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转印模具、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655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转印模具、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转印模具、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一般为由显示面板即液晶面板、设置在液晶面板的背面一侧的外部 光源即背光源组成的结构。其中,在背光源具备多个线状光源即冷阴极管的同时,在冷阴极 管的光出射侧,具备用于将各冷阴极管发出的光变换为均勻的面状的光学部件。作为光学 部件,存在使例如扩散板、扩散片、透镜片和亮度上升片等多片叠层的结构。像这样叠层结 构的光学部件中,存在出射光容易向无法用于显示的方向扩散、光的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由此,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改善光的使用效率的光学部件的一例。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2216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光学部件构成为,在单面设置排列多个单位透镜的透镜 部,与此相对,在另一面设置具有开口部的反射层。在此情况下,由于反射层配置在与单位 透镜的非聚光部对应的区域,与此相对,开口部配置在与单位透镜的聚光部对应的区域,通 过调整反射层和开口部的大小的比例,能够易于控制光的扩散角度。从而,能够减少向无法 用于显示的方向的出射光,能够改善光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使用上述的光学部件的情况下,存在产生以下问题的可能性。S卩,在液 晶面板具备的像素的排列和组成透镜部的单位透镜的排列之间产生干涉的情况下,存在发 现叫做莫尔条纹的干涉条纹的可能性。这样的莫尔条纹会成为使显示装置的视认性降低、 显示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由此,作为避免该莫尔条纹的方法,例如将光学部件由辊状的片截断的情况下,存 在以使透镜部的排列相对于光学部件的端边方向倾斜的方式截断的方法。即,沿着长度方 向从排列有单位透镜的片上切下矩形的光学部件的情况下,通过使光学部件的端边方向相 对于单位透镜的排列方向(片的长度方向)为倾斜方向而切下,使各单位透镜的排列相对 于矩形的光学部件的端边方向倾斜。而后,通过使该光学部件配置为与矩形的液晶面板端 边方向一致,使像素的排列和组成透镜部的透镜的排列之间产生偏离,其结果,能够抑制二 者之间的干涉,抑制莫尔条纹的产生或者抑制莫尔条纹的视认。但是,这样的截断方法中, 由于相对于辊状的片的长度方向沿倾斜方向进行截断,基于该截断的取下效率较低,量产 性非常低。本发明基于上述问题得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高效制造、量产性优良且低成本 地制造例如在用于液晶面板等的背光源的情况下能够简便地抑制莫尔条纹等缺陷的产生, 并且能够通过对光进行指向或者扩散使其面状化的光学部件的方法。
此外,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便地获得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难以产生莫尔条纹,能够通过对光源光进行指向或者扩散使其面状化的光学部件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此外,其目的在于提供适合这样的光学部件的制造的转印模具。此外,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这样的光学部件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此外,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这样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以及具备这 样的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作为其中一个方式,其特征在 于,包括在透光性片的单面形成固化性树脂层的工序;对上述固化性树脂层,成形多个凸 透镜并列而成的凸透镜组的形状的成形工序;对上述固化性树脂层进行固化的工序;在上 述透光性片中与形成有上述凸透镜组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感光性粘接剂层的工 序;隔着上述凸透镜组对上述感光性粘接剂层进行曝光的曝光工序;和在进行上述曝光后 的上述感光性粘接剂层,形成光反射性材料的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上述成形工序中,以 上述凸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上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形式,对该凸透镜组的 形状进行成形,上述曝光工序中,通过上述凸透镜组的聚光作用,在上述感光性粘接剂层 中,在构成上述凸透镜组的各凸透镜的边界部形成非曝光部,使该非曝光部具备粘接性,而 曝光部不具备粘接性,在上述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中,在上述感光性粘接剂层的上述非 曝光部,有选择地形成该光反射性材料。根据这样的制造方法,能够低成本地制造能够使光适当地面状化、例如用于显示 装置的情况下使莫尔条纹等显示缺陷难以产生或者难以视认的光学部件。具体而言,在透 光性片形成凸透镜时,由于以相对于该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使凸透镜的长度方向具有倾斜 的形式进行透镜成形,不需要像以往一样,为了使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光学部件的端边 方向倾斜,而相对于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即光学部件的端边方向)沿倾斜方向截断。从 而,难以产生片的取下效率低下的状态,是非常高效并且量产性优良的制造方法。此外,曝 光工序中,通过凸透镜组的聚光作用,在感光性粘接剂层中,在构成凸透镜组的各凸透镜的 边界部形成具有粘接性的非曝光部,相对于该具有粘接性的非曝光部有选择地形成光反射 性材料。即,沿着凸透镜的倾斜,有选择地排列形成由该光反射性材料构成的光反射层,其 结果,该光反射层的长度方向也相对于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地形成。像这样,本发 明中,通过使凸透镜以向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的形状成形,隔着该透镜对感光性粘接 剂层实施曝光工序,在其上形成光反射性材料的方法,能够非常简便地在透镜边界部有选 择地形成光反射层。最终,仅对带有透镜和光反射层的透光性片与该片的端边方向垂直地 截断,就能够形成相对于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透镜,在将其对于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使用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在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和透镜排列之间形成偏差,能够简便地提 供使莫尔条纹等显示缺陷难以产生或者难以视认的光学部件。此处,在上述制造方法的上述成形工序中,能够使上述凸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 上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3° 10°。通过成形为该范围的倾斜,能够提供对于各种 大小的显示面板难以产生莫尔条纹、能够提高视角特性的光学部件。此外,进而优选能够使上述凸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上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 斜4° 7°。通过成形为该范围的倾斜,能够提供对于各种大小的显示面板进一步难以产 生莫尔条纹、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角特性的光学部件。
