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馈送装置和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384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纸张馈送装置和成像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逐张馈送纸张的纸张馈送装置,以及设置有这种纸张馈送装 置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当在逐张馈送纸张的纸张馈送装置中出现卡纸时,卡住的纸张卡在纸张馈送辊上。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通常强行将卡住的纸张抽出以便将卡住的纸张移除。但是,在抽出卡住的纸张时,在纸张馈送辊上施加了过载,由此导致纸张馈送辊磨 损。为了克服这种问题,已公开了一种纸张馈送装置,该纸张馈送装置提供有一种配 置,该配置具有经由扭矩限制器支撑的纸张馈送辊以防止在抽出卡住的纸张的过程中在纸 张馈送辊上施加过载(见日本专利特开No. 2001-002255)。已经提出了另一类型的纸张馈送装置,该纸张馈送装置允许其纸张馈送单元在清 除卡纸的过程中被整体移除。但是,上述专利公开中所公开的纸张馈送装置,因为纸张馈送单元经由轴固定于 纸张馈送装置,所以难以移除包括纸张馈送辊的纸张馈送单元。为此,维修人员移除纸张馈 送单元以清理或更换纸张馈送辊已成为常规做法。因此,每次当纸张馈送单元要进行维护时,例如清理或更换纸张馈送辊时,使用者 都必须打电话给服务人员。这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使用在清除卡纸的过程中允许纸张馈送单元整体移除的前述纸张馈送装置,必须 在每次发生卡纸时移除纸张馈送单元。这导致在清除卡纸的工作效率低下。鉴于这些问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纸张馈送装置,该纸张馈送装置使清 除卡纸和移除纸张馈送单元变得容易。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纸张馈送装置包括纸张馈送辊、驱动轴、杆构件以及支承部支撑构 件。纸张馈送辊逐张地馈送纸张。驱动轴支撑纸张馈送辊。杆构件具有支撑驱动轴的支承 部。支承部支撑构件能够支撑该支承部。支承部支撑构件支撑在纸张馈送装置本体中用于 在纸张馈送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纸张馈送位置使得驱动轴定位成使纸张馈送辊 在纸张上施加纸张馈送压力,所述分离位置使得驱动轴定位成使纸张馈送辊不能在纸张上 施加纸张馈送压力。杆构件能够绕所述支承部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之间枢 转运动,所述第一位置使得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纸张馈送位置同时使所述支承 部由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支撑,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分离位 置同时使所述支承部由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支撑,所述第三位置使得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 定位在所述分离位置同时允许所述支承部从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上拆下。 使用这种构造,通过枢转移动杆构件,可使支承部支撑构件移位。因而,驱动轴和纸张馈送辊被移位。这意味着,可通过仅枢转移动杆构件来改变通过纸张馈送辊所施加的纸张馈送压力。杆构件能够在三个位置之间枢转移动,对应于这三个位置,纸张馈送辊呈现三个 位置。当杆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纸张馈送辊在纸张上施加纸张馈送压力且因此能够馈送 纸张。当杆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纸张馈送辊与纸张馈送装置本体分离且因此不能施加纸 张馈送压力,由此允许卡住的纸张容易地清除。当杆构件处于第三位置时,可从纸张馈送装 置本体移除纸张馈送辊,由此允许容易地执行维护,例如清理或更换。由于除了正常操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之外,纸张馈送辊能够呈现用于清除卡纸的位 置,所以上述构造允许容易地实现卡纸的清除和纸张馈送单元的移除。通过阅读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特征和伴随的 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图示了设置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的成像设备的构造的 视图;图2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的构造的视图;图3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的杆构件能够通过其枢转运 动而呈现的位置的视图;图4A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的支承部支撑构件的前部、 