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140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的像素。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最早是用于如计算机与电子表的单色显示器,而如今已成为显示科 技中的主流,且在计算机显示器或电视显示器产业中,液晶显示器均已取代了阴极射线 管(cathode ray tube,CRT)。此外,许多液晶显示器的缺点也已被克服而改善液晶显示 器的品质。举例来说,相较于无源式阵列显示器而言,有源式阵列显示器可降低残影现象 (ghosting),并可提升解析度、色阶、视角、对比度以及反应时间,且已经广泛取代了无源式 阵列显示器。然而,传统扭转向列型(twisted nematic)液晶显示器的主要缺点在于窄视角与 低对比度,甚至有源式阵列显示器的视角仍远小于阴极射线管的视角。具体而言,当位于液 晶显示器正前方的观众收看到高品质的影像时,位于液晶显示器两侧的其他观众便无法收 看到高品质的影像。因此,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便应运而生,来提升液晶显示器的视角 和对比度。图Ia Ic显示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100的像素的基本机能,而为求附图清楚, 图1的液晶显示器仅显示单一领域(domain)。再者,图Ia Ic (以及图2)的液晶显示器 是在描述灰阶操作的动作方式。液晶显示器100包括第一偏振片105、第一基板110、第一电极120、第一配向层 125、多个液晶130、第二配向层140、第二电极145、第二基板150以及第二偏振片155。一般 而言,第一基板110与第二基板150是由透明玻璃所构成,且第一电极120与第二电极145 是由如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Oxide)的透明导电材质所构成。第一配向层125与第二配 向层140通常是由聚酰亚胺(polyimide,PI)所构成,并在静态下可使液晶130垂直排列。 当操作时,光源(未显示)会从第一偏振片105下方发出光束,其中第一偏振片105是贴附 在第一基板110上。第一偏振片105通常会以第一方向将光束偏振化,而第一偏振片105与 第二偏振片155的偏振方向会相互垂直,且第二偏振片155是贴附在第二基板150上。所 以,光源发出的光束无法同时穿越第一偏振片105与第二偏振片155,除非光束的偏振方向 被旋转90°而至第一偏振片105与第二偏振片155的偏振方向之间。为求清楚表示,图中
仅显示少量的液晶,而在实际上,液晶是有如柱状的分子结构,其中液晶直径约为5人,且液 晶长度约为20A 25A。所以,在一个长300 μ m、宽100 μ m、高3 μ m的像素区域,约有超 过一千万个液晶分子于其中。在图Ia中,液晶130是垂直排列,且在垂直排列下的液晶130并不会旋转光源的偏振方向,所以光源发出的光束无法通过液晶显示器100。所以对于所有颜色与液晶层间 距(cell gap)而言,液晶显示器100可提供完全的光学黑暗状态(optical black state) 以及非常高的对比度。因此相较于传统低对比度的扭转向列型液晶显示器而言,多域垂直 配向液晶显示器在对比度上提供相当大的改善。然而,如图Ib所示,当施加电场于第一电 极120与第二电极145之间时,液晶130会重新定向至倾斜姿态。在倾斜姿态下的液晶会 将通过第一偏振片105的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旋转90°,而使光束得以穿越第二偏振片155。 液晶倾斜的程度是正比于电场强度,并用来控制通过液晶显示器的光量(即像素的亮度)。 一般而言,单一个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nTFT)是对应配置于单一像素中。但 是在彩色显示器中,单一个的薄膜晶体管是对应配置于如红蓝绿的单一颜色分量(color component)中。然而,对在不同视角观看液晶显示器100的观众而言,其观看到的光束并非均勻。 如图Ic所示,因为液晶130宽边(将光偏振方向旋转)是正对偏左的观众172,所以观众 172会看到全亮的像素。此外,因为液晶130宽边是部份正对中间的观众174,所以观众174 可看到灰阶的像素。相对地,因为液晶130宽边几乎没有正对偏右的观众176,所以观众176 会看到全暗的像素。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的发展便是用来提升单域(single-domain)垂直配向 液晶显示器的视角过小的问题。图2显示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MVA LCD)200中的单 一像素。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200包括第一偏振片205、第一基板210、第一电极220、 第一配向层225、多个液晶235、237、多个突起物(protrusion) 260、第二配向层240、第二电 极245、第二基板250以及第二偏振片255,其中液晶235构成像素的第一领域,而液晶237 构成像素的第二领域。当施加电场于第一电极220与第二电极245之间时,突起物260会 使液晶235与液晶237往不同的方向倾倒。如此一来,偏左的观众272所看到的左边领域 (液晶235)会如暗点,而右边领域(液晶237)会如亮点。此外,中间的观众274会看到的 两个灰阶的领域。相对地,偏右的观众276所看到的左边领域(液晶235)会如亮点,而右 边领域(液晶237)会如暗点。无论如何,由于个别像素的区域均非常微小,所以对此三个 观众而言,其感受到像素的状态均为灰阶的效果。如前所述,液晶倾斜的程度是取决于第一 电极220与第二电极245之间的电场强度,而观众所感受到灰阶程度便直接与液晶倾斜的 程度有关。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也可推广到使用四个领域,以将单一像素的液晶转向 分割为四个主要领域,而使在垂直与水平方向均可提供对称的广视角效果。尽管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可以提供对称的广视角效果,然而,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成本却是非常昂贵。这主要原因便是要在上、下基板制作突起物是很困 难的,且上、下基板的突起物要精确对位也是非常困难,特别是下基板的一个突起物必须要 能精确对准于上基板的两个突起物中间,而在上、下基板之间的对位误差将会降低产品的 优良率。此外,铟锡氧化物沟槽(ITO slit)是另外一种用于基板上产生实体形貌(physical feature)的技术手段,而其可取代突起物或是与突起物结合。然而,铟锡氧化物沟槽的制作 成本也非常昂贵。再者,无论是突起物或是铟锡氧化物沟槽,其均会阻挡光束通过而降低多 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的亮度。所以,一种适用于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的方法或系统 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此方法或系统必须要能够不用制作如突起物或是铟锡氧化物沟槽的 实体形貌,且也不需要超精准的将上、下基板对位组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而其无需制作突起物或是 铟锡氧化物沟槽,所以依据本发明而制作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的成本会比公知的多 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来的便宜。具体而言,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 示器可将单一像素分割成多个颜色分量,而每个颜色分量再被分割成多个颜色质点(color dot)。再者,借由增设一个具电性偏压的电极,可使元件装置区域(device component area, DCA)转变成关联质点(associated dot),其中开关元件与存储电容是位于元件装置 区域。在本发明大多的实施例中,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是排列成由质点极性所构成的西洋 棋盘图案(checkerboard pattern),或是由质点极性所构成的交替行向图案(alternating row pattern) 0每个颜色质点中的边缘电场(fringe field)是借由相邻颜色质点或关联 质点的相反的质点极性而增强,而此增强的边缘电场会造成此颜色质点中的液晶往不同方 向倾倒与定向而达成多域的效果。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像素包括第一颜色分量、第一开关元件以及第一关联质 点,其中第一颜色分量具有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具有耦接至第一开关元 件的电极,而第一开关元件是位于第一关联质点内。第一开关元件与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具 有第一极性,且第一关联质点具有第二极性。第一序一颜色质点是水平对齐于第一关联质 点,并垂直间隔第一关联质点至少垂直质点间距(vertical dot spacing,VDS)。本发明不 同的实施例更可增设额外的颜色质点、开关元件以及关联质点。举例来说,第二关联质点是 垂 直对齐于第一关联质点,且第二开关元件是位于第二关联质点内,并耦接至第一序二颜 色质点的电极。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像素包括第一颜色分量、第一开关元件、第一关联质点、 第二颜色分量、第二开关元件以及第二关联质点,其中第一颜色分量具有第一序一颜色质 点,且第二颜色分量具有第一序二颜色质点。第一开关元件是耦接至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的 电极以及第一关联质点的电极,而第二开关元件是耦接至第一序二颜色质点的电极以及第 二关联质点的电极。第一开关元件、第一序一颜色质点以及第一关联质点具有第一极性,而 第二关联质点具有第二极性。本发明不同的实施例更可增设额外的颜色质点、开关元件以 及关联质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包括一第一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序一颜色 质点,而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具有电极;一第一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的电 极,并设定成将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一第一极性;一第一关联质点,该第一关 联质点具有电极,且该第一开关元件是位于该第一关联质点内;以及一关联质点开关元件, 耦接至该第一关联质点的电极,并设定成将该第一关联质点的极性驱动为一第一极性。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包括一第一像素,包括一第一像素一颜色分量,具有 一第一像素一序一颜色质点,而该第一像素一序一颜色质点具有电极;一第一像素一开关 元件,耦接至该第一像素一序一颜色质点的电极,并设定成将该第一像素一序一颜色质点 的极性驱动为一第一极性;一第一像素一关联质点,该第一像素一关联质点具有电极,而该 第一像素一开关元件是位于该第一像素一关联质点内;一第二像素,包括一第一像素二 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像素二序一颜色质点,而该第一像素二序一颜色质点具有电极;一第一像素二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一像素二序一颜色质点的电极,并设定成将该第一像素二 序一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该第一极性;一第一像素二关联质点,该第一像素二关联质点 具有电极,而该第一像素二开关元件是位于该第一像素二关联质点内,且该第一像素二关 联质点是垂直对齐于该第一像素二关联质点;以及一第一关联质点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 一像素一关联质点的电极与该第一像素二关联质点的电极,且该第一关联质点开关元件是 设定成将该第一像素一关联质点与该第一像素二关联质点的极性驱动为一第二极性。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包括一第一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序一颜色 质点,而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具有电极;一第一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的电 极,并设定成将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一第一极性;一第二颜色分量,具有一第 一序二颜色质点,而该第一序二颜色质点具有电极,且该第一序二颜色质点是垂直对齐于该 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并水平间隔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至少一垂直质点间距;一第二开关元 件,耦接至该第一序二颜色质点的电极,并设定成将该第一序二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一第 二极性;一第一关联质点,该第一关联质点具有电极,且该第一开关元件是位于该第一关联 质点内;以及一第二关联质点,该第二关联质点具有电极,且该第二开关元件是位于该第二 关联质点内,其中该第一关联质点是位于一第一行的第一侧,而该第二关联质点是位于该第 一行的第二侧,且该第一行是由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与该第一序二颜色质点所定义。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包括一第一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序一颜色 质点,而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具有电极;一第一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的电 极,并设定成将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一第一极性;以及一第一关联质点,该第 一关联质点具有电极,并设定成具有该第一极性,且该第一开关元件是位于该第一关联质 点内。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包括一第一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序一颜色 质点,而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具有电极;一第一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的电 极,并设定成将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一第一极性;一第一关联质点,该第一关 联质点具有电极,并设定成具有一第二极性,且该第一关联质点是水平对齐于该第一序一 颜色质点;以及一第二关联质点,该第二关联质点具有电极,并设定成具有该第一极性,且 该第一关联质点是位于该第二关联质点与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一第一像素,包括一第一像素一颜色分量, 具有一第一像素一序一颜色质点,而该第一像素一序一颜色质点具有电极;一第一像素一 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一像素一序一颜色质点的电极,并设定成将该第一像素一序一颜色 质点的极性驱动为一第一极性;一第一像素一关联质点,该第一像素一关联质点具有电极, 而该第一像素一关联质点是水平对齐该第一像素一序一颜色质点;一第二像素,包括一 第一像素二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像素二序一颜色质点,而该第一像素二序一颜色质点具 有电极;以及一第一像素二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一像素二序一颜色质点的电极,并设定成 将该第一像素二序一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一第二极性;其中该第一像素一关联质点的电 极是耦接至该第一像素二开关元件。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图Ia 图Ic为公知的单一领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三个示意图。图2为公知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示意图。图3a_图3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的像素的示意图。图4a_图4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4c-图4d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4e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5a_图5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5c-图5d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5e_图5f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5g_图5h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6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6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7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7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8a_图8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8c-图8d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8e_图8f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8g_图8h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8i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9a_图9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9c-图9d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9e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IOa-图IO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IO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IOd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IOe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Ila-图li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Il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12a-图12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12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13a-图13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13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13d-图13e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13f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13g_图13h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13i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14a-图14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14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15a-图15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15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16a_16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
图16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17a-图17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17c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18a-图18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18c-图18d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18e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图19a-图19b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19c-图19d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19e_图19f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19g_图19h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像素图样的示意图。图19i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并且,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200 液晶显示器105,205 第一偏振片110、210:第一基板120、220:第一电极125,225 第一配向层130、235、237 液晶140,240 第二配向层145、245:第二电极150、250:第二基板155,255 第二偏振片172、174、176、272、274、276 观众260 突起物300 液晶显示器302 第一偏振片305 第一基板307 第一配向层310、320、330 像素311、321、331 第一电极312、313、322、323、332、333 液晶315、325、335 第二电极352 第二配向层355 第二基板357 第二偏振片400、600、800、900、1050、1150、1250、1320、1340、1360、1450、1500、1600、1700、1800、1900 显示器410(410+、410_)、420(420+、420_)、510(510+、510_)、520(520+、520_)、530(530+、 530-)、540 (540+.540-)、810(810+、810_)、820(820+、820_)、830(830+、830_)、840(840+、 840-)、910(910+、910_)、920(920+、920_)、1010(1010+、1010-)、1020、1110(1110+、1110_)、 1210(1210+、1210_)、1310(1310+、1310-)、1330 (1330+、1330-)、1350 (1350+、1350-)、 1410(1410+、1410_)、1510(1510+、1510-)、1610(1610+、1610-)、1710 (1710+、1710-)、 1810(1810+、1810_)、1820(1820+、1820_)、1910(1910+、1910_)、1920(1920+、1920_)、 1930 (1930+、1930-)、1940 (1940+、1940-)像素图样411、412、421、511、512、522、532、542、544、832、834、836、842、844、846、912、922、 924、1022、1024、1026、1212、1214、1312、1314、1316、1338、1358、1412、1512、1612、1712、 1812、1812,、1813、1814、1816、1822、1822,、1912、1922、1931、1932、1942 铟锡氧化物连接 件6Ol 晶体管AD_1、AD_2、AD_3、AD_4、AD_5、AD_6、AD_7、AD_8、AD_ 9、AD丄1、AD丄2、AD_2_1、 AD_2_2、AD_3_1、AD_3_2 关联质点ADE_0、ADE_1 关联质点电极ADSEJK ADSE_1 关联质点开关元件CD丄1、CD丄2、CD丄3、CD_2_1、CD_2_2、CD_2_3、CD_3_1、CD_3_2、CD_3_3、CD_1、 CD_2、CD_3 颜色质点HDO 水平质点偏移量HDS:水平质点间距G0、G1、G2:栅极线P(0,0)、P(0,1)、P(0,2)、P(1,0)、P(1,1)、P(1,2)、P(2,0)、P(2,1)、P1、P2、P3、P4
像素R1、R2:_亍向S1、S2、S3、S4、S5、S6 源极线S2_del、S4_del、S6_del 延迟源极信号SE_1、SE_2、SE_3 开关元件VD0、VD0_1、VD0_2 垂直质点偏移量VDS、VDS_1、VDS_2 垂直质点间距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前所述,由于公知技术必须要制作如突起物或是铟锡氧化物沟槽的实体形貌, 以于每个像素中达成多域的效果,所以传统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成本非常昂 贵。然而,依据本发明概念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是利用边缘电场以产生多域的效果, 并且不需要于基板上设置如突起物或是铟锡氧化物沟槽的实体形貌。再者,当不需要这些 实体形貌后,公知技术中需要精准地将上、下基板上的实体形貌对位组装的困难也可一并 消除。所以,相较于传统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而言,依据本发明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 示器具有较高的良率与较低的制作成本。
图3a与3b显示依据本发明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300的基本概念,其中多 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300并不需要借助基板上的实体形貌便可达成多域的效果。具体而 言,在图3a与3b中,像素310、320、330是位于第一基板305与第二基板355之间。第一 偏振片302是贴附在第一基板305上,而第二偏振片357是贴附在第二基板355上。像素 310包括第一电极311、液晶312、313以及第二电极315,而像素320包括第一电极321、液 晶322、323以及第二电极325,且像素330包括第一电极331、液晶332、333以及第二电极 335,其中这些电极主要是由如铟锡氧化物的透明导电材料所构成。再者,第一配向层307 覆盖于第一基板305上的电极。类似地,第二配向层352覆盖于第二基板355上的电极。第 一配向层307与第二配向层352均可使液晶垂直配向。更详细而言,第二电极315、325、335 是维持在公用电压(common voltage)V_Com,所以为求制作方便,第二电极315、325、335可 被设计为单一结构(如图3a与3b所示)。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300是利用交替的极 性而操作像素310、320、330。举例来说,当像素310、330的极性为正时,则像素320的极性 即为负。相反地,当像素310、330的极性为负时,则像素320的极性即为正。一般而言,每 个像素的极性会在图框(frame)之间切换,但是这些交替极性所构成的图案在单一个图框 时间内是会维持不变。在图3a中,像素310、320、330是处于“关闭”状态,也即这些第一与 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场是被关闭。不过在“关闭”状态下,仍有部份残留电场会分布于第一与 第二电极之间。然而,这些残留电场的强度一般均不足以使液晶倾倒。
