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82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用透明调色剂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子照相方法的图像形成设备中,作为用于提高图像质量的因素中的一 个,在常规上要求赋予光泽表现和利用特性。特别地,在输出产品(形成了图像的产品)的表面上共同存在具有低光泽的部分 和具有高光泽的部分,或者,将输出产品的整个图像表面均勻地完成为高光泽、中光泽或低 光泽等。例如,会考虑通过降低光泽使得构成文字信息的图像易读(legible)的用途、通过 增加光泽改善诸如照片或插图的灰度图像的外观的用途、以及部分地增加灰度图像的光泽 以实现强调的表现的用途。并且,依赖于使用的输出产品,会考虑诸如总体具有低光泽的缓 和表现和总体具有高光泽的照片表现的用途。出于以上的调整光泽的目的,使用通过从有色调色剂去除作为着色剂的颜料制备 的透明调色剂。特别地,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P-A) 2003495687公开了首先仅在记录材料 (记录片材)上形成和定影有色调色剂图像并然后在有色调色剂图像上形成和定影透明调 色剂图像的方法。另一方面,当通过加热器件加热调色剂时,由于调色剂的粘接性,因此记录材料较 不易于与定影部件分离。从而,当出现不适当的分离时,导致卡纸。出于该原因,JP-A平07-271134公开了通过将分离剂涂布到定影部件上使记录材 料更易于与定影部件分离的技术。并且,JP-A平10-048868公开了通过将分离剂(蜡)加 入调色剂中使记录材料更易于与定影部件分离的方法。由于蜡不被转印到记录材料的整个表面上,因此,与将油涂布到定影部件的整个 表面上的方法相比,将蜡加入调色剂中的方法是优选的。这里,如上所述,透明调色剂在使得透明调色剂被叠加于上面已定影有色调色剂 的记录材料上并然后被定影于已定影的有色调色剂上的用途中被频繁使用。这里,在通过 使用含蜡透明调色剂(所谓的无油调色剂)形成图像的情况下,通过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 究,发现出现以下的问题。具体而言,当在由另一设备输出的印刷品(所谓的预印刷纸)上,即在上面已一次 定影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上,用含蜡的透明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下(在多次定 影的情况下),出现以下的问题。S卩,在用不含蜡的调色剂在预印刷纸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当要用含蜡调色剂仅 在预印刷纸的一部分处形成图像时,不含蜡的调色剂熔融并且预印刷纸被卷入定影设备 中,由此导致卡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在预印刷纸经受附加的定影的情况下(在多次定影的情况下)减少分离不良卡纸的出现的程度的图像形成设备。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该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用于用包含分离剂的透明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 形成调色剂图像;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定影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调 色剂图像;获得装置,所述获得装置用于获得关于其上要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是否已 经经受图像形成的信息;选择装置,所述选择装置用于从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选择要执 行的模式,在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材料上形成依赖于 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图像,在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模式中,形成调色剂图像使得通过所述图像 形成装置用透明调色剂在图像可形成区域中涂敷记录材料的整个表面;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模式的执行,使得当所述信息表示记录材料没 有经受图像形成时允许第一图像形成模式的执行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的执行,并使得当所 述信息表示记录材料已经经受图像形成时允许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的执行但禁止第一图像 形成模式的执行。结合附图考虑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 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晰。


