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6019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
[0001]本申请是2012年05月07日提出的发明名称为“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210139173.2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0003]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能发光,因而现有的液晶显示器件通常需要光源提供显示用光线。早期液晶显示器件的背光源通常为直下式,即在液晶面板背部提供CCFL (冷阴极荧光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或LED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直接照射到液晶面板上。直下式虽然较易实现,背光的亮度和质量也能得到保证,但由于背光源分布在液晶面板背部且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造成显示器件的厚度无法进一步减小,无法跟上显示器件日益轻薄化的趋势。
[0004]随着背光源亮度的不断提高,市面上已开始逐步采用侧边式背光取代直下式光,以进一步降低液晶显示器件的厚度。常见的侧边式背光的实施方式中,在液晶面板的背部有一导光板(LGP,Light Guiding Panel),在导光板的一侧或两侧的侧边上设置有CCFL灯管或整条LED灯条形成的光源,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导光板的引导在液晶面板背部形成均匀的照射。
[0005]对于侧边式背光,导光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件,随着入光方式逐渐由长边入光转向短边入光,导光板定位槽的亮斑问题也愈发突出。定位槽是在导光板边缘开设的用于安装定位柱的开口,由于定位槽的局部结构较粗糙且形状不规则,反射和透射的角度也不同,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定位槽上时会分别发生朗伯型的反射和透射,最后造成在定位槽附近的导光板的局部光线过于集中,在显示屏中形成亮斑。从其形成原因来看,主要是由于定位槽处的加工不够细致,致使导光板边缘的散射光不连续。突出的表现为定位槽小区域范围内光线集中,形成亮斑;定位槽亮斑的范围一般在以定位槽为圆心7~8mm的圆形区域内,也有的定位槽由于形状的原因,亮斑成射灯状亮斑。
[0006]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多种改善定位槽亮斑的尝试,如增加定位槽与可视区边缘的距离、无定位槽、矩形定位槽或对定位槽内部进行抛光处理等,但这些方式对现有的设备结构或制造方式有较大的影响。比如增加定位槽与可视区边缘的距离会导致非显示区域变大,影响器件的尺寸和轻薄性;无定位槽设计会导致导光板或面板难以固定,受热膨胀时器件结构不稳定;而矩形定位槽或对定位槽内部进行抛光处理等需要对导光板进行精加工,对工艺要求高,延长了设备制备时间,降低了良品率。

【发明内容】

[0007](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定位槽亮斑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件。
[0008](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边缘的定位槽,其中,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不透光的油墨层。
[0009]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一种侧边式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导光板。
[0010]再一方面,本发明还同时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所述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0011](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定位槽内壁上的油墨层,使得光源射向导光板定位槽区域的光线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均匀散射,降低了反射光线强度和集中度,从而使得定位槽区域的光线不会出现过度集中的情况,消除了定位槽亮斑现象。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只是在现有的导光板中多制备了一层油墨层,对现有导光板的结构和制备过程没有太大影响,在不增加制备时间和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产品性能,保证了良品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导光板I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导光板I边缘的定位槽2,其中,所述定位槽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不透光油墨层3。通过设置在定位槽内壁上的油墨层,使得光源射向导光板定位槽区域的光线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均匀散射,降低了反射光线强度和集中度,从而使得定位槽区域的光线不会出现过度集中的情况,消除了定位槽亮斑现象。
[0015]更进一步地,由于定位槽的形状的不同,产生的亮斑的形态也有所不同。图1、2的实施例中,定位槽分别为弧形凹槽或带有倒角的矩形凹槽。当定位槽2的形状为图1的弧形时,亮斑通常呈圆形;而当采用如图2所示的微结构来减小定位槽2尺寸时,定位槽2的形状通常为带有倒角的矩形,在倒角区域光的反射角度会有阶跃式变化,亮斑会沿从定位槽2向导光板I中心的方向延伸而呈现为射灯状,因而微结构虽然减小了定位槽尺寸,但在定位槽处的亮斑相比普通结构的导光板扩大很多(通常在20%以上)。通过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针对上述两种亮斑情况分别进行处理,采用不同厚度的油墨层3,更进一步地可以控制油墨层的吸光性和散射性,使得不同形状的定位槽均能获得良好的光线吸收率和散射度,消除了弧形定位槽的圆形亮斑和倒角矩形定位槽的射灯状亮斑。