在图3b中,像素310、320、330是处于“开启”状态,且“ + ”与“_”是用来标示电极 的电极性(voltage polarity),也即第一电极311、331具有正电极性,而第一电极321具有 负电极性。第二基板355与第二电极315、325、335是维持在公用电压V_Com,而电极性是定 义为相对于公用电压V_Com,也即正极性是表示第一电极的电位大于公用电压V_Com,而负 极性是表示第一电极的电位小于公用电压V_Com。第一电极321与第二电极325之间的电 场327(图中以电力线表示)会使得液晶322、323倾倒。一般而言,当没有突起物或是其他 实体形貌时,仅依靠第一配向层307或第二配向层352而垂直配向的液晶并不会有固定的 倾倒方向。然而,在像素边缘处的边缘电场可用来控制液晶的倾倒方向。举例来说,第一电 极321与第二电极325之间的电场327在像素320中间处是呈垂直状态,而在像素320偏 左处是呈偏左倾斜的状态,且在像素320偏右处是呈偏右倾斜的状态。如此一来,第一电极 321与第二电极325之间的边缘电场会使液晶323向右倾倒而形成一个领域,并使液晶322 向左倾倒而形成另一个领域。所以,像素320即为多域的像素,并具有对称的广视角效果。类似地,第一电极311与第二电极315之间的电场(未显示)也会产生边缘电场 的效果,使像素310右方的液晶313重新定向而向右倾倒,并使像素310左方的液晶312向 左倾倒。类似地,第一电极331与第二电极335之间的电场(未显示)也会产生边缘电场 的效果,使像素330右方的液晶333向右倾倒,并使像素330左方的液晶332向左倾倒。相邻像素间交替的极性可增强每个像素的边缘电场效应。因此,借由在行方向的 像素(或列方向的像素)之间重复交替极性的图案,即可不需设置实体形貌便达成多域垂 直配向液晶显示器的效果。更进一步而言,交替极性的西洋棋盘图案可用于在每个像素中 形成四个领域。然而,边缘电场效应一般是相对较小且较弱,因此当像素变的较大时,位于像素边 缘处的边缘电场便不足以传到像素中的所有液晶。如此一来,在大像素中,没有靠近像素边缘处的液晶便会呈现随机倾倒的状态,以致于无法产生多域像素的效果。一般而言,当 像素大于40-60 μ m时,像素的边缘电场便无法有效控制液晶的倾倒方向。所以对于大像 素的液晶显示器而言,一种新的像素分割方式便可用于使像素达成多域效果。具体而言, 彩色显示器的像素会分割成多个颜色分量,而每个颜色分量是由如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的独立开关元件(s印arate switching device)所控制,且这些颜色分量 一般为红、绿及蓝。依据本发明的概念,像素的颜色分量可更进一步分割成多个颜色质点。每个像素的极性会在影像的连续图框之间切换,以避免降低影像品质,而影像品 质下降的原因便是在每个图框下均将液晶往相同的方向扭转。然而,当所有的开关元件均 为相同的极性时,切换质点极性可能会造成其他如画面闪烁(flicker)的影像品质问题。 为了要减少画面闪烁,开关元件(即晶体管)是以驱动机制(driving scheme)而排列成具 有正负极性。再者,为了降低串音(cross talk)现象,正极性以及负极性的开关元件需排 列成均勻的型态,而此也使得电性分布更加均勻。许多开关元件驱动机制均可应用于本发 明的实施例中,而三个主要的开关元件驱动机制分别是开关元件点反转(pointinversion) 驱动机制、开关元件行反转(row inversion)驱动机制以及开关元件列反转(column inversion)驱动机制。在开关元件点反转驱动机制中,交替极性的开关元件构成西洋棋盘 图案。在开关元件行反转驱动机制中,同一行上的开关元件具有相同的极性,不过任一行上 开关元件的极性会与相邻行上开关元件的极性相反。在开关元件列反转驱动机制中,同一 列上的开关元件具有相同的极性,不过任一列上开关元件的极性会与相邻列上开关元件的 极性相反。尽管开关元件点反转驱动机制提供最均勻的电性分布,然而相较于开关元件行 反转驱动机制或是开关元件列反转驱动机制,开关元件点反转驱动机制的复杂度与额外的 花费会使得其不具备成本优势。如此一来,以低成本与 低电压为应用考虑的液晶显示器在 制作上大多会采用开关元件行反转驱动机制,而开关元件点反转驱动机制便是作为高品质 的应用考虑。图4a_图4d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新颖的扩展像素图样,而这些像素图样 是要相互搭配使用,其中扩展像素图样的颜色质点是向外扩展,以使得这些扩展像素可以 彼此交错(interleave)。具体而言,图4a、4b显示扩展像素图样410的不同质点极性图案 (标示为410+与410-),且扩展像素图样410是采用开关元件行反转驱动机制。在实际操作 中,像素会在每个影像图框之间反复切换成为第一质点极性图案与第二质点极性图案。为 求清楚表示,当第一个颜色分量的第一个颜色质点具有正极性时,则此质点极性图案标示 成正质点极性图案。相反地,当第一个颜色分量的第一个颜色质点具有负极性时,则此质点 极性图案标示成负质点极性图案。在图4a中,像素图样410具有正质点极性图案(标示为 410+),而在图4b中,像素图样410具有负质点极性图案(标示为410-)。在像素图样410 中,对于任一个质点极性图案而言,所有的颜色质点均具有相同的极性。然而,在本发明其 他采用不同驱动机制的实施例中,这些颜色质点可具有不同的极性。扩展像素图样410具有三个颜色分量,而每个颜色分量又分割成两个颜色质点。 为求清楚表示,这些颜色质点是标示成CD_X_Y,其中X为颜色分量的序数(从1至3),而Y 为颜色质点的序数(从1至2)。此外,像素图样410包括关联质点AD_1、AD_2、AD_3与开 关元件SE_1、SE_2、SE_3,而每个关联质点或开关元件是对应一个颜色分量,且开关元件是 位于关联质点内。如同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扩展像素图样410并入这些关联质点而形成多个不同种类的质点极性图案(此部分将会于后详述),借以增强自身的边缘电场效应而 提升控制液晶的多个领域。再者,在本发明的许多实施例中,这些关联质点是不透光的,并 可改善显示器的黑色输出。在其他实施例中,这些关联质点是如同颜色分量一样而带有颜 色。在本发明大多的实施例中,薄膜晶体管的功用是作为开关元件。在本发明许多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是涵盖元件装置区域,而元件装置区域是用 于配置并制作开关元件及/或存储电容。在这些实施例中,关联质点的制作方式是先沉 积绝缘层(insulating layer)于开关元件及/或存储电容上,接着再沉积导电层以形 成关联质点。关联质点是电性连接至特定的开关元件及/或特定的颜色质点。存储电 容是电性连接至特定的开关元件以及颜色质点的电极,以补偿与抵销液晶晶胞(liquid crystal cell)在开启与关闭过程中的电容量变化。因此,存储电容也是用于在液晶晶胞 的开启与关闭过程中降低串音效应。当有需要形成关联质点的图案化电极,可使用图案 化掩模(patterningmask)以完成制作关联质点。此外,本发明可替关联质点增设着色层 (colorlayer)以作为遮光(light shield)之用。一般而言,此着色层为黑色,然而某些实 施例会使用不同的颜色以达成特定的色彩图案或是屏蔽。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着色 层是配置在开关元件的上方(top)或下方(underneath),而其他实施例可将着色层配置于 显示器的玻璃基板上方(top)。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关联质点可为与开关元件独立的区域。更进一步而言,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所增设的关联质点并不直接与开关元件相关联。一般而言,关联质点 包括如铟锡氧化物或是其他导电层的有源电极层(active electrode layer),并连接至 邻近的颜色质点或是借由其他方式得到电力。以不透光的关联质点而言,黑矩阵(black matrix)层可设置于导电层底部以形成不透光区域。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为简化制作 流程,黑矩阵也可制作于铟锡氧化物玻璃基板(ΙΤ0 glass substrate)侧面上。这些额外 增设的关联质点可改善显示器的有效使用区域以提升开口率(aperture ratio),并与颜色 质点共同形成多个液晶领域。此外,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更利用关联质点以提升色彩品质。 举例来说,相较于公知的色彩图案而言,借由适当配置关联质点的位置,可进一步改善邻接 的颜色质点的色彩品质。一般而言,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是排列成网格图案,而无论是颜色质点或关联质 点均会与邻接的质点(颜色质点或关联质点)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orizontal dot spacing,HDS),并垂直间隔一个垂直质点间距(vertical dotspacing,VDS)。然而,在 本发明的许多实施例中,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可为不同的尺寸与形状,而在这些实施例中, 关联质点所在的行向高度便会不同于颜色质点所在的行向高度。在像素图样410中,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排成一行(关联质点AD_1、 AD_2、AD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第二关联质点、第三关联质点,此处 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关 联质点AD_1、关联质点AD_2或是关联质点AD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关联质点与第三关联质 点),其中关联质点AD_1是与关联质点AD_2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且关联质点AD_2 是与关联质点AD_3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又开关元件SE_1、SE_2、SE_3是分别位于关 联质点AD_1、AD_2、AD_3内。扩展像素图样410的第一颜色分量的两个颜色质点CD_1_1、 CD_1_2构成右左锯齿图案(颜色质点CD_1_1、CD_1_2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第二序一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 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1_1或是颜色质点CD_1_2,同理也适用 于第二序一颜色质点),而此处的右左锯齿图案意为第二个颜色质点(即颜色质点CD_1_2) 是位在第一个颜色质点(即颜色质点CD_1_1)的左下方。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 色质点CD_1_2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并使颜色质点CD_1_2向上垂直偏移(offset)关 联质点AD_1—个垂直质点偏移量(vertical dot offset,VDO),也即颜色质点CD_1_2是与 关联质点AD_1垂直间隔(s印arated) —个垂直质点间距VDS。此处所称的垂直质点偏移量 VDO是表示为造成这些“偏移”质点垂直间隔一个垂直质点间距VDS的特定距离,也即此距 离会与关联质点高度或是颜色质点高度相关。举例来说,如果关联质点高度等于颜色质点 高度,则垂直质点偏移量即等于颜色质点高度加上垂直质点间距,而一般为提升光穿透率, 垂直质点间距会远小于颜色质点高度。此外,水平质点偏移量(horizontal dot offset, HD0)是类似垂直质点偏移量。一般为适度增强边缘电场效应,颜色质点间的垂直质点间距 会等于水平质点间距。另外,“向上(above)”以及“向下(below)”仅是表示页面中上下的 相对位置。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且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是 借由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一般而言,这些电极与导体是由铟锡 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 IT0)的透明导电材料所构成。扩展像素图样410的第二颜色 分量的两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也构成右左锯齿图案(颜色质点CD_2_1、CD_2_2并非 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二颜色质点、第二序二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 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二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2_1或 是颜色质点CD_2_2,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二颜色质点),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 颜色质点CD_2_1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并使颜色质点CD_2_1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 AD_3 一个垂直质点偏 移量VD0,也即颜色质点CD_2_1是与关联质点AD_3垂直间隔一个垂 直质点间距VDS。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且颜色质点CD_2_2的 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此外,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 也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如此一来,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也 可借由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扩展像素图样410的第三颜色分量 的两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也构成右左锯齿图案(颜色质点CD_3_1、CD_3_2并非依序 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三颜色质点、第二序三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 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三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3_1或是颜 色质点CD_3_2,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三颜色质点),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 质点CD_3_2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并使颜色质点CD_3_2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 一个垂直质点偏移量VDO。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且颜色质点 CD_3_1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如果相邻的质点具有相反的极性,则便可增强每个颜色质点的边缘电 场,而本发明便是利用如同颜色质点的关联质点以达到多个液晶领域的效果。一般而言,关 联质点的极性是会设计成与相邻颜色质点的极性相反。再者,以本发明应用像素图样410 的实施例而言,这些关联质点与颜色质点是设计成使得其极性构成西洋棋盘图案。这些颜色质点、关联质点与开关元件的极性是标示成“ + ”与“_”。在图4a中,开关 元件SE_1、SE_2、SE_3以及所有颜色质点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关联质点AD_2也具有正极性,然而,关联质点AD_1、AD_3是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关联质点AD_1是邻 接于关联质点AD_2与颜色质点CD_1_2旁,如此一来便可更构成相异极性的西洋棋盘图案 (以下将会详述),其中关联质点AD_1的极性是与关联质点AD_2(以及颜色质点CD_1_2) 的极性相反。类似地,关联质点AD_3的极性也是与关联质点AD_2的极性相反。图4b显示 像素图样41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而在此负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 及所有颜色质点均具有负极性。关联质点AD_2也具有负极性,然而,关联质点AD_1、AD_3 则依据前述的理由而具有正极性。由于关联质点AD_2具有与开关元件SE_2相同的极性, 所以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可以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然而,关联质点AD_1、AD_3具有与 开关元件SE_1、SE_2、SE_3相反的极性,所以关联质点AD_1、AD_3的电极则需要耦接至其 他的开关元件。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 场。如此一来,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AD_1、AD_3的这些颜色质点便要具有适当的极性。也 即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是耦接至其他像素的颜色质点的电极, 其中此颜色质点是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AD_1。类似地,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也是耦接至其 他像素的颜色质点的电极,其中此颜色质点是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AD_3。在如图4a与4b 此本发明特定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1、AD_3是分别耦接至其右下角的颜色质点。为求 附图清楚,此连接构件是分别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IT0Connector)4111、412显示。图4c与4d显示扩展像素图样420的不同质点极性图案(标示为410+与410_), 且扩展像素图样420是应用于开关元件行反转驱动机制的显示器中。如前所述,像素会在 每个影像图框之间反复切换成为第一质点极性图案与第二质点极性图案。具体而言,在图 4c中,像素图样420具有正质点极性图案(标示为420+),而在图4d中,像素图样420具有 负质点极性图案(标示为420-)。如同像素图样410,像素图样420所有的颜色质点均具有 相同的极性。然而,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这些颜色质点可具有不同的极性。扩展像素图样420具有三个颜色分量,而每个颜色分量又分割成两个颜色质点。 像素图样420包括关联质点AD_1、AD_2、AD_3与开关元件SE_1、SE_2、SE_3,而每个关联质 点或开关元件是对应一个颜色分量,且开关元件是位于关联质点内。在像素图样420中,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排成一行,其中关联质点 AD_1是与关联质点AD_2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且关联质点AD_2是与关联质点AD_3 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扩展像素图样420的第一颜色分量的两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构成右左锯 齿图案,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_1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并 使颜色质点CD_1_1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 —个垂直质点偏移量VD0,也即颜色质点 CD_1_1是与关联质点AD_2垂直间隔一个垂直质点间距VDS。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是 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且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而耦接 至开关元件SE_1。扩展像素图样420的第二颜色分量的两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也 构成右左锯齿图案,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2_2水平对齐于关联质 点AD_2,并使颜色质点CD_2_2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 —个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 色质点CD_2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且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 CD_2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扩展像素图样420的第三颜色分量的两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也构成右左锯齿图案,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3_1向 右水平偏移关联质点AD_3—个水平质点偏移量(horizontal dot offset,HDO),并使颜色 质点CD_3_1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 —个垂直质点偏移量VD0,也即颜色质点CD_3_1 是与关联质点AD_3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并垂直间隔一个垂直质点间距VDS。颜 色质点CD_3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且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 CD_3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应用前述的像素图样410、420,可将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的极性排列成为如图4e 西洋棋盘极性图案。在图4c中,像素图样42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所以开关元件SE_1、SE_2、 SE_3与所有的颜色质点是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关联质点AD_1、AD_3也具有正极性, 不过关联质点AD_2是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关联质点AD_2是邻接于关联质点AD_1、 AD_3与颜色质点CD_1_1、CD_2_2以构成西洋棋盘极性图案,其中关联质点AD_2的极性是与 关联质点AD_1、AD_3以及颜色质点CD_1_1、CD_2_2的极性相反。图4d显示像素图样420 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在负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与所有的颜色质点是 具有负极性,且关联质点AD_1、AD_3也具有负极性,不过关联质点AD 2是根据前述理由而 具有正极性。由于关联质点AD_1、AD_3分别与开关元件SE_1、SE_3具有相同的极性,所以 关联质点AD_1、AD_3的电极可分别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SE_3。然而,关联质点AD_2具有 与开关元件SE_1、SE_2、SE_3相反的极性,所以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则需要耦接至其他的 开关元件。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 增强边缘电 场。如此一来,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AD_2的这些颜色质点便要具有适当的极性。也即在本 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是耦街至其他像素的颜色质点的电极,其中此 颜色质点是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AD_2。在本发明如像素图样420的特定的实施例中,关联 质点AD_2是耦接至其右下角的颜色质点,并以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421显示。图4e显示显示器400的局部,而显示器400是结合应用像素图样410、420以创造 出由颜色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为求附图清楚,图4e并未显示供给开关元件电源 的栅极线与源极线,而栅极线与源极线将于其他附图中再详加显示与描述。再者,每个像素 的背景区域是用阴影表示,以更加清楚表示每个像素中的构件,且此阴影仅是用于解说的 目的。显示器400每个行向上的像素是由交替的像素图样410与像素图样420所构成。举 例来说,在第零行向中,像素P(0,0)是采用像素图样410,而像素P(1,0)是采用像素图样 420,且像素P (2,0)(未显示)又是采用像素图样410。类似地,在第一行向中,像素P (0,1) 是采用像素图样410,而像素P (1,1)是采用像素图样420,且像素P (2,1)(未显示)又是采 用像素图样410。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邻接的关联质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 水平直点间距HDS (未于图4e中标示)。显示器400的这些行向是水平对齐,并于垂直方向 彼此交错,以使得第零行向的部分颜色质点是垂直对齐于第一行向的部分颜色质点。具体 而言,像素P(0,0)的颜色质点⑶11是垂直对齐于像素P(0,1)的颜色质点⑶21。在同一行向上的所有像素是具有相同的极性,然而,交替相邻的两个行向是具有 相反的极性。举例来说,当第零行向为正质点极性,则第一行向为负质点极性。当换到下一 个图框后,则第零行向会改变成负质点极性,而第一行向会改变成正质点极性。一般而言, 序数为偶数的行向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序数为奇数的行向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这种行向极性的配置便是开关元件行反转驱动机制的一个范例,而一般便会简称为“行反 转”。在显示器400中,当序数X为偶数时,像素P (X,Y)便是采用像素图样410,而当序数X 为奇数时,像素P (X,Y)便是采用像素图样420。再者,当序数Y为偶数时,像素P (X,Y)具 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当序数Y为奇数时,像素P (X,Y)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在本发 明的特定实施例中,每个颜色质点是宽43 μ m且高47 μ m,而每个关联质点是宽43 μ m且高 39 μ m,且水平直点间距HDS与垂直质点间距VDS均为4 μ m。如图4e所示,应用前述的像素图样,显示器400便具有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 盘图案。如此一来,每个颜色质点将会具有四个液晶领域。由于每个行向上的开关元件具 有相同的极性,且交替两行向上开关元件具有相反的极性,所以显示器400仅需采用开关 元件行反转机制便可达到四个液晶领域的效果。除了具体化的像素图案410、420的外,本发明的原则也可应用于许多其他形式的 像素图案。应用前述相同的原则,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可应用此处所公开的技术,以 于显示器中应用其他形式的像素图案。举例来说,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可在每个颜色分量 中采用左右锯齿图案,而此处的左右锯齿图案意为第二个颜色质点是位在第一个颜色质点 的右下方。
更进一步而言,本发明的许多实施例可于每个颜色分量中具有两个以上的颜色质 点。举例来说,图5a-5h显示四个另外的扩展像素图样510、520、530、540,而这些像素图样 的每个颜色分量具有三个颜色质点。类似像素图样410,对于每种质点极性图案而言,像素 图样510、520、530、540中所有的颜色质点具有相同的极性。扩展像素图样510、520、530、 540具有三个颜色分量,而每个颜色分量又再分割为三个颜色质点。此外,扩展像素图样 510、520、530、540还包括关联质点AD_1、AD_2、AD_3与开关元件SE_1、SE_2、SE_3,而每个 关联质点或开关元件是对应一个颜色分量,且开关元件是位于关联质点内。关联质点AD_1、 AD_2、AD_3是依序排成一行,其中关联质点AD_1是与关联质点AD_2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 距HDS(由于空间限制而未标示),且关联质点AD_2是与关联质点AD_3间隔一个水平质点 间距HDS。具体而言,图5a显示扩展像素图样510 (标示为5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如前 所述,像素会在每个影像图框之间反复切换成为第一质点极性图案与第二质点极性图案。 在像素图样510中,扩展像素图样510的第一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 CD_1_3构成右左右锯齿图案(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 的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第二序一颜色质点、第三序一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 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1_1、颜 色质点CD_1_2或是颜色质点CD_1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一颜色质点与第三序一颜色质 点),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_1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并使颜 色质点CD_1_1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 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而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而耦接 至开关元件SE_1,且颜色质点CD_1_3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1_1、CD_1_2的电极而耦 接至开关元件SE_1。扩展像素图样510的第二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 2_1、CD_2_2、 CD_2_3构成左右左锯齿图案(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 的第一序二颜色质点、第二序二颜色质点、第三序二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二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2_1、颜 色质点CD_2_2或是颜色质点CD_2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二颜色质点与第三序二颜色质 点),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2_3向左偏移关联质点AD_2水平质点偏 移量HDO,并使颜色质点CD_2_3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O。关联质 点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而颜色质点CD_2_3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2的 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且颜色质点CD_2_2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2与颜色质点 CD_2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又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2与 颜色质点CD_2_3、CD_2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此外,本发明某些实施例的颜色 质点CD_2_3的电极也可不透过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而直接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扩展像 素图样510的第三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CD_3_3构成右左右锯齿图案 (颜色质点CD_3_1、CD_3_2、CD_3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三颜色质点、第二序 三颜色质点、第三序三颜 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 的第一序三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3_1、颜色质点CD_3_2或是颜色质点 CD_3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三颜色质点与第三序三颜色质点),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 式是将颜色质点CD_3_1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并使颜色质点CD_3_1向下垂直偏移关 联质点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O。颜色质点CD_3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而颜 色质点CD_3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3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且颜色质点 CD_3_3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3_2、CD_3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 场。在图5a中,像素图样51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及所有 颜色质点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为使构成西洋图盘图案,关联质点AD_2也须为正 极性,如此一来,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然而,关联质点AD_1、AD_3 是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在西洋棋盘极性图案中,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AD_1、AD_3的 这些颜色质点便要具有适当的极性。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1、AD_3的 电极是耦接至其他像素的颜色质点的电极,其中这些颜色质点是分别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 AD_1、AD_3。在本发明如像素图样510此特定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1、AD_3的电极是 分别耦接至其右下角的颜色质点。为求附图清楚,此连接构件是分别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 511、512显示。如图5b所显示,当像素图样510 (标示为510-)为负质点极性图案时,开关 元件SE_1、SE_2、SE_3以及所有颜色质点均具有负极性,且关联质点AD_2也具有负极性。 然而,关联质点AD_1、AD_3是具有正极性。图5c显示扩展像素图样520 (标示为52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如前所述,像素 会在每个影像图框之间反复切换成为第一质点极性图案与第二质点极性图案。在像素图样 520中,扩展像素图样520的第一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构成左 右左锯齿图案,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_3向左水平偏移关联质点 AD_1水平质点偏移量HD0,并使颜色质点CD_1_3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垂直质点偏 移量VD0。