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33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且尤其涉及一种以具有良好色彩饱和度(color saturation)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具备体积小、高画质、低消耗 功率、无辐射等优点,近年来已超越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Tube,CRT)显示装置成 为显示装置的主流。然而,与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相比,液晶显示装置通常需要背光源方可 显示影像。一般液晶显示装置常用的背光源有冷阴极荧光灯(Cold-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CCFL)背光源以及发光二极管背光源。白光发光二极管具有发热量低、省电、寿命长、反应速度快、体积小以及可平面封 装等优点,其出现已被视为一场白光照明革命。而在应用市场方面,白光发光二极管因其 省电、体积小以及反应速度快等优点而逐渐被应用在可携式显示装置以及电视的背光模 块上。然而,一般常用的白光发光二极管多采用蓝光发光二极管芯片搭配上钇铝石榴粉 (Yttrium Aluminum Garnet, YAG),虽然其具有封装方便及体积小的优点,但是其在色彩饱 和度的表现上仍显不足。此外,由于白光发光二极管为点光源,因此必须搭配多片光学膜片 (如扩散片、导光板、增光片等)方可呈现出均勻的面光源,导致背光源的整体厚度以及制 造成本难以降低。近年来,已有许多研发者提出以有机电激发光组件作为背光源的设计概念,以 减少光学膜片的使用,图1即为Eastman Kodak公司所发展出的两种有机电激发光元件 OLED-U 0LED-2的频谱,而图2为使用有机电激发光元件0LED-1、0LED-2作为背光源的液 晶显示装置的CIE 1931色度坐标图(chromaticity diagram)。当使用Eastman Kodak公司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0LED_1、0LED_2作为背光源时, 液晶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红色、绿色、蓝色、白色的色坐标(χ,y)与明度(Y)记录于下表中。 此外,液晶显示装置的彩色饱和度(NTSC% )亦记录于下表中。
RxRyRYGxGyGYBxByByWxWyWYNTSC %Patent 0LED10.6390. 3375. 290.2500. 58014. 770. 1390. 0643. 220. 2550.2547. 7672. 1Patent OLED20.6460. 3437. 560.2590. 54413. 270. 1200. 1122.990. 3250. 3267.9461.7 从上表可知,当使用Eastman Kodak公司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0LED-1及0LED-2 作为背光源时,液晶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白色的色坐标分别为(0.255,0.254)及(0.325, 0.326),与一般电视产品中的白色色坐标(0.28,0.29)有明显的差异。此外,当使用 Eastman Kodak公司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0LED-1及0LED-2作为背光源时,液晶显示装置的 彩色饱和度(NTSC% )仅分别为72. 及61. 7% (如图2所示)。很明显地,当使用Eastman Kodak公司的有机电激发光元件0LED-1及0LED-2作为背光源时,会面临色彩饱和度不佳以 及白色色坐标不符合预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良好的色彩饱和度 以及白色表现。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背光源以及一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源的 发光频谱在波长介于460纳米至480纳米、波长介于505纳米至525纳米以及波长介于610 纳米至630纳米之间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液晶显示面板配置于背光源上方,而液晶显 示面板具有一红色滤光层、一绿色滤光层、一蓝色滤光层以及一黄色滤光层,而前述的红色 滤光层、绿色滤光层、蓝色滤光层、黄色滤光层满足下列条件在背光源下,红色滤光层于 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x坐标为Rx,y坐标为Ry,明度为!^,且Rx彡0. 654,Ry彡0. 330 ;在 背光源下,绿色滤光层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x坐标为Gx,y坐标为Gy,明度为GY,其中 Gx彡0. 253,Gy彡0. 605,且0. 83彡RY/GY彡0. 87 ;在背光源下,蓝色滤光层于CIE 1931色 度坐标上的x坐标为Bx,y坐标为By,明度为BY,其中Bx彡0. 136,By彡0. 146,且0. 86彡GY/ BY ^ 0. 92 ;以及在背光源下,黄色滤光层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x坐标为Yx,y坐标 为 Yy,明度为 YY,其中 Yx 彡 0. 408,Yy 彡 0. 534,而 0. 83 彡 BY/YY 彡 0. 87,且 1. 5 彡 YY/ RY ^ 1. 55。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前述的背光源为一有机电激发光元件。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背光源在波长介于460纳米至480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 度峰值BL1,背光源在波长介于505纳米至525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BL2,背光 源在波长介于610纳米至630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BL3,且BL1 BL2 BL3 = 0. 97 0. 99 0. 7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背光源在波长约为470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BL1,背 光源在波长约为515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BL2,背光源在波长约为620纳米具有相对 极大亮度峰值 BL3,且 BL1 BL2 BL3 = 0. 