[001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定位槽内壁的油墨层主要采用喷涂的方式制成,其他制备方式还有移印或手工涂墨等方式。喷涂的方式可以均匀地将油墨散布在导光板定位凹槽内壁上,同时控制喷涂时间即可控制油墨层的厚度。当油墨喷涂在导光板的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基材表面之后,挥发性溶剂逐渐挥发,将油墨留在定位槽表面。
[0017]在本发明更优选的实施例中,不透光的油墨层为黑色或灰色油墨形成。油墨由一定配比的Seiko VIC系列油墨和Seiko T-926溶剂组成,根据定位槽亮斑的形态和严重程度调整不同的油墨配比。配比中使用的油墨也可以包括以下油墨:帝国IPX系列、德国高氏、玛莱宝等。不同的油墨配比会影响定位槽的吸光性和散射性,其中,VIC-710油墨会提高光的吸收性,同时降低光的反射性;而VIC-120油墨影响光的散射角度,同时增加光的反射性。油墨的整体厚度会影响其吸光性,但厚度过大又会影响定位槽形状和定位效果,因此油墨层一般不宜超过12 μ m。更进一步地,对于圆形亮斑,采用高吸收性油墨,如油墨配比为VIC-710:VIC-120=3:100的,控制油墨层的厚度约为7 μm ;对于射灯状亮斑,采用高反射性油墨,如油墨配比为VIC-710:VIC-120=1:100的,控制油墨层的厚度约为9 μ m。
[0018]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喷涂油墨后,由于定位槽中还会安装定位柱,定位柱不可避免地会与定位槽内壁形成接触甚至会发生摩擦。为保证油墨层附着的稳定性,避免油墨层被剐蹭掉而使导光板中再次出现亮斑,导光板的定位槽内壁需要有较强的耐刮擦性,以防止定位柱的反复刮擦造成油墨层脱落。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更进一步地会在油墨层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或者是在油墨中增加适量硬化剂来形成硬质油墨层。
[0019]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导光板主要用于显示器件的背光模组中,尤其适用于侧边式背光模组。最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采用上述背光模组提供光源,所述显示器件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OLED面板、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数码相框、手机、平板电脑等任何具有显不功能的广品或部件。
[0020]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定位槽内壁上的油墨层,使得光源射向导光板定位槽区域的光线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均匀散射,降低了反射光线强度和集中度,从而使得定位槽区域的光线不会出现过度集中的情况,消除了定位槽亮斑现象。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只是在现有的导光板中多制备了一层油墨层,对现有导光板的结构和制备过程没有太大影响,在不增加制备时间和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产品性能,保证了良品率。
[0021]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主权项】
1.一种侧边式背光模组,所述侧边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边缘的定位槽,其中,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不透光的油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边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弧形凹槽或带有倒角的矩形凹槽,其中,所述弧形凹槽的油墨层采用高吸收性油墨,所述带有倒角的矩形凹槽的油墨层采用高反射性油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侧边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光的油墨层由黑色或灰色油墨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侧边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的厚度不超过 12 μ m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侧边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收性油墨,厚度为7 μπι ;所述高反射性油墨,厚度为9 μπ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侧边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的表面设置有一层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侧边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为硬质油墨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侧边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边缘的定位槽,其中,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不透光的油墨层。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在定位槽内壁上的油墨层,使得光源射向导光板定位槽区域的光线一部分被吸收,另一部分则被均匀散射,降低了反射光线强度和集中度,从而使得定位槽区域的光线不会出现过度集中的情况,消除了定位槽亮斑现象。由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只是在现有的导光板中多制备了一层油墨层,对现有导光板的结构和制备过程没有太大影响,在不增加制备时间和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产品性能,保证了良品率。
【IPC分类】G02B6-00, G02F1-13357, F21V8-00, F21S8-00
【公开号】CN104678483
【申请号】CN201510093813
【发明人】邵坤, 郑颖博
【申请人】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2年5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