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型发光导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666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型发光导光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光模块,尤其涉及一种线型发光导光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蓬勃发展,液晶显示器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者,例如液晶电视已是每户必备的家电产品。而导光板(Light GuidePlate,LGP)模块是液晶显示器的液晶显示背光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将点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或线光源(例如冷阴极管)所发出的光线引导分散由一个平面射出,同时可提高液晶显示面板发光灰度及发光亮度的均匀性。其中,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因尺寸小而更符合液晶显示器日趋薄化的应用需求。 请参考图l,其显示现有线型发光导光模块与LCD面板及导光板的配置示意图。其中,所述LCD面板11平行于所述导光板12设置,而多个现有线型发光导光模块13设置于导光板12底部的一侧边。每一现有线型发光导光模块13包括线型导光体131及多个发光二极管132,其中发光二极管132设置于线型导光体131的相对两端,使发光二极管132所产生的光线被导入线型导光体131。 由于发光二极管132在产生光源时会伴随着大量的热源产生,在考虑有效散热情况下,现有线型发光导光模块13除无法适用于较高功率的发光二极管外,且现有线型发光导光模块13的长度也受到了限制。因此,必需同时将多个现有线型发光导光模块13设置于导光板12的一侧边,才可达到高亮度、亮度均匀及有效散热的需求。然而,在单位尺寸中设置较多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大幅增加了生产成本,且整体散热效果也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型发光导光模块,用以解决在单位尺寸中需要设置较多线型发光导光模块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且整体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包括线型导光体、多个发光体及多个散热器。所述发光体设置于所述线型导光体的相对两端,所述发光体所产生的光线被导入所述线型导光体。每一散热器的一侧面连接发光体。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包括线型导光体、多个发光体、多个散热器及多个风扇。所述发光体设置于所述线型导光体的相对两端,所述发光体所产生的光线被导入所述线型导光体。每一散热器的一侧面连接发光体。每一风扇连接散热器的其它侧面中的至少一者。 通过所述线型导光体、所述发光体及所述散热器的组成配合,或更进一步结合所述风扇,本实用新型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不仅尺寸小,且可有效地移除所述发光体所产生的热,并可作为更大功率发光体的散热解决方案。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可弹性设置于导光板的至少一侧边,以达到不同亮度及亮度均匀性的需求。再者,因所述发光体所产生的热得到良好的散热,本实用新型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的长度较长,不仅可应用于较大尺寸的LCD面板,且可减少线型发光导光模块的使用数量,所以可降低成本。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显示现有线型发光导光模块与液晶(LCD)面板及导光板的配置示意图;[0011]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线型发光导光模块与LCD面板及导光板的配置示意图;[0012] 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线型发光导光模块的发光体、散热器及风扇的组合图;[0013] 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线型发光导光模块的发光体、散热器及风扇的分解图;[0014] 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设置于导光板上部及底部的相对两个长度侧边的示意图; 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设置于导光板左右侧的相对两个宽度
侧边的示意图。[0016]附图标号[0017]2 本发明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3 导光板4 LCD面板5 固定元件11 - LCD面板12 - 导光板13 - 现有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1 - 线型导光体22 - 发光体23 - 散热器24 - 风扇131 线型导光体132 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线型发光导光模块与液晶(LCD)面板及导光板的配置示意图;图3显示本实用新型线型发光导光模块的发光体、散热器及风扇的组合图;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线型发光导光模块的发光体、散热器及风扇的分解图。 配合参考图2到图4,本实用新型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可设置于导光板3的至少一侧边,在本实施例中,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设置于导光板3底部的侧边,而LCD面板4实质上平行于导光板3设置,即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设置于LCD面板4及导光板3底部的侧边。当然,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可设置于导光板3上部、底部、左侧或右侧的任一侧边。[0033] 在本实施例中,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包括线型导光体21、多个发光体22、多个散热器23及多个风扇24。其中,发光体22设置于线型导光体21的相对两端,而发光体22所产生的光线被导入线型导光体21,再均匀进入导光板3。其中,依据不同应用的需求,发光体22可为点光源(例如发光二极管LED或灯泡)或线光源(例如冷阴极管)。[0034]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散热器23的一侧面直接接触地连接发光体22,以移除发光体22所产生的热。在其它应用中,更可在每一相应发光体22与散热器23之间设置散热介质(例如散热膏或散热垫(thermal pad),图中未示出),以增进发光体22到散热器23的热传导效果。其中,散热器23的材质可为铜或铜系合金,或者为铝或铝系合金。[0035] 每一风扇24连接散热器23的其它侧面至少其中之一。在本实施例中,风扇24分别设置于图2中左右两侧的散热器23的两个侧面,使得线型导光体21、发光体22、散热器23及风扇24呈线型排列。然而,在其它应用中,风扇24也可分别设置于如图4中的散热器23的上下或左右侧面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发光体22所产生的热由散热器23吸收之后,由风扇24快速排出。 