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射光学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0211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衍射光学元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降低由具备衍射光栅的摄像用光学系统导致的夫琅禾费衍射像的摄像用光学系统的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的是,表面为衍射波带状的衍射光栅透镜在像面弯曲、色差(因波长导致的成像点的偏离)等透镜色差校正方面具有优良的表现。这是因为,衍射光栅具备逆色散性及异常色散性这种特殊的性质,并且带有较大的色差校正能力。在将衍射光栅用于摄像用光学系统的情况下,与仅为非球面透镜的摄像用光学系统相比,在达成同一性能的前提下能够减少透镜片数。因此,具有如下优点,即,能够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缩短光学长度,能够使装入摄像用光学系统的摄像装置等的高度低。另外,若其界面为焰(blaze) 状或与焰状内接的细小台阶状的衍射光栅,则能够使相对于单一波长的光的特定级数的衍射效率达到大致100%。理论上而言,相对于波长,I级衍射光的衍射效率(以下,称为“ I级衍射光率”)为100%的衍射光栅深度(焰厚度)通过下述(式I)获得。其中,λ为波长,d为衍射光栅深度,η( λ )为构成的衍射光栅透镜的材料的折射率且为波长的函数。式I
权利要求
1.一种摄像用光学系统,其包括透镜,该透镜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且仅在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中的一方设置有衍射光栅,其中, 当向所述透镜入射的最大视角的光线所形成的、设置有所述衍射光栅的面上的有效区域的直径为D, 所述摄像用光学系统的最大视角的F值为Fno, 所述透镜的d线处的阿贝数为vd, 轴上光束的F值为F时, 所述有效区域的平均衍射波带间距A满足下述式 式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均衍射波带间距A满足下述式 式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衍射光栅的衍射级数为2级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备在设置有所述衍射光栅的面上形成的光学调整层, 所述光学调整层满足下述式 式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衍射光栅设在所述透镜的设置有所述衍射光栅的面上的全视角的光线所通过的区域中的一部分,在所述一部分以外未设置所述衍射光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摄像用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衍射光栅设置在所述透镜的设置有所述衍射光栅的面的所述全视角的光线所通过区域中的比以所述透镜的光轴为中心的规定的半径位置靠近光轴侧的区域,而未设置在所述全视角的光线所通过的区域中的比规定的半径位置远离所述光轴的一侧的区域。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摄像用光学系统统具备透镜,该透镜具有第一面及第二面且仅在所述第一面及所述第二面中的一方设置有衍射光栅,其中,当向所述透镜入射的最大视角的光线所形成的设置有所述衍射光栅的面上的有效区域的直径为D,所述摄像用光学系统统的最大视角的F值为Fno,所述透镜的基于d线的阿贝数为νd,轴上光束的F值为F时,所述有效区域的平均衍射波带间距Λ满足下述式(6)
文档编号G02B5/18GK102804020SQ20108002516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1日
发明者安藤贵真, 是永继博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