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222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复印机、打印 机、传真机以及具有这些功能的数码复合机等。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感光鼓等旋转体,通常需控制这些旋转体的旋转 速度。在感光鼓的旋转速度不均勾、即产生旋转不均等情况下,很难得 到高精度的图像。
产生旋转不均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齿轮的啮合、电动机的齿槽效 应(cogging)、驱动轴的偏心等带来的振动引起的。此外,当这些振动 与旋转体或齿轮箱的固有频率相同而产生共振时,则会引起更大的振动, 产生更大的旋转不均或造成机器自身的损坏。
为此,提出了各种用于降低上述振动的方法。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 公报特开平8—115041号中,记载了自动调整驱动力传递系统的惯性的 惯性自动调整装置。该装置首先需要获得驱动力传递系统的频率响应特 性,并根据该特性,计算出驱动力传递系统的固有频率。然后,自动调 整惯性使计算出的固有频率与构成驱动力传递系统的轴和齿轮的转速以 及齿轮间的啮合频率等助振源产生的频率不同。
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2 — 272156号中,记载了一种驱 动力传递装置,该装置通过使由驱动系统的刚性和驱动轴的惯性力矩决 定的固有频率与依存于产生在传递机构部的旋转速度的干扰频率一致来 吸收振动。
利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115041号和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 开2002 — 272156号中记载的发明,可以抑制图像形成装置中产生振动, 减少旋转不均,从而得到高精度的图像。
但是,为了实现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8—115041号和日本专利
5公开公报特开2002—272156号中记载的发明,必需做成复杂的模拟模型 和计算公式,这些工作非常费事,且存在不容易实施的问题,此外,为 了确保正确性,把实验验证以及这些模拟模型和计算式综合在一起是必 不可少的,所以更增加了必需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简单地实施 防止感光鼓产生旋转不均、从而得到高精度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使像载体的旋转速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变化, 并根据与像载体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计算出旋 转精度信息。
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驱动力传递系统,驱动 能够旋转的像载体;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像载体的旋转状态相 关的数据;旋转速度控制部,控制所述像载体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 精度解析部,根据通过所述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旋转状态相关的 数据,计算旋转精度信息;其中,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使所述旋转速 度控制部在规定的范围内改变像载体的旋转速度,并使所述旋转状态检 测部检测与所述像载体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并 且,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根据该与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旋转状态相关的 数据,计算旋转精度信息。
由此,可以获得像载体的旋转速度和旋转不均之间的关系。此外, 根据检测出的与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更具体的参数或解析 这些参数之间关系等,所以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像载体的旋转状态。
此外,在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 根据计算出的旋转精度信息,确定是否为所述旋转状态良好的第一旋转 速度带还是所述旋转状态不好的第二旋转速度带,所述旋转速度控制部 以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的旋转速度驱动所述像载体。此外,所谓旋转状 态良好是指能够形成高精度图像的旋转状态,所谓旋转状态不好是指形 成的图像精度低的旋转状态。旋转状态的好坏例如可以通过旋转不均的 数值来判断。由此,因为可以通过改变像载体的旋转速度使旋转状态变为良好, 所以可以改善不良的旋转状态。因此,不易产生像载体旋转不均等不良 旋转状态,可以保持良好的旋转状态,从而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图像。
此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存储部,用于存 储通过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计算出的以前的旋转精度信息,所述旋转精 度解析部在计算所述旋转精度信息的情况下,利用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 的以前的旋转精度信息。
