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模块和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69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镜模块和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模块和相机,其包括保持透镜以允许透镜往复运动的透镜保持器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相机模块的自动调焦,透镜需要沿物体方向往复运动。一般而言,透镜模块在上部和下部包括有用于支持包括透镜的透镜保持器的具有复杂形状的板簧。图1是示出一般VCM(音圈马达)系统的透镜模块的视图。图1的透镜模块1包括三个透镜2、3和4 ;调节透镜2-4的光轴并保持它们的透镜保持器5 ;配置在透镜保持器的外周侧的轭6 ;磁体6 ;线圈7 ;和支持透镜保持器5的板簧 8、9。这些部件安装在基座10上。在该透镜模块1中,有必要的是板簧8和9的各部分被加工成在外径与内径之间具有高的同心度,此外在组装时,有必要使板簧8和9之间的同心度高。此外,当透镜保持器5未以高精度定位在板簧8和9的中央时,重心发生偏移而生成倾斜,并且发生局部模糊。上述使用板簧的透镜模块具有以下缺点。用于保持透镜保持器的上下板簧从性质上来说对外部冲击的抗力非常弱,发生断裂或在使用期间发生疲劳破坏(老化损坏)。此外,当组装透镜保持器时,上下板簧的对齐非常困难。另外,虽然被支持的透镜保持器不允许发生倾斜,但是当透镜保持器被上下板簧支持时,重心发生偏移时倾斜的可能性高。当透镜保持器倾斜时,相机所摄图像发生局部模糊,相机的功能不能得到满足。

发明内容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透镜模块和相机,其对外部冲击的抗力强,较少受到老化损坏,组装容易,并且能实现以高精度配置透镜保持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透镜模块,其包括形成物体图像的透镜;保持所述透镜的外周侧以允许沿透镜的光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透镜保持器;壳体,该壳体的至少一端侧是打开的,该壳体包括具有内表面的筒状的接收部,所述透镜保持器的位于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横向侧(lateral side)的一个表面与所述壳体的横向侧的一个表面接触,所述壳体在所述接收部中接收所述透镜保持器,以允许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的以滑动状态进行的往复运动;和致动器部,包括可动部,该可动部以对应于所施加驱动电压的水平的偏移量发生偏移,并使被接收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透镜保持器沿光轴方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相机,其包括固态成像器件和在所述固态成像器件上形成物体图像的透镜模块,所述透镜模块包括形成物体图像的透镜;保持所述透镜的外周侧以允许沿透镜的光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透镜保持器;壳体,该壳体的至少一端侧是打开的,该壳体包括具有内表面的筒状的接收部,所述透镜保持器的位于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横向侧的一个表面与所述壳体的横向侧的一个表面接触,所述壳体在所述接收部中接收所述透镜保持器,以允许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的以滑动状态进行的往复运动;和致动器部,包括可动部,该可动部以对应于所施加驱动电压 的水平的偏移量发生偏移,并使被接收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透镜保持器沿光轴方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透镜模块对外部冲击的抗力强,较少受到老化损坏,组装容易,并且能够以高精度配置透镜保持器。


图1是示出一般VCM(音圈马达)系统的透镜模块的视图。图2A-2C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结构示例的视图。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分子致动器的结构示例的截面图。图4A-4C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分子致动器的操作原理的视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分子致动器的另一结构示例的截面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一个结构示例的视图。图7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一个结构示例的视图。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一个结构示例的视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一个结构示例的截面图。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一个结构示例的截面图。图11是示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相机的一个结构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将按下列顺序进行。1.第一实施例(透镜模块的第一结构示例)2.第二实施例(透镜模块的第二结构示例)3.第三实施例(透镜模块的第三结构示例)4.第四实施例(透镜模块的第四结构示例)5.第五实施例(透镜模块的第五结构示例)6.第六实施例(透镜模块的第六结构示例)7.相机的结构示例<1.第一实施例>图2A-2C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结构示例的视图。图2A是第一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俯视图,图2B是第一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截面图,而图2C是第一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侧视图。透镜模块100包括透镜110、透镜保持器120、壳体130和致动器部140。
