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21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数字复印机、激光打印机、激光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光 扫描装置、以及具有该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光扫描装置随着激光打印机等的普及而成为众所周知,该光扫描装置通常构成 为,来自光源的光束经光偏转器偏转后,通过透镜等扫描光学系,向被扫描面方向汇 聚,在被扫描面上形成光点,用该光点对被扫描面进行光扫描(主扫描)。实际中的被扫描 面如有光导性感光体即感光媒体的感光面。众所周知的“串联(tandem)方式图像形成装置”通常采用两组以上包括如上述光 扫描装置和感光媒体的组合,来形成两色图像或多色图像或彩色图像等,其结构之一为对 多个感光媒体进行光扫描的光扫描部采用共同使用单一光偏转器(转动多面镜)的方式。如上所述,多个被扫描面共用光偏转器可减少光偏转器的个数,从而实现图像形 成装置的小型化。此时,虽然转动多面镜中的一个偏转反射面上有多束扫描光束入射,但是,如果使 这些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互相平行入射,则会使得转动多面镜发生在转动轴方向上的大型 化,从而带来转动多面镜的制造成本上升,或难以使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小型化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文献1 (JP特开2003-5114号公报)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即 使得入射到转动多面镜中同一个偏转反射面上的两束以上扫描光束之间的入射到偏转反 射面的副扫描方向入射角不同。以下将该方式称为斜入射方式。这样,便能够在狭窄的偏转反射面上沿着副扫描方向同时偏转多束扫描光束,而 且,使得用于引导偏转后的各束扫描光束到对应扫描面的光路变得容易分离。在斜入射方式中,通过转动多面镜偏转的扫描光束发生偏转,围绕转动多面镜的 转动轴扫引圆锥面,为此,入射到扫描透镜中的扫描光束随着偏转发生光束歪斜,扫描光波 前像差增大,从而使得被扫描面上的聚光性变差,主扫描方向边缘部上的光点直径变大,容 易造成被形成的图像的分辨率下降的问题。而且,上述偏转形态容易发生较大的所谓的“扫描线弯曲”。扫描线弯曲的发生量 随着扫描光束在副扫描方向的入射角(兴0)而不同,从而,在用各色调色剂将各束扫描光 束所描绘的静电潜像可视化以及重合而得到的彩色图像中出现色偏离。对此,申请人首先在专利文献2 (JP特开2006-72288号公报)中提出了能够有效 解决上述波前像差以及扫描线弯曲问题的斜入射扫描装置。在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光扫描装置中,扫描成像光学系用两片透镜构成。其中,多束扫描光共同使用位于转动多面镜一方的透镜,而设置在被扫描面一方 的透镜则为各束扫描光束个别设置,由于从光偏转器到被扫描面的光路具有一定长度,因 此该光路的布置自由度受到一定限制。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用单一透镜体构成扫描成像光学系 的透镜,以进一步简化斜入射方式的光扫描装置,有效抑制波前像差的增大,实现良好的光 扫描,同时还对扫描线弯曲进行有效的补偿。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构成为,将光偏转器的偏转反射面围绕平行于该偏转反射面 的轴转动,来偏转扫描光束,用该光偏转器中的同一个偏转反射面同时对用于扫描多个被 扫描面的多束扫描光束进行偏转,并用扫描透镜将偏转后的扫描光束分别汇聚到多个被扫 描面上,以对多个被扫描同时进行光扫描。如上所述,“光偏转器”采用偏转反射面转动方式,其中,偏转反射面的转动轴与该 偏转反射面平行。最常用的上述光偏转器为转动多面镜(以下称为多角镜),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 此,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具有两个偏转反射面的转动两面镜或转动单独偏转反射面的转 动单面镜。上述光偏转器用同一个偏转反射面同时偏转多数扫描光束。上述被同时偏转的光束可同时扫描多个被扫描部。也就是说,各束扫描光束对各个被扫描部进行光扫描。各束扫描光束虽然为单一扫描光束,但也可集合多束单一光束作为多束光束的集 合,来对被扫描部进行多光束光扫描。实际上的被扫描部为光导性感光媒体的感光面,多个被扫描面既可以是互不相同 的感光媒体的感光面,也可以是设于相同感光面上的不同部位的多个被扫描部。(1)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为,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其具有如下特征。