由此,可以计算出更有效的旋转精度信息。例如,可以计算出以旋 转不均的初始值为基准的当前时刻的旋转不均的数值,所以可以容易地 评价旋转不均。
此外,在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的是旋转精度解析部在判 定不存在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的情况下,则发出错误信号。
由此,操作者可以知道即使改变像载体的旋转速度,也不能改善旋 转状态。因此,操作者可以确切地知道需要维修图像形成装置的时间。
此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像载体是多个感光 鼓,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根据所述全部感光鼓的旋转精度信息,确定是 否为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还是所述第二旋转速度带
由此,可以根据多个感光鼓全部的旋转速度与旋转不均之间关系, 获得最佳旋转速度,所以可以更切实地抑制感光鼓产生旋转不均。
此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根 据所述多个感光鼓之中旋转状态最差的感光鼓的旋转精度信息,确定是 否为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还是所述第二旋转速度带。
由此,可以更切实地抑制感光鼓产生旋转不均。
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驱动力传递系统,驱 动能够旋转的像载体;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像载体的旋转状态 相关的数据;旋转速度控制部,控制所述像载体的旋转速度;以及,显 示部,进行与所述像载体的旋转状态好坏相关的显示;其中,所述显示 部显示所述旋转状态良好的第一旋转速度带与所述旋转状态不好的第二 旋转速度带至少其中之一,所述旋转速度控制部能够使所述像载体的旋转速度从所述第二旋转速度带向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变化。此外,所谓 旋转状态良好是指能够形成高精度图像的旋转状态,所谓旋转状态不好 是指形成的图像精度低的旋转状态。旋转状态的好坏例如可以通过旋转 不均的数值来判断。
由此,在产生旋转不均等像载体的不良旋转状态的情况下,操作者 可以通过视觉识别该信息。而且,因为可以使像载体的旋转速度变化, 所以可以改善该不良旋转状态。因此,不易产生像载体的旋转不均等不 良旋转状态,可以保持良好的旋转状态,从而可以得到高精度的图像。
此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旋转精度解析部, 用于根据所述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计算旋 转精度信息。此外,所谓旋转精度信息是用于掌握像载体的旋转状态的 各种参数,例如旋转不均以及旋转速度与旋转不均之间的关系等。
由此,根据检测出的与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更具体的 参数或进一步解析这些参数之间关系等,所以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像载 体的旋转状态。因此,不易产生像载体的旋转不均等不良旋转状态,由 于可以保持良好的旋转状态,所以能够得到高精度的图像。
此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存储部,用于存 储通过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计算出的以前的旋转精度信息,所述旋转精 度解析部在计算所述旋转精度信息的情况下,利用存储在所述存储部中 的以前的旋转精度信息。
由此,可以计算出更有效的旋转精度信息。例如,可以计算出以旋 转不均的初始值为基准的当前时刻的旋转不均的数值,所以可以容易地 评价旋转不均。
此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 使所述旋转速度控制部在规定的范围内改变像载体的旋转速度,并使所 述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像载体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旋转状态相 关的数据,并且,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根据该与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旋 转状态相关的数据,计算旋转精度信息,并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旋转速 度带还是所述第二旋转速度带。由此,可以获得像载体的旋转速度和旋转不均之间关系。而且根据 所述关系可以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和所述第二旋转速度带。 因此,可以计算出用于保持像载体良好的旋转状态的旋转速度。由此切 实地抑制旋转不均的产生,确保良好的旋转状态。
此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当 判定不存在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的情况下,则发出错误信号。