右侧以及底部的立体图,而图4B是图示了该支承部支撑构件的前部、右侧以及顶部的立体 图;图5A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的杆构件的结构的视图,而 图5B是图示了设置在纸张馈送装置中的被接合部的视图;图6A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的杆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 视图,而图6B是图示当杆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建立的纸张馈送辊与分离辊之间的位置 关系的视图;图7A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的杆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 视图,而图7B是图示了当杆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建立的纸张馈送辊与分离辊之间的位 置关系的视图;图8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的杆构件处于第三位置时的 视图;以及图9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中的驱动轴的形状和驱动力 传递部的形状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图1是图示了设置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的成像设备的构造的 视图。成像设备100构造成依据从外部传输到成像设备100的图像数据在预定的纸张(即,记录纸)上形成多色的或单色的图像。成像设备100包括纸张馈送装置200、纸张馈 送部80、成像部110、以及出纸部90。纸张馈送装置200包括稿件台板121、稿件馈送装置122、以及稿件读取部123。稿 件台板121由透明玻璃形成并设计成允许将稿件放置于其上。稿件馈送装置122逐张馈送 放置在稿件托盘上的稿件纸张。能够沿箭头124所指方向枢转的稿件馈送装置122允许通 过使稿件台板121的顶面暴露于外部来将稿件放置在稿件台板121上。稿件读取部123对 正在通过稿件馈送装置122输送的稿件纸张或者放置在稿件台板121上的稿件进行读取。纸张馈送部80包括纸张馈送盒81、手动馈送盒82、以及拾取辊83和84。纸张馈 送盒81是用于在其上保持标准尺寸纸张的托盘。手动馈送盒82是能够在其上接收非标准 尺寸纸张的托盘。定位成邻接纸张馈送盒81的端部的拾取辊83从纸张馈送盒81逐张拾 取纸张以将各纸张馈送到纸张馈送路径101中。同样,定位成邻接手动馈送盒82的端部的 拾取辊84从手动馈送盒82逐张拾取纸张以将各纸张馈送到纸张馈送路径101中。成像部110包括感光鼓10、静电充电装置20、曝光单元30、显影装置40、中间转印 带单元50、清洁单元60、以及定影单元70。感光鼓10在成像期间旋转以将显影剂图像携带 在感光鼓10上。环绕感光鼓10沿感光鼓10的旋转方向从上游侧依序设置有静电充电装 置20、曝光单元30、显影装置40、中间转印带单元50、以及清洁单元60。定影单元70设置 在纸张馈送路径101上位于成像部110中最下游的位置处。在成像设备100中使用的图像数据项各自对应于使用相应的颜色,即,黑色(K)、 青色(C)、品红色(M)以及黄色(Y),所形成的彩色图像中的相应一个。因此,设置有四个 图像站以形成四种图像,所述四种图像各自对应于黑色、青色、品红色以及黄色中的相应一 个,四个图像站各自包括一套感光鼓10、静电充电装置20、显影装置40以及清洁单元60。 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所述图像站中的一个进行描述。 静电充电装置20是用于以静电的方式将感光鼓10的外周表面均勻地充电至预定 电势的装置。除了如图1所示的充电器类型,还可以采用使用辊或电刷的接触式静电充电
直o曝光单元30具有根据输入的图像数据使处于静电充电状态的感光鼓10暴露于光 从而在感光鼓10的外周表面上形成根据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的功能。曝光单元30构造为 激光扫描单元(LSU),该激光扫描单元包括激光发射部、反射镜等。在曝光单元30中,设置 有用于激光束扫描的多角镜以及用于将通过多角镜反射的激光导向感光鼓10的诸如透镜 和镜子之类的光学部件。曝光单元30可例如采用如下技术使用具有一列诸如EL(电致发 光)或LED(发光二极管)之类的其它类型的发光装置的写入头。显影装置40构造成使形成在感光鼓10上的静电潜像可视化。中间转印带单元50包括中间转印带51、中间转印带驱动辊52、中间转印带从动辊 53、中间转印辊54、以及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55。被中间转印带51所围绕的中间转印带驱动辊52、中间转印带从动辊53以及中间 转印辊54驱动中间转印带51旋转。中间转印辊54执行转印偏压的施加以将调色剂图像 从感光鼓10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中间转印带51定位成与感光鼓10接触。中间转印带51具有如下功能通过将调 色剂图像从感光鼓10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而在中间转印带5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通