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作为另一个方式, 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透光性片的单面形成固化性树脂层的工序;对上述固化性树脂层,成 形多个凸透镜并列而成的凸透镜的形状的成形工序;对上述固化性树脂层进行固化的工序;在上述透光性片中与形成有上述凸透镜组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感光性粘接剂 层的工序;隔着上述凸透镜组对上述感光性粘接剂层进行曝光的曝光工序;和在进行上述 曝光后的上述感光性粘接剂层,形成光反射性材料的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上述成形工 序中,分别以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反复蛇行的曲折构造的形状成形上述凸透镜,在上述曝光 工序中,通过上述凸透镜组的聚光作用,在上述感光性粘接剂层中,在构成上述凸透镜组的 各凸透镜的边界部形成非曝光部,使该非曝光部具备粘接性,而曝光部不具备粘接性,上述 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中,在上述感光性粘接剂层的上述非曝光部,有选择地形成该光反 射性材料。根据这样的制造方法,能够低成本地制造能够使光适当地面状化、在例如用于显 示装置的情况下难以产生或者难以视认莫尔条纹等显示缺陷的光学部件。具体而言,在 透光性片形成凸透镜时,由于以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反复蛇行的曲折构造的形状进行透镜成 形,构成为至少蛇行的一部分与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不需要像以往一样,为了使透镜 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光学部件的端边方向倾斜,相对于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即光学部件的 端边方向)沿倾斜方向截断。从而,难以产生片的取下效率低下的状态,是非常高效并且量 产性优良的制造方法。此外,曝光工序中,通过凸透镜组的聚光作用,在感光性粘接剂层中, 在构成凸透镜组的各凸透镜的边界部形成具有粘接性的非曝光部,相对于该具有粘接性的 非曝光部,有选择地形成光反射性材料。即,沿着凸透镜的曲折构造,有选择地排列形成由 该光反射性材料构成的光反射层,其结果,该光反射层也蛇行,至少一部分相对于透光性片 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地形成。像这样,本发明中,通过以蛇行的曲折构造成形凸透镜,隔着 该透镜对感光性粘接剂层实施曝光工序,在其上形成光反射性材料的方法,能够非常简便 地在透镜边界部有选择地形成光反射层。而后,最终,仅通过对带有透镜和光反射层的透光 性片与该片的端边方向垂直地截断,能够形成相对于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透镜,在将 其对于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使用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在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和透镜排列之 间形成偏差,能够简便地提供使莫尔条纹等显示缺陷难以产生或者难以视认的光学部件。此处,在上述制造方法的上述成形工序中,能够使上述凸透镜的蛇行相对于上述 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3° 10°。通过成形为该范围的倾斜,能够提供对于各种大小 的显示面板难以产生莫尔条纹、能够提高视角特性的光学部件。此外,进而优选能够使上述凸透镜的蛇行相对于上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 4° 7°。通过成形为该范围的倾斜,能够提供对于各种大小的显示面板进一步难以产生 莫尔条纹、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角特性的光学部件。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作为另一个方式, 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透光性片的单面形成固化性树脂层的工序;对上述固化性树脂层,成 形多个凸透镜并列而成的凸透镜组的形状的成形工序;对上述固化性树脂层进行固化的工 序;在上述透光性片中与形成有上述凸透镜组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感光性粘接剂 层的工序;隔着上述凸透镜组对上述感光性粘接剂层进行曝光的曝光工序;和在进行上述 曝光后的上述感光性粘接剂层,形成光反射性材料的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上述成形工
8序中,以在其长度方向上反复形成有分别相对于上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平行的第一边部 和相对于上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第二边部的形状,成形上述凸透镜,上述曝 光工序中,通过上述凸透镜组的聚光作用,在上述感光性粘接剂层中,在构成上述凸透镜组 的各凸透镜的边界部形成非曝光部,使该非曝光部具备粘接性,而曝光部不具备粘接性,在 上述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中,在上述感光性粘接剂层的上述非曝光部,有选择地形成该 光反射性材料。根据这样的制造方法,能够低成本地制造能够使光适当地面状化、在例如用于显 示装置的情况下难以产生或者难以视认莫尔条纹等显示缺陷的光学部件。具体而言,在透 光性片形成凸透镜时,由于以使相对于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平行的第一边部和相对于透光 性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第二边部在其长度方向上反复形成的形状进行透镜成形,成为 至少第二边部与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的结构,不需要像以往一样,为了使透镜的长度 方向相对于光学部件的端边方向倾斜,相对于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即光学部件的端边方 向)沿倾斜方向截断。从而,难以产生片的取下效率低下的状态,是非常高效并且量产性优 良的制造方法。