图1是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图2(a)是表示指定记录材料的类型的操作画面的示意图,以及图2(b)是定影器 件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断面图。图3A是操作部的显示部处的模式选择画面的示意图,图:3B是作为外部主机设备 的个人计算机(PC)上的打印机驱动器的模式选择画面的示意图,以及图3C是图像形成操 作的流程图。图4(a)和4(b)是分别表示用于在操作部的显示部处或在打印机驱动器画面上选 择“部分光泽”或“全面涂敷”的画面显示的示意图,以及图4(c)是文档文件和图像文件的 列表显示画面的示意图。图5是表示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的示图。图6是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图7(a)是光泽化部的主要部分的示意性断面图,以及图7(b)是图像形成模式选 择操作画面的示意图。图8A是图像形成操作的流程图,以及图8B和图8C是分别表示警告显示画面的示 意图。图9A是实施例3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图9B是操作部的显示部处的模式 选择画面的示意图,图9C是选择部分光泽模式的情况下的指定记录材料的类型的操作画 面的示意图,以及图9D是选择整个区域涂敷模式的情况下的指定记录材料的类型的操作 画面的示意图。
图10是图像形成操作的流程图。图11是实施例4中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更具体地基于实施例描述本发明。顺便说一句,这些实施例是本发明中的 优选实施例的例子,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构成。〔实施例1〕(1)图像形成设备的总体结构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图。该图像形成设备100是级联(连 线)型、中间转印型和无油定影型的全色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并且是具有复印机功能、 打印机功能和传真机功能的多功能机。设备100包括控制器件(控制器)200、图像读取器 件(图像扫描仪)300和操作部400。并且,作为后装配的(retrofitted)任选的设备的大 容量给纸板500被组合附着到设备100。控制器件200由中央处理单元(CPU)等构成,并且,是作为用于综合控制包含与设 备100的图像形成有关的各种处理设备和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的控制装置的控制电路部。 控制器件200在其自身和图像读取器件、操作部400或诸如个人计算机(PC)的外部主机设 备700之间执行电信号的传送,由此实现图像形成系统的图像形成序列控制。并且,控制器 件200包含诸如HDD的存储设备,并由此可暂时存储从外部主机设备700传送的数据文件 和从图像读取器件300读取的数据。用户可如希望的那样选择存储的数据并可输出数据作 为打印件。并且,用户可选择从外部主机设备700传送的数据、由图像读取器件300读取的 图像数据和存储在诸如HDD的存储设备中的数据中的任一个,并然后可作为形成了图像的 产品输出数据。在复印机模式的情况下,经受了图像读取器件300的颜色分离光电读取的原稿的 电图像信息被输入控制器件200的图像处理部中。被输入到图像处理部中的电图像信息被 图像处理成各颜色分量的图像信号,使得设备100作为复印机执行图像形成操作。在打印 机模式的情况下,电图像信息从作为外部主机设备700的PC等被输入到控制器件200的图 像处理部中,使得设备100作为打印机执行图像形成操作。在传真记录模式的情况下,电图 像信息从作为外部主机设备700的远程传真设备被输入到控制器件200的图像处理部中, 使得设备100作为传真接收设备执行图像形成操作。在传真传送模式的情况下,经受了图 像读取器件300的光电读取的原稿的电图像信息被输入到控制器件200中。然后,电图像 信号从控制器件200被传送到远程传真设备,使得设备100用作传真传送设备。设备100包含从图左侧到图右侧依次水平级联布置的多个图像形成站(以下,称 为图像形成部)。本实施例中的设备100包括作为用于形成颜色不同的调色剂图像的精细 图像形成装置的第一到第五图像形成部U(UT、UY、UM、UC、UK)。第一图像形成部UT形成特 定颜色(T)的调色剂图像。作为特定的颜色,例如,可以应用红色、绿色、蓝色、珍珠色和透 明色(清澈)等。第二图像形成部UY形成黄色(Y)调色剂图像,第三图像形成部UM形成 品红色(M)调色剂图像,第四图像形成部UC形成青色(C)调色剂图像,第五图像形成部UK 形成黑色(K)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部U中的每一个是除了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的颜色不同以外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结构的电子照相处理机构。