附件单元供给电源以及附件单元的通信信号的通信。摄影机侧触点保持件102在两个相邻的摄影机侧触点103 之间具有隔壁,并且防止摄影机侧触点10 3的短路。
如图5所示,摄影机侧触点保持件102的触点保持部102x 具有触点接合部102e 、触点接合止动部102f和102g以及防止触 点月元落省卩102k。
触点接合部102e与均分为两股的摄影机侧触点103的分叉 处的内侧接合,并且保持摄影机侧触点103。触点接合止动部 102沐102g与接触部103a和103b的端部103f和103g接合,从 而在有势能的状态(charged state )(弹性变形状态)下保持 摄影机侧触点103的两个腿部(下文中被称为"接触部")。
接触部103a接触稍后将说明的附件侧触点603。因此,当 在与附件侧触点603的非接触状态(初始状态)下使接触部103a 有势能时,可以确保当接触部103a接触附件侧触点603时的稳 定的接触压力(力)。
另一方面,接触部103b接触摄影机主体侧(未示出)的(柔 性)基板FPC (未示出)。因此,当在与基板FPC的非接触状态 下使接触部103b有势能时,可以确保当接触部103b接触基板 FPC时的稳定的接触压力(力)。
防止触点脱落部102k具有楔形截面,并且防止摄影机侧触 点10 3从摄影机侧触点保持件10 2脱落。
另外,摄影机侧触点保持件102的顶面1021接触摄影机侧 接合板101的底面。该顶面1021具有上述突起102a和102b。此 外,摄影机侧触点保持件10 2的底面10 2 m具有用于相对于摄影 才几主体定位的突起102c和102d。
此外,摄影机侧触点保持件102具有用于插入上述螺钉 llla、 lllb和lllc的固定孔102h、 102i和102j。
在摄影机侧触点保持件10 2的触点保持部10 2 x的顶面上,在多个摄影机侧触点103的接触部103a和上述接合空间101t的 插座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引导壁面102n和1020,并且该引导壁 面102n和102o沿前后方向延伸。
在将稍后说明的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插入到上述接合空 间101t中时,引导壁面102n和102o引导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 的引导壁面601n和6010,从而防止摄影机侧触点保持件102和 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l之间的沿插座宽度方向的错位和摇摆。 换句话说,由摄影机侧触点保持件102保持的摄影机侧触点103 可以被精确地保持成接触附件侧触点6 0 3,该附件侧触点6 0 3 与摄影机侧触点103对应并且由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保持。
图6是将被安装到根据该实施例的附件插座的附件单元中 的插座安装构件的分解图。图7至图9示出从不同方向看的插座 安装构件。图IO示出插座安装构件的剖面。
在下面的i兌明中,与图IO所示的剖面中的左侧对应的方向 被指定为"前",与图10中的右侧对应的方向被指定为"后"。
"前"是摄影机的被摄体方向,并且是使附件单元滑动和安装 的安装方向。附件单元覆盖了用于照明被摄体的摄影灯或闪光 灯以及用于记录图像和声音的麦克风。
在图6至图IO中,601表示由如PBT和LCP等热塑性树脂材 料 一 体制成的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2表示由如PBT和LCP等 热塑性树脂材料 一 体制成的附件侧盖构件。6 0 3表示由如磷青 铜和铜钛合金等具有良好的弹簧特性和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一体 制成的触点。
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具有分别保持附件侧触点603和中 继基板(relay substrate) 604的触点保持部601x和中继基板 保持件601y以及附件侧接合构件601a、 601b、 601c和601d。
附件侧接合构件601 a和60lb被设置在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的左右后部上。"左右"是与上述插座宽度方向对应的方向, 并且将在下面的说明中被称为附件宽度方向。附件侧接合构件 601a和601b被插入到滑动部101d与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a和 101b的与滑动部101d平行地延伸的顶部(下文中被称为"弯曲 顶部")之间并且与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a和101b接合。从而, 由附件插座(摄影机侧接合板101 )保持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 01 的后端部。
触点保持部601x被设置在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的前部, 并且在附件宽度方向上以预定节距并排保持多个附件侧触点 603,该多个附件侧触点603用于从摄影机供给电源以及与摄影 才几的通<言信号的通4言。