S卩,对多个被扫描部同时进行光扫描的多束扫描光束以副扫描方向上互不相同的 入射角入射到该光偏转器的同一个偏转反射面上。也就是所,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采用上述斜入射方式。扫描透镜为经该同一个偏转反射面偏转后的多束扫描光束共同使用、且形成为单 一透镜体。也就是说,斜入射到同一个偏转反射面上的多束扫描光束偏转后入射到该单一 的扫描透镜上。所谓扫描透镜为单一透镜体是指,从扫描透镜到多个被扫描部的各条光路上只有 该一个扫描透镜具有折射成像功能。当然,为了形成从扫描透镜分别到达多个被扫描部的光路,须要使用一个以上的 反射镜。扫描透镜具有以下特征。即该扫描透镜中位于偏转反射面一方的面被形成为单一 入射面,而位于被扫描部一方的面则形成为对应于各个被扫描部且在副扫描方向分开的多 个发射面。S卩,经光偏转器偏转后的多束扫描光束入射到扫描透镜的单一入射面后,其从该 扫描透镜的发射面发射时,在副扫描方向上被分开,并按照将进行光扫描的被扫描部,从预 定的发射面发射。设多束扫描光束的数量为n,则据此被扫描部的各束也为η。因此,从扫描透镜的 发射面在副扫描方向被分离为η面的发射面。
设经光偏转器偏转后的扫描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从第一个到第η个,通常用第i个 扫描光束来进行说明时,第i个扫描光束入射到共同的扫描透镜的入射面后,在副扫描方 向从第i个发射面发射,以扫描第i个被扫描部。上述η的最小值为2,最大值大致为4-6。经偏转后的第i个扫描光束受到扫描透镜中的入射面和第I个发射面的透镜作 用,在第I个被扫描面上汇聚。入射面被形成为,在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力随着接近主扫描方向的周边逐渐减小。而进行发射的η个发射面,则被形成为分别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均具有 正的折射力的面。关于上述入射面在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力随着接近主扫描方向的周边逐渐减小一 文是指,随着从主扫描方向的中间部向周边接近,该入射面的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力逐渐向 着负方向变化。主扫描方向的中间部具有副扫描方向的正的折射力时,随着沿主扫描方向接近周 边,副扫描方向的正的折射力逐渐变小,而主扫描方向的周边部具有较小的正的折射力,或 者在接近周边的途中,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力便为负值,则有可能进一步增大负的折射力。各个发射面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均具有正的折射力。因此发射面均呈图面 形状。优选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之间折射力不同的艾奈莫尔费像变透镜(anamorphic lens) ο(2)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为,根据(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扫描透镜的入射 面的主扫描方向中心部不具有副扫描方向的曲率。此时,入射面的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力在 主扫描方向中心部为0,而在主扫描方向,则随着接近轴间部,负的折射力逐渐增大。(3)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为,根据(1)或( 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优选在扫描 透镜和各个被扫描面之间设置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被赋予副扫描方向 的倾斜偏心面,该倾斜偏心面的相对于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均没有曲率的面的倾 斜偏心角度,随着该光学元件在主扫描方向位置而变化。倾斜偏心面既可以是透射扫描光 的面,也可以是反射面。该倾斜偏心面的形状取决于斜入射方拾音器的扫描线弯曲的补偿。(4)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为,根据(1)或(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所述的光扫描装 置,其中,受到光偏转器中同一个偏转反射面偏转的扫描光束扫描的被扫描部的个数为两 个,所述扫描透镜的发射面为沿副扫描方向分开的两个发射面,该两个发射面为具有相同 形状的特殊面,该特殊面的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半径随着接近其主扫描方向的周边而变化。