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部件、显影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66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送部件、显影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部件、显影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显影剂对潜像进行显影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可拆装的显影剂盒作为用 于将显影剂补给显影装置的消耗品。该显影剂盒可以称为例如调色剂盒,并可以包括容 纳显影剂的圆筒形的盒体,输送部件可以设在该盒体内(例如参照JP-A-2005-221825和 JP-A-2006-030488)。输送部件可以例如是沿着盒体的内径卷绕的螺旋形金属线。输送部 件通过朝一定方向旋转,将盒体内的显影剂在进行搅拌的同时输送到形成在盒体的端部的 出口。从显影剂盒的出口被输出的显影剂补给显影装置。

发明内容
在含有输送部件的显影剂盒中,输送部件能够通过旋转将显影剂盒内的显影剂从 上游侧输送并输出到下游侧,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显影剂的输送方向上,比起在上游侧显影 剂作用于输送部件的弧形部件的力,减少在下游侧显影剂作用于输送部件的弧形部件的 力。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包括旋转轴;多个支撑部件, 该多个支撑部件从所述旋转轴沿着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以及多个弧形部 件,每个弧形部件的一端均由所述支撑部件中的一个支撑部件分别支撑,另一端沿着与所 述轴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弧,其中当在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存在相邻的所 述弧形部件在所述轴向上重叠的多个重叠区域;并且所述多个重叠区域中靠近所述旋转轴 的一端的至少一个重叠区域的长度,大于所述重叠区域中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的各重 叠区域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所述输送部件,其中,所述旋转轴的 横截面是大致十字形状。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所述输送部件,其中,所述多个弧形 部件以在所述轴向实质上交错的方式配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所述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还包括刮 取部件,该刮取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所述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还包括大 致U形状的排出部件,该排出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一方面的所述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还包括刮 取部件,该刮取部件设置成比所述多个弧形部件更接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盒体,该盒体包括收容显 影剂的盒室和用于从所述盒室输出显影剂的排出口 ;以及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在所述盒 体内旋转,并包括旋转轴;多个支撑部件,该多个支撑部件从所述旋转轴沿着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以及多个弧形部件,每个弧形部件的一端均由所述支撑部件中 的一个支撑部件分别支撑,另一端沿着与所述轴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弧,其中当在 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存在相邻的所述弧形部件在所述轴向上重叠的多个重叠区 域;并且所述多个重叠区域中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的至少一个重叠区域的长度,大于所 述重叠区域中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的各重叠区域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七方面的所述显影剂盒,其中,所述旋转轴在 横截面中是大致十字形状。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七方面的所述显影剂盒,其中,所述多个弧形 部件以在所述轴向实质上交错的方式配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七方面的所述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还包括刮 取部件,该刮取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七方面的所述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还包括 大致U形的排出部件,该排出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七方面的所述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还包括 刮取部件,该刮取部件设置成比所述多个弧形部件更接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保持器, 该图像保持器保持图像;潜像形成单元,该潜像形成单元在所述图像保持器上形成潜像; 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使所述潜像显影;转印单元,该转印单元将显影后的图像转印到记录 介质上;定影单元,该定影单元将转印后的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盒体,该盒体包括 