更详细地阐述如下,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而颜色质点 CD_1_3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且颜色质点CD_1_2的 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1与颜色质点CD_1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又颜色质点 CD_1_1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1与颜色质点CD_1_2、CD_1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颜色质点CD_1_3的电极也可直接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 扩展像素图样520的第二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构成右左右锯 齿图案,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2_1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并使 颜色质点CD_2_1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O。颜色质点CD_2_1的 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而颜色质点CD_2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 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且颜色质点CD_2_3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2_1、CD_2_2的电 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扩展像素图样520的第三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3_1、 CD_3_2、CD_3_3构成左右左锯齿图案,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3_3向 左水平偏移关联质点AD_3水平质点偏移量HDO,并使颜色质点CD_3_3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 点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O。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而颜色质点 CD_3_3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 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且颜色质点CD_3_2的 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3与颜色质点CD_3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又颜色质点 CD_3_1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3与颜色质点CD_3_2、CD_3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 SE_3。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颜色质点CD_3_3的电极也可直接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 强边缘电 场。在图5c中,像素图样52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及所 有颜色质点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为使构成 西洋图盘图案,关联质点AD_1、AD_3也 须为正极性,如此一来,关联质点AD_1、AD_3的电极是分别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SE_3。然 而,关联质点AD_2是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在西洋棋盘极性图案中,对角邻接于关联 质点AD_2的这些颜色质点便要具有适当的极性。也即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关联质点 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其他像素的颜色质点的电极,其中此颜色质点是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 AD_2。在本发明如像素图样520此特定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其右下 角的颜色质点。为求附图清楚,此连接构件是分别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522显示。如图5d 所显示,当像素图样520 (标示为520-)为负质点极性图案时,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 及所有颜色质点均具有负极性,且关联质点AD_1、AD_3也具有负极性。然而,关联质点AD_2 是具有正极性。图5e显示扩展像素图样530 (标示为53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如前所述,像素 会在每个影像图框之间反复切换成为第一质点极性图案与第二质点极性图案。在像素图样 530中,扩展像素图样530的第一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构成左 右左锯齿图案,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_1向左水平偏移关联质点 AD_1水平质点偏移量HD0,并使颜色质点CD_1_1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垂直质点偏 移量VD0。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而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是借 由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且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 点AD_1与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又颜色质点CD_1_3的电极是借 由关联质点AD_1与颜色质点CD_1_2、CD_1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扩展像素图 样530的第二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构成右左右锯齿图案,而 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2_3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并使颜色质点 CD_2_3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质点CD_2_3的电极是耦接 至开关元件SE_2,而颜色质点CD_2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2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且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2_3、CD_2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 关元件SE_2。扩展像素图样530的第三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CD_3_3 构成左右左锯齿图案,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3_1向左水平偏移关 联质点AD_3水平质点偏移量HDO,并使颜色质点CD_3_1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垂直 质点偏移量VDO。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而颜色质点CD_3_1的电 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且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是借由 关联质点AD_3与颜色质点CD_3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又颜色质点CD_3_3的电 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3与颜色质点CD_3_2、CD_3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
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 场。在图5e中,像素图样53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及所 有颜色质点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为使构成西洋图盘图案,关联质点AD_1、AD_3也 须为正极性,如此一来,关联质点AD_1、AD_3的电极是分别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SE_3。然 而,关联质点AD_2是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在西洋棋盘极性图案中,对角邻接于关联 质点AD_2的这些颜色质点便要具有适当的极性。也即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关 联质点 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其他像素的颜色质点的电极,其中此颜色质点是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 AD_2。在本发明如像素图样530此特定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其右上 角的颜色质点。为求附图清楚,此连接构件是分别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532显示。如图5f 所显示,当像素图样530 (标示为530-)为负质点极性图案时,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 及所有颜色质点均具有负极性,且关联质点AD_1、AD_3也具有负极性。然而,关联质点AD_2 是具有正极性。图5g显示扩展像素图样540 (标示为54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如前所述,像素 会在每个影像图框之间反复切换成为第一质点极性图案与第二质点极性图案。在像素图 样540中,扩展像素图样540的第一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构 成右左右锯齿图案,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_3水平对齐于关联质 点AD_1,并使颜色质点CD_1_3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 质点CD_1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而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 CD_1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且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1_1、 CD_1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扩展像素图样540的第二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 点CD_2_1、CD_2_2、CD_2_3构成左右左锯齿图案,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 点CD_2_1向左偏移关联质点AD_2水平质点偏移量HD0,并使颜色质点CD_2_1向下垂直偏 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而 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且颜色质点 CD_2_2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2与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又 颜色质点CD_2_3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2与颜色质点CD_2_1、CD_2_2的电极而耦接至 开关元件SE_2。扩展像素图样540的第三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CD_3_3 构成右左右锯齿图案,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3_3水平对齐于关联 质点AD_3,并使颜色质点CD_3_3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 质点CD_3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而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 CD_3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且颜色质点CD_3_1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3_2、CD_3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场。在图5g中,像素图样54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及所有 颜色质点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为使构成西洋图盘图案,关联质点AD_2也须为正 极性,如此一来,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然而,关联质点AD_1、AD_3 是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在西洋棋盘极性图案中,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AD_1、AD_3的 这些颜色质点便要具有适当的极性。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1、AD_3的 电极是耦接至其他像素的颜色质点的电极,其中这些颜色质点是分别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 AD_1、AD_3。在本发明如像素图样540此特定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1、AD_3的电极是 分别耦接至其右上角的颜色质点。为求附图清楚,此连接构件是分别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 542、544显示。如图5h所显示,当像素图样540(标示为540-)为负质点极性图案时,开关 元件SE_1、SE_2、SE_3以及所有颜色质点均具有负极性,且关联质点AD_2也具有负极性。 然而,关联质点AD_1、AD_3是具有正极性。图6a显示显示器600的局部,而显示器600是结合应用像素图样510、520、530、 540以创造出由颜色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为求附图清楚,图6a中供给开关元件 电源的栅极线与源极线均未显示,而栅极线与源极线将会于图6b中再详加显示与描述。再 者,每个像素的背景区域是用阴影表示,以更加清楚表示每个像素中的构件,且此阴影仅是 用于解说的目的。显示器600每个序数为奇数的行向中的像素是由交替的像素图样530与 像素图样540所构成。举例来说,在第一行向中,像素P(0,1)是采用像素图样540,而像素 P(Ll)是采用像素图样530,且像素P(2,1)(未显示)又是采用像素图样540。显示器600 每个序数为偶数的行向中的像素是由交替的像素图样520与像素图样510所构成。举例来 说,在第零行向中,像素P(0,1)是采用像素图样520,而像素P(1,0)是采用像素图样510, 且像素P(2,0)(未显示)又是采用像素图样520。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邻接的关联质 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直点间距HDS (未于图6a中标示)。显示器600的这些 行向是水平对齐,并于垂直方向彼此交错,以使得第零行向的部分颜色质点是垂直对齐于 第一行向的部分颜色质点。举例来说,像素P(0,0)的颜色质点CD_1_1是垂直对齐于像素 P(0,1)的颜色质点CD_2_1。在同一行向上的所有像素是具有相同的极性,然而,交替相邻的两个行向是具有 相反的极性。举例来说,当第零行向为正质点极性,则第一行向为负质点极性。当换到下一 个图框后,则第零行向会改变成负质点极性,而第一行向会改变成正质点极性。一般而言, 序数为偶数的行向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序数为奇数的行向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 且这种行向极性的配置便是开关元件行反转驱动机制的一个范例。在显示器600中,当序 数X为奇数且序数Y为偶数时,像素P (X,Y)便是采用像素图样510,而当序数X为偶数且序 数Y为偶数时,像素P (X,Y)便是采用像素图样520,且当序数X为奇数且序数Y为奇数时, 像素P(X,Y)便是采用像素图样530,又当序数X为偶数且序数Y为奇数时,像素Ρ(Χ,Y)便 是采用像素图样540。再者,当序数Y为偶数时,像素Ρ(Χ,Y)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当 序数Y为奇数时,像素P (X,Y)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如图6a所示,应用前述的像素图样,显示器600便具有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 盘图案。如此一来,每个颜色质点将会具有四个液晶领域。由于每个行向上的开关元件具有相同的极性,且交替两行向上开关元件具有相反的极性,所以显示器600仅需采用开关元件行反转机制便可达到四个液晶领域的效果。图6b显示显示器600的不同部分,其中图6b特别显示出源极线Sl S6与栅极线 G0、G1、G2,且晶体管是耦接至源极线与栅极线。详细而言,栅极线是耦接至晶体管的控制端 (control terminal),且源极线是耦接至晶体管的电源端(power terminal) 0以金属氧化 物半导体晶体管(MOS transistor)为例,栅极线是耦接至晶体管的栅极,且源极线是耦接 至晶体管的源极。为求简明,晶体管将标示为晶体管T(X,Y),其中X表为连接至晶体管的 源极线序数,而Y表为连接至晶体管的栅极线序数。也即,图6b中的晶体管601于此便以 晶体管T(S6,G1)表示。为求清楚表示,关联质点是以虚线显示,而颜色质点是以实线表示。 再者,每个像素的背景区域是用阴影表示,以更加清楚表示每个像素中的构件,且此阴影仅 是用于解说的目的。此外,电极的连接是以粗黑线显示。当关联质点的电极耦接至晶体管 时,连接点(黑点)是用于晶体管的漏极上。举例来说,晶体管T(S1,G2)在其漏极上具有 连接点以显示出关联质点的电极是耦接至晶体管。晶体管T(Si,G2)、T(S2,G2)、T(S3,G2) 是像素P (0,2)的开关元件,其中像素P (0,2)是采用像素图样520,且因空间有限而于图6b 中省略像素P(0,2)的六个颜色质点。晶体管1~(54,62)、11(55,62)、11(56,62)是像素P(l, 2)的开关元件,其中像素P(l,2)是采用像素图样510,且因空间有限而于图6b中省略像素 P(l,2)的三个颜色质点。晶体管1~(51,61)、11(52,61)、11(53,61)是像素P(0,1)的开关元 件,其中像素P(0,1)是采用像素图样540。晶体管1~(54,61)、11(55,61)、11(56,61)是像素 P(Ll)的开关元件,其中像素P(l,1)是采用像素图样530。晶体管1^1,60)、1^2,60)、 T(S3,GO)是像素P(0,0)的开关元件,其中像素P(0,0)是采用像素图样520,且因空间有限 而于图6b中省略像素P(l,2)的三个颜色质点。晶体管T(S4,G0)、T(S5,G0)、T(S6,G0)是 像素P(1,0)的开关元件,其中像素P(1,0)是采用像素图样510,且因空间有限而于图6b中 省略像素P(1,0)的六个颜色质点。如前所述,第一行向形态(为在图6a与6b中的偶数行)的像素是由交替的像素 图样510、520所构成,而第二行向形态(奇数行)的像素是由交替的像素图样530、540所 构成。举例来说,在第一行向中(即使用栅极线Gl的行向),像素P(0,1)(即晶体管T(S1, Gl)、T (S2,Gl)、Τ (S3,Gl))是采用像素图样 540,而像素 P (1,1)(即晶体管 T (S4,Gl)、T (S5, G1)、T(S6,G1))是采用像素图样530,且像素P(2,1)(未显示)是采用像素图样540。在第 零行向中,像素P(0,0)是采用像素图样520,而像素P(1,0)是采用像素图样510,且像素 P(2,0)(未显示)是采用像素图样520等等。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邻接的关联质点 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这些行向是水平对齐,并彼此垂直交错以 使得任一行向中的第一与第三颜色分量会与相邻行向中的第二颜色分量垂直对齐。此外, 同一行向中的所有像素具有相同的极性。然而,交替邻接的两个行向分别具有不同的极性。 举例来说,如果第一行向具有正质点极性,则第零行向与第二行向便具有正质点极性。当换 到下一个图框后,则第一行向会改变成负质点极性,而第零行向与第二行向会改变成正质 点极性。由于第二颜色分量以及第一、第三颜色分量之间的垂直偏移,像素图样510、520、 530,540可能具有色彩排列上的问题。因此,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一种新颖的驱动机 制可用来改善色彩排列。图7a显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而采用此驱动机制的显示器700,其中图7a与图6b相似,而其差别仅在于输入至某些源极线的信号将被延迟,且类似的描述 便不再重复。具体而言,延迟源极信号S2_del、S4_del、S6_del是分别输入至源极线S2、 S4、S6,而借由延迟线或是其他公知电路可将一般输入至源极线S2、S4、S6(如图6b所示) 的源极信号转换为延迟源极信号S2_del、S4_del、S6_del,且延迟的时间等于一个行向的更 新时间(refresh period)。由于延迟源极信号是由正常的源极信号所转变生成,所以在本 发明的此新颖的驱动机制中,即无需更改驱动电路以及控制器的设计。如图7b所示,当使用延迟源极信号后,像素的颜色分量将会重新排列。在图7b中, 四个像素的背景区域是用阴影表示以强调每个像素,且此阴影仅是用于解说的目的。第一 个像素?1包括晶体管1~(51,61)、11(52,62)、11(53,61),而晶体管是包含于关联质点内,如同 这些颜色质点是位于阴影区域内。像素Pl的第一颜色分量包括三个颜色质点,并耦接至晶 体管T(S1,Gl),而像素Pl的第二颜色分量包括三个颜色质点,并耦接至晶体管T(S2,G2), 且像素Pl的第三颜色分量包括三个颜色质点,并耦接至晶体管T(S3,G1)。如图7b所示,像 素Pl的三个颜色分量是垂直对齐,如此便可消除图6a-图6b中色彩排列的问题。然而,为 构成西洋棋盘图案,第二颜色分量的极性必须要与第一、第三颜色分量的极性相反。不过, 第二颜色分量的晶体管是与第一、第三颜色分量的晶体管位于不同的行向上。再者,所有在 同一行向的晶体管(即耦接至共同的栅极线)是具有相同的极性,而将交错邻接行向上的 晶体管便具有相反的极性。如此一来,显示器700便可采用开关元件行反转驱动机制以形 成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进而于每个质点中产生四个领域。第二个像素P2包括晶体管T (S4,G2)、T (S5,Gl)、T (S6,G2),而晶体管是包含于关 联质点内,如同这些颜色质点是耦接至这些晶体管。为求清楚表示,像素P2的关联质点与 颜色质点是利用共同背景阴影以特别标示。第三个像素P3包括晶体管T(S1,GO)、T(S2, Gl)、T(S3,GO),而晶体管是包含于关联质点内,如同这些颜色质点是耦接至这些晶体管。 在像素P3中,颜色质点是借由关联质点而耦接至晶体管,而为求清楚表示,像素P3的关联 质点与颜色质点是利用共同背景阴影以特别标示。第四个像素P4包括晶体管T(S4,Gl)、 T (S5,GO)、T (S6,Gl),而晶体管是包含于关联质点内,如同这些颜色质点是耦接至这些晶体 管。在像素P4中,颜色质点是借由关联质点而耦接至晶体管,而为求清楚表示,像素P3的 关联质点与颜色质点是利用共同背景阴影以特别标示。像素PI、P2、P3、P4将会于之后的 图8a-图8i中再详加描述与显示。图8a显示扩展像素图样810 (标示为8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而图7b中的像 素P4即为像素图样810的一个范例。在像素图样810中,第一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 CD_1_1、CD_1_2、CD_1_3构成左右左锯齿图案(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并非依 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第二序一颜色质点、第三序一颜色质点,此处仅是 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 色质点CD_1_1、颜色质点CD_1_2或是颜色质点CD_1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一颜色质点 与第三序一颜色质点),而关联质点AD_1向右水平偏移颜色质点CD_1_1水平质点偏移量 HD0,并向上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1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开关元件SE_1是位于关联质 点AD_1内。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而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是 借由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且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是借由关联 质点AD_1与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又颜色质点CD_1_3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1与颜色质点CD_1_1、CD_1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扩展像素图样810的第二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构成左右左锯齿图案 (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二颜色质点、第二序 二颜色质点、第三序二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 的第一序二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2_1、颜色质点CD_2_2或是颜色质点 CD_2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二颜色质点与第三序二颜色质点),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 式是将第二颜色分量垂直对齐于第一颜色分量,并使第二颜色分量向右水平偏移第一水平 分量一个水平质点偏移量HDO。关联质点AD_2是向右偏移颜色质点CD_2_3水平质点偏移 量HDO,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2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O,而开关元件SE_2是位于关 联质点AD_2内。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而颜色质点CD_2_3的电极 是借由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且颜色质点CD_2_2的电极是借由关 联质点AD_2与颜色质点CD_2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又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 是借由关联质点AD_2与颜色质点CD_2_2、CD_2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扩展像 素图样810的第三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CD_3_3构成左右左锯齿图案 (颜色质点CD_3_1、CD_3_2、CD_3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三颜色质点、第二序 三颜色质点、第三序三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 的第一序三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3_1、颜色质点CD_3_2或是颜色质点 CD_3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三颜色质点与第三序三颜色质点),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 式是将第三颜色分量垂直对齐于第二颜色分量,并使第三颜色分量向右水平偏移第二水平 分量一个水平质点偏移量HDO。关联质点AD_3是向右偏移颜色质点CD_3_1水平质点偏移 量HDO,并向上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3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O,而开关元件SE_3是位于关 联质点AD_3内。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而颜色质点CD_3_1的电极 是借由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且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是借由关 联质点AD_3与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又颜色质点CD_3_3的电极 是借由关联质点AD_3与颜色质点CD_3_1、CD_3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 (关联质 点AD_1、AD_2、AD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第二关联质点、第三关联质 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可对应此实施 例的关联质点AD_1、关联质点AD_2或是关联质点AD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关联质点与第三 关联质点)。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 场。在图8a中,像素图样81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质点AD_1、 AD_3 以及颜色质点 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 均具有正极性,并标 示为“ + ”,而开关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2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均具有负 极性,并标示为“_”。图8b显示扩展像素图样810(标示为81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具体而言,开 关元件 SE_1、SE_3、关联质点 AD_1、AD_3 以及颜色质点 CD_1_1、CD_1_2、CD_1_3、CD_3_1、 CD_3_2、CD_3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而开关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2以及颜色质 点CD_2_1、CD_2_2、CD_2_3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图8c显示扩展像素图样820(即为图7b中的像素P3)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在像素图样820中,第一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构成左右左锯齿图 案,而关联质点AD_1向右水平偏移颜色质点CD_1_3水平质点偏移量HDO,并向下垂直偏移 颜色质点CD_1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O。