此外,在透镜模块100中,在图2B和2C中由附图标记NOBJS示出的非物体侧配置有固态成像器件200,物体图像形成在该固态成像器件上。固态成像器件200由(XD、CMOS图像传感器或类似物形成。 透镜110由一个或多个光学透镜形成,并在固态成像器件200的成像面上形成位于图2B和2C中由附图标记OBJS示出的物体侧的物体的图像。透镜保持器120形成为轴向方向的两个表面均是打开的圆筒形状。为了实现自动聚焦功能,透镜保持器的垂直于透镜110的光轴方向OXD的横向侧内表面部分允许沿光轴方向OXD往复运动地保持透镜110的外周侧。本实施例的壳体130与基座一体地形成,并且在具有法兰部的基座131的中央形成有圆筒形接收部132,该圆筒形接收部在图2B和2C中物体侧OBJS和非物体侧NOBJS的两端均是打开的。以内表面界定圆筒形接收部132的壳体的外观部分形成为棱柱形状。包括接收部 132的壳体130的形状被做成棱柱形状只是一个示例,也可以是例如圆筒形状等其它形状。本实施例的壳体130由低摩擦系数的构件形成。壳体的横向侧的一个表面接触透镜保持器120的横向侧的一个表面,并且壳体接收透镜保持器120,以允许沿透镜110的光轴方向OXD的以滑动状态进行的往复运动。具体说,低摩擦系数的内表面132a接触透镜保持器120的横向侧的外表面121,并且第一实施例的壳体130接收透镜保持器120,以允许沿透镜110的光轴方向OXD的以滑动状态进行的往复运动。在该情况下,透镜保持器120的外表面121与壳体130的内表面132a形成滑动 (滑接)面SLD。壳体130的内表面132a的摩擦系数的减小通过施加例如润滑剂得到实现,而这能
实现滑动。也就是说,在第一实施例中,基座的一部分起壳体130的作用,并且构成接收部 132的内表面132a通过润滑剂变得可滑动。在第一实施例中,透镜保持器120以存在数微米间隙的状态组装到壳体130中,并且确保了倾斜。致动器部140包括可动部141,该可动部以对应于所施加的驱动电压的水平的偏移量偏移,并使被接收在壳体130中的透镜保持器120沿图2B所示光轴方向OXD在第一位置PSl与第二位置PS2之间往复运动。驱动电压DRV由一未示出的控制系统施加。第一实施例的致动器部140除可动部141外,还包括长孔形开口 142和固定支持部143,所述长孔形开口沿光轴方向OXD是长形的并且形成在壳体130的侧部的一部分中, 而所述固定支持部形成在壳体130的基座131的物体侧的表面上。在第一实施例中,可动部141由作为杆状或片状针头的高分子致动器150形成。高分子致动器150包括被阳离子材料浸渍的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和分别设置在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的两个表面上的电极膜。当在电极膜之间施加电压时,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发生弯曲(屈曲)或变形。高分子致动器150的一端经由形成于壳体130中的开口 142连结至透镜保持器的侧部,以便能够传递偏移运动。在该情况下,在透镜保持器120的一部分中形成孔或切口,而高分子致动器150的一端直接插入该部分中,并连结成能够传递偏移运动。高分子致动器150的另一端固定至固定支持部143。例如,在固定支持部143附近设置电极,并向电极施加驱动电压,以使高分子致动器150弯曲(屈曲)。由此,透镜保持器120沿光轴方向OXD往复运动,从而实现了自动聚焦机构。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分子致动器的结构。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分子致动器的结构示例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高分子致动器150包括被阳离子材料浸渍的离子导电性高分子隔膜 (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和分别设置在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的两个表面上的电极膜 152-1、152-2。高分子致动器150包括分别电连接至电极膜152-1、152-2的引线153_1、153_2。在高分子致动器150中,通过这对引线153-1、153-2向电极膜152_1与152_2之间施加电压,以使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弯曲(屈曲)或变形。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由氟树脂或以碳氢化合物作为骨架的离子交换树脂制成,并且呈具有表里两个主表面的形状。该形状包括例如簧片形状、圆盘形状、圆柱形状和圆筒形状。此外,作为离子交换树脂,虽然可使用阴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或两种离子交换树脂,但是阳离子交换树脂是优选的。作为阳离子交换树脂,提及了向聚乙烯、聚苯乙烯、氟树脂或类似物中导入例如磺酸基或羧基等官能团的树脂。特别地,向氟树脂中导入例如磺酸基或羧基等官能团的阳离子交换树脂是优选的。电极膜152(_1、-2)由碳粉末和离子导电性树脂制成,碳粉末经由离子导电性树脂彼此粘结。碳粉末是具有导电性的碳黑的细微粉末。