收容显影剂的盒室和用于从所述盒室输出显影剂的排出口 ;以及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在 所述盒体内旋转,并包括旋转轴;多个支撑部件,该多个支撑部件从所述旋转轴沿着与所 述旋转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以及多个弧形部件,每个弧形部件的一端均由所述支撑 部件中的一个支撑部件分别支撑,另一端沿着与所述轴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弧,其中 当在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存在相邻的所述弧形部件在所述轴向上重叠的多个重 叠区域;并且所述多个重叠区域中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的至少一个重叠区域的长度,大 于所述重叠区域中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的各重叠区域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十三方面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 旋转轴在横截面中是大致十字形状。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十三方面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 多个弧形部件以在轴向实质上交错的方式配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十三方面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 装置还包括刮取部件,该刮取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本发明的第十七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十三方面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 装置还包括大致U形的排出部件,该排出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本发明的第十八方面提供根据所述第十三方面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 装置还包括刮取部件,该刮取部件设置成比所述多个弧形部件更接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六方面,在这样的部位减少显影剂作用于弧形部件的力, 即在旋转轴的轴向,相邻的弧形部件的重叠区域的长度比其他相邻的弧形部件的重叠区
5域的长度长。根据本发明的第七至第十二方面,在这样的部位减少显影剂作用于弧形部件的 力,即在旋转轴的轴向,相邻的弧形部件的重叠区域的长度比其他相邻的弧形部件的重叠 区域的长度长。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至第十八方面,在这样的部位减少显影剂作用于弧形部件的 力,即在旋转轴的轴向,相邻的弧形部件的重叠区域的长度比其他相邻的弧形部件的重叠 区域的长度长。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图;图3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影剂盒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显影剂盒的垂直横截面图;图6是表示显影剂盒的水平横截面图;图7是表示在图6的箭头VII-VII的方向上观察的显影剂盒的横截面图;图8A和图8B是显影剂盒的垂直横截面图的放大图;图9A和图9B是描述弧形输送部件的变形和输送性能的示意图;图10是表示根据变形例(3)的显影剂的输送状态的图;图11是表示根据变形例(3)的输送部件的立体图;以及图12是表示根据变形例(4)的弧形输送部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应注意的是,在以下的图中,将图 像形成装置的纵向方向表示为X轴方向,沿着X轴的箭头X和-X分别表示前/后方向;水 平方向表示为Y轴方向,沿着Y轴的箭头Y和-Y分别表示右/左方向,上下方向表示为Z 轴方向,沿着Z轴的箭头Z和-Z分别表示上/下方向。纵向方向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主扫描 方向;水平方向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副扫描方向。下方向是重力方向。另外,在图中,出现在 圆圈中的点表示从纸张背面朝纸张正面指向的箭头,出现在圆圈中的“X”表示从纸张正面 朝纸张背面指向的箭头。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U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 装置U包括设在图像形成装置U的顶部的自动原稿供给器Ul以及支撑自动原稿供给器Ul 的装置本体U2。在装置本体U2的顶部,设有输出纸张(介质的一例)的纸张输出单元TRh。 在装置本体U2的下部,可拆装地安装有存储纸张的多个纸张供给单元TRl至TR4。在装置 本体U2的上部前面,可打开地支撑有前盖Ua (前面开闭部件的一例)。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U的内部结构的图。自动原稿供给器Ul包括原稿供给 器TGl和原稿输出单元TG2。在原稿供给器TGl上堆叠有待复印的多个原稿Gi。各原稿Gi从原稿供给器TGl供给,被输送通过位于装置本体U2的顶部的透明的原稿读取表面PG上 的原稿读取位置,并输出在原稿输出单元TG2上。自动原稿供给器Ul还包括操作单元UI、 曝光光学系统A等,该操作单元UI由用户操作来输入操作指令信号,例如来开始图像形成 操作。来自在自动原稿供给器Ul的原稿读取表面PG上输送的原稿或者手动放置在原稿读 取表面PG上的原稿的光经由曝光光学系统A而反射到固态图像传感器CCD。固态图像传感 器CCD将反射光转换成表示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电信号。图像数据转换器IPS 将从固态图像传感器CCD输入的RGB电信号转换成表示黑色(K)、黄色(Y)、品红色(M)和 青色(C)的图像数据,并暂时存储该图像数据。然后,图像数据转换器IPS将图像数据输出 到潜像形成装置的驱动电路DL。应注意的是,如果原稿图像是单色图像,则在驱动电路DL 内仅输入黑色图像数据。