此外,曝光工序中,通过凸透镜组的聚光作用,在感光性粘接剂层中,在构成 凸透镜组的各凸透镜的边界部形成具有粘接性的非曝光部,相对于该具有粘接性的非曝光 部有选择地形成光反射性材料。即,沿着凸透镜的形状,有选择地排列形成由该光反射性材 料构成的光反射层,其结果,该光反射层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 斜地形成。像这样,本发明中,通过使凸透镜以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成形,隔着该透镜对感 光性粘接剂层实施曝光工序,在其上形成光反射性材料的方法,能够非常简便地在透镜边 界部有选择地形成光反射层。而后,最终,仅通过对带有透镜和光反射层的透光性片与该 片的端边方向垂直地截断,能够形成相对于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透镜,在将其对于显 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使用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在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和透镜排列之间形成偏 差,能够简便地提供使莫尔条纹等显示缺陷难以产生或者难以视认的光学部件。此处,在上述制造方法的上述成形工序中,能够使上述凸透镜的第二边部相对于 上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3° 10°。通过成形为该范围的倾斜,能够提供对于各种 大小的显示面板难以产生莫尔条纹、能够提高视角特性的光学部件。此外,进而优选能够使上述凸透镜的第二边部相对于上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 斜4° 7°。通过成形为该范围的倾斜,能够提供对于各种大小的显示面板进一步难以产 生莫尔条纹、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角特性的光学部件。在上述各方式的制造方法中,能够包括在上述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之后,在形 成有该光反射性材料的一侧的面上形成扩散片的工序。通过形成这样的扩散片,能够对该 光学部件赋予扩散性。而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作为其中一个方式,其 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性片;在上述透光性片的单面形成,由多个凸透镜并列而成的凸透镜 组;和在上述透光性片中与形成有上述凸透镜组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且在构成上述凸 透镜组的各凸透镜的边界部,有选择地配置的光反射层,上述凸透镜组以上述凸透镜的长 度方向相对于上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形式排列。根据这样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能够低成本地提供能够仅通过相对于透光性片 的端边方向垂直地截断,能够使光指向规定方向,并且在例如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难以产生或者难以视认莫尔条纹等显示缺陷的光学部件。具体而言,由于相对于透光性片的端 边方向使凸透镜的长度方向具有倾斜,不需要像以往一样,为了使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 光学部件的端边方向倾斜,相对于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即光学部件的端边方向)沿倾斜 方向截断。从而,难以产生片的取下效率低下的状态,能够提供非常高效并且量产性优良的 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其中,优选透光性片卷绕成辊状,在此情况下,由辊状的片抽出规定 长度后依次进行截断即可。在上述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中,能够使上述凸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上述透光性 片的端边方向倾斜3° 10°。通过成为该范围的倾斜,能够提供对于各种大小的显示面 板难以产生莫尔条纹、能够提高视角特性的光学部件。此外,进而优选能够使上述凸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上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 斜4° 7°。通过成为该范围的倾斜,能够提供对于各种大小的显示面板进一步难以产生 莫尔条纹、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角特性的光学部件。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作为另一个方式, 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性片;在上述透光性片的单面形成,由多个凸透镜并列而成的凸透 镜组;和在上述透光性片中与形成有上述凸透镜组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且在构成上述 凸透镜组的各凸透镜的边界部,有选择地配置的光反射层,上述凸透镜组,分别以具有在长 度方向上反复蛇行的曲折构造的形状构成上述凸透镜。根据这样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能够低成本地提供能够仅通过相对于透光性片 的端边方向垂直地截断,能够使光指向规定方向,并且在例如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难以 产生或者难以视认莫尔条纹等显示缺陷的光学部件。具体而言,由于具有使凸透镜在长度 方向上反复蛇行的曲折构造,不需要像以往一样,为了使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光学部件 的端边方向倾斜,相对于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即光学部件的端边方向)沿倾斜方向截断。 从而,难以产生片的取下效率低下的状态,能够提供非常高效并且量产性优良的光学部件 制造用母材。其中,优选透光性片卷绕成辊状,在此情况下,由辊状的片抽出规定长度后依 次进行截断即可。在上述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中,能够使上述凸透镜的蛇行,相对于上述透光性片 的端边方向倾斜3° 10°。通过成为该范围的倾斜,能够提供对于各种大小的显示面板 难以产生莫尔条纹、能够提高视角特性的光学部件。此外,进而优选能够使上述凸透镜的蛇行,相对于上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 4° 7°。通过成为该范围的倾斜,能够提供对于各种大小的显示面板进一步难以产生莫 尔条纹、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角特性的光学部件。