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及光学片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17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及光学片的制造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及光学片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通过使光透射或反射而产生特定的透射光或反射光的光学特征的光学片,被用来改善显示装置的可见度、防污性、防眩性等。光学片对光的透射特性和反射特性(以下, 称为“光学特性”)是由光学片的材质和光学片表面的状态等所决定的。由于光学片的材质常使用树脂材料,所以为了对光学片赋予特定的光学特性,多数是实施加热处理。用来赋予光学特性的加热处理中,是利用加热器等在特定的加热条件下对事先形成为片状的树脂材料从外部进行加热。通过此加热使树脂材料的物性发生变化,或者使片体表面的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对光学片赋予特定的光学特性。当能够直接测定光学片的光学特性时,以加热处理后的光学片作为对象而测定光学特性,判断所述光学片是否被赋予了所希望的光学特性。当所赋予的光学特性不符合所希望的特性时,将变更加热条件等。但是,光学特性是在光学片配置于显示装置中的状态下所发挥的特性,要在光学片单独存在的状态下直接判断是否获得了所希望的光学特性则较为困难。因此,目前是将在光学片单独存在的状态下可测定的特性值作为代替特性值,并根据其测定结果间接地判断是否被赋予了所希望的光学特性。作为代替光学特性而经常使用的特性有雾度(haze)。雾度在JIS K7136 :2000中定义为漫透射率相对于总光线透射率的比,可以根据此JIS标准中规定的测定方法来测定雾值(haze value)。JIS K7136 :2000 所规定的测定方法中,必须在将试片设置于固定架(holder)上的状态下照射光,并使用累计球对透射光进行测定。像这样,因为是将试片设置在固定架上,所以难以依据JIS标准连续地测定雾值。 光学片是连续地加热长条片状材料而被制造,因此如果要依据JIS标准来测定雾值并根据其测定结果判断光学特性,则不能在制造的同时连续地进行判断。专利文献1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中,简便地进行了以往无法利用雾值进行评价的对比度评价。另外,雾值测定使用的是市场上销售的雾度仪(haze meter).[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9-265341号公报(于2009年11月12日公开)”。

发明内容
要使光学片整体的光学特性均勻,需要对片体表面均勻地加热。如果片体表面的温度因加热而产生分布不均,则光学片的光学特性产生特性分布而不能达到均勻。因此,要高效率地制造具有所希望的光学特性的光学片,优选的是连续地测定光学片整体的光学特性,并使其测定结果连续地反映在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中。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雾值测定中使用的是市场上销售的雾度仪。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雾度仪与JIS标准的测定不同,可以连续地进行测定,但是这种雾度仪可测定的范围较小,例如只能在几十毫米宽的范围中进行测定。这取决于所述雾度仪的测定原理使光源灯的光汇聚后从片体的背面侧照射,并利用片体表面侧的光接收传感器对透射过汇聚点的光进行测定。只要是使用这样的测定原理,就无法扩大可以测定的范围。光学片有各种各样的尺寸,但大多数的宽度尺寸都达到了几米,所以如果要使用如上所述的测定原理的雾度仪来连续地测定光学片整体的光学特性,则需要在宽度方向上并排设置几十台至几百台的雾度仪。要使这些多个雾度仪取得同步而同时进行测定较为困难,并且考虑各装置的个体差而修正测定值也较为困难。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整个宽度方向连续地测定光学片的光学特性,可以高效率地制造具有所希望的光学特性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及光学片的制造装置。为了解决所述的问题,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包括加热工序,对连续送出的长条片状材料连续地实施加热处理;照射工序,对经过加热处理的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进行光照射;光接收工序,接收从所述被照射到光的片状材料反射或透射来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判断工序,根据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输出工序,当所述判断工序中判断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输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的指示。所述制造方法中更优选的是所述判断工序中,将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代替雾值的雾度代替评价值,并比较事先规定的阈值与雾度代替评价值而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另外,所述制造方法中更优选的是所述加热条件包括加热温度,所述加热条件的变更是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中的任一种;所述判断工序中,当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也对加热条件的变更内容进行判断;所述输出工序中,当所述判断工序中判断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也输出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中的任一种变更内容。