5过使用例如具有大约100微米至大约150微米厚度的薄膜,中间转印带51形成为环形带。通过与中间转印带51的反面接触的中间转印辊54来实现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 10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中间转印辊54被施加以高的转印偏压电压(即,具有与带电调 色剂的极性㈠相反的极性⑴的高电压)以便对调色剂图像进行转印。中间转印辊54 是这样一种辊其包括具有8-10mm(毫米)直径的由金属(例如,不锈钢)制成的轴作为基 底、以及覆盖轴的表面的导电弹性材料(例如,EPDM(三元乙丙橡胶)或者聚氨酯泡沫)。 该导电弹性材料使得中间转印带51能够被均勻地施加以高压。尽管本实施方式使用辊型 的转印电极,但是可以使用电刷型等转印电极。因此在相应的感光鼓10上可视化的静电潜像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1上而彼此叠 加。通过叠加调色剂图像所获得的图像信息通过中间转印带51的转动而被移动到纸张与 中间转印带51之间的接触位置,并随后通过设置在该接触位置处的转印辊56转印到纸张上。此时,中间转印带51与转印辊56以预定的夹压压力彼此压靠,并且转印辊56被 施加有用于将调色剂转印到纸张的电压(即,具有与带电调色剂的极性(_)相反的极性(+) 的高电压)。为了稳定地获得上述夹压压力,转印辊56和中间转印带驱动辊52中的一个由 硬材料(例如,金属等)构成而另一个由软材料例如弹性辊(例如,弹性橡胶辊、膨胀树脂 辊等)构成。通过感光鼓10与中间转印带51之间的接触而附着于中间转印带51的调色剂以 及通过转印辊56仍没有转印到纸张上而余留在中间转印带51上的残留调色剂通过中间转 印带清洁单元55去除和收集。中间转印带清洁单元55例如包括作为与中间转印带51接 触的清洁构件的清洁刮板。与清洁刮板所接触的中间转印带51由中间转印带从动辊53从 中间转印带51的背面支撑。清洁单元60在显影操作后的图像转印操作之后对余留在感光鼓10的外周表面上 的残留调色剂进行去除和收集。定影单元70包括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所述加热辊71和加压辊72构造成在将 纸张夹压于它们之间的同时转动。加热辊71由控制部基于来自未示出的温度检测器的信 号来控制以达到预定的定影温度。加热辊71具有如下功能通过与加压辊72协作将调色 剂热结合至纸张并对转印到纸张的调色剂图像进行熔化、混合以及压力接触从而通过热将 调色剂图像固定到纸张上。设置了从外侧对加热辊71进行加热的外部加热带73。出纸部90具有接纸盘91和出纸辊92。已穿过定影单元70的纸张穿过出纸辊92 之间输送到接纸盘91。接纸盘91是用于堆积已完成打印的纸张的托盘。在需要双面打印的情况下,当已如上所述完成单面打印并且穿过定影单元70的 纸张其后缘保持在出纸辊92之间时,出纸辊92反转以将该纸张馈送到馈送辊102并随后 馈送到馈送辊103。此后,该纸张在经过配准辊104之间后进行反面打印,并随后被输送到 接纸盘91上。图2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的构造的视图。纸张馈送装置200包括纸张馈送单元230、杆构件220、以及支承部支撑构件210。 纸张馈送单元230具有用于逐张馈送纸张的纸张馈送辊204。纸张馈送辊204支撑在驱动 轴206上。杆构件220具有支承部222,该支承部222支撑驱动轴206的一个端部。驱动轴206的另一端部由驱动力传递齿轮201支撑。支承部支撑构件210对杆构件220的支承部 222进行支撑。图3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的杆构件通过其枢转运动所 能够呈现的位置的视图。杆构件220能够在由第一位置220A、第二位置220B以及第三位置220C所限定的 范围内枢转运动。通过杆构件220的枢转运动,支承部支撑构件210移位。利用此特征,通过枢转移动杆构件220可使支承部支撑构件210移位。因而,驱动 轴206和纸张馈送辊204能够移位。这意味着,可仅通过枢转地移动杆构件220来改变纸 张馈送辊204的纸张馈送压力。图4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的支承部支撑构件的结构的 视图。图5是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馈送装置的杆构件的结构以及设置在该纸 张馈送装置中的被接合部的视图。支承部支撑构件210具有支撑部216、附连/拆离通道214、槽218以及弹簧212。 弹簧212相当于本发明限定的偏置部。杆构件220具有支承部222、第一接合部224、第二 接合部226、以及第三接合部228。第二接合部226相当于本发明限定的接合部。纸张馈送 装置200具有第一被接合部202和未示出的第二被接合部。第一被接合部202相当于本发 明限定的被接合部。支撑部216支撑支承部222。附连/拆离通道214在垂直于驱动轴206的轴向的 方向上比支撑部216窄。支承部222包括曲面和平面。该曲面相当于本发明限定的第一对 外表面。该平面相当于本发明限定的第二对外表面。能够配合到支撑部216中的曲面之间 的距离大于附连/拆离通道214的宽度。平面之间的距离比附连/拆离通道214的宽度更 窄。以使得支承部222的曲面与支撑部216接触的方式支撑支承部222。当平面定位成与 附连/拆离通道214平行时,可从支承部支撑构件210上拆下支承部222,但是当平面以其 它方式定位时,不能从支承部支撑构件210上拆下支承部222。因此,这种简单的布置能够 防止支承部222从支承部支撑构件210上拆下,除非支承部222处于预定的位置。支承部 支撑构件210通过槽218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撑在纸张馈送装置200上。为此,支承部支撑 构件210随着支承部222的移动而移动。杆构件220能够绕支承部222枢转运动。