驱动电路DL包括用于颜色Y、M、C和K(未示出)的驱动电路,并 将与所输入的图像数据对应的信号输出到潜像形成装置LHy、LHm, LHc和LHk,这些潜像形 成装置LHy、LHm, LHc和LHk是分别针对颜色Y、M、C和K而提供的。设在装置本体U2内的可见图像形成装置Uy、Um、Uc和Uk分别形成颜色Y、M、C和 K的可见图像。潜像形成装置LFy至LHk的光源利用Y、M、C和K潜像写入光照射旋转的图 像保持器PRy、PRm、PRc和PRk。潜像形成装置LFy至LHk例如由发光二极管(LED)阵列构 成。与黄色对应的可见图像形成装置Uy包括旋转的图像保持器PRy、充电单元CRy、潜像 形成装置LHy、显影装置Gy、转印单元Tly以及图像保持器清洁器CLy。图像保持器PRy、充 电单元Cry以及图像保持器清洁器Cly构成可从装置本体U2拆装的图像保持器单元。可 见图像形成装置Um、Uc和Uk的各方具有与可见图像形成装置Uy相同的构造。图像保持器I3Ry、PRm、PRc和PRk由充电单元CRy、CRm、CRc和CRk充电,分别在图 像写入位置Qly、Qlm、Qlc和Qlk利用潜像写入光Ly、Lm、Lc和Lk在图像保持器的表面上形 成潜像。这些潜像在显影区域Q2y、Q2m、Q2c和Q2k中使用显影辊R0y、R0m、R0c和ROk(显 影装置Gy、Gm、Gc和Gk的显影剂保持器的各自例子)上的显影剂进行显影,这些潜像通过 该显影过程分别成为调色剂图像。在本上下文中,应注意的是,调色剂图像是可见图像的一 例。这些调色剂图像被运送到一次转印区域Q3y、Q3m、Q3c和Q3k,在这些区域中,各调色剂 图像与中间转印带B(中间转印单元的一例)接触。在一次转印区域Q3y、Q3m、Q3c和Q3k 中,一次转印单元Tly、Tim、Tlc和Tlk各自设在中间转印带B的与图像保持器PRy、PRm、 PRc和PRk各自设置的一侧对置的一侧。从由控制器C控制的电源电路E向一次转印单元 Tly、Tim、Tlc和Tlk的各方施加一次转印电压,该一次转印电压具有与调色剂的充电极性 相反的极性。一次转印单元Tly、Tim、Tlc和Tlk将图像保持器PRy至PRk上的调色剂图 像分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B。在调色剂图像的一次转印之后,图像保持器清洁器CLy、 CLm, CLc和CLk分别从图像保持器PRy、PRm、PRc和PRk的表面去除残留物和其他附着物。 这样,清洁图像保持器PRy、PRm、PRc和PRk的表面。然后,图像保持器PRy、PRm、PRc和PRk 的表面再次由充电单元CRy、CRm, CRc和CRk分别充电。在图像保持器PRy至PRk的上部设有带模块BM(中间转印单元的一例),该带模 块BM可在上下方向移动并可在前向方向被拉出。带模块BM包括中间转印带B、带驱动辊 Rd (中间转印单元用的驱动部件的一例)、张紧辊Rt (中间转印单元用的张紧部件的一例)、 行走辊Rw(弯曲防止部件的一例)、惰辊Rf (从动部件的一例)、支承辊T2a( 二次转印区域 对置部件的一例)、以及一次转印单元Tly、Tlm、Tlc和Tlk。中间转印带B由带支撑辊(中间转印单元用的支撑部件的一例)可旋转地支撑,该带支撑辊由以下构成带驱动辊Rd、张 紧辊Rt、行走辊Rw、惰辊Rf以及支承辊T2a。二次转印辊T2b ( 二次转印部件的一例)设置 成与中间转印带B的与支承辊T2a接触的表面对置。二次转印单元T2由支承辊T2a和二 次转印辊T2b构成。二次转印辊T2b和中间转印带B形成在它们之间的二次转印区域Q4。 一次转印单元Tly、Tim、Tlc和Tlk通过在一次转印区域Q3y、Q3m、Q3c和Q3k中依次重叠 并转印各色的各自调色剂图像来形成单色或多色调色剂图像。该单色或多色调色剂图像被 运送到二次转印区域Q4。在可见图像形成装置Uy至Uk的下部设有四对左/右导轨GR (引导部件的一例)。 导轨GR在图像形成装置U的前后方向可移动地支撑纸张供给单元TRl至TR4。各拾取辊 Rp (介质拾取部件的一例)拾取存储在纸张供给单元TRl至TR4的各方内的纸张S,各对延 迟辊Rs (介质分离部件的一例)单独分离纸张S。多对供给辊Ra (介质输送部件的一例) 将纸张S沿着纸张路径SH(介质路径的一例)输送到配准辊Rr (转印区域的输送正时用的 配准部件的一例),该配准辊Rr设在纸张输送方向的二次转印区域Q4的上游侧。纸张输送 装置由纸张路径SH、供给辊Ra、配准辊Rs等构成。配准辊Rr在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B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输送到二次转印区域Q4中 时的时刻对应的时刻,将纸张S输送到二次转印区域Q4。支承辊T2a电接地,当纸张S通过 二次转印区域Q4时,在控制器C的控制下从电源电路E向二次转印辊T2b施加二次转印电 压,该二次转印电压具有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在此期间,二次转印单元T2将中间 转印带B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S上。在调色剂图像的二次转印之后,中间转印带B 由带清洁器CLb (中间转印单元清洁器的一例)清洁。在图像形成装置U中,将图像保持器 PRy至PRk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张S上的转印单元由一次转印单元Tly至Tlk、 中间转印带B以及二次转印单元T2构成。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S被输送到定影区域 Q5,该定影区域Q5是位于定影装置F的加热辊Fh (热定影部件的一例)和加压辊Fp (压力 定影部件的一例)之间的压接区域,纸张S在通过定影区域的同时被加热并被定影。进行了 加热和定影后的纸张S由输出辊Rh(介质输出部件的一例)输出到纸张输出单元TRh(介 质输出单元的一例)。在带模块BM的上部设有显影剂盒Ky、Km、Kc和Kk。显影剂盒Ky、Km、Kc和Kk分 别存储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显影剂,并将显影剂运送到并补给图像 形成装置U。存储在显影剂盒Ky、Km、Kc和Kk内的显影剂,响应于由显影装置Gy、Gm、Gc和 Gk进行的显影剂消耗,通过显影剂补给路径(未示出)补给显影装置Gy、Gm、Gc和Gk。显 影剂可以是例如包括磁性载体和具有外添剂的调色剂的两组分显影剂。图像形成装置U包括上框架体UF和下框架体LF。上框架体UF支撑可见图像形成 装置Uy至Uk以及设在可见图像形成装置Uy至Uk的上部的部件,即带模块BM等。下框架 体LF支撑导轨GR以及纸张供给部件,即拾取辊Rp、延迟辊Rs、供给辊Ra等,导轨GR支撑 纸张供给单元TRl至TR4,纸张供给部件从纸张供给单元TRl TR4的各方供给纸张。图3是描述当前盖Ua打开且黄色显影剂盒Ky取下时的图像形成装置U的状态的 图。装置本体U2利用铰链Ub可旋转地支撑图像形成装置U的前盖Ua。更具体地说,前盖 Ua可在当图像形成操作进行中或者等待时的正常位置(参照图1)、与当显影剂盒Ky至Kk 或者可见图像形成装置Uy、Um、Uc、Uk的更换之类的维护进行中时的维护位置(参照图3)之间移动。在前盖Ua的内部支撑有前面板U4(装置本体U2的前面部件的一例)。在前面 板U4上形成有端部敞开的圆筒形安装单元ly、lm、lc、Ik (补给盒用的安装单元的一例),在 该圆筒形安装单元ly、lm、lc、lk内分别设有各颜色的显影剂盒Ky至Kk。此外,在前面板 U4上形成有处理盒安装单元2y、2m、2c和2k (可见图像形成装置用的安装单元的一例),在 该处理盒安装单元2y、2m、2c和2k内分别设有可见图像形成单元UY至UK。