随着比表面积变大,电极膜152与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接触的表面积变大,能够获得更大的变形量。例如,凯金黑(ketjen black)是优选的。此外,离子导电性树脂可与构成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的材料是相同材料。此外,电极膜152(_1、-2)形成为使得包括离子导电性树脂成分和碳粉末的涂料被涂布至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或者,电极膜152(-1、_2)形成为使得由碳粉末和离子导电性树脂制成的导电膜被压力粘结至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在任一方法中,电极膜152均能在短时间内简单地形成。注意,至少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被阳离子材料浸渍,而阳离子材料优选为水和金属离子、水和有机离子、或离子液体。这里,金属离子包括例如钠离子、钾离子、锂离子和镁离子。有机离子包括例如烷基铵离子。这些离子在离子导电性高分子 膜151中作为水合物存在。在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 151包含水和金属离子或者水和有机离子并且处于含水状态的情况下,高分子致动器150优选被密封以使水不挥发。 离子液体是被称为室温熔融盐的只包含不易燃烧和不易挥发离子的溶媒。例如, 可使用咪唑(imidazolium)环基化合物、吡啶(pyridinium)环基化合物、或脂肪族化合物。当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被离子液体浸渍后,高分子致动器150甚至在高温或真空中均能使用,而不用担心挥发。图4A-4C示出了本实施例的高分子致动器150的操作原理。这里,假定的是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被钠离子浸渍。在图4A中,从电源E经由引线153-1、153-2向图中左侧的高分子致动器150的电极膜152-1施加正电位,并向图中右侧的电极膜152-2施加负电位。通过该电位差,在高分子致动器150的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中,钠离子水合物向被施加负电位那侧(图中右侧)的电极膜152-2被吸引并移动。由此,钠离子水合物在电极膜152-2附近集中,从而该区域发生体积膨胀。另一方面,被施加正电位那侧的电极膜152-1附近的钠水合物的浓度减小,从而该区域发生体积收缩。因此,在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的两个电极膜152-1和152_2附近的区域之间发生体积差,从而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向图中左侧弯曲。在该情况下,例如,透镜保持器120在壳体130中沿光轴方向OXD朝第一位置PSl滑动。在图4B中,从电源E的电压施加没有进行,因此两个电极膜152-1和152_2之间不存在电位差。因此,在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的两个电极膜152-1和152-2附近的区域之间不发生体积差,从而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不发生弯曲而是保持笔直状态。在该情况下,发生图2A-2C的状态。也就是说,透镜保持器120不在壳体130滑动, 而是保持在稳定位置。或者,透镜保持器120从第一位置PSl或第二位置PS2返回稳定位置。在图4C中,从电源E经由引线153-1、153-2向图中左侧的高分子致动器150的电极膜152-1施加负电位,并向图中右侧的电极膜152-2施加正电位,并且施加方法与图4A 的情况相反。通过该电位差,在高分子致动器150的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中,被施加负电位那侧(图中左侧)的电极膜152-1附近的区域发生体积膨胀,而被施加正电位那侧(图中右侧)的电极膜152-2附近的区域发生体积收缩。因此,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向图中右侧弯曲。在该情况下,例如,透镜保持器120在壳体130中沿光轴方向OXD朝第二位置PS2滑动。可通过调节碳粉末的比表面积、碳粉末对离子导电性树脂的固体含量重量比、和两个电极膜152的厚度中的至少一个,来控制高分子致动器150的变形性能(变形量和/ 或变形速度)。此外,还可通过调节电极膜152的厚度对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的厚度的比率, 来控制高分子致动器150的变形性能(变形量和/或变形速度)。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分子致动器的另一结构。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分子致动器的另一结构示例的截面图。在图5的高分子致动器150A中,在图3的高分子致动器150的一对电极膜152_1、 152-2上分别形成由金或钼制成的金属导电膜154-1、154-2。引线153-1、153_2电连接至金属导电膜154_1、154_2。