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作为不同的方式, 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性片;在上述透光性片的单面形成,由多个凸透镜并列而成的凸透 镜组;和在上述透光性片中与形成有上述凸透镜组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且在构成上述 凸透镜组的各凸透镜的边界部,有选择地配置的光反射层,上述凸透镜组,分别以在上述凸 透镜的长度方向上反复形成有相对于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平行的第一边部和相对于透光 性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第二边部的形状,构成上述凸透镜。根据这样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能够低成本地提供能够仅通过相对于透光性片 的端边方向垂直地截断,能够使光指向规定方向,并且在例如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难以产生或者难以视认莫尔条纹等显示缺陷的光学部件。具体而言,由于凸透镜具有相对于透 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第二边部,不需要像以往一样,为了使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 于光学部件的端边方向倾斜,相对于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即光学部件的端边方向)沿倾 斜方向截断。从而,难以产生片的取下效率低下的状态,能够提供非常高效并且量产性优良 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其中,优选透光性片卷绕为辊状,在此情况下,由辊状的片抽出规 定长度之后,依次进行截断即可。在上述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中,能够使上述凸透镜的第二边部相对于上述透光性 片的端边方向倾斜3° 10°。通过成为该范围的倾斜,能够提供对于各种大小的显示面 板难以产生莫尔条纹、能够提高视角特性的光学部件。此外,进而优选能够使上述凸透镜的第二边部相对于上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 斜4° 7°。通过成为该范围的倾斜,能够提供对于各种大小的显示面板进一步难以产生 莫尔条纹、能够进一步提高视角特性的光学部件。此外,在上述各方式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中,能够进一步具备相对于透光性片, 以夹住上述光反射层的形式粘贴的扩散片。通过具备这样的扩散片,能够对获得的光学部 件赋予扩散性。而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转印模具为用于对所输送的片进行成形的转 印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表面形成有凹透镜形状的鼓状的辊,伴随上述片的输送,上述 辊旋转并与上述片抵接,上述辊的凹透镜形状相对于该辊的旋转方向具有倾斜。根据这样 的转印模具,能够适当地制造难以视认莫尔条纹等显示缺陷的光学部件。其中,上述凹透镜 形状在辊的周面形成为螺旋状。而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 和配置在上述光源的光出射侧的光学部件。根据这样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能够适当地 提供均勻的面状的照明光,此外,在显示装置中难以发生莫尔条纹被视认等显示缺陷,能够 实现视角特性优良的显示。而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显示装置用 照明装置和配置在上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光出射侧的显示面板。根据这样的显示装 置,能够实现难以产生莫尔条纹被视认等显示缺陷、视角特性优良的显示。其中,作为显示 面板,能够以在一对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层的液晶面板等作为示例。此外,这样的显示装置 能够适用于电视接收装置。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高效、量产性优良、低成本地制造可以简便地抑制在用 于例如液晶面板等的背光源的情况下产生莫尔条纹等缺陷,并且可以对光进行指向或者扩 散使其面状化的光学部件的方法。此外,能够提供能够简便地获得在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 下难以产生莫尔条纹、可以对光源光进行指向或者扩散使其面状化的光学部件的光学部件 制造用母材。此外,能够提供适合这样的光学部件的制造的转印模具。此外,能够提供具备 这样的光学部件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此外,能够提供具备这样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的显示装置,进而能够提供具备这样的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使用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视接收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像素排列的概要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光学部件的结构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光学部件的结构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作用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光学部件的制造工序的概要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用于转印工序(成形工序)的转印模具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曝光工序中的曝光状态的说明图。图11是表示曝光结果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光反射层形成工序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形成光反射层后的工序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图8至图13的工序制造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的结构的说明图。图15是表示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的一个变形例的说明图。图16是表示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的另一个变形例的说明图。符号的说明1……电视接收装置;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液晶面板(显示 面板);12……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13……边框;14……底座;15……光 学部件;17……冷阴极管(光源);24……非曝光部(粘接层);24a……曝光部(非粘接 层);26……透光性基材(透光性片);27……扩散片;28……透镜片;29……凸柱面透镜; 30……透镜部(凸柱面透镜组);31……透光部;32……光反射层;126……透光性片辊(透 光性片);150……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220……转印模具;221……凹透镜形状;PE……像素.
