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布铺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936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擦布铺展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擦工艺中,在摩擦布进 行使用前对其进行预处理的摩擦布铺展设备。
背景技术
在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技术中,通常采用摩擦工艺对液晶分子取向进行前期处理。图1为现有技术摩擦工艺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摩擦工艺主要流程包括将涂覆有聚酰亚 胺(Polyimide,简称PI)膜(也称为配向膜)的基板13放置在承载平台11上。表面预先 缠绕有摩擦布14的滚筒12,以预设转速在承载平台11上滚动,从而带动摩擦布14以一定 的压力从基板13上的配向膜表面滚过。在摩擦布14滚动的过程中,摩擦布14表面的纤维 (Pile) 15尖端与配向膜表面相互作用,在配向膜上形成沟槽。摩擦工艺结束后,将基板13 与另一基板对盒设置并在二个基板之间注入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分子,由于LC 分子和配向膜之间构成锚定力(Anchoring Energy),因此,LC分子可沿沟槽取向顺序排列, 从而使得LC分子在配向膜内的排列达到预倾角的要求。摩擦工艺需尽可能保证摩擦后的配向膜表面形成的沟槽均勻。如果摩擦后配向膜 表面形成的沟槽不均勻,液晶分子的排列也将不均勻,这将导致液晶分子与配向膜表面之 间的实际倾角,偏离工艺要求,使得制成的液晶显示器在显示画面时,显示画面出现局部甚 至全面的不均勻现象。通常将由摩擦工艺导致的液晶显示器显示不良的缺陷,称为摩擦显 示异常(RubbingMura)。摩擦显示异常严重影响了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性能和良品率。在导致摩擦显示异常的各种因素中,摩擦布不良是主要因素之一。在摩擦工艺中, 为了形成均一的沟槽,摩擦布表面的纤维需保持良好的方向性。图2为现有技术摩擦布的 表面形貌示意图。如图2所示,位于摩擦布的背材16表面的纤维15按照一定方向排列,纤 维15与背材16表面形成有一定的夹角。如果纤维是尼龙类材料,可使用化学溶液浸泡摩 擦布,以使摩擦布上的纤维保持方向性。为了降低由于摩擦布导致摩擦显示异常的几率,作 用于同一基板各区域的配向膜,或同一批次处理的每个基板上的配向膜的摩擦布上,各纤 维需保持相同的方向,以避免由于摩擦布在滚动过程中,将自身存在某处缺陷,转印到同一 基板的多处区域或多个基板的相同区域,从而导致这些区域上形成的沟槽不均勻,增加了 液晶显示器产品不良的几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摩擦布通常是卷在圆筒中运输的。例如尺寸为1920mmX 440mm 的摩擦布,可沿摩擦布的长边(1920mm)或短边(440mm)卷起,放入尺寸约为 500mmX 130mm(直径)的圆筒中运输至目的地。由于摩擦布是卷起运输的,因此,在使用摩 擦布之前,需要对摩擦布进行预处理(Pre-aging)。现有的摩擦布预处理过程通常是将摩 擦布从圆筒中取出,铺在平台上,静放一段时间,以使摩擦布自然展平;预处理后的摩擦布 根据实际需要再进行清洁等其他处理。摩擦布在平台上的放置方式有两种纤维面朝上放置或纤维面朝下放置。如果将 纤维面朝上放置,可使得摩擦布表面的纤维恢复较好的表面形貌,但摩擦布自然展平所需的时间较长,通常在静放8小时之后,仍然能够看到摩擦布的局部区域有褶皱。如果将纤维面朝下放置,虽然可缩短摩擦布展平所需的时间,但展平后摩擦布上的纤维的表面形貌较 差。有统计数据表明,预处理后的纤维与摩擦布背材表面之间的水平夹角,由初始的25° 32°变化到20° 40°,纤维取向的均一性由初始的30%下降至10%左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摩擦布铺展设备,用以缩短铺展摩擦布所需的时间,改善摩 擦布预处理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摩擦布铺展设备,包括用于承载摩擦布的承载平台;第一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一侧且与所述摩擦布一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摩擦布沿所述承载平台水平铺展的第二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 平台上且与所述摩擦布的另一端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可包括第一上夹具,第一下夹具, 和用于通过连接所述第一上夹具和所述第一下夹具以夹紧所述摩擦布的一端的第一紧固 件。所述第一上夹具的下表面可形成有用于咬合所述第一下夹具的第一啮槽。所述第一下 夹具的上表面可形成有刻度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可包括第二上夹具;第二下夹具; 用于通过连接所述第二上夹具和所述第二下夹具以夹紧所述摩擦布另一端的第二紧固件; 以及与第二下夹具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下夹具从所述传动装置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的 传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二上夹具的下表面可形成有用于咬合所述第二下夹具的第二啮槽。 