上述引导壁面601n和601o形成在触点保持部601x的附件 宽度方向的两个侧面上。引导壁面601n和601o从附件侧接合构 件601a和601b向前方直进地延伸。换句话i兌,触点4呆持部601x 在附件宽度方向上具有恒定的宽度,并且从附件侧接合构件 6 01 a和6 01 b向前延伸。触点保持部6 01 x保持稍后将说明的多 个附件侧触点603。触点保持部601x和附件侧触点603形成附件 侧连接器。
在触点保持部601x的位于所布置的多个附件侧触点603的 附件宽度方向两侧的顶部上形成附件侧接合构件601c和601d。 附件侧接合构件601c和601d与触点保持部601x—起被插入到 形成在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c的下方的接合空间101t中,并且 附件侧接合构件601c和601d与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c接合。从 而,附件插座(摄影机侧接合板IOI)保持附件侧触点保持件 601的前部。
凹部601z形成在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的前侧底面中,并 且在凹部601z中具有被构造成露出多个附件侧触点603的接触部603a的多个孑L601v。
凸部601u形成在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的后端顶面上。凸 部601u接触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a和101b的后端面,并且防 止当附件单元沿相反方向插入到摄影机侧接合板101时的错误插入。
附件侧盖构件602被安装到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以覆盖 触点保持部601x和附件侧触点603的顶面,保护附件侧触点 603,并且防止附件侧触点603的摇摆。换句话说,附件侧盖构 件602按压附件侧触点603的与接触部603a相反的表面,并且防 止当接触部603a接触摄影机侧触点103时的附件侧触点的变 形。
如上所述,附件侧触点603具有接触摄影机侧触点103 (接 触部103a )的接触部603a以及接触中继基板604的接触部 603b。当接触中继基板604时,接触部603b转变到有势能状态, 并且产生力,从而确保对中继基板604的接触压力。
保持部603c形成在附件侧触点603中的两个接触部603a和 603b之间,并且在前后方向上比其它部分长。保持部603c被插 入到形成在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 01的触点保持部6 01 x的后侧上 部上的槽中。从而,由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保持附件侧触点 603。
中继基板604将经由附件侧触点603从摄影机供给的电源 发送到设置在附件单元中的控制基板(未示出),并且中继控制 基板和摄影机之间的通信。配线图案形成在中继基板604的两 个表面上,并且线束(harness)连接器设置在一个表面上。 线束连接器与线束(未示出)联接。
605表示由如SUS钢板和弹簧用磷青铜板等具有良好的弹 簧特性的金属材料制成的棘轮弹簧(click spring)。棘轮弹簧605与设置在附件侧盖构件602中的突起602y接合并且相对于 该突起602y定位。棘轮弹簧605通过形成在附件侧触点保持件 601的附件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开口 601t向附件侧接合构件601a 和601b的顶部突出。
当附件单元被安装到或被插入到附件插座中时,棘轮弹簧 605接触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a和101b的弯曲顶部的顶面、发 生弹性变形并且相对于内端面滑动。当附件单元被向下插入到 附件插座的预定安装位置时,棘轮弹簧6 0 5与摄影机侧接合构 件101a和101b的弯曲顶部的顶面分离,产生声响从而通知使用 者附件单元被插入到附件插座中的预定位置。
606表示由如PC和ABS等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的锁定构 件。多个突起606a、 606b、 606c和606d形成在锁定构件606 的底面上。随着稍后将说明的锁定螺母607转动,锁定构件606 沿上下方向直线移动。
突起606a、 606b、 606c和606d与设置在摄影机侧接合板 101上的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a、 101b和101c的顶面接触,并 且防止附件单元从摄影机侧接合板101脱落。
由于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和附件侧盖构件602的引导突 起和引导槽之间的接合,因此,沿上下方向直线引导锁定构件 606。