具体实施例方式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立体 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整体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使用液晶 显示装置10的电视接收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此外,图4是表示液晶显示装置10 的像素排列的概要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光学部件15的结构的截面图,图6是表示光学部 件15的结构的平面图,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的作用的说明图。首先,说明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0的整体的概要。液晶显示装置10,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在平面视图中呈矩形的液晶面板(显 示面板)11,和外部光源即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12,它们由边框13等一体保 持。该液晶显示装置10能够例如如图3所示用于电视接收装置1,该电视接收装置1由包 括通过边框13被一体化的液晶面板11和背光源装置12的液晶显示装置10,以及在下方支 撑液晶显示装置10的基座99构成。液晶面板11为在透明的TFT基板和透明的CF基板的间隙,封入伴随电压施加其 光学特性变化的液晶(液晶层)的公知结构。在TFT基板的内面,配置有多根在纵方向延伸的源极配线和在横方向延伸的栅极配线,呈格子状。在被两种配线包围的方形的各区域,像素PE(参照图4)矩阵状并列设置有多个。液晶面板11的像素PE的排列(像素排列), 如图4所示,与液晶面板11的长边一侧和短边一侧的各端边缘Ila并行。其中,各配线间 间距和像素PE的排列间隔能够与液晶面板11的画面尺寸和像素数等相应地变化。例如, 画面尺寸为45英寸、像素数为1920X 1080的液晶面板11中,像素PE的排列间隔(像素间 距)为,长边一侧为513 μ m左右,短边一侧为171 μ m左右(长边一侧的三分之一的长度)。另一方面,在CF基板,设置有包括红(R)、绿(G)、蓝⑶的彩色滤光片。此外,在 两基板的与液晶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分别贴有偏光板。背光源装置12为在液晶面板11的背面正下方配置光源的所谓的正下型背光源, 其构成为具有在表侧(光出射侧)开口的底座14,敷设在底座14内的反射片14a,安装在 底座14的开口部分的光学部件15,用于固定光学部件15的框架16,被收容在底座14内的 多根冷阴极管17,用于将冷阴极管17相对于底座14定位固定的灯保持具19。底座14为金属制成,形成为表侧(光出射侧)开口的在平面视图中为矩形的大致 箱型。反射片14a为合成树脂制成,使用反射性良好的白色部件,以覆盖底座14的内面的 大致全部区域的形状敷设。通过该反射片14a,能够将由各冷阴极管17发出的光几乎都导 向底座14的开口侧。光学部件15将由线状光源即各冷阴极管17发出的线状的光变换为面状,并且具 有使该光面向液晶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定向等的功能。此外,该光学部件15与液晶面 板11和底座14形成相同的横长的矩形,具备如图5所示的结构。具体而言,为扩散片27 和透镜片28相互贴合的结构。扩散片27具备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制的基材,在其内部 分散有使光散射的无数的光散射颗粒。透镜片28具有在透光性基材(透光性片)26上使 多个凸柱面透镜29并列配置而成的透镜部(凸柱面透镜组)30而构成。该情况下的凸柱 面透镜29是半圆柱状的凸透镜在规定的方向延伸而成的。在扩散片27和透镜片28之间,在与各凸柱面透镜29的边界部在平面视图中重叠 的位置有选择地配置的光反射层32形成为条纹状。其中,在光反射层32之间的部分,即与 凸柱面透镜29的焦点位置在平面视图中重叠的位置,形成透光部31。S卩,光反射层32和 透光部31呈与凸柱面透镜29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的规定宽度的筋状,作为整体呈条纹状。 光反射层32在以各凸柱面透镜29的谷部为中心的规定宽度的区域形成,与此相对,透光部 31在以各凸柱面透镜29的顶点为中心的规定宽度的区域形成。此外透光部31为空气层, 其折射率与扩散片27和透镜片28不同。此外,光反射层32由例如分散混入了白色的氧化 钛微颗粒的透明树脂等形成。其中,凸柱面透镜29的排列周期(透镜间距)和光反射层32的排列周期(反射 层间距)设定为大致相同,例如为140μπι左右。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对于该光学部 件15的外周端面(端边方向)15a、15b,使各凸柱面透镜29以规定角度倾斜配置,具体而言 相对于长度方向倾斜角度θ地构成。沿着凸柱面透镜29的倾斜,光反射层32也相对于光 学部件15的长度方向倾斜角度θ地排列。其中,将角度θ设置为3° 10°,优选将其 设置为4° 7°。返回图1和图2,冷阴极管17为线状光源(管状光源)的一种,在使其轴方向与底 座14的长边方向一致的姿态下安装在底座14内,多根在使相互的轴大致平行、并且相互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下并列。当由各冷阴极管17照射的光通过光学部件15的透光部31时,直接入射到凸柱面透镜29,并且其指向性面向液晶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定向并射出。另一方面,未通过透 光部31的光在光反射层32被反射并返回冷阴极管17 —侧,通过反射片14a等再次反射, 直到通过透光部31之前都反复反射,实现光的再利用。其中,在该光学部件15中,通过调 整光反射层32和透光部31的宽度尺寸大小的比例,能够适当地控制光的出射方向(扩散 角度)。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中,构成光学部件15的透镜片28的各凸柱 面透镜29,如上所述,构成为相对于光学部件15的长边方向倾斜角度θ的结构。从而,如 图1所示使呈矩形的光学部件15和液晶面板11四角平行地重合时,如图7所示液晶面板 H的像素排列ra和凸柱面透镜29的长度方向(延伸方向)倾斜角度θ。其结果,因像素 排列PE和凸柱面透镜29的排列发生干涉而导致的莫尔条纹等显示缺陷难以被视认,此外 在能够可靠地抑制这样的显示缺陷的视认的同时,还能够充分实现原本的光学部件15的 目的即光的面内均勻化。此外,由于角度θ为3° 10°,如下述表1所示,不论液晶面板11的尺寸,都能 够可靠地使莫尔条纹难以视认。其中,如上所述将角度θ设计为4° 7°时,液晶面板 11的大小为任何尺寸都能够进一步可靠地使莫尔条纹难以视认。其中,上述范围特别为通 用性较高的角度范围,由于存在会受到液晶面板11的像素设计思想的变更和偏光板具有 的雾值(haze)等若干影响的情况,考虑到这些变更和影响的情况下,也可以存在设计不足 3°、超过10°的角度的情况。[表 1] 其中,在表1中,◎表示即使注视也不会注意到的情况(优),〇表示不会注意到的 情况(良),Δ表示虽然不会引起不适但能够注意到的情况,χ表示引起不适的情况。接着,对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的光学部件15的制造方法,参照