由此,操作者可以知道即使改变像载体的旋转速度,也不能改善旋 转状态。因此,操作者可以确切地知道需要维修图像形成装置的时间。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整体结构的简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的图像形成部周边结构的 要部放大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的感光鼓的驱动力传 递系统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控制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的旋转速度的框图。
图5是表示一个感光鼓的旋转速度与旋转不均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四个感光鼓的旋转速度与旋转不均之间关系的第一曲线图。
图7是表示四个感光鼓的旋转速度与旋转不均之间关系的第二曲线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显示的图,是表示旋转 速度良好状态下显示的图。
图8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显示的图,是表示旋转 速度不好状态下显示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彩色打印机的动作的流程图。
9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同样的附 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组成部分,所以省略其说明。
首先,利用图l和图2对作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一个 例子的串列式彩色打印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 方式的彩色打印机整体结构的简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 打印机的图像形成部周边结构的要部放大图。
如图1所示,彩色打印机1包括箱型的机器主体la。在机器主体la 的内部设置有供纸部2,提供纸P;图像形成部3, 一边输送从该供纸 部2提供来的纸P—边把图像转印到该纸P上;以及定影部4,对在所 述图像形成部3转印到纸上的图像实施定影处理。此外,在机器主体la 的上面设置出纸部5,用于把在定影部4实施定影处理后的纸P排出。
供纸部2包括供纸盒21,用于储存各种尺寸的纸P;搓纸辊22, 用于把储存在供纸盒21中的纸P—张一张地抽出;供纸辊23、 24和25, 用于把由搓纸辊22抽出的纸P向送纸通道送出;对准辊26,用于使由 供纸辊23、 24和25向送纸通道送出的纸P暂时待机,然后在规定的时 机提供给图像形成部3;以及搓纸辊27,用于把放置在安装于机器主体 la的图l所示右侧表面的手动供纸盘(图中未表示)上的纸P抽出。
此外,供纸盒21设置成相对于机器主体la可以抽出插入的方式。 搓纸辊22设置在供纸盒21的图l所示的右上方位置。由搓纸辊27从手 动供纸盘抽出的纸P,通过供纸辊23、 25向送纸通道送出,并通过对准 辊26在规定的时机提供给图像形成部3。
图像形成部3包括图像形成单元7;中间转印带ll,通过该图像 形成单元7把调色剂像第一次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ll表面(接触面)上, 以及第二次转印辊12,用于把该中间转印带ll上的调色剂像第二次转印 到从供纸部2输送来的纸P上。
图像形成单元7包括从上游一侧(图l中左侧)向下游一侧依次配 置的黑色用单元7K、黄色用单元7Y、青色用单元7C、品红色用单元7M。在各单元7K、 7Y、 7C以及7M的中间位置,配置作为像载体的各感光 鼓71,它们可以绕箭头(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各感光鼓71的周围,从 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分别依次配置有带电器75、曝光装置76、显影装置72、 清洁装置73以及除电器74。
带电器75使感光鼓71的圆周面均匀带电,例如可以是电晕管 (scorotron)带电器等。曝光装置76是所谓的激光扫描单元。曝光装置 76根据从图像读取装置输入的图像数据,把激光光束照射到通过带电器 75均匀带电的感光鼓71的圆周面上,从而在感光鼓71上形成基于图像 数据的静电潜影。此外,显影装置72通过把调色剂提供到形成有静电潜 影的感光鼓71的圆周面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像。该调色剂图 像被第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清洁装置73在完成把调色剂像第 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之后,清洁残留在感光鼓71圆周面上的调 色剂。除电器74在第一次转印完成后,把感光鼓71的圆周面上的电荷 去除。感光鼓71的圆周面通过清洁装置73和除电器74完成清洁处理后, 转向带电器75,进行新的带电处理和第一次转印。
中间转印带11是环形的带状旋转件,以表面(接触面) 一侧分别与 各感光鼓71的圆周面相接触的方式巻挂在驱动辊13、带支撑辊14、支 撑辊15以及第一次转印辊16等多个辊上。此外,中间转印带ll通过与 各感光鼓71相对配置的第一次转印辊16,形成对感光鼓71按压的状态, 并利用所述多个辊进行环形旋转。
驱动辊13利用步进电动机等驱动源18进行旋转驱动,提供用于使 中间转印带11进行环形旋转的驱动力,驱动辊13优选表面具有由聚氨 酯橡胶制成的弹性体层。通过这种构成,可防止中间转印带11与驱动辊 13之间打滑,提高驱动力的传递,使中间转印带ll容易被驱动旋转。