图像形成部U中的每一个包含作为用于形成静电潜像 的可旋转图像承载部件的鼓型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以下,称为鼓)。并且,图像形成部U中 的每一个包含作为作用于鼓1的处理装置的充电装置(充电辊)2、曝光装置(诸如激光扫 描仪或LED阵列的曝光单元)3、显影装置4、一次转印装置(一次转印辊)5、清洁装置6等。这里,将描述用作各显影装置4中的显影剂的调色剂。由于后面描述的定影装置 10是无油定影型定影器件,因此,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包含分离剂。顺便说一句,在预印刷 纸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已被定影,使得当改变视点时上述的定影器件作为加热装置加热调 色剂。作为调色剂,磁性调色剂和非磁性调色剂中的任一种是可选择的,使得仅使用调色剂 的一成分显影剂与使用调色剂和载体的二成分显影剂中的任一种也是可选择的。在本实施 例中,作为调色剂,采用使用基于聚酯的树脂的调色剂。也可通过粉碎方法制造调色剂,但 是,在本实施例中,可优选使用诸如悬浊聚合、界面聚合或分散聚合的直接在介质中制造调 色剂的方法(聚合方法)。顺便说一句,成分和制造方法不限于上述的这些。对于有色调色剂,添加5wt%的低熔点蜡作为分离剂。用作分离剂的蜡可包含诸 如聚丙烯、聚乙烯、微晶蜡、棕榈(carnauba)蜡、沙索(sasol)蜡、石蜡的蜡状物质,并且可 包含这些物质的氧化物、接合改性(graft-modified)产物等。作为特定的有色调色剂,例 如,红色调色剂、绿色调色剂、蓝色调色剂、珍珠调色剂和透明(清澈)调色剂等是适用的。 关于透明调色剂,使用通过除了从有色调色剂制造过程省略添加颜料成分的步骤以外与有 色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基本上相同的制造方法制造的透明调色剂。主粘合树脂的使用也是相 同的,并且,蜡的添加量和外部添加剂的配方也是相同的。在调色剂中使用的粘合树脂的 玻璃转变温度(Tg)可优选为40°C 70°C、进一步优选45°C 65°C。可单独地使用粘合 树脂,或者一般地通过适当地混合单体以使得得到的混合物具有40°C 70°C的在Polymer Handbook, Second Edition, Section III,pp. 139-192 (由 John Wiley & Sons, Inc.出版) 中描述的理论玻璃转变温度(Tg)而使用粘合树脂。在第一到第五图像形成部UT、UY、UM、UC和UK之下,设置中间转印单元7。单元7 包含作为与图像形成部U中的每一个的鼓1的下表面接触的可移动的中间转印部件的柔性 的环形中间转印带71。带71在驱动辊72、张力辊73和内部二次转印辊74周围延伸,并且, 通过以预先确定的速度沿由箭头表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辊72,以预先确定的速度沿由 箭头表示的顺时针方向循环移动。在作为鼓1和带71之间的接触部的一次转印部处,各一 次转印装置5将在鼓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带71的表面上。各一次转印装置 5是与接触鼓1的带71接触的可旋转的一次转印辊(导电弹性辊)。接触外部二次转印辊 (二次转印装置)75的带71与内部二次转印辊74接触。带71和外部二次转印辊75之间 的接触部是二次转印部。全色图像形成操作如下。图像形成部UT、UY、UM、UC和UK中的每一个的鼓1被驱 动。本实施例中的设备100以130mm/sec的处理速度操作(旋转)。带71也以与鼓1的旋 转速度对应的速度旋转。各曝光单元3也被驱动。关于曝光单元3,与鼓1的上述处理速度 的旋转对应地设置曝光扫描速度。与驱动同步,在图像形成部U中的每一个中,通过预先确定的控制定时,鼓1的表 面通过充电辊2均勻地一次充电到预先确定的极性和预先确定的电势。然后,通过预先确 定的控制定时,全色图像的调色剂有色成分图像信号从控制器件200被输出到第一图像形成部UT的曝光单元3。通过预先确定的控制定时,全色图像的Y颜色成分图像信号从控制 器件200被输出到第二图像形成部UY的曝光单元3。通过预先确定的控制定时,全色图像 的M颜色成分图像从控制器件200被输出到第三图像形成部UM的曝光单元3。通过预先确 定的控制定时,全色图像的C颜色成分图像信号从控制器件200被输出到第四图像形成部 UC的曝光单元3。通过预先确定的控制定时,全色图像的K颜色成分图像从控制器件200 被输出到第五图像形成部UK的曝光单元3。各曝光单元3用与各颜色成分的图像信号对应 地调制的光束使各鼓1的表面经受扫描曝光。作为结果,在各图像形成部U的鼓1的表面 上,形成依赖于相关的有色图像信号的静电潜像。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4显影为 调色剂图像。通过上述的电子照相图像形成处理操作,T调色剂图像在第一图像形成部UT的鼓 1上形成,并然后在第一图像形成部UT的一次转印部处被一次转印到带71上。