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697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面板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因此需要借助背光模组来供应光源,以使液晶面板能够提供正常且亮度均匀的图像。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光源有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发光二极管LED。其中,由于LED具有高耐久性、寿命长、轻巧、耗电量低等特性,是一种理想的照明光源。尤其在目前能源费用逐渐高涨的情况下,LED更为受到产业界的重视和利用,用于取代以往耗电量较大的其它发光元件。[0003] 如图1所示,现有的背光模组的结构原理为背板11上设置有反射片12,背板11和反射片12上面贴设有多个LED13,在所述背板11、反射片12和LED13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扩散板14、第一扩散膜15、集光片16、第二扩散膜17和增光片18,所述背板11和扩散板14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光学腔10。如图2所示,所述LED13为直下式结构,LED13向上发射出的光在扩散板14、第一扩散膜15、集光片16、第二扩散膜17和增光片18组成的光学膜片与反射片12形成的光学腔10内进行反射,最终打在液晶屏上,保证液晶显示面板能够提供正常且亮度均匀的图像。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背光源LED为直下式结构,LED发射出的光需要在扩散板和位于背板表面的
反射片之间进行反射,因此,背光源的混光区间较大,导致整个背光模组的厚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能够减小背光源的混光区间,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贴设有多个LED,所述背板上方自下而上依
次设置有扩散板、扩散膜、集光片和增光片,所述背板和扩散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光学
腔,其中,所述LED为侧发光结构,在所述背板上、LED之间设置有反光棱。 其中,所述多个LED为阵列排列,所述相邻两列的LED之间设置有反光棱。 进一步,所述反光棱的长度等于所述背板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反光棱的高度小于所述背板和扩散板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反光棱的底面位于所述背板上,且所述反光棱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背光模组、驱动IC、液晶屏和前
框,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贴设有多个LED,所述背板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置
有扩散板、扩散膜、集光片和增光片,所述背板和扩散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光学腔,其中,
所述LED为侧发光结构,在所述背板上、LED之间设置有反光棱。 其中,所述多个LED为阵列排列,所述相邻两列的LED之间设置有反光棱。
3[0015] 进一步,所述反光棱的长度等于所述背板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反光棱的高度小于所述背板和扩散板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反光棱的底面位于所述背板上,且所述反光棱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在所述背板上、LED之间设置有反光
棱,所述LED为侧发光结构,LED侧向发射出的光首先经过反光棱的反射,然后才由扩散板
射出,从而可以减小背光源发射出的光在背板和扩散板之间的混光区间,降低背光模组的
厚度;此外,侧发光式LED相对于直下式LED具有易采购、成本低的优点,从而可以縮短背光
模组的开发周期,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的背光源混光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背光源与反光棱的位置结构示意图;[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混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能够减小背光源的混光区间,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 如图3、图4所示,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32,所述背板31上贴设有多个LED33,所述背板31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扩散板34、扩散膜35、集光片36和增光片37,所述背板31和扩散板34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光学腔30,其中,所述LED33为侧发光结构,在所述背板31上、LED33之间设置有反光棱32。 其中,所述多个LED33为阵列排列,所述相邻两列的LED33之间设置有反光棱32。 进一步,所述反光棱32的长度等于所述背板 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反光棱32的高度小于所述背板31和扩散板34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反光棱32的底面位于所述背板31上,且所述反光棱32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如图5所示,所述侧发光式LED33侧向发射出的光首先经过反光棱32的反射,然后在扩散板34、扩散膜35、集光片36和增光片37组成的光学膜片与反光棱32形成的光学腔30内进行反射,最终打在液晶屏上,保证液晶显示面板能够提供正常且亮度均匀的图像; 其中,所述增光片37的反射率接近50%,在由扩散板34、扩散膜35、集光片36和增光片37组成的光学膜片中,光的主要反射能力来源于增光片37,能够使背光源LED33发射出的光在光学腔30内更加均匀地反射,提高混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在所述背板上、LED之间设置有反光棱,所述LED为侧发光结构,LED侧向发射出的光首先经过反光棱的反射,然后才由扩散板射出,从而可以减小背光源发射出的光在背板和扩散板之间的混光区间,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此外,侧发光式LED相对于直下式LED具有易采购、成本低的优点,从而可以縮短背光模组的开发周期,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件,能够减小背光源的混光区间,降低背光模组的厚度。 所述液晶显示器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背光模组、驱动IC、液晶屏和前
框,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贴设有多个LED,所述背板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置
有扩散板、扩散膜、集光片和增光片,所述背板和扩散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光学腔,其中,
所述LED为侧发光结构,在所述背板上、LED之间设置有反光棱。 其中,所述多个LED为阵列排列,所述相邻两列的LED之间设置有反光棱。 进一步,所述反光棱的长度等于所述背板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反光棱的高度小于所述背板和扩散板之间的距离。 其中,所述反光棱的底面位于所述背板上,且所述反光棱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其中,所述背光模组的结构原理可以参照图3、图4和图5所示,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器件,在所述背板上、LED之间设置有反光棱,
所述LED为侧发光结构,LED侧向发射出的光首先经过反光棱的反射,然后才由扩散板射
出,从而可以减小背光源发射出的光在背板和扩散板之间的混光区间,降低背光模组的厚
度;此外,侧发光式LED相对于直下式LED具有易采购、成本低的优点,从而可以縮短背光模
组的开发周期,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具有LED背光源的背光模组,以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件,但不仅限于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贴设有多个LED,所述背板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扩散板、扩散膜、集光片和增光片,所述背板和扩散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光学腔,其特征在于,所述LED为侧发光结构,在所述背板上、LED之间设置有反光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LED为阵列排列,所述相邻 两列的LED之间设置有反光棱。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棱的长度等于所述背板的 长度。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棱的高度小于所述背板和 扩散板之间的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棱的底面位于所述背板 上,且所述反光棱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6. —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背光模组、驱动IC、液晶屏和前框,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贴设有多个LED,所述背板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扩 散板、扩散膜、集光片和增光片,所述背板和扩散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光学腔,其特征在 于,所述LED为侧发光结构,在所述背板上、LED之间设置有反光棱。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LED为阵列排列,所述 相邻两列的LED之间设置有反光棱。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棱的长度等于所述背 板的长度。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棱的高度小于所述背 板和扩散板之间的距离。
10. 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棱的底面位于所 述背板上,且所述反光棱的纵截面为三角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所述背板上贴设有多个LED,所述背板上方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扩散板、扩散膜、集光片和增光片,所述背板和扩散板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光学腔,其中,所述LED为侧发光结构,在所述背板上、LED之间设置有反光棱。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具有LED背光源的背光模组。
文档编号G02F1/1333GK201487723SQ20092017343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5日
发明者乔明胜, 刘卫东, 郑颖博 申请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