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光学模组及光学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68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光学模组及光学薄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尤其是涉及能够减少光学模组起皱的液晶显示器的
背光模组、光学模组及光学薄膜。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为一种非自发光显示装置,因此需要设置背光模组来提供光源,根据 背光模组中光源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侧光式背光模组及直下式背光模组。由于侧光式背光 模组更利于轻薄化设计,因此业内广泛采用侧光式背光模组来制作液晶显示器。 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源侧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背 光模组包括光学模组10、灯组11、反射罩12、固定架(Mold frame) 13、反射膜14以及导光 板(LGP)15。其中,固定架13上设有反射罩12和反射膜14 ;反射罩12用于反射其内部灯 组11的光线;灯组11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或LED阵列,灯组11设置在固定架13内部的一 侧或两侧;反射膜14用于反射其上方的导光板15的光线;灯组11产生的光线,经反射罩 12和反射膜14,绝大部分都入射至导光板15内,再经导光板15改变光路径的作用下,入射 至导光板15上方的光学模组10内。 光学模组10通常由扩散膜(brightness enhanced film)或棱镜膜(prismsheet) 等光学薄膜中的一个单独构成,或是这些薄膜层叠而成的复合膜。 图2为现有的扩散膜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现有的棱镜膜的结构剖面图。如图2 及图3所示,现有的扩散膜由透明基板100和扩散珠101构成;现有的棱镜膜由透明基板 100和棱镜102构成。 现有的背光模组存在如下缺陷 背光模组的灯组发光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此,背光模组内的原件皆受热膨 胀。其中,光学薄膜因其材质的原因受热膨胀程度最为严重。光学薄膜的透明基板当反复 这种受热膨胀和冷却收縮的过程之后,会起皱,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光学模组及光学薄膜,能 够减少现有的光学薄膜受热膨胀的程度,降低光学薄膜起皱的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学薄膜,所述光学薄膜包括透明基板 及设置于其上的功能元件,所述透明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光学薄膜的液晶显示器光学 模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设置有上述液晶显示器光学模组的液 晶显示器背光模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光学模组及光学薄膜,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3] 1、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薄膜通过在透明基板上设置贯穿孔,通过贯穿孔发散掉灯组 发出的热量,减少了光学薄膜受到的热量,进而减少了膨胀程度,相应地起皱程度也会减 少,提高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2、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只要直接将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模组设置在导光板 上方,即可达到上述效果。因此,无需其他的结构,工艺简单,组装方便。

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器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光源侧的剖面图; 图2为现有的扩散膜的结构剖面图; 图3为现有的棱镜膜的结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模组的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薄膜的透明基板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薄膜,包括透明基板及设置于其上的功能元件,所述透明基板
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通过贯穿孔能够发散掉灯组发出的热量,减少光学薄膜受到的热量,
进而减少膨胀程度,相应地起皱程度也会减少,提高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薄膜可以为扩散膜或棱镜膜等。当光学薄膜为扩散膜时,其功
能元件为扩散珠;当光学薄膜为棱镜膜时,其功能元件为棱镜。 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可以直接采用一个光学薄膜,也可以采用多个光学薄膜层 叠构成的光学模组。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模组的结构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薄膜的透 明基板的平面示意图。如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模组由两个光学薄膜层叠构 成,具体为上方的扩散膜及下方的棱镜膜。 其中,扩散膜包括透明基板100和扩散珠101 ;扩散珠101设置在透明基板100 上;透明基板100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103。 其中,棱镜膜包括透明基板100和棱镜102 ;棱镜102设置在透明基板100上;透 明基板100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103。 贯穿孔103可以随机分布,且其截面形状可以是方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等任意 形状,但是优选为如图3中所示的圆形。原因为制造方便,同时圆形因热胀冷縮引起的变形 程度较其他形状要小。 贯穿孔103的大小要满足一定要求。经实验研究,以圆形为例,最佳直径范围是 1-10 ii m。贯穿孔小于1 P m时,因工艺误差,容易导致贯穿孔未实现导通,或膨胀后贯穿孔 堵塞等问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大于10ym时,对光学薄膜的功能起到影响而得不偿失。 本实用新型的光学薄膜通过在透明基板上设置贯穿孔,通过贯穿孔发散掉灯组发 出的热量,减少了光学薄膜受到的热量,进而减少了膨胀程度,相应地起皱程度也会减少, 提高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4[0030] 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只要直接将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光学模组设置在导光板上 方,即可达到上述效果。因此,无需其他的结构,工艺简单,组装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 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其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等同替 换亦不能使修改后的技术方案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光学薄膜,所述光学薄膜包括透明基板及设置于其上的功能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为扩散膜或棱镜膜。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元件为扩散珠或三棱镜。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截面形状为圆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的直径为1-10 ym。
6. —种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学薄膜的液晶显示器光学模组。
7. —种设置有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光学模组的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光学模组及光学薄膜。所述光学薄膜包括透明基板及设置于其上的功能元件,所述透明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透明基板上设置贯穿孔,通过贯穿孔发散掉灯组发出的热量,减少了光学薄膜受到的热量,进而减少了膨胀程度,相应地起皱程度也会减少,提高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品质。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201475878SQ20092017308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8日
发明者尹大根, 权宁万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