开关元件SE_1是位于关联质点AD_1内。关联质 点AD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而颜色质点CD_1_3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1的 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且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1与颜色质点 CD_1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又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1与 颜色质点CD_1_2、CD_1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扩展像素图样820的第二颜色 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构成左右左锯齿图案,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 列方式是将第二颜色分量垂直对齐于第一颜色分量,并使第二颜色分量向右水平偏移第一 水平分量一个水平质点偏移量HDO。关联质点AD_2是向右偏移颜色质点CD_2_1水平质点 偏移量HDO,并向上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2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O,而开关元件SE_2是位 于关联质点AD_2内。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而颜色质点CD_2_1的 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且颜色质点CD_2_2的电极是借 由关联质点AD_2与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又颜色质点CD_2_3的 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2与颜色质点CD_2_2、CD_2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扩 展像素图样820的第三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CD_3_3构成左右左锯齿 图案,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第三颜色分量垂直对齐于第二颜色分量,并使第三 颜色分量向右水平偏移第二水平分量一个水平质点偏移量HDO。关联质点AD_3是向右偏 移颜色质点CD_3_3水平质点偏移量HDO,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3_3垂直质点偏移 量VDO,而开关元件SE_3是位于关联质点AD_3内。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 件SE_3,而颜色质点CD_3_3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 且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3与颜色质点CD_3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 元件SE_3,又颜色质点CD_3_1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3与颜色质点CD_3_2、CD_3_3的 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 场。在图8c中,像素图样82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质点AD_1、 AD_3 以及颜色质点 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 均具有正极性,并标 示为“ + ”,而开关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2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均具有负 极性,并标示为“_”。图8d显示扩展像素图样82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也即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 质点 AD_1、AD_3 以及颜色质点 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 均具有负 极性,并标示为“_”,而开关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2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 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图8e显示扩展像素图样830(即为图7b中的像素P2)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在像素图样830中,第一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构成右左右锯齿图 案,而关联质点AD_1是水平对齐于颜色质点CD_1_1,并向上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1_1垂 直质点偏移量VD0。开关元件SE_1是位于关联质点AD_1内,而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是 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且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而耦接 至开关元件SE_1,又颜色质点CD_1_3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1_2、CD_1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扩展像素图样830的第二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 CD_2_3构成右左右锯齿图案,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第二颜色分量垂直对齐于第 一颜色分量,并使第二颜色分量向右水平偏移第一水平分量一个水平质点偏移量HDO。关 联质点AD_2是水平对齐于颜色质点CD_2_3,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2_3垂直质点偏 移量VDO,而开关元件SE_2是位于关联质点AD_2内。颜色质点CD_2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 关元件SE_2,而颜色质点CD_2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2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 SE_2,且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2_2、CD_2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 SE_2。扩展像素图样830的第三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CD_3_3构成右 左右锯齿图案,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第三颜色分量垂直对齐于第二颜色分量, 并使第三颜色分量向右水平偏移第二水平分量一个水平质点偏移量HDO。关联质点々0_3是 水平对齐于颜色质点CD_3_1,并向上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3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O,而开 关元件SE_3是位于关联质点AD_3内。颜色质点CD_3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而 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且颜色质 点CD_3_3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3_2、CD_3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 场。在图8e中,像素图样83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与颜色质点 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 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 ”,而开关元 件SE_2与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关联质点AD_1、 AD_3也具有负质点极性,然而,由于开关元件SE_1、SE_3是具有正极性,所以关联质点 AD_1、AD_3必须从对角邻接的颜色质点接收负极性。在图8e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1、 AD_3是分别设定成自其右上角的颜色质点(未显示)接收极性,并分别以铟锡氧化物连接 件832、834显示。此外,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借由铟锡氧化物连接件836而耦接至颜色质 点CD_3_3以接收正极性。图8f显示扩展像素图样830(标示为83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当扩展像素图 样830为负质点极性图案时,开关元件SE_1、SE_3与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 CD_3_1、CD_3_2、CD_3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而开关元件SE_2与颜色质点CD_2_1、 CD_2_2、CD_2_3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图8g显示扩展像素图样840(即为图7b中的像素Pl)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在像素图样840中,第一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构成右左右锯齿图 案,而关联质点AD_1是水平对齐于颜色质点CD_1_3,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1_3垂 直质点偏移量VD0。开关元件SE_1是位于关联质点AD_1内,而颜色质点CD_1_3的电极是 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且颜色质点⑶_1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1_3的电极而耦接 至开关元件SE_1,又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1_2、CD_1_3的电极而耦 接至开关元件SE_1。扩展像素图样840的第二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 CD_2_3构成右左右锯齿图案,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第二颜色分量垂直对齐于第 一颜色分量,并使第二颜色分量向右水平偏移第一水平分量一个水平质点偏移量HD0。关 联质点AD_2是水平对齐于颜色质点CD_2_1,并向上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2_1垂直质点偏 移量VD0,而开关元件SE_2是位于关联质点AD_2内。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 关元件SE_2,而颜色质点CD_2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且颜色质点CD_2_3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2_2、CD_2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 SE_2。扩展像素图样840的第三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CD_3_3构成右 左右锯齿图案,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第三颜色分量垂直对齐于第二颜色分量, 并使第三颜色分量向右水平偏移第二水平分量一个水平质点偏移量HDO。关联质点々0_3是 水平对齐于颜色质点CD_3_3,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3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O,而开 关元件SE_3是位于关联质点AD_3内。颜色质点CD_3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而 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3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且颜色质 点CD_3_1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3_2、CD_3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 场。在图8g中,像素图样84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与颜色质点 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 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 ”,而开关元件 SE_2与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关联质点AD_1、AD_3 也具有负质点极性,然而,由于开关元件SE_1、SE_3是具有正极性,所以关联质点AD_1、 AD_3必须从对角邻接的颜色质点接收负极性。在图8g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1是借由 铟锡氧化物连接件842而从颜色质点CD_2_3接收负极性,而关联质点AD_3是设定成自其 右上角的颜色质点(未显示)接收极性,并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846显示。相反地,关联质 点AD_2具有正极性,然而开关元件SE_2具有负极性。因此关联质点AD_2是设定成自其右 上角的颜色质点(未显示)接收极性,并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844显示。图8h显示扩展像素图样840(标示为84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当扩展像素图 样840为负质点极性图案时,开关元件SE_1、SE_3与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 CD_3_1、CD_3_2、CD_3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而开关元件SE_2与颜色质点CD_2_1、 CD_2_2、CD_2_3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图8i与前述的图7b相似,并显示显示器800的局部,其中显示器800包括像素 810、820、830、840。一般而言,第一行向形态的像素是由交替的像素图样820、810所构成, 而第二行向形态的像素是由交替的像素图样840、830所构成。具体而言,在显示器800中, 在序数为偶数的行向上的像素是交替采用像素图样820、810。举例来说,在第零行向中,像 素P (0,0)是采用像素图样820,而像素P (0,1)是采用像素图样810,且像素P (0,2)(未显 示)是采用像素图样820。此外,在序数为奇数的行向上的像素是交替采用像素图样840、 830。举例来说,在第一行向中,像素P(0,1)是采用像素图样840,而像素P(l,l)是采用像 素图样830,且像素P(2,l)(未显示)是采用像素图样840。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邻 接的关联质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这些行向是水平对齐,并彼 此垂直交错以使得第一行向中上缘的关联质点会与第二行向中下缘的关联质点构成一行。 此外,每一行向中的像素具有交替的极性,再者,每一列向中的像素也具有交替的极性。举 例来说,像素P(0,0)、P(1,1)具有正质点极性,而像素P(0,1)、P(1,0)具有负质点极性。尽 管同一行向上的像素的质点极性图案是于正质点极性图案以及质点极性图案之间交替变 换,不过显示器800仍可采用开关元件行反转驱动机制。这是因为单一像素的开关元件是 配置在多个行向上,并采用前述图7a、7b的延迟源极线的设计。更进一步的详细讨论将于 美国专利第11751469号申请案中详加公开,而此由Hiap L. Ong.所发明的申请案标题为 “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低成本开关元件点反转驱动机制Low Cost SwitchingElement PointInversion Driving Schem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并于此列式为参考文件。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可采用本发明于图7a、7b、8a_图8i所公开的原则以 推广至不同形式的像素图样。举例来说,图9a_图9d显示两个像素图样,而此像素图样的 颜色分量是分别具有两个颜色质点,且此像素是可搭配采用延迟源极线的驱动机制。具 体而言,图9a显示扩展像素图样910 (标示为9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在像素图样910 中,第一颜色分量的两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构成右左锯齿图案(颜色质点CD_1_1、 CD_1_2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第二序一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 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 点CD_1_1或是颜色质点CD_1_2,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一颜色质点),而关联质点AD_1是 向左水平偏移颜色质点CD_1_1水平质点偏移量,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1_1垂直质 点偏移量VD0。开关元件SE_1是位于关联质点AD_1内,而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是耦接至 开关元件SE_1,且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 SE_1,又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1与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而耦接至 开关元件SE_1。扩展像素图样910的第二颜色分量的两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构成 右左锯齿图案(颜色质点CD_2_1、CD_2_2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二颜色质点、 第二序二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二颜 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2_1或是颜色质点CD_2_2,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二 颜色质点),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第二颜色分量垂直对齐于第一颜色分量,并使 第二颜色分量向右水平偏移第一水平分量一个水平质点偏移量HD0。关联质点AD_2是水 平对齐于颜色质点CD_2_2,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2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而开关 元件SE_2是位于关联质点AD_2内。颜色质点CD_2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而 颜色质点CD_ 2_1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2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扩展像 素图样910的第三颜色分量的两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构成右左锯齿图案(颜色质 点CD_3_1、CD_3_2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三颜色质点、第二序三颜色质点,此 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三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 例的颜色质点CD_3_1或是颜色质点CD_3_2,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三颜色质点),而第三颜 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第三颜色分量垂直对齐于第二颜色分量,并使第三颜色分量向右水 平偏移第二水平分量一个水平质点偏移量HD0。关联质点AD_3是向左水平偏移颜色质点 CD_3_1水平质点偏移量,并向上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3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而开关元 件SE_3是位于关联质点AD_3内。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而颜色质 点CD_3_1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又颜色质点CD_3_2 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3与颜色质点CD_3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 (关联质点 AD_1、AD_2、AD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第二关联质点、第三关联质点, 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 的关联质点AD_1、关联质点AD_2或是关联质点AD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关联质点与第三关 联质点)。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 场。在图9a中,像素图样91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质点AD_1、 AD_3以及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3_1、CD_3_2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而开关元件SE_2与颜色质点CD_2_1、CD_2_2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此外,邻接颜色质点 CD_2_2的关联质点AD_2应该具有正极性,然而开关元件SE_2是具有负极性,所以关联质点 AD_2的电极需要耦接至对角邻接的颜色质点。在图9a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 设定耦接至其右下角的颜色质点(未显示),并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912显示。图9b显示扩展像素图样910 (标示为91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当扩展像素图样 910为负质点极性图案时,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质点AD_1、AD_3以及颜色质点CD_1_1、 CD_1_2、CD_3_1、CD_3_2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而开关元件SE_2与颜色质点CD_2_1、 CD_2_2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图9c显示扩展像素图样920(标示为92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在像素图样920 中,第一颜色分量的两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构成右左锯齿图案,而关联质点AD_1是 水平对齐于颜色质点CD_1_2,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1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开 关元件SE_1是位于关联质点AD_1内,而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 且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扩展 像素图样920的第二颜色分量的两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构成右左锯齿图案,而第二 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第二颜色分量垂直对齐于第一颜色分量,并使第二颜色分量向右 水平偏移第一水平分量一个水平质点偏移量HD0。关联质点AD_2是向左水平偏移颜色质 点CD_2_1水平质点偏移量HD0,并向上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2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而 开关元件SE_2是位于关联质点AD_2内。关联质点的电极是耦 接至开关元件SE_2,而颜色 质点CD_2_1的电极也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且颜色质点CD_2_2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 CD_2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也可使颜色质点CD_2_1的电 极借由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扩展像素图样920的第三颜色分量的 两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构成右左锯齿图案,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第三颜 色分量垂直对齐于第二颜色分量,并使第三颜色分量向右水平偏移第二水平分量一个水平 质点偏移量HD0。关联质点AD_3是水平对齐于颜色质点CD_3_2,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 CD_3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而开关元件SE_3是位于关联质点AD_3内。颜色质点CD_3_2 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而颜色质点CD_3_1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 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 场。在图9c中,像素图样92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与颜色质点 CD_1_1、CD_1_2、CD_3_1、CD_3_2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而开关元件SE_2与颜色质点 CD_2_1、CD_2_2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关联质点AD_1、AD_2、AD_3也具有负极性。 由于开关元件SE_2具有负极性,所以关联质点AD_2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然而,由于开 关元件SE_1、SE_3具有正极性,所以关联质点AD_1、AD_3需从对角邻接的颜色质点接收负 极性。在图9c中,关联质点AD_1是设定成借由铟锡氧化物连接件922而自其右下角的颜 色质点接收负极性,而关联质点AD_3是设定成借由铟锡氧化物连接件924而自其右下角的 颜色质点接收负极性。图9d显示扩展像素图样920(标示为92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当扩展像素图样 920为负质点极性图案时,开关元件SE_1、SE_3与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3_1、CD_3_2 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而开关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1、AD_2、AD_3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图9e显示采用像素图样910、920的显示器900的局部,而显示器900每个行向中的像素是由交替的像素图样910与像素图样920所构成,且同一行向中的像素是具有交替 的极性。也即,在行向Rl中,像素P(0,1)是采用像素图样920,并具有负质点极性,而像素 P(Ll)是采用像素图样910,并具有正质点极性。交替的行向会于相同的位置采用相同的 像素图样,但具有相反的极性。也即,在行向R2中,像素P(0,2)是采用像素图样920,并具 有正质点极性,而像素P(l,2)是采用像素图样910,并具有负质点极性。然而,由于此新颖 的像素图样以及延迟驱动机制,显示器900是采用开关元件行反转驱动机制,其中同一行 向上的开关元件具有相同的极性,而交替行向上的开关元件具有相反的极性。在某些如便携式电话的特定应用中,液晶显示器并非一定要具有四个液晶领域。 图IOa与图IOb分别显示像素图样10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与负质点极性图案,以于显示器 的每个颜色质点中产生两个液晶领域,而应用像素图样1010的显示器可采用开关元件行 反转驱动机制。在像素图样1010中,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排成一行,其中关 联质点AD _与关联质点AD_2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 (未显示),且关联质点AD_2 与关联质点AD_3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关联质点AD_1、AD_2、AD_3的电极是 借由如图IOc显示的关联质点电极(associated dotelectrode, ADE)而相互电性连结,其 中图IOc的像素图样101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为求清楚表示,图IOa与图IOb便省略显示 关联质点电极(ADE)。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除了以关联质点电极(ADE)电性连结关联质点外,每 个关联质点的电极也可电性耦接至相邻关联质点的电极。举例来说,图IOd显示像素图样 102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其中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022是将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耦接至关 联质点AD_2的电极,而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024是将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耦接至关联质点 AD_3的电极。此外,像素图样1020中的关联质点是设定成借由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026而 耦接至其他像素中额外的关联质点。