这里,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电极膜152-1和152_2、浸渍在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151中的阳离子材料与图3的高分子致动器150中示出的相同。这里,相对于金属导电膜154-1和154-2,通过例如湿式电镀方法、蒸发方法、或溅射方法等成膜方法,在一对电极膜152-1和152-2上形成金或钼的薄膜。虽然金属导电膜154-1和154-2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优选的是该厚度达到这种一种程度,以获得连续的膜并且来自引线153-1和153-2的电位被均勻地施加至电极膜 152-1 和 152-2。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以高可靠性获得更优异的变形性能。如上所述,为了实现透镜模块100的自动聚焦,透镜有必要沿物体方向做往复运动。第一实施例包括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当支持包括透镜110的透镜保持器120时,能够消除具有复杂形状的板簧。也就是说,在第一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中,透镜保持器120的侧部的外表面部分被低摩擦系数的壳体130的内表面132a覆盖,并滑动,从而实现了用于自动聚焦的往复运动支持机构。在第一实施例中,例如,高分子致动器的可动部附接至突出的可动部141,以实现自动聚焦。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透镜保持器被滑动面支持,所以对冲击的阻力非常高,不存在疲劳的概念。透镜保持器120向壳体130的组装仅通过将它插入壳体130中就能实现,非常简单。此外,当壳体130与基座一体形成或通过嵌件注(insert molding)塑形成时,与透镜保持器120的外径相比,模块外形能够做小,从而能够实现模块的小型化。<2.第二实施例>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一个结构示例的视图。在图6中,为了说明不同于图2的第一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的部分,将不同部分抽出来进行说明。第二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A与第一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方面。在第一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中,形成可动部141的高分子致动器150的一端直接连结至透镜保持器120的侧部,并且直接传递偏移运动。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A中,可动销144的一端连结至透镜保持器120的侧部,而另一端经由开口 142定位在壳体130的外部。在透镜模块100A中,高分子致动器150的一端通过粘结等方式连结在外部,而另一端固定至固定支持部143。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A中,高分子致动器150的偏移运动是经由可动销144传递至透镜保持器120的。 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根据第二实施例,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3.第三实施例〉图7是示出第三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一个结构示例的视图。在图7中,为了描述不同于图6的第二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A的部分,将不同部分抽出来进行说明。第三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B与第二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A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方面。在第三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B中,代替高分子致动器使用的是双压电晶片(双金属)PZT 160。在该情况下同样,双压电晶片(双金属)PZT 160的一端附接至可动销144,另一端固定至固定支持部143。在固定支持部143附近设置电极,并向该电极施加电压,从而使双压电晶片(双金属)PZT 160弯曲(屈曲)。由此,可动销144沿光轴方向移动,从而获得自动聚焦机构。其它结构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根据第三实施例,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4.第四实施例〉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一个结构示例的视图。在图8中,为了描述不同于图6的第二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Α的部分,将不同部分抽出来进行说明。第四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C与第二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Α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方面。第四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C使用形状记忆合金线材170来代替高分子致动器。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形状记忆合金线材170钩挂在可动销144上并连结。在形状记忆合金线材170的两端设置电极,当向电极施加电压时,形状记忆合金线材170变短,当停止施加电压时,形状记忆合金线材冷却而变长。由此,可动销144沿光轴方向移动,从而获得自动聚焦机构。其它结构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相同。根据第四实施例,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5.第五实施例〉图9是示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一个结构示例的截面图。第五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D与第一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方面。基本上,在本实施例的壳体130中,其横向侧的一个表面接触透镜保持器120的横向侧的一个表面,并且壳体接收透镜保持器120,以允许沿透镜110的光轴方向OXD的以滑动状态进行的往复运动。基于此,在第一实施例的壳体130中,低摩擦系数的内表面132a接触透镜保持器120的横向侧的外表面121,并且壳体接收透镜保持器120,以允许沿透镜110的光轴方向 OXD的以滑动状态进行的往复运动。另一方面,在第五实施例的壳体130D中,其外表面接触透镜保持器120D的插入部的横向侧的内外表面,并且壳体接收透镜保持器以允许沿光轴方向的以滑动状态进行的往
