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旋转体、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66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加热旋转体、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旋转体、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上,存在这样的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通过使转印有显影剂图像的记录纸经 过由被热源加热的加热旋转体以及加压旋转体形成的加压区域域而通过热和压力作用融 化显影剂图像以使其定影。利用加热旋转体和加压旋转体的这类定影装置的实施例为这样的装置,该装置的 加热旋转体为环形带构件,而该装置的加压旋转体包括辊构件,并且带构件的两端被内径 大于带构件的外径的支承构件保持并可与辊构件接触(例如,参见专利公报No. 3738615)。专利公报No. 3738615中公开的定影装置使辊构件从中央朝其两端变形以形成加 压区域域,并且在辊构件的整个宽度方向上加压区域域的形状相同。因此,带构件不直接被 旋转驱动,而是辊构件被旋转驱动而使带构件旋转。另一方面,这种加热旋转体的实施例为辊构件,该辊构件的两端比中央粗,从而由 轴承直接支撑(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No. 10-166100)。JP-A No. 10-166100中公开的辊构件的中央的厚度为0. 2mm至0. 5mm,两端的厚度 为 0. 5mm 至 1. 0mmo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轴向上改变加压区域中的截面形状并能够在加热旋转体被直 接驱动时抑制加热旋转体的端部断裂的加热旋转体、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加热旋转体,该加热旋转体用于对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剂 进行加热,该加热旋转体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筒状体,该筒状体的两端部被以可旋转的方式 支撑,该筒状体在该筒状体的轴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具有比中央部厚的厚壁部,并且该加 热旋转体的截面形状在由加压旋转体施加压力的外周面的加压区域中从所述端部朝所述 中央部变化。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可在轴向上改变加压区域中的截面形状,并且当加热旋转 体被直接驱动时,与加热旋转体的端部上不设置厚壁部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加热旋转体的 端部断裂。在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加热旋转体中,可仅在所述筒状体的轴向上的所述端部 中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所述厚壁部。根据上述构造,与两端为厚壁部的加热旋转体的制造过程相比,可减少加工次数。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定影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加热旋转体;以可旋转 的方式支撑所述加热旋转体的两端部的支撑结构;对所述加热旋转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 置;以及加压旋转体,该加压旋转体的两端部被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该加压旋转体向所述 加热旋转体的外周面施加压力,其中在所述加热旋转体的内侧不存在与该加热旋转体接触并承受来自所述加压旋转体的压力的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当所述加热旋转体被直接驱动时,与加热旋转体的端部 上不设置厚壁部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加热旋转体的端部断裂。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定影装置中,所述支撑结构可安装有用于传递驱动力的 驱动力传递构件。根据上述构造,所述加热旋转体可直接被驱动。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定影装置中,所述加压旋转体可具有发泡海绵弹性层。根据上述构造,与加压旋转体不具有发泡海绵弹性层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加压旋 转体的热膨胀。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定影装置中,所述加压旋转体可具有环形旋转构件和加 压构件,所述加压构件设置在所述旋转构件内侧,所述加压构件用于通过所述旋转构件向 所述加热旋转体的外周面施加压力,并在轴向上改变所述加热旋转体的截面形状。根据上述构造,与不具有该构造的情况相比,可以可变地改变加热旋转体的加压 区域的形状。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定影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可具有用于产生磁场的磁场 产生单元,并且所述加热旋转体可具有在该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下发热的发热层。根据上述构造,与不具有磁场产生单元的情况相比,可缩短定影装置的升温时间。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定影装置中,所述加热旋转体可具有支撑层,该支撑层 由温敏磁性金属构成,并用于支撑所述发热层。根据上述构造,与加热旋转体不具有由温敏磁性材料构成的支撑层的情况相比, 可抑制发热层产生过量的热。在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定影装置中,所述加热旋转体可具有用于保护所述发热 层不被氧化的保护层。根据上述构造,与加热旋转体不具有用于保护发热层不被氧化的保护层的情况相 比,可抑制发热层氧化。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定影装置;发射曝 光光的曝光单元;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利用显影剂使由所述曝光光形成的潜像显影而形 成显影剂图像;转印单元,该转印单元将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输送单 元,该输送单元将转印有所述显影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输送至所述定影装置。根据上述构造,与不具有该构造的情况相比,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可长期使用。