另外,所述制造方法中更优选的是所述照射工序中,不仅对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同时也对作为标准的参照区域进行光照射;所述光接收工序中,接收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及所述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所述判断工序中,根据所述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而校正从所述片状材料反射或透射来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后,将所述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雾度代替评价值。另外,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装置包括送出部,连续地送出长条片状材料;加热处理部,对所送出的所述片状材料连续地实施加热处理;卷绕部,连续地卷绕经所述加热处理部实施加热处理后的片状材料;光照射部,将由所述加热处理部进行加热处理后至所述卷绕部卷绕为止的片状材料在制造装置上的规定位置作为照射位置,对位于此照射位置的片状材料经其整个宽度方向进行光照射;光接收部,接收由所述光照射部照射并被所述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反射的反射光或者透射过片状材料的透射光;输出部,根据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并且当判断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输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的指示。所述制造装置中更优选的是,所述光接收部包含测定所述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的一维图像传感器或二维图像传感器。
另外,所述制造装置中更优选的是,所述加热条件包括加热温度,所述加热条件的变更是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中的任一种,所述输出部在判断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也对加热条件的变更内容进行判断,输出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中的任一种变更内容。另外,所述制造装置中更优选的是,所述输出部将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代替雾值的雾度代替评价值,并比较事先规定的阈值与雾度代替评价值而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另外,所述制造装置中更优选的是,所述光照射部不仅对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同时也对作为标准的参照区域进行光照射;所述光接收部接收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及所述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所述输出部根据所述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而校正从所述片状材料上反射或透射来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后,将所述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雾度代替评价值。[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在加热工序中,对连续送出的长条片状材料连续地实施加热处理,在照射工序中,对经过加热处理的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进行光照射,在光接收工序中,接收所述照射的光从片状材料反射或透射来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并且,在判断工序中,根据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在输出工序中,当所述判断步工序判断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输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的指示。也就是说,因为在照射工序中对经过加热处理的片状材料在其整个宽度方向进行光照射,在光接收工序中接收所述照射的光从片状材料反射或透射来的反射光或透射光, 所以可以在整个宽度方向测定光学片的光学特性。另外,因为这些工序是以连续送出的长条片状材料作为对象,所以可以连续地测定光学片的光学特性。另外,在输出工序中,当判断工序中判断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输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的指示,所以管理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操作人员只要根据此输出变更加热条件而变更加热工序中的加热处理即可。