所述传动装置可进一步包括用于为所述第二下夹具水平运动提供支撑的水平导轨;以及 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下夹具沿所述水平导轨运动、并控制所述第二下夹具在所述水平导轨中 的位置的定位器。所述水平导轨的长度优选为65 100mm。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承载平台可包括至少二根主支撑杆,每根所述主 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连接;以及至少一根辅支撑杆,每 根所述辅支撑杆连接在所述至少二根主支撑杆之间。所述辅支撑杆上可形成有所述摩擦布 的尺寸控制标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预先将摩擦布从圆筒中取出,铺在承载平台上。通过本实用 新型摩擦布铺展设备的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分别固定摩擦布的两端,其中,第一 连接装置相对于承载平台不动,第二连接装置可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带动摩擦布沿承 载平台水平铺展,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明显缩短摩擦布展平所需的时间,改善摩擦布预处理 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摩擦布的稳定性和品质,延长摩擦布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0017]图1为现有技术摩擦工艺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摩擦布的表面形貌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擦布铺展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擦布铺展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连接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连接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承载平台;12-滚筒;13-基板;14-摩擦布;15-纤维;16-背材;32-第一连接装置;33-第二连接装置; 111_主支撑杆;112-辅支撑杆; 113-尺寸控制标识;321-第一上夹具;322-第一下夹具;323-第一紧固件; 324-第一啮槽;325-刻度区;331-第二上夹具; 332-第二下夹具;333-第二紧固件;334-第二啮槽;335-水平导轨;336-定位器;337-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擦布铺展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摩擦布铺展设备包括承载平台11、第一连接装置32和第二连接装置33。承载平台11用于承载待铺展的摩擦布。第一连接装置32设置于承载平台11的一侧并与摩擦布一端连接,用于在承载平台11的一端固定摩擦布。第二连接装置33设置在承载平台11上并与摩擦布另一端连接,当第二连接装置33从承载平台11水平运动时,可带动摩擦布沿承载平台11水平铺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预先将摩擦布从圆筒中取出,铺在承载平台11上。采用本 实用新型摩擦布铺展设备,对摩擦布使用前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期间通过第一连接装置32 和第二连接装置33分别固定摩擦布的两端,其中,第一连接装置32相对于承载平台11不 动,第二连接装置33可在外部驱动力的作用下,带动摩擦布沿承载平台11水平铺展,从而 展平摩擦布。可见,本实用新型摩擦布铺展设备,可明显缩短摩擦布展平所需的时间,改善 摩擦布预处理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摩擦布的稳定性和品质,延长摩擦布的使用寿命,提 高生产效率。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摩擦布铺展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 摩擦布铺展设备,与在图3对应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承载平台的具体实现方式进 行了进一步的扩展。具体的,承载平台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二根主支撑杆111和至少一根辅 支撑杆112。每根主支撑杆1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装置32和第二连接装置33连接。每根辅支撑杆112连接在至少二根主支撑杆111之间。此外,辅支撑杆112支撑杆可选用 宽度为IOmm 20mm的不锈钢制成,每根辅支撑杆112上还可形成有摩擦布的尺寸控制标 识113,该尺寸控制标识113有利于减少摩擦布沿水平方向(即X轴方向)水平铺展过程 中,存在向上或向下(即Y轴方向)的偏差。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连接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上 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一连接装置32可具体包括第一上夹具321、第一下夹具322和第 一紧固件323,第一紧固件用于压紧第一上夹具321和第一下夹具322,具体的,第一紧固件 323可具体为套设配合的紧固螺栓和螺母。