下面将基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剖视图;图3A是沿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的轴向剖视图;图3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的层构造的剖视图;图4A至图4C是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的方法的 加工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控制电路及通电电路的连接图;图6A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和加压辊的剖视图;图6B和图6C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和加压辊在轴向上 的端部和中央部的剖视图;图7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压区域的形状的平面图;图7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中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 状态的剖视图;图8A至图8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另一第一实施 例的剖视图;图9A至图9C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另一第二实施 例的剖视图;图10A至图10C是示出制造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另一第 二实施例的加热旋转体的方法的加工图;图11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剖视图;图12A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和加压辊的剖视图;图12B和图12C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和加压辊的端部 和中央部的剖视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中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 状态的剖视图;图14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的剖视图;图1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的层构造的剖视图;图15A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和加压辊的剖视图;图15B和图15C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和加压辊在轴向 上的端部和中央部的剖视图;图16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中的调色剂图像的定 影状态的剖视图;图16B是示出磁场H穿透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的状态的 剖视图;以及图17是示出磁导率与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的基层的温 度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定影装置和图像 形成装置。图1示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打印机10。在打印机10中,光学扫描装置54固定 至构成打印机10的主体的壳体12,并且用于控制光学扫描装置54以及打印机10的各单元 的操作的控制单元50设置在与光学扫描装置54相邻的位置。光学扫描装置54被构造成通过旋转多棱镜扫描从未示出的光源发射的光束并通 过诸如反射镜之类的多个光学部件反射该光束,从而发射与黄色(Y)、品红(M)、青色(C)和黑色(K)的各显影剂(调色剂)对应的光束60Y、60M、60C和60K。光束60Y、60M、60C和60K 分别被引导至对应的感光体20Y、20M、20C和20K。用于容纳记录纸P的纸容纳单元14设置在打印机10的下部。在纸容纳单元14上 方设有一对配准辊16,该对配准辊16用于调节将要被输送的记录纸P的前端位置。而且, 图像形成单元18设置在打印机10的中央。图像形成单元18设有成行竖直布置的四个感 光体 20Y、20M、20C 和 20K。在感光体20Y、20M、20C和20K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分别设置用于对感光体20Y、20M、 20C和20K的表面进行充电的充电辊22Y、22M、22C和22K。而且,在感光体20Y、20M、20C和 20K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分别设置用于使感光体20Y、20M、20C和20K上的各调色剂Y、M、C和 K显影的显影装置24Y、24M、24C和24K。另一方面,第一中间转印体26与感光体20Y和20M接触,第二中间转印体28与感 光体20C和20K接触。第三中间转印体30与第一中间转印体26和第二中间转印体28接 触。转印辊32设置在与第三中间转印体30相对的位置,记录纸P在转印辊32与第三中间 转印体30之间输送,并且第三中间转印体30上的显影剂图像(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记 录纸P。定影装置100设置在输送记录纸P的纸输送路径34的下游侧。定影装置100具 有用于对记录纸P加热加压以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纸P上的加热旋转体102和加压辊 104。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P由设置在纸输送路径34下游侧的纸输送辊36输送,以 排出至设置在打印机10上部的堆积单元38。以下描述通过打印机10进行的图像形成。当开始图像形成时,通过充电辊22Y、22M、22C和22K分别对感光体20Y、20M、20C 和20K的表面进行均勻充电。接着,利用与来自光学扫描装置54的输出图像对应的光束 60Y、60M、60C和60K照射感光体20Y、20M、20C和20K的带电表面,从而在感光体20Y、20M、 20C和20K上形成与各颜色的分离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4Y、24M、24C和24K有 选择地向静电潜像施加各颜色的调色剂,即Y、M、C和K,从而在感光体20Y、20M、20C和20K 上分别形成Y、M、C和K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之后,将品红调色剂图像从品红感光体20M —次转印至第一中间转印体26。