。图8是表示光学部件15的制造工序的概要的说明图,图9是表示转印工序(成形工序)使用的转印模具的概要结构的说明图,图10是表示曝光工序的曝光状态的说明 图,图11是表示曝光结果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光反射层形成工序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 形成光反射层之后的工序的说明图,图14是表示图8至图13的工序制造的光学部件制造 用母材(以下也称为母材)150的结构的说明图。首先,在制造光学部件15之前,预备用于构成该光学部件15的透光性片26的透 光性片辊(roll) 126 (参照图10)。该透光性片辊126安装在送入辊(roller) 200上,沿着 其长度方向以规定的速度被依次输送至生产线。其中,该情况的透光性片辊126能够采用 由PET等聚酯形成的透光性片辊。对所输送的透光性片辊126的单面,作为第一工序形成由PMMA等丙烯酸树脂形 成的固化性树脂层130(参照图10)。在此情况下,能够使用由贮存未固化的树脂的容器 (tank) 210涂布到辊126上的方法和通过印刷法等粘贴的方法等。此外,固化性树脂作为通 过热或紫外光照射固化的透光性树脂,能够使用丙烯酸类树脂、碳酸酯类树脂等。而后,对固化性树脂层130转印透镜形状。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使用转印模具 220进行形状转印。转印模具220用于对所输送的片126的固化性树脂层130进行成形,由 表面形成凹透镜形状221的鼓状的辊构成。之后,该辊伴随片126的输送旋转并与该片126 抵接。此处,凹透镜形状221是特征性的,相对于辊的旋转方向具有倾斜地形成,在辊的周 面形成为螺旋状。通过使用这样的转印模具220的形状转印,转印为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 于片126的长度方向倾斜规定角度θ的透镜形状,即半柱状的透镜并列多个而成的凸柱面 透镜形状。其中,转印模具220设计为角度θ为3° 10°、优选4° 7°的范围。进行上述透镜形状的转印后,将固化性树脂层130通过紫外光照射固化。此处通 过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230对该固化性树脂层130照射紫外光使树脂层130被固化,通过 该固化形成凸柱面透镜组30 (参照图10)。形成凸柱面透镜组30后,针对透光性片126中与形成该凸柱面透镜组30的一侧 相反的一侧的面形成感光性粘接剂层241 (参照图10)。该情况下的感光性粘接剂层241使 用通过紫外光照射其曝光部失去粘接性(即固化)的材料,即,使用其自身具有粘接性或粘 合性,通过紫外光照射固化失去其粘接性或粘合性的材料,例如丙烯酸类粘接材料。作为其 形成方法,由贮存感光性粘接剂层241的容器240涂布在辊126的背面侧的方法,和通过印 刷法等粘贴的方法。而后,对于感光性粘接剂层241进行紫外光照射。具体而言,紫外线照射装置 250 (也可以并用紫外线照射装置230),如图10所示通过凸柱面透镜组30进行曝光L。根 据这样的曝光L,通过构成凸柱面透镜组30的各凸柱面透镜29使照射的光L被聚光,在作 为照射对象的感光性粘接剂层241,与凸柱面透镜29的凸部分在平面视图中重叠的位置为 曝光部251,其边界即相邻的凸柱面透镜29的边界位置为非曝光部252。其结果,粘接性在 非曝光部252被维持,在曝光部251失去,如图11所示,与相邻的凸柱面透镜29的边界位置 在平面视图中重叠地并列形成有粘接剂层24,在该粘接剂层24之间形成有非粘接部24a。对于进行上述曝光后的粘接剂层24,进行光反射性材料的涂布。此处,通过由辊 260的印刷涂布,仅对于粘接剂层24有选择地使光反射层32粘接(参照图12)。其中,作 为光反射性材料,能够使用例如分散混入了白色的氧化钛微颗粒的透明树脂(例如PMMA)等形成的光反射性材料,作为分散颗粒其他还可以使用氧化铝、硫酸钡等。形成光反射层32后,如图13所示,从光反射层32的形成面侧相对于透光性片261形成扩散片271 (其构成扩散片27)。此处,使该扩散片271和透光性片261之间隔着固化 性树脂而粘贴。其中,扩散片271由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制的基材形成,在其基材内部分 散有使光散射的无数的光散射颗粒(玻璃珠)。此外,基材作为合成树脂,能够例示聚苯乙 烯(PS)、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M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环 烯烃(PCy)等。而后,如图13所示,通过紫外线照射装置280,为了使夹在中间的固化性树脂固化 进行紫外光照射,获得如图14所示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150。该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150 具有辊状,具有凸柱面透镜29相对于其长度方向(端边方向)倾斜角度θ的结构。而后, 通过对该辊状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150,使用截断装置290 (参照图13),与长度方向垂直 地截断,获得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0具备的光学部件15。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能够低成本地制造光学部件15。具体而言,由 于在透光性片126形成凸柱面透镜29时,以相对于该透光性片126的端边方向使凸柱面透 镜29的长度方向具有倾斜的形式进行透镜成形,因此在截断最终获得的光学部件制造用 母材150时,不需要相对于长度方向沿倾斜方向截断,通过垂直地截断,就能够获得光学部 件15。从而,由母材150切下光学部件15时,不会产生无谓的损失,即由于不会发生取下效 率低下的状态,是非常高效并且量产性优良的制造方法。此外,曝光工序中,通过凸柱面透镜组30的聚光作用,在感光性粘接剂层241中构 成凸柱面透镜组30的各凸柱面透镜29的边界部形成具有粘接性的非曝光部24,对于该具 有粘接性的非曝光部24粘接形成光反射层32。即,沿着凸柱面透镜29的倾斜,有选择地排 列形成由该光反射性材料形成的光反射层32,其结果,该光反射层32的长度方向也相对于 透光性片126的长度方向(端边方向)具有倾斜地形成。像这样,通过使凸柱面透镜29以 向透光性片126的长度方向倾斜的形状成形,经由该透镜29对感光性粘接剂层241实施曝 光,在其上涂布光反射性材料的方法,能够非常简便地在透镜边界部有选择地形成光反射 层32。而后,最终,仅通过对具备透镜29和光反射层32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150沿与该 母材150的长度方向垂直地截断,能够形成相对于透光性片26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透镜 29。<其他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上述记述和根据