97 0. 99 0.77。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Rx+Gy+By+Yy彡1. 939。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0.664彡Rx彡0. 654,0. 330彡Ry彡0. 320, 0. 253 彡 Gx 彡 0. 243,0. 615 彡 Gy 彡 0. 605,0. 136 彡 Bx 彡 0. 126,0. 146 彡 By 彡 0. 136、 0. 408 彡 Yx 彡 0. 398,且 0. 534 彡 Yy 彡 0. 524。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发光频谱在波长介于460纳米至480纳米、波长介于505纳 米至525纳米以及波长介于610纳米至630纳米之间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的背光源,并 使红色滤光层、绿色滤光层、蓝色滤光层、黄色滤光层在此背光源下呈现出特定的色坐标与 明度,以使液晶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白色色坐标更接近(0. 28,0. 2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Eastman Kodak公司所发展出的两种有机电激发光元件0LED_1、0LED_2的频谱。图2为使用有机电激发光元件0LED-l、0LED-2作为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CIE 1931色度坐标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背光源的频谱。图5A为图3中红色滤光层、绿色滤光层、蓝色滤光层的穿透频谱。图5B为图3中黄色滤光层的穿透频谱。图6为使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CIE 1931色度坐标图。其中,附图标记100 液晶显示装置110 背光源120 液晶显示面板120R 红色滤光层120G 绿色滤光层120B 蓝色滤光层120Y:黄色滤光层BL1、BL2、BL3 相对极大亮度峰值BLe, BLg, BLb 相对极大峰值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而图4为图3中背光源的频 谱。请参照图3与图4,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包括一背光源110以及一液晶显示 面板120。背光源110例如为一有机电激发光元件,且背光源110的发光频谱在波长介于 460纳米至480纳米、波长介于505纳米至525纳米以及波长介于610纳米至630纳米之 间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源110在波长介于460纳米至 480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BL 1,背光源110在波长介于525纳米至525纳米具有相 对极大亮度峰值BL2,背光源110在波长介于610纳米至630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 BL3,且BLl BL2 BL3 = 0. 97 0. 99 0.77。举例而言,背光源110在波长约为470 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BL1,背光源110在波长约为515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 BL2,背光源110在波长约为620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BL3,且BLl BL2 BL3 = 0. 97 0. 99 0. 77。从图3可知,液晶显示面板120配置于背光源110上方,而液晶显示面板120具有 一红色滤光层120R、一绿色滤光层120G、一蓝色滤光层120B以及一黄色滤光层120Y,而前 述的红色滤光层120R、绿色滤光层120G、蓝色滤光层120B以及黄色滤光层120Y满足下列 条件红色滤光层120R在背光源110下,红色滤光层120R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χ坐标为Rx,y坐标 为Ry,明度为1^,且艮彡0. 654,Ry ( 0. 330。换言之,在具有图4的频谱的背光源110照射 下,穿过红色滤光层120R的红光的色坐标为(^),且此红光的明度为!^。在一较佳实施 例中,0. 664 彡 Rx 彡 0. 654,0. 330 彡 Ry 彡 0. 320。绿色滤光层120G在背光源110下,绿色滤光层120G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χ坐标为Gx,y坐标 为Gy,明度为GY,其中Gx彡0. 253,Gy彡0. 605,且0. 83彡RY/GY彡0. 87。换言之,在具有
5图4的频谱的背光源110照射下,穿过绿色滤光层120G的绿光的色坐标为(Gx,Gy),且此绿 光的明度为GY。在一较佳实施例中,0. 253彡Gx彡0. 243,0. 615彡Gy彡0. 605。蓝饩滤光层120B在背光源110下,蓝色滤光层120B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x坐标为Bx,y坐标 为By,明度为BY,其中Bx ( 0. 136,By ( 0. 146,且0. 86彡GY/BY ( 0. 92。换言之,在具有 图4的频谱的背光源110照射下,穿过蓝色滤光层120B的蓝光的色坐标为(Bx,By),且此蓝 光的明度为BY。在一较佳实施例中,0. 136彡Bx彡0. 126,0. 146彡By彡0. 136。黄色滤光层120B在背光源110下,黄色滤光层120Y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x坐标为Yx,y坐 标为Yy,明度为YY,其中Yx彡0. 408,Yy彡0. 534,而0. 83彡BY/YY彡0. 87,且1. 5彡YY/ RY ( 1. 55。换言之,在具有图4的频谱的背光源110照射下,穿过绿色滤光层120G的绿 光的色坐标为(Yx,Yy),且此绿光的明度为YY。在一较佳实施例中,0. 408彡Yx彡0. 398,且 0. 534 彡 Yy 彡 0. 524。