同样, 将黄色调色剂图像从黄色感光体20Y —次转印至第一中间转印体26以叠置在该第一中间 转印体26上的品红调色剂图像上。另一方面,将黑色调色剂图像从黑色感光体20K类似地一次转印至第二中间转印 体28。同样,将青色调色剂图像从青色感光体20C—次转印至第二中间转印体28以叠置在 该第二中间转印体28上的黑色调色剂图像上。将一次转印至第一中间转印体26上的品红和黄色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至第三中 间转印体30。另一方面,将一次转印至第二中间转印体28上的黑色和青色调色剂图像二次 转印至第三中间转印体30。在先二次转印的品红和黄色调色剂图像与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 像叠置,以在第三中间转印体30上形成彩色(三种颜色)和黑色的全色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的全色调色剂图像到达第三中间转印体30与转印辊32之间的夹持部。 与该正时同步,记录纸P从配准辊16输送至夹持部,并且全色调色剂图像被三次转印(最 终转印)至记录纸P。
之后,记录纸P被送至定影装置100并经过加热旋转体102与加压辊104接触的 加压区域S(参见图7A)。此时,全色调色剂图像在由加热旋转体102和加压辊104施加的 热和压力的作用下被定影在记录纸P上。在定影之后,通过纸输送辊36输送记录纸P,以将 记录纸P排出至堆积单元38中,从而结束在记录纸P上进行的全色图像形成。以下描述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00。如图2中所示,定影装置100设有壳体120,在该壳体120上形成用于许可记录纸 P进出的开口。在壳体120内设有沿箭头A方向旋转的环形加热旋转体102。在与加热旋转体102的外周面相对的位置处布置由绝热材料构成的筒108。筒108 形成为与加热旋转体102的外周面相符的大致圆弧形状,并且在与加热旋转体102相反的 表面的大致中央部以突出方式设置凸部108A。筒108与加热旋转体102之间的距离设定成 大约1至3mm。用于通过通电产生磁场H的励磁线圈110沿轴向(图2的纸面的深度方向)在凸 部108A周围多次缠绕到筒108上。而且,形成为与筒108的圆弧形状相符的大致圆弧形状 的磁体芯112布置在与筒108相反且与励磁线圈110相对的位置以由筒108支撑。另一方面,相对于加热旋转体102的旋转沿箭头B的方向被驱动旋转的加压辊104 与加热旋转体102的外周面压接触。加压辊104的轴向长度比加热旋转体102的轴向长度 短。而且,作用在加热旋转体102与加压辊104接触的加压区域S上的负载设定为15至 20kgf,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设定为20kgf。而且,通过绕铝之类的金属制成的金属芯106设置5mm厚的发泡硅橡胶海绵弹性 层,并在发泡硅橡胶海绵弹性层的外侧覆盖50 y m厚的含碳PFA制成的释放层而构成加压 辊104。例如,可利用具有在金属芯106的纵向上贯通的多个通孔的海绵弹性层作为绕金属 芯106设置的海绵弹性层。在不与励磁线圈110相对并位于记录纸P的排出侧的区域中在加热旋转体102的 表面处设置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118,用于测量加热旋转体102的表面温度。温度传感器 118的安装位置设定成位于加热旋转体102的轴向(图2的纸面的深度方向)上的大致中 央部,使得测量值不会根据记录纸P的宽度改变。如图5中所示,温度传感器118经由线132连接至设置在控制单元50(参见图1) 内的控制电路134。而且,控制电路134经由线136连接至通电电路138,并且该通电电路 138经由线140和142连接至励磁线圈110。通电电路138被构造成基于从控制电路134 传送的电信号驱动或停止,以经由线140和142向励磁线圈110供应(沿箭头方向)交变 电流或停止向励磁线圈110供应交变电流。控制电路134基于从温度传感器118传送的电量测量加热旋转体102的表面温 度,并将测量温度与预先储存的预设定影温度(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为170摄氏度)进 行对比。当测量温度低于预设定影温度时,驱动通电电路138以对励磁线圈110通电,从而 产生作为磁路的磁场H(参见图2)。当测量温度高于预设定影温度时,使通电线圈138停止。以下描述加热旋转体102的构造。如图3A中所示,加热旋转体102为中空筒状体,其中轴向(箭头M的方向)上的 两端(端部)102A和102B的外径大于中央部102C的外径,而两端102A和102B的内径与中央部102C的内径大致相同。因此,加热旋转体102的两端102A和102B的厚度tl和t2 大于中央部102C的厚度t3,从而加热旋转体102的两端102A和102B为向外凸出的厚壁部。而且,加热旋转体102的轴向长度L设定为300mm。两端102A和102B在加热旋转 体102的轴向上的长度基于进行定影的记录纸P (参见图2)的宽度确定,优选设定为30至 40mm,将其设定为30mm。中央部102C的直径优选设定为26至30mm,将其设定为30mm。如图3B中所示,加热旋转体102沿其径向从内侧向外侧由基层122、发热层124、 保护层126、弹性层128以及释放层130构成,这些层叠置而相互成一体。

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由于基层122、发热层124和保护层126的厚度在两端 102A和102B中与在中央部102C中不同,因而加热旋转体102的两端102A和102B与中央 部102C之间在厚度上存在差异。基层122、发热层124和保护层126在加热旋转体102的 两端102A和102B中的厚度tl和t2相同,并且优选设定为0. 5mm至1. 0mm。因此,设定为 tl = t2 = 1. 0mm。另一方面,基层122、发热层124和保护层126在中央部102C中的厚度t3优选设 定为70 μ m至200 μ m。因此,将t3设定为90 μ m。弹性层128和释放层130的厚度在轴向 上大致相同。基层122用作用于保持加热旋转体102的强度的基部,并由非磁性不锈钢构成。在 基层122中,除了钢和不锈钢之外,可利用铁、镍、铬、硅、硼、铌、铜、锆和钴之类的金属或者 这些金属的合金之类的金属材料以及由这些材料构成的多层包层金属。在多层包层金属的 情况下,可选择包括发热层124在内的不同类型的至少两层构成的多层包层金属。发热层124由金属材料构成,通过电磁感应作用产生热,在电磁感应作用下涡电 流流动从而产生与磁场H(参见图2)相抵的磁场,并且发热层124可例如利用金、银、铜、 铝、锌、锡、铅、铋、铍和锑之类的金属或这些金属的合金。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从通过将 固有电阻设定为2. 7X ΙΟ"8 Ω cm以下而有效获得所需发热量以及低成本角度利用铜作为发 热层124。而且,热容越小,定影装置100的预热时间(直至可进行定影操作的时间)会越 短,从而期望设置尽可能薄的层作为发热层124。在非磁性金属的情况下,厚度为2μπι至 20 μ m的层可产生热,并且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发热层124的厚度设定为10 μ m。