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的实施方式也包括 在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内。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液晶面板作为显示面板 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使用其他种类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也适用于本发明。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为相对于光学部件15的长度方向,使凸柱面透镜29的长 度方向倾斜的结构,在消除视认出莫尔条纹的缺陷的意义上,还能够例如如图15所示,作 为使凸柱面透镜29a分别在长度方向反复蛇行而成的曲折构造构成。这样的曲折构造,由 于对于像素排列PE产生偏离,能够适当地防止或抑制莫尔条纹被视认。S卩,由于获得了与 透镜的间距实质上减小的情况相同的效果,能够避免莫尔条纹。其中,在该情况下,能够使凸柱面透镜29a的蛇行相对于透光性片26的端边方向 (即光学部件150a的长度方向)倾斜3° 10°、优选4° 7°。此外,这样的曲折构造能够使转印模具220的凹透镜形状221为相同的曲折构造。进而,在这样的曲折构造中,还 能够将蛇行的图案设计为周期的或随机的。 此外,例如如图16所示,还能够使凸柱面透镜29b以在其长度方向上反复形成有 相对于透光性片26的端边方向(即光学部件150b的长度方向)平行的第一边部291和相 对于透光性片26的端边方向(即光学部件150b的长度方向)具有倾斜的第二边部292a、 292b的形状而构成。该情况下,由于至少第二边部292a、292b相对于像素排列PE产生偏 离,能够适当地防止或抑制莫尔条纹被视认。其中,该情况下,也能够将第二边部292a、292b的倾斜设计为相对于透光性片26 的端边方向(即光学部件150b的长度方向)倾斜3° 10°、优选4° 7°。此外,能够 使这样的第一边部291和第二边部292a、292b以转印模具220的凹透镜形状221为相同形 状的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进而,在该形状下,能够将第一边部和第二边部的图案设计为周 期的或随机的。
权利要求
一种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透光性片的单面形成固化性树脂层的工序;对所述固化性树脂层,成形多个凸透镜并列而成的凸透镜组的形状的成形工序;对所述固化性树脂层进行固化的工序;在所述透光性片中与形成有所述凸透镜组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感光性粘接剂层的工序;隔着所述凸透镜组对所述感光性粘接剂层进行曝光的曝光工序;和在进行所述曝光后的所述感光性粘接剂层,形成光反射性材料的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所述成形工序中,以所述凸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形式,对该凸透镜组的形状进行成形,所述曝光工序中,通过所述凸透镜组的聚光作用,在所述感光性粘接剂层中,在构成所述凸透镜组的各凸透镜的边界部形成非曝光部,使该非曝光部具有粘接性,而曝光部不具有粘接性,所述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中,在所述感光性粘接剂层的所述非曝光部,有选择地形成该光反射性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工序中,使所述凸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3° 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工序中,使所述凸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4° 7°。
4.一种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透光性片的单面形成固化性树脂层的工序;对所述固化性树脂层,成形多个凸透镜并列而成的凸透镜的形状的成形工序; 对所述固化性树脂层进行固化的工序;在所述透光性片中与形成有所述凸透镜组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感光性粘接剂 层的工序;隔着所述凸透镜组对所述感光性粘接剂层进行曝光的曝光工序;和 在进行所述曝光后的所述感光性粘接剂层,形成光反射性材料的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所述成形工序中,分别以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反复蛇行的曲折构造的形状成形所述凸透镜,所述曝光工序中,通过所述凸透镜组的聚光作用,在所述感光性粘接剂层中,在构成所 述凸透镜组的各凸透镜的边界部形成非曝光部,使该非曝光部具有粘接性,而曝光部不具 有粘接性,所述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中,在所述感光性粘接剂层的所述非曝光部,有选择地形 成该光反射性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示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工序中,所述凸透镜的蛇行,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3° 10° 0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工序中,所述凸透镜的蛇行,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4° 7° ο