(5)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为,根据(4)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射向两个不同的 被扫描部的扫描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以对称的入射角(兴0)入射到同时偏转该两束扫描 光束的偏转反射面上。(6)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为,根据( 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使得各束扫描光 束在光偏转器的偏转反射面上的反射位置向副扫描方向偏离,设该偏离的偏离量为n,该 偏离被设定为,偏离量为n时的入射角度比偏离量为ο时的入射角度小0.5 Γ。(7)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为,一种光扫描装置,其中,用转动多面镜作为光偏转器, 并将两台上述(4)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相对于该转动多面镜对称设置,共 同使用该转动多面镜,用于对四个被扫描部同时进行扫描。
(8)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为,一种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实行电子照相处理来形成图 像,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用以实行电子照相处 理中的曝光处理。在此补充一点,由于对扫描透镜的各个发射面赋予将扫描光束汇聚到被扫描部的 功能,为此,发射面具有正的大折射力,容易发生波前像差。而将入射面形成为在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力随着接近主扫描方向的周边逐渐减小 的特殊面,根据该特殊面的形状,对射向具有正的大折射力的各个发射侧面的、构成扫描光 束的光线的入射高度以及入射角度进行补偿、可补偿波前像面劣化(光束扭曲),并将扫描 光束汇聚到被扫描部上的一点。如上所述,本发明可提供一种新型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光扫 描装置以斜入射方式同时扫描多个被扫描部,而且能够良好地抑制波前像差的发生,实现 良好的光扫描。进而,通过采用具有一面以上的倾斜(tile)偏芯面的光学元件,能够大大减轻斜 入射方式所引起的扫描线弯曲。


图IA和图IB是用于说明光扫描装置中的光学设置的示意图。图2是从主扫描方向观察从光偏转器4到各个被扫描面Sl和S2之间的扫描光束 的光路的示意图。图。
图。



图3是用于说明当扫描透镜的入射面和发射面均为一个面时存在的问题的示意 图4是用于说明利用本发明的扫描透镜时的情况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将扫描光束在偏转反射面上的位置项副扫描方向偏离的意义的图6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 IAUB光源(半导体激光) 2A、2B耦合透镜 3A、3B柱形透镜4光偏转器(多角镜)5扫描透镜50 描透镜的入射面 5A、5B扫描透镜的发射面 S1、S2被扫描面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用于说明光扫描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在图IA中,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光源1A、1B和耦合透镜2A、2B以及柱面透镜 3A、;3B被设置为在正交于图表面的方向(副扫描方向)上重叠。6
耦合透镜2A将半导体激光光源IA发射的发散性光束转换成可适应以后的光学系 的光束形态。柱面透镜3A将通过耦合透镜2A的光束沿副扫描方向汇聚,而后入射到作为光偏 转器的多角镜4的偏转反射面。与上述相同,耦合透镜2B将半导体激光光源IB发射的发散性光束(扫描光束) 转换成可适应以后的光学系的光束形态后,柱面透镜3B将通过耦合透镜2B的光束沿副扫 描方向汇聚,而后入射到作为光偏转器的多角镜4的偏转反射面。经过耦合透镜2A、2B转换后的光束形态既可是平行光束,也可是弱发散性或弱汇 聚性光束。这些扫描光束在耦合透镜与偏转反射面之间的光路上还受到未图示的光圈开口 部对其进行光束整形。如上所述,半导体激光光源1A、1B发射的扫描光束入射到多角镜4的同一个偏转 反射面上,并在偏转反射面附近成像,形成其长度为沿着主扫描方向的线像,而入射到偏转 反射面的入射为斜入射,该入射朝着副扫描方向倾斜。