从保护层126不会妨碍磁场H(参见图2)并且不会抑制发热层124的发热效率或 者抗氧化(锈)和腐蚀的角度确定保护层124的材料和厚度,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保护 层126由非磁性不锈钢(固有电阻为60至80 X I(T8Qcm)构成,并且其厚度设定为30 μ m。 基层122、发热层124和保护层126 —体形成为由包层金属制成的无缝管。从获得优异弹性和阻抗的角度利用硅橡胶或氟化橡胶作为弹性层128,并且在该 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硅橡胶。而且,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弹性层128的厚度设定为 200 μ HIo释放层130设置成用于降低与熔融在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Τ(参见图2)的粘附 力,以使记录纸P容易地从加热旋转体102分离。为获得优异的表面分离性,优选利用氟树 月旨、硅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作为释放层130,并且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四氟乙烯-全 氟烷基乙烯基醚_共聚物(PFA)。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释放层130的厚度设定为30 μ m。
本发明不需要在通过对着加压辊104对加热旋转体102加压而定影记录纸P时在 加热旋转体102内侧接收从加压辊104施加的压力的构件。因此,在加热旋转体102的内 表面上不产生滑动阻力,从加热旋转体102夺取的热较少。在本发明的加热旋转体102中, 即使不存在接收压力的构件,当施加15kgf至20kgf的压力时,加压区域的表面压力也为 0. 5kfg/cm2,从而保持定影性能。以下描述加热旋转体102的制造方法。如图4A中所示,首先形成通过结合基层122、发热层124和保护层126(参见图3B) 获得的包层钢制成的无缝管121。接着,将制造装置(未示出)的旋转轴123插入无缝管 121中,并将固定夹具125插入无缝管121的第一端(端部)上以固定无缝管121。在该状 态下使旋转轴123旋转,以使无缝管121旋转。接着,如图4B中所示,在无缝管121旋转的状态下,使刮刀127与无缝管121的第 一端的外周面接触,并使刮刀127沿旋转轴123的轴向移动以施加旋压spinning)。因此, 在无缝管121上形成厚壁部121A和薄壁部121C。接着,如图4C中所示,使刮刀127进一步移动以扩展薄壁部121C的区域,之后从 无缝管121移除刮刀127并使旋转轴123停止旋转。因此,在无缝管121的第二端(端部) 上形成厚壁部121B。 接着,利用弹性层128和释放层130 (参见图3B)覆盖无缝管121的外周面。以这 种方式,形成加热旋转体102。以下描述加热旋转体102和加压辊104的截面状态。如图6A中所示,由未示出的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的驱动构件114安装至加热旋转体 102的第一端102B。驱动构件144由外径与加热旋转体102的内径大致相同的筒状支撑部 146以及一体形成在支撑部146的端部上的齿轮单元148构成。在支撑部146和齿轮单元148的截面中央形成通孔146A,沿加热旋转体102的纵 向延伸的圆柱状杆形轴150被压入该通孔中。轴150被压入通孔146A中,并且支撑部146 的外周面结合至加热旋转体102的内周面,并且借此而安装驱动构件144。另一方面,帽构件152安装至加热旋转体102的第二端102A。在帽构件152上以 凸出方式设置圆柱状支撑部152A,支撑部152A的外径与加热旋转体102的内径大致相同, 并且在其截面中央形成供轴150压入的通孔152B。而且,将驱动构件144安装至加热旋转体102,之后将通孔152B插到轴150上,使 得轴150被压入通孔152B中,并且支撑部152A的外周面结合至加热旋转体102的内周面, 由此而安装帽构件152。轴150的两端插入设置在定影装置100的壳体120 (参见图2)内 的未示出的轴承中以被旋转支撑。在加热旋转体102中,与中央部102C相比,两端102A和102B更厚并具有更高刚 度,而且由于由支撑部146和152A从内侧支撑两端102A和102B,在加热旋转体102与加压 辊104接触的加压区域S的两端,所述两端102A和102B的形状与支撑部146和152A的外
形相符。因此,如图6B中的截面A-A’中所示,加热旋转体102的截面形状保持为圆形。尽 管截面A-A’表示加热旋转体102的右端102B附近的截面,但是左端102A的截面状态与此 类似,因而未示出。而且,在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中,在说明加热旋转体的中央部和端部的截面时,端部的截面由一个截面示出,而不示出另一截面。加压辊104具有发泡海绵弹性层,使得其随加热旋转体102的外周面变形并且在 径向上是中空的。在截面A-A’中,加压区域S在与加热旋转体10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 宽度设定为Wl。另一方面,如图6C中的截面B-B’所示,在加热旋转体102的轴向中央,由于不存在 从内侧支撑的构件,加热旋转体102的加热区域中的截面形状是平坦的。在截面B-B’中, 加压区域S在与加热旋转体10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为W2。以下描述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作用。

如图1、图2、图5和图6中所示,在打印机10的图像形成过程之后将转印有调色 剂图像T的记录纸P送至定影装置100。在定影装置100中,未示出的驱动电机由控制单 元50驱动,齿轮单元148旋转从而加热旋转体102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加压辊104随加 热旋转体102沿箭头B的方向旋转。此时,基于来自控制电路134的电信号驱动通电电路 138,从而向励磁线圈110供应交变电流。当向励磁线圈110供应交变电流时,作为磁路的磁场H在励磁线圈110周围反复 产生和消失。当磁场H穿过加热旋转体102的发热层124时,在发热层124中产生涡电流, 从而产生防止磁场H变化的磁场。发热层124产生与发热层124的趋肤电阻以及流过发热层124的涡电流的大小成 比例的热,从而对加热旋转体102进行加热。由温度传感器118检测加热旋转体102的表 面温度,并且当未达到170摄氏度的预设定影温度时,控制电路134驱动控制通电电路138 以向励磁线圈110施加交变电流。而且,当表面达到预设定影温度时,控制电路134停止对 通电电路138的控制。随后,送至定影装置100的记录纸P被达到预设定影温度(170摄氏度)的加热旋 转体102以及加压辊104加热加压,从而将调色剂图像T定影在记录纸P的表面上。从定 影装置100排出的记录纸P通过纸输送辊36被排出至堆积单元38中。如图7A和图7B中所示,在定影装置100中,记录纸P经过其中加热旋转体102和 加压辊104的外形平坦的加压区域S的宽度W2的区域。加热旋转体102的两端102A和 102B为厚壁部,并且其刚度大于中央部102C的刚度,从而即使在加热旋转体102上作用驱 动力(旋转力)并且加压区域S的变形应力传递至两端102A和102B时,也会抑制在两端 102A和102B中发生断裂。