显影剂盒的整体结构 显影剂盒Ky至Kk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描述中,描述将显影剂盒Ky 的结构作为显影剂盒的结构的一例。图4是用于描述显影剂盒Ky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显影剂盒Ky包括盒体11、帽 部件17、输送部件20以及联接器30。盒体11是圆筒形部件,由纸张或塑料制成,并包含存 储显影剂的圆筒形盒。在盒体11的端壁12处形成有孔13。联接器30部分地插入在孔13 内。在盒体11的外周面上靠近端壁12处设有显影剂排出口 15,用于将显影剂输送到显影 装置。在显影剂排出口 15设有门16,该门16设置成可在盒体11的圆周方向往复移动,从 而开闭显影剂排出口 15。当显影剂盒Ky未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U上时,门16关闭显影剂排出口 15,当显影 剂盒Ky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U上时,门16打开显影剂排出口 15。帽部件17通过插入到开 口 14内或者与开口 14接合来关闭盒体11的开口 14,从而在显影剂盒Ky内提供气密封闭
的盒室。盒体11包含输送部件20,该输送部件20具有与盒体11中的盒室的长度大致相同 的长度。输送部件20可以具有例如螺旋形状,并由例如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 聚酰胺(PA)或尼龙、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聚苯撑醚合金(PPE合金)、或 者聚醛(POM)之类的热塑性树脂材料制成。输送部件20的旋转轴21的一端是不被支撑的 自由端;旋转轴21的另一端与插入在孔13内的联接器30连接。当联接器30利用设在图 像形成装置U内的电机之类的驱动装置(未示出)朝箭头A方向旋转时,使与联接器30连 接的输送部件20朝箭头A的方向旋转。因此,输送部件20将存储在盒体11内的显影剂朝 由箭头B表示的输送方向输送(参照图4至图6)。输送部件20的结构现在将参照图4至图9更详细地描述输送部件20的结构。图5是显影剂盒的垂 直横截面图。图6是显影剂盒的水平横截面图。图7是在图6的箭头VII-VII的方向的横 截面视图。输送部件20由旋转轴21构成,该轴在横截面中具有十字形状,在该轴上设有用 于输送显影剂的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包括刮取部件23,十二个弧形输送部件24A至 24L(多个弧形部件的一例),以及输出输送部件29。刮取部件23与旋转轴21的一端连接。 弧形输送部件24A至24L沿着旋转轴21的轴向设置。排出部件29与旋转轴21的另一端 连接。在旋转轴21的另一端设有安装部22,用来将输送部件20安装到联接器30上。将显 影剂沿着旋转轴21的轴向从设有安装部22的一端的对置端输送到设有安装部22的一端。 换句话说,将显影剂朝箭头B指示的方向从一端输送到另一端。在以下描述中,将旋转轴21的与设有安装部22的端部对置的端部称为“上游端”, 因为该端部位于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端。相反,将旋转轴21的设有安装部22的端部称为“下游端”,因为该端部位于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端。弧形输送部件24A至24L以交错方式配置在旋转轴21的轴向上,从上游端朝向下 游端。刮取部件23设在旋转轴21的上游端。弧形输送部件24A至24L沿着显影剂输送方 向设在刮取部件23的下游侧。刮取部件23和弧形输送部件24A至24L具有略微不同的功 能。更具体地说,刮取部件23的功能是,刮取收集在旋转轴21的上游端附近区域内的显影 剂,并在搅拌该显影剂的同时,将该显影剂沿着朝下游端的方向输送。相反,弧形输送部件 24A至24L的功能是,将已由位于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输送部件所输送的显影剂在 对其进行搅拌的同时朝下游侧输送。应注意的是,在以下描述中,如果无需对刮取部件23和弧形输送部件24A至24L 加以区别,则将它们总称为输送部件23、24。类似地,如果无需对输送部件24A至24L加以 区别,则将它们总称为弧形输送部件24。排出部件29具有从旋转轴21突出的大致U形状。已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从上游 端被输送到下游端的显影剂最终聚集在显影剂排出口 15附近。排出部件29的功能是,在 使聚集的显影剂松散的同时,将该显影剂从显影剂排出口 15推出到外部。刮取部件23的结构下面,描述刮取部件23的结构。如图4所示,刮取部件23由具有形成螺旋弧的外 边缘的弧部23A、以及支撑弧部23A的支撑部23B至23D构成。弧部23A和支撑部23B至 23D的各方是具有预定厚度的棒形部件。在旋转轴21、弧部23A以及支撑部23B至23D之 间存在间隙。支撑部23B至23D由第一支撑部23B、中间支撑部23C以及第二支撑部23D构 成。第一支撑部23B是与旋转轴21的上游端连接的大致线性部件,并在与旋转轴21垂直 的方向延伸。中间支撑部23C是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位于第一支撑部23B的下游侧的大致 线性部件,并位于在旋转轴21的旋转方向上从第一支撑部23B顺时针旋转180度的位置。 中间支撑部23C在与旋转轴21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第二支撑部23D是沿着显影剂输送方 向位于中间支撑部23C的下游侧的大致线性部件,并位于在旋转轴21的旋转方向从中间支 撑部23C顺时针旋转180度的位置。第二支撑部23D在与旋转轴21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第一支撑部件23B的顶端支撑弧部23A的一端,第二支撑部件23D的顶端支撑弧 部23A的另一端。