带支撑辊14、支撑辊15以及第一次转印辊16设置为旋转自如的状 态。它们都是从动辊,伴随着中间转印带11由驱动辊13所带动进行的 环形旋转而旋转。带支撑辊14、支撑辊15以及第一次转印辊16利用驱 动辊13的主动旋转,通过中间转印带11进行从动旋转,并且支撑中间 转印带11。此外,第一次转邻辊16把第一次转印偏压(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 反)施加到中间转印带11上。由此,使在各感光鼓71上形成的调色剂
图像,以重叠涂覆状态依次转印(第一次转印)到各感光鼓71与第一次 转印辊16之间的、利用驱动辊13驱动绕箭头(顺时针)方向周向旋转 的中间转印带11上。
此外,在带支撑辊14的图2中左上方位置设置有清洁刷17,利用 该清洁刷17除去调色剂像转印到纸P上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11表面的 调色剂,由此把清洁后的中间转印带11提供给感光鼓71。
第二次转印辊12把与调色剂像相反极性的第二次转印偏压施加到 纸P上。由此,把第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11上的调色剂像在第二次转 印辊12和支撑辊15之间转印到纸P上,从而在纸P上形成彩色的转印 图像。
定影部4对在图像形成部3转印到纸P上的转印图像实施定影处理, 其包括加热辊41,利用通电发热体进行加热;加压辊42,与该加热辊 41相对配置,且圆周面与加热辊41的圆周面按压抵接。当转印有转印图 像的纸P通过加热辊41和加压辊42之间时对其进行加热来实施定影处 理,把转印到纸P上的转印图像定影在纸P上。然后,把实施定影处理 后的纸P向出纸部5排出。此外,在定影部4和出纸部5之间的适当位 置配置有输送辊6。
下面,利用图3和图4对彩色打印机1的感光鼓(像载体)71的旋 转控制机构进行说明。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的 感光鼓的驱动力传递系统的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控制本发明实施方 式的彩色打印机的旋转速度的框图。首先,对感光鼓的驱动力传递系统 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驱动力传递系统8包括电动机81、驱动 齿轮82以及从动齿轮83。电动机81、驱动齿轮82以及从动齿轮83各 设置四个,分别与各感光鼓71对应。通过电动机81进行驱动,使设置 在电动机81的驱动轴上的驱动齿轮82旋转。驱动齿轮82与设置在感光 鼓71—端的从动齿轮83啮合。因此,利用驱动齿轮82的旋转带动从动 齿轮83旋转,从而使感光鼓71旋转。下面,对彩色打印机1的电结构、特别是与感光鼓71的旋转控制机 构相关的构成进行说明。在图4中,彩色打印机l包括感光鼓71、驱
动力传递系统8、控制部31、旋转状态检测部32、存储部33以及显示部 34。此外,感光鼓71和驱动力传递系统8有黑色用、黄色用、青色用以 及品红色用四组,在图4中仅表示其中的一组。
旋转状态检测部32检测与感光鼓71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与旋 转状态相关的数据是为了掌握感光鼓71的旋转状态所必需的数据。在此, 旋转状态包括旋转不均和旋转速度等。旋转不均是相对于平均旋转速度 的速度变化的比率。在通过FFT分析装置获得旋转不均的情况下,得出 的是各频率的振幅的总和。旋转状态检测部32包括旋转编码器36,把 表示感光鼓71的旋转状态的旋转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提取出来;以及FFT (Fast Fourier Transform高速傅里叶变换)分析装置35,对来自旋转编 码器36的信号进行频率分析。旋转编码器36包括圆盘状的编码盘36a 以及编码检测部36b,该编码检测部36b具有位于编码盘36a —面的发光 元件和位于另外一面的受光元件。编码盘36a在从其圆周外侧向中心方 向,沿圆周等间隔形成有切口。此外,编码检测部36b的发光元件和受 光元件配置成来自发光元件的光通过圆盘状的编码盘36a的切口由受光 元件接收的方式。受光元件把接收到的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作为电信号输 出。来自旋转编码器36的电信号被输入到FFT分析装置35中。FFT分 析装置35对输入的信号进行频率分析。
此外,优选的是把根据从控制部31输出的用于控制电动机81的 旋转速度的驱动信号形成的脉冲信号输入到FFT分析装置35中。由此, FFT分析装置35可以更加准确地监测电动机81的旋转速度,从而使FFT 分析装置35能够进行高精度的频率分析。此外,旋转状态检测部32也 可以不设置FFT分析装置35。在不设置FFT分析装置35的情况下,虽 然不能进行频率分析,但是仅利用旋转编码器36也完全可以检测出感光 鼓71的旋转速度和旋转不均。但是,如果需要进行旋转不均产生原因的 分析等复杂且高精度的分析,则必需设置FFT分析装置35。例如,旋转 不均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齿轮的啮合、电动机的齿槽效应(cogging)、 偏心以及固有振动引起的,如果利用FFT分析装置35进行频率分析,就可以确定这些原因中的哪一种是产生旋转不均的原因。
存储部33包括可以重写的非易失性的EEPROM (电擦除可编程只 读存储器)以及易失性的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根据通过FFT 分析装置35得出的与感光鼓71的旋转相关的频率分析结果等,控制部 31计算出包括各感光鼓71的旋转速度与旋转不均之间关系等的旋转精 度信息,并存储到存储部33中。在存储部33中,不仅可以存储旋转不 均等通过控制部31计算出的各种数据的初始值,还可以把每次计算出的 数值随时迸行存储。优选的是控制部31在使存储部33存储各种数据 时,将与时间相关的信息也进行关联存储。与时间相关的信息例如是实 际时刻或使彩色打印机1运行的累计时间等。此外,优选的是当存储 各种数据时,把当时的旋转状态也进行关联存储。由此,在计算当前的 旋转精度信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过去的旋转精度信息,从而能够更有 效地计算出旋转精度信息。