而且,在定影装置100中,由于加压辊104具有发泡海绵弹性层,因而即使在被加 热旋转体102加热时,也会抑制加压辊104的热膨胀;然而,即使当加压辊104热膨胀而具 有较大外径时,由于加热旋转体102被直接驱动,也会基于加热旋转体102的外径确定记录 纸P的输送速度。因此,加热旋转体102在保持预先设定的线性速度的同时被旋转驱动。当记录纸P为具有多层的信封时,当加热旋转体102和加压辊104的外形平坦所 在的加压区域S的宽度W2等于或大于信封宽度时,难以在信封上作用允许上层和下层以圆 弧形状弯曲的压应力或拉应力,从而在信封沿箭头F的方向直线行进的同时在热和压力的 作用下定影调色剂T。也就是说,由于平坦的加压区域S,与加压区域具有上凸和下凸形状 的情况相比,诸如信封的具有多层结构的记录纸P难以翘曲。以下描述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00的另一第一实施例。对于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本相同的部件采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基本相同的附图 标记,并且不再重复其描述。图8A示出定影装置160。定影装置160设有取代定影装置100的加热旋转体 102(参见图2)的加热旋转体162。加热旋转体162为中空筒状体,其中轴向上的第一端 162B的外径大于第二端162A及中央部162C的外径,并且两端162A和162B的内径与中央 部162C的内径基本相同。因此,加热旋转体162的第一端162B的厚度大于中央部162C的厚度,并且仅加热 旋转体162的第一端162B为向外凸出的厚壁部。而且,加热旋转体162的轴向上的长度L 设定为300mm。第一端162B在加热旋转体162的轴向上的长度基于进行定影的记录纸P (参 见图1)的宽度确定,并被设定为30mm。加热旋转体162的层构造与加热旋转体102的层构造类似,其中基层122、发热层 124、保护层126、弹性层128和释放层130(参见图3B)在径向上从内侧向外侧叠置以相互 成一体。而且,驱动构件144安装至加热旋转体162的第一端162B,并且帽构件152安装至 加热旋转体162的第二端162A。
在加热旋转体162中,与中央部162C相比,第一端162B更厚并具有更高刚度,此 夕卜,两端162A和162B由支撑部146和152A从内侧支撑,从而两端162A和162B在加热旋 转体162和加压辊104接触的加压区域S的两端上具有与支撑部146和152A的外形相符 的形状。因此,如图8B中的截面C-C’所示,加热旋转体162的截面形状保持为圆形。而且, 由于加压辊104具有发泡海绵弹性层,其随加热旋转体162的外周面变形,并且在径向上为 中空的。在截面C-C’中,加压区域S在与加热旋转体16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设定 为W3。另一方面,如图8C中的截面D-D’所示,在加热旋转体162的轴向上的中央部162C 中,由于不存在从内侧支撑的构件,加热旋转体162的加压区域S中的截面形状是平坦的。 在截面D-D’中,加压区域S在与加热旋转体16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为W4。如图8A中所示,在定影装置160中,记录纸P经过其中加热旋转体162和加压辊 104的外形平坦的加压区域S的宽度W4的区域。加热旋转体162的第一端162B为厚壁部, 并且其刚度大于中央部162C的刚度,而且加热旋转体162的第二端162A由支撑部152A支 撑,从而抑制了在两端162A和162B中发生断裂。以下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00的另一第二实施例。对 于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本相同的部件采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的基本相同的 附图标记,并且不再重复其描述。图9A示出定影装置170。定影装置170设有取代定影装置100的加热旋转体 102(参见图2)的加热旋转体172。加热旋转体172为中空筒状体,其中轴向上的第一端 172B的外径大于第二端172A及中央部172C的外径,并且第一端172B的内径与中央部172C 的内径基本相同。而且,在加热旋转体172的第二端172A上形成端面172D,该端面172D朝轴150沿 径向向内侧弯曲,从而为L形截面。沿轴150的轴向观看时端面172D为圆形,并且在该圆 的中心形成通孔174。帽构件176安装至端面172D的通孔174。端面172D沿加热旋转体172的径向延伸而成为厚壁部。在帽构件176上,以突出方式设置圆柱形支撑部176A,该支撑部176A的外径与通 孔174的内径基本相同,并且在其截面的中央形成供轴150压入的通孔176B。将驱动构件 144安装至加热旋转体172,之后将通孔176B插到轴150上,使得轴150被压入通孔176B 中,并且支撑部176A的外周面结合至通孔176B的内周面,由此而安装帽构件176。在加热旋转体172中,与中央部172C相比,第一端172B以及截面为L形的第二端 172A更厚,并具有更高刚度,此外它们由支撑部146和176A从内侧支撑,从而在加热旋转体 172与加压辊104接触的加压区域S的两端,它们具有与支撑部146和176A的外形相符的 形状。加热旋转体172的第一端172B的厚度大于中央部172C的厚度,并且仅加热旋转 体172的第一端172B为向外凸出的厚壁部。而且,加热旋转体172的轴向上的长度L设定 为300mm。第一端172B在加热旋转体172的轴向上的长度基于进行定影的记录纸P (参见 图1)的宽度确定,并被设定为30mm。加热旋转体172的层构造与加热旋转体102的层构造类似,其中基层122、发热层 124、保护层126、弹性层128和释放层130(参见图3B)在径向上从内侧向外侧叠置以相互 成一体。 以下描述加热旋转体172的制造方法。如图IOA中所示,首先形成其中基层122、发热层124和保护层126 (参见图3)相 互成一体的由包层钢制成的板构件171。接着,通过具有凸模169A和凹模169B的挤压机 169压制板构件171而形成具有带底杯形的加热旋转体,其内具有中空部173。随后,如图IOB中所示,通过将加热旋转体172的中空部173插入到旋转轴123上 而将加热旋转体172安装至旋转轴123,使旋转轴123旋转,并使刮刀127沿箭头方向沿着 旋转轴123运动以施加旋压。接着,通过半路去除刮刀127,在加热旋转体172的第一端形 成厚壁端172B并在其中央形成中央部172C。此时,加热旋转体172的第二端172A侧封闭, 并形成圆形板部172D。随后,如图IOC中所示,在使旋转轴123停止旋转之后,将加热旋转体172从旋转 轴123移除并通过钻(未示出)在圆形板部172D的中央形成通孔174。以这种方式,形成 具有厚壁端172B和通孔174的加热旋转体172。如图9A中所示,在加热旋转体172中,与中央部172C相比,第一端172B更厚并具 有更高刚度,此外两端172A和172B由支撑部176A和146从内侧支撑,从而在加热旋转体 172与加压辊104接触的加压区域S的两端,两端172A和172B具有与支撑部176A和146 的外形相符的形状。因此,如图9B中的截面E-E’所示,加热旋转体172的截面形状保持为圆形。而且, 由于加压辊104具有发泡海绵弹性层,其随加热旋转体172的外周面变形,并且在径向上为 中空。在截面E-E’中,加压区域S在与加热旋转体7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为 W50另一方面,如图9C中的截面F-F’所示,在加热旋转体172的轴向上的中央部172C 中,由于不存在从内侧支撑的构件,加热旋转体172的加压区域S中的截面形状是平坦的。 在截面F-F’中,加压区域S在与加热旋转体17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为W6。