关于扫描光束在偏转反射面上的斜入射的入射角(以下称为斜入射角)的设定, 可将光源ΙΑ、1B、耦合透镜2A、2B、以及柱面透镜3A、!3B所形成的光路设为倾斜,也可用反射 镜来弯曲从光源到多角镜之间的光路。另外,还可以将柱面透镜3A、3B的光轴向副扫描方向移动,使射往偏转反射面的 光束具有斜入射角。图IB是以副扫描方向为上下方向来说明入射偏转反射面后受到反射的两束扫描 光束的状态的示意图。如图IB所示,被反射的扫描光束向着副扫描方向张开地行进并入射到扫描透镜 5。受到偏转反射面反射的两束扫描光束随着多角镜4的等速转动而发生等角速度 偏转,而后,经扫描透镜5的作用,分别向被扫描部的被扫描面S1、S2汇聚。这样,两束扫描 光束在被扫描面S1、S2上形成各自的光点,分别对各个扫描面S1、S2进行光扫描。在对被扫描面Sl进行光扫描的扫描光束的光路上设置光学元件6A,在对被扫描 面S2进行光扫描的扫描光束的光路上设置光学元件6B。图2是从主扫描方向观察从光偏转器4到各个被扫描面之间的扫描光束的光路的 示意图。在图2中,用虚线表示与光偏转器4的转动轴正交,并在副扫描方向将偏转反射面 一分为二的假想平面,并设该虚线以下的区域为区域A,虚线以上的区域为区域B。被多角镜4的偏转反射面反射到区域A的扫描光束为图IA中半导体激光光源IA 发射的扫描光束,其透射扫描透镜5后,受到光路反射镜7A反射,而后透射光学元件6A,对 成为被扫描面Sl的实体的光导性感光鼓ST2进行光扫描。被多角镜4的偏转反射面反射到区域B的扫描光束为图IA中半导体激光光源IB 发射的扫描光束,其透射扫描透镜5后,依次受到光路反射镜7B1、7B2的反射,而后透射光 学元件6B,对成为被扫描面S2的实体的光导性感光鼓ST2进行光扫描。也就是说,通过光路反射镜7A以及7B1、7B2分离两束扫描光束的光路,并分别引导到各自对应的被扫描面即感光鼓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形成由偏转反射面反射到区域A的扫描光束光路的反射镜7A 的数量设置为奇数(一片),而将形成通过偏转反射面反射到区域B的扫描光束光路的反射 镜7B1、7B2的数量设置为偶数(两片)。该光学设置可使得斜入射光学系中发生的扫描线弯曲方向一致,减少在形成彩色 图象时发生的重合图像中的色偏离。如图2所示,通过将偏转装置即多角镜4的偏转反射面反射的、从多个光源装置发 射的扫描光束,形成为与多角镜4的偏转反射面的法线成一定角度的扫描光束,即与副扫 描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扫描光束,可减少多角镜的副扫描方向宽度,该多角镜在构成光扫描 装置的部件中所占制造成本比率较大,降低材料成本以及制造成本,同时还能够降低电力 消费或噪音,提供优于环境的光扫描装置。下面说明扫描透镜5。如图2所示,扫描透镜5为受多角镜中的同一个偏转反射面同时偏转的所有扫描 光束共用的透镜。扫描透镜5为具有一个入射面5A和两个发射面5A、5B的单一透镜体,在本实施方 式中,入射面5A被设为在主扫描方向的中心不带有副扫描方向的曲率,而主扫描方向(与 图表面正交的方向)的曲率则随着接近透镜的周边而发生变化。入射面50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曲率除了主导描方向上的中心部以外都具有负的折 射力。在入射面50上进行下述波前像差补偿。在扫描透镜5发射一方形成互相分离的发射面5A、5B,其分别对应于射往不同被 扫描面Si、S2的扫描光束。为了在各自对应的被扫描面上成像形成光点,该发射面5A、5B 具有正的折射力。在副扫描方向分离形成的两个发射面5A、5B形状相同,并被构成为在主扫描方向 上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发生变化。图2所示的截面位于扫描透镜5的主扫描方向中心向主扫描方向偏离的位置,为 此,入射面50的截面形状不是直线形状而是成为凹曲线。下面说明波前像差补偿。扫描透镜的入射面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形状并不局限于以偏转反射面中的扫描光 束的反射点为中心的圆弧形状,偏转反射面到扫描透镜的入射面之间的距离随像高而变 化。在一般情况下,采用上述形状的扫描透镜(入射面在主扫描方向上的形状为以偏 转反射面中扫描光束的反射点为中心的圆弧形状)很难实现所需的光学性能。因此,一般 的扫描透镜中,经光偏转器偏转后的扫描光束以与主扫描方向呈一定入射角入射,而不是 如图1所示地在扫描透镜5的入射面上以主扫描截面(平行于图表面)中的射影状态垂直 于入射面入射。扫描光束经光偏转器4偏转后,作为光束,在主扫描方向上具有一定宽度,该光束 中的主扫描方向两端的光线从偏转反射面到扫描透镜入射面位置的距离不同。由于偏转反射面上的入射是斜入射,因此主扫描方向两端的光线在副扫描方向具 有一定角度。这些光线在入射面上入射的位置在副扫描方向上各不相同,为此,扫描光束以扭曲状态入射到扫描透镜的入射面上。在斜入射方式中,经多角镜的偏转反射面反射的各束扫描光束以不同的副扫描方 向高度来入射到扫描透镜的入射面上。