显示部34进行旋转状态的显示,例如显示旋转不均的数值等或显示 需要修理时的错误信息等。显示部34例如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或有机电致 发光显示器等。
控制部31进行感光鼓71的旋转速度控制、与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 解析(计算旋转不均等)、对应旋转状态的最佳旋转速度控制以及对应 所述各部的这些相关功能的控制、等等。控制部31由微型计算机等构成, 该微型计算机例如包括存储控制程序等的存储元件和依照控制程序进行 动作的微处理器以及其周边的电路。存储元件包括例如非易失性的ROM (只读存储器)、可以重写的非易失性的EEPROM (电擦除可编程只读 存储器)以及易失性的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控制部31按功能 区分包括旋转速度控制部31a、旋转精度解析部31b以及显示控制部 31c。
旋转速度控制部31a控制电动机81的旋转速度。具体地说,旋转速 度控制部31a包括控制电动机81的电动机驱动器。此外,优选的是旋 转速度控制部31a还设置有脉冲振荡器,把根据从旋转速度控制部31a 输送来的电动机81的控制信号形成的脉冲信号输送到FFT分析装置35 中。由此,如上所述的,在FFT分析装置35中,可以准确地监测感光鼓71的旋转速度。此外,如果旋转精度解析部31b进行解析,结果计算出
了感光鼓71的最佳旋转速度,则旋转速度控制部31a控制电动机81使 感光鼓71按照该旋转速度旋转。
旋转精度解析部31b根据从旋转状态检测部32输出的与旋转状态相 关的数据计算旋转精度信息。旋转精度信息是用于掌握感光鼓71的旋转 状态的各种参数,例如旋转不均以及旋转速度与旋转不均之间的关系等。 此外,旋转精度解析部31b也可以利用存储在存储部33中的以前的旋转 精度信息,计算旋转精度信息。例如可以把旋转不均的初始值作为基准 来计算当前时刻的旋转不均的数值。由于把旋转不均的初始值作为基准, 就可以容易地掌握旋转状态劣化的程度,从而容易对旋转不均进行评价。 此外,把旋转精度解析部31b计算出的旋转不均等,与旋转速度和时间 信息等相关联地存储在存储部33中。
旋转精度解析部31b为了得到与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控制旋转速 度控制部31a和旋转状态检测部32。进一步,旋转精度解析部31b根据 计算出的旋转精度信息,判断感光鼓71的旋转速度是否合适以及确定感 光鼓71的最佳旋转速度。
显示控制部31c使显示部34显示图像。例如,在旋转精度解析部 31b判断旋转速度是否合适的结果为该旋转速度不合适的情况下,显示控 制部31c使显示部34进行显示,以使操作者可以明白该情况。此外,显 示控制部31c还使显示部34显示旋转状态良好的旋转速度带与旋转状态 不好的旋转速度带各自的范围。此外,显示控制部31c还可以使显示部 34进行感光鼓71当前旋转速度和旋转不均的显示、频率分析结果的显示 以及表示需要修理的错误提示信息显示等。
下面,对旋转精度解析部31b进行的判断感光鼓71的旋转速度是否 合适以及确定感光鼓71的最佳旋转速度的方法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一 个感光鼓71的旋转速度与旋转不均之间关系的曲线图。首先,根据旋转 精度解析部31b的指示,旋转速度控制部31a使电动机81的旋转速度在 一定的范围内变化,FFT分析装置35对来自旋转编码器36的该范围内 旋转速度的旋转信号的频率进行分析。并且,旋转精度解析部31b根据 从FFT分析装置35输出的频率分析数据即与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计算出如图5所示的旋转速度和旋转不均之间的关系。当感光鼓71的旋转不
均程度大时,则不能形成高精度的图像。因此,在图5中,产生了程度
大的旋转不均的旋转速度是不适合的旋转速度范围,可以由旋转精度解
析部31b确定该范围是旋转状态不好的不适合范围(第二旋转速度带)。 此外,如图5所示,不适合范围以外的旋转速度范围(第一旋转速度带) 是旋转状态良好的范围,如果旋转速度在该范围内,则旋转精度解析部 31b能够判断出没有问题可以使用。这样,旋转精度解析部31b确定旋转 状态良好的旋转速度范围和旋转状态不好的旋转速度范围。
由此,旋转精度解析部31b把在所述旋转状态良好的旋转速度范围 (不适合范围以外的范围)内的任意一个旋转速度确定为最佳旋转速度。 然后,旋转精度解析部31b向旋转速度控制部31a发出指示,通过旋转 速度控制部31a控制电动机81,使感光鼓71按照所确定的旋转速度旋转。 此外,关于不适合范围的确定方法,例如可以把产生规定阈值以上程度 的旋转不均的范围作为不适合范围。也可以把旋转不均峰值的附近作为 不适合范围。
此外,彩色打印机l包括黑(BK)、黄(Y)、青(C)、品红(M) 各色所对应的四个感光鼓71。这些感光鼓71的旋转速度与旋转不均的关 系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即使是同样的旋转速度,也很有可能每个感光 鼓71表现不同的特性。因此,优选的是在确定最佳旋转速度时,需要 综合考虑这四个感光鼓71的旋转状态。图6是表示四个感光鼓的旋转速 度与旋转不均之间关系的第一曲线图。如图6所示,即使是同样的速度, 各感光鼓71的旋转不均也并不相同。对于各感光鼓71,可以使用与获得 如图5所示的旋转速度和旋转不均之间关系时相同的方法,获得图6所 示的旋转速度和旋转不均之间关系。
在图6中,由于各感光鼓71产生旋转不均的数值比较小的旋转速度 范围为旋转状态良好的旋转速度范围,所以旋转精度解析部31b可以把 该范围确定为最佳范围(第一旋转速度带)。旋转精度解析部31b也可 以把最佳范围以外的范围确定为旋转状态不好的旋转速度范围。此外, 旋转精度解析部31b在确定旋转状态良好的旋转速度范围和旋转状态不 好的旋转速度范围时,可以根据各个感光鼓71的旋转不均是否在规定阈值以下来判断。旋转精度解析部31b还可以根据旋转状态最差的感光鼓 71的旋转精度信息来确定旋转状态良好的旋转速度范围和旋转状态不好 的旋转速度范围。也就是说,通过把旋转速度设定为能够使产生最大旋
