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458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视差栅栏原理实现 2D/3D显示切换的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ZL03822932.3中公开了一种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面板及 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其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附加可控液晶光栅来 实现2D/3D显示的切换。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33012. x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 中公开了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附加一宾主形液晶显示光栅来实现2D/3D可 切换的液晶显示器的方案。但是上述的2D/3D切换形液晶显示装置,存在3D 显示时光栅工作需要对液晶施加持续性电场的问题,因此造成功耗较大,缩 短便携式设备电池的使用时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功耗的2D/3D切换型液 晶显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影像显示器,在所述影像显示器 前方平行设置有透射式双稳态液晶光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了透射式双稳态液晶光栅来控制液晶显示装置的2D/3D切换, 因而只需要提供亮态、暗态转变的脉冲电压,而不需要提供保持亮态、暗态 的电压,使得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耗极低,从而延长便携2D/3D 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三玻璃基板和第三透明电极的结构 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四玻璃基板和第四透明电极的结构 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三透明电极和第四透明电极贴合的 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由背 光模组1和液晶显示器2组成的影像显示器,以及设置在影像显示器前方的 透射式双稳态液晶光栅3。当然,液晶显示器也可以用OLED, PDP等替换。
由图1可见,液晶显示器2包括第一偏光片20、第一玻璃基板21、第一 透明电极22、第一配向层23、第一边框24、第一液晶层25、第二配向层26、 第二透明电极27、彩色滤光片28、第二玻璃基板29、第二偏光片30。第一液 晶层25充满第一边框24围成的区域中,第一配向层23和第二配向层26从上下 两侧将第一液晶层25封闭在第一边框24内形成第一液晶盒。所述第一玻璃基 板21和第二玻璃基板29分别紧贴第一液晶盒上下两面设置。而第一偏光片20 和第二偏光片30则分别紧贴第一玻璃基板21和第二玻璃基板29设置。此外, 所述第一玻璃基板21面向第一液晶盒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透明电极22,而 第二玻璃基板29面向第一液晶盒的一侧也设置有所述第二透明电极27,第二 透明电极27与第二玻璃基板29之间还设置有所述彩色滤光片28。
透射式双稳态液晶光栅3包括第三玻璃基板31、第三透明电极32、第三 配向层33、第二液晶层34、第二边框35、第四配向层36、第四透明电极37、 第四玻璃基板38、第三偏光片39。类似于第一液晶盒,透射式双稳态液晶光 栅3中,第二液晶层34充满第二边框35围成的区域中,第三配向层33和第四配 向层36从上下两侧将第二液晶层34封闭在第二边框35内形成第二液晶盒。所 述第三玻璃基板31和第四玻璃基板38分别紧贴第二液晶盒上下两面设置。而 第三偏光片39紧贴第四玻璃基板38的外表面设置。此外,所述第三玻璃基板31面向第二液晶盒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三透明电极32,而第四玻璃基板38面 向第二液晶盒的一侧也设置有所述第四透明电极37。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 透明电极32和第四透明电极37都成交错的梳状。如图4所示,贴合后,第三透 明电极32和第四透明电极37的位置对应,即其梳齿重叠而梳柄错开。
以显示技术方面来说,双稳态就是同一个显示单元中,在不施加电压的 状况之下,就可以拥有亮态与暗态两种不同的状态,而且能够持续维持下去, 因此顾名思义称为双稳态。实现透射式双稳态的技术方案有多种,在此不再 详叙,本文仅以扭曲向列相液晶实现透射式双稳态液晶显示(BTN)为例进行 说明。