如图9A中所示,在定影装置170中,记录纸P经过其中加热旋转体172和加压辊 104的外形平坦的加压区域S的宽度W6的区域。加热旋转体172的第一端172B为厚壁部, 并且其刚度大于中央部172C的刚度,而且加热旋转体172的第二端172A由支撑部176A支 撑,从而抑制了在两端172A和172B中发生断裂。以下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定影装置及图 像形成装置。对于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本相同的部件采用与第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 的基本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再重复其描述。图11示出定影装置180。在定影装置180中,利用环形加压带182取代第一示例 性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100的加压辊104。加压带182被构造成使得厚度为60 μ m的由聚酰亚胺制成的环形带形状的基层覆 盖有厚度为30 μ m的由PFA制成的释放层。而且,加压带182的宽度设定为240mm。由于柔 性加压带182是优选的,其可例如由厚度为20至40 μ m的钢、不 锈钢以及电铸镍制成。另一方面,如图12A中所示,在加压带182的大致中央部设置长方体形支撑构件 184。在支撑构件184中,在轴向相向的两端以向外突出方式设置圆柱状心轴186,并且心轴 186的端部固定至定影装置180的壳体120 (参见图11)的侧面部分。由作为耐热树脂的聚苯硫醚(PPS)制成的长方体形加压垫188的一个侧面结合至 支撑构件184的一个侧面(加热旋转体102与加压带182接触的一侧)。而且,加压垫188 的另一侧面与加压带182的内周面接触,以对加热旋转体102与加压带182接触的加压区 域S加压。作用在加压区域S上的负载设定为20kgf。加压垫188可由液晶聚合物构成。另一方面,外径与加压带182的内径大致相同的盘状帽构件187安装至加压带182 的两端的内侧。在帽构件187的中央形成通孔,轴承189装配成固定至所述通孔。将支撑构件184和加压垫188布置在加压带182内侧,之后将轴承189的孔部189A 插在心轴186上以将外周面结合至加压带182的内侧,由此将帽构件187安装至加压带182 的两端。因此,加压带182绕心轴186被旋转支撑,并通过加热旋转体102的旋转而被驱动 旋转。以下描述加热旋转体102和加压带182的截面状态。如图12A中所示,齿轮单元148安装至加热旋转体102的第一端,帽构件152安装 至第二端。在加热旋转体102中,与中央部102C相比,第一端102B更厚并具有更高刚度, 此外由于两端102A和102B由支撑部152A和146从内侧支撑,在加热旋转体102与加压带 182接触的加压区域S的两端,两端102A和102B具有与支撑部152A和146的外形相符的 形状。因此,如图12B中的截面G-G’所示,加热旋转体102的截面形状保持为圆形。而 且,由于加压带182为薄壁筒状体,其随加热旋转体102的外周面变形并且在径向上是中空 的。在截面G-G’中,加压区域S在与加热旋转体10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为 W70另一方面,如图12C中的截面H-H’所示,在加热旋转体102的轴向中央部102C中, 由于不存在从内侧支撑的构件,加热旋转体102的加压区域S中的截面形状是平坦的。在 截面H-H’中,加压区域S在与加热旋转体10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为W8。由于加热旋转体102和支撑构件184通过接收负载而弯曲,加压区域S的宽度W7和W8为使得中央部102C中的宽度W8比加热旋转体102的轴向上的两端102A和102B的宽 度W7窄。通过改变加压垫188的材料或形状,调节加压区域S在加热旋转体102的轴向上 的宽度。例如,使加压垫188在轴向上的高度在中央大于在两端,或者可使得支撑构件184 在加压垫188侧的厚度为使得中央部凸出。以下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方式的作用。如图11中所示,转印有调色剂T的记录纸P被送至定影装置180。在定影装置180 中,加热旋转体102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并且加压带182随着加热旋转体102而沿箭头B 的方向旋转。接着,向励磁线圈110供应交变电流,磁场H在励磁线圈110周围反复产生和 消失,并且加热旋转体102的发热层124产生热,借此对加热旋转体102进行加热。接着,送至定影装置180的记录纸P被达到预先确定的预设定影温度的加热旋转 体102和加压带182加热加压,从而将调色剂图像T定影在记录纸P的表面上。 如图12A和图13所示,在定影装置180中,记录纸P经过其中加热旋转体102和 加压带182的外形平坦的加压区域S的宽度W8的区域。由于加热旋转体102的两端102A 和102B为厚壁部,并且其刚度大于中央部102C的刚度,从而即使在加热旋转体102上作用 驱动力(旋转力)并且加压区域S的变形应力传递至两端102A和102B时,也会抑制在两 端102A和102B中发生断裂。而且,在定影装置180中,通过改变布置在加压带182内侧的加压垫188的材料或 形状,调节加压区域S在加热旋转体102的轴向上的宽度。因此,向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图 像T施加预定量的热和压力,从而进行定影。以下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加热旋转体、定影装置及图 像形成装置。对于与第一和第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本相同的部件采用与第一和第二示例 性实施方式中的基本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再重复其描述。图14A示出定影装置190。定影装置190设有加热旋转体192以及布置在加热旋 转体192内侧的内部构件194,取代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定影装置180中的加热旋转体102。 加压带182的轴向长度设定为360mm,加压垫188的轴向长度设定为350mm。如图14B中所示,加热旋转体192沿径向从内侧向外侧由基层191、发热层124、保 护层126、弹性层128以及释放层130构成,这些层叠置而相互成一体。加热旋转体192的 轴向长度设定为370mm。