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可以发挥下述效果,即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在整个宽度方向连续地测定光学片的光学特性,可以高效率地制造具有所希望的光学特性的光学片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判断工序中,将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代替雾值的雾度代替评价值,并比较事先规定的阈值与雾度代替评价值,而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因此,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发挥下述效果,即可以根据换算所得的雾度代替评价值来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所述加热条件包括加热温度,所述加热条件的变更是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中的任一种。此时,在所述判断工序中,当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也对加热条件的变更内容进行判断,在所述输出工序中,当所述判断工序中判断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也输出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中的任一种变更内容。因此,对于管理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操作人员而言,因为是输出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这样的容易理解的变更内容,所以可以发挥在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时不会弄错变更内容的操作,并且能够立即执行变更内容的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所述照射工序中,不仅对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同时也对作为标准的参照区域进行光照射,在所述光接收工序中,接收片状材料的整个宽度方向的区域及所述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在所述判断工序中,根据所述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而校正从所述片状材料反射或透射来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后,将所述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雾度代替评价值。因此,即使是照射工序中所照射的光的光量因气温等周围环境而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因为会根据此时的参照区域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的值来校正片状材料的在整个宽度方向的区域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的值,所以也可以发挥在之后换算所得的雾度代替评价值中,可以消除因照射工序中所照射的光的光量变动而产生的影响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装置,送出部连续地送出长条片状材料,加热处理部对所送出的所述片状材料连续地实施加热处理,卷绕部连续地卷绕经所述加热处理部实施加热处理后的片状材料。另外,光照射部将由所述加热处理部进行加热处理后至由所述卷绕部卷绕为止的片状材料在制造装置上的规定位置作为照射位置,对位于此照射位置的片状材料在其整个宽度方向上进行光的照射。光接收部接收由所述光照射部照射并被所述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所反射的反射光或者透射该片状材料的透射光。输出部根据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并且当判断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输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的指示。也就是说,光照射部将片状材料在制造装置上的规定位置作为照射位置,对位于此照射位置的片状材料经其整个宽度方向进行光的照射,光接收部接收所述照射的光从片状材料反射或透射来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所以可以在整个宽度方向测定光学片的光学特性。另外,利用这些构件所进行的光照射和光接收是以连续送出的长条片状材料作为对象的,所以可以连续地测定光学片的光学特性。另外,输出部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并且当判断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输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的指示,所以操作本发明的制造装置的操作人员只要根据此输出变更加热条件而变更加热处理部的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即可。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装置可以发挥下述效果,即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在整个宽度方向连续地测定光学片的光学特性,可以高效率地制造具有所希望的光学特性的光学片的光学片的制造装置。