图IOa中的像素图样1010的第一颜色分量具有两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颜 色质点CD_1_1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并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垂直质点偏移 量VD0,而颜色质点CD_1_2也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但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 垂直质点偏移量VD0,其中颜色质点CD_1_1、CD_1_2的电极均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像素图 样1010的第二颜色分量具有两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颜色质点CD_2_1是水平对齐 于关联质点AD_2,并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而颜色质点CD_2_2 也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但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其中 颜色质点CD_2_1、CD_2_2的电极均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像素图样1010的第三颜色分量 具有两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颜色质点CD_3_1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并向上 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0,而颜色质点CD_3_2也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 AD_3,但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0,其中颜色质点CD_3_1、CD_3_2的 电极均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当相邻两颜色质点具有相反的极性时,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 缘电场。以像素图样1010而言,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的极性的排列方式会使得同一行 向中的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具有相同的极性。图IOa显示像素图样10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与所有的颜色质点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然而, 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图IOb显示像素图样1010的负 质点极性图案。在负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与所有的颜色质点均具有 负极性,而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由于关联质点AD_1、 AD_2、AD_3的极性与开关元件SE_1、SE_2、SE_3的极性相反,所以关联质点AD_1、AD_2、AD_3 的电极会耦接至其他的开关元件,而此将于之后的图IOe再详加解说。图IOe显示显示器1050的局部,其中显示器1050是由采用像素图样1010的像素 所构成,以使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创造出交替极性的行向。显示器1050的每一行向 上的像素是将像素图样1010依序排列,并具有相同的极性。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邻 接的关联质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未于图IOe中标示)。举例 来说,在第零行向中,像素P(0,0)、P(1,0)是采用像素图样1010,并具有正质点极性。相反 地,在第一行向中,像素P(0,1)、P(1,1)便是具有负质点极性(像素P(0,0)、P(1,0)、P(0, l)、p(l,l)可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与第四像素,此处仅是以实 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像素可对应此实施例的像素P(0,0)、像素 ρ(1,0)、像素P(0,1)或像素P(l,l),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像素、第三像素与第四像素)。当换 到下一个图框后,则第零行向会改变成负质点极性,而第一行向会改变成正质点极性。一般 而言,序数为偶数的行向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序数为奇数的行向具有第二质点极性 图案,且这种行向极性的配置通常便称为开关元件行反转驱动机制。如前所述,相较于颜色质点与开关元件的极性,每个像素的关联质 点会具有相反 的极性。如此一来,图IOe的实施例会于每个像素行向中包括关联质点电极(ADE),其中关 联质点电极(ADE)是用于提供极性至此行向中的关联质点。具体而言,图IOe显示关联质 点电极ADEJK ADE_1,其中关联质点电极ADE_0是用于第零行向(即像素P(0,0)与像素 P(LO))上,而关联质点电极ADE_1是用于第一行向(即像素P(1,0)与像素P(l,l))上。 此外,每个关联质点电极ADE_X是耦接至关联质点开关元件ADSE_X。举例来说,关联质点 电极ADE_0是耦接至关联质点开关元件ADSE_0,而关联质点开关元件ADSE_0是具有负极 性。相反地,关联质点电极ADE_1是耦接至关联质点开关元件ADSE_1,而关联质点开关元 件ADSE_1是具有正极性。为求优选的电性分布,本发明大多数的实施例会将具有第一极性 (如正极性)的关联质点开关元件配置在显示器的一侧,而将具有第二极性(如负极性) 的关联质点开关元件配置在显示器的另一侧。如此一来,在图IOe中,关联质点开关元件 ADSE_0便是位于显示器的左侧,而关联质点开关元件ADSE_1便是位于显示器的右侧(图 IOe中使用省略记号以简化表示关联质点开关元件ADSE_1与附图中像素的巨大间距)。在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多个关联质点电极可耦接至单一个关联质点开关元件,以减少关 联质点开关元件的数量。如图IOe所示,采用前述的像素图样,显示器1050具有交替的质 点极性行向图案。如此一来,每个颜色质点会具有两个液晶领域。在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 中,每个颜色质点是宽43 μ m且高47 μ m,而每个关联质点是宽43 μ m且高39 μ m,且水平直 点间距HDS与垂直质点间距VDS均为4 μ m。图Ila与图lib分别显示像素图样11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与负质点极性图案,其 中像素图样1110是像素图样1010的变形。在像素图样1110中,每个颜色分量具有三个颜 色质点,再者,两个关联质点是配置于单个颜色分量中。为求清楚表示,与第一颜色分量相关的关联质点分别标示为关联质点AD_1_1、AD_1_2。关联质点AD_1_1、AD_2_1、AD_3_1是依 序排成一行,其中关联质点AD_1_1与关联质点AD_2_1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 (未 显示),且关联质点AD_2_1与关联质点AD_3_1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关联质 点AD_1_1、AD_2_1、AD_3_1是借由如图lie显示的关联质点电极(ADE)而相互电性连结。 为求清楚表示,图Ila与图lib便省略显示关联质点电极。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除了 以关联质点电极(ADE)电性连结关联质点外,每个关联质点的电极也可电性耦接至相邻关 联质点的电极(即为图IOd所显示的方式)。关联质点AD_1_2、AD_2_2、AD_3_2是依序排成一行。关联质点AD_1_1、AD_2_1、 AD_3_1是分别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_2、AD_2_2、AD_3_2,且分别位于关联质点AD_1_2、 AD_2_2、AD_3_2上方,并垂直间隔一个颜色质点高度(color dot height,⑶H)加上两个 垂直质点间距VDS的距离。关联质点AD_1_2、AD_2_2、AD_3_2也是借由如图lie显示的 关联质点电极(ADE)而相互电性连结,而开关元件SE_1、SE_2、SE_3是分别位于关联质点 AD_1_2、AD_2_2、AD_3_2内。像素图样1110的第一颜色分量具有三个颜色质点CD_1_1、 CD_1_2、CD_1_3,其中颜色质点CD_1_1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_1,并向上垂直偏移关 联质点AD_1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而颜色质点CD_1_2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_1,并 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且颜色质点CD_1_3是水平对齐于关联 质点AD_1_2,并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又颜色质点CD_1_1、 CD_1_2、CD_1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像素图样1110的第二颜色分量具有三个 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其中颜色质点CD_2_1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_1,并 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而颜色质点CD_2_2是水平对齐于关联 质点AD_2_1,并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且颜色质点CD_2_3是 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_2,并向 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又颜 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像素图样1110的第三颜 色分量具有三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CD_3_3,其中颜色质点CD_3_1是水平对齐于关 联质点AD_3_1,并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而颜色质点CD_3_2 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_1,并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且 颜色质点CD_3_3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_2,并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_2垂直质 点偏移量VD0,又颜色质点CD_3_1、CD_3_2、CD_3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如前所述,当相邻两颜色质点具有相反的极性时,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 缘电场。以像素图样1110而言,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的极性的排列方式会使得同一 行向中的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具有相同的极性。图Ila显示像素图样1110的正质点极性 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与所有的颜色质点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然 而,关联质点AD_1_1、AD_1_2、AD_2_1、AD_2_2、AD_3_1、AD_3_2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 “-”。图lib显示像素图样111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在负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 SE_2、SE_3与所有的颜色质点均具有负极性,而关联质点AD_1_1、AD_1_2、AD_2_1、AD_2_2、 AD_3_1、AD_3_2 均具有正极性。由于关联质点 AD_1_1、AD_1_2、AD_2_1、AD_2_2、AD_3_1、 AD_3_2的极性与开关元件SE_1、SE_2、SE_3的极性相反,所以关联质点AD_1_1、AD_1_2、 AD_2_1、AD_2_2、AD_3_1、AD_3_2的电极会耦接至其他的开关元件,而此将于之后的图Ilc 再详加解说。
图lie显示显示器1150的局部,其中显示器1150是由采用像素图样1110的像素 所构成,以使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创造出交替极性的行向。显示器1150的每一行向上 的像素是将像素图样1110依序排列,并具有相同的极性。由于空间的限制,关联质点是标 示成ADXY以取代图IlaUlb中的AD_X_Y。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邻接的关联质点是 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未于图Ilc中标示)。举例来说,在第零行 向中,像素P(0,0)、P(1,0)是采用像素图样1110,并具有正质点极性。相反地,在第一行向 中,像素P(0,1)、P(1,1)便是具有负质点极性(像素P(0,0)、P(1,0)、P(0,1)、P(1,1)可对 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像素、第二像素、第三像素与第四像素,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 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像素可对应此实施例的像素p(0,0)、像素P(1,0)、像素 p(0,1)或像素ρ(ι,1),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像素、第三像素与第四像素)。当换到下一个图框 后,则第零行向会改变成负质点极性,而第一行向会改变成正质点极性。一般而言,序数为 偶数的行向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序数为奇数的行向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且这种 行向极性的配置通常便称为开关元件行反转驱动机制。如前所述,相较于颜色质点与开关元件的极性,每个像素的关联质点会具有相反的极性。如此一来,图IlC的实施例会于每个行向中包括关联质点电极(ADE),其中关联质 点电极(ADE)是用于提供极性至此行向中的关联质点。具体而言,图Ilc显示关联质点电 极 ADE_0_1、ADE_0_2、ADE_1_1、ADE_1_2,其中关联质点电极 ADE_0_1、ADE_0_2 是用于第零 行向(即像素P(0,0)与像素P(1,0))上,而关联质点电极ADE_1_1、ADE_1_2是用于第一 行向(即像素P(1,0)与像素P(l,l))上。此外,每个关联质点电极ADE_X_Y是耦接至关联 质点开关元件ADSE_X。举例来说,关联质点电极ADE_0_1、ADE_0_2是耦接至关联质点开关 元件ADSE_0,而关联质点开关元件ADSE_0是具有负极性。相反地,关联质点电极ADE_1_1、 ADE_1_2是耦接至关联质点开关元件ADSE_1,而关联质点开关元件ADSE_1是具有正极性。 为求优选的电性分布,本发明大多数的实施例会将具有第一极性(如正极性)的关联质点 开关元件配置在显示器的一侧,而将具有第二极性(如负极性)的关联质点开关元件配置 在显示器的另一侧。举例来说,在这些实施例中,关联质点开关元件ADSE_0是位于显示器 的左侧,而关联质点开关元件ADSE_1是位于显示器的右侧。如图Ilc所示,采用前述的像 素图样,显示器1150具有交替的质点极性行向图案。如此一来,每个颜色质点会具有两个 液晶领域。在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中,每个颜色质点是宽43 μ m且高47 μ m,而每个关联质 点是宽43 μ m且高39 μ m,且水平直点间距HDS与垂直质点间距VDS均为4 μ m。由于像素图样1010、1110中每个颜色分量的颜色质点式水平对齐,所以像素图样 1010、1110可搭配应用较简单的彩色滤光片。再者,在某些实施例中,相较于锯齿图案的颜 色分量而言,条型颜色分量也具有较多的优点。然而,相较于其他于此公开的像素图样均具 有四个液晶领域而言,像素图样1010、1110仅具有两个液晶领域。图12a、12b显示像素图样 1210,其中像素图样1210可在采用条型颜色分量下仍具有四个液晶领域。然而,像素图样 1210是采用开关元件点反转驱动机制,而开关元件点反转驱动机制通常较开关元件行反转 驱动机制难以实作。图12a、12b分别显示像素图样1210的正、负极性质点图案(分别标 示为1210+、1210-),而像素图样1210可用于使显示器的每个颜色质点产生四个液晶领域。 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排成一行(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并非依序对应权 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第二关联质点、第三关联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关联质点AD_1、关联质点AD_2 或是关联质点AD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关联质点与第三关联质点),其中关联质点AD_1与 关联质点AD_2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且关联质点AD_2与关联质点AD_3也水平 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此外,开关元件SE_1、SE_2、SE_3是分别位于关联质点AD_1、 AD_2、AD_3 内。像素图样1210的第一颜色分量具有两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颜色质点 CD_1_1、CD_1_2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第二序一颜色质点,此处 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 的颜色质点CD_1_1或是颜色质点CD_1_2,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一颜色质点)。颜色质点 CD_1_1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并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 而颜色质点CD_1_2也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但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 1垂直质 点偏移量VD0,其中颜色质点CD_1_1、CD_1_2的电极均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在图12a的特 定实施例中,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2与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而耦 接至开关元件SE_1。像素图样1210的第二颜色分量具有两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颜 色质点CD_2_1、CD_2_2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二颜色质点、第二序二颜色质 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二颜色质点可对应此 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2_1或是颜色质点CD_2_2,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二颜色质点)。颜 色质点CD_2_1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并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 量VD0,而颜色质点CD_2_2也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但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 垂直质点偏移量VD0,其中颜色质点CD_2_1、CD_2_2的电极均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在图 12a的特定实施例中,颜色质点CD_2_2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3与颜色质点CD_2_1的 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像素图样1210的第三颜色分量具有两个颜色质点CD_3_1、 CD_3_2(颜色质点CD_3_1、CD_3_2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三颜色质点、第二序 三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三颜色质 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3_1或是颜色质点CD_3_2,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三颜色 质 点)。颜色质点CD_3_1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并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垂 直质点偏移量VD0,而颜色质点CD_3_2也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但向下垂直偏移关 联质点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0,其中颜色质点CD_3_1、CD_3_2的电极均耦接至开关元件 SE_3。在图12a的特定实施例中,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是借由相邻像素的关联质点与颜 色质点CD_3_1的电极而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具体而言,相邻像素的铟锡氧化物连接件 1212、1214是分别连接至颜色质点CD_3_2、CD_3_2。然而,许多实施例可直接将颜色质点 CD_3_2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当相邻两颜色质点具有相反的极性时,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 缘电场。以像素图样1210而言,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的极性的排列方式会构成西洋棋 盘极性图案。图12a显示像素图样12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关 联质点AD_2以及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3_1、CD_3_2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 然而,开关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1、AD_3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均具有负极性,并 标示为“_”。如前所述,关联质点AD_2是从开关元件SE_1接收极性,而关联质点AD_3是 从开关元件SE_2接收极性,且关联质点AD_1是从邻接的像素接收极性。然而,本发明某些实施例可将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图12b显示像素图样1210的负 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质点AD_2以及颜色质点CD_1_1、CD_1_2、 CD_3_1、CD_3_2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然而,开关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1、AD_3 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图12c显示显示器1250的局部,其中显示器1250是由采用像素图样1210的像素 所构成,以使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创造出西洋棋盘极性图案。显示器1250的每一行向 上的像素是将像素图样1210依序排列,并具有交替的极性。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邻 接的关联质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未于图12c中标示)。举例 来说,在第零行向中,像素P(0,0)具有正质点极性,而像素P(1,0)具有负质点极性。再者, 同一列向中的像素也具有交替的极性,也即在相邻两行向中,在行方向位于相同位置的两 个像素会具有相反的极性。举例来说,在第一行向中,像素P(0,1)具有负质点极性,而P(l, 1)便具有正质点极性。当换到下一个图框后,所有的像素均会切换其极性。一般而言,当序 数X加序数Y为奇数时,像素P (X,Y)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当序数X加序数Y为偶数 时,像素P(X,Y)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详细检视显示器1250中的开关元件也会发现开 关元件的极性也构成西洋棋盘图案,而这种开关元件极性的配置通常便称为开关元件点反 转驱动机制。图13a显示像素图样13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其中像素图样1310是 像素图样 1210的变形,但适用于应用开关元件列反转驱动机制的显示器。像素图样1310额外于像素 图样1210中增设三个关联质点,而为求简洁,便不再重复像素图样1210与像素图样1310 中相同构件的描述(然而,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212、1214重新标示为铟锡氧化物连接件 1312、1314)。像素图样 1310 增设关联质点 AD_4、AD_5、AD_6 (关联质点 AD_1、AD_2、AD_3、 AD_4、AD_5、AD_6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第二关联质点、第三关联质点、 第四关联质点、第五关联质点、第六关联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 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关联质点AD_1 AD6其中一个,同理也 适用于第二关联质点 第六关联质点)。具体而言,关联质点AD_4是水平对齐于颜色质点 CD_1_2,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1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而关联质点AD_5是水平 对齐于颜色质点CD_2_2,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2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且关联质 点AD_6是水平对齐于颜色质点CD_3_2,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3_2垂直质点偏移量 VDO0当像素图样1310具有正质点极性时,为形成西洋棋盘图案,则关联质点AD_4、AD_6需 具有负极性,而关联质点AD_5需具有正极性。如此一来,则关联质点AD_4、AD_5、AD_6的极 性分别与关联质点AD_1、AD_2、AD_3的极性吻合。在像素图样1310大多的实施例中,关联 质点AD_4、AD_5、AD_6的电极是分别电性耦接至关联质点AD_1、AD_2、AD_3的电极。不过, 有时候此耦接方式也可借由其他的质点。举例来说,如图13a所示,关联质点AD_5的电极 是借由颜色质点CD_1_2而耦接至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类似地,关联质点AD_6的电极是 借由颜色质点CD_2_2而耦接至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此外,像素图样1310是设定成将关 联质点AD_4借由相邻像素的颜色质点而耦接至关联质点AD_1,而这些连接构件是显示为 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314、1316。如此一来,在像素图样13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 SE_1、SE_3、关联质点 AD_2、AD_5 以及颜色质点 CD_1_1、CD_1_2、CD_3_1、CD_3_2 均具有正 极性,并标示为“ + ”。然而,开关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1、AD_4、AD_3、AD_6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图13b显示像素图样1310 (标示为131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在像素图样1310 的负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质点AD_2、AD_5以及颜色质点CD_1_1、 CD_1_2、CD_3_1、CD_3_2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然而,开关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1、 AD_4、AD_3、AD_6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图13c显示显示器1320的局部,其中显示器1320是由采用像素图样1310的像素 所构成,以使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创造出西洋棋盘极性图案。显示器1320的每一行 向上的像素是将像素图样1310依序排列,并具有交替的极性。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 邻接的关联质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未于图13c中标示)。此 夕卜,每一行向的起始处具有相同的极性,也即在相同像素列向的像素具有相同的极性,而相 邻两像素列向中的像素则具有相反的极性。举例来说,像素P(0,0)、P(1,0)具有正质点极 性,而像素P(0,1)、P(1,1)具有负质点极性。一般而言,当序数X为偶数时,此显示器的像 素P(X,Y)会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当序数X为奇数时,像素Ρ(Χ,Y)会具有第二质点极 性图案。显示器1320的开关元件构成一个类似的图案,也即每个列向中的开关元件具有相 同的极性,但相邻两列向中的开关元件便具有相反的极性。如此一来,显示器1320是采用 开关元件列反转驱动机制。图13d显示像素图样133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其中像素图样1330是像素图样 1310的变形,但适用于应用开关元件点反转驱动机制的显示器。在像素图样1330中,每个 颜色分量具有三个颜色质点,也即像素图样1330额外于 像素图样1310中增设三个颜色质 点,然而为求简洁,便不再重复像素图样1310与像素图样1330中相同构件的描述。像素图 样1330增设颜色质点CD_1_3、CD_2_3、CD_3_3。具体而言,颜色质点CD_1_3是水平对齐 于关联质点AD_4,并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4垂直质点偏移量VD0,而颜色质点CD_2_3 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5,并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5垂直质点偏移量VD0,且颜色 质点CD_3_3是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6,并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6垂直质点偏移 量VD0。当像素图样1330具有正质点极性时,为形成西洋棋盘图案,则颜色质点CD_2_3需 具有负极性,而颜色质点CD_1_3、CD_3_3需具有正极性。如此一来,则颜色质点CD_1_3、 CD_2_3、CD_3_3的极性分别与颜色质点CD_1_2、CD_2_2、CD_32_的极性吻合。在像素图样 1330大多的实施例中,颜色质点CD_1_3、CD_2_3、CD_3_3的电极是分别电性耦接至颜色质 点CD_1_2、CD_2_2、CD_3_2的电极。不过,有时候此耦接方式也可借由其他的质点。举例来 说,如图13d所示,颜色质点CD_2_3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6而耦接至颜色质点CD_2_2 的电极,类似地,颜色质点CD_1_3的电极是借由关联质点AD_5而耦接至颜色质点CD_1_2 的电极。此外,像素图样1330是设定成将颜色质点CD_3_3借由相邻像素的关联质点而耦 接至颜色质点CD_3_2,而这些连接构件是显示为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316、1338。如此一来, 在像素图样133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质点AD_2、AD_5以及颜 色质点 CD_1_、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3_ 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 ”。然 而,开关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1、AD_4、AD_3、AD_6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 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图13e显示像素图样1330 (标示为133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在像素图样1330 的负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质点AD_2、AD_5以及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然而,开关元件 SE_2、关联质点AD_1、AD_4、AD_3、AD_6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均具有正极 性,并标示为“ + ”。图13f显示显示器1340的局部,其中显示器1340是由采用像素图样1330的像素 所构成,以使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创造出西洋棋盘极性图案。显示器1340的每一行向 上的像素是将像素图样1330依序排列,并具有交替的极性。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邻 接的关联质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未于图13f中标示)。举例 来说,在第零行向中,像素P(0,0)是具有负质点极性,而像素P(1,0)便具有正质点极性。再 者,同一列向上的像素也具有交替的质点极性,也即在相邻两行向中,在行方向位于相同位 置的两个像素会具有相反的极性。举例来说,在第一行向中,像素P(0,1)是具有正质点极 性,而像素P(l,l)便具有正质点极性。当换到下一个图框后,则所有的像素便会切换其极 性。一般而言,当序数X加序数Y为奇数时,此显示器的像素P (X,Y)会具有第一质点极性 图案,而当序数X加序数Y为偶数时,像素P (X,Y)会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详细检视显 示器1340中的开关元件也会发现开关元件的极性也构成西洋棋盘图案,也即显示器1340 是采用开关元件点反转驱动机制。