依据不同的应用,发光体22可以粘设方式(但不限于粘设方式)固设于散热器23的一侧面,风扇24可利用固定元件5(螺丝或插销pin)以螺设或销设方式结合于散热器23的另一侧面(如图3及图4所示)。 散热器23及风扇24的尺寸根据发光体22的功率而设定。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3的厚度小于20mm,风扇24的厚度小于15mm。整体来说,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散热器23及风扇24具有极薄的厚度,因此不会大幅增加本实用新型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的尺寸,然而却可更有效地移除发光体22所产生的热。 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可选择性地设置于导光板3的至少一侧边,且导光板3的任一侧边仅需设置一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在本实施例中,其仪将一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设置于导光板3底部的长度侧边。 要注意的是,依据不同的亮度及亮度均匀性需求,在其它应用中可将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至少设置于导光板3的其中一长度侧边或至少设置于导光板3的其中一宽度侧边。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的设置可如图5及图6所示。其中,其中,图5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设置于导光板3上部及底部的相对两个长度侧边的示意图;图6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设置于导光板3左右侧的相对两个宽度侧边的示意图。 在其它应用中,当设置散热器23就足以有效地移除所述发光体22所产生的热时,本实用新型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可仅包括线型导光体21、发光体22及散热器23,而不需包括风扇24。 通过线型导光体21、发光体22及散热器23的组成配合,或更进一步结合风扇24,本实用新型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不仅尺寸小,且可有效地移除发光体22所产生的热,并可作为更大功率LED的散热解决方案,而不需使用热管。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可弹性设置于导光板3的至少一侧边,以达到不同亮度及亮度均匀性的需求。再者,因发光体22所产生的热得到良好的散热,本实用新型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的长度较长,不仅可应用于较大尺寸的LCD面板,且可减少线型发光导光模块2的使用数量,所以可降低成本。[0042] 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因此,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及变化。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应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包括线型导光体;多个发光体,设置于所述线型导光体的相对两端,所述发光体所产生的光线导入所述线型导光体;及多个散热器,每一所述散热器的一侧面连接所述发光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或 冷阴极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型发光导光模块设置 于导光板的至少一侧边。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材质为铜或铜 系合金。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材质为铝或铝 系合金。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另包 括散热介质,所述散热介质设置于每一相应的所述发光体与所述散热器之间。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介质为散热膏。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介质为散热垫。
9. 一种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包括 线型导光体;多个发光体,所述发光体设置于所述线型导光体的相对两端,所述发光体所产生的光 线导入所述线型导光体;多个散热器,每一所述散热器的一侧面连接所述发光体;及 多个风扇,每一风扇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其它侧面至少其中之一。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为发光二极管或 冷阴极管。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型发光导光模块设置 于导光板的至少一侧边。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材质为铜或铜 系合金。
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材质为铝或铝 系合金。
14.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螺设结合所述散热器。
15.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销设结合所述散热器。
16.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厚度小于20毫 米,所述风扇的厚度小于15毫米。
17.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另包 括散热介质,所述散热介质设置于每一相应所述发光体与所述散热器之间。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介质为散热膏。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介质为散热垫。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型发光导光模块,该线型发光导光模块包括线型导光体、多个发光体、多个散热器及多个风扇。所述发光体设置于所述线型导光体的相对两端,所述发光体所产生的光线被导入所述线型导光体。每一散热器的一侧面连接发光体。每一风扇连接散热器的其它侧面中的至少一者。通过所述线型导光体、所述发光体及所述散热器的组成配合,或更进一步结合所述风扇,不仅尺寸小且可有效散热,并且导光板的一侧边仅需设置一线型发光导光模块,所以可应用于较大尺寸的LCD面板,且在减少线型发光导光模块的使用数量的情况下,同样可达到高亮度及亮度均匀性的需求,所以可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1526825SQ20092017006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1日
发明者宫原雅晴, 洪银树, 赖思豪 申请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