基层191由具有以下特性的温敏磁性材料构成,即磁导率从在大于等于加热旋转 体192的预设加热温度并小于等于加热旋转体192的耐热温度的温度范围内的磁导率变化 开始温度开始连续下降。具体地说,利用磁性补偿合金、非晶合金等,优选的是利用由Fe、 Ni、Si、B、Nb、Cu、Zr、Co、Cr、V、Mn、Mo等构成的金属合金材料,例如Fe-Ni制成的二元温敏 磁性合金以及Fe-Ni-Cr制成的三元温敏磁性合金。如图17中所示,磁导率变化开始温度 为磁导率(根据JIS C2531测量)开始连续下降的温度,并且为磁场H的磁通穿透量开始 发生变化的点。如图14A和图14B所示,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定影装置190的耐热温度和预设 定影温度分别设定为240摄氏度和170摄氏度,利用磁导率变化开始温度为大约200摄氏 度并且厚度为90 μ m的钢作为基层191。因此,基层191在低于磁导率变化开始温度的温 度下变为铁磁材料,从而允许由励磁线圈110产生的磁场H穿透。而且,基层191在高于磁导率变化开始温度的温度下变得无磁性(顺磁材料),从而磁场H的磁通穿透量变大。在 图14A中,示出了在加热旋转体192的基层191等于或高于磁导率变化开始温度的状态下 磁场H的磁路。另一方面,作为非磁性体的由铝制成的内部构件194在加热旋转体192内侧布 置成不与加热旋转体192接触。在内部构件194的两端以向外突出方式设置圆柱形心轴 195 (参见图15A),并且心轴195被固定至定影装置190的壳体120。内部构件194由形成为圆弧形状从而与加热旋转体192相对的圆弧部194A以及 形成为柱形的柱形部194B构成,并且圆弧部194A和柱形部194B形成一体。圆弧部194A不 与加热旋转体102接触。当磁场H的磁通穿透加热旋转体192时,由磁场H在圆弧部194A 与磁体芯112之间形成闭合磁路。加压带182与加热旋转体192的外周面接触。以下描述加热旋转体192与加压带182的截面状态。如图15A中所示,外径与加热旋转体192的内径大致相同的盘状帽构件196安装 至加热 旋转体192的两端的内侧。在帽构件197的中央形成通孔,轴承197装配成固定至 所述通孔。将内部构件194布置在加热旋转体192内侧,之后将轴承197的孔部197A插到心 轴195上以将外周面结合至加热旋转体192的内侧,由此将帽构件196安装至加热旋转体 192的两端。因此,加热旋转体192绕心轴195被旋转支撑。而且,以与加热旋转体102的制造方法类似的制造方法形成加热旋转体192,并且 与中央部192C相比,两端192A和192B更厚并且具有更高刚度。用于驱动的齿轮198结合 并固定至加热旋转体192的第一端192B的外周面。此外,在加热旋转体192中,由于两端192A和192B由帽构件196从内侧支撑,在 加热旋转体192与加压带182接触的加压区域S的两端处,两端192A和192B具有与帽构 件196的外形相符的形状。因此,如图15B中的截面J-J’所示,在加压区域S的两端位置,加热旋转体192的 截面形状保持为圆形。而且,由于加压带182为薄壁筒状体,其随加热旋转体192的外周面 变形并且在径向上是中空的。在截面J-J’中,加压区域S在与加热旋转体192的轴向垂直 的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为W9。另一方面,如图15C中的截面K-K’所示,在加热旋转体192的轴向中央部192C中, 由于不存在从内侧支撑的构件,加热旋转体192的加压区域S中的截面形状是平坦的。在 截面K-K’中,加压区域S在与加热旋转体192的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设定为W10。如图15A、15B和15C中所示,由于加热旋转体192和支撑构件184通过接收负载 而弯曲,加压区域S的宽度W9和WlO为使得中央部192C中的宽度WlO比加热旋转体192 的轴向上的两端192A和192B的宽度W9窄。通过改变加压垫188的材料或形状,调节加压 区域S在加热旋转体192的轴向上的宽度。例如,使加压垫188在轴向上的高度在中央大 于在两端,或者可使得支撑构件184在加压垫188侧的厚度形成为使得中央部凸出。以下描述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作用。如图14A和图16A中所示,转印有调色剂T的记录纸P被送至定影装置190。在定 影装置190中,加热旋转体192沿箭头A的方向旋转,并且加压带182随着加热旋转体192 而沿箭头B的方向旋转。接着,向励磁线圈110供应交变电流,磁场H在励磁线圈110周围反复产生和消失,并且加热旋转体192的发热层124 (参见图14B)产生热,借此对加热旋转 体192进行加热。接着,送至定影装置190的记录纸P被达到预先确定的预设定影温度的加热旋转 体192和加压带182加热加压,从而将调色剂图像T定影在记录纸P的表面上。在定影装置190中,记录纸P经过其中加热旋转体192和加压带182的外形平坦的 加压区域S的宽度W9的区域。如图15A中所示,加热旋转体192的两端192A和192B为厚 壁部,并且它们的刚度大于中央部192C的刚度,从而即使在加热旋转体192上作用驱动力 (旋转力)并且加压区域S的变形应力传递至两端192A和192B时,也会抑制在两端192A 和192B中发生断裂。而且,在定影装置190中,通过改变布置在加压带182内侧的加压垫188的材料或 形状,调节加压区域S在加热旋转体192的轴向上的宽度。因此,向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图 像T施加预先确定的加热量和压力,从而进行定影。在定影装置190中,当加热旋转体192的基层191 (参见图14B)的温度小于等于 磁导率变化开始温度时,由于基层191为铁磁体,穿透发热层124的磁场H穿透基层191而 形成闭合磁路,从而增强磁场H。因此,发热层124的发热量达到所需发热量。另一方面,如图14A和16B中所示,在定影装置190中,当加热旋转体192的基层 191的温度变为大于等于磁导率变化开始温度时,磁场H穿透基层191并到达内部构件194 而形成闭合磁路。此时,与在基层191中形成闭合磁路的情况相比,作用在发热层124上的 磁场H被削弱,从而发热层124的发热量减小,并且发热层124不会不必要地升温。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示例性实施方式。打印机10可以不仅为利用固体显影剂(调色剂)的静电复印类型,而且可以为利 用液体显影剂的打印机。加热旋转体102、162、172和192的各厚壁部均可沿加热旋转体的径向向外凸或向 内凸。而且,在定影装置180和190中,在其两端具有厚壁部的加热旋转体102和192可由 在第一端具有厚壁部的加热旋转体162替换。可在加热旋转体102和192内侧或外侧布置加热器而不是励磁线圈,作为用于对 加热旋转体102和192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此外,加热旋转体102和192的温度传感器 118的安装位置不限于加热旋转体102和192的表面侧,而是可将温度传感器118安装在加 热旋转体102和192的内侧(内周面)。在这种情况下,加热旋转体102和192的表面磨损 更少。尽管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构造成加压区域S中的截面形状在加热旋转体的轴 向两端上在加压辊(或加压带)侧凸出而在轴向中央部中平坦,但是截面形状不限于此。加 压区域S中的截面形状可在加热旋转体侧凸出。这通过适当选择加压辊和加压垫的形状和 刚度进行调节。