转不均的感光鼓71的旋转不均变小的旋转速度,整个感光鼓71就处于 良好的旋转状态。例如在图6中,由于黄色或品红色的感光鼓71产生的 旋转不均比较大,这种情况下,可以把使这两种颜色的旋转不均变小的 范围确定为最佳范围(旋转状态良好的旋转速度范围)。如此,通过根 据旋转状态最差的感光鼓71来确定最佳范围,可以使感光鼓71整体受 旋转不均的影响最小。
旋转精度解析部31b把在旋转状态良好的旋转速度范围内的任意一 个旋转速度确定为最佳旋转速度。然后,旋转精度解析部31b向旋转速 度控制部31a发出指示,通过旋转速度控制部31a控制电动机81,使感 光鼓71按照所确定的旋转速度旋转。图6表示的是超出了保证感光鼓71 正常功能时所必需的旋转速度范围的测定结果。因此,在图6中左右两 端附近的感光鼓71的旋转速度是标准以外的旋转速度,该范围的旋转速 度不能被使用。实际上没有必要对该范围进行测定。
如上所述,优选的是综合考虑所有感光鼓71的旋转速度对应的旋 转不均,来确定最佳旋转速度。图7是表示四个感光鼓的旋转速度与旋 转不均之间关系的第二曲线图。例如,图7表示黄色、青色和品红色三 个感光鼓71的旋转不均比较小的旋转速度范围大致位于相同的位置,并 且在该位置附近,黑色的感光鼓71的旋转不均达到峰值的情况。在这种 情况下,虽然黑色的感光鼓71的旋转状态不好,但对于整体来说旋转状 态良好,所以如图7所示,旋转精度解析部31b把该范围设定为最佳范 围,即旋转状态良好的旋转速度范围,并且可以在该范围内确定最佳旋 转速度。
旋转精度解析部31b如上所述地来确定感光鼓71的最佳旋转速度, 但是也存在即使改变旋转速度,也不能使旋转状态变好的情况,也就是 说,可能有不存在旋转状态良好的旋转速度范围的情况。因此,旋转精 度解析部31b在判定不存在旋转状态良好的旋转速度范围的情况下,发 出错误信号。此外,所述关于确定最佳旋转速度的说明中,是通过旋转精度解析 部31b计算旋转速度与旋转不均之间关系,不过例如也可以在彩色打印 机l出厂时等,通过测定求出感光鼓71的旋转速度和旋转不均之间关系,
预先把该数据存储在存储部33中。由此,旋转精度解析部31b可以不计 算旋转速度和旋转不均之间关系,而是利用预先存储在存储部33中的数 据来确定最佳旋转速度。
下面,对显示部34的显示进行说明。如上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 31b确定旋转状态良好的旋转速度范围和旋转状态不好的旋转速度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控制部31c根据来自旋转精度解析部31b指示,把 各自的旋转速度范围显示在显示部34上。由此,操作者通过目视就可以 识别感光鼓71的旋转状态,所以当发现发生旋转状态不良时,可以采取 适当的措施(客户服务热线等)。
此外,优选的是例如在感光鼓71的旋转不均超过规定阈值的情况 下,显示控制部31c根据来自旋转精度解析部31b的指示,把该信息显 示在显示部34上。规定阈值可以通过是否影响图像形成来确定。旋转不 均小于阈值则旋转状态良好,在阈值以上则旋转状态差。图8A是表示本 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显示的图,是表示旋转速度良好状态下显示 的图。图8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显示的图,是表示旋转 速度不好状态下显示的图。在图8A和图8B中,显示34K、 34C、 34M、 34Y并列配置。显示34K表示黑色用感光鼓71的旋转状态,显示34C 表示青色用感光鼓71的旋转状态,显示34M表示品红色用感光鼓71的 旋转状态,显示34Y表示黄色用感光鼓71的旋转状态。作为感光鼓71 整体,如果旋转状态良好,则显示控制部31c使显示部34显示出显示 34K、 34C、 34M、 34Y。但是,如果有任何一个感光鼓71的旋转状态不 好的情况下,则显示控制部31c使显示部34不显示旋转状态不好的感光 鼓71所对应的显示34K、 34C、 34M或34Y。例如,在显示为图8A的 情况下,表示所有的感光鼓71都没有问题,旋转不均都在允许范围内(小 于规定阈值)。在显示为图8B的情况下,黑色、青色和品红色用感光鼓 71的旋转不均都超过允许范围(在规定阈值以上),旋转状态有问题。 此外,也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值来显示旋转不均。例如,显示控制部31c可以把以旋转不均的初始值为基准的当前旋转不均的数值显示在显示部
34上,该旋转不均的初始值由旋转精度解析部31b计算出来,并存储在 存储部33中。
此外,在彩色打印机1中,存在仅调整感光鼓71的旋转速度不能降 低旋转不均的情况,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固有振动引起旋转不均或者是 发生了故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维修。在这种情况下,如上 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31b判断出不存在旋转状态良好的旋转速度范围, 并发出错误信号。优选的是在发出了该错误信号的情况下,显示控制 部31c使显示部34显示表示需要维修的错误信息。由此,操作者可以确 切地知道需要维修的时间。此外,可以通过釆用蜂鸣器代替错误显示或 与错误显示并用等方式,通知操作者。
下面,对彩色打印机1的旋转控制机构的动作进行说明。图9是用 于对彩色打印机的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彩色打印机在运行中,旋转 状态检测部32检测与感光鼓71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控制部31计算 旋转不均。在该旋转不均例如超过允许范围等情况下(在规定阈值以上 的情况下)、需要使旋转速度变化时,则控制部31把显示要求改变旋转 速度的指示发送到显示部34。此外,在旋转不均程度达到不能修正的等 级的情况下,控制部31把进行另外的显示的指示发送到显示部34。由此, 操作者可以利用操作部(图中未表示)把最佳旋转速度确定指示提供给 控制部31。此外,在显示部34上即使没有显示改变旋转速度的要求,操 作者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利用操作部把最佳旋转速度确定指示提供给 控制部31。在计算出的旋转不均超过允许范围的情况下,控制部31判断 出有必要确定最佳旋转速度时,也可以自动进行以下动作。