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装置,所述光接收部包含测定所述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的一维图像传感器或二维图像传感器,所以可以在片状材料的整个宽度方向容易地接收从片状材料在制造装置上的规定位置反射或透射来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装置,所述加热条件包括加热温度,所述加热条件的变更是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中的任一种,所述输出部在判断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 也对加热条件的变更内容进行判断,输出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中的任一种变更内容。因此,对于操作本发明的制造装置的操作人员而言,因为是输出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这样的容易理解的变更内容,所以可以发挥在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时不会弄错变更内容的操作,并且能够立即执行变更内容的效果。
7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装置,所述输出部将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代替雾值的雾度代替评价值,并比较事先规定的阈值与雾度代替评价值而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因此可以发挥下述效果,即可以根据换算所得的雾度代替评价值,而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装置,所述光照射部不仅对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同时也对作为标准的参照区域进行光的照射,所述光接收部接收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及所述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所述输出部根据所述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而校正从所述片状材料反射或透射来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后,将所述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雾度代替评价值。因此,即使是从光照射部照射的光的光量因气温等周围环境而发生变动时,也会根据此时的参照区域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的值,而校正片状材料的整个宽度方向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的值,所以可以在之后换算所得的雾度代替评价值中,可以消除因从光照射部照射的光的光量变动而产生的影响的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片的制造装置的概要构成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光学片的制造装置的概要构成的主视图。图3是说明光学片的制造装置所具备的指示部的变更指示处理的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
1、1A —光学片的制造装置;2—送出部; 3一加热处理部;4 一卷绕部;
5 —光照射部;6 —光接收部;
7 一指示部(输出部);8 一参照板(参照区域);
S 一片状材料。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片的制造装置的概要构成的主视图。光学片的制造装置(以下,简称为“制造装置”)1包括送出部2,将长条片状材料 S连续地送出至加热区域;加热处理部3,在加热区域对片状材料S连续地实施加热处理; 卷绕部4,连续地卷绕被实施加热处理的片状材料S ;光照射部5,将由加热处理部3进行加热处理后至由卷绕部4卷绕为止的片状材料S在制造装置上的规定位置作为照射位置,对位于此照射位置的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进行光的照射;光接收部6,接收由光照射部5照射并被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反射的反射光或者透射过片状材料S 的透射光;指示部(输出部)7,根据从光接收部6输出的光量数据,输出用来变更加热处理部3的工作的变更指示。另外,光接收部6和指示部7构成了串联式测雾计(in-line haze meter)。通过实施加热处理会使表面状态发生变化,作为成为显示所希望的雾值的光学片的片状材料S,可适宜地使用将透明树脂形成为片状所得的片状材料。具体说来,对片状材料S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将从由聚苯乙烯(PS)、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聚碳酸酯(PC)、聚乙烯醇(PV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聚丙烯(PP)、聚乙烯(PE)、环状烯烃聚合物(聚合成分为环状烯烃的聚合物,可以是均聚物也可以是共聚物)及环状烯烃共聚物(环状烯烃和环状烯烃以外的(其他)共聚合成分的共聚物)所组成的群中选择的透明树脂形成为片状而获得的片状材料。由于对光学片要求的光学特性是事先规定的,所以根据所要求的光学特性而决定应当使用的透明树脂,或者根据光学特性来适当选择合适的透明树脂即可。将透明树脂成形为片状的方法并没有特别限定,根据所使用的透明树脂的种类、 片体的厚度或宽度等尺寸来适当选择合适的成形方法即可。将透明树脂成形而获得的长条片状材料S暂时卷绕成卷筒状设置在送出部2。送出部2包括成为所卷绕的片状材料S的卷芯的圆柱形或圆筒形的送出辊和驱动此送出辊旋转的驱动源。当送出辊受到驱动而旋转时,片状材料S向固定方向送出,到达由加热处理部 3加热的加热区域。加热处理部3只要是在接触或非接触下将片状材料S的表面加热至事先规定的温度即可,可以使用任意的加热处理部。