Y调色剂图 像在第二图像形成部UY的鼓1上形成,并然后在第二图像形成部UY的一次转印部处被叠 加地一次转印到已被转印到带71上的T调色剂图像上。M调色剂图像在第三图像形成部 UM的鼓1上形成,并然后在第三图像形成部UM的一次转印部处被叠加地一次转印到已被转 印到带71上的T和Y调色剂图像上。C调色剂图像在第四图像形成部UC的鼓1上形成,并 然后在第四图像形成部UC的一次转印部处被叠加地一次转印到已被转印到带71上的T、Y 和M调色剂图像上。K调色剂图像在第五图像形成部UK的鼓1上形成,并然后在第五图像 形成部UM的一次转印部处被叠加地一次转印到已被转印到带71上的Τ、Υ、Μ和C调色剂图 像上。通过以预先确定的控制定时从电源部(未示出)向一次转印辊5施加加压辊一次 转印偏压,以静电的方式执行各图像形成部U中的调色剂图像从鼓1向带71上的一次转 印。并且,在各图像形成部U中,在一次转印中没有被转印到带71上的残留于鼓1的表面 上的一次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清洁装置6被去除。因此,在其表面处经受清洁的感光鼓1 经受随后的图像形成。如上所述,在带71上合成地形成用于基于四颜色的全色图像的未定影的Τ、Y、Μ、 C和K调色剂图像。在带71上形成的这些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被传输到作为带71和外部 二次转印辊75之间的接触部的二次转印部。另一方面,通过预先确定的控制定时,从片材馈送装置馈送记录材料的片材(记 录片材)中的一张。在本实施例中的设备100中,作为片材馈送装置,第一到第四片材馈送盒81、82、 83和84被垂直设置。并且,作为片材馈送装置,手动馈送托盘85和大容量片材馈送台500 被设置。通过操作部400上的登记装置登记堆叠于各片材馈送装置中的记录材料的片材的 类型,使得登记的信息被存储于控制器件200的存储部中。然后,如图2(a)所示,可在确认 容纳于各片材馈送装置中的记录材料的片材的类型的同时通过操作部400上的选择装置 41 (记录材料类型指定装置触摸面板型的RM类型选择画面)选择要使用的记录材料。通过选择装置41选择和指定的片材馈送装置中的记录材料P的一张片材被分离 和馈送。馈送的记录材料P穿过片材传输路径a,并且被发送到对齐辊9。对齐辊9实现记 录材料P的斜移动的校正和调色剂图像从带71向记录材料P的二次转印的定时的控制,并 且接收穿过传输路径a的记录材料P的前端并且一度停止记录材料P。然后,记录材料P通过预先确定的控制定时通过被旋转驱动的辊9被引入二次转印部中,并且在二次转印部中 被压合传输。在记录材料P穿过二次转印部的过程中,从电源(未示出)向外部二次转印 辊75施加加压辊二次转印偏压。作为结果,用于全色图像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从带71 被一并静电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P的表面上。从二次转印部出来的记录材料P与带71的表面分离,并然后被引入定影装置(加 热装置)19中。记录材料P分离之后的带71的表面通过带清洁装置76被清洁,并然后重 复地经受随后的图像形成。作为定影装置(加热装置)10,使用无油定影型的加热辊定影器 件。记录材料P在定影压合部中被压合传输。作为结果,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定影记录 材料P上的全色图像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将在后面出现的O)中描述定影器件10。在单面图像形成模式的情况下,从定影器件10中出来的记录材料P通过挡板11 的第一翻转姿势向传输路径b改变路径,并然后从排出开口 12被排出到排出托盘14上。并 且,在双面图像形成模式的情况下,已经经受了第一面图像形成并且从定影器件10出来的 记录材料P通过挡板11的第二翻转姿势向传输路径c改变路径。然后,记录材料P被引入 转回传输路径d中。然后,记录材料P通过传输路径d被反向传输,并然后穿过再传输路径 e,由此被重新引入传输路径a中。作为结果,已经经受了第一面图像形成的记录材料P在 上面朝下的状态下被重新引入二次转印部中,使得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记录 材料P的第二表面(面)上。记录材料P然后被重新引入定影器件10中。作为结果,其双 面皆经受了图像形成的记录材料P从定影器件10被输出。该记录材料P通过挡板11的第 一翻转姿势向传输路径b改变路径,并然后作为形成了图像的产品(输出产品)被排出到 排出托盘14上。在单色(单一颜色)图像形成模式的情况下,执行用于指定颜色的图像形成部中 的图像形成操作,并且,关于其它的图像形成部,仅鼓1的驱动为(空转)模式并由此不执 行图像形成操作。这里,挡板11包含旋转轴和可关于旋转轴旋转的刀片。挡板11具有切换记录材 料P的传输路径的功能。挡板11的旋转轴与驱动电动机(未示出)连接,并且,CP 100控 制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等,使得挡板的刀片的方向(位置)被控制。(2)定影器件10图2(b)是图1所示的设备100中的定影器件10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该定影 器件10是包含用于与上面形成调色剂图像t的记录材料P的表面接触地加热定影调色剂 图像t的设置有分离层21c的定影部件21的定影装置。