锁定螺母6 0 7由如P C和A B S等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并且 其内周具有内螺紋。对锁定螺母607的外周进行滚花 (knurling)力。工,从而改善使用者的转动操作。
随着锁定螺母607转动,如上所述,锁定构件606相对于附 件侧触点保持件6 01沿上下方向直线移动。
608表示由如PC和ABS等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的盖环。盖 环6 0 8从底部盖住,以在锁定构件6 0 6被插入到锁定螺母6 0 7的状态下,防止锁定构件606和锁定螺母607之间的分离。
609表示由如PC和ABS等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的连接构 件。连接构件609的外周具有外螺紋,使得其能够与锁定螺母 607的带内螺紋的内周接合。
连接构件609在其底部具有定位突起609g以及固定孔 609h禾口609i。定4立突起609g净皮4翁入至'J开^成6勺孑L601g中,以、 <吏 连接构件609相对于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和附件侧盖构件602 定位。另夕卜,螺4丁611a和611b一皮插入到固定孑L609h和609i, 从而相对于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和附件侧盖构件602固定连 接构件609。
附件单元主体,但是将省略其说明。
如图ll所示,将如此构造的插座安装构件安装到附件插座。
现在,将说明将插座安装构件(附件单元)安装到附件插 座的安装过程。
首先,使锁定螺母607转动,将锁定构件606移动到向上方 向的预定位置。这里使用的"预定位置"意味着当将插座安装 构件安装到附件插座时,突起606a、 606b、 606c和606d均不 接触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a、 101b和101c的位置。
接着,将插座安装构件定位到附件插座,使得插座安装构 件(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 )的底面能够与摄影机侧接合板IOI 的滑动部101d相对。此时,附件侧连接器(附件侧触点保持件 601的前部)被定位在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a和101b之间的空 间的上方。从而,附件侧接合构件601a和601b被定位在摄影机 侧接合构件101a和101b的稍微后上方。在下面的说明中,该状 态将被称为预安装状态。如图3所示,假定W1是附件插座中的摄影机侧接合构件
101 a和101 b之间的插座宽度方向的间隔,或者是两个接合构件 101a和101b的弯曲顶部之间的间隔(将被称为"摄影机侧接合 构件间隔")。另外,假定W2是摄影机侧连接器(102x, 103 ) 的插座宽度方向的宽度,或者是引导壁面102n和102o之间的宽 度(下文中将被称为"摄影机侧连接器宽度")。此外,Ll是从 引导壁面102n和102o的后端到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 a和10lb 的后端的长度。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假定W2'是附件侧连接器(601x, 603 )的附件宽度方向的宽度,或者是引导壁面601n和601o之 间的宽度(下文中将被称为"附件侧连接器宽度")。此外,假 定Ll'是从附件侧触点保持件601中的附件侧接合构件601a和 6 01 b的前端到附件侧连接器的前端的长度(将被称为"附件侧 连接器长度")。
此时,摄影机侧连接器宽度W 2被设定成等于或稍大于附件 侧连接器宽度W2'。另外,摄影机侧接合构件间隔W1被设定成 大于宽度W2'(或者大于间隔W2)。长度L1稍大于长度L1'。
从而,本实施例设定摄影机侧接合构件间隔W1大于附件侧 连接器宽度W2'。结果,当使插座安装构件从预安装状态向下 移动时,附件侧连接器通过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a和101b之间 的空间被插入到滑动空间101s中。
另外,由于滑动空间长度L1仅稍大于附件侧连接器长度 Ll',因此,附件侧连接器的前端可以靠近摄影机侧接合构件 101c。该状态将被称为预滑动状态。
换句话说,由于摄影机侧接合构件间隔W1被设定成足以允 许宽度为W2'的附件侧连接器通过,因此,使得预安装状态和 预滑动状态下的插座安装构件和附件插座之间的重叠大。当使插座安装构件从预滑动状态向前方滑动时,附件侧连 接器被插入J lj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 0 1C和摄影机侧连接器之间 的接合空间101t中,并且与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c接合。另夕卜, 附件侧接合构件601a和601b进入到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a和 101b与滑动部101d之间,并且与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a和 101b接合。滑动量比整个插座安装构件从附件插座的后方滑动 时的图13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滑动量少。
