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晶面板的像素阵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33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液晶面板的像素阵列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设备的液晶面板,尤其涉及一种该液晶面板中的像素阵列结 构。
背景技术
当前,在液晶显示器进行图像显示时,引起所显示的图像画面发生闪烁现象,存在 诸多因素,例如,液晶面板制造工艺中可能造成RC电路异常,阵列基板上的像素尺寸过大, 像素采用的驱动方式或极性设置等等。以帧反转(frame inversion)为例,若像素共通电压Vcom采用直流驱动方式,且 该像素共通电压在每帧中的电压数值并不完全相同,那么显示屏上的画面就很有可能出现 闪烁。这是因为,在帧反转方式下,整个画面都是相同的极性,诸如当该帧的整个画面为正 极性时,下一帧整个画面就都变成了负极性,此时,正负极性的同一灰阶电压将会不同,在 不停切换画面的情形下,由于正负极性的画面交替出现,观者便会感觉到画面闪烁。有鉴于此,能否针对像素尺寸及其驱动方式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新的像素阵列 结构以有效解决画面闪烁,是业内技术人员亟待处理的一项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器在显示时出现的画面闪烁现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 型的像素阵列结构。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晶面板的像素阵列结构,该像素阵列 结构包括多个像素,并且每一像素具有Red子像素、Green子像素、Blue子像素,其中,至少 一部分Red子像素、Green子像素以及Blue子像素的尺寸大小各不相同,且交错规则排列 于该液晶面板的有效区域内。优选地,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至少一对相邻的子像素所加载的电荷极性相反。此 外,对像素阵列结构中的多个子像素设置不同的驱动方式,以缩小相同极性区域的面积。优选地,交错规则排列的所述子像素的面积大小为正常子像素的面积大小的1/2。在一实施例中,交错规则排列的两个相邻的同极性子像素上下垂直分接至一数据 线。在另一实施例中,交错规则排列的两个相邻的同极性子像素分别通过两条栅极线来控 制各自薄膜晶体管的开关以及充电时序。采用本发明的像素阵列结构,将液晶面板的有效区域的部分子像素尺寸减小,且 交错规则排列于像素阵列,与此同时,搭配不同的像素驱动方式或极性分布,从而可以缩小 相同极性区域的面积,藉以改善画面闪烁和菱形网络成像等问题,视觉效果更佳。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 各个方面。其中,
3
图IA示出现有技术中点反转驱动方式下的各像素加载的电压极性分布状态图;图IB示出现有技术中行反转(2V反转)驱动方式下的各像素加载的电压极性分 布状态图;以及图2示出本发明的像素阵列结构中各像素加载的电压极性分布状态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描述。首先,简要介绍关于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相关原理。如我们所熟知的,在液晶 面板的上下基板间不加电时,液晶按照90度方向排列,此时光线沿着液晶分子方向旋转90 度传播,由于下偏光片也为垂直90度方向设置,光线正好可以通过。当加电时,由于液晶分 子的排列方向改变,光线不能通过,显示为黑屏。一般地,薄膜晶体管液晶屏分为上下两玻 璃基板,下方为TFT阵列基板,通常沿水平方向设置栅极(也称为扫描电极),沿竖直方向设 置源极(也称为显示电极),在栅极和源极的交叉点处设置薄膜晶体管,其栅极和源极分别 对应于扫描电极和显示电极。对于存储电容Cs以共同电极电压走线的方式,当显示电极的电压高于该共同电 极电压时,称为正极性;而当显示电极的电压低于该共同电极电压时,称为负极性。通过极 性反转,可以有效消除液晶中的直流成分,防止液晶被直流电分解,抑制玻璃中的离子迁移 至液晶并防止液晶面板出现闪烁现象。图IA示出现有技术中点反转驱动方式下的各像素加载的电压极性分布状态图; 而图IB示出现有技术中行反转(2V反转)驱动方式下的各像素加载的电压极性分布状态 图。在图IA和IB中,像素阵列结构中的每个子像素尺寸大小均相同,并且上下左右对齐 地规则排列于液晶面板的有效区域。根据相应的测试结果,在图像闪烁的情形下调整Vcom 时,子像素的尺寸越大,局部闪烁区域的面积也越大,进而闪烁程度也变得越来越严重。由于图IA采用点反转驱动方式,而图IB采用行反转驱动方式,因而图IB驱动方 式下的闪烁程度相较于图IA会更糟,因为行反转时,相同极性的区域面积增大(如图IB中 的虚线框所示),极易导致图像闪烁且出现菱形网络成像。