分离剂没有被涂布到定影部件21 上。更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定影器件10是通过使用包含分离剂的调色剂作为显影剂使 得记录材料P易于与定影部件分离并且不将分离剂涂布到定影部件上的无油定影型的加 热辊定影器件。定影器件10通过在定影压合部N中压合传输从二次转印部传输的记录材料P以 同时对于调色剂图像t和记录材料P加热和加压而在记录材料P上定影调色剂图像t,由此 实现定影步骤的处理。定影器件10包含由作为第一定影部件的可旋转的定影辊21和作为 第二定影部件的可旋转的加压辊22构成的辊对,所述第二定影部件与定影辊21接触以关 于记录材料传输方向m形成具有预先确定的宽度的定影压合部N。定影辊21和加压辊22 基本上相互平行地被设置,并且,互压力总共为50kg。
定影辊21构成为通过在诸如铝(Al)或铁(Fe)的金属的中空芯部金属21a上层 叠作为弹性层21b的橡胶层和作为调色剂分离层21c的含氟树脂层制备的叠层辊。作为分 离层21c,能够利用诸如FRP、PFA或PTFE的含氟树脂,或含氟橡胶,硅酮橡胶,硅树脂等。在 中空芯部金属21a的内部,设置作为加热源21d的卤素加热器。作为卤素加热器以外的加 热源,例如,也能够使用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感应加热(IH)型设备。并且,定影辊21通过 齿轮系(未示出)与被控制器件200控制的驱动电动机(未示出)连接,并且通过电动机 的旋转力以预先确定的速度沿图上的顺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与定影辊21类似,加压辊22是通过在中空芯部金属2 上层叠作为弹性层22b 的橡胶层和作为调色剂分离层22c的含氟树脂层制备的叠层辊。在中空芯部金属22a的内 部,设置作为加热源22d的卤素加热器。作为加热源,还能够使用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上述 的IH型设备。通过定影辊21的旋转,加压辊22与定影辊21 —起旋转。在定影辊21和加压辊22的表面上,作为用于检测各温度的检测装置,分别与定影 辊21和加压辊22接触或不接触地设置热敏电阻器THl和TH2。定影辊21和加压辊22旋 转,并且,分别从给电电路部23和M向加热源21d和22d供给电力。作为结果,定影辊21 和加压辊22通过内部加热方法被加热。然后,分别通过热敏电阻器THl和TH2检测定影辊 21和加压辊22的表面温度。通过热敏电阻器THl和TH2检测的关于两个辊21和22的表 面温度的电信息(温度检测信号)被输入到控制器件200的温度控制功能部中。温度控制 功能部实现从给电电路部23和M向加热源21d和22d的供电的0N/0FF控制,使得从热敏 电阻器THl和TH2输入的温度检测信号分别保持在与对于定影辊21和加压辊22设定的定 影温度对应的温度检测信号处。在本实施例中,定影辊21的定影温度被设为180°C,并且, 加压辊22的定影温度被设为150°C,并且,通过控制器件200的温度控制功能部的控制,定 影辊21和加压辊22被控制温度以保持定影温度。从二次转印部传输的上面承载未定影调色剂图像t的记录材料P被引入定影压合 部N中,并且在定影压合部N中的压合传输期间被加热和加压。作为结果,将未定影的调色 剂图像t定影在记录材料P的表面上作为定影图像。记录材料P从定影器件10中出来并 然后作为形成了图像的产品被排出。从定影压合部N发送的记录材料P的温度(即,记录 材料P开始其与辊表面的分离的“片材分离温度”)保持在例如约90°C 约110°C的高温。 即,本实施例中的定影器件10为在紧接着记录材料P完全穿过定影压合部N之后被保持在 高温的同时记录材料P开始其与辊表面的分离的“高温分离型”。顺便说一句,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由包含定影辊11和加压辊12的辊对构成的定 影器件10。但是,定影器件10也可由辊部件处于定影侧和加压侧中的任一侧的一个定影 部件以及具有环形带的另一定影部件构成。因此,作为定影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使用带子。(3)图像形成模式在本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第一图像形成部UT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 在第一图像形成部UT中使用的透明调色剂和在第二到第五图像形成部UY、UM、UC和UK中 使用的Y、M、C和K的有色调色剂中的每一种使用具有55°C的玻璃转变温度Tg的粘接树脂。设备100的操作模式包括使用有色调色剂的四色图像形成模式、除了有色调色剂 以外还使用作为特定颜色的调色剂的透明调色剂的五色图像形成模式、以及仅形成透明调色剂的图像的透明模式。可在模式选择画面上选择这些模式。图3A是设备100的操作部 400的显示部处的模式选择画面42。图;3B表示在外部主机设备700处的PC上驱动的打印 机的模式选择画面43的例子。控制器件200根据图3C的操作流程图基于上述的模式选择实现设备100的图像 形成操作的控制。