例如根据片状材料S的材质或应改变的表面状态而适当选择陶瓷加热器、红外灯及鼓风机(blower)等即可。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也同样可以适当选择。加热处理部3按以下方式构成,可以对至少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即与送出方向正交的整个方向的加热区域实施加热处理,并且可以对沿着宽度方向分割而成的每个区域独立地变更加热温度等加热条件。像陶瓷加热器等那样具有通过通电而加热的结构的情况下,按可以对各区域变更通电量的方式构成即可,像红外灯等那样具有通过光照射而加热的结构的情况下,按至少对各区域设置对应的灯并对每个区域控制灯的开/关的方式构成即可。像鼓风机等那样具有排出热风而加热的结构的情况下,按至少对每个区域设置对应的热风吹出口并对各区域控制吹出量的方式构成即可。在对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均勻地进行加热处理时,将加热处理部3 的加热条件等工作条件,在沿着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区域的各区域中设为相同的工作条件即可。但是,因为例如陶瓷加热器即使是在相同通电量下发热温度也会不同,或者即使是相同的红外灯其照射量也会不同,所以如果仅仅是设为相同的工作条件, 则不一定能对片状材料S的整个宽度方向均勻地进行加热处理。因此,为了对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连续地评价因加热处理而变化的片状材料S的表面状态,并根据评价结果对片状材料S的整个宽度方向均勻地进行加热处理,重要的是对沿着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分割而成的各区域变更加热处理部3的工作条件。片状材料S的整个宽度方向上的评价可以通过利用光照射部5对片状材料S的整个表面照射光,并利用光接收部6接收在片状材料S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来进行。光照射部5例如使用设置在测定室天花板的荧光灯作为光源,并以能对片状材料 S的整个表面按无影状态照射例如1 Ix IXlO5 Ix的光的方式而设定光源和片状材料S 的距离及位置关系。被光源照射到光的区域是相比加热区域位于其下游侧的、到被卷绕部 4卷绕之前的区域即可。光接收部6可以使用能测定规定区域的光量的线传感器(一维图像传感器)或区域传感器(二维图像传感器),具体说来,可以使用CXD (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k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光接收部6接收被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反射的反射光或者透射过片状材料S的透射光。例如,像图1所示,光接收部6以二维图像的形式检测出在片状材料S 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的光量(以下称为“反射光量”)。光接收部6在事先规定的时间内,由矩阵状或锯齿状等二维配置的光接收元件分别接收反射光,并输出光接收量。这种一维图像传感器或二维图像传感器通过改变传感器与片状材料S的距离及位置,可以接收从片状材料S的特定区域反射来的反射光,也可以接收从整个片状材料S反射来的反射光。因此,只要适当设定光照射部5、片状材料S及光接收部6的位置关系,即可利用光接收部6在片状材料S的整个宽度方向上评价表面状态。对于片状材料S的表面状态,优选的是通过雾度进行评价。如果依据JIS标准测定雾度,则难以实现连续的评价,所以将光接收部6接收的反射光量作为雾度代替评价值。 指示部7根据片状材料S的反射光,评价经加热处理部3加热而表面状态产生变化的片状材料S是否具有所希望的表面状态,并根据评价结果输出用来变更加热处理部3的工作的变更指示。关于变更指示的详细内容将于后文中说明,依照变更指示变更加热处理部3的工作的是制造装置1的(管理制造方法的)操作人员。因此,变更指示例如是以文字或图形等显示在显示装置等中,从而能让操作人员立刻理解。如以上所述,加热处理部3以能对沿着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分割而成的各区域控制加热条件的方式构成。如果对沿着宽度方向分割而成的各区域连续地评价光接收部6 所接收的从片状材料S的表面反射来的反射光,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应于各区域连续地控制加热条件,则可以将片状材料S的表面状态维持为所希望的状态。这样,根据光接收部6所接收的反射光量来控制加热处理部3的工作,为具有所希望的光学特性而进行过加热处理的片状材料S,被卷绕部4加以卷绕。卷绕部4和送出部2 一样,包括成为所卷绕的片状材料S的卷芯的圆柱形或圆筒形的卷绕辊和驱动此卷绕辊旋转的驱动源。卷绕辊的驱动和送出辊的驱动同步,将经过加热处理的片状材料S以固定速度卷绕至卷绕辊上。将由卷绕部4卷绕的片状材料S裁剪成例如规定尺寸而获得光学片。下面,就指示部7对加热处理部3的工作条件的变更指示进行说明。指示部7根据从光接收部6输出的表示反射光量的光量数据,评价片状材料S的雾度,并比较雾度代替评价值与事先规定的阈值而决定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部3的加热条件,以及在需要变更时决定变更的程度。关于从光接收部6输出的表示反射光量的光量数据,例如当为一维图像传感器时,是将X方向设为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的一维数据(X数据)。另外,当为二维图像传感器时,是将χ方向设为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将y方向设为送出方向的二维数据(xy数据)。另外,光量数据表示的是规定时间(一次扫描或一帧)内的光量。使用二维图像传感器时,指示部7从光接收部6接收一帧或多帧的光量数据后,首先在y方向上累计表示反射光量的像素值而计算出累计像素值。累计像素值是仅计算出χ方向的像素数。通过累计,可以使在片状材料S的送出方向上产生的光量不均(杂波 (noise))相对降低。