复运动。
将描述透镜模块100D的结构。透镜保持器120D包括插入部123,该插入部123形成为长度比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长的开口,壳体的侧壁能够从位于被保持透镜110的光轴方向的非物体侧 NOBJS的表面122插入其中。壳体130D的位于物体侧的侧壁部插入插入部123中。壳体130D的外表面133接触透镜保持器120D的插入部123的横向侧的内外表面 124,并且壳体接收透镜保持器120D以允许沿透镜110的光轴方向的以滑动状态进行的往
复运动。在该情况下,由于透镜保持器120D的横向外周面是最外侧部分,所以高分子致动器150的一端在不穿过开口等的情况下直接连结。其它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根据第五实施例,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注意,在第五实施例中,即使从滑动面生成了颗粒,也不会担心它掉落至固态成像器件200的成像面的表面。此外,也可适用使用可动销的第二至第四实施例的结构。<6.第六实施例〉图10是示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一个结构示例的截面图。第六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E与第五实施例的透镜模块100D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下方面。高分子致动器150不在侧部与透镜保持器120D连结,而是连结成使偏移运动能传递至透镜保持器120D的位于被保持透镜的光轴方向的非物体侧NOBJS的表面122。其它结构与第五实施例相同。根据第六实施例,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效果。第六实施例的结构在第一至第五实施例的情况下也能实现,方法是确保一个使可动部能配置成接触位于光轴方向的非物体侧NOBJS的表面的空间。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获得以下效果。消除了支持包括透镜的透镜保持器120的板簧,透镜保持器120的外径部分被低摩擦系数的壳体覆盖,并且透镜保持器被滑动,从而实现了用于自动聚焦的往复支持机构。高分子致动器直接附接至透镜保持器、或者高分子致动器的可动部附接至突出的可动销,从而实现自动聚焦。代替高分子致动器,例如,将双金属PZT元件附接至透镜保持器120的突出部,从而实现自动聚焦。此外,例如,将形状记忆合金线材附接至透镜保持器的突出部,从而实现自动聚焦。用于支持透镜保持器120的上下板簧从性质方面讲对外部冲击的抗力非常弱,发生断裂或在使用期间发生疲劳破坏。此外,在组装透镜保持器时,上下板簧的对齐非常困难。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透镜保持器120被滑动面支持,所以对冲击的阻力非常高,不存在疲劳的概念。透镜保持器120的组装仅仅通过向壳体中插入就能实现,非常简单。此外,当壳体130与基座一体形成或通过嵌件注塑形成时,与透镜保持器120的外径相比,模块外形能够做小,从而能够实现模块的小型化。另外,透镜保持器120与壳体130以期望的配合进行组装,能够在不倾斜透镜保持器的情况下进行往复运动。具有上述效果的透镜模块能够用作数码相机或摄像机的相机模块(光学系统)。<7.相机的结构示例〉图11是示出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透镜模块的相机的一个结构示例的视图。如图11所示,相机300包括透镜模块(光学系统)320,该透镜模块作为将入射光引导至成像器件310的像素区域(形成物体图像)的光学系统,用于在成像面上形成入射光(图像光)的图像。作为透镜模块(光学系统)320,应用的是实施例的透镜模块。此外,相机300包括驱动成像器件310和透镜模块320的致动器部的驱动电路 (DRV) 330、和处理成像器件310的输出信号的信号处理电路(PRC) 340。驱动电路330生成用于驱动控制透镜通过透镜模块320的致动器部沿光轴方向往复运动的驱动电压DRV,并将之供给至致动器部。驱动电路330包括生成各种时序信号的时序发生器(未示出),并通过指定的时序信号TMG驱动成像器件310,所述各种时序信号包括驱动成像器件310中的电路的起动脉冲和时钟脉冲。此外,信号处理电路340对成像器件310的输出信号进行指定的信号处理。被信号处理电路340处理后的图像信号记录在例如存储器等记录介质上。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信息被打印机或类似物硬拷贝。此外,被信号处理电路340处理后的图像信号作为动态图像显示在包括液晶显示器等的监视器上。如上所述,在例如数码相机等成像装置中,前述透镜模块安装成透镜模块320,从而能够实现对外部冲击抗力强、不受老化损坏且具有高精度的相机。