整体而言,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红色滤光层120R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x 坐标为Rx、绿色滤光层120G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y坐标为Gy、蓝色滤光层120B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y坐标为By以及黄色滤光层120Y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y坐标为 Yy须满足Rx+Gy+By+Yy彡1. 919的关系式。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须满足Rx+Gy+By+Yy彡1. 939 的关系式图5A为图3中红色滤光层120R、绿色滤光层120G、蓝色滤光层120B的穿透频谱, 而图5B为图3中黄色滤光层120Y的穿透频谱。从图5A与图5B可知,红色滤光层120R在 波长介于700纳米至730纳米具有相对极大峰值BLk,绿色滤光层120G在波长介于520纳 米至550纳米具有相对极大峰值B。蓝色滤光层120B在波长介于450纳米至470纳米具 有相对极大峰值BLb,而黄色滤光层120Y在波长介于570纳米至600纳米具有相对极大峰 值 BLy。图6为使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CIE 1931色度坐标图。请参照图4与图 6,当使用图4的频谱的背光源110时,液晶显示装置100所显示的红色、绿色、蓝色、白色的 色坐标(x,y)与明度(Y)记录于下表中。此外,液晶显示装置的彩色饱和度(NTSC% )也 记录于下表中。
权利要求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背光源,该背光源的发光频谱在波长介于460纳米至480纳米、波长介于505纳米至525纳米以及波长介于610纳米至630纳米之间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以及一液晶显示面板,配置于该背光源上方,该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一红色滤光层、一绿色滤光层、一蓝色滤光层以及一黄色滤光层,该红色滤光层、该绿色滤光层、该蓝色滤光层、该黄色滤光层满足下列条件在该背光源下,该红色滤光层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x坐标为Rx,y坐标为Ry,明度为RY,其中Rx≥0.654,Ry≤0.330;在该背光源下,该绿色滤光层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x坐标为Gx,y坐标为Gy,明度为GY,其中Gx≤0.253,Gy≥0.605,且0.83≤RY/GY≤0.87;在该背光源下,该蓝色滤光层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x坐标为Bx,y坐标为By,明度为BY,其中Bx≤0.136,By≤0.146,且0.86≤GY/BY≤0.92;以及在该背光源下,该黄色滤光层于CIE 1931色度坐标上的x坐标为Yx,y坐标为Yy,明度为YY,其中Yx≤0.408,Yy≤0.534,而0.83≤BY/YY≤0.87,且1.5≤YY/RY≤1.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源为一有机电激发光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源在波长介于460纳米至 480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BLl,该背光源在波长介于525纳米至525纳米具有相对极 大亮度峰值BL2,该背光源在波长介于610纳米至630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BL3,且 BLl BL2 BL3 = 0. 97 0. 99 0. Il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源在波长约为470纳 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BL1,该背光源在波长约为515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 BL2,该背光源在波长约为620纳米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BL3,且BLl BL2 BL3 = 0. 97 0. 99 0. 7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Rx+Gy+By+Yy^ 1. 9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Rx+Gy+By+Yy^ 1. 93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0.664^ Rx ^ 0.654、 0. 330 彡 Ry 彡 0. 320,0. 253 彡 Gx 彡 0. 243,0. 615 彡 Gy 彡 0. 605,0. 136 彡 Bx 彡 0. 126、 0. 146 彡 By 彡 0. 136,0. 408 彡 Yx 彡 0. 398,0. 534 彡 Yy 彡 0. 52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源与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源的发光频谱在波长介于460纳米至480纳米、波长介于505纳米至525纳米以及波长介于610纳米至630纳米之间具有相对极大亮度峰值。液晶显示面板配置于背光源上方,且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红色滤光层(Rx,Ry,RY)、绿色滤光层(Gx,Gy,GY)、蓝色滤光层(Bx,By,BY)及黄色滤光层(Yx,Yy,YY)。在背光源下,红色滤光层、绿色滤光层、蓝色滤光层、黄色滤光层满足下列条件Rx≥0.654;Ry≤0.330;Gx≤0.253;Gy≥0.605;Bx≤0.136;By≤0.146;Yx≤0.408;Yy≤0.534;0.83≤RY/GY≤0.87;0.86≤GY/BY≤0.92;0.83≤BY/YY≤0.87;以及1.5≤YY/RY≤1.55。
文档编号G02F1/1335GK101984373SQ20101029992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8日
发明者刘韵宜, 廖烝贤, 林俊良, 王英力, 陈建凯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