在并非必须降低此杂波的情况下,指示部7也可以使用一维图像传感器。指示部7是在χ方向上事先分割成多个区域,并对所分割的各区域计算出累计像素值的平均值。平均值是仅计算出经分割的区域数的平均值。指示部7将计算出的平均值分别转换成代替雾值的雾度代替评价值,获得各区域的雾度代替评价值H。指示部7将各区域的雾度代替评价值H与阈值进行比较。由于光学片所要求的雾值通常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所以准备第一阈值THl及比第一阈值THl大的第二阈值TH2 O THl)作为阈值,并依次对这些阈值与所获得的雾度代替评价值进行比较。将第一阈值 THl设定成比光学片所要求的雾值的最小值的雾度代替评价值H大的值,第二阈值TH2设定成比光学片所要求的雾值的最大值的雾度代替评价值H小的值。因此,当雾度代替评价值H 小于第一阈值THl时,指示部7可以判断为以雾度代替评价值H代替的雾值有可能小于光学片所要求的雾值的最小值,另一方面,当雾度代替评价值H大于第二阈值TH2时,指示部 7可以判断为以雾度代替评价值H代替的雾值有可能大于光学片所要求的雾值的最大值。阈值处理(与阈值的比较)的具体顺序如下首先,指示部7将雾度代替评价值H与第一阈值THl进行比较,如果雾度代替评价值H不满第一阈值TH1,则判断为需要变更加热处理部3的加热条件,并且判断此变更是使雾值增大的变更。另外,如果雾度代替评价值H是第一阈值THl以上,则指示部7将雾度代替评价值 H与第二阈值TH2进行比较。如果雾度代替评价值H是第二阈值TH2以下,则认为光学片实际的雾值也在所希望的范围内,因此指示部7判断为无须变更加热处理部3的加热条件。 另一方面,如果雾度代替评价值H大于第二阈值TH2,则指示部7判断为需要变更加热处理部3的加热条件,并且判断此变更是使雾值减小的变更。指示部7的判断结果属于以上三种中的任一种。判断结果会被输出到片状材料S 的宽度方向上的每一区域。制造装置1的操作人员根据从指示部7输出并显示在显示装置等中的判断结果而进行操作,以此来变更加热处理部3的加热条件。像以上所述那样,加热处理部3可以对沿着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分割而成的各区域变更加热条件。因此,当指示部7输出需要变更某区域的加热条件,并且变更为使雾值减小的这样的指示时,操作人员操作加热处理部 3,以使雾值减小的方式变更加热温度。另一方面,当指示部7输出需要变更某区域的加热条件,并且变更为使雾值增大的这样的指示时,操作人员操作加热处理部3,以使雾值增大的方式变更加热温度。当指示部7输出变更为使雾值增大的这样的指示或者变更为使雾值减小的这样的指示时,操作人员必须判断要增大或减小雾值应该提高还是降低加热温度,从而适当地操作加热处理部3。根据片状材料S的材质等的不同,为了增大雾值,须提高加热温度的情况或须降低加热温度的情况的任一种情况都有可能存在,当指示部7输出对雾值的指示时,操作人员判断加热处理部3的加热条件后再操作加热处理部3。在事先判断出雾值与加热温度的关系的情况下,指示部7也可以对操作人员直接指示加热处理部3的操作内容。例如,在事先判断出为了减小雾值须降低加热温度,另一方面,为了增大雾值须提高加热温度这种关系的情况下,指示部7可以根据此关系,对操作人员直接指示要提高加热处理部3的加热温度还是要降低加热处理部3的加热温度。具体说来,指示部7在判断为需要降低某区域的雾值的情况下,输出降低相应区域的加热温度的指示。另外,指示部7在判断为需要增大某区域的雾值的情况下,输出提高相应区域的加热温度的指示。另外,为了减少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有效的是将指示部7的指示输出显示在显示装置等中而直接表示出来。显示装置中显示加热处理部3可以控制的区域,如果需要对各区域变更加热条件,则将变更指示以文字或图形等显示在区域内。例如对于需要提高加热温度的区域,用“提高温度”、“温度up”、“向高温”等尽量简短的语句简洁地显示指示内容。另外,至于图形,将操作人员容易直观理解的朝上的箭头“丨”等图形显示在各区域内。当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如果不变更而置之不理,则雾值会向偏离要求范围的方向继续变化,所以输出变更指示后至操作人员实际操作加热处理部3为止的时间越短越好。因此,像以上所述那样在显示装置等中显示变更指示时,优选的是能够将应当操作的内容准确且短时间地传达给操作人员的输出方式。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可以列举具有校正光接收量的功能的制造装置。图2是表示本发明其他实施方式的光学片的制造装置的概要构成的主视图。光照射部5所照射的光量有时会因气温等周围环境而产生变动。因此,其他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IA中的光照射部 5不仅对片状材料S的整个宽度方向的区域,同时也对作为标准的参照区域进行光的照射, 光接收部6接收片状材料S的整个宽度方向的区域及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可将配置在光照射部5和片状材料S之间的参照板8的表面作为参照区域。参照板8例如包含发泡聚丙烯片等,作为参照区域的参照板8的表面优选标准扩散面或与标准扩散面同等的指示部7根据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而校正从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后,将所述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雾度代替评价值。由此,即使是光照射部5所照射的光量发生变动时,因为会根据此时的参照区域的光量而校正从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所接收的光量的值,所以在之后换算所得的雾度代替评价值中,也可以消除光照射部5照射的光量变动的影响。具体说来有以下方法使用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的光接收量与参照区域的光接收量的比,而校正从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所接收的光接收量的方法;对参照区域的光接收量事先设定标准值,每次进行光接收时,求出此时的参照区域的光接收量与标准值的比,用所述比乘以从片状材料S的整个宽度方向的区域所接收的光接收量而进行校正的方法等。图3是说明指示部7的变更指示处理的流程图。当从光接收部6输入了光量数据时,指示部7执行变更指示处理。首先是加热工序,利用加热处理部3对连续送出的长条片状材料S连续地实施加热处理。接着是照射工序,利用光照射部5,对经过加热处理的片状材料S的整个宽度方向的区域进行光照射。此时,根据需要不仅对片状材料S的整个宽度方向的区域,同时也对作