中间支撑部23C的顶部在弧部23A的中央附近支撑弧部23A。如上所述, 中间支撑部23C位于从第一支撑部23B顺时针旋转180度的位置,第二支撑部23D位于从 中间支撑部23C顺时针旋转180度的位置。因此,弧部23A形成具有360度的开角度的螺 旋弧。“开角度”是指,当在与旋转轴21平行的方向观察时,从弧部的各端延伸到旋转轴21 的两条垂直线之间的角度。换句话说,从弧部23A的各端延伸到旋转轴21的两条垂直线之 间的角度是360度。如图5所示,在第一支撑部23B和中间支撑部23C之间、以及在中间支撑部23C和 第二支撑部23D之间分别设有线性段部分23E。该段部分23E具有线性形式,从而使整体模 制的输送部件20容易从金属模中取出。然而,如果解决了与整体模制相关的问题,则输送 部件20可以具有弯曲形状。第一支撑部23B包括进一步朝旋转轴21的上游端突出的突出 部23B1。突出部23B1的端部支撑弧部23A的端部。排出部件29的结构下面,描述排出部件29 结构。如图6所示,排出部件29设在当输送部件20设在盒体11内时面对显影剂排出口 15的位置。当在与旋转轴21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排出部 件29至少部分地与在旋转轴21上设置在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端的弧形传送部件 24L重叠。弧形输送部件24的结构下面,描述弧形输送部件24的结构。这里,参照图7,描述位于沿着显影剂输送方 向的上游侧的弧形输送部件24B、24C作为弧形输送部件24的例子。应注意的是,在图7中, 参考标号的最后字母具有与弧形输送部件24A至24L的参考标号的最后字母相同的意义。 换句话说,具有字母A至L的参考标号分别表示弧形输送部件24A至24L的组成部分。弧形输送部件24B、24C分别包括弧部25B、25C和支撑部28B、28C。弧部25B、25C 分别具有固定端26B、26C和在旋转方向上位于固定端26B、26C后面的自由端27B、27C。支 撑部28B、28C的各方从旋转轴21在盒室的横截面的径向方向上延伸。支撑部28B、28C分别 利用固定端26B、26C支撑弧部25B、25C,从而使弧部25B、25C的各方朝旋转轴21的轴方向 倾斜。换句话说,弧部25B、25C的各方的一端由支撑部28B、28C支撑,弧部25B、25C的各方 的另一端朝不同于轴向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弧。旋转轴21、弧部25B、25C以及支撑部28B、 28C的各方是棒形部件。在旋转轴21、弧部25B、25C以及支撑部28B、28C之间存在间隙。如图5和图6所示,当在与旋转轴21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沿着旋转轴21的轴向的 相邻的弧形输送部件24配置成使其彼此部分重叠。在弧形输送部件24B、24C和24D的例 子中,支撑弧形输送部件24C的固定端26C的支撑部28C设在弧形输送部件24B的自由端 27B的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侧,该弧形输送部件24B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位于弧形 传送部件24C的上游侧。弧形输送部件24C的自由端27C位于支撑弧形输送部件24D的固 定端26D的支撑端28D的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该弧形输送部件24D沿着显影剂 输送方向位于弧形输送部件24C的下游侧。其他相邻的输送部件24也配置成使其彼此部 分重叠。类似地,刮取部件23和弧形输送部件24A、排出部件29和弧形输送部件24L分别 配置成使其彼此部分重叠。这里,将从弧形输送部件24的固定端26延伸到旋转轴21的垂直线与旋转轴21 相交的点称为固定端位置29。将从弧形输送部件24的自由端27延伸到旋转轴21的垂直 线与旋转轴21相交的点称为自由端位置30。以下详细描述相邻的弧形输送部件24彼此部
分重叠的重叠范围。相邻的弧形输送部件24部分重叠的重叠区域从旋转轴21的上游端到下游端增 大。这将参照图8A所示的弧形输送部件24C、24D和图8B所示的弧形输送部件24K、24L的 例子进行详细阐述。当“Lcdl”表示从弧形输送部件24C的固定端位置29C到弧形输送部 件24D的固定端位置29D的距离,并且“ Lkll ”表示从弧形输送部件24K的固定端位置29K 到弧形输送部件24L的固定端位置29L的距离时,这些距离之间的关系是LKll <Lcdl。因 此,当“Lcd2”表示从弧形输送部件24C的自由端位置30C到弧形输送部件24D的固定端位 置29D的距离,并且“Lkl2”表示从弧形输送部件24K的自由端位置30K到弧形输送部件 24L的固定端位置29L的距离时,这些距离之间的关系是LK12 < Lcd2。换句话说,在设于 旋转轴21上的相邻的弧形输送部件之间,当从设在上游侧的弧形输送部件24的自由端位 置30到设在下游侧的弧形输送部件24的固定端位置29的距离的各方是指重叠距离(重 叠区域的长度的一例)时,在设于最下游端的弧形输送部件24和与其相邻的弧形输送部件24之间的重叠距离是最长的,并且该重叠距离从下游端到上游端缩短。当输送部件20 (弧形输送部件24)在显影剂盒Ky中沿箭头A方向旋转时,在相邻 的弧形输送部件24的重叠区域中,两个弧部24将显影剂推压并输送到沿着显影剂输送方 向的下游侧。通常,为了稳定从显影剂排出口 15排出的显影剂量,显影剂盒的结构和性能 使得从显影剂排出口 15排出的显影剂量小于由输送部件20输送的显影剂量。然而,排出 的显影剂量小于在显影剂盒Ky中输送的显影剂量意味着,存在于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 下游端的显影剂量随着显影剂的继续输送而增加。因此,如果输送部件20的重叠距离几乎 相同,则显影剂作用于设在沿着输送部件20的输送方向的下游端的弧形输送部件24上的 力将大于显影剂作用于设在上游端的弧形输送部件24上的力。因此,如上所述,重叠距离在设于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端的弧形输送部 件24和与其相邻的弧形输送部件24之间是最长的,并且该距离从下游端朝上游端逐渐缩 短。换句话说,设在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端的弧形输送部件24在旋转轴21上设置 成使得重叠距离变长,以减少显影剂作用于弧形输送部件24上的力。在输送部件20的重 叠区域中,减少了显影剂作用于弧形输送部件24各方上的力,但是来自两个弧形输送部件 24的力却在重叠区域中作用于显影剂上。因此,在输送部件20和显影剂之间在输送部件 20的轴向的单位长度中产生的压力变大。当从输送部件20作用于位于重叠区域中的显影 剂上的力变大时,显影剂彼此粘合,并且,容易发生显影剂块。