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像素阵列结构。图2示出本发 明的像素阵列结构中各像素加载的电压极性分布状态图。如前所述,该像素阵列结构包括 多个像素,并且每一像素具有Red子像素、Green子像素、Blue子像素(即RGB三原色),参 照图2,该结构中的至少一部分Red子像素、Green子像素以及Blue子像素的尺寸大小各不 相同,且交错规则排列于液晶面板的有效区域内。具体来说,如图2中的虚线框所示,该区域内的子像素并不是像图IA或图IB那 样,上下左右对齐地规则排列于有效区域,而是交错规则排列。例如,上下相邻的子像素可 能在竖直方向并不是一一对齐的。此外,结合图IB和图2,在相同的区域面积中,图IB的同 极性区域占该面积的4个方格,而图2的同极性区域仅占该面积的2. 5个方格,也就是说, 采用交错规则排列的子像素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小相同极性的区域面积,进而改善画面闪 烁现象,提高视觉效果。另外,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至少有一对相邻的子像素所加 载的电荷极性相反。并且,当该结构中的多个子像素搭配不同的驱动方式时,可以缩小同极
4性区域的面积。在一实施例中,交错规则排列的子像素的面积大小为正常子像素的面积(如图2 中方格显示的大小)的1/2。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交错规则排列的 子像素还可以形成为正常子像素的其它比例,而并不只局限于其尺寸的一半,而所有这些 子像素的尺寸规格以及多个子像素间的大小各异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另外,对于尺寸已缩小的子像素来说,一种电性连接方式是在于,将这些交错规则 排列的两个相邻的同极性子像素上下垂直分接至一数据线。而另一种电性连接方式为,将 这些交错规则排列的两个相邻的同极性子像素分别通过两条栅极线来控制各自薄膜晶体 管的开关以及充电时序。采用本发明的像素阵列结构,将液晶面板的有效区域的部分子像素尺寸减小,且 交错规则排列于像素阵列,与此同时,搭配不同的像素驱动方式或极性分布,从而可以缩小 相同极性区域的面积,藉以改善画面闪烁和菱形网络成像等问题,视觉效果更佳。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 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各 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用于液晶面板的像素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阵列结构包括多个像素,并且每一像素具有Red子像素、Green子像素、Blue子像素,其中,至少一部分所述Red子像素、Green子像素以及Blue子像素的尺寸大小各不相同,且交错规则排列于所述液晶面板的有效区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至少一对相 邻的子像素所加载的电荷极性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像素阵列结构中的多个子 像素设置不同的驱动方式,以缩小相同极性区域的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交错规则排列的所述子像素的面 积大小为正常子像素的面积大小的1/2。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交错规则排列的两个相邻的同极 性子像素上下垂直分接至一数据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阵列结构,其特征在于,交错规则排列的两个相邻的同极 性子像素分别通过两条栅极线来控制各自薄膜晶体管的开关以及充电时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用于液晶面板的像素阵列结构,该像素阵列结构包括多个像素,并且每一像素具有Red子像素、Green子像素、Blue子像素,其中,至少一部分Red子像素、Green子像素以及Blue子像素的尺寸大小各不相同,且交错规则排列于该液晶面板的有效区域内。采用本发明的像素阵列结构,将液晶面板的有效区域的部分子像素尺寸减小,且交错规则排列于像素阵列,与此同时,搭配不同的像素驱动方式或极性分布,从而可以缩小相同极性区域的面积,藉以改善画面闪烁和菱形网络成像等问题,视觉效果更佳。
文档编号G02F1/133GK101976008SQ201010299918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8日
发明者崔宗元, 王秋淳, 石明昌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