当杆构件220枢转运动时,杆构件220 的一部分与纸张馈送装置200接触。杆构件220的与纸张馈送装置200接触的部分包括凸 轮部。该凸轮部具有凸轮形状。因此,支承部支撑构件210能够随着杆构件220的枢转运 动而移位,而不需要设置特殊的机构。弹簧212朝着纸张馈送装置200偏置支承部支撑构件210。这种布置使得纸张馈 送辊204能够在纸张馈送装置200运转期间施加纸张馈送压力,即使当支承部支撑构件210 轻时也如此。而且,可防止支承部支撑构件210脱离纸张馈送装置200。第一被接合部202成形为外凸形。第二接合部226和第三接合部228各自成形为 内凹形。因此,第二接合部226和第三接合部228中的每一个都能够与第一被接合部202 接合。当第二接合部226或第三接合部228与第一被接合部202接合时,杆构件220停止 枢转并给予使用者类似咔嗒的感觉。因此,使用者能够将杆构件220准确地停在预定位置 处。纸张馈送装置200还设置有成形为内凹形的第二被接合部,该第二被接合部能够与成
7形为外凸形的第一接合部224相接合。图6是图示了处于第一位置的杆构件220的视图。当杆构件220处于第一位置时, 支承部222的平坦形部不与附连/拆离通道214平行,因而,支承部222不能从支承部支撑 构件210拆下。此外,当杆构件220处于第一位置时,支承部222不能施加用于移动支承部 支撑构件210的载荷。为此,支承部支撑构件210处于纸张馈送位置,该纸张馈送位置使得 驱动轴204定位成使纸张馈送辊204与分离辊208接触,以使纸张馈送辊204在纸张上施 加纸张馈送压力。
图7是图示了处于第二位置的杆构件220的视图。当杆构件220处于第二位置时, 支承部222的平坦形部不与附连/拆离通道214平行,因而,支承部222不能从支承部支撑 构件210拆下。此外,由于处于第二位置的杆构件220的凸轮部与纸张馈送装置200的本 体接触,所以支承部222施加了用于移动支承部支撑构件210的载荷。为此,支承部支撑构 件210处于分离位置,该分离位置使得驱动轴204定位成使纸张馈送辊204与分离辊208 分离,以使纸张馈送辊204不能在纸张上施加纸张馈送压力。图8是图示了处于第三位置的杆构件220的视图。当杆构件220处于第三位置时, 支承部222的平坦形部变为与附连/拆离通道214平行,因而,支承部222可从支承部支撑 构件210拆下。由于纸张馈送装置200具有用于保持支承部支撑构件210的保持部213,所 以当杆构件220处于第三位置时,保持部213与被保持部211接合以将支承部支撑构件210 保持在分离位置。保持部213具有被朝着支承部支撑构件210偏置的末端。因此,即使当 由于杆构件220处于第三位置而使得支承部222从支承部支撑构件210拆下时,支承部支 撑构件210也通过保持部213而保持在分离位置。为此,支承部222能够在以后容易地配 合到支承部支撑构件210中。当杆构件220在已将支承部222配合到支承部支撑构件210 中之后枢转移动时,保持部213从保持状态释放。如图6-8所示,杆构件220能够在三个位置之间枢转运动,所述三个位置与纸张馈 送辊204所能够呈现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当杆构件220处于第一位置时,纸张馈送辊204 定位成在纸张上施加纸张馈送压力,因而能够馈送纸张。当杆构件220处于第二位置时,纸 张馈送辊204与纸张馈送装置200分离,因而不能施加纸张馈送压力,由此允许容易地移除 卡住的纸张。当杆构件220处于第三位置时,纸张馈送辊204定位成能够容易地从纸张馈 送装置200移除,因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维护比如清理或更换。因此,该布置使得纸张馈送辊204能够呈现除了正常操作位置和维护位置之外的 用于清除卡纸的位置,从而允许容易地实现卡纸的清除以及纸张馈送单元的移除。图9是图示了驱动轴206的一个端部207的形状以及驱动力传递齿轮201的配合 孔203的形状的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部207被局部切除成在轴向方向观察时呈D形。 配合孔203也呈D形以配合在端部207上。端部207和配合孔203中的每一个都可具有除 D形之外的任意形状,只要该形状使得在轴向方向观察时从其重心到外轮廓上的一点的距 离不同于从该重心到该外轮廓上的另一点的距离即可。如果端部207具有圆形形状,则必须将配合孔203与端部207彼此紧固固定以便 转动驱动轴206。相应地,驱动轴206不能从驱动力传递齿轮201拆下。相反,上述特征使 得驱动轴206能够在未将配合孔203与端部207彼此紧固固定的情况下转动,从而使得当 从纸张馈送装置200移除纸张馈送辊204时能够从纸张馈送装置200移除驱动轴206。
尽管前述实施方式涉及应用于稿件馈送装置的纸张馈送装置200,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稿件馈送装置。根据本发明的纸张馈送装置能够应用于纸张馈送部80。前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对本发明的限制。本 发明的范围不是由前述实施方式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此外,本发明的范围意在包括 落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且落在等同方案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改型。
权利要求