如果执行所述最佳旋转速度确定指示,则控制部31使感光鼓71的 旋转速度在其使用范围内变化。同时,控制部31根据来自旋转状态检测 部32的与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计算出各旋转速度下的旋转不均(Sl)。 然后,控制部31判断当前的旋转不均是否在允许范围内(小于规定阈值) (S2)。当控制部31判断出旋转不均在允许范围内、没有必要改变旋转 速度的情况下,把计算出的旋转不均等数据存储在存储部33中(S3)。 在步骤S2中,当控制部31判断出旋转不均不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则进一步判断如果改变旋转速度是否可以消除不良的旋转状态(S4)。 当控制部31判断出如果使旋转速度改变可以消除不良的旋转状态时,则
控制电动机81使感光鼓71的旋转速度改变为最佳旋转速度(S5)。在 步骤S4中,当控制部31判断出即使改变旋转速度也不能消除不良的旋 转状态时,则把表示需要维修的错误信息显示在显示部34上(S6)。
如上所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彩色打印机1即使在产生了旋转不均 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计算出不产生旋转不均的最佳旋转速度,并使感 光鼓71的旋转速度改变为该旋转速度,来防止旋转不均的产生,从而达 到总是可以得到高精度图像的效果。
在以上说明中,例举的是随时监视旋转不均的情况,但也可以仅在 规定的时间检测旋转不均。例如,可以在图像形成处理每达到一定的张 数或在接通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时等来检测旋转不均。
为了表述本发明,如上所述,参照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 明进行了确切且充分的说明,但必须认识到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可能去变 更或改进所述的实施方式。因此,只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的变形方式 或改进方式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就应该 认为该变形方式或改进方式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力传递系统,驱动能够旋转的像载体;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像载体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旋转速度控制部,控制所述像载体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精度解析部,根据通过所述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计算旋转精度信息;其中,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使所述旋转速度控制部在规定的范围内改变所述像载体的旋转速度,并使所述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像载体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并且,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根据该与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计算旋转精度信息。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根据计算出的所述旋转精度信息,确定是否为所述旋转状态良好的第一旋转速度带还是所述旋转状态不好的第二旋转 速度带,所述旋转速度控制部以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的旋转速度驱动所述像 载体。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存储部,用于存储通过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计算出的以前的旋转精度信息,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在计算所述旋转精度信息的情况下,利用存储 在所述存储部中的以前的旋转精度信息。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精 度解析部在判定不存在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的情况下,则发出错误信号。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载体是多个感光鼓,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根据所述全部感光鼓的旋转精度信息,确定是 否为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还是所述第二旋转速度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精 度解析部根据所述多个感光鼓之中旋转状态最差的感光鼓的旋转精度信 息,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还是所述第二旋转速度带。