7.一种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透光性片的单面形成固化性树脂层的工序;对所述固化性树脂层,成形多个凸透镜并列而成的凸透镜组的形状的成形工序; 对所述固化性树脂层进行固化的工序;在所述透光性片中与形成有所述凸透镜组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感光性粘接剂 层的工序;隔着所述凸透镜组对所述感光性粘接剂层进行曝光的曝光工序;和 在进行所述曝光后的所述感光性粘接剂层,形成光反射性材料的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所述成形工序中,分别以在所述凸透镜的长度方向上反复形成有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 的端边方向平行的第一边部和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第二边部的形 状,成形所述凸透镜,所述曝光工序中,通过所述凸透镜组的聚光作用,在所述感光性粘接剂层中,在构成所 述凸透镜组的各凸透镜的边界部形成非曝光部,使该非曝光部具有粘接性,而曝光部不具 有粘接性;所述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中,在所述感光性粘接剂层的所述非曝光部,有选择地形 成该光反射性材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工序中,所述第二边部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3° 10°。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形工序中,所述第二边部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4° 7°。
10.如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之后,在形成有该光反射性材料的一侧的面上形成扩散 片的工序。
11.一种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光性片;在所述透光性片的单面形成,由多个凸透镜并列而成的凸透镜组;和 在所述透光性片中与形成有所述凸透镜组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且在构成所述凸透 镜组的各凸透镜的边界部,有选择地配置的光反射层,所述凸透镜组以所述凸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 形式排列而成。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3° 10°。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4° 7°。
14.一种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光性片;在所述透光性片的单面形成,由多个凸透镜并列而成的凸透镜组;和 在所述透光性片中与形成有所述凸透镜组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且在构成所述凸透 镜组的各凸透镜的边界部,有选择地配置的光反射层,所述凸透镜组,分别以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反复蛇行的曲折构造的形状构成所述凸透镜。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的蛇行,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3° 10°。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的蛇行,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4° 7°。
17.一种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光性片;在所述透光性片的单面形成,由多个凸透镜并列而成的凸透镜组;和 在所述透光性片中与形成有所述凸透镜组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上,且在构成所述凸透 镜组的各凸透镜的边界部,有选择地配置的光反射层,所述凸透镜组,分别以在所述凸透镜的长度方向上反复形成有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 端边方向平行的第一边部和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第二边部的形状, 构成所述凸透镜。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的所述第二边部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3° 10°。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透镜的所述第二边部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的端边方向倾斜4° 7°。
20.如权利要求11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相对于所述透光性片,以夹住所述光反射层的形式粘贴的扩散片。
21.一种转印模具,其用于对所输送的片进行成形,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表面形成有凹透镜形状的鼓状的辊,伴随所述片的输送,所述辊旋转并与所述片抵接,所述辊的凹透镜形状形成为相对于 该辊的旋转方向具有倾斜。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转印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透镜形状在所述辊的周面形成为螺旋状。
23.—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光源和配置在所述光源的光出射侧的从权利要求11 2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 部件制造用母材切下的光学部件。
24.—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配置在所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 光出射侧的显示面板。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在一对基板之间夹持有液晶层的液晶面板。
26. —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光学部件制造用母材、转印模具、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特征在于,包括对在透光性片(126)的单面形成的固化性树脂层,成形由多个凸柱面透镜(29)并列而成的凸柱面透镜组(30)的形状的成形工序;相对于在上述透光性片(126)的相反一侧的面上形成的感光性粘接剂层,隔着上述凸柱面透镜组(30)进行曝光(L)的曝光工序;和相对于进行上述曝光(L)后的上述感光性粘接剂层,形成光反射性材料的光反射性材料形成工序,其中,上述成形工序中,以使上述凸柱面透镜(29)的长度方向相对于上述透光性片(126)的端边方向具有倾斜的形式,对该凸柱面透镜组(30)的形状进行成形。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1849200SQ20088010423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8日
发明者鹰田良树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