一种纸张馈送装置,包括纸张馈送辊,其用于逐张地馈送纸张;驱动轴,其支撑所述纸张馈送辊;杆构件,其具有支撑所述驱动轴的支承部;以及支承部支撑构件,其能够支撑所述支承部,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被支撑在纸张馈送装置本体中用于在纸张馈送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运动,所述纸张馈送位置使得所述驱动轴定位成使所述纸张馈送辊在纸张上施加纸张馈送压力,所述分离位置使得所述驱动轴定位成使所述纸张馈送辊不能在纸张上施加所述纸张馈送压力,所述杆构件能够绕所述支承部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之间枢转运动,所述第一位置使得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纸张馈送位置同时使所述支承部由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支撑,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分离位置同时使所述支承部由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支撑,所述第三位置使得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定位在所述分离位置同时允许所述支承部从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上拆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馈送装置,其中,所述杆构件具有凸轮部,当所述杆构件在 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以及所述第三位置之间移动时,所述凸轮部与所述纸张馈送 装置本体接触,并且,所述凸轮部具有凸轮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馈送装置,其中,所述纸张馈送装置本体具有被接合部,而所 述杆构件具有接合部,当所述杆构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被接合部接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馈送装置,其中,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具有偏置部,所述偏 置部朝着所述纸张馈送装置本体偏置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馈送装置,其中,所述支承部支撑构件具有支撑部和附连/拆离通道,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支承 部,所述附连/拆离通道在垂直于所述驱动轴的轴向的方向上比所述支撑部窄,并且所述支承部具有第一对外表面和第二对外表面,所述第一对外表面构造成配合在所述 支撑部中并且所述第一对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附连/拆离通道的宽度;所述第二对 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比所述附连/拆离通道的宽度窄,并且当所述杆构件处于所述第三位置 时,所述第二对外表面定位成与所述附连/拆离通道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馈送装置,其中,所述纸张馈送装置本体具有用于保持所 述支承部支撑构件的保持部,并且当所述杆构件处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支承部支撑构 件由所述保持部保持在所述分离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馈送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轴具有一个端部,所述端部具有 如下形状所述形状使得在所述驱动轴的轴向观察时从其重心到外轮廓上的一点的距离不 同于从所述重心到所述外轮廓上的另一点的距离,所述端部配合在驱动力传递部中,所述 驱动力传递部具有形状与所述端部相同的孔。
8.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馈送装置;以及图像读取部和成像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图像读取部用于从由所述纸张馈送装置馈送 的纸张上读取图像数据,所述成像部用于在由所述纸张馈送装置馈送的纸张上形成图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张馈送装置和一种成像设备。纸张馈送装置包括支承部支撑构件和杆构件。支承部支撑构件支撑在纸张馈送装置中用于在纸张馈送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运动。杆构件能够绕支承部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以及第三位置之间枢转运动,所述第一位置使得支承部支撑构件定位在纸张馈送位置同时使支承部由支承部支撑构件支撑,所述第二位置使得支承部支撑构件定位在分离位置同时使得支承部由支承部支撑构件支撑,所述第三位置使得支承部支撑构件定位在分离位置同时允许支承部从支承部支撑构件上拆下。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1863389SQ20101015040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5日
发明者为平正人, 白石嘉仪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