第一上夹具321和第一下夹具322压紧后可夹 紧摩擦布的一端。为了增加第一上夹具321和第一下夹具322之间的咬合力,可在第一上夹具321 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一啮槽324,第一啮槽324可具体为倒犬齿状,用于咬合第一下夹具322。 由于实际使用过程中,摩擦布厂商提供的摩擦布长度,相对于实际使用的摩擦布长度有一 定的冗余,例如摩擦布厂商提供的摩擦布长度为1920mm,而实际需要使用的摩擦布长度 通常为1600mm,因此,由 于第一上夹具321通过第一啮槽324咬合第一下夹具322,造成摩 擦布的局部损坏,不会影响摩擦布实际使用的有效长度,并且通过增加了第一上夹具321 和第一下夹具322之间的咬合力,可使得摩擦布在铺展过程中不会从第一上夹具321和第 一下夹具322之间脱落。此外,第一下夹具322的上表面还可形成有刻度区325。在摩擦布水平铺展过程 中,可通过该刻度区325以及承载平台的辅支撑杆上的摩擦布尺寸控制标识,有效的保障 摩擦布不会向上或向下发生偏差,即保障摩擦布在铺展过程中始终与X轴保持平行。实际 使用表明,在铺展尺寸为1920mmX440mm的摩擦布过程中,可将摩擦布向上或者向下的偏 差可以控制在Imm之内,该误差在实际工艺允许的误差范围,对实际生产的影响很小。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连接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上 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第二连接装置33可具体包括第二上夹具331、第二下夹具332、第二 紧固件333和传动装置。第二紧固件333用于压紧第二上夹具331和第二下夹具332,具体的,第二紧固件 333可具体为套设配合的紧固螺栓和螺母。第二上夹具331和第二下夹具332压紧后可夹 紧摩擦布的另一端。为了增加第二上夹具331和第二下夹具332之间的咬合力,使得摩擦 布在铺展过程中不会从第二上夹具331和第二下夹具332之间脱落,可在第二上夹具331 的下表面形成有第二啮槽334,第二啮槽334可具体为倒犬齿状,用于咬合第二下夹具332。传动装置与第二下夹具332连接,用于在外部动力源的驱动下,使第二下夹具332 从传动装置的一个位置向另一位置运动,从而带动摩擦布沿承载平台水平铺展。如图4和图6所示,为了便于控制第二下夹具332的水平运动,传动装置可设置在 第二下夹具332的下方并与第二下夹具332连接。具体的,传动装置可包括水平导轨335 和定位器336。水平导轨335为第二下夹具332水平运动提供支撑,并限制了第二下夹具 332沿水平方向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向上或向下的偏差。第二下夹具332沿水平导轨335 的运动过程中,带动摩擦布沿水平方向铺展。定位器336位于水平导轨335的两侧,用于在 第二下夹具332沿水平导轨335运动过程中,在外部动力源的作用下,控制第二下夹具332 在水平导轨335中的位置,即控制第二连接装置33与摩擦布连接的一端,相对于承载平台11的位置。水平导轨335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如果摩擦布厂商提供的摩擦布尺寸 为1920mm,则可将水平导轨335长度可设计为65 100mm,这样,即便与水平导轨335等长 的摩擦布不用,剩余的摩擦布还可保证实际所需的有效长度1620mm。具体的,定位器336可为配合动作的齿轮(未图示)和齿槽337组成的结构,齿槽 337设置在第二下夹具332的下表面,通过控制齿槽337和齿轮啮合的部位,可精确控制第 二下夹具332在水平导轨335中的位置。对应摩擦布背材的具体材料,如棉布制成的背材、 混合材料制成的背材等,其支持的延展力不同,通过精确控制第二下夹具332在水平导轨 335中的位置,从而间接控制摩擦布水平方向的延展力。本实用新型摩擦布铺展设备工作时,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装置分别固定 摩擦布的两端,之后,可通过外部的动力源,例如伺服马达驱动第二连接装置将摩擦布水平 铺展开,具体的,通过伺服马达控制第二连接装置连接摩擦布的一端,相对于承载平台的位 置,从而间接控制摩擦布的延展力,从而保证摩擦布平稳地水平铺展。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摩擦布铺展设备具有如下 优点1、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固定摩擦布的一端,并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位置的可调性,调 节摩擦布另一端相对与承载平台的位置,因此,本实用新型摩擦布铺展装置可适用于多种 尺寸的摩擦布的铺展。2、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位置的可调性,可间接控制摩擦布的延展力,因此,本实用新 型摩擦布铺展装置可适用于不同材质的摩擦布的铺展。3、由于第一连接装置设置有刻度盘,承载平台的辅支撑杆上也设置有尺寸控制标 识,二者配合使用,可在摩擦布水平铺展过程中,有效对齐摩擦布各部位,缩小了摩擦布向 上或向下偏差,从而尽可能的降低了该偏差对实际生产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4、通过合理设计第二连接装置中水平导轨的长度,如65mm 100mm,使得即便有 部分长度的摩擦布不使用,摩擦布实际所需的有效尺寸还能够得到有效保证。5、本实用新型摩擦布铺展设备,可明显缩短摩擦布展平所需的时间。