另一方面,聚集在沿着显影剂 输送方向的下游端的显影剂,与聚集在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上游端的显影剂相比较,以 较短的时间从显影剂排出口 15输出并输送到显影装置。因此,聚集在下游端的显影剂在延 长期间不会受到来自弧形输送部件24的更大的力,并且很难发生由于显影剂粘合引起的 显影剂块。现在将参照图9A和图9B描述输送部件20 (弧形输送部件24)的效果。图9A和 图9B是表示在显影剂输送期间发生的变形状态的示意图。在显影剂盒Ky中,当输送部件20 (弧形输送部件24)沿箭头A方向旋转时,在弧 部25推压并输送显影剂的同时,弧部25由于施加其上的显影剂的力而变形。如果卷绕成螺旋形式的卷绕的金属输送部件20由树脂输送部件替代,则存在这 样的问题螺旋形式由于输送部件强度不够而扩展,弧部25将与盒体11的内表面接触并摩 擦,驱动输送部件20需要的驱动力,即扭矩将变高。此外,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输送部件20 会由于与盒体11的内表面接触而变形并弯曲,或者断裂。可设想的是,为了加强螺旋弧形 输送部件24,设置从旋转轴21沿着径向延伸到弧部25的多个支撑部24。然而,在该情况 下,也不能充分防止螺旋形式的扩展,弧部25与盒体11的内表面接触,扭矩变高。同时,在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输送部件20中,自由端27在悬臂状态下移开力, 或者变形以避开施加在弧部25上的力。因此,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即使使用具有比金属低的强度的树脂作为输送部 件20的材料,也能提供这样的输送部件20,即输送阻力和驱动扭矩不会过大,不容易损 坏,在原材料成本和大量制造时的制造成本降低。当负荷下的弧部25的弹性变形减少并且输送部件20未装载有显影剂时,具有这 样的结构即容易避开力且输送阻力降低的输送部件20由于其弹性而恢到其原始形式。因 此,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输送部件20,与以往的金属输送部件相比较,在由于在显影剂输送期间受到的力而变形后的恢复性能得到改善。换句话说,输送部件20的弧部25依次 进行弹性变形,并且输送性能不会容易改变。图9A和图9B是用于描述输送单元的变形和输送性能的图。图9A是用于描述当 如示例性实施方式那样输送单元朝下游端延伸时的变形和输送性能的示意图。图9B是用 于描述当输送单元朝上游端延伸时的变形和输送性能的示意图。如图6、图7、图8和图9A 所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采用螺旋结构设置的输送部件20的弧部25朝显影剂输送 方向Yb的下游端延伸。如果如图9B所示弧部25朝显影剂输送方向Yb的上游端延伸,则 弧部25的自由端27如图9B所示的虚线表示那样变形。在该情况下,变形后的从弧部25 的固定部26到自由端27的长度LOl比变形前的长度L02短。长度LOl和L02分别对应于 其中显影剂被输送到下游端的有效区域,从而在图9B所示的结构中,显影剂的输送能力由 于变形而降低。同时,在图9A所示的结构中,当在显影剂的搅拌和输送期间,弧部25由于作用于 其上的力而变形时,变形后的长度L2比变形前的长度Ll长,从而显影剂的输送能力很难降 低。此外,弧部25的前表面251上的受力部分在变形前相对于显影剂输送方向Yb倾斜,但 是在变形后,该部分几乎垂直于显影剂输送方向Yb。因此,防止了显影剂的推压和输送性能 降低。变型例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按以下所述变型。(1)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假定在 设于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端的弧形输送部件和与其相邻的弧形输送部件24之间 的重叠距离是预定的重叠区域中的重叠距离,并且该重叠距离从下游端朝上游端变短。然 而,这仅是重叠距离之间的关系的一例。当仅着眼于输送部件20的结构时,弧形输送构件 24中的至少一个弧形输送构件24 (其中力大于作用在另一弧形输送构件24的力)的重叠 区域中的重叠距离可大于在另一重叠区域(在沿着旋转轴21的输送方向的上游端(一端) 和下游端(另一端)中,该重叠区域更靠近上游端(一端))中的重叠距离。因此,仅设于 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端(另一端)的弧形输送部件24和与其相邻的弧形输送部 件24之间的重叠距离可以较长,并且所有其他重叠距离可以彼此相同。并且,不仅在设于 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最下游端(另一端)的弧形输送部件24和与其相邻的弧形输送部 件24之间的重叠距离可以较长,而且在该弧形输送部件24和与其相邻的弧形输送部件24 之间的重叠距离也可以较长,而所有其他重叠距离可以彼此相同。此外,如果考虑输送部件20和显影剂盒的位置关系,则在沿着旋转轴21的轴向 相邻的弧形输送部件24彼此重叠的重叠区域中,至少预定重叠区域即离显影剂排出口 15 最近的重叠区域中的沿着旋转轴21的轴向的重叠距离可以比其他重叠区域中的重叠距离 长。为了稳定每单位时间从显影剂排出口 15输出的显影剂量,可以改变位于离显影 剂排出口 15最近的弧形输送部件24的斜度、宽度尺寸、直径、长度等而与设在沿着输送方 向的上游侧的弧形输送部件24不同,从而使得每单位时间的显影剂的输送性能降低。在该 情况下,显影剂作用于位于离显影剂排出口 15最近的弧形输送部件24上的力变得相对小, 从而可以设想的是,位于离显影剂排出口 15最近的重叠区域中的重叠距离不长于其他重 叠区域中的重叠距离。在该情况下,可以成为预定重叠区域的是设在从显影剂排出口 15起的第二位置处或该第二位置之后的重叠区域,而不是离显影剂排出口 15最近的重叠区域。(2)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输送部件20包括设在旋转轴21的一端的一个刮 取部件23 ;以及沿着旋转轴21的轴向设置的十二个弧形输送部件24A至24L。然而,输送 部件20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刮取部件23和弧形输送部件24。(3)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输送部件20包括沿着旋转轴21的轴向设置的多个 相同形状的弧形输送部件24。如上所述,输送部件20通过旋转,将盒体11内的显影剂从上 游端输送到下游端。所输送的显影剂在图10所示的状态Tl下聚集在显影剂排出口 15的 附近。然而,显影剂不能保持在Tl状态,由于其粉化而溃散,并处于由图10的双点划线表 示的状态T2。因此,可以改变输送部件20的配置,以改变显影剂的输送力。