12为标准的参照区域进行光照射。然后是光接收工序,利用光接收部6,接收照射到经过加热处理的片状材料S的整个宽度方向的区域的光从片状材料S反射或透射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此时,根据需要接收片状材料S的整个宽度方向的区域及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步骤Sl中,根据所输入的光量数据,对沿着片状材料S的宽度方向分割而成的各区域计算出反射光量的平均值。计算的一例可以像以上所述那样,在y方向上累计并计算出累计值的平均值。各区域的平均值计算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计算出事先规定的整个区域的像素值的总和,然后除以像素数而计算出简单的算术平均值。步骤S2中,比较所计算出的反射光量的平均值与阈值。关于此比较,已经在上文中就使用两个阈值(第一阈值THl及第二阈值TH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阈值并不限定于两个,也可以使用四个阈值或六个阈值等多个阈值。多个阈值的设定方式是,夹着位于自光学片所要求的雾值的最小值的雾度代替评价值至最大值的雾度代替评价值的范围内的中间值并使其上侧和下侧分别为同数。步骤S3中,根据所述反射光量的平均值与阈值的比较结果,而对各区域判定是否需要变更加热条件,并且当需要变更时,判断变更内容。也就是说,在步骤S2、S3中,指示部 7将光接收部6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代替雾值的雾度代替评价值,并比较事先规定的阈值与雾度代替评价值而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像这样,通过步骤Sl 步骤S3来进行判断工序,即,指示部7根据光接收部6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来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另外,所述判断工序中,指示部7在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也对加热条件的变更内容进行判断。另外,在所述判断工序中,视需要根据所述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而校正从所述片状材料S反射或透射来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后,再将所述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雾度代替评价值。如果设定多个阈值,则也可以通过多个阶段来判断出从中间值偏离到什么程度, 或者与光学片所要求的雾值的最小值或最大值(标准值的下限值或上限值)接近到什么程度。步骤S4中,当根据判断结果需要变更加热处理部3的加热条件时,将所需的变更的内容作为变更指示而输出至显示装置等中。也就是说经步骤S4进行输出工序,在步骤 Sl 步骤S3 (判断工序)中判断为需要变更加热处理部3的加热条件时,指示部7输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的指示。另外,所述输出工序中,指示部7也输出加热条件的变更内容。另外,上文中已经对使用图像传感器作为光接收部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将多个光传感器配置于片状材料的整个宽度方向上。这里所使用的光传感器,是指光照射部与光接收部经由被检查体而一对一地对置并固定的传感器。光照射部例如使用LED (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光源等,照射比较小的区域(例如直径为几厘米以下的圆形区域),光接收部并不是像图像传感器那样的一维或二维输出,而是输出所述区域的中心附近的一处的光接收量。由于接收在片状材料上透射或反射的光并根据此光接收量来求出雾度代替评价值的原理是相同的,因此,当形成配置多个光传感器来作为光照射部及光接收部的构成时, 可以进行与所述实施方式同等的测量,另一方面,当光传感器产生故障时,只要仅将此光传感器更换即可,从而具有容易维护的优点。[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及光学片的制造装置,可以发挥能够在整个宽度方向的区域连续地测定光学片的光学特性,能高效率地制造具有所希望的光学特性的光学片的效果。因此,本发明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及光学片的制造装置可以在制造用于改善显示装置的可见度、防污性、防眩性等的光学片的各种产业中得到广泛的利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工序,对连续送出的长条片状材料连续地实施加热处理; 照射工序,对经过加热处理的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进行光照射; 光接收工序,接收从所述被照射到光的片状材料反射或透射来的反射光或透射光; 