当附件侧连接器被插入到接合空间101t的内部深处并且 到达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 c的前壁部时,附件侧触点6 0 3的接 触部603a接触摄影机侧触点103的接触部103a。而且,棘轮弹 簧605产生声响。
接着,通过使锁定螺母607转动并且使锁定构件606向下移 动而使设置在锁定构件606的下表面上的突起606a 、 606b 、 606c和606d压靠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a、皿b和101c的顶面。
上述操作完成了附件单元到摄影机的安装。摄影机识别到 附件单元的安装,并且开始从摄影机到附件单元的电源供给以 及摄影机和附件单元之间的通信。
在从附件单元拆卸摄影机时,可进行相反的操作。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具有接合构件101a、 101b和101c 的摄影机侧接合板101作为与附件单元的插座安装构件接合的 接合部,接合构件101a和101b隔着滑动空间IOIW皮此间隔开, 接合构件101c被设置在接合构件101a和101b的前方并且向后 突出。接合构件101c被构造成与已经插入到形成在接合构件 101c和摄影机侧连接器之间的接合空间101t中的附件侧连接 器接合。该构造能够使附件插座的纵向长度比传统附件插座的 纵向长度短,并且使插座安装构件的滑动量(或在附件插座后 方所需的预接合空间)小。另外,可以通过使摄影机侧接合构件101a和101b之间的间 隔(摄影机侧接合构件间隔或第一和第二接合构件之间的间隔) 大于附件侧连接器宽度,来使预滑动状态下的插座安装构件和 附件插座之间的重叠量较大。因此,可以使插座安装构件的滑 动量和预接合空间较小。
可以通过使用不需要预接合空间的小附件插座来使摄影机 较小。
虽然上述实施例论述了具有附件插座的摄影机,但是,本 发明也可适用于单反照相机、紧凑型照相机和其它摄像装置。
虽然已经参照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 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将 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变型、等同结构和功能。
权利要求
1. 一种摄像装置,其包括附件插座,所述附件插座包括接合构件,其被构造成与附件单元接合并保持所述附件单元,所述附件单元相对于所述附件插座沿安装方向滑动;以及摄像装置侧连接器,其被电连接到所述附件单元的附件侧连接器,其中,所述接合构件包括与所述附件单元接合的以下接合构件第一和第二接合构件,其被设置成隔着所述附件单元滑动的空间彼此间隔开;以及第三接合构件,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构件的沿所述安装方向的前侧,沿与所述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并且覆盖所述摄像装置侧连接器,所述第三接合构件与插入到形成在所述第三接合构件和所述摄像装置侧连接器之间的接合空间中的所述附件侧连接器接合。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 合构件在所述前侧具有开口 ,所述摄像装置侧连接器从所述接 合空间的外侧通过所述开口向所述接合空间的内侧露出。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 一 和第二接合构件之间的沿所述第 一 和第二接合构件的配 置方向的间隔大于所述附件侧连接器的沿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合 构件的配置方向的宽度。
全文摘要
一种摄像装置,其包括附件插座,该附件插座包括接合构件,其被构造成与附件单元接合并保持附件单元,该附件单元相对于附件插座沿安装方向滑动;以及摄像装置侧连接器,其被电连接到附件单元的附件侧连接器。接合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接合构件,其被设置成隔着附件单元滑动的空间彼此间隔开;以及第三接合构件,其被设置在第一和第二接合构件的沿安装方向的前侧,沿与安装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并且覆盖摄像装置侧连接器。第三接合构件与插入到形成在第三接合构件和摄像装置侧连接器之间的接合空间中的附件侧连接器接合。
文档编号G03B17/02GK101435973SQ200810167398
公开日2009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6日
发明者高野裕宣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