当选择四色图像形成模式或五色图像形成模式时,从片材馈送装置馈送 记录材料。通过第一到第五图像形成部的操作,实现四色或五色的图像形成。透明模式可进一步被分成两种图像形成模式。一种是用于通过部分地形成透明调 色剂的图像图案来表现部分光泽差的模式(在记录材料上形成依赖于图像数据的调色剂 图像的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另一种是用于通过在记录材料的整个表面上涂敷透明调色剂 来表现均勻的光泽的模式(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均勻地用透明调色剂覆盖记录材料的整个 表面的第二图像形成模式)。当选择透明模式时,如图4(a)所示,在操作部400的显示部处或在打印机驱动器 画面上,显示用于选择“部分光泽”(第一图像形成模式)或“整个(表面)涂敷”(第二图 像形成模式)的画面44或45。在该画面上,同时,能够通过记录材料类型指定装置指定要 穿过设备的记录材料是预印刷纸。当选择“部分光泽”模式时,操作模式进入打印图像数据的模式,使得在操作部400 的显示部处或在打印机驱动器画面上在图4 (c)所示的显示画面47上显示存储于控制器件 200的HDD中的文档文件和图像文件的列表。作为替代方案,图像数据也可以是通过图像 读取器件300读取的图像或从PC 700发送的图像数据。这里,通过选择要在显示画面47 上输出的数据,控制器件200产生依赖于指定的数据的视频数据。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件 200处理8位的视频数据并且产生根据图像数据被转换成0 255的值的视频数据。在该 “部分光泽”模式中,用于形成有色调色剂图像的第二到第五图像形成部UY、UM、UC和UK不 被操作(感光鼓1空转)。仅向用于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第一图像形成部UT发送视频数 据,使得执行图像形成操作并且形成和输出依赖于产生的视频数据的透明调色剂图像。在有色调色剂的情况下,图像浓度与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成比例地增加,但是, 在透明调色剂的情况下不产生浓度,并且,作为光泽度的变化觉察到图像浓度。并且发现, 当记录材料P的表面被清澈调色剂(透明调色剂)涂敷时,即使清澈调色剂的量进一步增 加,光泽度也不变化。在本实施例中的实验中,通过镜面光泽度测量方法(Jis Z 8741),关 于60度光泽度,测量通过使用涂光纸和无光纸并通过改变调色剂量而输出的片材的光泽 度。作为结果,关于提供0 255的视频数据时的调色剂量,在60%或更大的范围中,光泽度 基本上恒定(图幻。在光泽测量方法中,使用手持光泽计(由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造的“PG-1M”)(根据镜面光泽度测量方法(JIS Z 8741))。在本实施例中,当选择“全面涂敷”模式并且实现印刷时,作为控制装置的控制器 件200在不使用用于输出的数据文件的情况下产生视频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关于与对应 于记录材料的指定尺寸的可打印区域对应的范围(基本上整个片材区域),向用于形成透 明调色剂图像的第一图像形成部UT提供作为255的60%的153的视频数据。作为结果,能 够输出得到的在记录材料的整个区域中涂有透明调色剂的产品。在本实施例中,在预印刷纸不被指定为用于穿过设备100的记录材料的情况下, 如图4(a)所示,可选择“部分光泽”模式和“全面涂敷”光泽中的任一种。在指定预印刷纸的情况下,“部分光泽”模式不能被选择,并且,选择的禁用由例如暗化表示。即,在指定预印刷纸的情况下,仅允许使用含蜡调色剂的“全面涂敷”模式(第二 图像形成模式),但是,“部分光泽”模式(第一图像形成模式)被禁止。作为结果,在由于 误操作导致的卡纸故障的情况下,即,在清澈输出机(clear output machine)为无油定影 类型的情况下,防止当在没有蜡的预印刷纸上输出(形成)清澈调色剂图像时可能出现的 定影缠绕卡纸。在在预印刷纸的一部分上形成含蜡的透明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下,可以用包含蜡的 有色调色剂形成预印刷图像。但是,难以判断在预印刷纸上形成的图像是通过含蜡的有色 调色剂形成的还是通过不含蜡的有色调色剂形成的。并且,会考虑通过喷墨方法在预印刷 纸(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但是,在任一种情况下,一般用户难以判断在预印刷纸上形成的图像是通过什么 方法形成的。出于这种原因,在本实施例中,不管在预印刷纸上形成的什么图像是通过什么 方法形成的,为了在最优先的基础上抑制卡纸的出现,部分光泽模式的执行都被禁止。这里,关于在第二图像形成模式中在记录材料P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每单位面 积的调色剂量,在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形成的一个有色调色剂图像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 量的最大设定值被取作基准量(100%)。