判断工序,根据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和输出工序,当所述判断工序中判断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输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的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工序中,将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代替雾值的雾度代替评价值,并比较事先规定的阈值与雾度代替评价值而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条件包括加热温度,所述加热条件的变更是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中的任一种,所述判断工序中,当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也对加热条件的变更内容进行判断, 所述输出工序中,当所述判断工序中判断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也输出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中的任一种变更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工序中,不仅对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同时也对作为标准的参照区域进行光照射,所述光接收工序中,接收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及所述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所述判断工序中,根据所述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而校正从所述片状材料反射或透射来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后,将所述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雾度代替评价值。
5.一种光学片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出部,连续地送出长条片状材料;加热处理部,对所送出的所述片状材料连续地实施加热处理; 卷绕部,连续地卷绕经所述加热处理部实施加热处理后的片状材料; 光照射部,将由所述加热处理部进行加热处理后至所述卷绕部卷绕为止的片状材料在制造装置上的规定位置作为照射位置,对位于此照射位置的片状材料经其整个宽度方向进行光照射;光接收部,接收由所述光照射部照射并被所述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反射的反射光或者透射过片状材料的透射光;和输出部,根据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并且当判断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输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的指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部包含测定所述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的一维图像传感器或二维图像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条件包括加热温度,所述加热条件的变更是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中的任一种,所述输出部在判断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也对加热条件的变更内容进行判断,输出提高加热温度或降低加热温度中的任一种变更内容。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部将所接收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代替雾值的雾度代替评价值,并比较事先规定的阈值与雾度代替评价值而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片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照射部不仅对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同时也对作为标准的参照区域进行光照射,所述光接收部接收片状材料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及所述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所述输出部根据所述参照区域中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而校正从所述片状材料上反射或透射来的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后,将所述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光量换算成雾度代替评价值。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在光学片的整个宽度方向连续地测定光学片的光学特性,可以高效率地制造具有所希望的光学特性的光学片的制造方法以及光学片的制造装置。光照射部将被加热处理部进行加热处理后至被卷绕部卷绕为止的片状材料在制造装置上的规定位置作为照射位置,并对位于此照射位置的片状材料的整个宽度方向的区域进行光照射;光接收部接收被光照射部照射并被片状材料的整个宽度方向的区域反射的反射光。指示部根据所接收的反射光的光量而判断是否需要变更加热处理部的加热处理的加热条件,当判断出需要变更加热条件时,输出加热条件的变更指示。
文档编号G02B5/02GK102262252SQ20111013676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6日
发明者广濑修, 德冈幸人, 藤木新也 申请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