决定液晶显示器光学性质的主要参量包括液晶盒的入射偏振角",出 射角r,扭曲角A液晶盒的厚度^和液晶的双折射A;7。对于双稳态液晶显 示光栅,若使液晶盒的入射偏振角a为45。,出射偏振角r为-45° ,液晶的 两种扭曲角为0。和360° ,光学延迟量AnXd为0.275um。当对液晶层施加高 电压脉冲信号时,液晶分子被激发到垂直排列状态,脉冲过后激发背流效应, 可以使液晶层中间处的液晶分子最后达到180° ,于是整体的液晶变为360。 的扭曲排列,此时不透光,为暗态。若对液晶层施加较低的电压脉冲信号(略 大于液晶的再取向阈值电压),则它只将中间处的液晶分子垂直取向,脉冲过 后的弛豫过程导致液晶驱动到平行排列的状态,此时透光,为亮态。通过对 双稳态光栅玻璃基板上的条纹电极选择性的施加高低脉沖电压,从而就可得 到所需要的栅栏状态和全透状态的变化,分别可以用于实现3D和2D的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述的第二液晶层34采用的是向列项液晶,且其中 掺以适量的手性添加剂(s-8U),以产生合适的节距。第二偏光片30的偏振 角度为45° ,第三偏光片39的偏振角度为-45。,第三配向层33的锚泊角度为 0° 、第四配向层36的锚泊角度为360。、第二液晶层34的光学延迟AnXd为 0.275um。工作时,通过对第三透明电极32和第四透明电极37施加高低脉冲电 压的控制可以实现黑白条纹相间栅栏全遮状态和全透状态的变化,分别用于 实现2D/3D的显示。当对第三透明电极32和第四透明电极37施加高幅度的激发 脉冲VH (幅度约为10V)时,首先驱动第二液晶层34中的液晶到垂直排列状态, 脉冲过后激发背流效应,于是整体的液晶变为360。的扭曲排列,此时不透光, 为暗态,而电极间隙出的液晶层因为没有受到高电压的冲击,所以液晶为平行排列的状态,此时透光,便形成了黑白条纹相间的栅栏状态,从而可实现
3D显示。当对第三透明电极32和第四透明电极37施加低幅度的选择脉冲VL(幅 度约为5V)时,它将使第二液晶层34中的液晶分子重新定向,脉冲过后的弛 豫过程由于电压较低,第二液晶层34中间处的液晶分子没有足够的动量扭曲 至180° ,导致液晶驱动到平行排列的透光状态,此时整个液晶盒变为全透状 态,用于实现2D显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 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 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 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影像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影像显示器前方平行设置有透射式双稳态液晶光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液晶显示器包括第一偏光片、第一玻璃基板、第一透明电极、第一配向层、第一边框、第一液晶层、第二配向层、第二透明电极、彩色滤光片、第二玻璃基板、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液晶层充满第一边框围成的区域,第一配向 层和第二配向层从上下两侧将第一液晶层封闭在第一边框内形成第一液晶 盒;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分别紧贴第一液晶盒上下两面设置; 所述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分别紧贴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的外侧 设置;所述第一透明电极设置在第一玻璃基板面向第一液晶盒的一侧;所述 第二透明电极设置在第二玻璃基板面向第一液晶盒的一侧;所述彩色滤光片 设置在第二透明电极与第二玻璃基板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透射式双稳态液晶光栅包括第三玻璃基板、第三透明电极、第三配向层、 第二液晶层、第二边框、第四配向层、第四透明电极、第四玻璃基板、第三 偏光片;所述第二液晶层充满第二边框围成的区域,第三配向层和第四配向 层从上下两侧将第二液晶层封闭在第二边框内形成第二液晶盒;所述第三玻 璃基板和第四玻璃基板分别紧贴第二液晶盒上下两面设置,而第三偏光片紧 贴第四玻璃基板的外表面设置;所述第三透明电极设置在第三玻璃基板面向 第二液晶盒的一侧,而所述第四透明电极设置在第四玻璃基板面向第二液晶 盒的一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三透明电极和第四透明电极都成交错的梳状,且第三透明电极和第四透明 电极对应设置。
5、 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影像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器以及设置在液晶显示器背侧的背光 模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影像显示器,在所述影像显示器前方平行设置有透射式双稳态液晶光栅。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由于采用了透射式双稳态液晶光栅来控制液晶显示装置的2D/3D切换,因而只需要提供亮态、暗态转变的脉冲电压,而不需要提供保持亮态、暗态的电压,使得2D/3D切换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耗极低,从而延长便携2D/3D设备的电池使用时间。
文档编号G02F1/13GK201259593SQ20082014662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3日
发明者徐丽华, 朱燕林, 磊 牛 申请人: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