图13g显示像素图样135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其中像素图样1350是像素图样 1330的变形,但适用于应用开关元件列反转驱动机制的显示器。像素图样1350额外于像素 图样1330中增设三个关联质点,而为求简洁,便不再重复像素图样1350与像素图样1330 中相同构件的描述。像素图样1350增设关联质点AD_7、AD_8、AD_9。具体而言,关联质 点AD_7是水平对齐于颜色质点CD_1_3,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1_3垂直质点偏移量 VD0,而关联质点AD_8是水平对齐于颜色质点CD_2_3,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质点CD_2_3垂 直质点偏移量VD0,且关联质点AD_9是水平对齐于颜色质点CD_3_3,并向下垂直偏移颜色 质点CD_3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0。当像素图样1350具有正质点极性时,为形成西洋棋盘 图案,则关联质点AD_7、AD_9需具有负极性,而关联质点AD_8需具有正极性。如此一来, 则关联质点AD_7、AD_8、AD_9的极性分别与关联质点AD_4、AD_5、AD_6的极性吻合。在像 素图样1350大多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7、AD_8、AD_9的电极是分别电性耦接至关联质 点AD_4、AD_5、AD_6的电极。不过,有时候此耦接方式也可借由其他的质点。举例来说,如 图13g所示,关联质点AD_8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1_3而耦接至关联质点AD_5的电 极,类似地,关联质点AD_9的电极是借由颜色质点CD_2_3而耦接至关联质点AD_6的电极。 此外,像素图样1350是设定成将关联质点AD_7借由相邻像素的颜色质点而耦接至关联质 点AD_4,而这些连接构件是显示为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336、1358。如此一来,在像素图样 135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质点AD_2、AD_5、AD_8以及颜色质点 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 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力 “ + ”。然而,开 关元件 SE_2、关联质点 AD_1、AD_4、AD_7、AD_3、AD_6、AD_9 以及颜色质点 CD_2_1、CD_2_2、 CD_2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图13h显示像素图样1350(标示为135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在像素图样1350的 负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质点AD_2、AD_5、AD_8以及颜色质点CD_1_1、 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然而,开关元件 SE_2、关联质点 AD_1、AD_4、AD_7、AD_3、AD_6、AD_9 以及颜色质点 CD_2_1、CD_2_2、CD_2_3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图13i显示显示器1360的局部,其中显示器1360是由采用像素图样1350的像素 所构成,以使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创造出西洋棋盘极性图案。显示器1360的每一行向 上的像素是将像素图样1350依序排列,并具有交替的极性。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邻 接的关联质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未于图13(u)中标示)。此 夕卜,每一行向的起始处具有相同的极性,也即在相同像素列向的像素具有相同的极性,而相 邻两像素列向中的像素则具有相反的极性。举例来说,像素P(0,0)、P(1,0)具有正质点极 性,而像素P(0,1)、P(1,1)具有负质点极性。一般而言,当序数X为偶数时,此显示器的像 素P(X,Y)会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当序数X为奇数时,像素Ρ(Χ,Y)会具有第二质点极 性图案。显示器1360的开关元件构成一个类似的图案,也即每个列向中的开关元件具有相 同的极性,但相邻两列向中的开关元件便具有相反的极性。如此一来,显示器1360是采用 开关元件列反转驱动机制。
图14a、14b分别显示像素图样1410的正、负极性质点图案(分别标示为1410+、 1410-),而像素图样1410可用于使显示器的每个颜色质点产生四个液晶领域。在像素图样 1410中,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排成一行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并非依序 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第二关联质点、第三关联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 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关联质点AD_1、关联质 点AD_2或是关联质点AD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关联质点与第三关联质点),其中关联质点 AD_1与关联质点AD_2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且关联质点AD_2与关联质点AD_3 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此外,开关元件SE_1、SE_2、SE_3是分别位于关联质点 AD_1、AD_2、AD_3 内。像素图样1410的第一颜色分量的两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构成右左锯齿图 案(颜色质点CD_1_1、CD_1_2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第二序一颜 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可对 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1_1或是颜色质点CD_1_2,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一颜色质点), 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_2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并使颜色质 点CD_1_2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O(标示于图14a中)。颜色质 点CD_1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与颜色质点CD_1_1的电极,也即可使颜色质点 CD_1_1的电极电性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像素图样1410的第二颜色分量的两个颜色质点 CD_2_1、CD_2_2也构成右左锯齿图案(颜色质点CD_2_1、CD_2_2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 中的第一序二颜色质点、第二序二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 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二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 21或是颜色质点CD_2_2, 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二颜色质点),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2_2水平 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并使颜色质点CD_2_2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 VDO0颜色质点CD_2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与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也即可 使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电性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像素图样1410的第三颜色分量的 两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也构成右左锯齿图案(颜色质点CD_3_1、CD_3_2并非依序 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三颜色质点、第二序三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 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三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3_1或是颜色质点CD_3_2,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三颜色质点),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 质点CD_3_2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并使颜色质点CD_3_2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 垂直质点偏移量VDO。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与颜色质点CD_3_1 的电极,也即可使颜色质点CD_3_1的电极电性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当相邻两颜色质点具有相反的极性时,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 缘电场。以像素图样1410而言,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的极性的排列方式会构成西洋棋 盘极性图案。图14a显示像素图样14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 质点AD_2以及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3_1、CD_3_2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然 而,开关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1、AD_3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均具有负极性,并标 示为“_”。由于关联质点AD_1与颜色质点CD_2_2需具有相同的极性,所以关联质点AD_1 的电极可耦接至颜色质点CD_2_2。类似地,由于关联质点AD_2与颜色质点CD_3_2需具有 相同的极性,所以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可耦接至颜色质点CD_3_2。尽管关联质点AD_3与 颜色质点CD_2_2是具有相同的极性,然而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是设定成从邻接的像素接 收极性,以避免和关联质点AD_2与颜色质点CD_3_2之间的连接件产生交叉连结(crossing connection),其中关联质点AD_3的连接构件是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412显示。图14b显 示像素图样141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质点AD_2以及颜色 质点CD_1_1、CD_1_2、CD_3_1、CD_3_2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然而,开关元件SE_2、 关联质点AD_1、AD_3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图14c显示显示器1450的局部,其中显示器1450是由采用像素图样1410的像素 所构成,以使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创造出西洋棋盘极性图案。显示器1450的每一行向 上的像素是将像素图样1410依序排列,并具有交替的极性。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邻 接的关联质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未于图14c中标示)。举例 来说,在第零行向中,像素P(0,0)具有正质点极性,而像素P(1,0)具有负质点极性。再者, 同一列向中的像素也具有相同的极性,也即在相邻两行向中,在行方向位于相同位置的两 个像素会具有相同的极性。举例来说,在第零行向中,像素P(1,0)具有负质点极性,而在第 一行向中,P(l,l)也具有正质点极性。当换到下一个图框后,所有的像素均会切换其极性。 一般而言,当序数X加序数Y为奇数时,像素P (X,Y)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当序数X加 序数Y为偶数时,像素P(X,Y)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详细检视显示器1450中的开关元 件也会发现开关元件的极性也构成西洋棋盘图案,而这种开关元件极性的配置通常便称为 开关元件点反转驱动机制。图15a、15b分别显示像素图样1510的正、负极性质点图案(分别标示为1510+、 1510-),而像素图样1510是像素图样1410的变形,且像素图样1510的每个颜色分量具有 三个颜色质点。在像素图样1510中,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排成一行关联质 点AD_1、AD_2、AD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第二关联质点、第三关联质 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可对应此实施 例的关联质点AD_1、关联质点AD_2或是关联质点AD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关联质点与第 三关联质点),其中关联质点AD_1与关联质点AD_2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未标 示),且关联质点AD_2与关联质点AD_3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此外,开关元 件SE_1、SE_2、SE_3是分别位于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内。
像素图样1510的第一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构成左右 左锯齿图案(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一颜色 质点、第二序一颜色质点、第三序一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 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1_1、颜色质点CD_1_2或 是颜色质点CD_1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一颜色质点与第三序一颜色质点),而第一颜色 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_3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并使颜色质点CD_1_3向 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质点CD_1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 件SE_1与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而颜色质点CD_1_2的电极又耦接至颜色质点CD_1_1的 电极,也即可使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的电极均电性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像素 图样1510的第二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也构成左右左锯齿图案 (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二颜色质点、第二序 二颜色质点、第三序二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 的第一序二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2_1、颜色质点CD_2_2或是颜色质点 CD_2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二颜色质点与第三序二颜色质点),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 式是将颜色质点CD_2_3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并使颜色质点CD_2_3向上垂直偏移关 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质点CD_2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与颜色 质点CD_2_2的电极,而颜色质点CD_2_2的电极又耦接至颜色质点CD_2_1的电极,也即可 使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的电极均电性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像素图样1510 的第三颜色分量的三个颜色质点CD_3_1、CD_3_2、CD_3_3也构成左右左锯齿图案(颜色质 点CD_3_1、CD_3_2、CD_3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序三颜色质点、第二序三颜色 质点、第三序三颜色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 序三颜色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颜色质点CD_3_1、颜色质点CD_3_2或是颜色质点CD_3_3, 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序三颜色质点与第三序三颜色质点),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 颜色质点CD_3_3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并使颜色质点CD_3_3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 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质点CD_3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与颜色质点 CD_3_2的电极,而颜色质点CD_3_2的电极又耦接至颜色质点CD_3_1的电极,也即可使颜色 质点CD_3_1、CD_3_2、CD_3_3的电极均电性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当相邻两颜色质点具有相反的极性时,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 缘电场。以像素图样1510而言,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的极性的排列方式会构成西洋棋 盘极性图案。图15a显示像素图样15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 质点 AD_2 以及颜色质点 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 均具有正极性, 并标示为“ + ”。然而,开关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1、AD_3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 CD_2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由于关联质点AD_1与颜色质点CD_2_3需具有相同的 极性,所以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可耦接至颜色质点CD_2_3。类似地,由于关联质点AD_2与 颜色质点CD_3_3需具有相同的极性,所以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可耦接至颜色质点CD_3_3。 尽管关联质点AD_3与颜色质点CD_2_3是具有相同的极性,然而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是设 定成从邻接的像素接收极性,以避免和关联质点AD_2与颜色质点CD_3_3之间的连接件产 生交叉连结,其中关联质点AD_3的连接构件是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512显示。图15b显示像素图样151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质点 AD_2 以及颜色质点 CD_1_1、CD_1_2、CD_1_3、CD_3_1、CD_3_2、CD_3_3 均具有负极性, 并标示为“_”。然而,开关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1、AD_3以及颜色质点CD_2_1、CD_2_2、 CD_2_3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图15c显示显示器1500的局部,其中显示器1500是由采用像素图样1510的像素 所构成,以使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创造出西洋棋盘极性图案。显示器1500的每一行向 上的像素是将像素图样1510依序排列,并具有交替的极性。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邻 接的关联质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未于图15c中标示)。举例 来说,在第零行向中,像素P(0,0)具有正质点极性,而像素P(1,0)具有负质点极性。所有行向的起始处具有相同的极性,也即在相同像素列向的像素具有相同的极 性,而相邻两像素列向中的像素则具有相反的极性。举例来说,像素?(0,0)^(0,1)均具有 正质点极性,而像素P(1,0)、P(1,1)具有负质点极性。当换到下一个图框后,所有的像素 均会切换其极性。一般而言,当序数Y为偶数时,采用像素图样1500的显示器的像素P (X, Y)会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当序数Y为奇数时,像素p(x,Y)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 类似地,这些开关元件也构成一个类似的图案(也即每个列向中的开关元件具有相同的极 性,但相邻两列向中的开关元件便具有相反的极性)。如此一来,此种开关元件的配置便称 为开关元件列反转驱动机制。前述的像素均于单一颜色分量中包括多个颜色质点,然而,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 是采用以关联质点搭配具有单一颜色质点的颜色分量的方式。图16a、16b分别显示像素图 样1610的正、负极性质点图案(分别标示为1610+、1610_),而像素图样1610的每个颜色分 量仅具有单一颜色分量。应用这些电性偏压的关联质点与颜色质点的此新颖的排列,像素 图样1610可用于使显示器产生四个液晶领域,而此显示器是采用开关元件列反转驱动机 制(如图16c所示)。在像素图样1610中,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排成一列(关联质点AD_1、 AD_2、AD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第二关联质点、第三关联质点,此处 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关 联质点AD_1、关联质点AD_2或是关联质点AD_3,同理也适用于第二关联质点与第三关联质 点),其中关联质点AD_1与关联质点AD_2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未标示),且 关联质点AD_2与关联质点AD_3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此外,开关元件SE_1、 SE_2、SE_3是分别位于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内。像素图样1610的第一颜色分量具有单一颜色质点⑶」,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并使颜色质点CD_1向上垂直偏移关联 质点AD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O (标示于图16a、16b中)。颜色质点CD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 关元件SE_1。像素图样1610的第二颜色分量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2,而第二颜色分量 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2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并使颜色质点CD_2向上垂直偏 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质点C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像 素图样1610的第三颜色分量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3,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 颜色质点CD_3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并使颜色质点CD_3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 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质点C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为形成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关联质点AD_1、AD_2、AD_3的极性必须分别与开关元件SE_1、SE_2、SE_3的极性相反。如此一来,在像素图样1610此特定的实施 例中,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而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 元件SE_2。此外,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是耦接至左边邻接像素的开关元件SE_3。具体而 言,图16a中所显示的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612便会连接关联质点AD_3与左边邻接像素的 开关元件SE_3。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也可将关联质点耦接至其对角邻接的颜色质点。举例 来说,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便可耦接至颜色质点CD_2以接收适当的极性。如前所述,当相邻两颜色质点具有相反的极性时,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 缘电场。以像素图样1610而言,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的极性的排列方式会构成西洋棋 盘极性图案。