例如尺寸为 1920mmX440mm的摩擦布,实际测试表明,对于纤维朝上的摩擦布放置方式,现有的静置方 式铺展摩擦布,至少需要8个小时,而采用本实用新型摩擦布铺展设备仅需3 5个小时, 明显缩短摩擦布展平所需的时间,改善摩擦布预处理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摩擦布的稳 定性和品质,延长摩擦布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 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 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摩擦布铺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摩擦布的承载平台;第一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一侧且与所述摩擦布一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摩擦布沿所述承载平台水平铺展的第二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上且与所述摩擦布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布铺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上夹具;第一下夹具;用于通过连接所述第一上夹具和所述第一下夹具以夹紧所述摩擦布的一端的第一紧 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布铺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夹具的下表面形 成有用于咬合所述第一下夹具的第一啮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布铺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夹具的上表面形 成有刻度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布铺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第二上夹具;第二下夹具;用于通过连接所述第二上夹具和所述第二下夹具以夹紧所述摩擦布另一端的第二紧 固件;与所述第二下夹具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下夹具从所述传动装置的一端向另一端运 动的传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布铺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夹具的下表面形 成有用于咬合所述第二下夹具的第二啮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擦布铺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用于为所述第二下夹具水平运动提供支撑的水平导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下夹具沿所述水平导轨运动、并控制所述第二下夹具在所述水平导 轨中的位置的定位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布铺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轨的长度为65 IOOmm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布铺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包括至少二根主支撑杆,每根所述主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和第二连接 装置连接;至少一根辅支撑杆,每根所述辅支撑杆连接在所述至少二根主支撑杆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摩擦布铺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支撑杆上形成有所述 摩擦布的尺寸控制标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擦布铺展设备,包括用于承载摩擦布的承载平台;第一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一侧且与所述摩擦布一端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摩擦布沿所述承载平台水平铺展的第二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上且与所述摩擦布的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摩擦布铺展设备,可明显缩短摩擦布展平所需的时间,改善摩擦布预处理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摩擦布的稳定性和品质,延长摩擦布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G02F1/1337GK201569831SQ200920222269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4日
发明者宋勇志, 王煦, 罗会月 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