但是,从副扫描方向观察,在与中心像高相对应的主扫描方向中心部,扫描光束几 乎垂直入射到扫描透镜入射面上,为此,光束中的各根光线(例如在光束整形用的光圈开 口部中的副扫描方向上的中心以及主扫描方向两端的三根光线)并没有以不同的副扫描 方向高度来入射扫描透镜。为此,射向中心像高的扫描光束没有上述扭曲状态,没有发生波前劣化,而是保持 了良好的光点直径。但是,对于与周边像高相对应的主扫描方向周围部分,由于如上所述,从多角镜到 扫描透镜入射面位置的距离不同,扫描光束内部各根光线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入射高度不 同,光束发生扭曲状态,为此,发生波前像差劣化,光点直径变大,光束无法在被扫描面上汇 聚成一点,即发生所谓的光点直径增大。如图IA所示,越是接近主扫描方向的周边像高,扫描光束射向扫描透镜的入射角 越大,扫描光束中主扫描方向两端的光线在副扫描方向上的入射位置的偏离越大,光束扭 曲就越严重,因此,主扫描方向两端的光线越是接近周边,波前像差劣化引起的光点直径增 大就越是显著。为了补偿波前像差,需要对入射到具有副扫描方向的大折射力的透镜表面上的光 线的入射高度进行补偿,使得扫描光束在被扫描面上汇聚成一点。在上述说明中,扫描透镜中具有副扫描方向的大折射力的表面为发射面5A、5B。入射面50中的主扫描方向的周边部在副扫描方向上具有负的折射力,该入射面 50被形成为其曲率半径从主扫描方向的中心起向着周边逐渐减少的特殊表面(折射力逐 渐减少的特殊表面)。该入射面50所具有的特殊形状,能够对射向具有正的大折射力的发射面5A、5B 的、构成扫描光束的光线的入射高度以及入射角进行补偿,从而使得上述光束扭曲补偿成 为可能,抑制波前像差劣化,使得的扫描光束能够良好地汇聚到被扫描面Si、S2上。如上所述,射向主扫描方向中心的扫描光束不发生光束扭曲,为此不发生斜入射 引起的波前像差劣化。据此,扫描透镜5的入射面50中位于主扫描方向的中心部可以不具 有副扫描方向的曲率。此时,入射面50的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力成为在主扫描方向的中心部为0,且随着 接近主扫描方向的周边逐渐增大。扫描透镜5中,发射面5A、5B被设为分别对应射向不同被扫描面Si、S2的扫描光 束,为了将扫描光束汇聚到这些被扫描面上,发射面5A、5B具有正的折射力。在副扫描方向上由于只有发射面具有汇聚射向被扫描面的功能,因此,发射面5A、 5B具有正的大折射力。尤其是对于入射面50的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力,在使得主扫描方向中心部为0时, 主扫描方向周边部便成为具有负的折射力,为此,发射面5A、5B的副扫描方向的正的折射 力在主扫描方向周边部便会变得更大。如图2所示,发射面5A、5B被形成为在副扫描方向邻接。9
即使将发射面和入射面形成为同一表面,也能够在被扫描面Si、S2上成像形成光点。图3显示了用于说明该情况的示意图。图3的上下方向为副扫描方向,标记5L表 示入射面和发射面为同一面的单透镜结构的扫描透镜。为了在被扫描面上汇聚扫描光束,发射面的副扫描方向的正的折射力大,如图3 所示,在斜入射方式中,由于扫描光束通过副扫描方向的光轴外,通过透镜5L后的扫描光 束向互相接近方向折射,通过透镜5L后的扫描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间隔变得狭窄,从而 难以设置光路弯折镜,其用于对引导上述扫描光束射向不同被扫描部的光路进行分离。在此状况下,为了确保扫描光束在光路分离位置中的副扫描方向的光束间距,需 要增大斜入射角,以增大经偏转反射面反射的扫描光束在副扫描方向的张开角度,但这样 一来,扫描透镜5L的光学特性便会发生严重劣化,难以进行补偿。而且,为了进行补偿,需要增大透镜5L的入射面的负的折射力,产生进一步增大 发射面的正的折射力的需求,为此,如果发射面的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半径变得更小,则会发 生发射面加工困难,或透镜5L偏心等误差引起的光学特性严重劣化等问题。进而,当透镜加工误差或组装误差造成扫描光束射向透镜5L的入射位置向副扫 描方向发生移动时,入射位置中的主扫描方向的形状将发生大幅度变化,主扫描方向发生 严重像面弯曲等,从而难以确保获得稳定的光学特性。对此,上述实施方式中扫描透镜5的射出方面副扫描方向相邻的两个发射面5A、 5B构成。如图4所示,扫描光束通过发射面5A、5B的光学基准轴5A1、5B1附近,可以缓和发 射面引起的副扫描方向的折射,从而缓和通过透镜后的扫描光束在副扫描方向上的间隔变得狭窄。换而言之,能够在维持对扫描光束的成像作用的同时,保持上述扫描光束间隔。另一方面,入射面50最适用于如图4所示的,为了使得两根扫描光束通过与光学 基准轴501相距一定距离的位置,最好是改变射向发射面5A、5B的光线方向。此外,多束扫 描光束可使用同一个面。每个透镜面均存在光学基准轴501、5A1、5B1。该光学基准轴被定义为,分别位于包括表示扫描透镜5中多个光学面50、5A、5B计 算式的原点的平面内,且垂直于光偏转器的偏转反射面的转动轴,并分别通过表示各个光 学面50、5A、5B的计算式的原点。为此,光学基准轴501、5A1、5B1在副扫描方向相互平行。主扫描方向上的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发生变化的面用以下计算式表示。当设平行于主扫描方向的截面即主扫描截面内的近轴曲率半径为RY,光学基准轴 至主扫描方向之间的距离为Y,光学基准轴至副扫描方向的距离为Z,高次方系数为A、B、C、 D……,并设定垂直于主扫描截面的副扫描截面内的近轴曲率半径为RZ时,面形状Χ(Υ,Ζ) 可用下式表示。γ2. PrnX {Y,Z)=——.-+ A-Y4 +B. Y6+C· Y8 +D-Y10+Ε·Υ12 +■■■1 +Vl-(! + ^KY-Cm)权利要求