更具体地说,输送部件201如图11所示配置。详细地说,输送部件201形成为几 乎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输送部件20相同,并且该输送部件201包括形成在旋转轴 21的一端的刮取部件231 ;形成在旋转轴21的另一端的排出部件291 ;以及形成在这些部 件之间的弧形输送部件241A至241P。在弧形输送部件241A至241P中,位于沿着显影剂输 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弧形输送部件241A至241H (区域b)的弧部25的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 其他弧部25的宽度尺寸大,并且位于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弧形输送部件2411 至241P的弧部25的各宽度尺寸形成为比其他弧部25的宽度尺寸小。该宽度尺寸是指例 如当在旋转轴21的轴向观察时的弧部25的宽度。当使用该形状的输送部件201时,位于上游端的弧部25的输送性能高于位于下游 端的弧部25的输送性能。因此,所输送的显影剂聚集在状态Tl,并且位于沿着显影剂输送 方向的下游端的显影剂量增加。在该情况下,较大的力从显影剂作用于位于沿着输送部件 201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弧形输送部件241上。因此,当位于沿着显影剂输送方向的下游 端的重叠区域中的重叠距离比另一重叠区域中的重叠距离长时,显影剂作用于弧形输送部 件241各方上的力减小。(4)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径方向延伸的支撑部28以悬臂方式支撑弧部25 的固定端26。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方面,而弧形输送部件可以如图12所示形成。根据该 变形例(4)的弧形输送部件242包括弧部252、支撑部282以及加强部292。弧部252具有 固定端262和在旋转方向上位于固定端262后面的自由端272。支撑部282在旋转轴21上 支撑固定端262,从而使弧部25朝旋转轴21的轴向倾斜。加强部292设置在以旋转轴21 为中心从支撑部282旋转90度的位置,加强并支撑弧部252。当使用时,弧形输送部件242 配置成使加强部292减少在弧部252的直径方向的位移。此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支撑部28在旋转轴21的径向延伸,并且支撑部28的 延伸方向近似垂直于旋转轴21的轴向。然而,支撑部28的延伸方向如果与旋转轴21的轴 向交叉,则不受上述限制。(5)输送部件20的材料如果是具有合适的弹性或挠性的材料,则不限于树脂。输 送部件20可以不是整体模制,但是诸如旋转轴、弧部以及支撑部的各制作部件可以使用紧 固装置来固定。(6)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显影剂盒Ky的外径由盒体11和帽部件17构成,该 帽部件17关闭盒体11的开口 14。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方面。显影剂盒可以形成为使帽 部件关闭盒体两端的开口。
14
(7)在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输送部件20的显影剂盒Ky、Km、Kc、Kk的各方具有 相同结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方面。可以针对各显影剂盒改变输送部件20的结构。例 如,仅使用频率高的黑色显影剂盒Kk可以大容量形成,并且可以根据该大容量形成,改变 输送部件20的直径或形状。(8)输送部件20由旋转轴21构成,该旋转轴在横截面中具有十字形状,并在其上 设有用于输送显影剂的输送部件。然而,旋转轴21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十字形状,可以是 圆形。而且,旋转轴21的横截面形状不必是均勻的,可以部分地具有与作用于输送单元上 的力对应的较宽区域。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是以说明和描述为目的来提供的。意图不是 穷举,也不是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许多变型和变更对本领域从业技术人 员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并描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最好地阐述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 而使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能够针对各种实施方式理解本发明,并考虑出适合于具体应用的 各种变型。意图是,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来规定。
权利要求
一种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包括旋转轴;多个支撑部件,该多个支撑部件从所述旋转轴沿着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以及多个弧形部件,每个弧形部件的一端均由所述支撑部件中的一个支撑部件分别支撑,另一端沿着与所述轴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弧,其中当在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存在相邻的所述弧形部件在所述轴向上重叠的多个重叠区域;并且所述多个重叠区域中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的至少一个重叠区域的长度,大于所述重叠区域中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的各重叠区域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部件,其中,所述旋转轴的横截面是大致十字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部件,其中,所述多个弧形部件以在所述轴向实质上交 错的方式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还包括刮取部件,该刮取部件设置在 所述旋转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还包括大致U形的排出部件,该排出部 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还包括刮取部件,该刮取部件设置成 比所述多个弧形部件更接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另一端。