图16a显示像素图样16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关 联质点AD_2以及颜色质点CD_1、CD_3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然而,开关元件SE_2、 关联质点AD_1、AD_3以及颜色质点CD_2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图16b显示像素图样161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 质点AD_2以及颜色质点CD_1、CD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然而,开关元件SE_2、关 联质点AD_1、AD_3以及颜色质点CD_2均 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图16c显示显示器1600的局部,其中显示器1600是由采用像素图样1610的像素 所构成,以使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创造出西洋棋盘极性图案。显示器1600的每一行向 上的像素是将像素图样1610依序排列,并具有交替的极性。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邻 接的关联质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未于图16c中标示)。举例 来说,在第零行向中,像素P(0,0)具有正质点极性,而像素P(1,0)具有负质点极性。再者, 同一列向中的像素也具有交替的极性,也即在相邻两行向中,在列方向位于相同位置的两 个像素会具有相反的极性。举例来说,在第一行向中,像素P(0,1)具有负质点极性,而P(l, 1)便具有正质点极性。当换到下一个图框后,所有的像素均会切换其极性。一般而言,当序 数X为奇数时,像素P (X,Y)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当序数X为偶数时,像素P (X,Y)具 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详细检视显示器1600中的开关元件也会发现同一列向中的开关元 件的极性相同,而在不同列向中的开关元件便会具有交替的极性,且这种开关元件极性的 配置通常便称为开关元件列反转驱动机制。图17a、17b分别显示像素图样1710的正、负极性质点图案(标示为1710+、 1710-),而像素图样1710是以多个邻接的关联质点来搭配每个颜色分量。为求清楚表示, 图17a、17b的颜色分量仅使用一个颜色分量,然而,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可依照此 处所公开的技术内容而推广至多个邻接的关联质点来搭配具有多个颜色质点的颜色分量。在像素图样1710中,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排成第一关联质点行向,其 中关联质点AD_1与关联质点AD_2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且关联质点AD_2与关 联质点AD_3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关联质点AD_4、AD_5、AD_5是依序排成第 二关联质点行向,并分别位于关联质点AD_1、AD_2、AD_3下方,其中关联质点AD_4与关联质 点AD_5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且关联质点AD_5与关联质点AD_6也水平间隔一 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此外,开关元件SE_1、SE_2、SE_3是分别位于关联质点AD_4、AD_5、 AD_6内。关联质点AD_4、AD_5、AD_5是分别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并分别 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0_2。像素图样1710的第一颜色分量具有单一颜色质点⑶」,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AD_4,并使颜色质点CD_1向上垂直偏移 关联质点AD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_1。颜色质点CD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像 素图样1710的第二颜色分量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2,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 颜色质点CD_2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AD_5,并使颜色质点CD_2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 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O_l。颜色质点C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像素图样 1710的第三颜色分量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3,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 点CD_3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AD_6,并使颜色质点CD_3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 垂直质点偏移量VDO_l。颜色质点C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的极性必须要构成西洋棋盘极性图案。也即,在 图17a所显示的像素图样17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质点AD_2、 AD_4、AD_6以及颜色质点CD_1、CD_3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然而,开关元件SE_2、关 联质点AD_1、AD_3、AD_5以及颜色质点CD_2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为形成此质点极 性图案,关联质点AD_4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以及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而关联 质点AD_5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以及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且关联质点AD_6的 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为达到更均勻的电性分布并避免交叉的铟锡氧化物连接件, 关联质点AD_1是借由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712而从邻接的像素接收极性。当图17a显示此 特定的铟锡氧化物连接图案,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可轻易依据本发明所公开的原理 去设计出其他的连接图案。举例来说,关联质点AD_2、AD_3可分别耦接至颜色质点CD_1、 CD_2的电极,而关联质点AD_1可耦接至关联质点AD_5的电极。图17b显示像素图样171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3、关联 质点AD_2、AD_4、AD_6以及颜色质点CD_1、CD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然而,开关 元件SE_2、关联质点AD_1、AD_3、AD_5以及颜色质点CD_2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图17c显示显示器1700的局部,其中显示器1700是由采用像素图样1710的像素 所构成,以使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创造出西洋棋盘极性图案。显示器1700的每一行 向上的像素是将像素图样1710依序排列,并具有交替的极性。在同一行向中,相邻像素中 邻接的关联质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未于图17c中标示)。举 例来说,在第零行向中,像素P(0,0)具有正质点极性,而像素P(1,0)具有负质点极性。再 者,同一列向中的像素也具有交替的极性,也即在相邻两行向中,在列方向位于相同位置的 两个像素会具有相反的极性。举例来说,在第一行向中,像素P(0,1)是具有负质点极性,而 P(Ll)便具有正质点极性。当换到下一个图框后,所有的像素均会切换其极性。一般而言, 当序数X加序数Y为奇数时,像素P (X,Y)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当序数X加序数Y为 偶数时,像素P(X,Y)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详细检视显示器1700中的开关元件也会发 现开关元件的极性也构成西洋棋盘图案,而这种开关元件极性的配置通常便称为开关元件 点反转驱动机制。图18a-图18d显示两种附加的扩展像素图样1810、1820,其中此两个像素图样均 具有三个颜色分量,而每个颜色分量具有单一颜色质点。此外,扩展像素图样1810、1820于 每个颜色分量中均包括两个关联质点(分别为AD_1、AD_2与AD_3、AD_4与AD_5、AD 6)以 及开关元件(SE_1、SE_2、SE_3),其中开关元件是位于关联质点内。以像素图样1810而言,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排成第一关联质点行向,其中关联质点AD_1与关联质点AD_2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且关联质点AD_2与 关联质点AD_3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关联质点AD_4、AD_5、AD_5是依序排成第 二关联质点行向,其中关联质点AD_4与关联质点AD_5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且 关联质点AD_5与关联质点AD_6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此外,开关元件SE_1、 SE_2、SE_3是分别位于关联质点AD_4、AD_5、AD_6内。关联质点AD_4、AD_5、AD_5是分别 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并分别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垂 直质点偏移量VD0_2。具体而言,图18a、18b分别显示具有单一颜色质点的像素图样1810的正、负极性 质点图案(标示为1810+、1810_)。像素图样1810的第一颜色分量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1, 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AD_4,并使颜色 质点CD_1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_1。颜色质点CD_1的电极是耦 接至开关元件SE_1。像素图样 1810的第二颜色分量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2,而第二颜 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2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AD_5,并使颜色质点CD_2 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5垂直质点偏移量VD0_2。颜色质点C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 元件SE_2。像素图样1810的第三颜色分量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3,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 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3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AD_6,并使颜色质点CD_3向上垂直偏 移关联质点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0_1。颜色质点C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的极性必须要构成西洋棋盘极性图案。也即,在 图18a所显示的像素图样18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SE_2、SE_3、关联质点 AD_2、AD_4、AD_6以及颜色质点CD_1、CD_2、CD_3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然而,关联 质点AD_1、AD_3、AD_5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由于像素图样1810中所有的开关元 件均具有相同的极性,所以具有与开关元件不同极性的关联质点(即关联质点AD_1、AD_3、 AD_5)便必须从其他像素接收极性。也即,图18a、18b显示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812、1813、 1814,1816以耦接至相邻像素中不同的部分,而为求清楚表示,这些铟锡氧化物连接件也会 再显示于图18c、18d中。具体而言,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是借由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812 而耦接至上方像素的颜色质点CD_2以接收适当的极性。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812’是耦接 颜色质点CD_2,而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812’即等价于下方像素的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812。 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关联质点AD_4的电极,而关联质点AD_4的电极又耦接至开 关元件SE_1。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关联质点AD_5的电极。此外,关联质点AD_3 的电极是借由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813而耦接至右上角像素的颜色质点CD_1以接收极性, 其中此位于右上角的像素是采用像素图样1820,并将于后详述(也可参考图18e)。最后, 关联质点AD_6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此外,关联质点AD_6的电极会提供极性至 右边像素的关联质点AD_1。如图18b所示,在像素图样181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SE_2、SE_3、 关联质点AD_2、AD_4、AD_6以及颜色质点CD_1、CD_2、CD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 然而,关联质点AD_1、AD_3、AD_5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以像素图样1820 (请参考图18c、18d)而言,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 排成第一关联质点行向,其中关联质点AD_1与关联质点AD_2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 HDS,且关联质点AD_2与关联质点AD_3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关联质点AD_4、AD_5、AD_6是依序排成第二关联质点行向,其中关联质点AD_4与关联质点AD_5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且关联质点AD_5与关联质点AD_6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 HDS0此外,开关元件SE_1、SE_2、SE_3是分别位于关联质点AD_4、AD_5、AD_6内。关联质 点AD_4、AD_5、AD_6是分别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并分别向下垂直偏移关 联质点AD_1、AD_2、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0_2。具体而言,图18c、18d分别显示具有单一颜色质点的像素图样1820的正、负极性 质点图案(标示为1820+、1820_)。像素图样1820的第一颜色分量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1, 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AD_4,并使颜色 质点CD_1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4垂直质点偏移量VD0_2。颜色质点CD_1的电极是耦 接至开关元件SE_1。像素图样1820的第二颜色分量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2,而第二颜 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2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AD_5,并使颜色质点CD_2 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0_1。颜色质点C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 元件SE_2。像素图样1820的第三颜色分量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3,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 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3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AD_6,并使颜色质点CD_3向下垂直偏 移关联质点AD_6垂直质点偏移量VD0_2。颜色质点C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的极性必须要构成西洋棋盘极性图案。也即,在 图18c所显示的像素图样182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SE_2、SE_3、关联质 点AD_1、AD_3、AD_5以及颜色质点CD_1、CD_2、CD_3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然而, 关联质点AD_2、AD_4、AD_6均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由于像素图样1820中所有的开 关元件均具有相同的极性,所以具有与开关元件不同极性的关联质点(即关联质点AD_2、 AD_4、AD_6)便必须从其他像素接收极性。也即,图18c、18d显示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822、 1813、1814、1816以耦接至相邻像素中不同的部分,而为求清楚表示,这些铟锡氧化物连接 件也有显示于先前的图18a、18b中。具体而言,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 SE_1。此外,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是借由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816而耦接至左边像素的关 联质点AD_6。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关联质点AD_4的电极。此外,关联质点AD_2 的电极是借由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822而耦接至上方像素的颜色质点CD_3以接收适当的极 性(请参考图18e)。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822’是耦接颜色质点CD_3,而铟锡氧化物连接件 1822’即等价于下方像素的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822。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关联 质点AD_5的电极,而关联质点AD_5的电极又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最后,关联质点AD_6 的电极是借由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814而耦接至右边像素的关联质点AD_1。此外,铟锡氧化 物连接件1813是耦接颜色质点CD_1。如前所述,此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813是将采用像素 图样1820的像素的颜色质点CD_3耦接至左下角像素的关联质点AD_3,其中此位于左下角 的像素是采用像素图样1810。
如图18d所示,在像素图样1820的负质点极性图案中,开关元件SE_1、 SE_2、SE_3、关联质点AD_1、AD_3、AD_5以及颜色质点CD_1、CD_2、CD_3均具有负极性,并标 示为“_”。然而,关联质点AD_2、AD_4、AD_6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图18e显示显示器1800的局部,而显示器1800是结合应用像素图样1810、1820 以创造出由颜色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显示器1800每个行向上的像素是由交替 的像素图样1810与像素图样1820所构成。举例来说,在第零行向中,像素P(0,0)是采用像素图样1810,而像素P (1,0)是采用像素图样1820,且像素P (2,0)(未显示)又是采用像 素图样1810。类似地,在第一行向中,像素P(0,1)是采用像素图样1810,而像素P(l,l)是 采用像素图样1820,且像素P(2,1)(未显示)又是采用像素图样1810。在同一行向中,相 邻像素中邻接的关联质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未于图18e中标 示)。显示器1800的这些行向是水平对齐,并于垂直方向彼此交错,以使得第零行向的部分 颜色质点是垂直对齐于第一行向的部分颜色质点。具体而言,像素P(0,0)的颜色质点CD_1 是垂直对齐于像素P (0,1)的颜色质点CD_2。在同一行向上的所有像素是具有相同的极性,然而,交替相邻的两个行向是具有 相反的极性。举例来说,当第零行向为正质点极性,则第一行向为负质点极性。当换到下一 个图框后,则第零行向会改变成负质点极性,而第一行向会改变成正质点极性。一般而言, 序数为偶数的行向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序数为奇数的行向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 在显示器1800中,当序数X为偶数时,像素P (X,Y)便是采用像素图样1810,而当序数X为 奇数时,像素P(X,Y)便是采用像素图样1820。再者,当序数Y为偶数时,像素Ρ(Χ,Y)具有 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当序数Y为奇数时,像素P (X,Y)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如图18e所示,应用前述的像素图样,显示器1800便具有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 棋盘图案。如此一来,每个颜色质点将会具有四个液晶领域。由于每个行向上的开关元件 具有相同的极性,且交替两行向上开关元件具有相反的极性,所以显示器1800仅需采用开 关元件行反转机制便可达到四个液晶领域的效果。
图19a-图19h显示四种附加的扩展像素图样1910、1920、1930、1940,其中此四 个像素图样1910、1920、1930、1940均具有三个颜色分量,而每个颜色分量具有单一颜色质 点。图19i显示显示器1900的局部,而显示器1900是结合应用像素图样1910、1920、1930、 1940以创造出由颜色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由于每个行向上的开关元件具有相同 的极性,且交替两行向上开关元件具有相反的极性,所以显示器1900仅需采用开关元件行 反转机制便可达到四个液晶领域的效果。具体而言,图19a显示扩展像素图样191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标示为1910+)。 如前所述,像素会在每个影像图框之间反复切换成为第一质点极性图案与第二质点极性图 案。像素图样1910包括关联质点AD_1、AD_2、AD_3,而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 排列成为关联质点行向(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并非依序对应权利要求中的第一关联 质点、第二关联质点、第三关联质点,此处仅是以实施例举例,并非用以限制。也即权利要求 中的第一关联质点可对应此实施例的关联质点AD_1、关联质点AD_2或是关联质点AD_3,同 理也适用于第二关联质点与第三关联质点),其中关联质点AD_1与关联质点AD_2水平间 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且关联质点AD_2与关联质点AD 3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 距HDS。此外,开关元件SE_1、SE_2、SE_3是分别位于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内。像素 图样1910的第一颜色分量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1,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 质点CD_1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并使颜色质点CD_1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 质点偏移量VD0。颜色质点CD_1的电极是耦接至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而关联质点AD_1 的电极又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或者,颜色质点CD_1的电极也可直接耦接至开关元件SE 1。扩展像素图样1910的第二颜色分量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2,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 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2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并使颜色质点CD_2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O。颜色质点C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扩展像素 图样1910的第三颜色分量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3,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 色质点CD_3向右水平偏移关联质点AD_3水平质点偏移量HD0,并使颜色质点CD_3向下垂 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质点C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关联质点AD_3 的电极,而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又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颜色 质点CD_3的电极也可直接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 场。在图19a中,像素图样191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及 所有颜色质点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为使构成西洋图盘图案,关联质点AD_1、AD_3 也须为正极性,如此一来,关联质点AD_1、AD_3的电极可分别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SE_3。 然而,关联质点AD_2是 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在西洋棋盘极性图案中,对角邻接于关 联质点AD_2的这些颜色质点便要具有适当的极性。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关联质点 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其他像素的颜色质点的电极,其中这些颜色质点是分别对角邻接于关 联质点AD_2。在本发明如像素图样1910此特定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是耦接 至其右上角的颜色质点,并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912显示。如图19b所显示,当像素图样 1910 (标示为1910-)为负质点极性图案时,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及所有颜色质点 均具有负极性,且关联质点AD_1、AD_3也具有负极性。然而,关联质点AD_2是具有正极性。图19c显示扩展像素图样192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标示为1920+)。如前所述, 像素会在每个影像图框之间反复切换成为第一质点极性图案与第二质点极性图案。像素图 样1920包括关联质点AD_1、AD_2、AD_3,而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排列成为关联 质点行向,其中关联质点AD_1与关联质点AD_2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且关联质 点AD_2与关联质点AD_3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此外,开关元件SE_1、SE_2、 SE_3是分别位于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内。在像素图样1920中,像素图样1920的第 一颜色分量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1,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水平 对齐于关联质点AD_1,并使颜色质点CD_1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垂直质点偏移量 VDO0颜色质点CD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扩展像素图样1920的第二颜色分量 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2,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2水平对齐于关 联质点AD_3,并使颜色质点CD_2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 质点C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而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又耦接至开关元 件SE_2。扩展像素图样1920的第三颜色分量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3,而第三颜色分量 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3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并使颜色质点CD_3向下垂直偏 移关联质点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质点C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 场。在图19c中,像素图样192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及所 有颜色质点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为使构成西洋图盘图案,关联质点AD_2也须为正 极性,如此一来,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然而,关联质点AD_1、AD_3 是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在西洋棋盘极性图案中,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AD_1、AD_3的 这些颜色质点便要具有适当的极性。