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记录材料P的基重,使得调色 剂量可在60% 100%的范围变化。将更详细地描述这一点。基于熔融调色剂在定影辊表面上的沉积力和刚硬度(刚度)之间的关系,出现无 蜡预印刷纸缠绕在定影辊周围的现象。即,在记录材料P的刚度小的情况下,记录材料P易 于缠绕在定影辊周围。出于这种原因,需要增加形成的图像的含蜡调色剂的量。在记录材 料P的刚度大的情况下,由于记录材料P的刚度,记录材料P不易于缠绕在定影辊周围,使 得仅需要形成用于获得必要的光泽度的量的包含蜡的调色剂图像。以下将通过使用实验数 据描述这一点。通过使用具有104. 7g/m2 209. 3g/m2的基重的片材(由Oji Paper Co.,Ltd.制 造的“Golden Cask Satin”)进行实验。在表1中表示片材中的每一个的基重和Gurley刚度。表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用于用包含分离剂的透明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 调色剂图像;定影装置,所述定影装置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定影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形成的调色剂 图像;获得装置,所述获得装置用于获得关于其上要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是否已经经 受图像形成的信息;选择装置,所述选择装置用于从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选择要执行的 模式,在所述第一图像形成模式中,通过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记录材料上形成依赖于图像 数据的调色剂图像,在所述第二图像形成模式中,形成调色剂图像使得通过所述图像形成 装置用透明调色剂在图像可形成区域中涂敷记录材料的整个表面;和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模式的执行,使得当所述信息表示记录材料没有经 受图像形成时允许第一图像形成模式的执行和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的执行,并使得当所述信 息表示记录材料已经经受图像形成时允许第二图像形成模式的执行但禁止第一图像形成 模式的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用于获得关于记录材料的基重的信息的另一获得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改变在第二图像形成模式中要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 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有色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有色图像形成装 置用于用包含分离剂的有色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通知装置,所述通知装置用于将信息通知 到通过网络与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连接的信息终端,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所述通知装置通知信息终端禁止执行在其上已形成调色剂 图像的记录材料的一部分上用透明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模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用于用包含分离剂的透明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部;用于定影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定影部;用于获得上面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是否已经经受图像形成的信息的获得部分;用于从通过图像形成部在记录材料上形成依赖于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图像的第一图像形成模式和形成调色剂图像使得通过图像形成部用透明调色剂在图像可形成区域中涂敷记录材料的整个表面的第二图像形成模式选择要执行的模式的选择部;和用于控制模式的执行的控制部分。
文档编号G03G15/00GK102081334SQ20101057681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日
发明者盐泽元英 申请人:佳能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