7.—种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包括盒体,该盒体包括收容显影剂的盒室和用于从所述盒室输出所述显影剂的排出口 ;以及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在所述盒体内旋转,并包括旋转轴;多个支撑部件,该多个支撑部件从所述旋转轴沿着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 伸;以及多个弧形部件,每个弧形部件的一端均由所述支撑部件中的一个支撑部件分别支撑, 另一端沿着与所述轴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弧,其中当在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存在相邻的所述弧形部件在轴向上重叠的多个重 叠区域;并且所述多个重叠区域中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的至少一个重叠区域的长度,大于所述重 叠区域中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的各重叠区域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剂盒,其中,所述旋转轴的横截面是大致十字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剂盒,其中,所述多个弧形部件以在所述轴向实质上交 错的方式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还包括刮取部件,该刮取部件设置在 所述旋转轴上。2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还包括大致U形的排出部件,该排出 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影剂盒,该显影剂盒还包括刮取部件,该刮取部件设置成 比所述多个弧形部件更接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另一端。
1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保持器,该图像保持器保持图像;潜像形成单元,该潜像形成单元在所述图像保持器上形成潜像;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使所述潜像显影;转印单元,该转印单元将显影后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定影单元,该定影单元将转印后的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介质上;盒体,该盒体包括收容显影剂的盒室和用于从所述盒室输出所述显影剂的排出口 ;以及输送部件,该输送部件在所述盒体内旋转,并包括 旋转轴;多个支撑部件,该多个支撑部件从所述旋转轴沿着与所述旋转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 伸;以及多个弧形部件,每个弧形部件的一端均由所述支撑部件中的一个支撑部件分别支撑, 另一端沿着与所述轴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弧, 其中当在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存在相邻的所述弧形部件在所述轴向上重叠的多 个重叠区域;并且所述多个重叠区域中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的至少一个重叠区域的长度,大于所述重 叠区域中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的各重叠区域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旋转轴的横截面是大致十字形状。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弧形部件以在所述轴向实 质上交错的方式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刮取部件,该刮取 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大致U形的排出部 件,该排出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刮取部件,该刮取 部件设置成比所述多个弧形部件更接近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另一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输送部件、显影剂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输送部件包括旋转轴;多个支撑部件,该多个支撑部件从旋转轴沿着与旋转轴的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以及多个弧形部件,每个弧形部件的一端均由支撑部件中的一个支撑部件分别支撑,另一端沿着与轴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弧,其中当在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方向观察时,存在相邻的所述弧形部件在轴向上重叠的多个重叠区域;并且所述多个重叠区域中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的至少一个重叠区域的长度,大于所述重叠区域中朝向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的各重叠区域在所述轴向上的长度。
文档编号G03G15/08GK101957576SQ20101014277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6日
发明者乘越理俊, 杉本亮二, 武田智裕, 深泽寿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