而且,在定影装置190中,可在加压带182上 设置发泡海绵弹性层,并且帽构件196 和齿轮193可形成一体。为说明和描述之目的而提供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以上描述。并不意图详 尽或将本发明局限于公开的确切形式。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多种修改和变型。为 最佳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而选择并描述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以构想适于具体应用的各种实施方式以及各种修改。本发明 的范 围理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一种加热旋转体,该加热旋转体用于对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剂进行加热,该加热旋转体包括由金属制成的筒状体,该筒状体的两端部被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该筒状体在该筒状体的轴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具有比中央部厚的厚壁部,并且在由加压旋转体施加压力的外周面的加压区域中,该加热旋转体的截面形状从所述端部朝所述中央部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旋转体,其中,仅在所述筒状体的轴向上的所述端部中 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所述厚壁部。
3.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旋转体;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加热旋转体的两端部的支撑结构; 对所述加热旋转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以及加压旋转体,该加压旋转体的两端部被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该加压旋转体向所述加 热旋转体的外周面施加压力,其中在所述加热旋转体内侧不存在与该加热旋转体接触并承 受来自所述加压旋转体的压力的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安装有传递驱动力的驱动力 传递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压旋转体具有发泡海绵弹性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压旋转体具有环形旋转构件和加 压构件,所述加压构件设置在所述旋转构件内侧,所述加压构件用于通过所述旋转构件向 所述加热旋转体的外周面施加压力,并在轴向上改变所述加热旋转体的截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具有产生磁场的磁场产生 单元,并且所述加热旋转体具有在所述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下发热的发热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旋转体具有支撑层,该支撑层包括 温敏磁性金属,并用于支撑所述发热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热旋转体具有保护所述发热层不被 氧化的保护层。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影装置;发射曝光光的曝光单元;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利用显影剂使由所述曝光光形成的潜像显影而形成显影剂图像;转印单元,该转印单元将所述显影剂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以及输送单元,该输送单元将转印有所述显影剂图像的记录介质输送至所述定影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旋转体,其中,在所述筒状体的轴向上的两端部设置所述厚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旋转体,其中,所述厚壁部形成为使得所述筒状体的外 表面向外隆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旋转体,其中,所述厚壁部形成为使得所述筒状体的内 表面向内隆起。
14.一种定影装置,该定影装置包括加热旋转体,该加热旋转体用于对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剂进行加热,该加热旋转体包括 由金属制成的筒状体,该筒状体的两端部被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该筒状体在该筒状体的 轴向上的两端部具有比中央部厚的厚壁部,并且与该加热旋转体的轴向垂直的截面形状从 所述端部朝所述中央部变化;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加热旋转体的两端部的支撑结构;对所述加热旋转体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以及加压旋转体,该加压旋转体向所述加热旋转体的外周面施加压力,所述加压旋转体的 两端部被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加压旋转体向所述加热旋转体的外 周面施加压力,并且其中在所述加热旋转体内侧不存在与该加热旋转体的内表面接触并承 受来自所述加压旋转体的压力的构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定影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结构通过装配在所述厚壁部内 侧的支撑构件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筒状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加热旋转体、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加热旋转体用于加热记录介质上的显影剂,该加热旋转体具有由金属制成的筒状体,并且该筒状体的两端部被旋转支撑。所述筒状体在该筒状体的轴向上的至少一个端部具有比中央部厚的厚壁部,并且所述加热旋转体的截面形状在由加压旋转体施加压力的外周面的加压区域中从所述端部朝所述中央部变化。
文档编号G03G15/20GK101846948SQ20101014287
公开日2010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23日
发明者上原康博, 及川博, 马场基文 申请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