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1、AD_3的 电极是耦接至其他像素的颜色质点的电极,其中这些颜色质点是分别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AD_1、AD_3。在本发明如像素图样1920此特定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1、AD_3的电极是 分别耦接至其右下角的颜色质点,并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921、1922显示。如图19d所显 示,当像素图样1920 (标示为1920-)为负质点极性图案时,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及 所有颜色质点均具有负极性,且关联质点AD 2也具有负极性。然而,关联质点AD_1、AD_3 是具有正极性。图19e显示扩展像素图样193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标示为1930+)。如前所述,像 素会在每个影像图框之间反复切换成为第一质点极性图案与第二质点极性图案。像素图样 1930包括关联质点AD_1、AD_2、AD_3,而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排列成为关联质 点行向,其中关联质点AD_1与关联质点AD_2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且关联质点 AD_2与关联质点AD_3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此外,开关元件SE_1、SE_2、SE_3 是分别位于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内。在像素图样1930中,像素图样1930的第一颜色 分量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1,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水平对齐于 关联质点AD_1,并使颜色质点CD_1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1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 质点CD_1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扩展像素图样1930的第二颜色分量也具有单一 颜色质点CD_2,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2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 并使颜色质点CD_2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质点CD_2的 电极是耦接至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而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又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再 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颜色质点CD_2的电极也可是直接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扩展像 素图样1930的第三颜色分量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3,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 颜色质点CD_3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3,并使颜色质点CD_3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 垂直质点偏移量VD0。颜色质点C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 场。在图19e中,像素图样193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及所 有颜色质点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为使构成西洋图盘图案,关联质点AD_2也须为正 极性,如此一来,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然而,关联质点AD_1、AD_3 是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在西洋棋盘极性图案中,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AD_1、AD_3的 这些颜色质点便要具有适当的极性。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1、AD_3的 电极是耦接至其他像素的颜色质点的电极,其中这些颜色质点是分别对角邻接于关联质点 AD_1、AD_3。在本发明如像素图样1930此特定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1、AD_3的电极是 分别耦接至其右上角的颜色质点,并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931、1932显示。如图19f所显 示,当像素图样1930 (标示为1930-)为负质点极性图案时,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及 所有颜色质点均具有负极性,且关联质点AD_2也具有负极性。然而,关联质点AD_1、AD_3 是具有正极性。图19g显示扩展像素图样1940的正质点极性图案(标示为1940+)。如前所述,像素会在每个影像图框之间反复切换成为第一质点极性图案与第二质点极性图案。像素图 样1940包括关联质点AD_1、AD_2、AD_3,而关联质点AD_1、AD_2、AD_3是依序排列成为关联 质点行向,其中关联质点AD_1与关联质点AD_2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且关联质 点AD_2与关联质点AD_3也水平间隔一个水平质点间距HDS。此外,开关元件SE_1、SE_2、 SE_3是分别位于关联质点AD_1、AD_2、AD_3内。像素图样1940的第一颜色分量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1,而第一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1水平对齐于关联质点AD_2, 并使颜色质点CD_1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O。颜色质点CD_1的 电极是耦接至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而关联质点AD_1的电极又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或 者,颜色质点CD_1的电极也可直接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扩展像素图样1940的第二颜色 分量也具有单一颜色质点CD_2,而第二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2水平对齐 于关联质点AD_2,并使颜色质点CD_2向下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2垂直质点偏移量VDO。颜 色质点C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开关元件SE_2。扩展像素图样1940的第三颜色分量也具有单 一颜色质点CD_3,而第三颜色分量的排列方式是将颜色质点CD_3向右水平偏移关联质点 AD_3水平质点偏移量HDO,并使颜色质点CD_3向上垂直偏移关联质点AD_3垂直质点偏移 量VDO。颜色质点CD_3的电极是耦接至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而关联质点AD_3的电极又 耦接至开关元件SE_3。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颜色质点CD_3的电极也可直接耦接至开 关元件SE_3。如前所述,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可于颜色质点中有效地增强边缘电 场。在图19g中,像素图样1940为正质点极性图案,因此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及 所有颜色质点均具有正极性,并标示为“ + ”。为使构成西洋图盘图案,关联质点AD_1、AD_3 也须为正极性,如此一来,关联质点AD_1、AD_3的电极可分别耦接至开关元件SE_1、SE_3。 然而,关联质点AD_2是具有负极性,并标示为“_”。在西洋棋盘极性图案中,对角邻接于关 联质点AD 2的这些颜色质点便要具有适当的极性。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关联质点 AD_2的电极是耦接至其他像素的颜色质点的电极,其中这些颜色质点是分别对角邻接于关 联质点AD_2。在本发明如像素图样1940此特定的实施例中,关联质点AD_2的电极是耦接 至其右上角的颜色质点,并以铟锡氧化物连接件1942显示。如图19h所显示,当像素图样 1940 (标示为1940-)为负质点极性图案时,开关元件SE_1、SE_2、SE_3以及所有颜色质点 均具有负极性,且关联质点AD_1、AD_3也具有负极性。然而,关联质点AD_2是具有正极性。图19i显示显示器1900的局部,而显示器1900是结合应用像素图样1910、1920、 1930,1940以创造出由颜色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棋盘图案。为求附图清楚,图19i并未显 示供给开关元件电源的栅极线与源极线,而栅极线与源极线将于其他附图中再详加显示与 描述。再者,每个像素的背景区域是用阴影表示,以更加清楚表示每个像素中的构件,且此 阴影仅是用于解说的目的。显示器1900中每个序数为奇数的行向上的像素是由交替的像 素图样1940与像素图样1920所构成。举例来说,在第一行向中,像素P(0,1)是采用像素 图样1940,而像素P (1,1)是采用像素图样1920,且像素P (2,1)(未显示)又是采用像素图 样1940。显示器1900中每个序数为偶数的行向上的像素是由交替的像素图样1930与像 素图样1910所构成。举例来说,在第零行向中,像素P(0,0)是采用像素图样1930,而像素 P(LO)是采用像素图样1910,且像素P(2,0)(未显示)又是采用像素图样1930。在同一行 向中,相邻像素中邻接的关联质点是垂直对齐,并水平间隔一个水平直点间距HDS(未于图 19 中标示)。显示器1900的这些行向是水平对齐,并于垂直方向彼此交错,以使得第零行 向的部分颜色质点是垂直对齐于第一行向的部分颜色质点。具体而言,像素P(0,0)的颜色 质点CD_1是垂直对齐于像素P (0,1)的颜色质点CD_2。在同一行向上的所有像素是具有相同的极性,然而,交替相邻的两个行向是具有 相反的极性。举例来说,当第零行向为正质点极性,则第一行向为负质点极性。当换到下一个图框后,则第零行向会改变成负质点极性,而第一行向会改变成正质点极性。一般而言, 序数为偶数的行向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序数为奇数的行向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 再者,在同一列项上所有的开关元件均具有相同的极性,而这种行向极性的配置便是开关 元件行反转驱动机制的一个范例。在显示器1900中,当序数X为奇数且序数Y为偶数时, 像素P (X,Y)便是采用像素图样1940,而当序数X为偶数且序数Y也为偶数时,像素P (X,Y) 便是采用像素图样1930,且当序数X为奇数且序数Y也为奇数时,像素P (X,Y)便是采用像 素图样1920,又当序数X为偶数且序数Y为奇数时,像素P (X,Y)便是采用像素图样1910。 再者,当序数Y为偶数时,像素P (X,Y)具有第一质点极性图案,而当序数Y为奇数时,像素 P(X,Y)具有第二质点极性图案。如图19i所示,应用前述的像素图样,显示器1900便具有由质点极性构成的西洋 棋盘图案。如此一来,每个颜色质点将会具有四个液晶领域。由于每个行向上的开关元件 具有相同的极性,且交替两行向上开关元件具有相反的极性,所以显示器1900仅需采用开 关元件行反转机制便可达到四个液晶领域的效果。本发明的许多实施例可制作为7英吋(inch)宽荧幕WVGA 800x480解析度规格的 彩色显示器,而此显示器是采用开关元件点反转驱动机制。此宽荧幕显示器的解析度在水 平方向的解析度为800个像素,且在垂直方向为480个像素。此外,此彩色像素的尺寸是高 190. 5 μ m且宽190. 5 μ m。每个像素可利用彩色滤光材料而分成三个颜色分量(即红、绿与 蓝色)。如此一来,宽视频图像阵列在水平方向的解析度为2400(800x3)个颜色分量,且在 垂直方向为480个颜色分量。每个颜色分量的理论尺寸是宽63. 5 μ m且高190. 5 μ m,不过, 有部份区域是要用于设置为元件装置区域及/或关联质点。此外,显示器共有480列,且每 一行向上共有2400个开关元件。元件装置区域是由开关元件(薄膜晶体管)与存储电容 所组成,且元件装置区域的理论尺寸是宽63. 5 μ m且高38. Oym0然而,考虑垂直与水平质 点间距的因素后,元件装置区域的实际尺寸是宽55. 5 μ m且高35. 0 μ m。在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可使用默克公司(Merck)所生产的垂直配向液晶,如 型号MLC-6884的具有负介电异向性(negative dielectric anisotropy)特性的垂直配 向液晶。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Nissan Chemical IndustrialLimited)生产型号 SE-5300的聚酰亚胺(p0lyimide,PI)可用于达成无预倾角的垂直液晶配向效果,且无需要 进行摩擦配向(rubbing)的步骤。其他型号的垂直配向聚酰亚胺也可达到垂直液晶配向的 效果,诸如日产的垂直配向聚酰亚胺SE-1211、SE-7511L、RN-1566, RN-1681以及日本合成 橡胶株式会社(JapanSynthetic Rubber Corporation, JSR)的垂直配向聚酰亚胺AL1H659、 AL60101、JALS688-R11、JALS-2096-R14。其他由默克公司所生产的垂直配向液晶的型号 尚包括 MLC-6008、MLC-6609、MLC-6610、MLC-6882、MLC-6883、MLC-6885、MLC-6886。相较 于其他采用突起物或是铟锡氧化物沟槽几何形状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而言,本发明 的面板的制作过程是无需进行摩擦配向的步骤,且上、下基板在对组时也无需高精准的对 位。此外,在不同颜色质点与元件装置区域之间的连接导线(可为铟锡氧化物材质)的 宽度为3μπι,而上、下偏振片是贴附于面板上,且一般的液晶层间距(cell gap)约略介于 2. 0 μ m 3. 5 μ m。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显示器是应用图13d-图13f的像素图样、质点极 性图案与像素排列方式,其中每个颜色分量是分割成三个颜色质点并搭配两个关联质点。以第一颜色分量而言,元件装置区域包括开关元件SE_1与存储电容,而关联质点AD_1具有 可产生电性偏压的电极。如此一来,关联质点AD_1的理论尺寸是宽63. 5 μ m且高38.0 μ m。 然而,考虑垂直与水平质点间距的因素后,元件装置区域(关联质点)的实际尺寸是宽 55. 5 μ m且高35. Oym0关联质点AD_4为铟锡氧化物质点,且其理论尺寸是宽63. 5 μ m且高 38. 0 μ m。然而,考虑垂直与水平质点间距的因素后,元件装置区域(关联质点)的实际尺寸 是宽55. 5 μ m且高35. Oym0此外,每个颜色质点的理论尺寸是宽63. 5 μ m且高48. 2 μ m。 然而,考虑垂直与水平质点间距的因素后,元件装置区域的实际尺寸是宽55. 5μπι且高 45. 2 μ m0也即在实际尺寸下,第一颜色分量的每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CD_1_3)是 宽55. 5 μ m且高45. 2 μ m,而关联质点AD 1是宽55. 5 μ m且高35 μ m,且关联质点AD_4是宽 55. 5μπι且高35μπι。类似地,以第二、第三颜色分量而言,每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 CD_2_3、CD_3_1、CD_3_2、CD_3_3)是宽 55. 5 μ m 且高 45. 2 μ m,而关联质点 AD_2、AD_3 是宽 55. 5 μ m且高35 μ m,且关联质点AD_5、AD_6是宽55. 5 μ m且高35 μ m。这些关联质点可利用 黑矩阵材料(black matrix material)覆盖,以使关联质点成为不透光(optical opaque) 的质点。在5伏特的外加电压下,依据本发明概念的显示器可达到高于700对比度的显示 效果。再者,此显示器具有非常广的视角(对比度大于5的范围),且此视角尚需依据贴附 于面板上的偏振片而定。本发明众多的实施例主要是使用四种类型的偏振片一般线性偏 振片(不含多域垂直配向广视角光学补偿膜),多域垂直配向广视角偏振片(贴附多域垂 直配向广视角光学补偿膜),一般圆偏振片(不含多域垂直配向广视角光学补偿膜)以及 多域垂直配向广视角圆偏振片(贴附多域垂直配向广视角光学补偿膜)。多域垂直配向广 视角光学补偿膜(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具有负双折射的单轴(uniaxial)以及双 轴(biaxial)薄膜,造成总共约-IOOnm -300nm的延迟值(retardation) 。具体而言,以 使用一般线性偏振片且不含多域垂直配向广视角光学补偿膜的显示器而言,其水平或垂直 方向区域的视角是大于士85°,而两个对角线方向区域的视角也大于士50°。此外,以使 用多域垂直配向广视角偏振片搭配多域垂直配向广视角光学补偿膜的显示器而言,其各方 向区域的视角均是大于士85°。另外,相较于线偏振片而言,圆偏振片可增加两倍的光穿 透率(opticaltransmission)。也即,使用多域垂直配向圆偏振片的显示器可同时提升光 穿透率与视角。再者,相较于不采用关联质点的类似设计的多域垂直配向显示面板(MVA panel)而言,依据本发明而采用关联质点的显示器具有更稳定的多域垂直配向动作(MVA operation)以及更快速的切换开关反应时间。本发明的许多实施例可制作为2. 2英吋QVGA240x320解析度规格的彩色显示器, 而此显示器是采用开关元件行反转驱动机制。此外,彩色像素的尺寸是高141 μ m且宽 141 μ m。每个像素可利用彩色滤光材料而分成三个颜色分量(即红、绿与蓝色)。如此一 来,QVGA显示器在水平方向的解析度为720(240x3)个颜色分量,且在垂直方向为320个颜 色分量。每个颜色分量的理论尺寸是宽47 μ m且高141 μ m,不过,有部份区域是要用于设置 为元件装置区域以及关联质点。此外,显示器在每行上具有720个开关元件,并在每列上具 有320个开关元件,以使开关元件的总数量为720x320。元件装置区域是由开关元件(薄膜 晶体管)与存储电容所组成,且元件装置区域的理论尺寸是宽47 μ m且高38.0 μ m。然而, 考虑垂直与水平质点间距的因素后,元件装置区域的实际尺寸是宽41 μ m且高35. 0 μ m。
在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可使用默克公司所生产的垂直配向液晶,如型号 MLC-6884的具有负介电异向性特性的垂直配向液晶。日本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所生产型 号SE-5300的聚酰亚胺可用于达成无预倾角的垂直液晶配向效果。相较于其他采用突起物 或是铟锡氧化物沟槽几何形状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而言,本发明的面板的制作过程 是无需进行摩擦配向的步骤,且上、下基板在对组时也无需高精准的对位。此外,在不同颜 色质点与元件装置区域之间的连接导线(可为铟锡氧化物材质)的宽度为3μπι,而上、下偏 振片是贴附于面板上,且一般的液晶层间距(cell gap)约略介于2. 0 μ m 3. 5 μ m。在本发明的一个特定实施例中,显示器是应用图5a_图5h、6a的像素图样、质点极 性图案与像素排列方式,其中每个颜色分量是分割成三个颜色质点并搭配一个关联质点。 以第一颜色分量而言,元件装置区域包括开关元件SE_1与存储电容,并会与一电极处于电 性偏压的状态以创造出关联质点AD_1。如此一来,关联质点AD_1的理论尺寸是宽47.0μπι 且高38.0μπι。然而,考虑垂直与水平质点间距的因素后,元件装置区域(关联质点)的 实际尺寸是宽41. 0 μ m且高35. Oym0此外,每个颜色质点的理论尺寸是宽47. 0 μ m且高 34. 3 μ m。然而,考虑垂直与水平质点间距的因素后,元件装置区域的实际尺寸是宽41. 0 μ m 且高31.3μπι。也即在实际尺寸下,第一颜色分量的每个颜色质点(CD_1_1、CD_1_2、 CD丄3)是宽41. 0 μ m且高31. 3 μ m,而关联质点AD_1是宽41. Oym且高35 μ m。类似地,以 第二、第三颜色分量而言,每个颜色质点(CD_2_1、CD_2_2、CD_2_3、CD_3_1、CD_3_2、CD_3_3) 是宽41. 0 μ m且高31. 3 μ m,而关联质点AD_2、AD_3是宽41. 0 μ m且高35 μ m。在5伏特的外加电压下,此显示器可达到高于600对比度的显示效果。再者,以使 用多域垂直配向广视角偏振片的显示器而言,其具有非常宽的视角,且各方向区域的视角 均是大于士85°。此外,以使用一般线性偏振片且不含多域垂直配向广视角光学补偿膜的 显示器而言,其水平或垂直方向区域的视角是大于士85°,而两个对角线方向区域的视角 也大于士50°。另外,相较于线偏振片而言,圆偏振片可增加为两倍的光穿透率。也即,使 用多域垂直配向圆偏振片的显示器可同时提升光穿透率与视角。再者,相较于不采用关联 质点的类似设计的多域垂直配向显示面板而言,依据本发明而采用关联质点的显示器具有 更稳定的多域垂直配向动作(MVA operation)以及更快速的切换开关反应时间。尽管依据本发明的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可于较低制作成本下而具有广视 角,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仍会以光学补偿的方式进一步提升视角。举例来说,本发明的 某些实施例是采用具有光轴是垂直指向(vertical oriented)的负双折射(negative birefringence)光学补偿膜以提升视角,其中此光学补偿膜可贴附于上基板、下基板或两 者。其他的实施例可采用具有单轴以及双轴的光学补偿膜,其中此补偿膜可具有负双折射 性质。在某些实施例中,具有平行光轴的正补偿膜可搭配具有垂直光轴指向的负补偿膜一 起使用。再者,包含前述组合的多层膜也可被使用于显示器上。其他实施例也有使用圆偏 振片以同时提升光穿透率与视角。再者,其他实施例也有使用圆偏振片搭配光学补偿膜以 再进一步同时提升光穿透率与视角。在本发明不同的实施例中,公开出许多新颖的结构与方式以使得无需利用基板上的实体形貌,即可制作出多域垂直配向液晶显示器。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公开如上, 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技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 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特别是如其他形式的像素定义、质点极性图案、像素图样、极性、边缘电场、电极、基板等等。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随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包括一第一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序一颜色质点,而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具有电极;一第一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的电极,并设定成将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一第一极性;以及一第一关联质点,该第一关联质点具有电极,并设定成具有该第一极性,且该第一开关元件是位于该第一关联质点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一开关元件是耦接至该第一关联 质点的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还包括一第二关联质点,而该第二关联质 点是垂直对齐于该第一关联质点,并水平间隔该第一关联质点至少一水平质点间距,且该 第二关联质点具有电极,并设定成具有一第二极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还包括一第二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序二颜色质点,而该第一序二颜色质点具有电极,且该第 二关联质点是位于该第一序二颜色质点与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之间;以及一第二开关元件,位于该第二关联质点内,并耦接至该第一序二颜色质点的电极,且该 第一开关元件是设定成将该第一序二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该第一极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一颜色分量还包括一第二序一颜色质点,而该第二序一颜色质点具有耦接至该第 一开关元件的电极,且该第二序一颜色质点是垂直偏移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一垂直质点偏 移量,并水平偏移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一水平质点偏移量;而该第二颜色分量还包括一第二序二颜色质点,而该第二序二颜色质点具有耦接至该 第二开关元件的电极,且该第二序二颜色质点是垂直偏移该第一序二颜色质点该垂直质点 偏移量,并水平偏移该第一序二颜色质点该水平质点偏移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一颜色分量是位于该第二关联质 点的一第一侧,且该第二颜色分量是位于该第二关联质点的一第二侧。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一颜色分量还包括一第三序一颜色质点,而该第三序一颜色质点具有耦接至该第 一开关元件的电极,且该第三序一颜色质点是垂直偏移该第二序一颜色质点该垂直质点偏 移量,并水平偏移该第二序一颜色质点该水平质点偏移量;而该第二颜色分量还包括一第三序二颜色质点,而该第三序二颜色质点具有耦接至该 第二开关元件的电极,且该第三序二颜色质点是垂直偏移该第二序二颜色质点该垂直质点 偏移量,并水平偏移该第二序二颜色质点该水平质点偏移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该第二序一颜 色质点以及该第三序一颜色质点是排列成一左右左锯齿图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一序二颜色质点、该第二序二颜 色质点以及该第三序二颜色质点是排列成一右左右锯齿图案。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还包括一第三关联质点,垂直对齐于该第一关联质点,并水平间隔该第一关联质点该水平质 点间距,且该第三关联质点具有电极,并设定成具有该第二极性;一第三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序三颜色质点、一第二序三颜色质点以及一第三序三颜 色质点;以及一第三开关元件,位于该第三关联质点内,并耦接至该第一序三颜色质点的电极、该第 二序三颜色质点的电极以及该第三序三颜色质点的电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三开关元件是设定成将该第一 序三颜色质点、该第二序三颜色质点以及该第三序三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该第一极性。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还包括一第三关联质点,垂直对齐于该第二关联质点,并水平间隔该第二关联质点该水平质 点间距,且该第三关联质点具有电极,并设定成具有该第一极性;一第三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序三颜色质点、一第二序三颜色质点以及一第三序三颜 色质点;以及一第三开关元件,位于该第三关联质点内,并耦接至该第一序三颜色质点的电极、该第 二序三颜色质点的电极以及该第三序三颜色质点的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三开关元件是设定成将该第一 序三颜色质点、该第二序三颜色质点以及该第三序三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该第一极性。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三开关元件是耦接至该第三关 联质点的电极。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还包括一第三关联质点,垂直对齐于该第一关联质点,并水平间隔该第一关联质点该水平质 点间距,且该第三关联质点具有电极,并设定成具有该第二极性;一第三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序三颜色质点与一第二序三颜色质点;以及一第三开关元件,位于该第三关联质点内,并耦接至该第一序三颜色质点的电极与该 第二序三颜色质点的电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三开关元件是设定成将该第一 序三颜色质点与该第二序三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该第一极性。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还包括一第三关联质点,垂直对齐于该第二关联质点,并水平间隔该第二关联质点该水平质 点间距,且该第三关联质点具有电极,并设定成具有该第一极性;一第三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序三颜色质点与一第二序三颜色质点;以及一第三开关元件,位于该第三关联质点内,并耦接至该第一序三颜色质点的电极与该 第二序三颜色质点的电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三开关元件是设定成将该第一 序三颜色质点与该第二序三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该第一极性。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三开关元件是耦接至该第三关 联质点的电极。
2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还包括一第三关联质点,垂直对齐于该第一关联质点,并水平间隔该第一关联质点该水平质 点间距,且该第三关联质点具有电极,并设定成具有该第二极性;一第三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序三颜色质点;以及一第三开关元件,位于该第三关联质点内,并耦接至该第一序三颜色质点的电极。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三开关元件是设定成将该第一 序三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该第一极性。
2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还包括一第三关联质点,垂直对齐于该第二关联质点,并水平间隔该第二关联质点该水平质 点间距,且该第三关联质点具有电极,并设定成具有该第一极性; 一第三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序三颜色质点;以及一第三开关元件,位于该第三关联质点内,并耦接至该第一序三颜色质点的电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三开关元件是设定成将该第一 序三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该第一极性。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三开关元件是耦接至该第三关 联质点的电极。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其中该第一颜色分量是垂直对齐于该第三颜色分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液晶显示器的像素,包括一第一颜色分量,具有一第一序一颜色质点,而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具有电极;一第一开关元件,耦接至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的电极,并设定成将该第一序一颜色质点的极性驱动为一第一极性;以及一第一关联质点,该第一关联质点具有电极,并设定成具有该第一极性,且该第一开关元件是位于该第一关联质点内。这些颜色质点与关联质点的电压极性的排列方式可使颜色质点的边缘电场会于颜色质点中产生多个液晶领域。具体而言,此排列方式为关联质点的极性会与邻接的颜色质点的极性相反。
文档编号G02F1/1362GK101833206SQ201010125538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1日
发明者王协友 申请人:协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王协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