1.一种光扫描装置,其中包括光偏转器,该光偏转器的偏转反射面围绕平行于该偏转 反射面的轴转动,用以偏转扫描光束,该光偏转器用相同的偏转反射面同时偏转对多个被 扫描部进行光扫描的多束扫描光束,并通过扫描透镜,将经偏转后的扫描光束分别汇聚到 该被扫描部上,以同时对多个被扫描部进行光扫描,其特征在于,对多个被扫描部同时进行 光扫描的多束扫描光束以副扫描方向上互不相同的入射角入射到该光偏转器的同一个偏 转反射面上,经该同一个偏转反射面偏转后的多束扫描光束共同使用同一个扫描透镜,该 扫描透镜为单一透镜体,该扫描透镜中位于所述同一个偏转反射面一方的面被形成为单一 入射面,而位于被扫描部一方的面则形成为对应于各个被扫描部且在副扫描方向被分离为 多个发射面,该入射面被形成为特殊面,该入射面在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力随着接近主扫描 方向的周边逐渐减小,该发射面被形成为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均具有正的折射力 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扫描透镜的入射面的主扫描方向中心部 不具有副扫描方向的曲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在扫描透镜和各个被扫描面之间设置 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侧面被赋予副扫描方向的倾斜偏心面,该倾斜偏心面 的相对于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均没有曲率的面的倾斜偏心角度,随着该光学元件 在主扫描方向位置而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受到光偏转器中同一个偏转反射面偏 转的扫描光束扫描的被扫描部的个数为两个,所述扫描透镜的发射面为沿副扫描方向分开 的两个发射面,该两个发射面为具有相同形状的特殊面,该特殊面的副扫描方向的曲率半 径随着接近其主扫描方向的周边而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射向两个不同的被扫描部的扫描光束在 副扫描方向上以对称的入射角(兴0)入射到同时偏转该两束扫描光束的偏转反射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中,使得各束扫描光束在光偏转器的偏转反 射面上的反射位置向副扫描方向偏离,该偏离被设定为,偏离量大于0时的入射角度比偏 离量为0时的入射角度小0.5 1°。
7.一种光扫描装置,其中,用转动多面镜作为光偏转器,并将两台权利要求4至6中任 意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相对于该转动多面镜对称设置,共同使用该转动多面镜,用于对 四个被扫描部同时进行扫描。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实行电子照相处理来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 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用以实行电子照相处理中的曝光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其目的在于简化斜入射方式的光扫描装置,有效控制波前像差增大,获得良好的光扫描。具体为在斜入射方式中,扫描透镜(5)为经过同一个偏转反射面偏转的多束扫描光束共同使用,并为单一透镜体,其位于偏转反射面一方的入射面(50)为单一入射面,而位于被扫描部一方的发射面则为对应于各个被扫描部且在副扫描方向分离为发射面(5A)、(5B),入射面(50)被形成为在副扫描方向的折射力随着接近主扫描方向的周边逐渐减小,发射面(5A)、(5B)被形成为在主扫描方向和副扫描方向上均具有正的折射力的面。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053365SQ20101053789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6日
发明者仲村忠司, 宫武直树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