7. —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力传递系统,驱动能够旋转的像载体; 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像载体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 旋转速度控制部,控制所述像载体的旋转速度;以及, 显示部,进行与所述像载体的旋转状态好坏相关的显示;其中, 所述显示部显示所述旋转状态良好的第一旋转速度带与所述旋转状态不好的第二旋转速度带至少其中之一,所述旋转速度控制部能够使所述像载体的旋转速度从所述第二旋转 速度带向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变化。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 精度解析部,用于根据所述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旋转状态相关的 数据,计算旋转精度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存储部,用于存储通过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计算出的以前的旋转精度信息,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在计算所述旋转精度信息的情况下,利用存储 在所述存储部中的以前的旋转精度信息。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使所述旋转速度控制部在规定的范围内改变所述像载体的旋转速度,并使所述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像载体在 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并且,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根据该与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计算旋转精度信息, 并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还是所述第二旋转速度带。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使所述旋转速度控制部在规定的范围内改变所述像载体的旋转速度,并使所述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像载体在 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并且,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 根据该与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计算旋转精度信息, 并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还是所述第二旋转速度带。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像载体是多个感光鼓,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根据所述全部感光鼓的旋转精度信息,确定是 否为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还是所述第二旋转速度带。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 精度解析部根据所述多个感光鼓之中旋转状态最差的感光鼓的旋转精度 信息,确定是否为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还是所述第二旋转速度带。
14.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 精度解析部在判定不存在所述第一旋转速度带的情况下,则发出错误信 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驱动力传递系统,驱动能够旋转的像载体;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像载体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旋转速度控制部,控制所述像载体的旋转速度;以及,旋转精度解析部,根据通过所述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出的与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计算旋转精度信息。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使所述旋转速度控制部在规定的范围内改变像载体的旋转速度,并使所述旋转状态检测部检测与所述像载在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并且,所述旋转精度解析部根据该与所述规定的范围内的旋转状态相关的数据,计算旋转精度信息。
文档编号G03G15/01GK101546145SQ200910127280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6日
发明者上野大二郎 申请人: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