本发明包含2010年7月29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0-170016所涉及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的是,在权利要求或其等同方案的范围内,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它因素做出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透镜模块,包括 形成物体图像的透镜;保持所述透镜的外周侧以允许沿透镜的光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透镜保持器; 壳体,该壳体的至少一端侧是打开的,该壳体包括具有内表面的筒状的接收部,所述透镜保持器的位于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横向侧的一个表面与所述壳体的横向侧的一个表面接触,所述壳体在所述接收部中接收所述透镜保持器,以允许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的以滑动状态进行的往复运动;和致动器部,包括可动部,该可动部以对应于所施加驱动电压的水平的偏移量发生偏移, 并使被接收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透镜保持器沿光轴方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模块,其中,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透镜保持器的横向侧的外表面接触,并且所述壳体允许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以滑动状态进行往复运动地接收所述透镜保持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模块,其中, 在所述壳体的侧部的一部分设置有开口 ;并且所述致动器部的可动部的一端经由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连结至所述透镜保持器的侧部,以允许传递偏移运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模块,其中,所述致动器部的可动部的一端连结至所述透镜保持器的位于被保持透镜的光轴方向的非物体侧的表面,以允许传递偏移运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模块,其中,所述透镜保持器包括形成为开口的插入部,该开口具有比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长的长度,并且能够被所述壳体的侧壁从位于被保持透镜的光轴方向的非物体侧的表面插入;并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与所述透镜保持器的插入部的横向侧的内外表面接触,并且所述壳体接收所述透镜保持器以允许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的以滑动状态进行的往复运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模块,其中,所述致动器部的可动部的一端连结至所述透镜保持器的侧部,以允许传递偏移运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模块,其中,所述致动器部的可动部的一端连结至所述透镜保持器的位于被保持透镜的光轴方向的非物体侧的表面,以允许传递偏移运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模块,其中,所述致动器部的可动部包括高分子致动器,所述高分子致动器包括被阳离子材料浸渍的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和分别设置在所述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的两个表面上的电极膜,当向所述电极膜之间施加电压时,所述离子导电性高分子膜发生弯曲或变形。
9.一种相机,包括 固态成像器件;和在所述固态成像器件上形成物体图像的透镜模块,其中所述透镜模块包括 形成物体图像的透镜;保持所述透镜的外周侧以允许沿透镜的光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透镜保持器;壳体,该壳体的至少一端侧是打开的,该壳体包括具有内表面的筒状的接收部,所述透镜保持器的位于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横向侧的一个表面与所述壳体的横向侧的一个表面接触,所述壳体在所述接收部中接收所述透镜保持器,以允许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的以滑动状态进行的往复运动;和 致动器部,包括可动部,该可动部以对应于所施加驱动电压的水平的偏移量发生偏移, 并使被接收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透镜保持器沿光轴方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全文摘要
一种透镜模块,包括形成物体图像的透镜;保持所述透镜的外周侧以允许沿透镜的光轴方向进行往复运动的透镜保持器;壳体,该壳体的至少一端侧是打开的,该壳体包括具有内表面的筒状的接收部,所述透镜保持器的位于垂直于光轴方向的横向侧的一个表面与所述壳体的横向侧的一个表面接触,所述壳体在所述接收部中接收所述透镜保持器,以允许沿所述透镜的光轴方向的以滑动状态进行的往复运动;和致动器部,包括可动部,该可动部以对应于所施加驱动电压的水平的偏移量发生偏移,并使被接收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透镜保持器沿光轴方向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
文档编号G03B13/36GK102346352SQ20111020600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9日
发明者加藤佑作, 永井信之, 石田武久, 蒲谷美辉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